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乡村振兴特色路径总结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63adbcd8c7ffd2032019818599b9329/663adbcd8c7ffd2032019818599b93291.gif)
![-镇乡村振兴特色路径总结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63adbcd8c7ffd2032019818599b9329/663adbcd8c7ffd2032019818599b93292.gif)
![-镇乡村振兴特色路径总结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63adbcd8c7ffd2032019818599b9329/663adbcd8c7ffd2032019818599b93293.gif)
![-镇乡村振兴特色路径总结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63adbcd8c7ffd2032019818599b9329/663adbcd8c7ffd2032019818599b93294.gif)
![-镇乡村振兴特色路径总结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63adbcd8c7ffd2032019818599b9329/663adbcd8c7ffd2032019818599b9329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页*镇乡村振兴特色路径总结 *镇位于*市西北部,东邻*区,西与*、*毗邻,北与*隔河相望,位于*交界,被称为“五县通衢”之地。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镇党委政府坚持在“党建领航、生态底色、旅游叠加、风情小城”框架下,系统谋划乡村振兴特色路径,统筹推进生态文化名镇、“渔文化”旅游风情小镇打造和人居环境整治,实行镇村联动,大力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和镇域经济发展上取得积极成效。 一、以绿色生态为底色,建设富裕* 为了坚持绿色发展,大力做足生态文章,*镇党委政府积极实施“五个5工程”,不断提升*的生态含金量,擦亮生态环保金字招牌,促进产业持续发展。 1.做强五大协会,打造特色品牌。*镇
2、素有“鱼米之乡”之美誉,为了促进强镇富民,该镇以“*鱼圆”“藕田龙虾”“崔垛红薯”“金荡香米”和“生态鱼养殖”协会为引领,不断做响产业品牌,扩大经营农户队伍,壮大协会组织。在生产过程中,统一管理体系,统一质量要求,统一服务标准,促进了*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和农民增收。 2.设立50亩示范基地,创新养殖模式。在南荡片区专门划出50亩水面,通过建立循环水工厂式生态养殖基地,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池塘封闭式养殖模式,既保护了生态水环境,又提高了淡水鱼虾的品质。 3.组建500户养殖联盟,优化生产方式。养殖联盟在生产过程中,着眼养殖模式的创新,从育苗到投喂,从用药到清塘,从管理到销售等各个环节,坚持“少
3、用药,精用药,用可降解药,生产绿色水产品”的绿色生态理念,实现从追求数量向追求生态的转变。 4.形成5000亩“自由水面”,推动绿色发展。结合全镇开阔水面较多的实际,*镇积极规划,合理布局,规划5000亩大型水域为自由养殖水面。在5000亩“自由水面”,*镇积极推广生态养殖,严格规定“不投喂、不用药、不电捕、不清塘”,让渔业资源得到休养生息,让自然生态得到自我调节,开创了绿色发展的“试验田”。 5.推广50000亩“虾藕共生”模式,提升产业效益。全面推广藕田套养小龙虾复合型种养模式,官河、沙北等先行先试村推广复合种养模式以来,已实现养殖效益倍增,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市名列前茅,率先走出了一条
4、依靠生态、保护生态、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二、以风情小城为目标,建设文化* 结合发展实际,*镇按照“文化精致*”的规划要求,统筹古集镇、*新区和村庄空间规划和功能布局,致力打造风情小城,大力开发古镇区文化景点。 1.完善新镇区各类功能要素。利用好古镇核心保护区范围以外空间,优化特色小镇要素布局,新建区域性医疗中心,方便群众就医,建成具有里下河建筑特色的农民公园,为群众提供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实施石梁村中心南路东侧房屋搬迁改造工程,规划建设紫薇苑安置小区,提升群众居住环境,“精致*”的集镇格局肌理清晰、特征鲜明。 2.建成“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镇标。按照让历史文化“活起来、亮起来”的指导思想,*
5、镇先后完成了淡水渔业文化博物馆、老行当一条街、市政府旧址、赵家大房、程家大院、明清厕所、大士禅林、古虹桥、进士坊、望火楼等历史景点的修复保护。按期,又启动外婆桥、“苏中公学”旧址恢复、“菩提”中心北路沿街房屋仿古立面改造等工程项目建设,全面彰显“文化*”内涵。 3.留住古法捕钓“十八帮”乡愁乡味。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记住乡愁,留下记忆,沙钩镇对古法捕钩“十八帮”进行了有力的保护和传承。以国家级“最美渔村”水金村为依托,充分挖掘“渔文化”元素,打造古法捕钓“十八帮”渔事体验基地,专门成立工程建设指挥部,按照“收塘、成荒、设帮、开张”的步骤紧密推进,形成东游古镇、西看“十八帮”旅游新格局
6、,为风情小城建设增加新内容,以旅游发展促进镇村环境大整治大提升。 三、以生态宜居为方向,建设田园* “里下河畔*美,陌上乡村繁花缀。无舟不行莲藕地,绡云深处白鹭飞”,道出了千年古镇沙钩的生态宜居。近年来,*镇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高起点定位、高质量推进,全面实施人居环境整治“123”行动计划。 1.打造“一个特色”。指导各行政村结合本村实际和产业特点,明确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努力方向,在解决人居环境痛点难点问题的过程中,积极创建富有特色的宜居村庄。目前,全镇已形成“官庄映荷”“崔垛望月”“菩提新庄”“感恩董庄”“大美仲南”“财富时堡”“红色光耀”“生态高桂”“水美兴龙”等一批特色鲜明的美丽
7、乡村。 2.形成“两个样板”。按照“三网合一”标准,综合治理水体环境,清地笼、拔网簖、捞沉船,清淤庄河,打造生态绿化河道保洁的样板。同时,积极跟进村庄沿河道路的环境整治,保持道路、河道的自然坡面,清理暴露垃圾并栽植里下河本土绿化树种,推动各村“一河一路”样板形成。 3.做到“三个注重”。注重工作实效,按照“大拆、大整,巧建、巧引”的要求,拆除有碍村庄整体形态的破旧房屋、影响卫生环境的旱厕茅缸以及污染水体的养殖棚舍。主动将户改厕、危房改造、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专项工作与人居环境提升有机结合。注重特色打造,各村充分发挥当地能人巧匠作用,利用拆除的旧砖旧瓦,变废为宝,建设青砖巷、女儿墙、文化廊、镂空窗等路边小景,传承保护里下河式的建筑肌理,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殖场变更所有权合同协议
- 度餐饮配送合同大全
- 环保设施施工承包合同书
- 独家合同达成生产供货领域迎来新巨头
- 氧气和乙炔采购合同
- 简易离婚合同范本
- 商业街摊位租赁合同转让协议
- 度房屋买卖合同中介服务协议
- 《RFID的安全性》课件
- 创新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销售代理合同书模板
- 电网工程设备材料信息参考价(2024年第四季度)
- 2025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数据中心运维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瑞幸对赌协议
- 幼儿园一日活动流程教师培训
- 2025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城市建设发展集团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15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征信入校园教育课件
- 2025年全年日历-含农历、国家法定假日-带周数竖版
- 《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课件-电子商务系统规划
- 《东北大学宣传》课件
- 国家病案质控死亡病例自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