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弗兰克赫兹实验思考题夫兰克-赫兹实验中,发生什么过程导致U-I曲线?玻尔原子模型理论指出:1. 原子只能处在一些不连续的稳定状态定态中,其中每一定态相应于一定的能量Ei(i=1, 2, 3, mn)。2当一个原子从某定态Em跃迁到另一定态En时,就吸收或辐射一定频率的电磁波,频率的大小决定于两定态之间的能量差EnEm,并满足以下关系:h=EnEm式中普朗克常数h=6.6310-34Js。原子在正常情况下处于基态,当原子吸收电磁波或受到其他有足够能量的粒子碰撞而交换能量时,可由基态跃迁到能量较高的激发态。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临界能量。当电子与原子碰撞时,如果电子能量小于临界能量
2、,那么发生弹性碰撞,电子碰撞前后能量不变,只改变运动方向。如果电子动能大于临界能量,那么发生非弹性碰撞,这时电子可把数值为E=EnE1的能量交给原子En是原子激发态能量,E1是基态能量,其余能量仍由电子保存。如初始能量为零的电子在电位差为U0的加速电场中运动,那么电子可获得的能量为eU0;如果加速电压U0恰好使电子能量eU0等于原子的临界能量,即eU0E2E1,那么U0称为第一激发电位,或临界电位。测出这个电位差U0,就可求出原子的基态与第一激发态之间的能量差E 2E 1。原子处于激发态是不稳定的。不久就会自动回到基态,并以电磁辐射的形式放出以前所获得的能量,其频率可由关系式h=eU0求得。在
3、玻尔发表原子模型理论的第二年(1914),夫兰克(James Franck,18821964)和赫兹(Gustav Hertz,18871975)参照勒纳德创造反向电压法,用慢电子与稀薄气体原子Hg;He碰撞,经过反复试验,获得了图2的曲线。实验原理如图3所示,在充氩的夫兰克-赫兹管中,电子由阴极K发出,阴极K和第一栅极G1之间的加速电压 及与第二栅极G2之间的加速电压使电图3 夫兰克-赫兹原理图子加速。在板极A和第二栅极G2之间可设置减速电压 ,管内空间电压分布见图4。图4 夫兰克-赫兹管内空间电位分布原理图注意:第一栅极G1和阴极K之间的加速电压约1.5伏的电压,用于消除阴极电压散射的影响
4、。当灯丝加热时,阴极的外层即发射电子,电子在G1和G2间的电场作用下被加速而取得越来越大的能量。但在起始阶段,由于电压较低,电子的能量较小, 即使在运动过程中,它与原子相碰撞为弹性碰撞也只有微小的能量交换。这样,穿过第二栅极的电子所形成的电流 随第二栅极电压的增加而增大见图2 ab段。当到达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时,电子在第二栅极附近与氩原子相碰撞此时产生非弹性碰撞。电子把从加速电场中获得的全部能量传递给氩原子,使氩原子从基态激发到第一激发态,而电子本身由于把全部能量传递给了氩原子,它即使穿过第二栅极,也不能克服反向拒斥电压而被折回第二栅极。所以板极电流将显著减小如图2 ab段 。氩原子在第一激
5、发态不稳定,会跃迁回基态,同时以光量子形式向外辐射能量。以后随着第二栅极电压的增加,电子的能量也随之增加,与氩原子相碰撞后还留下足够的能量,这就可以克服拒斥电压的作用力而到达板极A,这时电流又开始上升如图2 bc 段,直到是2倍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时,电子在G2与K间又会因第二次弹性碰撞失去能量,因而双造成了第二次板极电流的下降如图2 cd段,这种能量转移随着加速电压的增加而呈周期性的变化。假设以为横坐标,以板极电流值为纵坐标就可以得到谱峰曲线,两相邻谷点或峰尖间的加速电压差值,即为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值。这个实验就说明了夫兰克-赫兹管内的电子缓慢地与氩原子碰撞,能使原子从低能级被激发到高能级
6、,通过测量氩的第一激发电位值11.5V是一个定值,即吸收和发射的能量是完全确定,不连续的说明了玻尔原子能级的存在。2.第一激发电位的物理含义是什么?有没有第二激发电位?第一激发电位:如初始能量为零的电子在电位差为U0的加速电场中运动,那么电子可获得的能量为eU0;如果加速电压U0恰好使电子能量eU0等于原子的临界能量,即eU0E2E1,那么U0称为第一激发电位,或临界电位。第二激发电位:电子碰撞原子使其从基态到第二激发态所需的最低能量叫第二激发电位。怎样测第二激发电位:加速电压Ug1k和U2A都是标准参数,不能改变,而要测第二激发电位需要使电子获得能量,必须增大Ug1k。3.管中还能充什么其它
7、气体,为什么?汞蒸气或其他稀有气体。因为汞是单原子分子,结构简单,而且在常温下是液态,只要改变温度就能大幅度改变汞原子的密度,同时还由于汞的原子量大,电子与其原子碰撞时,能量损失极小。 4.能否用三极管?三极管与四极管的优缺点能用三极管,但是效果没有四极管好。由杨福家教授的?原子物理学?一书上相关内容可知,三极管的缺点:三极管无法使汞原子受激到更高的能态,以致于只能证实汞原子的4.9eV这个量子态。四极管相对于三极管有以下优势:1、在原来的阴极K前加上一极板,以到达旁热式加热,其目的是使电子均匀发射,从而把电子的能量测得更加精准;2、在靠近阴极K处加了一个栅极G1,并让管内的气体变得更加稀薄,
