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云平台建设方案_第1页
智慧城市云平台建设方案_第2页
智慧城市云平台建设方案_第3页
智慧城市云平台建设方案_第4页
智慧城市云平台建设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智慧城市云平台建设方案目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8675034 一、项目背景 PAGEREF _Toc8675034 h 2 HYPERLINK l _Toc8675035 二、工程概述 PAGEREF _Toc8675035 h 2 HYPERLINK l _Toc8675036 三、云计算平台系统设计 PAGEREF _Toc8675036 h 4 HYPERLINK l _Toc8675037 (一)资源池设计 PAGEREF _Toc8675037 h 4 HYPERLINK l _Toc8675038 1、计算资源池架构设计 PAGERE

2、F _Toc8675038 h 4 HYPERLINK l _Toc8675039 2、存储资源池设计 PAGEREF _Toc8675039 h 4 HYPERLINK l _Toc8675040 3、资源池部署设计 PAGEREF _Toc8675040 h 5 HYPERLINK l _Toc8675041 4、设备选型 PAGEREF _Toc8675041 h 7 HYPERLINK l _Toc8675042 (二)云计算资源管理系统 PAGEREF _Toc8675042 h 9 HYPERLINK l _Toc8675043 1、云计算资源管理系统设计概述 PAGEREF _T

3、oc8675043 h 9 HYPERLINK l _Toc8675044 2、云计算资源管理系统设计思路 PAGEREF _Toc8675044 h 10 HYPERLINK l _Toc8675045 3、云计算资源管理系统框架设计 PAGEREF _Toc8675045 h 11 HYPERLINK l _Toc8675046 4、云计算资源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PAGEREF _Toc8675046 h 15 HYPERLINK l _Toc8675047 (三)云存储资源管理系统设计 PAGEREF _Toc8675047 h 17 HYPERLINK l _Toc8675048 1、云

4、存储资源管理系统设计概述 PAGEREF _Toc8675048 h 17 HYPERLINK l _Toc8675049 2、云存储资源管理系统设计思路 PAGEREF _Toc8675049 h 18 HYPERLINK l _Toc8675050 3、云存储资源管理系统框架设计 PAGEREF _Toc8675050 h 20 HYPERLINK l _Toc8675051 4、云存储资源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PAGEREF _Toc8675051 h 20 HYPERLINK l _Toc8675052 (四)云平台运行监控系统设计 PAGEREF _Toc8675052 h 21 HYP

5、ERLINK l _Toc8675053 (五)云平台运维管理系统设计 PAGEREF _Toc8675053 h 22 HYPERLINK l _Toc8675054 (六)云平台管理支撑系统设计 PAGEREF _Toc8675054 h 23 HYPERLINK l _Toc8675055 1、资源设备管理 PAGEREF _Toc8675055 h 24 HYPERLINK l _Toc8675056 2、资源基本管理 PAGEREF _Toc8675056 h 25 HYPERLINK l _Toc8675057 3、资源综合管理 PAGEREF _Toc8675057 h 25 H

6、YPERLINK l _Toc8675058 4、资源功耗管理 PAGEREF _Toc8675058 h 25 HYPERLINK l _Toc8675059 (七)云平台运营管理系统设计 PAGEREF _Toc8675059 h 26 HYPERLINK l _Toc8675060 (八)云应用服务平台(PaaS)设计 PAGEREF _Toc8675060 h 27 HYPERLINK l _Toc8675061 1、云路由 PAGEREF _Toc8675061 h 27 HYPERLINK l _Toc8675062 2、云负载 PAGEREF _Toc8675062 h 28 H

7、YPERLINK l _Toc8675063 3、云代理节点 PAGEREF _Toc8675063 h 28项目背景根据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批示,2014年11月我区启动了智慧城市战略发展顶层设计与规划工作。经过几个月的努力,通过一系列调研、分析、设计与研讨,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与三年行动计划文稿形成(以下简称“规划”),并与相关部门进行了若干次的专题讨论。根据各方意见修改后,规划于2015年4月中旬经区长办公会研究原则通过。规划中指出“新建智慧城市云平台,与现有的“智慧华明”云平台共同支撑智慧应用系统建设。按照“集约建设、集中部署”的原则,将新建的智慧应用系统直接部署在云平台,将各部门已建

