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西方经济学》讲义教案_第1页
2022年《西方经济学》讲义教案_第2页
2022年《西方经济学》讲义教案_第3页
2022年《西方经济学》讲义教案_第4页
2022年《西方经济学》讲义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方经济学讲义完整版第一章导言教学目的与要求:重点把握:稀缺性的含义;挑选的含义;机会成本的含义;微观经济学的含义;宏观经济 学的含义;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区分 一般把握: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实证分析方法 一般明白:方案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特点;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的关系 教学内容:第一节 经济学的争论对象一、稀缺性(一)定义: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 源总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二)留意问题:1、稀缺性是相对的: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2、稀缺性的存在是确定的:各个时期:原始社会 当今社会一切社会:贫

2、困或富有二、生产可能性曲线、机会成本和挑选(一)挑选:有限的资源满意什么欲望(二)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舍弃的另一种东西;留意:机会成本是一种观念上的缺失,并不是实际的支出;(三)生产可能性曲线1、定义:资源既定条件下两种物品最大产量的组合;也称生产转换线;2、假设;(1)、固定的资源:在肯定时间上,可供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2)、充分就业:在现有生产过程中,全部的生产要素均得到了充分使用,不存在着资源闲 置;(3)、生产技术:在考虑问题的时间范畴之内,生产技术,即由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才能,是 固定不变的;(4)、两种产品:为了简化问题起见,通常假定某一经济仅生产两种产品

3、;3、图形分析:从图象上看出,生产力可能性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且凹向原点的曲线,其经济含义是什 么?第一,生产可能性曲线揭示了稀缺法就;任何经济不行能无限量地生产;其次,任何一个经济必需做出挑选;但不行能有同时挑选二个不同的点;同时,打算了在 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某一点进行生产就意味着打算了资源的配置;它是在给定的假设条件下,最大可能的产量组合的轨迹,它一般凹向原点,隐含着成本递 增法就成立;该曲线上的任意一点均代表着有产率的产量组合,曲线之外的任意一点说明在现有假设条件下不行能实现的产量组合,曲线之内的点就说明缺乏效率;第三,挑选就要付出代价,挑选就有机会成本;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任意点的斜率就代

4、表 着该产量水平上 X 的机会成本,其斜率为负说明要增加一种产品的生产势必要削减另一种产 品的产量;第四,具有凹性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机会)成本递增法就”;它是指随着黄油( x)的产量增加,每增加一个单位的黄油产量所需舍弃的枪炮(黄油的机会成本随其产量的增加而递增;y)产量呈递增的趋势,或者说,为什么成本递增法就能够成立呢?关键在于,在多数情形下,经济资源并非完全适应于其 他可供挑选的用途,即资产专用性;当然,假如资源能完全适应于生产黄油和枪炮,或者说,资源具备完全替代性,那么,机 会成本便为某一常数;生产可能性曲线就为一条斜率为负的直线了;第五,生产可能性曲线可以说明资源配置的效率;某

5、种资源配置是有技术效率的,假如增 加某种产品产量的同时不行能不削减其他产品的产量的话;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 隐含着资源配置是有技术效率的;这一效率的定义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第一提出的,因此,技术效率亦可被称为帕累托效率;换一个角度可以说,某种资源配置是有技术效率的;假如增加某种产品的产量的同时有可 能不削减其他产品的产量的话;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任意一点均代表着资源配置的没有技术 效率的;从没有效率的点到有效率的点的演进被称作为“ 帕累托改进”便实现了效率,假如帕累托改进有可能,便没有实现效率;假如帕累托改进不存在,顺便指出,假如关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一些假设发生变化,比如,资源的数量

6、增加、技术 水平的提高等等,会使得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方移动,这便代表着经济增长;(四)资源配置(三大基本经济问题)所谓资源配置就是将生产要素按肯定比例进行组合用于生产的活动;资源配置就是要解决 人类社会面临的三大基本经济问题;1、生产什么:生产什么问题实质上包括了生产什么品种、生产多少、什么时间以及什么地点生产等四个 方面的问题;何谓生产呢?生产是将投入转为产出的活动;投入又被称之为资源;西方经济 学家将资源分为四种类型:土地,又称自然资源,它包括土地、森林、矿藏和河流等一切 自然资源;狭义的土地就是指土地本身劳动,它是指人类拥有的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总和 资本,亦称资本货物(或资本品) ,它是指

7、人类所生产出来的且用于生产其他产品所需的一切 工具、机器设备、厂房等的总称;企业家才能,这是指企业家组织生产、经营治理、努力 创新和承担风险的才能总和,有时将之简称为“ 企业家” 或“ 治理才能”;以上四种经济资源 又被称为“ 生产四要素”;因此,投入、资源和生产要素在经济学中都是等义的;生产的结果就是商品;商品被划分货物和劳务,前者是有形的,如汽车和鞋子;后者是无 品被分为货物和劳务,前者是有形的,如汽车和鞋子;后者是无形的,如餐馆款待和训练;商品的价格一般大于零,价格为零的被称为“ 免费商品”,价格为负的为“ 有害品”;使用货物和劳务满意其需要的活动便是消费;2、如何生产 如何生产包括以下

