论语中的仁与礼_第1页
论语中的仁与礼_第2页
论语中的仁与礼_第3页
论语中的仁与礼_第4页
论语中的仁与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语导读试析论语中的“仁”与“礼”摘要:仁与礼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两者共同奠基于人伦道德实践,仁、礼合一而并重 是其基本关系模式。在近现代的中国社会转型中,儒家学者从彰显儒学普遍性价值出发,对 仁、礼关系作出了独特的诠释,仁体礼用、仁体新用、仁礼分立是其中最主要的三派观点。 反思近现代儒学仁、礼关系论的理论得失,回归儒学重视人伦道德实践的生活世界,确立仁 礼之间互为体用、内外并进、多向发展的关系,是儒学当代开展的重要途径。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和礼各自的地位和价值及其相互关系,一直是众所注目的重要问 题。或云仁重于礼,或云礼重于仁,众说纷纷,莫衷一是。事实上,仁固然是孔子的发现, 但仁的发现

2、原本是对礼的意蕴深入开掘的结果,而礼的价值也正由仁的发现而重新确立。仁 是礼的内在根据,仁心外化而成礼,依礼而行而成仁,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恰成一辩证的 统一关系,而其前提则是:仁作为一个德性范畴乃是一个动态的存在,即仁由根之于心的潜 在的德性,到经过礼的规范而实现为完美的人格,其间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仁之作为潜在的德性和礼之作为外在的规范,各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价值。仁不发于心, 则礼便成为毫无意义的虚文;而失去礼的规范,则仁流为自然性情,虽不失为直,但却难免 于野,甚至难免为乱。关键词:论语 孔子 仁 礼 仁礼相成引言:仁与礼是孔子学说的基本思想。如何理解这两部分的关系一直是

3、学术理论界颇有歧义的 问题。一些学者认为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仁本礼次,仁决定着礼。也有的着重于孔子对礼的 强调而持相反观点。实际上在孔子那里,仁和礼不可分割,仁属于价值理性,礼属于实践理性, 离开了价值理性,实践理性无从建构;离开实践理性,价值理性亦得不到落实。从同构互动关系 去理解仁与礼,对我们今天的实践有着更重要的意义。孔子的学说,当时深得其心的弟子颜 渊已有“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的感叹(论语子罕以下引论语 只出篇名),不同的弟子对孔子学说的理解也已有差异。孔子卒后,关于孔子学说的真谛更 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两千多年来,解释孔子的著述汗牛充栋,但孔子的思想却不仅没有

4、因此而变得清晰明朗起来,相反,却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更加难以把握了。不过,在众多不 同的解释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为大家所一致认同的东西,这就是仁和礼。尽管人们对仁 和礼各自的内涵及相互关系仍有不同意见,但几乎无人否认,仁和礼是孔子思想中具有纲领 性意义的两个概念。一、仁的发现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仁的观念在孔子之前已经产生。据学者们研究,仁字和仁的观念皆渊源于古东夷文化, 后来进入“中国”,成为“中国人”的文化观念。春秋时,仁往往与忠、义、信、敏、孝、爱等 并列,被看成是人的重要德性之一。但是,孔子以前,仁并未受到特别的重视,只有到了孔 子这里,仁才被从其它德性中超拔出来,并被赋予新的丰富的

5、内涵。(1)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衰道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一降而为“自诸候出”,再降则“政 在大夫”,三降则“陪臣执国命”,“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上下尊卑的等级秩 序完全乱了套。但是,在这崩溃和混乱的局面中,礼乐文化反而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一方 面,有识之士鉴于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竭力强调以礼治国的重要性,认为礼是国之基”, “人之干”,“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礼,所以 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左传昭公五年);“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 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左传 昭公二十

6、六年)。在有识之士的倡导下,一股颇具规模的礼治思潮蔚然兴起。另一方面,那 些越位逾分的大夫和陪臣,为了巩固其已经获得的地位权力,满足其高高在上的虚荣心,也 需要用礼乐来文饰自己。他们除了自己亲自学习礼乐知识外,还重用一些懂得礼乐知识的人。 掌握一定的礼乐文化知识成为当时一般士人入仕为官的一条捷径。如此一来,学习和研究礼 乐文化竟成为一时的社会热门(关于春秋时期礼治思潮的兴起和学礼之风的盛行,吴龙辉博 士有较详细的论述(2)。孔子生逢春秋末世,自然受这种风气的影响。据说他小时候做游 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史记孔子世家),摹仿大人作礼仪演习,大概就与这种风气的 影响有关。长大以后,孔子凭着好学