8、的非涉密业务系统和公共服务类应用系统逐步迁移至云平台,实现智慧应用在基础层面集中共享、信息层面协同整合、运行维护层面统一保障,有利于充分整合和利用信息化资源。”根据规划中的目标和原则,在“智慧城市”首期项目中与城市运行管理指挥中心同步进行云计算数据中心工程建设,数据中心为智慧城市的总体建设提供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为智慧城市的各类业务应用提供稳定可靠的运行环境。工程概述云计算数据中心与城市运行管理指挥中心选址为同一地点,位于城市开发区津塘路与五经路交口处的“帝达东谷国际东谷中心2号楼2层”,位于该层西北侧区域,总共占用面积接近350平方米。其中包含主机房、配电间、消防间、控制室等区域

9、。图 SEQ 图 * ARABIC 1 数据中心平面图云计算数据中心是“智慧城市”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不仅承载智慧城市首期项目的三个主要应用,还将为日后城市区的各类信息化应用提供稳定可靠高效的计算、存储、网络资源,以实现全区信息化基础资源的集中建设、集中管理、集约使用。数据中心的网络连接包括互联网、政务网、其他专网,接入区文广局的光纤路由,以及三大运营商提供的固网和移动网络。智慧城市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包括数据中心网络、云计算平台、安全系统、机房工程等部分,后续章节分项阐述。云计算平台系统设计资源池设计计算资源池架构设计服务器虚拟化技术是云计算资源架构设计的核心技术,直接决定了整个云计算资源体系

10、对应用系统的承载能力、运行效率以及可靠性。该云计算资源架构设计如下图所示:图 SEQ 图 * ARABIC 3 云计算资源池架构图存储资源池设计根据对本次智慧城市云平台建设项目的需求,云平台规划集中式存储容量150TB,分布式存储容量200TB。图 云存储资源池系统示意图互联网资源服务区集中式存储配置50块2.5寸 900G 10k SAS硬盘,35块 3.5寸 3TB 7.2k SATA硬盘,分布式存储配置60块4TB 7.2k SATA硬盘;内网资源服务区集中式存储配置20块2.5寸 900G 10k SAS硬盘,15块 3.5寸 3TB 7.2k SATA硬盘,分布式存储配置36块4TB

11、 7.2k SATA硬盘。专网资源服务区集中式存储配置20块2.5寸 900G 10k SAS硬盘,15块 3.5寸 3TB 7.2k SATA硬盘,分布式存储配置36块4TB 7.2k SATA硬盘。资源池部署设计应用服务器部署计算资源服务器可部署虚拟机系统(VM)或直接使用物理PC服务器。当应用负载接近单台物理服务器性能时,可直接部署于物理服务器,一般应用部署在计算资源服务器上的虚拟机。根据应用系统的可用性要求等级不同,在虚拟机上实现高可用的方式有以下三种,虚拟机热迁移,虚拟机HA,物理机HA。虚拟机热迁移用于满足计划内停机维护操作。当服务器需要停机执行维护操作时,可通过虚拟机热迁移功能,

12、将某一物理服务器上的虚拟机动态迁移至另一物理服务器。动态迁移过程,业务不中断,不影响用户的正常访问。虚拟机HA用于满足一般应用服务器计划外宕机。当发生服务器故障时,通过虚拟机HA,虚拟机可在其他的物理服务器上自动重启,实现故障转移。此过程会引起短暂业务中断,业务中断时间由虚拟机操作系统在另一物理服务器上启动的时间及应用系统启动的时间决定。通过虚拟机HA比传统群集较少一半的服务器数量,在保证了一定高可用的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对于直接部署在物理服务器的应用系统,可通过高可用群集软件提供可用性保证。在windows系统可配置MSCS群集,在redhat Linux操作系统可配置VCS群集。通过部署高

13、可用群集,在确保在物理服务器故障或应用故障时,进行快速的故障转移,减小并消除业务中断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了能够提供具有更高可扩展性和可靠性的应用平台,并能够在服务器集群中智能地分配负载,从而确保客户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用服务器投资价值,结合硬件负载均衡设备,为部署在应用服务器上的服务和应用提供最佳的可扩展性和性能。数据库服务器部署数据库服务器作为业务系统的数据处理平台,对服务器的I/O处理能力、内存、CPU等有较高要求的,建议采用高性能机架式服务器部署,不同的业务系统数据库可通过多实例进行共享同一物理服务器群集。对服务器性能要求一般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可部署在虚拟机上。数据库服务器做业务系统的核心节点