8、几个方面的问题,由谁来生产;用什么资源生产;用什么技术生 产;用什么样的组织形式生产;3、为谁生产 为谁生产是指谁来享有生产出来的商品的问题;商品的安排取决于收入的安排;收入高的 就比收入低的人可以消费更多、更好的商品;为谁生产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国民收入的安排和 消费问题;三、经济学与资源利用(一)定义:指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物品;(二)三个相关问题 ; 1、充分就业 2、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 3、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四、经济学与经济制度(一)、方案经济 方案经济亦称“ 指令性经济” 是以方案调剂作为资源配置主要工具的一种经济;在方案经 济中,全部的经济决策,包

9、括资源利用的水平、生产的组合和安排以及生产的组织形式都是 由中心方案是或地方方案当局所打算的;企业归政府全部,并按政府的指令进行生产,即由 政府方案打算企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的问题;(二)、市场经济 在西方学者看来,市场经济)有很多别名,包括自由放任型经济,自由企业经济等,甚至 一度也曾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1、市场经济的定义 诺贝尔经济学的奖得主、美国麻省里工高校经济学教授萨缪尔逊和诺德豪斯在全世界发行 量最大的经济学(第 16 版)教材中对市场经济作了如下简明定义:“ 市场经济是这么一 种经济,在这一经济中, (生产)什么 、如何 (生产)以及为谁(生产)有关资源配;置

10、问题主要地是由市场供需所打算的”市场经济是由市场调剂作为资源配置主要手段或工具的一种经济;2、市场经济如何解决三大基本经济问题(1)、生产什么的问题是消费者的“ 货币选票” 所打算的;消费者挑选购买某种商品,就 是用货币投入这种商品及其商品生者一票;同时,消费者所支付的货币又成为该企业支付生产要素全部者的工资、租金、利息和利润的来源;(2)、企业之间的竞争打算着如何生产的问题;对生产者来说,迎接价格竞争、实现利润 极大化的正确方法就是采纳最为有效的生产手段使之成本微小化;(3)、为谁生产的问题是由生产要素的价格所打算的;要素市场的供需联合打算着工资、租金、利息和利润它们被称作为生产要素的价格;

11、将全部的要素收益加总便得到了总收 入;因此,人们的收入安排取决于所拥有的要素数量、质量以及要素的价格;(三)混合经济 一方面是市场机制或者说是由一保看不见的手无意识地和谐着人们的经济行为;另一方 面,政府也在对一些经济活动进行有意识地干预(即一只“ 看得见的手”),这势必对人们的 经济行为产生影响;这种由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经济便是一种混合经济;其次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一、微观经济学(一)定义 : 微观经济学争论在市场经济中个体决策单位,如消费者、资源拥有者和企业 的经济行为;它的着眼点是“ 个体” 的,而不是“ 总体” 的;因此,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为“ 个 量经济学” ;二留意问

12、题:1、争论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2、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3、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4、争论方法是个量分析;二、宏观经济学(一)定义:宏观经济学是争论宏观经济总量的一门学科;宏观经济总量或称宏观经 济变量主要包括国民收入及其增长、价格总水平、就业与失业、利率水平和国际收支等;(二)留意问题:1、争论对象是整个经济;2、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3、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打算理论;4、争论方法是总量分析;第三节 经济学的争论方法一、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一)定义:1、实证方法: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就是客观描述经济大事“ 是什么”(或“ 不是什么” ),它要揭示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2、规范分析

13、:经济学中的规范分析就是争论经济活动“ 应当是什么”,或争论“ 应当如何解决经济问题” ;“ 政府应当紧缩银根以利于掌握通货膨胀”、“ 政府应当紧缩银根以利于掌握通货膨胀” 、“ 政府应当对高校教授予以补贴以更好地进展高等训练” 便是一种规范性表述;(二)二者区分:1、是否以肯定的价值判定为基础;2、解决的问题不同;3、结论是否具有客观性;(二)实证分析方法 一个理论由以下五个要素所组成: (1)一组定义,明确界定所要使用的变量; (2)一组假 设,它们说明这一理论可被应用的条件; (3)关于这些变量行为的一个或多个假说; (4)从 这一理论的假设之中所演绎出的猜测; ( 5)检验;1、变量

14、变量是指可以取一些不同数值的量;它是理论的基础;对变量可做多种分类;在经济学中常用的分类有以下两种:(1)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 内生变量是指在某一理论(或模型)中需要被说明的变量,而外生变量是由这一理论之外 的其他因素所打算的、且会影响到内生变量的变量;(2)流量是在一假时期某一变量的加总量,而存量是在某一时点上某一变量的数量;借 助统计学的术语,流量为一个时期数,如一年总收入;而存量为一个时点数,如某人在某一 时点上在银行存款的数量;2、假设 假设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简化,它们是理论推导的前提;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将经济学中 的假设分成三类:方法论上的假设、技术假设和行为假设;(1)方法论上的假设

15、(2)技术假设:技术假设试图说明决策者在做出决策时所处的制度背景;3、假说 理论化的一个关键步骤就是形成假说;它是关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如何相关的一种表 述;假说可以用文字表述,也可以用图像描述,仍可以用数学(函数关系)进行刻画;4、猜测 猜测是从理论的假设和假说中规律推导出来的一种表述;一个科学的猜测是一种条件表 述,通常采纳以以下形式,假如你做这个,那么便会有什么、什么随之而来;5、检验 上述四个步骤就是“ 建立理论” 的过程,或者说建立模型的过程;理论是否为真,仍需经过检验;方法之一便是借助“ 直觉”“ 直接法” ;,即它们是否合理;这种检验假设是否成立的方法被称为仍有一种间接法,这是一

