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页2022初三上册数学教学方案初三上册数学教学方案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来为以后的工作做一份方案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方案吗?以下是我整理的初三上册数学教学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初三上册数学教学方案1一、根本情况: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本学期我担任初三年级三5、6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如何用新理念使用好新课程标准教材?如何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精神?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问题方式都必须不同与以往的教学。因此,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必须尽可能性的创设情景,让学生经历探索、猜想、发现的过程。并结合
2、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以培养全面开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都得到开展。为做好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本方案。二、指导思想:初三数学是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的,其目的是教书育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此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开展。通过初三数学的教学,提供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根底知识与根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主义观。三、教学内容:本学期
3、所教初三数学包括第一章 证明二,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第三章 证明三,第四章 视图与投影,第五章 反比例函数,第六章 频率与概率。其中证明二,证明三,视图与投影,这三章是与几何图形有关的。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数 这两章是与数及数的运用有关的。频率与概率 那么是与统计有关。四、教学目的:在新课方面通过讲授?证明(二)?和?证明三?的有关知识,使学生经历探索、猜想、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开展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论证、计算、和简单的作图。进一步掌握综合法的证明方法,能证明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等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并能够证明其他相关的结论。在?
4、视图与投影?这一章通过具体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在?频率与概率?这一章?让学生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频率与概率系进一步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数学模型。在?一元二次方程?和?反比例函数?这两章,让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种解法,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和函数解决一些数学问题逐步提高观察和归纳分析能力,体验数学结合的数学方法。同时学会对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五、教学重点、难点本册教材包括几几何何局部?证明二?,?证明三?,?视图与投影?。代娄局部?一元二次方程?, ?反比例函数?。以及与统计有关的?频率与概率?。?证明二
5、?,?证明三?的重点是1、要求学生掌握证明的根本要求和方法,学会推理论证;2、探索证明的思路和方法,提倡证明的多样性。难点是1、引导学生探索、猜想、证明,体会证明的必要性;2、在教学中渗透如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视图与投影?和重点是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判断简单物体的三种视图,并能根据三种图形描述根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实现简单物体与其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难点是理解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明确视点、视线和盲区的内容。?一元二次方程?, ?反比例函数?的重点是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解法;2、会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并能根据图像和解析式探索和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难占是1、会运用方程和函数建立数
6、学模型,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交流,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频率与概率?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活动,理解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的数学模型,体会频率的稳定性。难点是注重素材的真实性、科学性、以及来源渠道的多样性,理解试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必须借助于大量重复试验,从而提示概率与统计之间的内存联系。六、教学措施:针对上述情况,我方案在即将开始的学年教学工作中采取以下几点措施:1、新课开始前,用一个周左右的时间简要复习上学期的所有内容,特别是几何局部。2、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评的教育方法。3、教学速度以适应大多数学生为主,尽量兼顾后进生,注重整体推进。4
7、、新课教学中涉及到旧知识时,对其作相应的复习回忆。5、复习阶段多让学生动脑、动手,通过各种习题、综合试题和模拟试题的训练,使学生逐步熟悉各知识点,并能熟练运用。七、教学进度:除了以上方案外,我还将预计开展转化个别后进生工作,教学中注重数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实际生活中蕴藏的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实习作业。初三上册数学教学方案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证明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2)会利用这些定理计算和证明一些数学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证明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体会数学中转化思想方法的应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定