14、,为了保障其的高可用性,建议至少使用2台物理服务器或2台虚拟机做HA。部署于虚拟机上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可通过HA技术保证其高可用;部署于物理服务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自带群集软件(RAC)实现其高可用。根据应用类型和规模的不同,数据库对于服务器的性能和安全性要求也不一样。总体上采用在物理服务器和虚拟机相结合的部署方式。设备选型机架式服务器实际上是工业标准化下的产品,其外观按照统一标准来设计,配合机柜统一使用,以满足服务器密集部署需求。机架服务器的主要作用是为节省空间,由于能够将多台服务器装到一个机柜上,不仅可以占用更小的空间,而且也便于统一管理。 机架服务器的宽度为19英寸,高度以

15、U为单位(1U=1.75英寸=44.45毫米),通常有1U,2U,3U,4U,5U,7U几种标准的服务器。主板扩展性较强,插槽也很多,而且塔式服务器的机箱内部往往会预留很多空间,以便进行硬盘,电源等的冗余扩展。这种服务器无需额外设备,对放置空间没多少要求,并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配置也能够很高。刀片式服务是专门为特殊应用行业和高密度计算机环境设计的,其主要结构为一大型主体机箱,内部可插上许多“刀片”,其中每一块刀片实际上就是一块系统母板,类似于一个个独立的服务器,它们可以通过本地硬盘启动自己的操作系统。每一块刀片可以运行自己的系统,服务于指定的不同用户群,相互之间没有关联。而且,也可以用系统软

16、件将这些主板集合成一个服务器集群。在集群模式下,所有的刀片可以连接起来提供高速的网络环境,共享资源,为相同的用户群服务。在集群中插入新的刀片,就可以提高整体性能。而由于每块刀片都是热插拔的,所以,系统可以轻松地进行替换,并且将维护时间减少到最小。刀片服务器比机架式服务器更节省空间,同时,散热问题也更突出,往往要在机箱内装上大型强力风扇来散热。此型服务器虽然空间较节省,但是其机柜与刀片价格都不低。综合服务器设备的可扩展性、高可用性、散热性和性价比,我们设计采用机架式四路服务器作为数据库服务器和虚拟化计算资源服务器,采用机架式两路服务器作为管理服务器、分布式存储管理节点和分布式存储存储节点。云计算

17、资源管理系统云计算资源管理系统设计概述云计算资源管理系统是提供全面的运行管理功能,支持底层异构的虚拟机架构,完善的API和参考文档可供二次开发,高效的管理监控,解决了用户虚拟机过多管理繁琐、多厂家Hypervisor无法管理、运维复杂、云平台建设费用昂贵等问题,更符合用户使用云计算高性价比、更方便与更简单的主流思维。可满足2000台以上物理机的资源管理。支持Vmware、KVM、XEN等虚拟软件。主要实现以下功能:结合云数据中心的整体信息化环境及管理人员使用习惯,实现管理人员对计算及存储资源的按需即用,随需扩展的需求,实现资源的动态按需分配;基于虚拟化技术,用于构建IT资源池,支持现有业务的部

18、署、运行和管理,以及新的科研环境建设,也为未来电子政务应用用户环境改造建设打下基础;基于资源池,实现计算资源的统一规划部署和实施,实现覆盖其全系统范围内的计算资源共享系统;提高系统可靠性,在基础设施层面提高系统可靠性,为用户应用系统提供高可用、连续服务的基础设施平台。云计算资源管理系统设计思路统一管理,整体部署,提高部署和管理效率通过虚拟机资源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对不同虚拟化软件虚拟的服务器并进行统一管理,从而实现:对每台用户所需要的服务器资源进行统一部署,将执行部署的时间大大可缩短50-70%;从中央位置可管理资源池内所有虚拟机,资源池内的虚拟服务器出现故障时通过HA或集群或负载均衡等方式可从中

19、央管理平台自己管理维护,提高整体的管理效率;统一监控资源池内所有虚拟机及构建资源池基础的所有物理主机的性能及资源利用率;在不修改应用不提供硬件成本的同时可提供更高可用性的基础架构。灵活的资源供给,弹性部署,便于扩展云资源管理平台灵活的管理特性提供了灵活的资源供给管理,并按照云计算的思路提供了弹性的部署方式和动态化的扩展能力,主要如下:整个共享资源池可根据用户的需求在线增加或减少物理服务器节点及存储节点,满足用户对于资源的动态调配,实现根据需要灵活地供给和恢复IT资源,并根据使用量进行计量;对于虚拟机而言,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在线增加或删除虚拟服务器。同时,还可根据用户对虚拟服务器的资源的需求,手