16、种检验模型的结果和预言是否为真的方法;弗里德曼以及其他经济学家认为:模型应当用其猜测是否精确来判定,而不应当其假设是否可信来判定;假如 不能通过检验,就说明该结论是有问题的,其“ 理论” 也是不正确的,应予修正;方法之一 便是重新建立假设,重新建立模型;二、均衡分析 从经济学产生以来,均衡的概念始终是经济学家思维的基础;然而,遗憾的是经济学家使 用均衡时内含有所不同,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一)方法论意上的均衡 它被称作一种静止的状态;一个给定参数的经济系统被说成处于均衡状态,假如内生变 量不会随时间而转变的话;通俗地说,当一个经济系统内全部不同方向的力气处于相对静止 状态时,它便为一种均

17、衡;当系统内的力气发生变动,原均衡便被打破、便向新的均衡方向 移动;(二)理论意义的均衡 这一概念在微观经济学中大量显现;比如,某一产品的市场处于均衡状态,且仅当供应 量等于需求量的时候;这一均衡概念较狭窄;现在,西方学者偏好于使用一个新的概念市场洗清代替这一狭义的均衡;因此,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亦被称为“ 市场洗清价格”和“ 市场洗清产量” ;本书这两套概念等价使用;(三)行为假设意义上的均衡 微观经济不中的“ 消费者均衡” 和“ 生产者均衡” 便是“ 行为假设意义上的均衡” 的例 子;(四)规范意义上的均衡 一种状态为均衡,假如从某种意义上被视为抱负的话;例如,充分就业为政府的目标之 一,因

18、此,就有“ 充分就业均衡” 一说;三、边际分析边际分析是现代经济学的又一常用的分析方法;实质上,“ 边际” 就是一阶导数,边际分析实质上就是将微分学引进了经济学;它导致了 西方经济学一次时代的革命,史称“ 边际革命”;四、归纳法和演绎法 西方学者在进行经济争论时,间或使用归纳法和演泽法;归纳法,亦称体会分析,它是从事实过滤到理论的一种方法;归纳法要求把握大量的资 料,对之进行观看、挑选,推导出一般化结论;因此,归纳就是从事实到理论、从特殊到一 般的过程;演绎法,又称假说法,它是从理论到事实、从一般到特殊的一种争论法;这从现代的理 论(或假说)开头,然后用事实去证明白这一理论;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

19、,归纳和演绎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相互排斥的方法;静态分析的特 征就是全部的变量都是同一时期的,即不考虑时间因素;五、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比较静态分析就是争论“ 曲线移动” 的效应,更准确地说,它始于原均衡点,同时引入 某些随时间而变的变量,形成新的均衡点;比较静态分析就是“ 比较” 新、旧均衡点的分析 方法,即“ 比较” 起点和终点,但不争论过程本身;动态分析与比较静态分析的相像之处于变量为不同时期的,差异在于,后者不考虑实现 新均衡的途径、过程,而前者要争论调整的过程;六、局部均衡和总体均衡分析 一局部均衡分析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的;它考查经济系统的一个(或数个)消费者、一个(或数

20、个)生产者、一个(或数个)企业或行业、一个(或数个)商品或要素 市场均衡状态;例如,在分析某一商品市场均衡时,必需排除该市场以外的其他一切经济变,才能对该分市场进行 量的变动对该市场所产生的影响;因此,必需假定“ 其他因素不就业”均衡分析;(二)总体均衡是由瓦尔拉斯所提出的概念;它是观看一个经济系统中全部的市场同时达 到均衡的一种分析方法;瓦尔拉斯认为,各个市场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某一市场的变动会 影响到其他市场的变化,因此有必要进行总体均衡分析;其次章 需求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重点把握:需求的含义;需求曲线与需求定理;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区分;均衡价格 的打算与变动 一般把握:供应理论;

21、价格如何调剂经济 一般明白:价格上限及其影响;价格下限及其影响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需求理论 一、需求、需求表、需求曲线(一)需求 1、需求的定义: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一价格条件下对某种商品具有购买力的 需要;*购买意愿 + 支付才能(举例)2、需求的三个要点 第一,需求是与价格亲密相关的;其次,需求量是一个意愿购买量;第三,需求量总是和时间相关;(二)需求表 我们已知,需求是说明价格与需求量的一种关系;那么,需求表就是利用表格的形式表明价格与需求量的一种关系;在每一个价格下,将市场中的每个人的需求量加总便可得到市场需求表;(三)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是说明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一条曲

22、线;它亦可分为个人需求曲线和市场 需求曲线;1、个人需求曲线 个人需求曲线是用曲线的形式说明某一个消费者的需求量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纵轴表示该商品 X 的价格,横轴表示商品 表着某种价格与需求量的一种关系;X 的数量(这里表现为需求量) ,曲线的任何一点均代不失一般性,(个人)需求曲线有二个特点;其一,因变量 Q 从数学上说本应在纵轴,但它放在横轴;而自变量价格 P 本应在横轴,但它又在纵轴;为什么如此呢?最主要的缘由 是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最早绘出,后人依据马歇尔惯例照抄不误;次要的缘由可能是行文上 的便利,比如说“ 在相同价格上,需求量增加或削减” 就是看在同一水平的价格上需求量的 变化,