8、理的证明,体会证明方法的多样化,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难点:如何应用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具体问题。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知识点1:等腰梯形的性质1(1)文字语言: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底角相等。(2)数学语言:在梯形ABCD中ADBC,AB=CDB=CA=D(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底角相等)(3)本定理的作用:在梯形中常用的添加辅助线平移腰,可以把梯形化归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等腰三角形;从而利用平行四边形及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性质解决有关问题。知识点2:等腰梯形的性质2(1)文字语言: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2)数学语言:在梯形ABCD中AD
9、BC,AB=DCAC=BD(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3)本定理的作用:利用等腰梯形的性质证明线段相等,以及平移其中一条对角线化梯形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等腰三角形从而解决有关线段的相等和垂直。知识点3:等腰梯形的判定(1)文字语言: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2)数学语言:在梯形ABCD中B=C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同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3)本定理的作用:在梯形中常用添加辅助线补全三角形把原来的梯形化为两个三角形(4)说明:判定一个梯形是等腰梯形通常有两种方法:定义法和定理法。判定一个梯形是等腰梯形一般步骤:先判定四边形是梯形,然后再判定“两腰相等或“同一底上的两
10、个角相等来判定它是等腰梯形。例1. 我们在研究等腰梯形时,常常通过作辅助线将等腰梯形转化为三角形,然后用三角形的知识来解决等腰梯形的问题。(1)在下面4个等腰梯形中,分别作出常用的4种辅助线(作图工具不限)(2)在(1)的条件下,假设ACBD,DEBC于点E,试确定线段DE与AD,B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解:(1)略。(2)DE=(AD+BC)过D作DFAC交BC延长线于点FADBC,四边形ACFD是平行四边形AD=CF, AC=DFAC=BDBD=DF又ACBD,BDDF即BD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DEBF,那么DE=BF,DE=(BC+CF)=(BC+AD)例2. 如图,铁路路基横
11、断面为等腰梯形ABCD,路基AB长6m, 斜坡BC与下底CD的夹角为60,路基高AE为,求下底CD的宽。解:过点B作BFCD于F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BC=ADBF=AE,BFCD,AECDRtBCFRtADE在RtBCF中,C=60CBF=30CF=BC即BC=2CFBC2=CF2+BF2即CF=2ABCD,BFCD,AECD四边形ABFE是矩形EF=AB=6mCD=DE+EF+CF=AB+2CF=6+22=10(m)例3. 如图,梯形ABCD中,ABDC,AD=DC=CB,AD、BC的延长线相交于G,CEAG于E,CFAB于F(1)请写出图中4组相等的线段。(的相等线段除外)(2)选择(
12、1)中你所写的一组相等线段,说说它们相等的理由。解:(1)DG=CG,DE=BF,CF=CE,AF=AE,AG=BG(2)证明AG=BG,因为在梯形ABCD中,ABDC,AD=BC,所以梯形ABCD为等腰梯形GAB=GBAAG=BG课堂小结:本节课的学习要注意转化的思想方法,有关等腰梯形的问题往往通过作辅助线将其转化为更特殊的四边形和三角形,常见方法是平移腰,延长腰,作高分割,平移对角线等方法。初三上册数学教学方案3一、根本情况: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159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共有学生48人,我深感教育教学的压力很大,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中务必精耕细作。使用的教材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湘教版数学九年级
13、上册?,如何用新理念使用好新课程标准教材?如何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精神?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创新意识、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必须巧做安排。为此,特制定本方案。二、指导思想: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其目的是教书育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开展。通过初三数学的教学,提供参加生产实践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根底知识与根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主义观。三、教学内容:本学期所教初三数学包括第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第二章命题定理与证明
14、,第三章 解直角三角形,第四章 相似形,第五章概率的计算。四、教学目的:教育学生掌握根底知识与根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 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 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会解一元二次方程;能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命题、定理、证明等概念;能正
15、确写出证明;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性质;理解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能运用三角函数及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及判定方法; 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推理、归纳的能力,开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推理认证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态度情感目标: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通过讲授证明的有关知识,使学生经历探索、猜想、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开展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论证、计算、和简单的作图。进一步掌握综合法的证明方法,能证明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