20、动将服务器部署在共享资源池的某个物理节点;通过云平台,用户可以在避免服务器和存储硬件过量供给的情况下,使得峰时和闲时工作量的资源利用都保持在合理水平,从而实现低本高效的IT运营模式。易于集成的开放平台作为开放平台,云计算资源管理平台提供了标准的网络服务API,易于与用户现有的应用和框架进行集成。同时,云平台开放的REST API,可以在软件开发和新服务实施方面,实现无缝的协同工作和业务的高灵活性。主要经济效益云资源平台将给用户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提高IT效率。充分使用资源和现有硬件投资,节约成本,提高IT效率;低的总拥有成本。减少额外的存储硬件购买,借助通用硬件平台实现低的总体拥有成本;实现更

21、大的商务灵活性,以快速调整客户服务内容和资源分配,来应对多变的市场需求。云计算资源管理系统框架设计虚拟化层是通过虚拟化软件(如VMware ESXi、Xen、KVM)对物理层的硬件设施进行虚拟化处理,形成的Hypervisor虚拟层面的资源池系统。采用虚拟化软件将物理设备资源形成一个或多个虚拟出来的资源池,提供了计算能力、网络功能和存储能力。该资源池系统可提供用户传统使用基础IT资源计算能力、网络功能和存储能力。该资源池系统可根据需要动态改变资源分配的规模,快速适应不同应用的扩容需求,实现“弹性”资源的分配能力。云计算资源管理系统是通过云资源管理平台来实现资源统一管理和业务统一管控的自动化系统

22、。云资源管理平台作为资源管理系统,主要是管理资源池系统及资源池系统中的各种资源的调度、分配和调整。虚拟化层虚拟化层就是通过各种虚拟化技术把如路由器、防火墙、负载均衡器等多种网络设备,多种平台类型的服务器和多种级别的存储系统,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多种功能和属性的资源池。虚拟化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1)服务器虚拟化服务器虚拟化系统的总体技术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物理服务器本方案中指标准机架式服务器,一般CPU采用通用多核的CPU。Hypervisor运行于虚拟化服务器之上的软件层,管理其上的虚拟机,帮助虚拟机分享虚拟化服务器的硬件资源。虚拟服务器指对通过各种虚拟化技术,为用户提供的与原有物理

23、服务器相同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运行环境的统称。虚拟服务器通常使用物理服务器的部分资源,在用户看来它与物理服务器的使用完全相同。2)网络虚拟化伴随着虚拟化系统的不断应用,企业的服务器系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性能发挥和灵活的管理,对传统企业IT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网络系统提出新的要求:性能需求由于CPU的利用率以及性能的提升,对于服务器间数据传输的要求进一步的提高,要求与服务器相关的网络系统具有高带宽、低时延和全线速的传输能力。这是保证服务器I/O的最基本要求。应用功能需求随着IT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系统出现了不断整合以及统一的趋势,作为网络设备,出现了数据交换网络与存储网络以及管理网络整合的趋势,这样

24、要求在选择数据中心交换机的时候具有良好的数据整合能力。以满足用户数据中心不断提高的应用需求。网络控制需求随着网络中各种逻辑划分的不断多样化,要求用户的网络设备也能够根据用户的要求作出灵活的调整,以满足企业应用的部署的需求。云资源管理平台可以很好的解决网络虚拟化以及对虚拟系统支持的问题,保证了用户虚拟系统的灵活特性,并且有效的降低了用户管理维护成本,保障了用户虚拟化系统的正常可靠运行。云资源管理平台由运行在虚拟化管理服务器上的管理软件和对应的管理客户端、外部Web 门户等部分构成。对系统中的各类资源和应用系统进行统一管理。服务平台相关的业务与应用系统,各类业务应用的物理节点,包括Web服务器、应