7、不厌”的精神,敏求善思,终于成为一位名闻当时的礼 乐文化大师。他设坛收徒,不仅很多普通人来向他学习,而且一些贵族人物也经常来向他学 习,请教各种礼乐知识。孔子十分重视礼,认为对一般人来说,“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对统治者来说,“上 好礼,则民易使”(宪问),“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子路)。因此,孔子主张克己复 礼”,要求人们“非礼勿视,非礼无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但孔子对于礼有自 己独特的理解。他曾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孔子的意思是说,礼乐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和节奏,而是有着更为本质的内涵。那么, 这个更本质的内涵是什么呢?论语阳货中的一段记载,给

8、我们提供了很珍贵的启示: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 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 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从以上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孔子的心目中,三年之丧这一礼制,并不是毫无意义的 一种形式,实际上,它是儿女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一种恰当的方式。一个真正热爱和怀念父 母的人,会自觉地遵守这一规定,否则便于心难安。这种发

9、自内心的真挚感情,孔子称之为 仁。仁既是礼所由生的内在根据,也是人们自觉守礼的内在动力。只有仁发于心,则行才能 合于礼,仁心不动,礼就失去了根据,变成一堆毫无意义的虚文。既然是虚文,当然就可以 随意改动,也可以随意废弃了。宰我欲改三年丧制,孔子便斥之为不仁”,原因即在于此。 由此可见,所谓礼的本质内涵不是别的,正是仁。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的确,为人而不仁,如何能理解礼乐制度的本质内涵呢?不能理解其本质内涵,又如何 能尊重其仪文形式呢?毫无疑问,在孔子的心目中,仁显然超越礼而具有先决性的意义和价值。论语八佾 如下一段记载,可以证明这一点: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曰盼兮

10、,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冯友兰解释此段说:“子夏以绘事后素而悟及礼后,盖人必有真性情,然后可以行礼, 犹美女先有巧笑美目,然后可施脂粉也。否则礼为虚伪形式,非惟不足贵,且亦可贱矣。” 又说:“不仁之人,无真性情,虽行礼乐之文,适足增其虚伪耳。”(3)冯友兰用“人必有真 性情,然后可以行礼”来释“礼后”,可以说十分恰当独到。所谓“真性情”,即是根之于心、 流露于外的仁心、仁性。由此可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对于礼的优先性和决定性的地 位,的确是无可怀疑的。必须注意,孔子并没有因为仁的发现而贬低或轻视礼在社会生活中的支配

11、地位和规范价 值,相反,恰恰是仁的发现为礼的合理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根据。礼既然是仁心外化的必然表 现,那么只要是人,如果他内心还有一点真性情,如果他不想泯灭这点真性情而沦为禽兽的 话,那么他就应该而且必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范,否则,他就是不仁”。这样,本来是仁心 外化的礼,最终却反过来成为判别一个人仁还是不仁的标准。由此可见,仁虽然超越礼而对 礼的生成和践履具有先决性的意义和价值,但它并未取代礼在社会生活中的支配地位和价 值。相反,当孔子把礼深深地植根于仁的基础上之后,礼作为支配人类生活和行为的道德规 范,其合理性、权威性、必要性、重要性,都被更加有力地确认下来。更为重要的是,属于 心性范畴的仁还

12、为礼的永恒性奠定了基础。世道会变,但人之为人本诸自然的一些基本性情 不会变(如亲情、友情、恻隐之情等等),与这些性情相适应的一些人类行为的基本规范也 不会变。荀子说:“百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荀子天论)董仲舒也说:“道之大原出 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天人三策,见汉书董仲舒传)这些话人们往往只道其荒 谬的一面,而未见其合理的一面。如果能从儒家心性论的角度去审视,则这些话未尝没有一 定的逻辑必然性。换言之,礼的合理性、权威性、永恒性在儒家那里不是凭空确立的,而是 有其心性的基础。事实上,从本诸自然的人之常情出发来论证传统礼义道德的合理性和永恒 性,这是自孔子以至当代新儒家一脉相传的家法。可