23、这就需要把价格放在纵轴;其二,需求曲线的斜率为负,它们的含义是:价格下降,你可能买得更多;2、市场需求曲线 将市场需求表用曲线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市场需求曲线;另一种形式就是在给定市场中 每一个人的个人需求曲线的前提下来推导出市场需求曲线;这就需要在某一价格水平上将所 有消费者的需求量加总并得到了市场需求曲线上的一点,与此类推,将全部这些点连接起来 便可以得到一条市场需求曲线;你在阅读其他版本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时,常常可以观察两种需求曲线,一条是线性的需求曲线D 2,一条是凸向原点的需求曲线D1,而几乎没观察过凹向原点的曲线,为什么呢?凹向原点的曲线隐含着这样一个结论当商品价格愈低时,每降价一元

24、钱带来的需求 量的增量却愈来愈少;这一点不符合我们对现实生活观看所得到的结论每降价一元钱所 带来的需求增量应当愈来愈多;因此,需求曲线常常教科书采纳;线性需求曲线易绘制,于 是,不少教科书常用线性需求曲线来代替凸向原点的需求曲线;二、影响商品需求的因素及需求函数(一)影响商品需求的因素:1、商品本身的价格 2、消费者的收入( M )3、相关商品的价格( PR):相关商品可细分为替代品和互补品;替代品是指具有相像功 能的商品,如鸡和鸭;互补品是指一起消费者才具有某种功能的商品,如汽车和汽油;4、预期变量:预期变量主要包括对自身商品价格的预期(PE)和对收入的预期( ME);当你预期某咱商品在近期

25、会涨价时,为了防止将来支付更高的价格你会增加现行需求量,因此,需求曲线右移;反之就左移;当 反之就左移;ME上升时,对正常品的需求量上升,需求曲线右移;5、消费者的爱好( T):消费者对某一商品的爱好发生变化,也会影响到需求量的变化;6、人口( PO):当市场中的人口增加时,对大多数商品的需求量会有所增加,市场需求 曲线右移;反之,左移;7、气候( W ):很多商品的需求量和天气变化相关;此外,政府政策、社会时尚等等也会对需求产生影响;在此,我们不争论;(二)需求函数需求函数是说明商品价格与需求量的函数,一般表示为:QD=f (P)其中; QD 表示需求量, P 代表价格, f 表示函数关系;

26、逆需求函数记为: P=f-1QD 假如需求函数为线性的,就可写成:QD=a bp a,b0 式中 a 为一常数,是与价格 P 平关的自发性需求,亦称外生变量;b 为一正数,(-b )就说明需求量与价格成负相关;当然,需求函数也可分为个人需求函数和市场需求函数;要留意,不能认为将个人需求函数相加便可回到市场需求函数;我们只能在肯定价格条件厂,将市场需求量加总起来即:QDQD 1QD2QDninhQ Di1式中, QD 代表在某一价格条件下的市场需求量,需求量,符号 h 代表着水平和;三、需求定理(一)需求定理的基本内容QDi 为各第 i 个消费者在相同价格的个别需求定理亦称需求法就,是指在其他条

27、件不变的情形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变化是反比的关系,即商品的价格高就需求量小,价格低就需求量大;为什么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会呈反比关系呢?缘由主要有两点:第一,商品降价后,会 吸引新的购买者,从而使需求量增加;其次,原先的购买者会由于商品价格下降而感到自己 比过去略微富有一些,即实际收入增加,因而也会增加购买,这就是收入效应;同时,该商 品价格下降使其他商品显得相对更贵了,消费者会增加该商品的购买以替代其他商品,这就 是替代效应;正由于价格与需求量呈反比关系,所以需求曲线一般为一条料率为负的曲线(或留自左 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参见图 2.2 中的曲线 D1 和 D2 ;斜率为负的需求曲线

28、便是需求 法就的图像表述;对式( 2.1.1 )求价格的导数,一般者有:DQD/dp0 )三、供应定理 供应定量,亦称供应法就,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形下,商品的供应量与价格呈正比,即商品价格高,就供应量大;价格低,就供应量小;商品的供应量之所以与价格呈正比,一 是由于价格上升后,现有的以利润极大化为目标的企业情愿供应更多的产量;二是价格上升 后会吸引新企业进入该行业进行生产;正由于供应量与价格成正比,所以供应曲线通常从左 下方向右上方倾斜,斜率为正;供应法就亦可用数学公式表示,即:dQ s/d p0 同需求一样,供应定理也会显现某些例外情形;像劳动力的供应,当工资增加时,一般都 会增加劳动力

29、的供应量;但当工资上涨超过肯定限度后,劳动力供应的而下降;四、供应量的变动与供应的变动(一)供应量与供应的区分 1、供应量:某一特定价格水平常的供应量;是供应曲线上的一点;2、供应:不同价格水平常的不同供应量的总称;指整体供应曲线;(二)供应量的变动与供应的变动的区分引起缘由供应量的变动供应的变动商品本身价格变动商品本身价格之外的因素变动图形表现点在同一条供应曲线整条供应曲线的移动上的移动第三节 价格的打算一、均衡价格的定义 西方学者认为,所谓均衡,是指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当市场供人量恰好等于市场需求 量时,便实现了市场均衡;当市场需求量不等于供应量时,要么显现过度供应,要么显现过 度需求,这

