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在我国的发展课件_第1页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在我国的发展课件_第2页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在我国的发展课件_第3页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在我国的发展课件_第4页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在我国的发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在我国的发展李明贤 教授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支持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立法进程,加大扶持力度,建立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信贷、财税和登记等制度。” 积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既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的重要内容。一、合作经济的概念与功能(一)合作经济的概念 所谓农村合作组织是指以农民为主体、在自愿互助基础上联合起来、实行

2、民主管理并以实现和维护自身利益为目的的组织,其基本涵义包括: (1)是农民自愿联合的组织,农民有加入或退出的自由;(2)是由其成员民主管理的组织,组织的发展方针和重大事项由成员集体参与决定;(3)是为其成员利益服务的组织,维护组织成员的利益是组织存在的主要目的。 从世界各国合作运动的经验看,农民合作组织的领域十分广泛,涉及生产、消费、供应、销售、信贷、保险等各个领域,其具体形式多样,大体可归为合作社和协会两类: 合作社,根据国际劳工组织1994年的定义,合作社是一个自愿组织在一起的民主的组织形式,一个具有共同目标的协会,社员同等出资、共同受益,并积极参与其活动。 1995年,国际合作社联盟对合

3、作社作了颇为权威的定义:“合作社是自愿联合起来的人们通过联合所有与民主控制的企业所需的资本公平出资,公正地分担风险、分享利益,并主动参与民主管理。” 合作社首先是人的自愿的联合,其所有权是在民主的基础上归全体社员,这不同于股份企业和国营或国有及集体企业。 合作社的宗旨是为社员的自助服务,不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合作社是企业,是由社员共同所有和民主管理的特殊的企业,在追求效益的同时更注重公平、公正、开放与合作。合作经济的目的在于帮助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以不同于资本的逻辑而生存,它既要适应市场,又要抗衡市场。 西方的合作社起源于城市中的消费合作社,是工人团结起来抗衡商业资本的结果。农业合作社则以农

4、民的家庭经营为基础,实现向产前产后的产业链延伸,要么是专业合作社,要么是综合型合作社。(二)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1、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以降低农民的交易费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在参与经济活动的过程中,要发生各种各样的费用。农户参与市场交易的费用可以分为以下几项:市场信息费用,包括搜集、处理和传播信息的费用;价格搜寻费用,包括要素购买价格与产品销售价格;购买各种生产服务的费用;形成交易的谈判费用,包括签约、监督等的费用。 农户商品交易量小,交易相对分散,所以总体来说,单位产品的交易成本较高。因此为节约高昂的市场交易费用促使合作组织的产生。 通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将农户少量的剩余农产品和有限需求集

5、中起来形成较大批量的交易,有利于农产争取有利的交易条件,降低交易费用。 随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规模的扩大,可改善交易条件,并根据价格信号协调买卖双方的交易,减少交易中的不确定性,避免交易损失。2、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以提高农户在市场交易谈判中的地位 市场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公平竞争。市场主体竞争能力的强弱是与组织化程度成正相关的。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一个比较强势的整体参与市场交易时,可增加农户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讨价还价的能力,提高农户的地位,有效地抵御来自各方面对农户利益的不合理侵蚀,改善农户在市场中的不平等地位,形成农户利益的自我保护机制。增强了广大农民的谈判意识,有效地遏止了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的

6、各种机会主义倾向,提高了农民的竞争能力,并为实现政府对农民直接补贴提供了载体。 3、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以获得政府质量较高的服务 政府作为一个理性的政治实体,为追求政治支持的最大化和财政收入的最大化,必然要综合考虑社会各利益集团对它的损益影响,尤其是充分考虑某些强势集团的利益要求和对它的态度。分散的、单个小农户在政府这个庞然大物面前表现得束手无策和无足轻重,他们要想挤进政府决策的谈判圈,独立自主地与社会其它利益集团进行平等的讨价还价,是很困难的。而农户组成合作社后,随着其规模的扩大,就会形成一个强势集团,合作社就有可能挤进政府的决策圈。政府在制定和选择政策时,就有可能考虑合作社的利益。4、农村合