16、、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等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并能够证明其他相关的结论。在解直角三角形和相似图形这两章时,通过具体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在教学概率的计算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数学模型。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章时,让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种解法,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和函数解决一些数学问题逐步提高观察和归纳分析能力,体验数学结合的数学方法。同时学会对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五、教学重点、难点?一元二次方程?的重点是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解法;2、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难占是1、会运用方程
17、和函数建立数学模型,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交流,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命题定理与证明?的重点是1、要求学生掌握证明的根本要求和方法,学会推理论证;2、探索证明的思路和方法,提倡证明的多样性。难点是1、引导学生探索、猜想、证明,体会证明的必要性;2、在教学中渗透如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解直角三角形?的重点是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探索锐角三角函数,在直角三角形中根据的边与角求出未知的边与角。难点是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相似图形?的重点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难点是综合运用三角形、四边形等知识进行推理论证,正确写出证明。?概率的计算?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活动,理解事件发生的频率
18、与概率之间的关系,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的数学模型,体会频率的稳定性,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难点是注重素材的真实性、科学性、以及来源渠道的多样性,理解试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必须借助于大量重复试验,从而提示概率与统计之间的内存联系。六、教学措施: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教材适度安排教学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2、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课堂。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
19、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开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缺乏。6、教学中注重数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实际生活中蕴藏的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实习作业。指导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开展这一局部学生的特长。7、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各个层次的学生
20、,使他们都得到开展。8、把辅优补潜工作落到实处,进行个别辅导。初三上册数学教学方案4九年级数学教学方案上册初三学年下学期的复习教学,是整合升华学科知识,培养提高应试能力的重要环节。复习教学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考的成功与否。为保障毕业班复习教学取得良好成效,以科学开展观为指导,以复习课型模式研究,提高课堂效益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优生优培,中程生提高,困难生稳中求进;依纲据本,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强化薄弱环节;加强教情,学情研究,强化中考的研究,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促进初三复习教学工作又好又快开展。1,提高认识,全力以赴,进入冲刺状态首先,每位初三教师要充分认识复习教学的重要性,增强责任重于
21、泰山,质量压倒一切的责任感,树立认真就是水平,负责就是能力的观念,发扬关键时刻冲得上豁得出的拼搏精神,全力以赴,聚精会神,专心致志,真真正正进入冲刺状态,苦战100天,用成绩说话,坚决夺取今年中考的全面胜利。其次,全体教师要以毕业班工作的大局为重,服从安排,听从指挥,不管是级部的安排,还是各备课组的布置,都要扎扎实实贯彻执行,将落实进行到底。纪律严明,政令畅通,是工作胜利的保障。要彻底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的不良作风。第三,全体教师要增强精诚合作的团队意识,实实在在搞好团结。团结出力量,团结出成绩。在初三这个集体内坚决反对那种意气用事,挑拨离间的行为。有意见,有矛盾当面
22、说开,大事讲原那么,小事讲风格;有困难,有问题,大家齐帮助,共协商,形成一个和谐,融洽的工作气氛。2,周密方案,科学安排各学科现已完成教学进度,学期开始即转入总复习阶段。总体时间安排是3月上旬4月中旬45天左右为第一轮复习,以课本知识的疏理,归纳,总结为主;备课组自编讲学稿一套。4月下旬5月中旬30天左右,以课外拓展为主,以专题复习为主。5月下旬6月中考前,主要是整合升华阶段,综合模拟为主,训练应试能力与技巧。三轮复习的具体思路是:一轮复习本着全面,扎实,系统,灵活的指导思想,一是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把复习的重点放在根底知识上;坚持补弱纠偏,重在一轮;坚持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复习效率;坚持面向
23、全体,实现大面积丰收。二是落实四个为主,即以根底知识的复习为主,以低中档题目的训练为主,以学科内综合为主,以小综合训练为主。三是处理好三个关系,即:根底和能力的关系强化根底,提升能力,扬长与补弱的关系,复习知识与做题的关系做题的目的是回扣知识提升能力。四是确保两项常规的落实,即教师的教学常规和学生学习常规的落实。二轮复习本着稳固,完善,综合,提高的指导思想,采取专题复习加综合训练的复习模式,突出五个强化,即强化时间观念;强化研究:重点研究两纲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两题综合题和能力题,两课复习课和讲评课,两生优生和困难生,两法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两情教情和学情;强化训练:立足三个讲好,增强五个针对