30、便是市场非均衡;当市场显现过度供应时,价格有下跌的趋势;当市场显现过度需求时,价格有上升趋势;只有当市场供应量等于需求量时在现有条件下,因此,均衡价格就是市场供需均衡时价格;二、均衡价格的变动价格没有任何变动的压力, 市场实现了均衡;前面在分析均衡价格的形成时,我们实际上已经假定只有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动,而其他 条件不变;这种方法就是静态分析方法;假如其他条件发生变化,引起需求、供应的变动,会使原有的均衡遭到破坏,只有经过市场调剂不能重新形成新的均衡;这种争论由一种均衡 的变化经的方法就为比较静态法;(一)、需求变动 1需求增加假定原需求曲线为D0,由于需求增加,使需求曲线从D0 向右平移,新的

31、均衡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增加;2需求削减 而其他因素不变, 这会导致需求削减, 这样需求曲线 D 0 向左平移, 需求削减导致均衡价 格下降,均衡产量削减;(二)、供应变动 1供应增加 现假定某一产品的生产效率普遍提高,在其他因素不变时,供应曲线向右平移;供应增 加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上升;2供应削减 现假定某一年份显现了严峻的自然灾难,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形下,供应曲线从 S0 左科 移,这便是西方经济学中所称作的“ 供应震荡”( supply shock);需求不变,供应削减,使均衡价格上升,均逢产量下了;(三)、供应、需求同时变动 在很多情形下,供应、需求会同时发生变动,可分为两种

32、情形:供应、需求同向变动和反向变动;1供应、需求同向变动:供求同向变动又分两种情形,同时增加或同时削减;(1)供需同时增加;从以上分析可知:供应增加导致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增加;而 需求增加使得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增加;所以,供需同时增加确定使均衡产量增加,但 均衡价格的变动方向就不能确定,它取决于两种情形下哪一个价格上升或下降的幅度大些;(2)供需同时削减;供需同时削减会使均衡产量削减,但均衡价格不定;2供应需求反向变动:供求反向变动也分为两种情形;(1)供应增加,需求削减;由于供应增加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上升;而需求减 少使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削减,所以此时新的均衡价格确定下降

33、,但均锲产量变动方向 就不肯定,它取决于两种情形下哪一个数量上升或下降的幅度更大些;(2)供应削减,需求增加;依据争论,我们可以推论:此时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变 动不定;三、供求定理 1仅当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下降;反之就上升;2仅当价格下降时,供应量下降;反之就上升;3当市场显现过度需求时、价格会上升,直至均衡为止;4当市场显现过度供应时,价格会下降,直至均衡为止;供应削减时导 5在需求不变的情形下, 供应增加时导致均衡价格下降但均衡产是增加;致均衡价格上升,但均衡产量削减;6在供应不变的情形下, 需求增加导致均衡价格和产量同时增加;需求削减导致均衡价 格和产量同时削减;7当供求同时增加(或

34、削减)时,均衡产量增加(或削减),但均衡价格不定;8当供求反向变动时,均衡价格与需求变化方向相同,而均衡产量不定;第四节 对价格干预的市场结果 一、价格上限 所谓价格上限是指政府为了掌握物价进一步上涨,平缓百姓怨言而对部分商品制定的最 高答应的销售价格;它对该商品的市场运作会产生什么影响呢?现假定瘦猪肉的市场均衡价格为10 元/ 斤,政府嫌这个价格太高,因此确定瘦肉的最高限价为 8 元/ 斤;这会产生什么后果呢?第一,这会导致过度需求;其次,显现销售者偏好;第三,政府偏好将替代销售者偏好;第四,有可能显现黑市;假如政府监督力度不够,很有可能显现黑市;依据图 2.11 ,黑市价格至少可以高达 1

35、2 元/ 斤,很简洁,由于有需求;第五,从长远看,最高限价仍会抑制供应量;第六,政府有可能卷入本应由市场来完成的那些活动之中;二、价格下限 有时,政府为了爱护某些产品(特殊是农产品)的销售者的利益而制定价格下限 price floor ,又译价格地板 政府答应的最低售价;出于类似的缘由,最低限价往往要高出均 衡价格,否就就没有勉励生产者的作用;最低限价会导致过度供应;政府可能要承担庞大的财政负担,从而使得这一政策不行能 连续长期;假如政府不预备财政支持,只是规定一个最低限价,过度的供应会使得部分生产 者情愿低于最低限价销售其产量,这样便产生了黑市;当然,政府仍有可能界定每个生产者(比如每家农户

36、)的生产额度(或收购额度),这 便是“ 限产” 措施,或称“ 产量配额” 政策,使得总产量恰好等于需求量,这样政府就没有 财政负担了;但要实施限产,其成本也是特别之大的;第三章 弹性理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重点把握: 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与运算;需求富有弹性与缺乏弹性;打算一种商品需求弹性的因素;需求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如何用弹性理论说明谷贱伤农与薄利多销;一般把握:需求收入弹性的含义与运算;需求交叉弹性的含义与运算;供应弹性的含义与运算;一般明白:弹性与税收分摊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第一节 需求价格弹性一、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对价格变化的百分率的比例;二、需求价格弹性的运算(

