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丞传后叙课件_第1页
张中丞传后叙课件_第2页
张中丞传后叙课件_第3页
张中丞传后叙课件_第4页
张中丞传后叙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张中丞传后叙 江苏省石庄高级中学 王加林8/9/20221高二语文备课组作家作品:韩愈,字退之,我国唐代伟大的文学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推崇儒学,排斥佛老;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俪文风,提倡发扬先秦、两汉散文的优长;主张“辞必己出”,强调“惟陈言之务去”。韩愈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作品有昌黎先生集。8/9/20222高二语文备课组写作背景公元年11月,安史之乱暴发,唐军节节败退;在此情况下, 张巡和许远率万余兵士坚守睢阳孤城十余月,吸引了叛军近十万兵力,阻遏了敌人向前推进的速度;睢阳城破后,张巡、许远相继被害。然而,令人惊异的是,守城的英雄在战后却屡屡被诬,竟延续五十余年而不绝。先是一些文

2、武官员为了替自己战时无耻的逃跑行径辩护, 诋毁许远、张巡困守孤城的作法,并指责是张巡造成了睢阳城中人吃人的现象; 针对这种议论,李翰撰张中丞传上呈肃宗,以为张巡辩诬,使事实得以澄清。然而十年后,又有人指称许远降贼,张巡的儿子张去疾也上书代宗皇帝请追削许远的官爵, 但朝廷并未采纳他的意见。 8/9/20223高二语文备课组五十年后,唐朝藩镇割据的状态急需改变,而此时又有许多人借中伤许远、张巡来为自己谋利,面对此情此景, 韩愈写下了这篇张中丞传后叙,作者在为英雄辩诬的同时也表达了对 “擅强兵坐而观者”、“弃城而图存者”的极大愤慨;特别是通过对贺兰进明丑恶嘴脸的揭露, 表明了作者不满藩镇割据、要求中

3、央集权的政治态度。这一主张配合了唐宪宗的政治变革,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8/9/20224高二语文备课组双忠圣王是潮人崇奉的两位民族英雄,即唐至德二年 (757)死守睢阳城抗击安禄山叛乱而死节的张巡和许远。张巡,河南阳人,时为真源县令,前曾率小吏百姓在雍丘打败降贼的雍丘县令狐潮,并曾将劝他降敌的部下正法。睢阳城被安禄山之子安庆绪部下尹子琦围困时,睢阳太守许远(杭州盐官人)求张巡同守睢阳城,坚守数月,外无援兵,城中粮尽,“食马,马尽,罗雀掘鼠,雀鼠既尽,巡出爱妾,杀以食之,远也杀其孥。” (新唐书)不久,城陷,张许均被执,骂贼不屈,被杀。朝廷赐立庙于睢阳城祀之,世称双忠。宋熙宁年间(1068107

4、7)潮州府派军校钟英(潮阳人)带贡物入朝,道经睢阳双忠庙,因景仰张许之烈,入庙斋拜,乞赐灵佑。当夜,梦得神告,庙殿后匮中有十二神像及一把铜辊,赐予带回;并说潮阳东山东岳庙左佛寺之后有大石屹立之地可以建祠祀之。8/9/20225高二语文备课组钟英尊神之嘱,将神像铜辊带回置于东岳庙;本人遂“立化”为神。及后,人们每见东岳庙上空“玄旗双出”。旁寺僧人惊怪,报告了地方官,事闻于朝,乃令移寺建庙,祀张巡许远,并赐庙额为“威灵庙”,封张许为双忠圣王(张巡为忠靖福济昭圣灵佑王,许远为善利威济卫圣孚应王),钟英也被迫封为嘉佑侯,建专祠于庙内东侧,并祀。(见林大春潮阳县志、饶宗颐潮州志丛谈志)。灵威庙并称双忠庙

