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教版高中语文念奴娇高考专题(Ti)复习第一页,共五十九页。1.学习词作的内容,把握词人的情感。2.学习对比、衬托、用典等(Deng)修辞手法。3.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词。【学习(Xi)目标】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第二页,共五十九页。预读(Du)先学多读厚(Hou)积品读研析内容索引第三页,共五十九页。预读(Du)先学第四页,共五十九页。1.字音辨识(1)纶巾( )(2)酹江月()(3)封(Feng)狼居胥()(4)佛狸祠() 语言知识强(Qiang)化unlixb第五页,共五十九页。2.通假举要(1)早生华发:_(2)一尊还酹江月:_3.词语解释(1)酹江月:_(2)烽火扬州
2、路:_(3)赢得仓皇北顾(Gu):_(4)可堪回首:_同(Tong)“花”,花白同“樽”,酒杯古人祭奠时把酒洒在地上祭神。文中指洒酒酬月,寄托词人的感情。宋代行政区划名。落得。岂堪,哪能。第六页,共五十九页。4.古今异义(1)大江东去古义:_今义:江河。(2)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古义:_今义:有才学而不拘礼法;跟(Gen)男女间情爱有关的;轻浮放荡。(3)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古义:_今义:有才学而不拘礼法;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轻浮放荡。长(Chang)江。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英俊杰出的。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第七页,共五十九页。5.一词多(Duo)义(1)故(Gu)故垒西边:_既克,
3、公问其故:_故木受绳则直:_(2)道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_会天大雨,道不通:_师道之不传也久矣:_形容词,旧时的名词,原因连词,所以动词,说名词,道路名词,风尚第八页,共五十九页。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土地之大,封内千里:_封来江渺渺,信去(Qu)雨冥冥:_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_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_乃遂收盛樊於期首,函封之:_故国神游:_六国破灭,非(Fei)兵不利:_去国怀乡,忧谗畏讥:_(3)国名词,地方(4)封名词,诸侯国名词,国都古代帝王筑坛祭天国土,土地书信封赏帝王把爵位及土地赐给臣子封闭第九页,共五十九页。望中犹(You)记:_七月既望:_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_
4、诸人持议,甚失孤望:_(5)望(Wang)回望农历的每月十五日盼望希望第十页,共五十九页。6.词类活用名词的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尚能饭否(Fou):_(2)名词作状语大江东去:_灰飞烟灭:_赢得仓皇北顾:_吃(Chi)饭向东像灰一样,像烟一样向北第十一页,共五十九页。7.翻(Fan)译句子(1)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译文:_(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译文:_手(Shou)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劲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元嘉二十七年宋文帝刘义隆(刘裕的儿子)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却落得向北回望,仓皇败还。第十二页,共五十九页。8.名言警句
5、(1)课文名句大(Da)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第十三页,共五十九页。(2)课外名句苏轼作品名句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苏轼临江仙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苏轼鹧鸪天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何处望神州(Zhou)?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第