37、一)弧弹性所谓弧弹性,实质上就是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平均弹性;其运算公式为:(二)点弹性= x2-x 1/x 2+x 1/2/p 2-p 1/p 2+p 1/2 = x/x 2+x 1/p/p 1+p 2 = x/ p p 2+p 1/x 2+x 1 需求价格弹性是运算需求量变化率对商品自身价格变化率反应程度的一种量变,其运算公式如下: px= 商品 x 的需求量变化率 / 商品 x 价格的变化率三、需求弹性的分类(一)当 =0 时,需求对价格是完全无弹性的,即需求量与价格无关,就需求曲线为一条垂直于 x 轴的直线,其需求函数为 D=aa 为一常数 ;(二)当 =1 时,需求对价格为单位弹性,

38、即价格变化的百分比与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相等;(三)当 = 时,需求对价格是完全有弹性的,需求曲线为一条垂直于 p 轴的直线,其需求函数为 p=aa 为一常数 (四)当 0 1 时,需求对价格缺乏弹性,即需求变化的幅度小于价格变化的幅度(五)当 1 1 ,后者的收入弹性为: 0 M0 正常品=0 收入中性品1 浪费品0 替代品 0 互补品0 无关品 三、供应弹性(一)供应弹性的含义 供应弹性可以分为供应价格弹性和供应交叉价格弹性;由于供应价格弹性相对重要,因 此,在未特殊说明的情形下,供应弹性就是指供应价格弹性;供应弹性 S是量度某一商品供应量S变化率对自身价格P变化率反映程度的一个概念,它等于

39、供应量变化的百分比与自身价格变化的百分比之商;(二)公式: S= 供应量变化的百分比 /价格变化的百分比SdS/SdS/p2p12dp/pdpSSS 2S 1pS 2S 1/2p 2p 1/= S/pp 1+p 2/S 1+S 2 (三)供应价格弹性的分类 1、凡经过原点的线性供应曲线上任意一点的供应弹性系数相等,且为单位弹性; 这说明 供应量变化的百分比恰好等于价格变化的百分比;2、凡与横轴(产量轴)相交的线性供应曲线的弹性系数均小于 1,即缺乏弹性;这说明 供应量变化的百分比小于价格变化的百分比;3、凡与纵轴(价格轴)相交的线性供应曲线的弹性系数均大于 1,即有弹性;这隐含着 供应量变化的

40、百分比大于价格变化的百分比;特殊地,当S 为一水平线时,价格变化的百分比为零,故S= ,即完全有弹性,当S为一垂直线时,供应量变化的百分比为零,故S=0 ,即完全无弹性;供应价格弹性系数的分类 S 属性完全有弹性1 S 有弹性1 单位弹性0 S1 ;假如该切线与数量轴相交,就 S0时,需求是有弹性的;当 MR1 0 单位弹性1 =0 不变最大值缺乏弹性1 0 二、需求弹性、供应弹性与税收分摊(一)需求缺乏弹性、供应富有弹性:税收主要由消费者承担(香烟)(二)需求富有弹性、供应缺乏弹性:税收主要由生产者承担(汽车等浪费品)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重点把握:效用与边际效用;边际效用

41、分析与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 征;消费可能线;序数效用分析与效用最大化的条件;一般把握:消费者剩余;消费者行为与需求定理的关系;一般明白:消费者行为与企业决策;消费者的劳动供应决策;消费者的储蓄决策;消费者的 投资决策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欲望与效用 一、欲望 是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意的愿望;特点是无限性;二、偏好(一)偏好的完备性;(二)偏好的非对称性;(三)偏好的传递性;三、效用 效用指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所获得的满意,是消费者对商品主观上的偏好和评判;1、效用是一种心理感觉,某种物品效用的大小没有客观标准;2、效用因时、因地、因人而不同;3、效用与使用价值不同;四、基数效

42、用论与序数效用论(一)基数效用论 1、基本观点: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来表示;2、分析方法:边际效用分析法(二)序数效用论 1、基本观点:效用作为一种心里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意程度 的高低与次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来表示;2、分析方法: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其次节 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 一、总效用与边际效用(一)总效用:指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满意程度;(二)边际效用:指最终增加的一个单位的商品和劳务所具有的效用;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在对某一商品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效用,随其商品数量的增加而递减;三、消费者均衡(一)消费者均衡定义:在

43、给定商品价格向题P 和收入 M 的约束下,消费者如何依据自己的偏好(效用函数)挑选正确的消费束,即实现效用极大化;(二)消费者均衡条件:p 1x1+p 2x 2=M MU 1/P 1=MU 2/P 2= 效用最大化的原就是使各项开支中每一个货币单位购买的商品所具有的边际效用相等;第三节 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一、无差异曲线的含义表示消费者在肯定的偏好、肯定的技术条件和肯定的资源条件下挑选商品时,对不同组 合商品的满意程度是没有区分的;二、无差异曲线的特点(一)在无差异曲线上,可以有无限数量的不同组合,每种组合都带来同等的满意;(二)无差异曲线的数量可以是无限的;(三)平面上的任何一点都

44、在一条而且是唯独一条无差异曲线上;(四)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五)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即斜率为负数;(六)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三、消费可能线(一)定义:用来表示消费者在肯定的个人收入和商品价格的条件下,可能买到的商品数 量的界限;(二)公式: M=X 1PX1+X 2PX2(三)图形分析:1、收入变化对预算线的影响: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收入增加,预算线向外平移(预算线的斜率不变);反之,预算线向内平移;2、单一价格变化对预算线的影响:在消费者收入和 X2 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形下, 商品(X1)的价格上升,预算线向内旋转;反之,向外旋转;3、收入和价格均以同一比例变化对预算线的影响

