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 群落的演替_第1页
第4课时 群落的演替_第2页
第4课时 群落的演替_第3页
第4课时 群落的演替_第4页
第4课时 群落的演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4课时群落的演替【目标要求】1.群落的演替。2.实验: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梳理归纳夯实必备知识.群落演替的概念和过程演替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演替过程(以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为例)教材隐性知识-源于必修3 P78 思考与讨论”:在群落演替过程中,地衣通过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 成土壤,并积累有机物,这为直鲤的生长提供了条件。苔葬能取代地衣的原因是由于其植株 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逐渐取代了地衣。群落演替时,不同种群间是优势取代(填“取而代之”或“优势取代”),在森林阶段能(填 “能”或“不能”)找到地衣、苔葬等其他植物。草本

2、植物阶段的群落是否存在垂直结构?存在(填“存在”或“不存在”)。2.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比较类型项目初生演替次生演替不同点起点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 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 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 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 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 方演替速度慢快形成群落趋向新群落趋向恢复原来的群落经历阶段相对较多相对较少相同点群落结构从简单f复杂;物种数量和群落层次增多;土壤、光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最终都会达到一个与群落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祖对稳定的状态叶面积指数2.4811.2817.766.63植被干物质的量t/(hm2.a)6.65377.523

3、98.57184.74注: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A.该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叶面积指数与植被干物质的量呈正相关B.群落的总呼吸量比生产者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的量少,说明群落含有的有机物总量增 加C.四个群落中只有灌草丛没有垂直结构D.该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前期干物质的量增长迅速,后期增长缓慢答案C解析 结合表中数据可知,该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植被干物质的量随叶面积指数增大而增 加,故叶面积指数与植被干物质的量呈正相关,A正确;群落的总呼吸量比生产者光合作用 产生的有机物的量少,则能量的输出小于输入,说明群落中有机物有积累,故有机物总量增 加,B正确;四个群落均有垂直结构,C错

4、误;该地区群落演替的阶段顺序是灌草丛一针叶 林一针阔叶混交林一常绿阔叶林,该过程中前期干物质的量增长迅速,后期增长缓慢,D正 确。6. (2022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期中)下图显示了一块弃耕地上优势物种从A到E的取代顺序。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时间(年)时间(年)营养物质亲运照聚滁凯6H迎娓后A.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优势物种对土壤营养物质和光的要求有区别B.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空间结构随之变化C.若第4年发生了火灾,其后演替的时间和过程与初生演替不同D.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恢复力稳定性逐渐提高答案D解析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随枯枝落叶的积累,营养物质的有效性增加,光

5、因遮阴而减弱, 不同优势物种对土壤营养物质的要求、对光的需求都有区别,A正确;群落演替就是一个群 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因此群落的物种组成会不断发生变化,空间结构也随之变化, B正确;若第4年发生了火灾,其后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与初生演替相比起始条件不同, 演替需要的时间也不同,C正确;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生态系统有机 物不断上升,群落的结构逐渐复杂化,抵抗力稳定性逐渐提高,恢复力稳定性逐渐降低,D 错误。.(2022信阳高三调研)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A.演替是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的现象.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C.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

6、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演替的起始条件不同答案B解析 演替是一定区域内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势必会造成群落结构发生变化, A正确;自然状态下,即使群落的结构没有受到干扰或破坏,群落演替也会进行,B错误。.沙丘发生自然演替过程会经历草本植物、灌木和森林三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草本植物占优势时,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结构B.三个阶段相比较,该地的植物种类已经完全不同C.沙丘自然演替过程中,动物的存在可增加物种多样性D.沙丘自然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变答案c解析 沙丘上草本植物占优势时,群落已经形成垂直结构,A错误;三个阶段相比较,只是

7、 优势种发生了变化,植物种类不完全相同,而不是完全不同,B错误;沙丘自然演替过程中, 动物的存在有利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可增加物种多样性,C正确;沙丘自然演替过 程中,生物种类增多,营养结构变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D错误。. 2020年4月小珠山国家森林公园经历了百年不遇的火灾,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有 关部门相继采取了多种环境保护和恢复措施,期待几年后这里会自然成林。下列相关叙述错 误的是()A.小珠山低、中、高海拔地带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B.小珠山南坡与北坡植被数量存在一定差异,影响该差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C.群落演替过程是一些物种取代另一物种、

