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障碍性皮肤病ppt_第1页
色素障碍性皮肤病ppt_第2页
色素障碍性皮肤病ppt_第3页
色素障碍性皮肤病ppt_第4页
色素障碍性皮肤病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色素障碍性皮肤病 1皮肤的颜色皮肤的颜色主要由四种生物色素组成: 黑素melanin(黑褐色) 氧合血红蛋白oxidized hemoglobin(红色) 还原血红蛋白reduced hemoglobin(兰色) 胡罗卜素carotin(黄色) 皮肤色泽深浅由于不同种族和遗传基因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不同部位的皮肤厚薄不同(主要是角层、颗粒层厚度)也对色泽有影响。影响皮肤色泽最主要的因素是黑素含量。2 皮肤的黑素细胞黑素细胞来源于胚胎神经嵴中的前体细胞precursor cell,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逐渐分化成熟,并向表皮移行,成为黑素细胞melanocyte。这过程在出生前即巳完成 黑素母细胞

2、melanoblast-前黑素细胞premelanocyte-黑素细胞melanocyte3黑素的合成 在黑素细胞的黑素体内,酪氨酸tyrosine经过酪氨酸酶tyrosinase的催化作用,最后氧化成黑素。黑素分为优(真)黑素、脱(褐)黑素两种,具体合成途径如下:4优黑素eumelanin 酪氨酸酶 酪氨酸酶酪氨酸 - 3,4二羟苯丙氨酸 (DOPA) - DOPA醌 加氧 去H (邻醌苯丙氨酸) 无色多巴色素leuco dopachrome - 红色多巴色素dopachrome (5,6羟吲哚二羧酸) (5,6醌吲哚二羧酸) 聚合 - 5,6二羟吲哚 -5,6醌吲哚 - -黑素色素dopa

3、chrome转化因子 黄色 多个 melanochrome 加蛋白质 - 黑素蛋白(棕黑色) 5色素性皮肤病的分类按临床表现可分为两大类: 一、色素减退性皮肤病,常见有白癜风vitiligo、老年性白斑senile leukoderma等。 二、色素增加性皮肤病,常见有黄褐斑chloasma 、雀斑freckles、黑变病melanosis等。6白 癜 风vitiligo7 白癜风为一种常见的病因尚不清楚的后天性色素脱失性皮肤病,发病率约为1%,肤色深的人群比肤色浅的发病率高。本病主要影响美容,给患者精神上带来巨大的压力。目前尚无特效的根治方法。8 病 因 本 病 确 切 的 发 病 原 因

4、还 不 十 分 清 楚 有 以 下 几 种 学 说:9一自 身 免 疫 学 说 1白 癜 风 患 者 发 生 其 他 自 身 免 疫 病 以 及其 他 自 身 免 疫 病 病 人发 生 白 癜 风 较 一 般 人 明 显 增 高. 2患 者 血 清 中 可 测 到 多 种 自 身 抗 体,以 及 抗 黑 素 细 胞 抗 体, 阳 性 率 达5093, 且 与 病 情 严 重 度 相 关。 3恶 性 黑 素 瘤 患 者 白 癜 风 发 生 率 明 显 高 于 正 常 人, 国 外 有 一 组450 例 黑 素 瘤 病 人, 29 例 (6.4%) 有 白 癜 风。 4白 癜 风 病 人 存 在

5、着 细 胞 免 疫 及 体 液 免 疫 异 常, 如 T 细 胞 亚 群 的 变 化,可 溶 性 白 介 素2 受 体 以 及 一 些 细 胞 因 子 的 变 化。105 本 病 病 程 迁 延 慢 性, 符 合一 般 自 身 免 疫 病 规 律。 6 本 病 不 仅 影 响 皮 肤 黑 素 细 胞, 也 影 响 眼、 耳 等 处 色 素 细 胞. 7 部 分 病 人 同 形 反 应 阳 性。 8 病 理 变 化 进 行 期 白 斑 边 缘 有 单 核 细 胞 聚 集, 符 合 迟 发 型 超 敏 反 应。 白 斑 边 缘 部 表 皮 郎 格 罕 细 胞 数 目 增 多。 9 皮 质 类 固