45、:在这种情形下预算线保持不变(预算线的斜率和横纵截距均保持不变);四、消费者均衡(一)消费者均衡的含义:指在肯定收入和肯定价格条件下,购买肯定量物品的消费者所 能获得最大满意的状态;(二)实现消费者均衡的条件1、图形分析:消费者的均衡点是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图 5.1 告知我们,消费者在现有约束条件下当然可以挑选消费束C,由于该点在预算线AB之上,因此,耗尽了其全部收入M ;很明显,消费束 C 不是在其约束条件下的正确消费束,由于消费束 C 和消费束 D 具有同等满意程度,即 CD ,同时消费束 D 可以使得该消费者的收入有所剩余,因此,挑选 C 点倒不如挑选 D 点;换言之,假如 C

46、和 D 都可选,挑选 C 而不挑选 D 就说明该消费者是非理性的消费者;因为有较少的钱可以买到相同的满意,为什么不呢?然而D 点也不是正确消费束;他至少可以用剩余的收入增加购买 x1 或 x2,使其效用更大;请记住,我们假定消费者是想使其效用在约束条件下极大;再者,预算集AOB 之外的点,如 F 点,是不行行的消费束,消费者无力购买;唯有 E 点才实现了效用极大化,此时的效用值为 I2;由此可知,正确消费束(亦称“ 正确购买”者均衡点” )为( x* 1,x* 2);2、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正确购买组合” 、“ 效用极大化组合” 、“ 消费消费者均衡条件命题 1:当无差异曲线与预算曲线相切时

47、,该消费者实现了效用极大化;消费者均衡条件命题 2:当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与预算线的斜率相等时,该消费者实现了效用极大化,即, -p 1/p 2=-MU 1/MU 2消费者均衡条件命题 3:当价格比率等于边际效用比率时,实现了效用极大化;MU 1/p 1=MU 2/p 2第四节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运用一、消费者剩余(一)定义:消费者愿付价格与实付价格的差额;(二)留意:1、消费者剩余并不是实际收入的增加,只是一种心理感觉;2、生活必需品的消费者剩余大;二、消费者行为与需求定理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递减,而货币边际效用不变,所以愿付价格越来越低;第五节 消费者的其他决策 一、劳动供应决策 二、消

48、费与储蓄决策 三、投资决策第五章 生产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重点把握: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与一种生产要素的最 优投入;规模经济与企业最适规模 一般把握:技术效率与经济效率的含义与关系;边际分析与两种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等产 量线与两种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一般明白:企业的托付代理理论;不同形式企业的优缺点;法人治理结构与企业效率的 关系 教学内容:第一节 企业理论 一、企业的形式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一般实行三种形式:单人业主制、合伙制和股份制公司;(一)单人业主制:是由一个人全部并经营的企业;它的特点在于全部者和经营者是 同一个人;这种企业形式产权明确,责权益统一在一个

49、人身上,勉励和制约都显而易见;但 这种企业有两个缺点;一是以一个人的财力和才能难以作大,这就无法实现规模经济,专业 化分工等好处;二是在市场竞争中这种企业寿命短,显现的快,消逝的也快;(二)合伙制:是由如干人共同拥有、共同经营的企业;这种企业可以比单人业主制 企业大,但致命的缺点是实行法律上的无限责任制,这种无限责任制使每一个合伙人都面临 庞大风险,企业越大,每个合伙人面临的风险越大;此外,合伙制企业内部产权并不明确,责权益不清晰,合伙者易于在利益安排和决策方面产生分歧,从而影响企业的进展;(三)股份制公司:股份制公司是由投资者(股东)共同全部,并由职业经理人经营 的企业,股东是公司的共同全部

50、者;公司的优点是:第一,公司是法人,不同于自然人;第 二,公司实行有限责任制,这样就削减了投资风险,可以使企业无限作大;第三,实行全部 权与经营权分别,由职业经理人实行专业化、科学化治理,提高了公司的治理效率;公司的 一个缺点是双重纳税,但公司最重要的问题在于全部权与经营权分别后,全部者、经营者、职工之间的关系复杂,以及由此可能引起的治理效率下降;二、现代企业的实质:托付代理关系(一) X 非效率(二)托付代理关系(三)机会主义行为三、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效率(一)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也译为 “ 法人治理结构 ” ,从广义上说,指关于企业组织形式、掌握机制、利益安排的全部法律、机构、文化和

51、制度支配;公司治理结构涉及到广泛的问题,其中重要 的是削减机会主义行为提高 X 效率的勉励机制;(二)勉励机制是勉励职工为企业目标努力工作的一套制度,它的中心是把代理人的业绩与其利益联系在 一起,以使代理人自觉地削减机会主义行为,为企业目标努力工作;勉励机制包括对总经理 的勉励和对职工的勉励;这种机制的中心是设计一套合理的薪酬与嘉奖制度;其次节 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一、生产函数(一)生产的含义:企业家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从而制成产品和劳务的过程(二)生产要素: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劳动、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三)生产函数定义:说明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函数依存关系,即在肯定技术水平条件下,某

