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理论解释_第1页
认知理论解释_第2页
认知理论解释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认知理论是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代表人物是瑞 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他认为已有的知识结构对个体行为当前的认知活动具有决定 作用。个体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其实就是认知结构不断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 中,会通过同化、顺应使原有图式(认知结构的组成单元)不断更新。同化,就 是将新经验纳入到原有图式的过程。如果原有图式不能吸收、同化新经验,就会 造成认知结构的失衡,为了保持平衡,个体就必须要改变或者扩大原有图式,以 适应新情境,这就是顺应。个体就在平衡一失衡一新的平衡中实现了认知的发展。 皮亚杰把个体从出生到儿童期结束的认知发展分为了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从出生到两

2、岁左右):靠感觉和动作去认识周围世界。具 有的只是图型的知识,依赖于对刺激的认识,不是通过推理产生的。图型的知识 只是考虑率某一时间某一地点中物体的静止状态。比如婴儿看到一个奶瓶,就会 开始作出吮吸的反应。2、前运算阶段(2岁到7岁):语言得到了发展,但是思维发展就具有片面 性和我向思维。做出的判断会受直觉思维的支配。“液体守恒实验”当着儿童的面向两个大小完全相同的杯A和B中注入 相同高度的水,并问儿童两个杯子中的水是否一样多,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由 实验者或儿童将A杯的水倒入另一个较高且细的杯子C中,问儿童,A杯和C杯 中的水是否一样多。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儿童不能意识到液体是守恒的,往往有两

3、种表现。一种是不能达到守恒,他们有集中化倾向,即考虑问题只将注意集中在 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顾此失彼,造成对问题的错误的解释。如 倾向于回答高杯子中的液体多一些的儿童只注意到高杯子中的液体比较高,却没 注意到高杯子比较细。另一种表现是接近守恒但尚未成功,儿童注意到不同的维 度,但不能同时考虑,在心理上感到困惑。如儿童一会儿说A杯中水多,因为它 高;一会儿又说C杯中水多,因为它宽。“三山实验”实验材料是一个包括三坐高低、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假山模型, 实验首先要求儿童从模型的四个角度观察这三座山,然后要求儿童面对模型而 坐,并且放一个玩具娃娃在山的另一边,要求儿童从四张图片中指出哪一张

4、是玩 具娃娃看到的山。结果发现幼童无法完成这个任务。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来描 述“三山”的形状。皮亚杰以此来证明儿童的“自我中心”的特点。3、具体运算阶段(7到12岁):对于具体的事物或情境能够按照逻辑法则进行推理,但是本阶段的思维运演 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思维具有可逆性,能够完成守恒任务。在液体守恒实验 中,儿童认为既没增加水,又没拿走水,它们是相等的。儿童认为宽度的减少补 偿了高度的上升。儿童认为可将C杯中的水倒回原来的B杯中,是相同的。掌握 了包含的观念,即一类物体与其子类的关系。如给学前儿童呈现一束由4朵红花 和2朵白花的花束,问儿童红花多还是白花多,儿童一般都能正确回答红花多。 但

5、是当问红花多还是花多时,学前儿童就不能正确回答。但是小学儿童,由于具 备了类包含的能力,对此类问题大多能正确回答。能够完成序列化的问题。(序 列化是指能以物体的某种属性为标准对其进行排序,从而进行比较。)如小学生 可以按高矮、大小、长短等标准对物体进行排序。与序列化有关的另一个概念是 传递性(transitivity),是指对一序列中各元素的关系进行推理的能力。如对 于“小红比小明高,小明比小兰高,三人中谁最高”这样的问题,小学儿童已可 以解答,但值得注意的是,小学生这种传递推理能力仅限于具体的事物,他们还 无法应付抽象的问题。如对于“A比B高,A比C矮,三人中谁最高”这样的问 题,小学儿童往

6、往不能正确解答。思维的去自我中心性。所谓自我中心是指不能 将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区分开来,但这与自私自利无关。例如两个男孩要给 妈妈选生日礼物,三岁半的小男孩选了一辆玩具车送给妈妈,这并不表明他自私, 只是说明他还不明白妈妈的兴趣可能与他不一样。而七岁的男孩会给妈妈选一件 首饰,说明进入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已经能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了。掌握了 群集的概念。已经明白两个子集可以组成一个新的集合,如男生人数+女生人数二 学生总数。他们也可以逆推,如男生人数二学生总数-女生人数。4、形式运算阶段(12到17岁):思考方式已经成熟,跟成人的思维很相似。懂得试验、假说、推理这类形式 化的思考应用。可以

7、从复杂的资料和信息中,看出其前因后果关系,得出结论, 表现其思考的成熟。1、辨别液体实验此实验用以观察形式运算阶段儿童是否能够考虑一切可能性的组合在被试 面前放置5瓶不同的无色透明液体,分别标志1、2、3、4、5 (如下图所示)从 一瓶或几瓶中取出少量液体,与从5中取出的少量液体相混合。这5瓶中液体分 别是稀硫酸(瓶1);水(瓶2);过氧化氢溶液(瓶3);硫代硫酸钠(瓶4);瓶 5是碘化钠溶液。主试向儿童显示化学演示,让被试儿童观看混合后的颜色反应。 但不要让儿童知道混合了哪几瓶中的液体。演示后让儿童自己做试验,判断那一 瓶或哪几瓶中的液体与瓶5中液体混合能产生特定的颜色(棕色),那一瓶或哪

8、几瓶中的液体与5瓶中溶体混合不能产生棕色。正确的答案是瓶1和瓶3的溶液 加上5中的溶液形成棕色(生成碘),瓶2的水没有什么用处,只是为增加组合 的复杂性而增加,瓶4中的液体妨碍棕色形成,或者如果已经形成棕色,它可 以还原碘来消除棕色。这一实验并不测验化学知识,只是测验儿童组合思维的能 力。可以发现在儿童做此项试验,有的乱撞瞎碰,而有的却在找其中的规律性, 大约14、15岁或以上形式运算阶段的青少年能按五瓶溶液的顺序进 行配合:+,+,+,+,接着十,+,+去概括, 揭示其中的规律,得出正确答案。2、看不见的磁力试验的材料是带着8个扇形的一块大的园木板,相对的扇形在颜色相配。在 相配的扇形上是数对盒子,其中一对闪着光亮的盒中装有隐藏在蜡中的磁铁。被 试不知道隐藏中的磁铁,让被试解答问题:为什么中央的金属条每时每刻总指向 同一对盒子而不是指向放置在园面周围的其余盒子。为了归纳出金属条是被磁力 所吸引的结论,被试必须做出假设演绎并证实演绎的正确性。假设演绎能力正是 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的最基本特征。3、颜色的组合实验出示6堆10个一组的木片,每一堆的颜色不同,要求被试找出颜色没 有重复的任何一对,并穷尽全部可能的组合。指示被试设计一个完整的组合系统。 完整地组成15对。算是成功地完成了这个试题。此实验是研究儿童的推理水平。4、比例问题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