24、性。三个讲好:讲好专题,讲好试卷,讲好练习;五个针对性:针对目标生讲,针对中考新模式指向讲,针对二轮复习能力要求讲,针对反响的问题讲,针对典型题目讲;强化应试技巧与标准化,最大限度降低非知识性丢分;强化学生心理调控,加强心理辅导,使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复习,以必胜的信念参加中考。三轮复习以回扣,模拟,完善,调整为指导思想。抓回扣做到四化要求,即:回扣教材提纲化,回扣根底系统化,回扣形式习题化,回扣时间具体化;抓模拟做到四性要求,即试题表达根底性,考试表达模拟性,答题表达标准性,讲解表达系统性。逐步到达完善知识体系,适应考试要求,调整教与学的方向,升华应试技能的目的。3,细致研究教材,考试说明,
25、中考试题,做到有的放矢。各任课教师要加强对初中学段本学科教材的通研。教材是中考命题的依托,一方面要熟悉教材的整体编排体系,编写体例,重点难点,另一方面又要熟悉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知识结构,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教法和学法等。要在通研教材的根底上,把教材重新划分假设干个大单元,以利系统复习。4,组织好大型考试,搞好质量分析级部组织的综合拉练,模拟考试,要做到考务严密,分析透彻,补漏措施具体,使每一次考试成为学生学习的加油站,教师教学的里程碑,教学质量的大会诊。5,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加强学法指导全体教师要从只重视学生的智力因素转移到重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开展上来,特别应突出对学生学习兴趣与动
26、力激发,学习习惯与品质养成,理想教育与成功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和强化。各任课教师要系统有序地教给学生本学科的学习方法,并注意跟上个别指导。班主任要利用一定时间,如每次考试后安排23名学生现身说法,介绍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对学生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成效。6,因材施教,加强学生的分层次教育。首先,切实贯彻优生优培,中间生提高,困难生稳中求进的原那么。全体教师要增强优生优培意识,调整优生优培策略,要特别关注各班第一名,将其作为重点中的重点悉心培养。对本班前10名的学生要重点培养,增加升入重点高中的数量,提高本班优秀率。各科教师要注意中程生的各科平衡开展,尤其是加强中程生薄弱学科的特殊对
27、待,在课堂提问,试卷批阅等环节要注意对中程生倾斜,使其尽快优化,以提高平均分,增加其升入高中的时机。对学习困难生,更要多一份耐心,要想方设法鼓舞其信心,利用复习的时机掌握一些根本知识,提高平均分,顺利完成学业,以此提升平均分。7,落实备考的关键环节1是要把好集体备课关。继续加大落实集体备课力度,要求备课组长分好工,每人重点备某一局部,选好该局部的练习题,然后主备人利用教研活动时间主讲,其他教师补充,提出建议,最后确定教案。2是要把好材料关。初三复习过程中学生所用的复习材料必须经过各备课组长以及各任课教师严格筛选,不经过集体研究的练习题决不发给学生。在选题时要按考点进行梳理,按中考能力的要求选题
28、,题型,题量要尽量安排得全面,条理,有序,所选题目要尽量联系生活实际,贴近中考,表达新情景,新材料,便于训练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控制所选题目的难度,以中,低档难度题目为主,少选难题,杜绝偏题怪题。3是要把好阅批统计关。凡定时作业,练习,测试,必须有布置,有检查,认真批改,有查必评,有错必纠。杜绝练习,试题不批阅,不统计,凭感觉讲评的现象。4是要把好讲评关。根据批阅统计情况,有的放矢进行讲评,要讲学生所需,切忌面面俱到。要求学生多用启发式,讨论式,引导学生总结出规律和方法。要做到讲一题会一类,举一反5切忌就题论题。6是要把握好学生落实关。学生是否能够复习好,落实是关键。要留给学生自我反
29、思,整改,消化的时间,要求学生从第一次拉练起,建立错题本,查失分,写考情分析,确立新目标,老师要做到跟踪检查,让局部学生二次过关。教学措施实行分轮复习第一轮重点复习稳固根底知识,以课本根本知识为依据,列出每章的知识网络,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系统化,以训练根本技能为主的试题辅以练习,强化训练,加深印象。第二轮复习在第一轮分项复习的根底上,进行综合类型题的复习,包括几何应用,代数应用,几何综合,代数综合等方面的综合练习。第三轮主要是做中考模拟试题,让学生熟悉考试类型题,同时提高学生应试的心理素质。最后阶段,根据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查漏补缺,因材施教。教学根本用书一本学期的教学用书参考?初中数学
30、教与学?,?浙江中考?,?三年中考优化试卷?。二自编讲学稿一套。时间安排2月26日2月28日第二章?简单事件的概率?3月1日3月9日第四章?投影与三视图?3月10日4月中旬复习根底知识4月中旬5月上旬分项训练5月上旬5月底综合训练做模拟试题5月底到最后根据情况查漏补缺。初三上册数学教学方案51.了解整式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 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3.通过本节课引入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它的一般形式。难点: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的正确理解及其各项
31、系数确实定一、知识回忆1.什么是整式方程?_什么是-元二次方程呢?现在我们来观察上面这个方程:它的左右两边都是关于未知数的整式,这样的方程叫做整式方程。就这一点来说它与一元一次方程没有什么区别、也就是说一元二次方程首先必须是一个整式方程,但是一个整式方程未必就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这还取决于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几。如果方程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2、指出以下方程那些是一元二次方程:那些是一元一次方程?(1) 3x十2=5x-3(2) x2=4(3) (x十3)(3xo4)=(x十2)2;(4) (x-1)(x-2)=x2十8;以上是 一元二次方程的为: _ 以上是 一
32、元一次方程的为_二、探究新知一1.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 )1).提问a=0时方程还是一无二次方程吗?为什么?(如果a=0、b 0 就成了一元一次方程了)2).方程中ax2、bx、c各项的名称及a、b的系数名称各是什么?3).强调: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中=的左边最多三项、其中一次项、常数项可以不出现、但二次项必须存在、而且左边通常按x的降幂排列:特别注意的是=的右边必须整理成0.探究新知(二)1.说出以下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1)x 2十3x十2=O _(2)x 2-3x十4=0; _(3)3x 2-5=0 _(4)4x 2十3x-2=0; _(5)3x 2-5