6、十四页,共五十九页。 文(Wen)本常识积累一、作者简介1.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Qi)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第十五页,共五十九页。2.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
7、)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他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You)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著名词作有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满江红家住江南沁园春杯汝来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有词集稼轩长短
8、句。第十六页,共五十九页。二、背景展示1.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1082年,苏轼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Ban)百,站在赤鼻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仍未实现,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第十七页,共五十九页。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开禧元年(1205),这之前,辛弃疾在福建安抚使任上,因政敌的弹劾而被罢官。他先居上饶,后徙铅山,先后被闲置达八年之久!直到嘉泰三年(1203)又被朝廷召入京师,并派他出任镇江知府,这首词便是在镇江任上所作。这时宰相韩侂胄想用北伐做幌子来笼络时人,以提高自己的威望,扩大自己的权势。辛弃疾正是在这
9、种背景下,以65岁的高龄来到镇江任职的。镇江是一个地势险要的军事重镇,他本以为到这里能有所作为,可以积极备战练兵,积蓄军事实力,准备北伐。但很快他便发觉韩侂胄是为了(Liao)邀功,只想草率出兵;而朝廷则毫无北伐复国之意。于是他深感失望和气愤!他登上了北固亭,联想起历史上这里的人和事,再回忆自己的经历,并对照自己的现实处境,更加感到悲愤不平!于是便以怀古为名,借用历史典故,把自己的一腔怒气和怨恨尽情地在这首词中发泄出来。第十八页,共五十九页。三、文学常识豪放派是相对婉约派而言的。词原来是从民间小调发展来的,多以艳情为题材,语言清丽,音律严谨,表现婉转含蓄,就用“婉约”二字来形容(Rong)它的
10、风格。后来慢慢有了变化,到了苏轼的笔下,词的题材被大大拓宽了,所谓“以诗入词”,形式上也不再严格遵守腔调韵律,词境更壮阔了,确立了豪放派的风格。豪放派词人中,辛弃疾是集大成者。第十九页,共五十九页。品读(Du)研析第二十页,共五十九页。念奴娇赤壁怀古“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轮明月,放射出悲天悯人的光辉;“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一排短松,守候着生死离别的深情;“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杯浊酒,凝结着壮志难酬的感慨;“拣尽寒(Han)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片沙洲,见证了孤苦无依的飘零;“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一只小舟,带走了蝇营狗苟的烦懑;“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
11、烟雨任平生”,一袭蓑衣,织就了风吹雨打后的宁静。这,就是苏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课(Ke)堂导语第二十一页,共五十九页。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Zhe)是辛弃疾墓前的一副对联,上联谈辛弃疾的豪放词风,下联写辛弃疾的黍离之悲、爱国情怀和爱国抱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受他的豪放词风和爱国情怀。第二十二页,共五十九页。 通读整体(Ti)感知下面是本文内容结构思维导图,读后回答(Da)图后问题。第二十三页,共五十九页。答(Da)案(1)念奴娇赤壁怀古(Gu)思路明晰,请根据图中提供的内容进行概