25、用服务器等均架构在虚拟化架构上,用虚拟化方式承载。使用硬件虚拟化技术,将一台物理服务器的资源(包括CPU、内存、硬盘、网卡等)划分成多份。每一份资源相互独立,像多个虚拟的服务器,与使用物理服务器一样,用户可以独立安装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同时虚拟化架构可以实现虚拟机资源池,通过虚拟机的动态迁移,保证物理机与虚拟机两个层面的高可用性,同时提供整个资源池的资源动态分配功能。使用虚拟化技术,在高性能的服务器上划分虚拟机,将业务及应用程序平滑的部署在虚拟机上。整个方案需提供统一的虚拟机集群管理功能,拥有自动资源调配,虚拟机动态迁移,共享网络连接与集中存储等功能,可以增强资源管理的敏捷性,提高系统运行效

26、率,降低单个系统故障的损失。云计算资源管理系统功能设计虚拟化层管理平台支持异构及网络:计算虚拟化支持Xen、Vmware、KVM;存储支持:Local Disk、Iscsi、Fibre Channel、NFS、Swift;网络支持:TC、VLAN、Firewall、LB、VPN、S/DNAT。资源管理通过云资源管理平台可以整合物理机和虚拟机计算资源,可创建一个共享的计算架构,同时可以实现在不同的应用中共享计算资源;多业务系统资源池共享模式;根据系统当前负载、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有序的运行应用程序。基于云资源管理平台和资源池,云平台可提供各类云业务,包括:虚拟机根据组织结构分配业务、资源计量管理

27、、资源监控、资源调度管理、设备能耗计量管理、资源分配等。动态负荷管理云资源管理平台在创建虚拟机时会根据内置策略选用虚拟机所在的物理服务器。被选择的物理机总是和虚拟机的镜像物理位置接近。云资源管理平台管理平台提供的这两种选择方案供用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部署,从而实现动态的载荷管理,从而取得更大的能耗节约或者最优化的虚拟机性能。镜像库管理云资源管理平台管理平台软件提供了虚拟机模板管理功能,可以进行属性编辑、模板复制、模板下载备份和模板删除。所有这些功能都非常方便管理员的操作和云平台中虚拟机的维护。同时,提供了非常高效的虚拟机管理:例如,利用虚拟机模板功能,对于采用同样操作系统和同样应用软件的虚

28、拟机而言,通过此功能可在2-5分钟内实现需在物理机上0.5-3个小时的部署时间,可大大节省管理员部署业务应用的时间。用户管理云平台管理软件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分级管理、完美的用户体验和适合管理员运维的监控和统计管理。接口云计算资源管理系统可以基于标准网络服务提供了一套完善的开放的API接口。这种API接口易于与用户现有的应用和框架进行集成。此外,平台开放的REST API和支持AWS,可以供用户在软件开发和新服务实施方面,实现无缝的协同工作和业务的高灵活性。云存储资源管理系统设计云存储资源管理系统设计概述云存储资源管理系统为本次智慧城市云平台存储资源池建设解决方案的一部分,主要针对海量的数据及其它

29、各类数据的集中存储与共享,建立一套具有高可靠、可在线弹性伸缩,满足高吞吐量并发访问需求的云存储平台,为虚拟机、电子政务数据存储提供便捷、统一管理和高效应用的基础平台支撑。云存储资源管理系统设计思路针对本次项目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系统建设的建设发展需求,以实现系统统一管理、高效应用、平滑扩展为目标,以“先进、安全、成熟、开放、经济”为设计原则。先进性原则在系统总体方案设计时采用业界先进的方案和技术,以确保一定时间内不落后。选择实用性强产品,模块化结构设计,既可满足当前的需要又可实现今后系统发展平滑扩展。安全性原则数据是业务系统核心应用的最终保障,不但要保证整套系统能够7x24运行,而且云存储资源

30、管理系统必须有高可用性,以保证应用系统对数据的随时存取。同时配置安全的备份系统,对应用数据进行更加安全的数据保护,降低人为操作失误或病毒袭击给系统造成的数据丢失。在进行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数据高可靠存储,采用高度可靠的软硬件容错设计,进行有效的安全访问控制,实现故障屏蔽、自动冗余重建等智能化安全可靠措施,提供统一的系统管理和监控平台,进行有效的故障定位、预警。成熟性原则为确保整个系统能够稳定工作,软件平台将使用先进、完善、易于管理和稳定可靠的云存储资源管理系统,对于与应用的集成接口,提供统一的通用稳定访问接口。开放性原则系统设计具有开放性的标准体系,提供符合POSIX标准的通用文件系统访问接口