5、。庙联“国士无双双国土;忠臣不二二忠臣”为传世名联。宋末抗元重臣文天祥兵过潮阳,曾谒双忠庙,杀白马以祭,并刻“沁园春”词于石,表示与张许忠义同心。后文天祥兵败在海丰五坡岭被执,终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顶天立地气慨死节。自此,潮阳双忠庙是世人崇拜的胜地。潮汕各县均建有双忠庙,潮阳城就有三处。潮州城仙街头也有双忠庙,庙内有联:“童可烹妾可杀城不可降矢志保江淮半壁;生同岁死同年神也同祀精忠比日月双辉。”并称传世名联。8/9/20226高二语文备课组“序”是文章体裁的一种,古人常用它来说明著作写作出版的情况,和对作家作品的介绍评论,一般放在书前,变称作“叙”或“引”。“后序”除具备“序

6、”的作用外,还可对著作进行补充,批语或反驳,一般放在书后。本文是作者在阅读李翰所写的张巡传后,对有关材料作的补充,对有关人物的议论,所以题为“后叙”。解题8/9/20227高二语文备课组(一)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1):交待写作本文的时间和缘由。 第二部分(2-4):驳斥小人的流言蜚语,歌颂张许二人的高贵品质和历史功勋。 第三部分(5),记叙南霁云的事迹 第四部分(6):补叙张巡,许远的轶事。 8/9/20228高二语文备课组二、课文分析第1自然段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巡传。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

7、首尾。凭自己的文章文笔而自负。自名:自许,自负。遗憾。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晚,我与吴郡的张籍翻阅家中的旧书,发现李翰所写的张巡传。李翰一向凭文笔好而自负,这篇传记写的也很详细周密。然而我觉得遗憾的是、仍有缺漏,(那就是)没有为许远写传记,也没有记载雷万春事迹的始末。8/9/20229高二语文备课组第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引子,借对李翰的张巡传遗憾,说明所以要写这篇文章的原因。8/9/202210高二语文备课组第2自然段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材若:材:才能。若:好像。打开城门接纳张巡。纳:使进入。将兵权交给张巡而自己处在张巡的位置

8、之下。最后与张巡一起守城而死。竟:最后。许远虽才能似乎比不上张巡,但打开城门接纳张巡, 职位本在张巡之上,却把指挥的权力交给张巡并且自己甘居其下,而且丝毫也不怀疑和猜忌,最终与张巡一同守城至死,成就了功名。8/9/202211高二语文备课组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虏:被俘通晓,理解。就虏:受俘。怀疑他是怕死而向敌人屈服了。辞服:说了屈服的话。请降诚:果真雎阳城陷落而被俘获,与张巡死的时间前后不同罢了。张、许两家的子弟才智低下,不能全面理解他们父亲的志向,认为张巡被杀而

9、许远被俘,便猜疑许远是怕死而向敌人降服了。 许远真的怕死,为什么还要苦苦坚守住那小小的地盘,吃他所爱之人的肉,这样来抗击敌人而不投降呢?8/9/202212高二语文备课组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益:更加。城外没有援兵可以等待。数:计算。当他被叛军围困而坚守时,城外没有一丁点的援助,他所要效忠的,国家与君主而已,但叛军告诉说唐朝已亡了,国君已经死了。许远眼看救援的军队不到,而叛军却越来越多,必定会认为他们的话是真的。在外无援兵可待的情况下却仍

10、誓死守城,已经人吃人且将要吃尽,即使是愚蠢的人也能数着日子知道死的地方了,由此看来,许远不怕死这是很清楚啦。8/9/202213高二语文备课组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乌有:哪里有。坏:城被攻破。徒:与张巡、许远一起守城的人。虽至愚者不忍为:即使是最愚笨的人也不忍心这样做。而谓远之贤而为之耶:难道说像许远这样贤明的人会去做这样的事情吗?哪有城被攻破、部下都死了,只有自己蒙受羞愧耻辱而求活命的呢?即使是最愚蠢的人也不忍心这么做。唉!难道说像许远这样贤明的人会做这样的事吗?8/9/202214高二语文备课组 第一层(2):驳斥“畏死辞服于贼”的错误