6、醇 激 素 及 免 疫 抑 制 剂 治 疗 有 效。11二、 黑 素 细 胞 自 身 破 坏 学 说 在 黑 素 合 成 过 程 中, 其 中 间 产 物 如 多 巴 多 巴 醌 多 巴 色 素56 二 羟 吲 哚 等, 都 是 属 于 单 酚 或 多 酚 类 化 合 物,酚 类 物 质 的 积 聚 或 产 生 过 多 都 对 黑 素 细 胞 有 选 择 性 细 胞 毒 性, 能 损 伤 黑 素 细 胞。12三、神 经 化 学 因 子 学 说 神 经 末 梢 释 放 的 化 学 介 质 如 去 甲 基 肾 上 腺 素 乙 酰 胆 硷 或 其 他 物 质 可 能 对 黑 素 细 胞 有 损 害

7、作 用。13四、 黑 素 细 胞 生 长 因 子 缺 乏 学 说 近 年 研 究 发 现, 角 朊 细 胞 能 分 泌 多 种 细 胞 因 子, 对 黑 素 细 胞 生 长 起 重 要 作 用, 如 碱 性 成 纤 维 细 胞 生 长 因 子(BFGF) 内 皮 素1 (ET-1) 神 经 生 长 因 子(NGF) 前 列 腺 素E-2(PGE-2) 等。 有 推 测 白 癜 风 的 发 病 可 能 和 黑 素 细 胞 生 长 因 子 缺 乏 有 关。 14五、遗 传 因 素 遗 传 因 素 的 本 病 的 发 生 起 着 一 定 的 作 用。 据 国 内 外 报 道340 患 者 有 阳 性

8、 家 族 史。15 临 床 表 现 1 白癜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表现为大小不一、形状不定、常对称分布、一般无自觉症状的色素脱失斑,。 2 进展期病人可有同形反应阳性。 3 病情反复迁延,有时可自行好转或消退,有的病人可长期限局在某些部位,部分病人有明显季节性加重,一般春末夏初病情发展迅速,冬季缓慢。16 临床分型寻常型限局(白斑局限于某一部位)散发(散在多发性白斑,多对称分布,总面积不超过体表面积50%) 泛发(白斑泛发全身,累及体表面积50%以上) 肢端(白斑主要分布于肢端、面部)节段型17根据病情活动与否可分为两期:进展期,皮损仍在不断发展扩大,同形反应可阳性。稳定期,皮损不再扩

9、大,同形反应一般为阴性。18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后天性原因不明的色素脱失斑,逐渐发展扩大,一般诊断不难。但需要和炎症后色素减退、贫血痣naevus anaemicus、无色素痣achromic naevus、特发性谪状色素减退idiopayhic guttate hypomelanosis等其他色素减退病鉴别:19节段型白癜风20同形反应21 泛发性白癜风22 治 疗 白癜风的治疗,目前仍比较困难。要争取早期治疗,要坚持较长时间,一个疗程至少3月,最好采用综合疗法。23 全身治疗8-甲氧补骨酯素8-methoxypsoralen(8-MOP):口服0.3-0.6mg/kg,或3-甲

10、基补骨酯素trimethylpsoralen(TMP),0.6-0.9mg/kg,口服1.5-2小时后照长波紫外线(UVA)或晒太阳(光化学疗法PUVA)。每周2-3次,连续治疗3月以上。皮质类固醇激素:一般用强的松prednisone 15-20mg/天,见效后再逐渐减量至仃药。一般只应用于泛发型进行期患者。免疫制剂:如转移因子transfer factor、左旋咪唑levamisole、等也可作为辅助治疗。24局部治疗0.1%8-MOP溶液外用,也可结合照紫外线或日晒。 皮质类固醇激素外用:常用的制剂有:0.1%去炎松霜(或醑剂)triamcinolone cream、 0.05%卤美他松

11、(适确得)halometasone等。0.05%氮芥酒精外用,有一定效果,但有时有局部刺激副作用。25自体表皮移植autoepidermal grafting 一般用负压或液氮冷冻起疱法,在皮损和正常皮肤部位同时起疱,然后将正常皮肤疱顶移植于皮损部。适用于局限型、节段型的静止期病人。自体黑素细胞及异体黑素细胞移植也正在实验研究中。26 自体表皮移植术后27 中医治疗 根据中医对本病的认识,采取辨证施治的原则,对本病采用调和气血、舒肝理气、活血祛风、扶正固本的治则:常用药物有何首乌、白蒺藜、茯苓、紫草、鸡血藤、当归、丹参、桃仁、红花、赤芍、苍术、补骨酯、旱莲草、黄芪等药物。并根据临床分型进行加减