7、作经济组织能有效地减少或避免各种农业经营风险 随着市场取向改革的不断深化,分散的农业生产单位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逐渐突出,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很难逾越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往往导致再生产的中断,经常出现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的局面,使农业生产发生大起大伏的周期性变动,给国民经济也给农民自身带来了损失。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就可以有效地化解各种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对农业生产的侵蚀。 (1)合作经济组织联合千家万户,可以改变一家一户由于经营规模小、信息不对称、自我素质低、谈判地位差的局面,发挥合作优势,大大降低盲目性,从而减少风险。(2)可以抵御自然风险、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对农业生产者、经营者造成的重大损失

8、。(3)可以减少技术风险。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能有效地提高技术普及的广度和深度,尽量避免技术的失败,最大限度地发挥新技术所具有的增产增效潜力。 5、实现土地规模经营 土地制度是与家庭承包制相联系的农业经营制度的核心问题。土地“均分制”带来的土地细碎化问题非常严重。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就必须适当合并地块,但这不是单个农户的独立行动可以奏效的,需要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以下简称合作组织)来进行组织和协调。 二、合作社的历史回顾及原则 1844年,在英格兰纺织工业中心曼彻斯特市郊的小镇罗奇代尔,28名失业纺织工人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合作社罗奇代尔公平先锋社。它在建社初期就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公平合理的

9、办社原则,为西方及世界各种合作社的发展奠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基础,构成了现代合作社原则的主体。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诞生以来,合作理念得到深入发展,合作社在国际上早已成为公认的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在农业、渔业、消费、生活、金融、贸易等诸多领域,合作社无处不在,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各种合作社中,论实力,地位,作用和贡献,应首推农业合作社。发达国家中80以上的农民都加入了农业合作社,一个国家的农业合作社越发达,其农业的现代化、商品化越高。 荷兰的国土和耕地面积分别仅为我国的0.44和1.9,但农业现代化程度极高,农产品出口额高居世界第三位,是我国的三倍多。荷兰农民多数是3至4个合作社的社员,农民收入

10、的60是通过合作社实现的。美国近85的农民加入合作社,全美谷物销售量的60和出口量的40均由合作社控制,美国农业合作社的年营业额近900亿美元。日本农业合作社(日本农协)为社员提供农业生产、流通、信贷、保险、医疗、福利、教育等一条龙服务,其销售额在国际合作社联盟成员中高居第五位,99的农民入社,农户90的生产资料购买和80的农产品销售均经由农协实现。以色列农业合作社(以色列匹布兹)的社员仅占全国人口的3,但其农业产值却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40。 19世纪末,合作社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如合作社批发体系成为英联合王国最大和最富有活力的工商企业之一。在欧洲,大多数工业化国家的消费者中迅速组织了

11、类似的合作社组织;工人合作社也相继获得了发展;信用合作社由德国传到意大利和法国,后传到非洲、美洲;农业合作社由丹麦、德国、英国扩展到许多国家和不同的产品上;也出现了各种类型的服务合作社,如住房合作社、保健合作社等。 各国合作社发展的实践表明,合作社这一企业组织形式主要是在农业领域得到发展。20世纪合作社进一步扩展。尤其表现在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上,现在除欧洲外,北美、南美和澳大利亚以及部分非洲地区,利用合作组织最大限度地影响国际市场。亚洲的表现也非常突出。日本重点是重组农业、渔业和消费合作社;韩国、印尼在金融合作社、农业合作社和工人合作社都有突破性的发展。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合作社的