11、论调。 三个事实论据: 1)“位本在巡上” 2)“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 3)“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 “远之不畏死亦明矣” 8/9/202215高二语文备课组第2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以许远能让位授权,并在外援不至、人相食且尽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死守的事实,驳斥传言许远畏死降贼的错误论调。8/9/202216高二语文备课组第3自然段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说者:发议论的人。诟:辱骂,诽谤。见:见识。引:拉扯。绝:断。处:地方。造谣的人又说什么许远与张巡分守雎阳城,城池的陷落,从许远所

12、分守的地方开始的,想用这些来诽谤许远。这种论调又跟儿童的见识没有什么两样。人快要死了他的五脏六腑必定有先遭受疾病侵害的地方,拉绳子而拉断它,绳子的断绝必定从某个部位开始。8/9/202217高二语文备课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然:如此,这样。尤:责备。不达于理:不明事理,不近情理。成人之美:成全别人的美名。卓卓:超出一般人的样子。其他则又何说: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旁观的人看到它这样,就跟着责怪它(先患病的脏腑和绳断之处),这也太不通达事理了。小人喜欢发议论,不乐于成全别人的美名就是这样啊!像张

13、巡、许远所成就的事业,如此卓绝不凡,还不能免遭非议,其他人还有什么可说的呢?8/9/202218高二语文备课组第二层(3):批驳“城之陷,自远所分始”的论调 两个比喻说理: 1)“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斋者” 2)“引绳而绝亡,其绝必有处” “城之陷,自远所分始”的论调“与儿童之见无异”8/9/202219高二语文备课组对以“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为理由,把城陷的责任归之于许远的责备进行反驳。8/9/202220高二语文备课组第四段: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宁能:岂能,哪能。卒:最终,终于。

14、逆遁:预先逃跑。穷:困窘。将:带领。创残饿羸之余:战败受创残剩下来的伤病而又饥饿瘦弱的士兵。当初许、张二公初守雎阳时,哪能料到别人最终不来救援,因而抛弃城池预先逃跑呢?假如这里不能守住,即使逃避到其他地方又有什么用处呢?等到他们终无救援而又困窘到极点时,带领那些受伤残废饥饿疲弱的残余士兵,即使想离开,也不可能达到目的地了。8/9/202221高二语文备课组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 讲:谋划,考虑。 精:精密,周到。 就尽:渐趋覆没。 日滋:日益增多。 蔽遮:掩护。 沮遏其势:阻止了敌人的攻势。凭着张、许二

15、公的贤明,他们谋划得太精细了。守住一座城池,捍卫着整个天下,带领千余伤亡殆尽越来越少的士兵,抗击着百万个一天比一天多的敌军,屏障护卫江淮大地,阻止了敌人的攻势,国家没有灭亡,这是谁的功劳呢?8/9/202222高二语文备课组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弃城而图存者:弃城逃跑、贪图活命的人。擅强兵:拥有强大的军队。相环:一个接一个。自比于逆乱:自列于叛逆乱臣之中。比:并列。设淫辞:制造夸大失实的邪说。在那个时候,弃城逃命苟且偷生的,不能一个两个地数;拥有强大的军队坐而观望的人,一个接一个。不追究评议这些人

16、,反而指责张许二公以死坚守,也可见他们自己把自己和叛贼并列了,编造夸大失实邪说而帮助叛贼攻击(张、许等英雄)啊。8/9/202223高二语文备课组三层(4):驳斥“责二公以死守”的错误议论。 首先:指出张许不知旁人会见死不救 其次:强调睢阳尚不能守,逃到他处又何用 然后:睢阳不能守率残余饿赢能突出重围? 接着:歌颂张,许“守一城,捍天下”的功绩。 最后:怒斥小人不追究拥兵坐观者,反责“二 公以死守”的卑劣行为。8/9/202224高二语文备课组以“弃城而图存者”、“擅强兵坐而观者”为比衬,充分肯定了张巡、许远“守一城,捍天下”的功绩,驳斥了“责二公以死守”的错误议论。8/9/202225高二语