12、括,并在图中处填上相应的三字词语。答案绘奇景颂英雄发感慨第二十四页,共五十九页。答(Da)案(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充分用典,并且典故的用意各不相同,请仿照孙权和刘裕(Yu)典故的形式,在图中处填写相应的内容。答案评古论今壮志难酬第二十五页,共五十九页。答案(An)(1)用词很有表现力。“乱”写出了山石的高低错落,“惊”写出了巨浪的声势,“拍”写出了波涛的力量,“卷”写出了波涛的翻滚,“雪”写出了波涛的色彩。寥寥数语,绘形绘声绘色,蔚为壮观。(2)借景抒情。用眼前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词人内心的波涛起伏。阅读(Du)念奴娇赤壁怀古,回答问题: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写景的千古名句,
13、它好在哪里?答案 深读重点探究第二十六页,共五十九页。答案(1)原因:词人用周瑜来与(Yu)自己作对比。周瑜年轻有为,江山美人兼得,春风得意,且有儒将风度,指挥若定,胆略非凡,气概豪迈。词人联想到自己功业无成、早生华发、坎坷不遇,徒有报国之志,因此就发出了“多情应笑我”的感慨,语似轻淡,意却沉郁。(2)抒发了词人渴望报国却报国无门的惆怅,对自己年近半百却功业无成的感伤。2.登临赤壁,词人为什么会想到周瑜?抒发了(Liao)词人什么样的感情?答案第二十七页,共五十九页。答案上片:为了引出赤壁古战场,先从眼前的长江着眼,用长江作赤壁的陪衬。长江之水淘尽了千古风流人物,也见证了英雄豪杰的辉煌业绩。不
14、仅用大江的磅礴气势来为心中的周郎赤壁壮威,还以千古的英雄豪杰作陪衬。一时多少豪杰,大都被无情的历史长河荡涤干净了,只有青春年少、英姿勃发、干练儒雅的周郎立于词人心中。下片:用美人衬托英雄,英姿勃发的风流俊才周郎刚刚迎娶了国色天香的美女(Nv)小乔,更见出周郎的丰姿潇洒、年轻有为,令人羡慕。周瑜装束儒雅,风度翩翩的仪态装束衬托出周郎大战时成竹在胸、稳操胜券的形象。周郎在谈笑之间就让曹军灰飞烟灭,衬托了周郎用兵如神、战功卓著的形象。3.本词运(Yun)用了衬托手法,请结合词作内容简要赏析。答案第二十八页,共五十九页。答案(1)这是词人以廉颇自况,仍希望为国效力。(2)这一年词人已经65岁了,然而韩
15、侂胄不接受他(Ta)的缓进建议,又有小人从中挑拨,这不能不使词人感到悲愤自己很可能会像当年的赵国名将廉颇一样,被当政者弃之不用。阅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Gu),回答问题:4.词人在词作的结尾写“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有什么用意?答案第二十九页,共五十九页。答案(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怀念英雄,表现了词人收复(Fu)失地的决心。(2)“人道寄奴曾住”:怀念古人,表现了词人北伐的决心。(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借古讽今,批评草率出兵。(4)“烽火扬州路”“佛狸祠下”:今昔对照,不堪回首。(5)“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自我感慨,不忘为国效力。这些典故的使用使词情思隽永,含
16、蓄深刻。5.找出词中的(De)典故,并分析其作用。答案第三十页,共五十九页。6.“用事(Shi)”指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于辛弃疾词中的“用事”,众人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辛弃疾词中的“用事”太多,影响了语言的流畅;有人认为辛弃疾词中的“用事”用得很成功,能帮助理解词人的思想感情;有人认为辛弃疾词中的“用事”是为了躲避当朝政治,能免遭迫害。对此,你有何看法?答(Da)案第三十一页,共五十九页。答案(观点一)“用事”太多,影响了语言的流畅。据说岳飞的孙子岳珂这样评价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微觉用事多耳。”意思是批评这首词题咏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太多了。“用事”太多增加了阅
17、读难度,影响了这首词的流畅度。(观点二)“用事”用得(De)很成功,能帮助理解词人的思想感情。就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来说,词的上片借历史人物来抒写自己的抱负,一个胸怀复国大计的爱国词人的形象栩栩如生。这样写在艺术上是极为成功、无可指责的。词的最后用廉颇思赵一事表达词人的悲愤之情,成功地再现了词人的自我形象。从艺术手法上来说,辛词的“用事”是非常成功的。综观这首词,“用事”虽多,然而抒情的脉络清晰,词中所涉及的那些历史故事全都图画般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词人的思想感情也使人觉得触手可及。第三十二页,共五十九页。(观点三)在辛弃疾(Ji)所生活的年代,权臣当道,“用事”不仅可以借助历史故事表达