8、一个种群取代另一个种群的过程D.新形成群落的物种组成与以前有所不同,物种丰富度与种间关系也发生了变化答案c解析 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方向的分布情况,小珠山低、中、高海 拔地带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A正确;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被另 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C错误;随着环境恢复,新形成的群落物种数目更多,种间关系也更 复杂,D正确。.某农田弃耕一年后,出现了飞蓬占优势的植物群落;第二年,飞蓬的优势让位于紫荒; 第三年,须芒草取代紫荒在群落中占据优势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牧草、灌木和针叶林逐 步形成。100多年后,形成栋一山核桃群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过程

9、是一种次生演替,人类的活动可能会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度B.在形成栋一山核桃群落的过程中,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增大C.该演替过程中群落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提高D.栋一山核桃群落阶段,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增大,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答案D解析 株一山核桃群落阶段,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增大,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调查, D错误。.如图为甲、乙两个群落在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和乙发生演替的类型与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类型相同B.第525年的变化说明群落甲的恢复力稳定性比乙强C.在第5年,甲、乙两群落的丰富度大致相同,抵抗力稳定性一定相同D.第2030年,群落甲的物种类

10、型不再发生变化答案B解析甲和乙发生演替的类型是次生演替,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A错误;第 525年,群落甲的物种丰富度变化幅度较乙大,而两群落从遭受破坏到恢复稳定所用时间 差不多,说明群落甲的恢复力稳定性比乙强,B正确;在第5年,甲、乙两群落的丰富度大 致相同,但抵抗力稳定性不一定相同,C错误;第2030年,群落甲的物种丰富度保持稳定, 但物种类型会发生变化,D错误。.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灌木丛中的植物和细菌的丰富度及土壤中的氮含量进行调查,结 果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发展阶段植物种类(种)细菌多样性指数(ACE)土壤中氮含量(g/kg)初级阶段113 694.970.0

11、4发育阶段123 939,910.05成熟阶段183 853.560.06注:ACE越大,表明细菌的丰富度越高。A. 土壤中氮含量与细菌多样性指数的增长趋势相同B.从初级阶段演化到成熟阶段的过程属于初生演替C.如果演替的时间足够长,该灌木丛最终能演替成森林D.随着灌木丛的发展,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答案D解析 由题表可知,从初级阶段到成熟阶段,土壤中氮含量升高,而ACE先升高后下降,故 土壤中氮含量与细菌多样性指数的增长趋势不相同,A错误;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 植物覆盖过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该灌木丛 初级阶段存在植被,因此从初级阶段演化到

12、成熟阶段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B错误;一个生 态系统能否演替为森林与气候等条件有关,C错误;随着灌木丛的发展,生态系统组成越来 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D正确。二、非选择题.(2022永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为调查某自然保护区发生山体滑坡后第30年生物群落的恢 复情况,科研人员对未发生滑坡区域的原始林群落)和山体滑坡区域的恢复群落)进行了 植被生物量(指某时间单位面积内现存生物的有机物总量)的研究,得到下图所示实验结果, 回答下列问题:6 5 4 3 2 1 (ZE金)硼承王超妈草本 灌木 乔木植被类型(1)未发生山体滑坡区域三类植被的数量明显(填“多于”或“少于”)发生山 体滑坡

13、区域。发生山体滑坡区城所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是,该群落的演替 过程是 O(2)该自然保护区不可能是热带雨林地区,理由是在发生山体滑坡的区域,如果人为地进行植树造林,可以改变自然状态下的状况,这说明(3)随着山体滑坡区域演替的进行,群落物种丰富度逐渐,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 的分布形成群落的 结构,有利于 o 答案(1)多于次生演替草本植物阶段一灌木阶段一乔木阶段(2)热带雨林中乔木植物 的生物量最高,而图中所示草本植物的生物量最高人类的活动往往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 向和速度(3)增加(变大)垂直充分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解析(1)据图可知:未发生山体滑坡区域三类植被的数量明显多于发生山体滑坡区域;山体