12、基本制度发生了变化:(1)“一人一票”制向承认差别发展。(2)公共积累的不可分割性向产权明晰化方向发展。 (3)资本报酬率严格限制向外来资本实行按股分红方向发展。尽管如此,合作社至少仍有四个方面与股份制企业相区别:(1)合作社的顾客往往也是它的所有者,而普通企业的顾客常常是分离的;(2)合作社的目标是使其社员受益,而普通企业的目标只是股东利益的最大化;(3)“一人一票”制仍然是合作社的重要原则,一人多票有严格的上限限制;(4)按照社员的惠顾额分配利润仍然是合作社的主要分配形式,按股分红受限制。 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展起来的农民专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许多人称为“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13、”。据农业部有关部门1999年底估算,全国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达14万个。 然而,考察中国现实中的农民合作组织后发现,农业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大多不具有合作社的特征,而是异化的合作组织。 一般认为,判断一个经济组织是不是合作社,关键看它是否遵循合作社原则。 1844年, “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成立,并提出了著名的“罗虚代尔合作原则”,该合作原则也成为后来公认的合作原则的蓝本。 参照罗虚代尔原则,国际合作社联盟于1966年提出了作为全球合作运动指南的六条原则。 1995年纪念国际合作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重新修订了合作社原则。修订后的原则共七条: (1)自愿和开放会员制原则。(2)民主管理、会

14、员控制原则。 (3)会员的经济参与原则。(4)自治和独立原则。(5)教育、培训、信息原则。 (6)合作社之间合作原则。 (7)关注社区原则。三、中国农村合作组织的历史与现状 从民国时期到现在,中国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大的阶段: 1、民国时期的早期合作社运动 2、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合作时期(这一阶段又可分为初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后来的人民公社时期) 3、改革开放后的新型农民合作时期(这一阶段也可以分为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民合作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农民合作时期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制定和实施后的农民合作时期)。一、民国时期的早期合作社思想及实践 中国的合作运动是从信用

15、合作开始的。被誉为“中国合作运动导师”的薛仙舟先生(18781927)最早在中国传播合作经济理论。1919年,薛仙舟在上海复旦大学创办“上海国民合作储蓄银行”,是中国最早的信用合作社。 1923年6月“中国华洋义赈会”组织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农村信用合作社河北省香河县信用合作社,开创了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历史先河。 193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山西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信用合作雏形组织“农民低利借贷所”,在支持农民组织起来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打击高利贷,支援革命战争和巩固革命根据地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45年7月13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山西抗日根据地建立起了正式启用信用合作名称的第一个农

16、村信用合作社。 另外,19世纪20年代,晏阳初在河北定县开展合作社实验,梁漱溟等人也在在邹平组织的合作社实验。 1931年,国民党政府颁布农村合作事业暂行规程,1934年又颁布中华民国合作法。 到1949年2月,全国有合作社17万个,社员2450万人(农业科技,2007)。二、1952年至1957年的新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 从1952年到1956 年的互助合作阶段,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采取了“三步走”战略: 1、互助组阶段 1952年底至1953年底,是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最初的萌芽时期。1951年12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要求按自愿、互利的原则,号召农民组织带有社

17、会主义萌芽性质的、几户或十几户的农业生产互助组; 2、初级生产合作社阶段 1953年底至1955年上半年。1953年12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号召在互助组的基础上,组织以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的、小型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合作社。在决议的指导下,全国初级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由1953年12月的14000 多个暴增到1954 年春的95000 多个;3、高级生产合作社阶段 1955年下半年至1956年年底。 1955 年10 月4日至11 日,党的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农业合作化问的决议,加速了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来。到1957年底,全国农村高级社增加到75.3万个,入社

18、农户的比重达96%以上,90%以上的手工劳动者也加入了合作社,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的改造。 三、1958年至1978年人民公社时期 195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之后两个多月全国74万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被改组为2.6万多个人民公社,加入公社的农户达1.2亿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9%以上,这一阶段的农村合作组织实际上已快速演变为集体化性质的高度集中的人民公社。从1962年开始,农村人民公社经过调整,最终确定以生产队所有制为基础的三级所有制为人民公社的基本制度(公社、大队、生产队所有制),并一直延续到农村改革的初期。四、1979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带“

19、协作体”性质的新型农村合作组织时期 随着人民公社体制解体,1978 年以后中国启动了两项农村改革,一是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是推进农副产品市场化的改革。为农民合作组织的产生创造了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现实的需求和广泛的农民基础。 这一阶段的农村合作组织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 从其产生过程来看,大部分是由民间自发产生的互助自救合作组织;(2) 从合作组织外部表现来看,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有社区合作组织和小型专业合作组两大类型,其规模小,组织程度松散,组织运行也不够规范;(3) 从产业分布来看,主要局限于农业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与其上下游经营活动的相关性还不大。五、20世纪90年代初至2006年的社