18、词人的思想感情,还可以巧妙地绕开当朝政治,以免因“直谏”而遭受迫害。第三十三页,共五十九页。答案(1)英雄的业绩与可悲的现实的对比:针对南宋的萎靡不振。(2)刘裕“气吞万里如虎”与刘义隆“赢得仓皇北顾”的对比:提出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You)的做法。(3)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的对比:抒发忧国伤时的感慨。这些对比使词义更加丰富曲折,感情更加委婉强烈,形象更加鲜明生动。7.词中运用了哪些对比?有(You)何作用?答案第三十四页,共五十九页。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Ci)都是豪放风格的词(Ci)作,试比较它们在豪放风格上的异同。答
19、(Da)案 延读思维拓展第三十五页,共五十九页。答案(1)相同点:景物方面。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所写景物都雄奇伟(Wei)壮,场景都气势恢弘,意境都雄浑壮阔。人物方面。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他少年得志,婚姻美满,儒雅潇洒;赤壁鏖战时,他指挥若定,以弱胜强,建立功业。这样的形象充分体现出豪放气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孙权继承父兄大业,年轻有为,英明果断,积极抗曹;刘裕虽出身卑微,却能励精图治,厉兵秣马,势如破竹,成就北伐大业;霍
20、去病,北击匈奴,“封狼居胥”;廉颇老当益壮,穷且益坚,壮心不已,愿为国家效命。这些英雄豪杰均体现出豪放气势。第三十六页,共五十九页。事件方面。两首词中展现的都是重大历史事件,如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赤壁之战,刘裕的北伐中原,西汉与匈奴之争,南宋与金之战等,都是历史的巨幅画卷,均能体现出豪放气势。情感方面。两首词都是词人面对祖国河山,缅怀古代英雄,表达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两首词的结尾虽都有点儿感伤,但不同于婉约风格(Ge)的伤感,而是苍凉、忧愤之中激荡着一腔追慕英雄、壮心不已的豪迈之情。第三十七页,共五十九页。(2)不同点:形象上,所写之景及人有所不同。念奴娇赤壁怀(Huai)古中主要写的是周瑜,而
2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出现了孙权等六个历史人物。周瑜、孙权同是三国时代的风云人物,苏轼与辛弃疾却根据自己的需要,分别作出了不同的选择。周瑜高雅洒脱,春风得意,二十四岁做中郎将,三十四岁做三军大都督,“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年纪轻轻就建功立业;而满腹锦绣的东坡居士却不但未被重用,而且被贬。苏轼写本词时已年近半百,功业无成,因而特别仰慕周瑜。孙权十九岁成为东吴的统治者,果敢坚毅;二十岁作为三军统帅,不畏强敌,以少胜多。辛弃疾推崇他其实是批判软弱无能、妥协投降的南宋统治者。第三十八页,共五十九页。语言上,苏词开阔明朗,如:“穿”字形象地写出了山的陡峭,具有立体感;“卷”字逼真地写出了波涛的汹
22、涌澎湃。辛词因用典(Dian)多而显得含蓄深沉,如“赢得”二字就蕴含着浓烈的讽刺意味。手法上,苏词以描写为主,从写景中逐层托出人物;而辛词以叙事为主,人物蕴含在事件之中。另外,苏词运用了衬托手法,以“多少豪杰”及“小乔初嫁”衬周郎;而辛词用典颇多,典中套典,自然精当。抒情上,苏词紧扣个人际遇,在感伤自我的同时,豪中带旷,即借周瑜的英雄气度抒写自己的豪迈、旷达;而辛词紧扣政治现实,借咏史来谈自己的战略见解,更主要的是借颂扬孙权、刘裕等英雄的壮举来斥责统治者的贪图享乐、苟且偷安,流露出浓烈的忧民忧国情怀,豪放之中更多悲壮之气。第三十九页,共五十九页。多(Duo)读厚积第四十页,共五十九页。用典所谓
23、用典,就是引古事、古人来比喻今事、今人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Wen)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恰当地用典,可使诗文(Wen)文(Wen)情隽永,含蓄深刻。用典或仰慕古人;或以古人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等。言简意赅,以一当十。 读技法 勤练(Lian)笔第四十一页,共五十九页。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Kou)北固亭怀古中使用典故,与南宋统治者形成类比及对比。如用三国时东吴孙权和南朝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的英雄壮举,对比南宋统治者懦弱妥协的无能政治行为;用宋文帝刘义隆的草率北伐,急于建功立业,反遭惨败,来类比宋宁宗、宰相韩侂胄对战争没有做到充足的准备工作,必将导致失败的结果;用战国时赵国名将廉颇受奸臣
