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理学n教学大纲(供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等小班教学使用)四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生理教研室2016年2月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生理学 n课程号:501075040课程类别:校级平台课 TOC o 1-5 h z 学时:64学分:4二、教材朱大年主编,生理学,第 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三、主要参考资料.姚泰主编,人体生理学(上、下册),第 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姚泰主编,生理学(八年制教材),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Guyton AC, Hall JE.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12th ed, Saunders
2、 2011四、成绩评定终考试占50%;平时成绩占50%五、教学目的及要求(见前言)六、教学内容(见各章)、广.刖百生理学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以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人体生理学的任务是研究构成人体各个系统的器官、组织和细胞的正常活动过程;生理功能的内部机制;不同细胞、组织、器官、系统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并阐明人体作为一个整体,其各部分功能活动如何相互协调、相互制约,从而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生理学又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学生只有在了解人体正常功能活动的基础上,才能理解各种疾病情况下的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变化,一个器官的病变
3、如何影响其他器官的功能,从而进一步理解治疗这些疾病所采用的各种医疗措施。因此,生理学知识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后续的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及各门临床课程的学习。生理学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生理学的知识很多都来自于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因此学习生理学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了解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更有利于引导学生将生理学知识与其他相关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为此,生理学教学活动一方面重在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同时将生理学知识与临床问题有机的结合,帮助学生加深对生理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其教学方
4、式除采取课堂讲授以外,还根据教学内容开展教师指导下的自学、写综述、读书报告及临床病案讨论等。学生在学习生理学课程时应根据教学大纲中了解、熟悉和掌握三个层次的要求进行。本大纲执行的理论课时数为 64学时,各章学时分配如下:绪论2学时细胞的基本功能10学时血液4学时血液循环11学时呼吸7学时消化和吸收4学时能量代谢与体温3学时尿的生成和排出6学时感觉器官的功能4学时神经系统的功能11学时内分泌2学时第一章 绪论掌握:内环境和内环境稳态;兴奋性和兴奋;负反馈控制系统及其生理意义;正反馈概念。熟悉:刺激与反应的概念;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正 反馈控制系统。了解:生理学的概念;人
5、体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层次;非反馈控制系统和前馈控制系统。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查阅文献, 讨论和写小综述,帮助学生深刻认识生理学与临床 医学的关系,机体如何维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稳态对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性。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掌握:化学门控通道、电压门控通道、机械门控通道的概念;细胞膜生物电现象产 生的机制(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动作电位的特征;阈电位概念;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的传播;神经 -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骨骼肌兴奋 -收缩耦联 的概念。熟悉:细胞跨膜物质转运的方式;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主要信号转导通路;局部电位;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
6、的主要环节;骨骼肌收缩的形式(等张收缩和等长收缩,单 收缩与强直收缩);影响骨骼肌收缩效能的因素(前负荷、后负荷和肌肉收缩能力的概 念以及它们对肌肉收缩的影响)。了解:细胞膜的基本结构,酪氨酸激酶受体信号转导系统;生物电现象的观察和研 究方法;电紧张电位;细胞的兴奋性及其恢复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骨骼肌细胞收缩的 分子机制。教学方式:以细胞外的信号如何影响细胞内的功能活动,电刺激神经肌肉标本如何 引起骨骼肌的收缩,高血钾引起肌无力的病案,引导学生自学讨论掌握相关知识。第三章血液的功能掌握:血浆渗透压的作用;生理止血的概念,基本过程和意义;血液凝固的概念和基本过程;凝血因子的概念;内源性凝血途径和
7、外源性凝血途径的特点;血型的概念;ABO血型系统的分型及其鉴定;输血原则。熟悉:血小板在生理止血中的作用;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抗凝血酶、肝素的作用;Rh血型系统及其生理意义。了解:血液的组成,血液的理化特性及其在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中的地位和作用; 凝血因子;抗凝系统的作用;纤维蛋白溶解与抗纤溶作用。教学方式:针对血栓性疾病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自学讨论生理止血和凝血的相关知 识;讨论血型鉴定对输血安全重要性。第四章血液循环掌握: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窦房结起搏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自动节律性的概念和产生机制;心脏内兴奋传导的特点。心脏的泵血过程;心泵 功能的评价和影响心输出量的因