17、文备课组小人的观点 韩愈反驳的论据得出的结论观点一观点二观点三8/9/202226高二语文备课组小人的观点 韩愈反驳的论据得出的结论畏死而辞服于贼城之陷自远所分始张,许死守睢阳毫无意义1. “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 2.子弟误解3. “苦守尺寸之心,食其所爱之肉”4. “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儿童之见 人死必有先病者. 引绳必有先绝者. 1、关系国家存亡2、张,许和“弃城图存者”“擅强兵坐观者”正反对比“远之不畏死亦明矣” 证明睢阳城的失陷,许远不当独担其责。“守一城,捍天下”8/9/202227高二语文备课组第5自然段愈尝从事于汴

18、、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从事:唐时通称幕僚为从事,这里作动词,犹言任职。道:经过,来往。乞救:求救。嫉:妒忌。我曾经在汴、徐二州的幕府里任职,多次来往于两州之间,亲自到人们所说的双庙去祭奠过,那里的老人常常说起张巡、许远当时的故事。说:南霁云向贺兰进明请求救兵,贺兰忌妒张巡许远的声望功绩超过自己,不肯出兵援救。8/9/202228高二语文备课组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

19、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具:准备,备办。感激:感动,激发。喜欢南霁云勇敢豪壮,不听他的话,硬要留他,准备酒席与歌舞,请(迎接)南霁云入座。霁云慷慨激昂地说:“我来的时候,雎阳的人没饭吃已经一个多月了!我即使想一个人吃,道义上不忍心;即使吃了,也咽不下喉咙!”于是拔出佩刀斩断一个手指,鲜血淋漓,来给贺兰看。在座的人非常震惊,都感动激昂地为南霁云流下眼泪。霁云知道贺兰终究没有为他出兵的意思,立刻奔驰而去。8/9/202229高二语文备课组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着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贞元中过泗州

20、,船上人犹指以相语。矢著其上砖半箭:箭的半截射进了佛塔上边的砖中。志:同“识”,作标记。指以相语:指着佛塔告诉我。(互相讨论)快要出城,抽出箭来射佛寺的佛塔,箭的半截射进了它上边的砖中,说:“我回去击败叛逆,一定要消灭贺兰,这支箭用来作标记!。”我在贞元年间经过泗州,船上的人还指着佛塔告诉我。8/9/202230高二语文备课组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欲将以有为也:想要有所作为。敢:岂敢。城破以后,叛军用刀威胁迫降张巡,张巡不屈服,就拉出去,准备杀死他;又迫降南霁

21、云,霁云没有回答。张巡呼喊霁云道:“南八,男子汉一死罢了,不可为不义之人所屈服!”霁云笑着说:“本想有所作为,您既然有话,我怎敢不为国捐躯!”于是宁死也不屈服。8/9/202231高二语文备课组第5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叙述南霁云乞师于贺兰进明,贺兰坐视不救。南霁云城陷被俘,与张巡同时壮烈牺牲的事迹。8/9/202232高二语文备课组 第六段张籍曰:有于嵩者,少依于巡,及巡起事,嵩常(尝)在围中。张籍说:“有个叫于嵩的人,年轻时投靠张巡。等到张巡起兵时,于嵩曾在判军的包围之中。” 籍大历中于和州乌江县见嵩,嵩时年六十余矣。张籍大历年间在和州乌江县见过于嵩,于嵩那时年纪六十多岁。 以巡,初尝得临涣县

22、尉,好学,无所不读,因为是张巡的部下,起初曾得到了临涣县尉职务,喜欢学习,没有什么书不读。8/9/202233高二语文备课组籍时尚小,粗问巡、远事,不能细也。张籍当时还小,粗略问到张巡、许远的事,没能细问。云:巡长七尺余,须髯若神。据说张巡身高七尺多,胡须长得像天神。尝见嵩读汉书,谓嵩曰:“何为久读此?”曾看见于嵩读汉书,对于嵩说:“为什么老读这部书?” 8/9/202234高二语文备课组嵩曰:“未熟也。”巡曰:“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嵩回答说:“还没读熟呢。”张巡说:“我对书读不超过三遍,就一辈子不会忘记。”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于是背诵于嵩所读的书,背完一卷不错一字。嵩惊,