14、 滑坡后,原有植被虽不存在,但还可能存在植物的种子、可能发芽的地下茎或植物根系等,在这一基础上形成恢复群落的过程为次生演替;该群落的演替过程是草本植物阶段一灌木阶 段一乔木阶段。11 o o o o o O 0 8 6 4 2 (目瓢市7熬芭.树线是指直立树木分布的海拔上限,如图1所示。生态学者研究了全球变暖环境下树线 之上植被厚度对树线上升幅度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0.5 1.0 1.5 20 253.0 35植被厚度指数图2生态学者可以米用 法调查不同样地内的植被类型,从而确定树线的上升幅度。树线之上的植被主要为灌丛或草甸,树线之下为森林,这种空间结构属于群落的 结构。树线

15、上升过程中,群落发生了 演替,演替过程中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填“增加”“减少”或“基本不变” )o(3)图2说明 o推测原因是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大时,形成一道又宽又厚的“封锁墙”,树木的种子落地于此 便遭到“封杀”,导致树线相对静止。(4)该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使树线位置上升,但树线上升幅度受到种间 关系的调控。答案(D样方水平(2)次生增加(3)树线上升幅度与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呈负相关(4) 竞争解析(1)调查不同样地内的植被类型可以采用样方法。树线上下植被种类不同,这种空间结 构的形成是由于海拔、地形的改变,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2)树线上升过程中,群落发生了 次生演替,树线上升导致群落

16、的垂直结构明显,可以使植被更充分地利用太阳能,输入该生 态系统的总能量将增加。(3)据图2可知,树线之上植被厚度越大,树线上升幅度越小,二者 呈负相关。推测原因是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大时,形成一道又宽又厚的“封锁墙”,树木的种 子落地于此便遭到“封杀”,导致树线不再上升,保持相对静止。(4)全球气候变暖使树线位 置上升,但树线上升幅度受到树线之上和树线之下物种间竞争关系的调控。教材隐性知识源于必修3 P80 ”图415” :演替最终一定能形成森林吗?不一定(填“一定”或“不一 定”);原因:演替最终能否形成森林取决于所处地域的气医等条件,如干旱地区或冻土地带 很难演替到森林阶段。3.人类活动对群落

17、演替的影响/(/(人类活动滥捕乱猎、乱砍滥 伐、过度放牧、填 湖造地、外来物种、入侵导致现有群 落被破坏封山育林、治理沙 漠,管理草原,退 耕还林、还草、还湖z促进现有 群落发展 J群落演替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延伸应用】(1)下图表示甲、乙两种群落在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回 答下列问题:物种多样性o时间图中甲、乙分别属于哪种演替类型?判断依据是什么?由于甲群落演替起点的物种多样性 为零,因此应属于初生演替;乙群落存在起始物种,故应属于次生演替。火灾后森林的演替与乙群落的演替类型相同。次生演替的速度更快,历时更短。原因是次生演替的原有土

18、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 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 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 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变快(填 “未发生改变” “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未发生改变(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 改变”考向突破考向突破强化关键能力考向一 群落演替的基本过程及类型的判断与分析1.水生演替系列是湖泊填平的过程,该过程是从湖泊的周围向湖泊中央顺序发生的,一般经 历以下阶段:自由漂浮阶段一沉水植物阶段一浮叶根生植

19、物阶段一直立水生阶段一湿生草本 阶段一木本植物阶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一般情况下,所有湖泊最终都会演替到木本植物阶段B.浮叶根生植物的出现,会导致沉水植物向更深的湖泊中央转移C.湖泊周围和湖泊中央出现了不同的植物类群,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D.随着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来越高答案B解析 受气候降水量的影响,有些湖泊的水生演替阶段可能只到草本阶段,不一定所有的湖 泊最终都会演替到木本植物阶段,A错误;浮叶根生植物叶子漂浮在水面,遮住了阳光,不 利于沉水植物生长,会导致沉水植物向更深的湖泊中央转移获得光照,B正确;湖泊周围和 湖泊中央出现了不同的植物类群,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

20、构,C错误;随着演替的进行,生态 系统的营养结构更加复杂,恢复力稳定性越来越低,D错误。2. (2022山东临沂高三模拟)为研究退耕还林的群落演替规律,利用“把同一时间内的不同群 落当作同一群落不同演替阶段”原理,调查随退耕年限的变化,群落中不同植物类群的物种 数变化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物种数40本木木,, 草灌乔本木木,, 草灌乔30201()0退耕还林的年限(年)A.群落演替过程中,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形成提供了适宜条件B.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群落演替主要表现为植物的更替C.随着退耕时间的延长,群落对光能等环境资源的利用更充分D.在第二年人工种植乔木,草本植物的物种数的峰值