8、素。血压的概念和动脉血压正常值;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组织液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微循环和中心静脉压的概念。心交 感神经及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受体及其作用;交感缩血管神经节后纤维的分布特点、递质、受体及其作用;压力感受性心血管反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熟悉:心肌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与收缩的关系;心肌的自律性和影响自律性的因素;心脏内兴奋的传播途径。心肌细胞收缩的特点;心动周期的概念;瓣膜在心脏泵血活动 中的作用;心泵功能的贮备;微循环的三条通路及其作用;延髓的心血管中枢;化学感 受性心血管反射;血管升压素对心血管
9、活动的调节;冠脉循环的特点及其调节。了解:心肌细胞兴奋性和影响兴奋性的因素;影响心肌细胞传导性的因素;正常心 电图各波及其生理意义。心房在心脏泵血活动中的作用;心脏的周期性活动与心音的产 生;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血流量、血流阻力;动脉脉搏;静脉血压;静脉回心血量及 其影响因素;微循环的组成及血流动力学;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舒血管神经 的分布及其作用;高位中枢对心血管的调节作用;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血管 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激肽释放酶 -激肽系统、心房钠尿肽、前列腺素、阿片肽,组 胺等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心血管功能的自身调节。教学方式:由学生自己根据在细胞生理一章已学习的神经
10、细胞和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活动及其产生原理,总结、讲授、讨论心肌细胞生物电活动及其产生原理;根据心脏泵血原理,讨论心脏泵血功能异常对血液循环的影响;根据动脉血压的形成原理和影响因素,讨论高血压的危害、治疗原则、药物选择;根据组织液生成和回流原理,讨论组织液生成回流平衡异常和水肿的发生机理;根据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原理,讨论调节异常对血液循环的影响。第五章 呼吸掌握:肺通气、肺换气的概念;肺通气的动力(呼吸运动,呼吸运动时肺内压的 变化,胸膜腔内压的形成及生理意义);肺通气的弹性阻力及顺应性;肺泡表面活性 物质及其生理作用;气道阻力;功能余气量,肺活量、用力肺活量和用力呼气量,肺 泡通气量的概念;影响
11、肺内气体交换的因素;血氧容量、血氧含量和血氧饱和度的概 念;氧解离曲线的概念及其各段的生理意义;肺牵张反射的概念、过程及意义;化学 感受器性反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和氢离子浓度变化对呼吸的影响、作用 途径及意义)。熟悉:呼吸的三个环节;呼吸运动的形式;比顺应性,胸廓的弹性阻力及顺应性; 每分通气量,最大通气量;肺换气和组织换气过程;肺扩散容量;气体在血液中运输 的形式(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二氧化碳的运输形式;延 髓基本呼吸中枢和脑桥呼吸调整中枢。了解:呼吸的意义,惯性阻力,粘滞阻力;无效腔;补吸气量,补呼气量,残气 量,深吸气量,肺总量的概念;呼吸膜的结构,组织
12、换气;血红蛋白的结构与性质; 二氧化碳离解曲线;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对二氧化碳运输的影响;呼吸中枢的概念; 呼吸节律的形成和高位中枢对呼吸运动的调节作用;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及其意义。教学方式:以肺通气弹性阻力增加如何影响呼吸,慢性支气管炎对肺通气的影响,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的危害和治疗,如何测定肺通气功能,影响肺换气的因素及危害,氧运输的特点,高原缺氧高原病,CO中毒的危害及预防,以及机体缺氧或CQ储留时如何进行调节等问题和病案,引导学生自学讨论掌握相关知识。第六章消化和吸收掌握:消化(机械性和化学性消化)和吸收的概念;胃肠激素的概念及其生理作用;消化液的生理作用;唾液的主要成份及作用;胃液的
13、性质、成分和作用;黏液 -碳 酸氢盐屏障;消化期胃液分泌的调节及其特点;胃的主要运动形式;胃的排空及其控 制;胰液、胆汁的主要成份及其生理作用。熟悉:消化道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消化道平滑肌运动的形式;唾液分泌调节的 特点;促进胃液分泌的内源性物质;胃黏膜的自身保护作用;小肠的运动形式;胰液 分泌的调节;营养物质吸收的方式和部位;排便反射。了解:消化腺的分泌功能;消化道活动的神经支配及作用;消化间期的胃运动; 呕吐;胆汁的性质;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调节;小肠液的性质、成份及作用;小肠液分 泌的调节;小肠运动的调节;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大肠液的分泌;大肠 的运动。教学方式:以食物中三大营养物
14、质的消化和吸收为主线,结合常见的消化道疾病, 引导学生学习讨论有关生理学知识;根据第一个消化道激素发现和幽门螺旋杆菌发现 的科学故事,指导学生设计一项实验证明消化道功能的调节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的 能力。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掌握:能量代谢、食物的热价、食物的氧热价和呼吸商的概念;影响能量代谢的 因素;基础代谢的概念;体温及其调节:体温的概念,产热的主要器官和形式;散热 过程(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熟悉:能量代谢测定的方法(直接测热法、间接测热法);基础代谢率;体温的 正常值及生理变动;体温调节(体热平衡,温度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的整 合作用和调定点学说)。了解:机体代谢过程中能量的