24、所害的故事,类比南宋王朝践踏人才,无知地任用无能之辈。作者以刘宋比南宋,以北魏比金国,以刘义隆、王玄谟昏君庸臣比现实中的宋宁宗、韩侂胄,足见其用典之精及其胆量之大,对当权者毫不畏惧。第四十二页,共五十九页。【技巧点拨】在创作过程中,用典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采用熟悉、具有借鉴意义的典故,而不用冷僻的典故。2.灵活、贴切、生动是用典的最高目标。3.不要随意使用典故,即不为用典而用典。4.常见的古代(Dai)诗词用典有四个种类:(1)明用。直接引用典故原事,诗人感情和所用典故思路一致。例如:曹操短歌行结尾有“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之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原诗用周公姬旦辅佐年
25、幼成王一事,说周公“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曹操用此典,表达了招贤纳士、礼遇天下人才的诚心。第四十三页,共五十九页。(2)暗用。间接引用典故,即把典故融化在诗歌中,含蓄隽永,天然浑成,不饰雕琢。行文流畅贯通,辞若己出,即使不知其中用典,也可领会诗意(Yi);知道用典则更觉意(Yi)味深长。所以暗用又叫化用。例如:鲁迅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暗含“孺子牛”典故。“孺子牛”一词出自左传。相传齐景公晚年宠爱幼子荼,荼又名孺子。孺子撒娇,要老父装牛让他牵着玩。景公应允,口衔绳,手着地,不停地学牛叫。齐景公年岁已老,一不小心,栽倒在地上,磕掉门牙一颗。于是“孺子牛”的故事便广泛流
26、传。鲁迅用典充分表达了他甘做人民大众的牛,抒写了鲁迅先生对人民大众的忠诚和热爱。第四十四页,共五十九页。(3)侧用。是指从典故侧面意义取用典实,即故意避开典实的正面与反面意义,而另外选取典实的某一个侧面,借事起兴,旁敲侧击,显现自己的用意。能起到切中肯綮、言简意赅之效。例如:宋梅尧臣田家诗是这样写的:“南山尝种豆,碎荚落风雨;空收一束萁,无物充煎釜。”诗歌借用曹植七步诗之典:“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写七步诗,诉说的是同室操戈、手足相残、相煎太急之悲苦。梅尧臣借以(Yi)描写农夫生计之艰难。第四十五页,共五十九页。(4)反用。即对原来典故反其意用之,即典故义与自己
27、的用意相反或相对。通过暗示、对比、衬托等手法将典故具有的含义加以引申,言此而意彼。例如: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中有“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之句,诗句表面是说自己垂泪,实际也是用典。春秋时,齐景公登牛山,北望(Wang)国都临淄而流泪,叹息道:“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杜牧难得欢愉,和朋友登山,抒发感慨,认为不必像齐景公那样独自落泪,感慨人生无常,古往今来尽皆如此,谁能幸免呢!这样写已经和齐景公登牛山而流泪的感情迥然不同了。但诗人仍没有跳出惆怅、哀怨、郁闷的樊篱,以人生无常聊以自慰,语似旷达,实则抑郁感伤。第四十六页,共五十九页。【迁移运用】请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另(Ling)选我国两位
28、古代诗人的名句,仿写句子。要求结构一致。春天来了,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穿过了大江南北,世界各地都留下了她的足迹。韩愈笔下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道出了生机盎然的春;_;_。答案(示例)谢朓笔下的“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说出了万紫千红的春白居易笔下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讲(Jiang)出了热闹非凡的春答案第四十七页,共五十九页。一、课本素材【点击素材】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Hui)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读素材 善(Shan)积累第四十八页,共五十九页。【运用示例】风飘飘,水潺潺,