23、以为巡偶熟此卷,因乱抽他帙以试,无不尽然。 于嵩很惊奇,认为张巡碰巧熟悉这一卷,就乱抽其他书套里的书来试,没有不是这样的。8/9/202235高二语文备课组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巡应口诵无疑。于嵩又拿书架上的各种书,试着来问张巡,张巡随口背诵毫无迟疑。嵩从巡久,亦不见巡常读书也。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于嵩跟随张巡时间长了,也不见张巡经常读书,作文章,拿起纸笔就写,从来没打过草稿。初守雎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刚守雎阳的时候,士卒近万人,城里的居民也近数万,张巡凭着一次见面问过姓名,那以后没有不认识的。8/9/202236高二语文备课组巡怒

24、,须髯辄张。及城陷,贼缚巡等数十人,坐,且将戮。张巡发怒,胡须就蓬开。到雎阳城陷落,叛贼捆绑着张巡等数十人,坐在地上,将要杀害。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张巡起身小便,他的部下见他起身,有的站起,有的哭泣。8/9/202237高二语文备课组巡曰:“汝勿怖。死,命也。”众泣不能仰视。张巡说:“你们不要害怕,死,是命。”大家都哭得不能抬头看他。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张巡就义时,脸色不变,安祥得跟平时一样。8/9/202238高二语文备课组远宽厚长者,貌如其心;与巡同年生,月日后于巡,呼巡为兄,死时年四十九。许远是宽仁厚道的长者,外表如同他的内心;跟张巡同年出生,月日比张巡晚,称张巡为

25、兄长,死时年仅四九岁。嵩贞元初死于毫、宋间。于嵩贞元初死于毫州、宋州之间,8/9/202239高二语文备课组或传嵩有田在毫、宋间,武人夺而有之,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有人传说于嵩在毫、宋之间有田产,武人夺去占有它,于嵩准备到州里去告状,被武人杀害。于嵩无子。张籍云。于嵩没有儿子。(以上这些都是)张籍说的。8/9/202240高二语文备课组(6):补叙张巡,许远的轶事。 1层:详叙张巡博学与英勇就义的事迹。 2层:简叙许远宽厚的为人。 3层:交代于嵩(讲述张、许轶事之人)之死。8/9/202241高二语文备课组主 题本文热情地歌颂了张巡、许远、南霁云等为国为民抗击安史叛军而宁死不屈的英雄事迹,批

26、判了那些不顾国家人民安危,忌贤妒能,拥兵谋私的军阀,驳斥了那些小人造谣中伤的流言蜚语,抒发了自己对抗战英雄的崇敬之情,补叙了轶事,澄清了事实,伸张了正义。8/9/202242高二语文备课组语言知识点(一)(1)所欲忠者,国与主耳 者:助词,附在别的词的后面,组成名词性短语。译“所要孝忠的是国家与君主罢了”。(2)宁能知人之卒不救 宁能:怎么。之: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卒:副词,最终。译“怎么能料到别人最终不来救援呢”。(3)此矢所以志也 所以:用来的。志:通“识”作标记。译“这支箭就是用来作标记的”。8/9/202243高二语文备课组语言知识点(二)特殊句式: (1

27、)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这句既是状语后置句,又是省略句,应该是“疑之畏死而于贼辞服”。译“怀疑他(许远)害怕死而向敌人说了屈服的话”。(2)何为久读此: 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何”作介词“为”的宾语前置,应该是“为何久读此”。译“为什么总读这本书呢”。(3)为所杀: 为所:固定句式,表示被动。译“被武人杀害”。8/9/202244高二语文备课组层次结构(一) 全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1):交待写作本文的时间和缘由。 第二部分(2,3,4):驳斥小人的流言蜚语,歌颂张许二人的 高贵品质和历史功勋。 第一层(2):驳斥“畏死辞服于赋”的错误论调。 三个事实论据: 1)“位本在巡上” 2)“苦守尺寸