33、=0; _(6)6x 2-x=0. _2.把以下方程先化成二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再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1)6x -2=3-7x; (2)3x(x-1)=2(x十2)-4;(3) (3x十2) 2=4(x-3) 2学以致用:强化概念:1. 说出以下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1)x2十3x十2=O _(2)x2-3x十4=0;_(3) 3x2-5=0 _(4)4x2十3x-2=0;_(5)3x2-5=0_(6)6x2-x=0_2.把以下方程先化成二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再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1)6x2=3-7x(2)3x(x-1)
34、=2(x十2)-4(3)(3x十2)2=4(x-3)2知识总结:(1) 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满足哪几个条件?(2) 要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十bx十c=0(a0)并且注意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中=的左边最多几项、其中( )可以不出现、但( )必须存在。特别注意的是=的右边必须整理成( );(3) 要很熟练地说出随便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中一二次项、一次项、常数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如:(3x十2) 2=4(x-3)_诊断检测题一:1.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_,其中_是二次项,_是一次项,_是常数项.2.方程(3x-7)(2x+4)=4化为一般形式为_,其中二次项系数为
35、_,一次项系数为_.3.方程mx2+5x+n=0一定是( ).A.一元二次方程 B.一元一次方程C.整式方程 D.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4.关于x的方程(m+1)x2+2mx-3=0是一元二次方程,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 )A.任意实数 B. m-1 C. m1 D. m05.方程:3X-1=0;3X2-1=0;2X2-1=(X-1)(X-2);3X2+Y=2X那些是一元二次方程?6.把以下方程化成一般形式,且指出其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1)2x(x-5)=3-x (2) (2x-1)(x+5)=6x诊断检测题二:1.方程 的二次项系数是 ,一次项系数是 ,常数项是 .2.把一元二次方程 化成二
36、次项系数大于零的一般式是 ,其中二次项系数是 ,一次项的系数是 ,常数项是 ;3.一元二次方程 的一个根是3,那么 ;4. 是实数,且 ,那么 的值是 .5.关于 的方程 是一元二次方程,那么 .6.方程: 中一元二次程是 ( )A. 和 B. 和 C. 和 D. 和初三上册数学教学方案6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根底:学生在初二上学期已经学习过开平方,知道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会利用开方求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并且也学习了完全平方公式。在本章前面几节课中,又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并经历了用估算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过程,初步理解了一元二次方程解的意义;学生活动经验根底:在相关知识
37、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用计算器估算一元二次方程解的过程,解决了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感受到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必要性和作用,基于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在学习了估算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底上,学生自然会产生用简单方法求其解的欲望;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二、教学任务分析教科书基于学生用估算的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底之上,提出了本课的具体学习任务: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为1且一次项系数为偶数的一元二次方程。但这仅仅是这堂课具体的教学目标,或者说是一个近期目标。而数学教学的远期目标,应该与具体的课堂教学任务产生实
38、质性联系。本课?配方法?内容附属于“方程与不等式这一数学学习领域,因而务必效劳于方程教学的远期目标:“让学生经历由具体问题抽象出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模型,并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同时也应力图在学习中逐步达成学生的有关情感态度目标。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会用开方法解形如(x?m)2?n(n?0)的方程,理解配方法,会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为1,一次项系数为偶数的一元二次方程;2、经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一元二次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模型,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3、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4、能根据具体
39、问题中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的合理性。三、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复习回忆;第二环节:情境引入;第三环节:讲授新课;第四环节:练习提高;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第一环节:复习回忆活动内容:1、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4,那么这个数是 ,假设一个数的平方等于7,那么这个数是 。一个正数有几个平方根,它们具有怎样的关系?2、用字母表示完全平方公式。3、用估算法求方程x2?4x?2?0的解?你喜欢这种方法吗?为什么?你能设法求出其精确解吗?活动目的: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思考,通过前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复习开平方和完全平方公式,通过后一个问题的答复让学生进一步