13、以说,由孔子创立的儒家仁学,自始至 终都担负着为传统礼义辩护的理论使命。冯友兰曾说:“孔子对于中国文化之贡献,即在一开始试将原有的制度,加以理论化, 与以理论的根据。”(3)这话非常正确。而孔子所给与原有制度的“理论的根据”不是别的, 正是仁。如果说,礼是孔子归本三代、述古得来的话,那么作为礼之根本的仁,则完全是孔 子动心忍性、敏求善思,自家体贴出来的,是孔子述中所作。仁基一立,本诸三代的礼乐制 度,在三代礼乐秩序这一现实的根基崩解之后,又获得了一个新的“生长点”(1)。在这个“生 长点”上,三代礼乐这颗数千年历史孕育而成的文化的种子,经孔子亲手采撷、点播,又重 新生根发芽。孔子之后,在历代儒

14、家不断地浇灌和护理之下,这棵新芽历经两千多年的时空 穿越,终于又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儒家文化及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因 此,发现仁,并且把礼乐文化植根于仁的基础上,这确实是孔子对中国文化最伟大的贡献。 借助于仁,中国传统文化顺利地实现了由上古向中古的转折;借助于仁,孔子之前数千年和 孔子之后数千年的文化血脉得以沟通连接,而没有中绝断裂。大哉仁!大哉孔子!二、仁、礼相成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面,仁和礼实在只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彼此混然一体,而非毫不相 干、各自独存。它们相辅相成,谁也离不开谁。如果说,仁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的话,那 么礼便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实现其本质的唯一恰当的方式和途径。孔孟

15、都曾把礼比喻为出入房 屋所必经的门户。孔子说: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雍也)孟子说: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孟子万章下)以礼为门,这个比喻形象而又恰切,准确地反映出礼在孔子和整个儒家思想体系中的地 位和价值。一个人,除非自甘堕落做那见不得人的“穿寄”者(阳货),否则,便不能出不 由户,也不能行不由礼。只有经过礼这道门,人才能实现其人之为人的本质,或者说,只有 经过礼这道门,仁才能由内在的德性转化为外在的德行。而只有当仁由内在的德性转化为外 在的德行时,它才能成为一种真正完美的人格。孔子教人成仁”、“成人”,实际上就是引导 人们将其潜在的德性经由礼的规范和约束,在实

16、践中实现为完美的人格。可以说,离开礼, 别无其他“成仁”、“成人”的门路。论语宪问篇载子路问孔子“成人”之道,孔子即回答说: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卡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可见,“文之以礼乐”是任何人“成人”的必由之路,少了这一步,即使拥有“知”、“不欲”、 “勇”、“艺”等优秀素质,也不可谓之“成人”。孔子还说:恭而无礼而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泰伯)看来,一旦失去礼的规范和约束,不仅,成人”无望,而且还会使一些原本可贵的品质走 向它们的反面,带来种种弊端,甚至酿成大乱。特别是“勇”,孔子认为“君子道者三”,而“勇 者不惧”居其一(宪问)。

17、他还说:“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可见,他主张有勇。 但“勇而无礼则乱”,“君子有勇而无义则乱,小人有勇而无义则盗(阳货)所以,他又明 确表示自己“恶勇而无礼者”。其弟子子路以勇武闻名,孔子也很看重他,曾说:“道不行, 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听了很高兴,而孔子却接着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 取材。”孔子认为子路虽是一个难得的治国之才,但还不是一个仁者:“由也,千乘之国,可 使治其赋,不知其仁也。”(公冶长)孔子为什么不以仁许由,原因或不止一条,但子路 的“勇而无礼”,恐怕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孔子认为应“为国以礼”,而子路却总是“其言 不让”(先进),“野哉由也”是孔子经常训斥