8、以使KG1的间距小于电子在汞蒸气中的平均自由程,目的是建立一个无碰撞的加速区,使电子在这个区域内只加速不碰撞;3、使G1与靠近A极的G2这两个栅极处于同电位,即建立一个等势区来作为碰撞区,电子在这个区域内只碰撞不加速。这样,改良后的装置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加速与碰撞分在两个区域内进行,从而防止了原先装置中的缺点,可使电子在加速区获得相当高的能量。HYPERLINK /view/19928.htm t _blank半导体三极管又称“晶体三极管或“晶体管。在半导体锗或硅的单晶上制备两个能相互影响的PN结,组成一个PNP或NPN结构。中间的N区或P区叫基区,两边的区域叫发射区和集电区,这三局部各有一条
9、电极引线,分别叫 HYPERLINK /view/742305.htm t _blank 基极B、 HYPERLINK /view/328630.htm t _blank 发射极E和 HYPERLINK /view/2099871.htm t _blank 集电极C,是能起放大、振荡或开关等作用的半导体电子器件。三极管放大时管子内部的工作原理:NPN1、发射区向基区发射电子形成发射极电流 发射结施加正向电压且掺杂浓度高,所以发射区多子自由电子越过发射结扩散到基区,发射区的自由电子由直流电源补充,从而形成了发射极电流。同时,基区的多数载流子也会扩散到发射区,成为发射极电流的一局部。由于基区很薄,
10、且掺杂浓度较低,因此由基区多子空穴形成的电流可以忽略不计。 2、自由电子在基区和空穴复合,形成集区电流,并继续向集电区扩散 自由电子进入基区后,先在靠近发射结的附近密集,渐渐形成电子浓度差,在浓度差的作用下,促使电子流在基区中向集电结扩散,被集电结电场拉入集电区形成集电极电流。也有很小一局部电子因为基区很薄与基区的空穴复合基区中的空穴由直流电源补充,扩散的电子流与复合电子流之比例决定了三极管的放大能力。 3、集电区收集自由电子,形成集电极电流 由于集电结加反向电压且面积很大,这个反向电压产生的电场力将阻止集电区电子向基区扩散,同时将扩散到集电结附近的电子拉入集电区从而形成集电极主电流Icn。另
11、外集电区的少数载流子空穴也会产生漂移运动,流向基区形成反向饱和电流,用Icbo来表示,其数值很小,但对温度却异常敏感。四极管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束射四极管,直热四极管和多子四极管等。 四极管,有音色浑厚,具有速度感等特点,实际上纯粹意义的四极管只是在电子管的开展史上作为验证管出现过而没有进入实用,这是另一话题不去说它,下面就说前面提及的目前在商品功放里超过半数以上的机种用的这东西-束射四极管四极管就有两个栅极,一个和三极管中的栅极功能一样称为控制栅极或者栅极1号,另一个称为帘栅或者栅极2号是用于减少控制栅极和金属板间的电容。5、查历史弗兰-赫兹真确的实验,错误的解释1弗兰赫兹实验历史年,弗兰克
12、,和赫兹和间加反向拒斥电压?。当电子通过空间,如果具有较大的能量?就能冲过反向拒斥电场而到达板极形成板流,被微电流计检测出来。如果电子在空间因与汞原子碰撞,局部能量给了汞原子,使其激发,本身所剩能量太小,以致通过栅极后缺乏以克服拒斥电场而折回,通过电流计的电流就将显著减小。实验时,使栅极电压?由零逐渐增加,观测表的板流指示,就会得出如图所示?关系曲线。它反映了汞原子在空间与电子进行能量交换的情况。当?逐渐增加时,电子在加速过程中能量也逐渐增大,但电压在初升阶段,大局部电子达不到激发汞原子的动能,与汞原子只是发生弹性碰撞,根本上不损失能量,于是穿过栅极到达板极,形成的板流随?的增加而增大,如曲线
13、的段。当?接近和到达汞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时,电子在栅极附近与汞原子相碰撞,使汞原子获得能量后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碰撞使电子损失了大局部动能,即使穿过栅极,也会因不能克服反向拒斥电场而折回栅极。所以显著减小,如曲线的段。当?超过汞原子第一激发电位,电子在到达栅极以前就可能与汞原子发生非弹性碰撞,然后继续获得加速,到达栅极时积累起穿过拒斥电场的能量而到达板极,使电流上升曲线的段。直到栅压?接近二倍汞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时,电子在间又会因两次与汞原子碰撞使自身能量降低到不能克服拒斥电场,使板流第二次下降曲线的段。同理,凡处,都会下跌,形成规那么起伏变化的?曲线。而相邻两次板流下降所对应的栅极电压之
14、差,就是汞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处于第一激发态的汞原子经历极短时间就会返回基态,这时应有相当于的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出来。由式得式中:为真空中的光速;为辐射光波的波长。利用光谱仪从管可以分析出这条波长.的紫外线。【实验要求】测绘管?曲线,确定汞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加热炉加热控温。将温度计棒插入炉顶小孔,温度计棒上有一固定夹用来调节此棒插入炉中的深度,固定夹的位置已调整好,温度计棒插入小孔即可。温度计棒尾端电缆线连接到“传感器专用插头上,将此传感器插头插入控温仪后面板专用插座上。接通控温电源,调节控温旋钮,设定加热温度本实验约,让加热炉升温,待温控继电器跳变时指示灯同时跳变已到达预定的炉温。测量管