31、,开放的应用API编程接口,提供人性化的应用和管理界面,以满足用户需求。遵循规范的通用接口标准,使全系统中的硬件、通信、软件、操作平台之间的互联共享。充分考虑系统的升级和维护问题,维护采用在线式的,即在系统不停止工作的情况下,可以更换单元备件。系统的维护和升级操作由系统管理员即可完成。经济性原则现有业务系统存储数据量较大,且数据的增长速度较快。因此在设计云存储资源管理系统架构时,应从长远的角度考虑,设计一个长期的存储架构,除了可以应对存储硬件设备的升级速度外,还必须考虑到对前期存储设备的投资保护,在保证不断提供功能和性能提高的同时,存储架构在较长的时间内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结合先进的云平台技术架

32、构优势,根据本次项目的实际容量需求设计,同时充分考虑应用发展需求,实现系统可弹性在线平滑升级。通过软件实现在较廉价普通服务器上实现高度容错,同时能够在较低冗余度的情况下实现高度可靠容错,大大节约和降低系统建设的硬件成本。云存储资源管理系统框架设计云存储资源管理系统采用通用X86架构或ARM架构存储服务器作为硬件载体,通过在其上部署自身的分布式软件以实现分布式云存储的功能。云存储资源管理平台软件支持通过X86架构或者ARM架构的硬件。云存储资源管理系统支持多种主流的操作系统,支持主流的Linux平台,如CentOS、RedHat、Ubuntu、FreeBSD等。客户端支持上述主流的Linux平台

33、,以及Windows、苹果MacOSX等主流操作系统;支持智能手机、移动终端等移动设备。云存储资源管理系统功能设计在云存储资源管理系统中,具备以下功能:元数据管理模块,块数据(chunk server)管理模块,卷管理模块、副本管理模块、客户端模块、管理监控中心模块等。其整体功能结构如下图所示:图 SEQ 图 * ARABIC 4 云存储资源管理系统结构图云平台运行监控系统设计云平台运行监控系统为智慧城市云平台的日常运行维护提供运行支撑,系统采用B/S结构实现,全中文界面操作,可以实现外网200个节点、内网50个节点的监控管理。云平台运行监控提供对云平台硬件设备资源和软件资源的动态管理,包括对

34、主机、网络、存储、备份、数据库系统、中间件系统、应用系统的运行监控,围绕平台性能、平台故障、平台告警的三类管理,通过云平台运维闭环管理流程和完善的运维功能,为云平台的健康可持续运营提供技术支撑保障。云平台运行监控支持非常灵活的全局搜索功能和强大的批量修改功能。全局搜索功能支持匹配设备组、设备或指标的标签中的任意关键字;支持IP地址搜索;支持按当前状态搜索(状态包括:正常、禁用状态、失败状态、忽略状态)通过这些全局搜索能够快速准确的从海量监测指标中找到需要修改的对象。批量修改操作功能支持对任意全局搜索结果的批量修改,包括:批量修改标签、批量修改轮询间隔、批量修改告警阀值规则、批量暂时禁用/忽略监

35、测采集、批量启用监测采集、批量删除、批量修改目标IP地址等。云平台运维管理系统设计云平台运维管理系统为智慧城市云平台的日常运行维护提供运维保障,系统采用B/S结构实现,全中文界面操作。云计算运维管理提供闭环式运维管理流程,作为运维事件的入口,能及时处理相关事件请求,可跟踪反馈运维事件处理过程及结果,包括事件管理、问题管理等。云计算运维管理遵循行业标准ITIL,将整个体系划分为服务台、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发布管理、知识库等模块,建立闭环式运维管理流程。服务台是云计算中心和IDC运维事件的统一入口,用于请求和事故的受理;事件管理按照运维事件管理流程快速处理事件,跟踪事件处理过程;问题管理

36、着力于找出事故产生的根源,解决问题的同时提出预防措施;变更管理为基础架构和服务的变更提供标准的实施方法和步骤;发布管理严格地遵照ITIL发布的有关流程来进行软件发布的管理。知识库提供运维类信息的存储和搜索功能,实现运维经验共享。除上述功能外,运维管理系统还包括登录短信验证、公告管理、值班管理、备份管理和密码管理等功能。登录短信验证加强运维人员使用系统的身份验证,要求登录系统时输入刚刚收到的短信验证码,公告管理实现通知和公告的发布、审核,值班管理实现云计算中心节假日或重大事项保障时的值班任务的管理,备份管理实现手动备份和按照备份策略自动备份应用系统和数据库的数据,密码管理实现密码手动输入、自动生

