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分册 1-11课后答案_第1页
第6分册 1-11课后答案_第2页
第6分册 1-11课后答案_第3页
第6分册 1-11课后答案_第4页
第6分册 1-11课后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第1课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各栏目的参考答案练习与测评1西安事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企图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中日两国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2)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张学良、杨虎城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十分不满。2练习与测评为什么说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1)正面战场在战争初期延缓了日军的进攻,极大地消耗了日军,挫败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企图,在正面战场主要战役结束后,抗日战争转入了战略相持阶段。(2)抗日战争转入了战略相持阶段后,日本将主要兵力用于进攻敌后抗日根据

2、地,通过敌后抗战,钳制和歼灭了日军的大量兵力和大部分伪军,振奋了全国军民取得抗战胜利的信心,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了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这封信激发日本普通士兵天良2、八路军拯救两名无辜日本女孩与日军在华暴行的反差3、聂荣臻对战争原因的认识4答: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使日军遭到太平洋战争以来少有的沉重打击,给英缅军队以有力的支援,重新打通了中国西南的国际运输线,有力地配合了盟军在太平洋的反攻,为盟军在缅甸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贡献。3、试述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作用和意义。5第3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练习与测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问题见课本。答:“光明的路”、“光明的中国之命运”是指建立独立

3、、自由、富强的新中国。“黑暗的路”、“黑暗的中国之命运”指的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用全力去争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运”要遵循以毛泽东思想为一切工作的指针。6答:(1)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的空前 民族团结 (3)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支持。抗日战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敌入侵完全胜利的战争。请简要分析取得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7完成下列有关台湾的表格,并用表格中的相关史实说明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时间事件230年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康熙设立台湾府1895年日军占领台湾

4、1945年中华民国收复台湾8探索与争鸣为什么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复台湾得到了国际保证?为什么抗战胜利之前中国不具备收复台湾的国际环境?(从国际格局、国际组织等方面进行考虑)抗战胜利后国际环境出现了哪些变化?(从国际格局、国际组织等方面进行考虑)考虑抗战中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重大贡献以及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国际地位。92、国共两党进行重庆谈判的目的是否一致?为什么?答:不一致,国民党企图借谈判应付国内外要求和平的压力,并且借谈判拖延时间,调兵遣将,为发动内战作准备。共产党的目的是表明中共真和平的态度和诚意,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或推迟内战的爆发;同时也揭露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0

5、第5课国民党统治危机(一)练习与测评1、1947年5月,北平大学生在游行宣言中声明:“目前中国社会一切混乱不安的局面,都是答:这一声明反映了学生要求国民党政府停止内战、和平民主的政治要求。这些游行斗争表达了国统区人民追求民主和平的心声,揭露和孤立了国民党政府。形成反对国民党政府的第二条战线。11(二)探索与争鸣有人说,国民党军队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蒋介石在军事指挥上的失误,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说法?联系史实,说说你的观点。答: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不完全正确。国民党军队之所以失败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一战争性质角度而言,国民党进行的是一场反人民、反民主的非正义战争,违背历史潮流;二从经济角度而言

6、,从抗战胜利后的“大劫收”到滥发法币和滥发金元券,导致入不敷出,经济崩溃;三从政治角度而言国民党推行一党独裁,玩弄假和谈,镇压国统区民主运动,杀害进步人士,丧失民心,这是国民党失败的根本原因;四从军事而言国民党违背了人民和平意愿,发动了内战,战略上指挥失败,军心士气低落;种种原因综合作用,导致了国民党的失败。12谈谈雅尔塔体制对战后世界的影响分析雅尔塔体制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异同13相同点:都是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国际关系新格局和新秩序。不同点:(1)影响的范围和主导者不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英法在欧洲、美日在远东太平洋地区。雅尔塔体系则是美苏在全球各地,可见雅尔塔体系的影响大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7、(2)形成的过程不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在一战结束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则是在二战结束前形成的。(3)体系的性质不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本质是帝国主义之间的争夺。雅尔塔体系具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以及大国争霸的多重性质。(4)雅尔塔体系相对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从历史的进步性角度也有不同,雅尔塔体系主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实行共处与合作,较之前一体系有进步性。14二、布雷顿森林体系战后世界经济新秩序基本内容:建立以美元为中心世界货币体系,确立“黄金美元本位制”的国际货币体系组织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为什么美国在这一体系中可以占据领导地位?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遥遥领先;欧洲等资