21、会推迟答案D解析 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环境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形成提供 了适宜条件,A正确;随着退耕时间的延长,群落结构变得复杂,对光能等环境资源的利用 更充分,C正确;若在第二年人工种植乔木,则草本植物的物种数的峰值会提前,D错误。 【方法技巧】“三看法”判断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经历时间长,速度缓慢 经历时间短,速度较快初生演替三看 时间、速度次生演替考向二群落演替的趋势分析.(2022山东临胸县实验中学模拟)如图是某森林在被大火完全烧毁前后(b点为发生火灾的时 间),草本、灌木和乔木植物体内贮存的能量(Pn)变化示意图。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ud)辆捏sau及辱州(

22、ud)辆捏sau及辱州A.ab段,三类植物的斑块镶嵌分布,形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B.火灾后演替过程中,各种群的数量一般呈“S”型增长C.该森林被大火完全烧毁,图示演替属于次生演替D.群落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一直在增加答案D解析 由于环境和人为因素影响,同一地段种群密度有差别,常呈镶嵌分布,为群落水平结 构,A正确;火灾后演替过程中,自然条件有限,各种群的数量一般呈“S”型增长,B正确; 该森林被大火完全烧毁,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 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因此图示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正确;群落演替过程中,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逐渐增加,

23、最后趋于稳定,D错误。. 20世纪60年代,由于开沟疏浚等人类活动的加剧,加上气候变化的胁迫,某高原湿地生 态系统受到严重损害,局部湿地逐渐退化成草地或荒漠,呈现出“沼泽沼泽化草甸一草甸 一沙漠化地一荒漠”的生态演替趋势。关于上述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演替类型属于初生演替B.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往往会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C.上述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呈现出由简单到复杂的趋势D.荒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于草甸生态系统答案B解析 湿地退化成草地或荒漠,湿地中本就存在一定的植被条件,故属于次生演替,A错误; 湿地逐渐退化成草地或荒漠,物种数目减少,群落结构呈现出由复杂到简单的趋势,C错误;

24、与草甸生态系统相比,荒漠生态系统的物种数目少,营养结构简单,故荒漠生态系统的抵抗 力稳定性低于草甸生态系统,D错误。【归纳总结】群落演替的方向及变化分析方向简单一复杂一稳定复杂一简单一稳定实例大多数自然群落受污染或破坏的群落能量变化增加并趋向于稳定减少并趋向于稳定物质变化有机物的量 匕。时间t有机物的量0时间重温高考真题演练.(2021 .全国甲,6)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下列关于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 上的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干扰可以改变植物群落演替的方向B.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分别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C.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都要经历

25、苔葬阶段、草本阶段D.在演替过程中,群落通常是向结构复杂、稳定性强的方向发展答案c解析 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是初生演替,依次经过:裸岩阶段一地衣阶段一苔葬阶段一草本 植物阶段一灌木阶段一乔木阶段,弃耕农田的演替为次生演替,自然演替方向一般为草本植 物阶段一灌木阶段一乔木阶段,B正确,C错误;一般情况下,演替过程中生物生存的环境 逐渐改善,群落的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稳定性越来越强,D正确。.(2020.海南,2)研究人员在调查某沙地的植物群落演替时,发现其自然演替顺序为:一年 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多年生亚灌木-多年生灌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多年生草本群落在争夺阳光和空间方面比一年生草本群

26、落更有优势B.与草本群落相比,灌木群落的垂直结构更加复杂C.多年生亚灌木群落里有草本和亚灌木,其自我调节能力比多年生灌木群落更强D.该沙地主要植被是多年生灌木,与其根系发达,抗风和吸水能力较强有关答案c解析 多年生草本因为在争夺阳光、空间等方面比一年生草本群落更有优势,因此多年生草 本替代了一年生草本,A正确;灌木植物比草本植物更加高大,拥有更为复杂的垂直结构, B正确;多年生灌木群落里有草本和灌木,生物种类和空间结构更为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更 强,C错误;该沙地演替最后主要为多年生灌木,因为多年生灌木根系发达,有很好的抗风 能力和吸水能力,更加适合在沙地生存,D正确。(2020全国H, 6)河