12、,常能取得较好效果。目前市场巳有一些成药,如白驳丸等,也可选用。中药外用如25-50%补骨酯酊,也有一定效果。28 黄 褐 斑 chloasma,melasma 29 黄褐斑是常发生于面部的对称性蝶形黄褐色斑片,女性多见,为常见的色素性皮肤病之一。病因比较复杂,和内分泌、系统疾病、紫外线照射有关。30临床表现 1 多发生于中青年女性 2 皮损主要发生在面部,为棕褐色对称蝴蝶状色素沉着斑 3 皮损日晒后加重,夏天重、冬天轻, 无何自觉症状。 4 病程不定,可持续数月或数年。31 黄 褐 斑32 病因及发病机理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和下列因素有关:内分泌:雌激素、孕激素、MSH均可使黑素合成增加,故在

13、妊娠、口服避孕药时易发生黄褐斑。药物:如苯妥英钠phenytoin sodium、冬眠灵chloropromazine等。慢性病:如肝病、结核、女性生殖器疾病(慢性盆腔炎、附件炎等)、慢性酒精中毒、甲状腺疾病等。化妆品:与其中某些成分如氧化亚油酸、枸橼酸、水杨酸盐、防腐剂、香料有关,劣质化妆品更易产生。遗传:特别是男性病人关系更密切。紫外线照射:亦为重要因素之一。33 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即可诊断。需要和下列皮肤病鉴别: 雀斑:发病早,有家族史,皮疹为斑点状,散在分布,不融合。 颧部褐青色痣:皮疹分布于颧部,为散在境界清楚小斑片,不融合,病理检查真皮有痣细胞。 黑变病:皮损为青灰

14、色,可呈网状,耳前、颞部、额部好发,颈部、躯干部也可有皮疹,病理检查有基底液化、色素失禁、真皮部较多噬黑素细胞。34 治 疗 治疗主要局部用脱色剂一、尽可能找出病因,对症处理。二、防晒:避免阳光照射,可应用防晒剂、遮光剂,如5%二氧化钛霜、5%对氨基苯甲酸(PABA)霜等。三、脱色剂: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剂,2-5%氢醌hydroquinone、1-2%曲酸kojic acid、15-20%壬二酸azelaic acid。自由基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影响黑素代谢类药物,0.025-0.1%维A酸(retinoids)。35四、全身治疗:维生素C、维生素E口服,有一定疗效。严重者可用大剂

15、量维生素C(1-3g/天)静脉注射,疗效更好。五、中药亦可应用,采用滋阴补肾、调和气血、活血化瘀、养血活血消斑治则,常用六味地黄丸、消遥散、疏肝活血汤、桃红四物汤、苓桂术甘汤、知柏地黄汤等加减。36 黑变病melanosis 黑变病是以发生在面部等暴露部位为主的青灰色或灰褐色色素沉着病,是一组病因复杂、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治疗亦较困难的色素代谢障碍性皮肤病。37临床表现1 多见于成年女性。2 发病部位以暴露部位为主,呈网状或片状色素沉着3 病情发展缓慢,开始可有轻度红斑,或稍有痒感,日晒后加重,也可有微细鳞屑,以后成为青灰、兰褐到黑褐色斑,境界不清,以毛囊为中心的点状色素沉着,呈网点状,可融

16、合成片。网状损害主要见于面颈部,片状损害多见于躯干及四肢。病程呈慢性经过。4 少数病人可有头晕、头痛、食欲不振、消瘦等全身症状。38 黑 变 病39 病因及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可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结果。内因: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内分泌变化、精神不安定、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外因:接触沥青、焦油等碳氢化合物,染料、油彩、劣质化妆品的应用,日晒引起光敏等。40 诊断和鉴别诊断 在以面部为主的外露部位发生青灰色网状色素沉着时要考虑本病,如果有接触沥青、焦油等历史就要更注意。临床上要注意和下列疾病鉴别: Addison病:Addison病的色素沉着分布广泛,在乳晕、外阴等皮肤皱褶处以及粘膜、口周更明显,同时Addison病有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的表现,如疲乏、无力、消瘦、食欲不振、低血压、低血糖、血Na、Cl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