8、本主义国家实力急剧削弱。15“联合国本身的创立就是相信对话可战胜冲突” 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和时政,请你谈谈对联合国的认识。“同国联一样,联合国在各种非政治性活动方面十分成功。但又同国联一样,它在执行维持和平这一主要任务方面却又成绩时好时坏。它通过提供友好关系的媒介,帮助防止了大国间的全面战争。它已制止了不涉及大国重大利益的印尼、以色列的战争。但是,它未能阻止朝鲜、埃及和越南的一系列局部战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6相似:联合国与国联比较背景:都是世界大战的产物;美国首先倡导;性质:都是全球性国际组织;宗旨:都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为宗旨;特点:成立之初都被大国

9、所操纵;不同:普遍性、广泛性、稳定性;制裁侵略、维护和平的效力;17练习与测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形成了两大阵营:即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阵营。这两大阵营是怎样形成的?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由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对立以及国家利益的冲突从友好合作走向对抗,富尔敦演说以及“杜鲁门主义”的提出使这种对抗(即冷战)正式形成。美苏两国通过分别拉拢各自盟友,通过建立经济、政治、军事同盟形成各自阵营,其中美国通过提出“欧洲复兴计划”以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形成了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全球性弧形包围,苏联则通过“莫洛托夫计划”、成立经互会、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建成社会主义阵

10、营。两大阵营形成了东西方对峙的两极格局。18美苏从战时的盟友关系到互相仇视冷战,原因是什么?二战结束后,美苏结盟的基础消失,意识形态矛盾上升;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推行霸权政策;苏联战后国际影响力大增,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 家,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对美国霸权政策的抵制;两次战争的教训和战后形势,决定美国称霸世界不可能诉诸直接的战争手段;?19苏:经济、军事实力增强。美:经济危机,陷入越战美:经济复苏苏:经济滑坡,矛盾丛生美苏争霸概况20(一)练习与测评1、20世纪80年代后,雅尔塔体制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终结的?(1)20世纪80年代,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推行“新思维外交”方针,宣布不

11、干涉东欧各国事务;(2)东欧各国在苏联“新思维外交”方针的影响下,发生政权更迭和脱离苏联集团的事件,就是“东欧剧变”;(3)1990年德国实现统一标准着雅尔塔体制走向瓦解(4)以苏联为中心的经互会、华沙条约组织相继于1991年解散,苏联于1991年12月解体。雅尔塔体制最终走向终结。21请你制作一张19世纪以来德意志国家变迁的大事年表 1871年,经过三次王朝战争的普鲁士统一了德国,德意志帝国成立。1918年,一战中失败的德意志帝国覆灭。1933年,希特勒与纳粹党利用饱受经济危机摧残的德国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获得选举胜利,上台执政。1945年5月,德国战败,纳粹德国覆灭,美、苏、英、法对德国实

12、施分区占领。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两德正式分裂。1990年10月,德国实现统一。22在向新格局的过渡中,美国推行的“单边主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美国推行的“单边主义”表现是强化北约组织,打击现实或潜在的挑战者。具体表现在以下地区冲突和战争中:(1)1990年利用海湾危机,组织多国部队,发动海湾战争;(2)1999年利用前南科索沃冲突,发动科索沃战争;(3)在2001年“九一一”事件后发动阿富汗战争;(4)2003年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军事打击。23 对于两德统一,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陈乐民先生有一段精彩的评价:德意志人民终于完遂了统一的民族夙愿,既不是俾斯麦式的统一更不是希特勒式的统一;而是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民族统一。 俾斯麦式的统一和希特勒式的统一指的是怎样的统一?为什么说两德统一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民族统一?探索与争鸣24 俾斯麦式的统一:铁血政策,采取王朝战争的方 式获得统一; 希特勒式的统一:对外侵略扩张,吞并他国领土的所谓“统一”; 两德统一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