15、释放、贮存、转化和利用;直接测热法的原理;深 部体温和表层体温;临床常用的测定体温的方法和部位;机体的产热过程。教学方式:针对肥胖问题指导学生学习讨论能量代谢的相关知识;围绕体温相关 问题学习讨论体温如何维持稳定,发烧以及退热药的作用机制以及物理降温方法的临 床应用。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掌握:排泄的概念和途径;肾脏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滤过屏障及其通透性特点,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滤过率,滤过分数,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 素);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的特点;肾糖阈的概念;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对尿 生成的调节(渗透性利尿);体液调节(抗利尿激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作
16、用及分泌的调节);肾清除率的概念。熟悉:球旁器;肾血流量及其调节(自身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的特点);重吸收和分泌的概念;几种主要物质在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肾髓质高渗梯度的形成及其 直小血管在维持肾髓质高渗梯度中的作用;尿液浓缩与稀释的基本过程;球一管平衡; 肾交感神经在尿生成中的作用;尿量和排尿反射。了解:肾的结构特点(肾单位和集合管,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肾的神经支配 和肾的血液供应特点);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功能;尿生成的神经(肾交感神经)调节;心房钠尿肽对尿生成的作用;管-球反馈;清除率的计算方法和测定清除率的意义;尿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教学方式:以 肾功能衰竭时的病案为引导,指
17、导学生自学讨论、结合课堂教学,引 导学生学习尿的生成过程,肾脏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利尿药通过哪些途径影响 肾小管重吸收。当尿量增多或减少时如何分析引起尿量变化的原因。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掌握: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换能作用,编码作用和适应现 象);眼的调节(晶状体的调节、瞳孔的调节和双眼会聚);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 统;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的基本要点;视敏度、明适应和暗适应的概念;行波学说 和耳蜗对声音频率的初步分析;耳蜗的微音器电位的概念。熟悉:色觉的三原色学说;视野,双眼视觉;瞳孔对光反射;耳的听阈和听域;外 耳与中耳的功能;基底膜的振动和科蒂器的换能作用。了解
18、: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概念;感受器的分类;眼的折光系统的功能(折光系统 的组成及成像);眼的折光能力和调节能力异常;视网膜的结构;视锥系统和颜色视觉; 耳蜗的结构和功能;耳蜗的生物电现象和听神经的动作电位。教学方式:以眼折光功能异常性疾病和老年性耳聋等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讨论感受器 一般生理特性,及眼、耳的视觉和听觉功能。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掌握: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神经元的跨细胞信息传递: 经典突触传递的过程;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传递(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及其产生原理);突触后抑制(传入侧枝性抑制和回返抑制的概念、特点);突触前抑制及其产生机制;突触传递的特点;外周神经递质和受体。感觉的特异性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的概念、投射特点和功能;牵涉痛的概念。脊休克的概念;骨骼肌牵张反射的概念、 感受器、类型和意义;去大脑僵直的概念及其产生机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主 要功能活动及其特点(递质、受体及其对整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意义)。熟悉:神经的营养性作用和支持神经的营养性因子;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影 响突触传递的因素;痛觉,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学期学校老师工作方案
- 康复护理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 1广告与媒介关系
- 家具设计第一章
-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电视摄像与剪辑艺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方医科大学《西方伦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农业大学《学习筑梦民族复兴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急性心梗心源性休克的护理
-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风险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3-2024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杠杆(解析版)
- 湖北省荆门市荆楚初中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无答案)
- 乡镇安全生产网格员培训
- 小班数学《三只熊》课件
- 山东锈石测报告亚兴石材文档
-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通分练习100题附答案
- pe封口膜制作工艺
- 会计师聘书模板
- 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试卷(含答案)
- 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研究进展与实际应用
- 盐酸丙卡特罗吸入溶液-药品临床应用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