52、种产品产出的最大数量取决于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在肯定组合比例下的投入量;柯布 -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二、短期中的技术效率:一种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一)边际产量递减规律1、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定义;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形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过肯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仍会使产量确定削减;2、在懂得这个规律时,要留意:第一,这一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技术水平不变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技术没有发生重大变革;其次,这一规律所指的是生产中使用的生产要素分为可变的与不变的两类;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争论的是

53、把不断增加的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不变的生产要素上时对产量所发生的影响;第三,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变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产量递增、边际产量递减、产量确定削减;(4)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是争论一种生产要素合理投入的动身点;(二)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1、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定义;总产量指肯定量的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平均产量指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边际产量指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产量;2、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能用图形说明);第一,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形下,随着一种生产要素的增加,总产量曲

54、线、平均 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其次,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在相交前,平均产量是递增的,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MP AP;在相交后,平均产量是递减的,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 MP AP ;在相交时, 平均产量达到最大, 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 MP AP;第三,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以后,当边际产量为负数时,总产量就会确定削减;3、依据图形说明一种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假定生产某种产品时所用的生产要素是资本与劳动;其中资本是固定的,劳动是可变的,横轴 OL 代表劳动量,纵轴TP,AP,MP 代表;依据总产量、平均

55、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可以把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图(见教材 P122 图 51)分为三个区域; 区域是劳动量从零增加到A 这一阶段,这时平均产量始终在增加,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在这一阶段,相对于不变的资本量而言,劳动量的增加可以使资本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产量递增,因此劳动量最少要增加到A 点为止,否就资本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区域是劳动量从 A 增加到 B 这一阶段,这时平均产量开头下降,边际产量递减;由于边际产量仍旧 大于零,总产量仍在增加;在劳动量增加到 B 时,总产量可以达到最大;区域是劳动量增 加到 B 点以后,这时边际产量为负数,总产量确定削减;由此看来,劳动量的增加超

56、过 B 之 后是不利的;劳动量的增加应在 区域(AB)为宜;但在 区域的哪一点上,就仍要考虑到其他 因素;第一要考虑企业的目标,假如企业的目标是使平均产量达到最大,那么,劳动量增加到 A 点就可以了;假如企业的目标是使总产量达到最大,那么,劳动量就可以增加到 B 点;其次,假如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那就必需结合成本与产品价格来分析;三、长期中的技术效率:规模经济(一)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指的是产量变动的比率与企业规模扩大的比率之间的关系;当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时,产量的增加会大于、小于或等于生产规模的变动;假如产量增加的比率大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这就是规模收益递增;假如产量增加的比率小于生产规模

57、扩大的比率,这就是规模收益递减;假如产量增加的比率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相同,这就是规模收益不变;规模经济可以用内在经济和内在不经济来说明;内在经济是指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引起内在经济的缘由主要有:第一,可以使用更加先进的机器设备;其次,可以实行专业化生产;第三,可以提高治理效率;第四,可以对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第五,在生产要素的购买与产品的销售方面也会更加有利;第六,技术创新才能的提高;内在不经济是指一个企业由于本身生产规模过大而引起产量或收益削减;引起内在不经济的缘由主要是:第一,治理效率的降低;其次,生产要素价格与销售费用增加;(二)适度规模适度规模就是使两

58、种生产要素的增加,即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达到最大;当收益递增达到最大时就不再增加生产要素,并使这一生产规模维护下去;在确定适度规模时应当考虑到的因素主要是:第一,本行业的技术特点;一般来说,需要的投资量大,所用的设备复杂先进的行业,适度规模也就大,生产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高;相反,需要投资少,所用的设备比较简洁的行业,适度规模也小;其次,市场条件;一般来说,生产市场需求量大,而且标准化程度高的产品的企业,适度规模也应当大;相反,生产市场需求小,而且标准化程度低的产品的企业,适度规模也应当小;(三)范畴经济1、范畴经济就是扩大经营范畴所带来的好处;2、范畴经济有四点好处;第一,使企业规模可

59、以无限扩大;一种产品的增加总要受技术或市场条件的限制;生产多种产品就可以打破这种限制;其次,可以更有效地利用企业的人力与物力资源;第三,各种不同行业产品可以相互承担风险,增强企业的抗风险才能;第四,有利于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便于从以一个行业为主转向以另一个行业为主;3范畴经济并不是跨的行业越多越好;企业盲目扩大,同时进军如干行业往往会面临灭顶之灾;第三节 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一、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边际分析(一)原就: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是争论生产者如何把既定的成本(即生产资源)安排于两种生产要 素的购买与生产上,以达到利润最大化;其原就是:在成本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应当使所购买的各种生产

60、要素的边际产量与价格的比例相等,即要使每一单位货币无论购买 何种生产要素都能得到相等的边际产量;(二)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公式表示:1 2 上述( 1)式是限制条件,说明企业所拥有的货币量是既定的,购买资本与劳动的支出不能超过这一货币量,也不能小于这一货币量;(2)式是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条件,即所购买的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与其价格之比相等,也就是说每一单位货币不论用于购买资本,仍是购买劳动,所得到的边际产量都相等;二、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等产量分析(一)等产量线1、含义:等产量线是表示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相等产量的一条曲线,或者说是表示某一固定数量的产品,可以用所需要的两种生产要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