37、成、密码查询查看和更改提醒等功能。图 SEQ 图 * ARABIC 5 运维管理流程示意图云平台管理支撑系统设计云平台管理支撑系统是面向云平台业务资源需求的一套管理支撑系统。系统包含了资源基本管理、资源综合管理、资源设备管理、资源功耗管理功能,采用了先进框架及SOA总线技术。不仅满足当前业务需要,而且适应未来发展深化,同时面向多元化用户需求,可适应个性化的管理及服务体系。图 SEQ 图 * ARABIC 6 管理支撑系统架构云平台管理支撑系统是把云平台内的IT基础设施资源(包括硬件、软件等)进行统一记录、整合,使资源的管理成为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最终达到将这些资源按需分配的方式分配给客户租赁使

38、用。云平台管理支撑系统支撑云平台SaaS、PaaS、IaaS服务的后台服务、网络、设备运维工作的有序进行。资源设备管理资源设备管理为云平台各类硬件设备信息、软件信息以及其他相关信息等提供维护与管理。资源设备管理提供对云平台中的硬件、软件资源等的管理(采集如主机的设备型号、CPU/内存配置、硬盘配置等信息)。通过对资源当前情况的了解,指导云平台的升级、改造。系统应提供资源数据的自动和手工输入并进行合法性检查等功能,并对历史配置数据进行管理。系统提供对资源信息维护的功能,运维人员可以在系统中对相应资源的配置项具有编辑等功能。资源基本管理资源基本管理为云平台运营的资源提供资源的定义、维护和管理,并可

39、进行资源池的划分,还能够设定资源的基本价格等。包括资源类型管理,资源类型有硬件类、软件类和其他三种;资源定义,维护管理支撑系统中有哪些资源可以销售以及资源的基本资费,为运营支撑系统中的服务价格定义提供了定价依据,运营支撑系统通过管理支撑系统提供的接口来获得资源定义;资源池管理,资源池分为物理资源池和虚拟资源池两种类型。资源综合管理资源综合管理主要是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并提供对资源目前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等。包括资源占用管理,资源分配管理,资源变更管理,资源回收管理,资源报废管理,虚拟机管理,资源监控分析。资源综合管理还包含了与云操作系统和虚拟化软件、云平台基础支撑系统、流控软件等系统的接口,将

40、后台的一些资源操作流程进行了自动化流程处理。资源功耗管理资源功耗管理监控和管理云平台服务器的功耗,并可根据服务器的功耗设置服务器功耗管理策略,降低云平台的服务器的整体功耗,为云平台的节能环保提供支撑。资源功耗管理监控服务器物理特征,包括集电源管理、功耗温度管理、电压管理、服务器监控配置、告警阀值设置、远程开关机功能、策略管理。通过资源功耗管理,IT 管理员将可以充分发挥现有机架空间的价值和性能,同时通过更好地管理电源和散热运营成本来降低总体拥有成本。通过动态控制功耗避免系统过度冷却、减少停机时间和支持关键任务在功耗和散热需求高峰时仍可继续运行,管理员能够提高业务连续性。他们还能够根据何处最需要

41、电源或散热来动态地将电源从数据中心的一个部分迁移到另一部分,实现资源的平衡利用。云平台运营管理系统设计云平台运营管理系统是面向云计算中心业务需求诞生的一套综合支撑系统。系统包含了两大门户、三大应用支撑、多套组件及数据库,采用了先进框架及SOA总线技术。不仅满足当前业务需要,而且适应未来发展深化,同时面向多元化用户需求,可适应个性化的管理及服务体系。图 SEQ 图 * ARABIC 7 云平台运营管理系统架构云平台业务运营管理系统支撑云平台SaaS、PaaS、IaaS服务前台业务的日常运营,保障后台服务、网络、设备运维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对云计算资源能够实时监控,定制打造的符合云平台未来发展的一整套业务解决方案。云应用服务平台(PaaS)设计云应用服务平台是智慧城市云平台实现资源更高层次的弹性与动态伸缩能的业务系统。应用服务平台具备:应用自动化部署和升级能力、面向服务的集成能力、统一的运行托管环境、一体化开发环境SDK、与本项目IAAS适配和集成、基于容器的应用隔离机制、支持SOA架构的企业级应用开发。云路由云路由(CloudRouter)的功能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