40、体会用估计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较麻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后面配方法的学习作好铺垫。实际效果:第1和第2问选两三个学生口答,由于问题较简单,学生很快答复出来。第3问由学生独立练习,通过练习,学生既复习了估算法,同时又进一步体会到了估算法较麻烦,到达了激发学生探索新解法的目的。第二环节:情境引入活动内容:(1)工人师傅想在一块足够大的长方形铁皮上裁出一个面积为100CM2正方形,请你帮他想一想,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应为 ;假设它的面积为75CM2,那么其边长应为 。(选1个同学口答)(2)如果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3cm后,它的面积变为64cm2,那么原来的正方形的边长为 。假设变化后的面积为48cm
41、2呢?(小组合作交流)(3)你会解以下一元二次方程吗?(独立练习)x2?5; (x?2)2?5; x2?12x?36?0。(4)上节课,我们研究梯子底端滑动的距离x(m)满足方程x2?12x?15?0,你能仿照上面几个方程的解题过程,求出x的精确解吗?你认为用这种方法解这个方程的困难在哪里?(合作交流)活动目的:利用实际问题,让学生初步体会开方法在解一元二次方程中的应用,为后面学习配方法作好铺垫;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分析、乐于探索研究的学习品质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实际效果:在复习了开方的根底上,学生很快口答出了第1问,为解决第二问做好了准备。第2问让学生合作解决,学生在交流如何求原来正方形的边
42、长时,产生了不同的方法,有的学生直接开方先求出了新正方形的边,再减增加的边长,求出原来的正方形的边长;有的同学用了方程,设原正方形的边长为xcm,根据题意列出了一元二次方程(x?3)2?64;(x?3)2?48然后两边开方,根据实际情况求出了原来正方形的边长,这样,再一次经历了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并初步了解了开方法在一元二次方程中的简单应用。在第2问的根底上,学生很快解决了第3问。但学生在解决第4问时遇到了困难,他们发现等号的左端不是完全平方式,不能直接化成(x?m)2?n (n?0)的形式,因此大局部同学认为这个方程不能用开方法解,那么如何解决这样的方程问题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
43、要来研究的问题(自然引出课题),为后面探索配方法埋好了伏笔。第三环节:讲授新课活动内容1:做一做:(填空配成完全平方式,体会如何配方)填上适当的数,使以下等式成立。(选4个学生口答)x2?12x?_?(x?6)2 x2?6x?_?(x?3)2x2?8x?_?(x?_)2 x2?4x?_?(x?_)2问题:上面等式的左边常数项和一次项系数有什么关系?对于形如x2?ax的式子如何配成完全平方式?(小组合作交流)活动目的:配方法的关键是正确配方,而要正确配方就必须熟悉完全平方式的特征,在此通过几个填空题,使学生能够用语言表达并充分理解左边填的是“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右边填的是“一次项系数的一半,进
44、一步复习稳固完全平方式中常数项与一次项系数的关系,为后面学习掌握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做好充分的准备。实际效果:由于在复习回忆时已经复习过完全平方式,所以大局部学生很快解决四个小填空题。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学生发现要把形如x2?ax的式子a如何配成完全平方式,只要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即加上()2即可。而2且讲解中小组之间互相补充、互相竞争,气氛热烈,使如何配成完全平方式的方法更加透彻。事实上,通过对配方的感知的过程,学生都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总结出配成完全平方式的方法,这就为下一环节“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打好根底。由此也反映出学生善于观察分析的良好品质,而这种品质是在学生自觉行为中得到培养的
45、,表达了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活动内容2:解决例题(1)解方程:x2+8x-9=0.(师生共同解决)解:可以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得x2+8x=9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8的一半的平方),得x2+8x+42=9+42.(x+4)2=25开平方,得 x+4=5,即 x+4=5,或x+4=-5.所以 x1=1, x2=-9.(2)解决梯子底部滑动问题:x2?12x?15?0(仿照例1,学生独立解决) 解:移项得 x2+12x=15,两边同时加上62得,x2+12x+62=15+36,即(x+6)2=51两边开平方,得x+6=51 所以:x1?6,x2?51?6,但因为x表示梯子底部滑动的
46、距离所以x2?51?6 不合题意舍去。 答:梯子底部滑动了(51?6)米。活动内容3:及时小结、整理思路用这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路是什么?其关键又是什么?(小组合作交流)活动目的:通过对例1和例2的讲解,标准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本思路及关键是将方程转化成(x?m)2?n(n?0)形式,同时通过例2提醒学生注意:有的方程虽然有两个不同的解,但在处理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意义检验结果的合理性,对结果进行取舍。由于此问题在情境引入时出现过,因此也到达前后照应的目的。最后由问题“用这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路是什么?引出配方法的定义。实际效果:学生
47、经过前一环节对配方法的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两个例题的处理,进一步完善对配方法根本思路的把握,是对配方法的学习由探求迈向实际应用的第一步。最后利用两个问题,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得出配方法的根本思路和解决问题的关键,结论的得出来源于学生在实例分析中的亲身感受,表达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活动内容4、应用提高例3:如图,在一块长和宽分别是16米和12米的长方形耕地上挖两条宽度相等的水渠,使剩余的耕地面积等于原来长方形面积的一半,试求水渠的宽度。(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活动目的:在前两个例题的根底上,通过例3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熟练掌握配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也为后续学习
48、做好铺垫。实际效果:大局部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结合图形很快列出了方程,在交流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产生了分歧,有的同学认为,如果设水渠的宽为x米,那么1?12?16;有的同学认为如果设水渠的宽为x21米,那么方程应该是16?12?12x?16x?x2?12?16,并且给出了合理的解2方程应该是(16?x)(12?x)?释;有的同学那么认为,如果剩余的耕地面积等于原来的一半那么意味着水渠的面积也等于原来长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方程可以列为:12x?16x?x2?1?12?16。面对这些问题,组织学生解他们2所列出的几个方程,然后再让小组成员合作交流讨论,通过讨论,学生发现这三种方法都正确,并且指出第一种