15、的?曲线。实验仪的整体连接可参考图,将电源局部的调节电位器、扫描电源局部的“手动调节电位器旋钮旋至最小逆时针方向。扫描选择置于“手动挡。微电流放大器量程可置于10-7或10-8挡对充汞管。待炉温到达预定温度后,接通两台仪器电源。根据提供的管参考工作电压数据,分别调节好、?,预热。手开工作方式测量。缓慢调节“手动调节电位器,增大加速电压,并注意观察微电流放大器出现的峰谷电流信号。加速电压到达时约有个峰出现。在测量过程中,当加速电压加到较大时,假设发现电流表突然大幅度量程过载,应立即将加速电压减少到零,然后检查灯丝电压是否偏大,或适当减小灯丝电压每次减小.为宜再进行一次全过程测量。逐点测量?的变化
16、关系,然后,取适当比例在毫米方格纸上作出?曲线。从曲线上确定出的各个峰值和谷值所对应的两组?值,把两组数据分别用逐差法求出汞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的两个值再取平均,并与标准值.比拟,求出百分差。假设在全过程测量中,电流表指示偏小,可适当加大灯丝电压每次增大.为宜自动扫描方式测量。将“手动调节电位器旋到零,函数记录仪先不通电,调节“自动上限电位器,设定锯齿波加速电压的上限值。可先将电位器逆时针方向旋到最小,此时输出锯齿波加速电压的上限值约为,然后将“扫描选择开关拨到“自动位置。当输出锯齿波加速电压时,从电流表观察到峰谷信号。锯齿波扫描电压到达上限值后,会重新回复零,开始一次新的扫描。在数字电压表、电
17、流表上观察到正常的自动扫描及信号后,可采用函数记录仪记录。记录仪的输入量程可置于档,输入量程可按电流信号大小来选择,一般可先置于.档。开启记录仪,即可绘出完整的变化曲线。【考前须知】实验装置使用交流单相电源,电源进线中的地线要接触良好,以防干扰和确保平安。函数记录仪的输入负端不能与输入的负端连接,也不能与记录仪的地线连接,否那么要损坏仪器。实验过程中假设产生电离击穿即电流表严重过载现象时,要立即将加速电压减少到零。以免损坏管子。加热炉外壳温度较高,移动时注意用把手,导线也不要靠在炉壁上,以免灼伤和塑料线软化。2夫兰克-赫兹人物历史1924年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
18、ink.htm?lemmaId=89396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格丁根大学的弗兰克JamesFranck,18821964和哈雷大学的G.赫兹Gustav Hertz,18871975,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原子受电子碰撞的定律。弗兰克赫兹实验为能级的存在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对玻尔的原子理论是一个有力支持。弗兰克擅长低压气体放电的实验研究。1913 年他和G.赫兹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678040在柏林大学合作,研究电离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403096电势和HYPERLIN
19、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474844量子理论的关系,用的方法是勒纳德P.Lenard 创造的反向电压法,由此他们得到了一系列气体,例如氦、氖、氢和氧的电离电势。后来他们又特地研究了电子和惰性气体的碰撞特性。1914年他们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结果,他们的结论是:1汞蒸气中的电子与分子进行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7734952弹性碰撞,直到取得某一临界速度为止;2此临界速度可测准到0.1V,测得的结果是:这速度相当于电子经过4.9V的加速;3可以证明4.9伏电子束的能量等于波长为2536 的汞H
20、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316648谱线的能量子;44.9伏电子束损失的能量导致汞电离,所以4.9伏也许就是汞原子的电离电势。弗兰克和G.赫兹的实验装置主要是一只充气三极管。电子从加热的铂丝发射,铂丝外有一同轴圆柱形栅极,电压加于其间,形成加速电场。电子多穿过栅极被外面的圆柱形板极接受,板极电流用电流计测量。当电子管中充以汞蒸气时,他们观测到,每隔4.9V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472889电势差,板极电流都要突降一次。如在管子里充以HYPERLINK /lemma/Sho