20、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新型农民合作组织蓬勃发展时期 1992 年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和国民经济不断向完全的市场经济方向迈进,农村经济也加快了从不完全市场经济向完全市场经济的转换。市场化的纵深发展,使“小农户大市场”的矛盾更加尖锐,在客观上需要建立与完善农户与市场之间的连接机制。 市场化的纵深发展,使农业行业内部分工不断深入,农业产业化迅速发展,分立后的各个环节需要一定的组织形式进行连接和协调,农业产业化也需要有效的组织载体来保障其运行。 在这种背景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仅得到快速发展,而且组织的内容和形式也得到了较大创新,形成了各种新型的农村合作组织。这一阶段农村合作组织具有

21、以下特点:(1)从产生过程来看,既有完全由农民自发组成的合作组织,也有在对传统合作组织进行改造的基础上重新建立的合作组织,也有在政府直接扶持、参与下创建的合作组织,以及政府与农民联合共同兴办的合作组织;(2) 从合作经济组织的外部形式看,突破了80 年代较为单一的合作形式,而走向与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的联合,主要有公司+ 农户、基地(农户) + 企业、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农户,还有股份合作、服务合作等模式; (3) 从产业分布来看, 合作组织突破了主要局限于农业生产环节的状况,而与农业生产经营的上游和下游直接相连,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相互衔接;(4) 从合作主体来看,可分为三类,一类是龙头企业带

22、动型,二是专业协会带动型,三是产权带动型。 但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我国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还很不平衡,组织化程度也参差不齐,与国际合作社联盟所确立的合作社七条原则还有较大距离。如: 官办和官民合办的农民合作组织存在产权不清的现象; 一些合作组织的利益机制还不完善,松散结合较多,尚未形成“一赢俱赢、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 合作社的独立性与决策的民主性还有待加强;国家与合作社还没有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等等。 六、2006年至今,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新时期 2006年10月31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于2007年7月1日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

23、业合作社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它明确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主体地位,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行为进行了适当的规范(佚名,2007)。时间组织特点功能评论备注 民国时期(1911-1949)早期合作社精英分子推动组织,守望相助经济互助、社会服务性总体数量不多,覆盖面小,不具普遍性,也未对中国农村社会发展造成全局性或根本性的影响。新中国初期(1952-1957)互助组互助初级合作社生产资料互助经济,主要解决粮食生产问题按自愿、互利的原则,几户或十几户组成的小规模组织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高级合作社土地入股,集体经济经济共有以运动方式搞合作化,严重违背“入社自由、退

24、社自由”原则,为后来左倾冒进错误埋下了伏笔社会主义性质,不是真正的合作组织社会主义建成时期(1958-1978)人民公社土地集体所有;一大二公;大锅饭,浮夸风政治+经济组织成员变成单纯的劳动工具;无法衡量个体劳动效率,无法调动个体积极性;异化成为政治服务,意识形态色彩极浓不是合作组织表1. 中国农村合作组织发展历程表时间组织特点功能评论备注开放初期(1979-1991)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互助合作;规模小,组织程度松散,组织运行不够规范; 经济合作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它们中的大多数只能称作“协作体”,而不是完全意义的合作组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时期(1992-2006)新

25、型农村合作组织开始遵照国际规则规范化、大范围发展 经济合作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仅得到快速发展,而且组织的内容和形式也得到了较大创新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时期(2007-)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开始由法律规范和保障经济、社区等公共事业政治性维权组织尚未得到改革法律认可。表1. 中国农村合作组织发展历程表四、现阶段对合作组织认识上存在的几点误区1、合作经济与集体经济能等同吗? 当前有一种错误观念,即合作经济是集体经济性质即社会主义性质的,股份制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从而有“股份合作制”之说,这种认识并不正确。如果不尊重农民的意愿,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强调“大”和“公”,由行政出面成立县级或乡镇专业合作