49、方法可以利用平移水渠,把分割成的四局部拼在一起,构成了一个较大的矩形(如以下列图),然后再利用矩形的面积公式列出方程,此种方法在解决此类问题时最简单。这样通过学生之间的争论、辩论提高了课堂效率,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到达了资源共享。第四环节:练习与提高活动内容:解以下方程(1)x2?10 x?25?7;(2)x2?6x?1;(3)x(x?14)?0(4)x2?8x?9活动目的:对本节知识进行稳固练习。实际效果:此处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进行独立练习,通过练习,学生根本都能用配方法解解二次项系数为1、一次项系数为偶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加深了学生对“用配方法解简单一元二次
50、方程的理解。第五环节:课堂小结活动内容:师生互相交流、总结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本思路和关键,以及在应用配方法时应注意的问题。活动目的:鼓励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谈自己的收获与感想(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给予鼓励)。实际效果: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切身感受与实际收获,掌握了配方法的根本思路和过程。第六环节:布置作业课本50页习题2.3 1题、2题四、教学反思1、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只是为教师提供最根本的教学素材,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学生在初一、初二已经学过完全平方公式和如何对一个正数进行开方运算,而且普遍掌握较好,所以本节课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利用几个简单的实际问题逐步引入
51、配方法。教学中将难点放在探索如何配方上,重点放在配方法的应用上。本节课老师安排了三个例题,通过前两个例题标准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帮助学生充分掌握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技巧,同时本节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配方法(3)中的一个是设计方案问题改编成一个实际应用问题,让学生体会到了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感受到了数学的实际价值。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 相信学生并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时机课堂上要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获得学习能力放在教学首位,通过运用各种启发、鼓励的语言,以及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求知态度。本节课屡次组织学生合作交流,通过小组合作,为学生
52、提供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时机,并且在此过程中教师发现了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出现的独到见解,以及思维的误区,这样使得老师可以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教学。3、注意改进的方面在小组讨论之前,应该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要让一些思维活泼的学生的答复代替了其他学生的思考,掩盖了其他学生的疑问。教师应对小组讨论给予适当的指导,包括知识的启发引导、学生交流合作中注意的问题及对困难学生的帮助等,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初三上册数学教学方案7教学目标(1)会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经历求根公式的发现和探究过程,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3)渗透化归思想,领悟配方法,感受数学的内
53、在美.教学重点知识层面:公式的推导和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能力层面:以求根公式的发现和探究为载体,渗透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难点:求根公式的推导.总体设计思路:以旧知识为起点,问题为主线,以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探究为根本方式,突出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与探究知识的方法,开展学生的理性思维.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提出问题解以下一元二次方程:(学生选两题做)(1)x2+4x+2=0 ; (2)3x2-6x+1=0;(3)4x2-16x+17=0 ; (4)3x2+4x+7=0.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四题的解答过程,由此发现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接着再改变上面每题的其中的一个系数,得到新的四个方程
54、:(学生不做,思考其解题过程)(1)3x2+4x+2=0; (2)3x2-2x+1=0;(3)4x2-16x-3=0 ; (4)3x2+x+7=0.思考:新的四题与原题的解题过程会发生什么变化?设计意图: 1.复习稳固旧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扫除障碍;2.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用配方法解题既存在着共性,也存在着不同的现象,由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3、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两题,这样做能保证运算的正确和继续学习数学的信心。二分析问题,探究本质由学生的观察讨论得到:用配方法解不同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相同之处是配方的过程程序化的操作,不同之处是方程的根的情况及其方程的根.进而提出下面的问题:既然过程是相同的
55、,为什么会出现根的不同?方程的根与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如何进一步探究?让学生讨论得出:从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去探究根与系数的关系.ax2+bx+c=0(a0) 注:根据学生学习程度的不同,可ax2+bx=-c 以采用学生独立尝试配方, 合x2+ x=- 作尝试配方或教师引导下进行x2+ x+ =- + 配方等各种教学形式.(x+ )2=然后再议开方过程(让学生结合前面四题方程来加以讨论),使学生充分认识到“b2 -4ac的重要性.当b2-4ac0时,(x+ )2= 注:这样变形可以防止对a正、负的讨论,x+ = 便于学生的理解.x=- 即x=x1= , x2=当b2-4ac0时,方程无实