18、子路的话。孔子曾说“事君尽礼”八佾), 又说:“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先进)但他认为子路及其另一位弟子冉求都做不到这一 点。因此他们只可以说是有才能的“具臣”,而不能说是“以道”、“尽礼”的“大臣”。尽管他也 肯定子路、冉求都不至于跟随着乱臣贼子去做那“弑父与君”的悖逆之事,但从君子人格的完 美性上看,由于不能“以道”、“尽礼”,所以总不免有所缺欠。在众多的弟子中,孔子唯一许 为“三月不违仁”、并且曾想以衣钵相传的人是颜回。为什么呢?原因也可能不止一条,但颜 回对礼的地位和价值有着深刻的体认,深得孔子仁学和礼学的关系之奥秘,或许是其中很重 要的一个原因。“克己复礼为仁”即是孔子传给颜回的仁学

19、大法。颜回请问其目,孔子又教以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十六字诀。颜回听了恍然有悟,恭恭敬敬地 谢道:“回虽不敏,请事斯语。”(颜渊)后来颜回赞美孔子对他教育的恩德时,用的也是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这样的话。看来,颜回对礼的体会和践履与孔子 许其为仁之间,恐怕有着不小的关联。而礼对孔子成仁”或“成人”之教的价值及其在孔门儒 学中的地位,也由此可以想见了。从成就完美人格的角度来说,仁可以说是德之质,而礼则是德之文,文质须相辅而行,才能成就完美的人格。所以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卫灵公)又说: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知及之

20、,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 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卫灵公)总而言之,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和礼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即:依仁成礼,以 礼成仁。仁是礼的内在根据,只有仁发于心,才能自觉地遵守礼;也只有依礼而行,才能最 终成就仁。这看起来好像鸡生蛋、蛋生鸡一样是一个矛盾,其实并非如此。因为,前一个仁 指的是人之为人本诸自然、根之于心的真性情,而后一个仁则指的是经由礼的规范之后,在 社会生活中实现了的完美人格。两个仁实际上是同一范畴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上所具有的两 种不同的型态。换言之,仁作为一个道德范畴,有一个从潜在的德性到经由礼的规范而实现 为完美人格的过程。

21、它是动态的,不是静止不变的。因此,依仁成礼和以礼成仁两者不仅不 矛盾,而且恰恰有内在的逻辑关系。由此我们还可以发现,仁作为一种品德具有内在和外在 双重性质。就其根源而言,仁是内在的,就其实现而言,仁是外在的。明白了这一点,则那 种关于“论语中的仁充满悖论,神秘莫测”,“复杂得使人灰心丧气”的悲叹便似乎可以 终止了。(4)三、孔子仁与礼思想的地位及关系对于仁与礼的地位问题,从孔子的言行及著作中得知,“仁的思想在孔子思想结构 中是核心部分。”而“礼,是儒家学说中比较崇尚的一种思想,是治国的方略,孔子说 过:“上好礼,则民易使也”。关于孔子的仁、礼在儒学思想中的重要性,我们从孔子的两句话中便可得知:

22、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其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决必于是,颠 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子曰:“先进干礼乐,野人也;后进干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 进)在对孔子的仁与礼的关系上,从仁的方面来说,仁是内在的道德自觉,礼是外在的道德 规范;仁以礼为准则,礼以仁为根据,两者互相规定,互相补充。但这并不是说两者的地位 就是完全平等的,孔子有些时候会更重视对于仁的培植,以不断给礼注入一种内在的新精神、 新生命。他曾说过:“人而不仁如礼何”,就是说人要是不讲求仁了,那还要礼干什么呢!在 “修身”

23、那一节里,“中庸”作为仁的一种修养方法,讲究“不偏不倚”“适量守度”,其基本精神 是通过折中调和的手段,达到消融矛盾、避免冲击、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从这里,我们可 以看到,仁通过调整人们的精神状态在维持社会稳定中发挥了为礼所不能及的重要作用。所 以孔子虽然以周礼为本,但因为孔子“仁学的本质不是针对社会秩序维持本身的,而是针对 人类精神状态的。”因此仁仍代表着一种核心地位,礼须以仁为本,礼是实现仁的途径。但这么说,并不是表明孔子不重视礼,相反,孔子对礼的重视程度之高甚至是可以超过 人们想象的,为了维护礼,孔子敢于不畏强权,对于违反礼的行为直言自己的愤慨:“相维 辟公,天子穆穆,奚取干三家之堂? ”。孔子为何会为了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