21、wInnerLink.htm?lemmaId=72696氦气,也会发生类似情况,其临界电势差约为21V。弗兰克和G.赫兹最初是依据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4934385斯塔克的理论,斯塔克认为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240069线光谱产生的原因是原子或分子的电离,光谱频率与电离电势V有如下的量子关系:heV。弗兰克和G.赫兹在 1914年以后有好几年仍然坚持斯塔克的观点,他们相信自己的实验无可辩驳地证实了斯塔克的观点,认为4.9V电势差引起了汞原子的电离。他们也许因为战争
22、期间信息不通,对玻尔的原子理论不甚了解,所以还在论文中表示他们的实验结果不符合玻尔的理论。其实,玻尔在得知弗兰克赫兹的实验后,早在1915年就指出,弗兰克赫兹实验的4.9V正是他的能级理论中预言的汞原子的第一激发电势。1919年,弗兰克和G.赫兹表示同意玻尔的观点。弗兰克在他的诺贝尔奖领奖词中讲道:“在用电子碰撞方法证明向原子传递的能量是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294649量子化的这一科学研究的开展中,我们所作的一局部工作犯了许多错误,走了一些弯路,尽管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
23、Id=508916玻尔理论已为这个领域开辟了笔直的通道。后来我们认识到了玻尔理论的指导意义,一切困难才迎刃而解。我们清楚地知道,我们的工作所以会获得广泛的成认,是由于它和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89560普朗克,特别是和玻尔的伟大思想和概念有了联系。弗兰克1882年8 月26日出生于汉堡。他在这里上了威廉中学后,在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87205海德堡大学学了一年化学,后来又在柏林大学学物理。在这里,他的主要导师是瓦尔堡和德鲁德P.Drude。1906年在瓦尔堡的指导下
24、,1902年入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310252柏林大学学习物理学,1906年获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612326博士学位。在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132751法兰克福大学担任助教不久,又返回柏林大学任鲁本斯H.Rubens的助教。1911年获得柏林大学物理学“大学授课资格,在柏林大学讲课直到1918年由于战争而中断了教学。战争中曾获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
25、emmaId=6473299一级铁十字勋章,后成为该大学的物理学副教授。1917年起任威廉皇帝物理化学研究所的分部主任。1921年受聘为格丁根大学教授,并担任第二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3689279实验物理学研究所主任。1933年为抗议希特勒反犹太法,弗兰克公开发表声明并辞去教授职务,离开德国去哥本哈根;一年后移居美国,成为美国公民。1935年 1938年任约翰霍布金斯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674724大学物理系教授。1938年起任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80721芝加哥大学物理化学教授,直到1949年退休。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654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参加了研制原子弹有关的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县请销假管理办法
- 地下室工程管理办法
- 四安全研究管理办法
- 医学院招聘管理办法
- 打印店应急管理办法
- 勘测工程师管理办法
- 南阳市出行管理办法
- 外部劳务队管理办法
- 村集体自己管理办法
- 教育局私车管理办法
- 防火巡查记录表防火检查记录表
- 线条系列(会变的线条、雄伟的塔、茂密的花) 单元作业设计
- 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及要点解读
- 送达地址确认书样式
- 用电办理授权委托书(新)
- 手术物品清点课件
- 物理word版2023山东高考答题卡涂准考证号和条形码
- WS/T 512-2016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
- GB/T 36089-2018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
- GB/T 26746-2011矿物棉喷涂绝热层
- 中耳疾病(分泌性中耳炎、急慢性中耳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