56、数根.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从而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了理性思维.三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由上面的探究过程可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由方程的系数a,b,c确定. 当b2-4ac0时,x=;当b2-4ac0时,方程无实数根.这个式子对解题有什么帮助?通过讨论加深对式子的理解,同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的简洁美、和谐美.进而阐述这个式子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利用它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设计意图: 理解是记忆的根底。只有理解了公式才能烂熟于心,才能在题目中熟练应用,不会因记不清公式造成运算的错误。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
57、方程.(前两道教师示范,后两道学生练习)(1)2x2-x-1=0; (2)4x2-3x+2=0 ;(3)x2+15x=-3x; (4)x2- x+ =0.注:( 教师在示范时多强调注意点、易错点,会减少学生做题的错误,让学生在做题中获得成功感。)设计意图:进一步阐述求根公式,归纳总结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及时总结简化运算,节约时间又提高做题的准确性。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对)(1)x2+x-6=0; (2)x2- x- =0;(3)3x2-6x-2=0;(4)4x2-6x=0;设计意图:能够熟练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让每位学生都有所收获,通过大量练习,
58、熟悉公式法的步骤,训练快速准确的计算能力。(四)拓展运用,升华提高想一想清清和楚楚刚学了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看到一个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1)=0, 清清说:“此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而楚楚反驳说:“不一定,根的情况跟m的值有关.那你们认为呢?并说明理由.设计意图:基于学生根底较好,因此对求根公式作进一步深化,并综合运用了配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提高.比较配方法在不同题型中的用法,防止以后出现运算错误。归纳小结, 结合上面想一想,让学生尝试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梳理,对方法进行提炼,从而使学生的知识和方法更具系统化和网络化,同时也是情感的升华过程.五 布
59、置作业必做题选做题:P46第12题。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分层布置。 适合的练习既稳固了所学提高了计算的速度又保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三上册数学教学方案8一、指导思想:九年级数学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的,其目的是教书育人,使每个学都能够在此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已开展的广泛空间。通过九年级数学的教学,提供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根底知识与根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级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朴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手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主义观。二、教学内容本学期所教九年级数
60、学包括第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第二章?定义命题公理与证实?,第三章?相似形?,第四章?解直角三角形?。第五章?概率的计算?。三、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会解一元二次方程:理解定义命题公理并学会运用:掌握相似形的相关知识及运用;会解直解三角形,掌握概率的初步计算方法。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推理、归纳的能力,开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推理认证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态度情感目标: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四、教学措拖1、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秤的教育方法。2、教学速度以适应大多学生为主,尽量兼顾后进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物竞赛 课程设计理念
- 中国笔制造行业发展前景与趋势预测分析研究报告(2024-2030版)
- 中国白油行业销售状况与应用前景预测研究报告(2024-2030版)
- 中国玻璃钢化粪池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2024-2030版)
- 中国火锅店行业消费趋势及经营效益预测研究报告(2024-2030版)
- 认识动物托班课程设计
- 课程设计台虎钳答辩
- 蚕的研学课程设计
- 精馏塔课程设计符号
- 潘二矿课程设计
- 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情况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第一、二章 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
-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套
- Unit 4 Weekend Activities Part B(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闽教版英语五年级上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下学期《细胞增殖》教学设计
- 2024年全国检验类之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考试历年考试题附答案
- 三级动物疫病防治员职业鉴定理论考试题库-上(单选题)
-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控制区通行证考试题库附有答案
- 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医学美容技术顶岗实习》课程标准
- 旋挖成孔灌注桩工程技术规程
- 2024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