27、水携带泥沙流入大海时,泥沙会在入海口淤积形成三角洲I。在这个过 程中,会出现3种植物群落类型:以芦苇为主的植物群落(生长在淡水环境中),以赤碱 蓬为主的植物群落(生长在海水环境中),草甸植物群落(生长在陆地环境中)。该三角洲上的 植物群落是通过群落演替形成的,演替的顺序是()A.B.C.D.答案A解析 河水携带泥沙流入大海,开始一段时间泥沙少,淡水少,海水多,入海口处的三角洲 会出现以赤碱蓬为主的植物群落;后来淡水、泥沙逐渐增多,海水减少,出现以芦苇为主的 植物群落;最后大量的泥沙堆积,形成陆地,出现草甸植物群落,A项符合题意。(2018江苏,13)如图是某处沙丘发生自然演替过程中的三个阶段,

2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阶段I阶段II阶段IIIA.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阶段I的沙丘上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结构C.阶段I与II的沙丘上生长的植物种类完全不同d.阶段in沙丘上的群落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答案D解析从形成沙丘开始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A错误;草本植物阶段的群落中也存在垂直结 构,b错误;群落演替是指优势取代而非完全的取而代之,所以阶段I与n的沙丘上生长的 植物种类有相同的,c错误;与阶段I、n相比,阶段ni沙丘上的群落中生物种类最多,营 养结构最复杂,故阶段m沙丘上的群落的自我调节能力最强,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 强,D正确。(2017.江苏,2

29、6)某地因采矿导致地表下沉,成为无法利用的荒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 关部门因地制宜,通过引水等措施,将该地改造成湿地生态公园,一些生物陆续迁入,并逐 渐形成相对稳定的生物群落。下图是该公园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该公园生物群落的变化属于 演替。图中昆虫与杂食性鱼类之间的种间关系有 O在黑斑蛙的繁殖季节,雄蛙通过叫声这种 信息求偶;雌蛙通常在近岸水深1030 cm的草丛间产卵,可采用 法了解该蛙卵块的密度。(4)因该水域有些渗漏,补水时曾不慎引入含除草剂的水,导致一些水草死亡。水草腐烂后,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中最先快速增殖的是 o(5)图中既含有初级消费者,又含有次级消费者的生物

30、类群有 o若蛙类与猛禽之间还存在1个营养级,请写出该营养级中2类不同纲的生物:答案次生(2)捕食和竞争(3)物理等距取样(4)浮游生物类杂食性鱼类肉食性鱼类、鼠类(任写其中两类)五分钟查落实一、易错辨析.草本阶段的群落中不会有她衣和苔葬(X ).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她,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该岛屿形成 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X ).群落演替中的森林阶段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V ).人类干预对群落的演替总是不利的(X ).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X ).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V

31、) 二、填空默写.(必修3 P78)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必修3 P80)如果气候条件适宜,群落都能演替到最高阶段乔木阶段。在干旱地区,一 般只能演替到草本植物阶段或稀疏的灌木阶段。.(必修3 P80)初生演替: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 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必修3 P80)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 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必修3 P8i)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课时精练一、选择题.为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

32、的关系,我国提出了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A.退耕农田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演替到森林阶段才能达到动态平衡B.退耕后群落中生物的生命活动使环境改变,这种改变又推动了群落演替C.退耕还林、还草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开发利用其直接价值D.退耕还林、开垦草原等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向稳定性增强的方向进行答案B.种植过大片草莓的农田,闲置数年后被柳树等木本植物覆盖,成片的草莓不见了。为什么 草莓不能和柳树等木本植物共同繁盛呢?下列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优势物种草莓被柳树等木本植物取代是次生演替的结果B.柳树高大,占据更多的空间和争夺更多的阳光,在与草莓的竞争中有优势C.草莓被淘汰的主要原因是无法获取生长所需的充足的阳光,难以生存D.所有的陆生群落,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均能演替到森林阶段答案D.生态学家对我国某高山群落演替的过程进行了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