26、经济组织,或者把同类合作经济组织合并成较大的组织,并由政府任命合作经济组织的领导等,剥夺了农民对所建合作经济组织的自主选择阻碍了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合作经济不是集体经济,如今我们没有必要背着“人民公社”的思想包袱来看待今天的合作组织(赵超英,2007)。2、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不要以盈利为目的? 一般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该是非盈利性的,其主要职能是为成员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章程上也是这样规定的。从国外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趋势看,合作经济组织越来越多地强调盈利性,从而更加强调对会员服务的针对性。实际上经费短缺是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没

27、有盈利,合作经济组织就难以存在,更谈不上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合作经济组织是靠一定的盈利水平吸引资金,更好地为成员服务的(钱凯,2004)。3、合作组织是“劳动合作”还是“资本”合作? 有一种较流行的看法,认为合作经济组织是劳动合作,从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如果是资本的合作则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到上世纪80年代后,一些主要的合作经济组织逐渐吸收了更多资本,并为吸引资本对章程做了重要修改,如在管理方式上,既有劳动代表者,又有资本代表者。某些规模较大的合作经济组织也慢慢不再实行早期的“一人一票制”。在分配制度上既按传统的惠顾制分配,也按资本股份制进行分配。实际上,合作经济组织也是企业的一种类型,其

28、特殊性在于为成员提供服务,但它也是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因而必然强调资本的重要性,不断集聚资本,扩大规模,提高合作经济组织的抗风险能力和盈利水平(钱凯,2004)。4、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能代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能把企业利益与农民利益联结在一起吗? 这实际上是十多年来我们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误区所在。理由很简单,对于农业和农村发展而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自己的组织,是和农民自身利益紧密连在一起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而不是为农民服务。一些龙头企业之所以能在一定阶段、一定范围、一定领域内为农民服务,是从属于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如果与这一目标相悖,则为农民服

29、务必然要大打折扣,这已为近十年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践所证明。当然,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但它不能代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民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间,还应加上一个层次,这就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从而把两者的优势很好地结合起来(钱凯,2004)。五、现阶段农村合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1.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规模较小,资金实力较弱 就现存的我国农村合作组织来讲, 其发展规模大部分很小,而且总体上缺乏资金支持。没有资金保障,不仅组织难以发展壮大,甚至正常组织活动都无法开展。农村合作组织之所以普遍存在资金困难、规模较小

30、,是因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通常是弱者自发的联合,本身就社会地位低,经济实力弱,很缺乏资金,因而在市场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很难保护成员的利益,发展起来也较慢。同时,有的地方虽制定了优惠政策,给予信贷扶持,但贷款额度极其有限,这些组织的运行仍然不畅, 难以发挥较大的作用(韩俊、秦中春、张云华、罗丹,2006;王景新,2007)。2. 合作组织内部管理不规范 一是大部分没有登记注册、没有章程,有的有章程但制定很不规范; 二是制度不健全,缺乏具体的管理制度,如议事制度、监事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即使有制度也仅仅写在墙上,有的甚至连起码的活动场所都没有; 三是组织机构不健全,相当多的专业合作组织未设财

31、务管理机构和监事机构; 四是许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重大项目和活动中决策不民主,会员、社员很少参与决策和管理,许多成员也认为协会或合作社是领办部门或领导的事,不太关心组织的发展,合作意识不强,只愿利益共享,不愿风险共担。3.合作组织的覆盖面小,组织化程度低,带动作用不明显 中国科协是最早推动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的单位,按照中国科协统计,2002年底参加各种专业技术协会的人数为659万,仅占全国农户的3.1%。 中国供销合作总社较早在本系统内按照合作社原则组建专业合作社,据供销社统计,2002年底参加供销社系统所组建的专业合作社的人数为530万,仅占农户的2.5%。 农业部是指导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行政部门,据农业部门的统计,1999年全国目前有各类专业合作组织14万个,入社社员1120万户,也不过占全国农户的5%。 从各省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