28、之心,食其所爱之肉” 3)“虽愚人变能数日而知死处矣” “远之不畏死亦明矣” 8/9/202245高二语文备课组层次结构(二)第二层(3):批驳“城之陷,自远所分始”的论调 两个比喻说理: 1)“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斋者” 2)“引绳而绝亡,其绝必有处” “城之陷,自远所分始”的论调“与儿童之见无异”第三层(4):驳斥“责二公以死守”的错误议论。 首先:指出张许不知旁人会见死不救 其次:强调睢阳尚不能守,逃到他处又何用 然后:睢阳不能守率残余饿赢能突出重围? 接着:歌颂张,许“守一城,捍天下”的功绩。 最后:怒斥小人不追究拥兵坐观者,反责“二 公以死守”的卑劣行为。8/9/202246高

29、二语文备课组层次结构(三)第三部分(5),记叙南霁云的事迹 1层:叙南霁云乞师贺兰进明的经过。 2层:南霁云与张巡壮烈就义的经过。第四部分(6):补叙张巡,许远的轶事。 1层:详叙张巡博学与英勇就义的事迹。 2层:简叙许远宽厚的为人。 3层:交代于嵩(讲述张、许轶事之人)之死。8/9/202247高二语文备课组艺术特色(一) 1、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神气流注,章法浑成。 文章先议后叙,看来是两大部分,但毫无脱节之感,这首先是因为不管是叙述,还是议论都服务于赞美英雄,斥责小人的鲜明主题。 从整体上讲文章的前半部分侧重议论,但议论中带有叙事。例如:“远虽村若不及巡者,与巡死先后异耳”。这节文字主要

30、对许远的高贵品质进行议论。但也附带叙述了许远开门纳巡,授之柄而处其下的事迹。把议论与叙述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再如“这诚畏死,何苦守尺雨寸之地以与赋抗而不降乎?”这一节文字主要针对“畏死”的论调进行驳斥,但又包含了对许远杀所爱的人充饥的事迹的叙述。 8/9/202248高二语文备课组艺术特色(二)2、描写人物,形象逼真,气韵生动,丰富饱满。 文中人物各有性格特征,南霁云的刚烈英武,张巡的从容不乱。许远的宽厚谦逊,贺兰进明的卑劣无耻。 本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具有以下特点: 1)通过若干精彩的场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其中南霁云乞师贺兰进明的描写最脍炙人口,文中精心描写了南霁云慷慨陈辞、拔刀断指、抽矢射

31、塔三个场面,歌颂其凛然正气,赞美其忠肝义胆。 8/9/202249高二语文备课组艺术特色(三) 2)从人物的言行中塑人物 南霁云在贺兰宴会上的讲话:“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三个“食”字,顿为两层,显得强调有力,加上两个“虽不”句式连用,将南霁云时刻挂念着围城中父老和同伴们的心理,赤诚报国不图个人好处的品质,生动地刻画了出来。 3)细节描写 “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体现出霁云刚烈无比的激愤难抑的感情,令人触目惊心。8/9/202250高二语文备课组艺术特色(四)3、衬托手法塑造人物 如:南霁云的忠肝义胆,磊落胸怀和刚烈英武,以贺兰进明可耻的居

32、心和卑劣的行径作反衬。张巡就义时从容镇定,视死如归,也是由其部下的痛苦哀恸的表情来衬托的。“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的表现,衬托出南霁云拔刀断指行为的壮烈感人。8/9/202251高二语文备课组重难点问题及答案(一)1、谈谈本文的议论与叙事并重的特色本文最大特色是议论与叙事并重,前半部分侧重于议论,针对污蔑许远的错误论调进行驳斥,在驳斥中补叙许远事迹。后半部分侧重于叙事,着重记叙了南霁云的动人事迹,并补叙张巡、许远的其他事迹。2、本文前半部分是驳论,驳论时所用的论据和所采用的论证方法。类比论证,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理作理论论据。(全文第三自然节)对比论证,用“弃城而图存者”、“擅强兵坐而观者”作

33、对比。(第四自然节)8/9/202252高二语文备课组重难点问题答案(二)3、概述张巡、许远、南霁云三人的性格特征。张巡:具有从容镇定的气度,视死如归的品质,博闻强记的品格。许远:具有宽厚谦和、为国让贤的崇高品质。 南霁云:嫉恶如仇、忠贞刚烈4、分析本文的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本文采用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传神。如南霁云的拔刀断指、抽矢射塔的描写,张巡的超人记忆力和就义时的动作、语言描写,都是最精彩的片断。8/9/202253高二语文备课组知人 明事 辨理人物传记阅读方法:主人公通过记言记行,描写了若干件事。品质 评价 道理(张巡)8/9/202254高二语文备课组细节描写:

34、1、外貌描写3、语言描写2、动作描写何为久读此?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汝勿怖!死,命也。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大义凛然张巡形象:南霁云的深明大义部下的痛苦哀恸许远的谦和让贤侧面描写贺兰明进的卑鄙无耻( 正衬 )(反衬)高大威武记忆力强才思敏捷视死如归为人谦和从容镇定8/9/202255高二语文备课组人物形象张巡:具有从容镇定的气度,视死如归的品质,博闻强记的品格。许远:具有宽厚谦和、为国让贤、忠贞不畏死的崇高品质。 南霁云:嫉恶如仇、忠贞刚烈贺兰进明:善嫉,自私;爱才。8/9/202256高二语文备课组 巩固检测8/9/202257高二语文备课组1、高一时候曾学过韩愈的作品( )A、

35、劝学 B、师说2、与韩愈共同发起古文运动的是( )A、柳宗元 B、白居易3、张中丞后叙中“后叙”指的是( )A、后来叙写的 B、对有关材料的补充一、文学常识BBA8/9/202258高二语文备课组二、重点字词(1段):解释划横线词的意思1、得李翰所为张巡传( )A、介词,给 B、动词,撰写2、韩以文章自名( )A、自称 B、自己命名3、然尚恨有阙者( )A、怨恨 B、遗憾BAB8/9/202259高二语文备课组二、重点字词(2段):解释划横线词的意思4、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 )A、接纳 B、让进入5、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 )A、被俘虏 B、俘虏6、不能通知二父志( )A、把事项告

36、诉人知道 B、深入了解BAA8/9/202260高二语文备课组二、重点字词(2段):解释划横线词的意思7、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 )A、确实,的确 B、表假设,果真8、食其所爱之肉( )A、s,把东西供给人吃 B、sh,吃9、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 )A、sh, 许多天 B、sh,计算着日子BAB8/9/202261高二语文备课组三、翻译句子(12段)1、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者。 写作这篇传也甚为详细周密,然而我尚且为其有缺失而感到遗憾。2、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 (许远)授权(张巡)而自己甘处其下,毫无疑心和猜忌,最终与张巡一同守城而死,成就了功业名望。

37、3、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 难道说许远这样贤明的人却会做这样的事吗?8/9/202262高二语文备课组二、重点字词(3段):解释划横线词的意思10、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 )A、辱骂 B、耻辱11、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A、引导,率领 B、拉,伸长12、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伤饿羸之余( )A、jing,介词,把 B、jing,动词,率领13、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 )A、掌握,据有 B、专长,善于AABB8/9/202263高二语文备课组三、翻译句子(3段)4、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拉一根绳子把它拉断,它一定有个断裂的地方。5、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

38、遏其势。 用千百个越战越少的士卒,迎战百万个一天比一天增多的敌军,掩护江淮这个地方,遏制叛军长驱直下的势头。8/9/202264高二语文备课组二、重点字词(4段):解释划横线词的意思1、屡道于两府间( )A、说 B、经过,往来2、强留之,具食与乐( )A、备办 B、全部3、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 )A、常常 B、处处4、此矢所以志也( )A、表结果 B、用来ABBB8/9/202265高二语文备课组二、重点字词(5段):解释划横线词的意思1、有依嵩者,少依于巡( )A、依赖 B、追随2、籍时尚小,粗问巡、远事( )A、当时还 B、流传3、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 )A、学习功课 B、读过的书籍4、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 )A、面容颜色 B、容貌ABBA8/9/202266高二语文备课组三、翻译句子(4段)1、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 南霁云向贺兰进明乞求救兵。2、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在座的人大惊,都被云的行为所感动,激动得流泪。3、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 我想将来用来有所作为的,既然你说了话,我岂敢不死!8/9/202267高二语文备课组三、翻译句子(5段)1、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 于是就背诵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