29、掸掸这一路素衣风尘,驾一叶扁舟,于清秋的黄昏,残阳如血,沧海如幕,来到这古战场赤壁。心中沉浸着如此的哀闷,漫想:那“乌台诗案”的苦楚,那皇帝谪贬的敕令,那洛阳亲友的牵念。于是,黄州成为苏轼的落脚地,赤壁成了苏轼的赤壁。他想起了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他问自己,难道自己不正是那东吴的都(Du)督吗?自己满腹经纶,胸中有的是治国平天下的笔墨,而此时,面对这一片漫漫江水,他陷入了沉思。他的思绪像长了翅膀似的,继续飞扬,斟一杯酒,临江而酾,是祭奠那死去的英雄,也是祭奠自己的往昔。第四十九页,共五十九页。二、课外素材张恨水的两次破例有“民国第一写手”之称的张恨水,
30、是民国时最多产、作品最畅销的大作家。他为人正直坦荡、爱憎分明、不慕权贵,原则性极强,向来与国统区的达官政要保持距离。但他的文学生涯,却有两次破例格外引人注目,而且都与国民党74军的余程万(Wan)将军有关。第五十页,共五十九页。第一次破例是因受余将军之托而改变创作风格。1943年11月18日至12月初,余程万率74军57师(代号“虎贲”师)八千余名官兵坚守常德,与三万多日寇浴血拼杀半月余,以全师仅83人生还的重大牺牲,牢牢牵制了日军主力,为援军合围赢得了主动。为了纪念常德会战,余程万派两个部下到张恨水位于重庆南温泉的茅屋内,恳请他写“虎贲”师的壮烈事迹。张恨水于1945年春动笔,一改写言情小说
31、时擅长的虚构手法,经过深入、细致、严谨的调查采(Cai)访,终于写成首部现代战史小说虎贲万岁,令全国抗日民众倍感振奋。第五十一页,共五十九页。第二次破例是关于酬谢问题。虎贲万岁快完稿时,余程万非常高兴,特地派人送来一笔相(Xiang)当丰厚的酬金,尽管张恨水当时十分清贫,但他坚辞不收,表明写书并非为余将军个人,而是为了唤起广大民众的抗日热情。抗战胜利后,余程万驻守南京,为表酬谢要宴请张恨水,也被婉拒了,但张恨水破例接受了余程万送来的一件礼物:一把缴获的日军战刀。在张恨水看来,抗战胜利、国耻得雪就是最好的酬谢。【选材感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如苏轼、辛弃疾般的古代文人
32、的忧国忧民之情;而在抗日战争中为抗日将士而改变创作风格的张恨水和接受缴获的日本军刀的酬谢的张恨水,心中装的也是满满的爱国情!第五十二页,共五十九页。贺新郎夏景苏轼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Tong)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读美文 会赏(Shang)析第五十三页,共五十九页。【读后启悟】这是一首抒写闺怨的双调词,上片写美人,下片掉转笔锋,专咏石榴花,借花取喻,时而花人并列,时而花人合一。词人赋予(Yu)词中的美人、石榴花以孤芳高洁、自伤迟暮的品格和情感,在这两个美好的意象中渗透进自己的人格和感情。词中写失时之佳人,托失意之情怀;以婉曲缠绵的儿女情肠,寄慷慨郁愤的身世之感。第五十四页,共五十九页。西江月遣兴辛弃疾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Xin)著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读后启悟】辛弃疾的这首小词,语言明白如话,文字生动活泼,表现手法新颖奇崛。上片作者说忙在喝酒贪笑,下片则描绘了一次醉态。粗看,该词正如标题所示,是一时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兰州社区团购合同范本
- 再生资源回收收购合同范本
- 化工储罐出租合同范本
- 加盟艺术培训合同范本
- 债权置换合同范本
- 农土租赁合同范本
- 加工店转让合同范本
- 中介拿钥匙装修合同范本
- 劳务包活合同范本
- 劳务派遣辞退合同范本
- 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及根因分析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 Module8Myfuturelife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英语外研版九年级下册
- 中职历史教学计划
- NB-T+10499-2021水电站桥式起重机选型设计规范
- 六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浙美版)
- JT∕T 795-2023 事故汽车修复技术规范
- 2024年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湘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 天津在津居住情况承诺书
- 2022年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二次函数性质综合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