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京渝沪深四城市建筑工人生存状况调研报告_第1页
2011年京渝沪深四城市建筑工人生存状况调研报告_第2页
2011年京渝沪深四城市建筑工人生存状况调研报告_第3页
2011年京渝沪深四城市建筑工人生存状况调研报告_第4页
2011年京渝沪深四城市建筑工人生存状况调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京、渝、沪、深四城市建筑工人生存状况调查报告发布方:北京行在人间文化发展中心安全帽大学生志愿者流动服务队2011年12月4日一、综述:调查缘起及设计背景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0年度全国二、三产业就业人员4.83亿人,农民工人数达到2.42亿,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农民工在各产业从业人员中所占比重,第二产业为58%,第三产业为52%;在第二产业中,加工制造业为68%,建筑业为80%。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民工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经济增长与城市建设做出了非凡的贡献。在国家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社会财富显著增加的同时,创造经济价值的劳动者理当享有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目前,最早进城的第一代农

2、民工已经陆续到了返家养老的年龄,出生于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正逐渐成为这一群体的大多数,但农民工问题仍然积重难返。作为最广大的劳动者,农民工群体长期面临收入低下、劳动强度大、发展机会受限、权益保障缺失的问题。近些年来,农民工权益受到侵害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矛盾和劳资冲突引发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其背后隐含的都是农民工群体在城市长期遭遇的不公正待遇,以及更深层次的制度安排、社会再分配机制与政府管理职能等系列问题。农民工问题已成为整个社会不得不正视的问题。建筑业是农民工群体就业最集中的行业,在建筑工地一线从业人员中,农民工比例达到90%以上。同时,建筑业也是劳动者权益问题最突出的一个行业。首先

3、,恶劣的欠薪问题一直在建筑业屡禁不止,每到年关岁末都能够看到各地出台有关“清欠农民工工资”的举措,针对的主要是建筑领域。其次,建筑业作业风险高,是工伤与职业病高发的行业,施工现场需要严格的安全控制,但实际上很多施工工地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建筑工人的工伤保险覆盖率极低,造成工伤事故频发、处理方式粗暴的现象。最后,针对建筑业的欠薪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出台了诸多政策文件,并多次表达了解决问题的决心。今年,“恶意欠薪罪”正式被列入刑法修正案,然而仍然没有禁止建筑领域的欠薪现象。解决建筑业的欠薪问题到底有多难?北京行在人间文化发展中心自2008年开始在北京市的建筑工地上为一线工人提供社会工作服务。我们通过调

4、研与走访发现,建筑业的欠薪之所以成为痼疾,其关键在于造成日常欠薪机制的用工制度包工制。相对于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包工制度遮蔽了最基本的劳动关系,地产资本透过层层分包来达到资金层层垫付的目的,以缓解其资金链的紧张。在这样一套制度安排下,大多数建筑工人不是按月结工资,而是拖到年底,甚至即便到了年底也需要“讨”才能拿到一年的血汗钱。建筑业农民工工资发放也因其牵涉的利益主体(包工头、分包老板、劳务公司、建筑公司、开发商等)众多、利益链条冗长而成为难题。靠有关部门每年度运动式的“清欠工资”行动应付建筑业的欠薪问题,只能是治标不治本,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只有通过签订劳动合同,建立按月发工资制度等,解决

5、日常欠薪问题。为了对现阶段建筑工人的处境、意识状况、面临问题及如何改善这些问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在北京、上海、深圳、重庆四地实施了此次调研。地点的选取主要考虑了地区因素及城市因素,这四个城市分布在中国的北部、东部、南部、西部,且都是区域核心的一线开放城市。调研方法调研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主要依托四个城市高校的师生力量。重庆市调查由西南大学师生完成,深圳市主要依托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同学完成,上海市则主要由来自上海行政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和复旦大学以及南京师范大学的师生完成。北京市依托北京行在人间文化发展中心、安全帽大学生志愿者流动服务队及北大社会学系的学生。此次调查于2011年4月11

6、月间在北京、重庆、深圳、上海四地展开,由于进入建筑工地开展调查存在一定的现实困难,本次调查采取的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随机抽样方法。在调研的前期阶段,调研员对该城市不同区位的工地进行踩点,选择规模相对较大且比较容易进入的工地。选好点之后,调研员进入工人宿舍,随机对工人进行访问。在调查对象的选取上,我们考虑平衡年龄、工种和地域等因素。此次调研的基本信息如下:城市工地数量工地分布发放问卷有效回收问卷有效回收率北京18海淀、大兴、昌平、42838690.2%石景山重庆4北碚40036882.5%深圳16南山、福田、罗湖、18616689.2%宝安、龙岗上海1迪斯尼16014490%问卷调研不仅使我们对建筑

7、工人的基本状况有了更全面清晰的了解,调研中发现的一些现象也促使我们尝试对建筑业农民工的有些问题做更深入的挖掘。当然,问题的解决办法并不能单靠调研获得。我们期待建筑业农民工的生存状态及权益状况能够获得更多的关注,期待建筑业的欠薪及安全问题能得到真正的解决。如果通过我们点滴的努力,能够对建筑业农民工的生存改善做出一些贡献,实为工人之幸、社会之幸。本次调查面向正在建筑工地上施工的一线工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内容:1)家庭、个人基本信息:涉及的项目有被调查人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户口类型、来源地分布、婚姻状况、家庭人口等;2)职业状况:这一方面的调查项目有初次外出打工的时间、初次进入建筑业的时间、在建

8、筑业内获得工作的主要因素、目前从事的工种、工作由谁管理等;3)基本劳动权益和需求:主要有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合同保存、建筑工人对劳动合同的了解程度、工资领取、工资拖欠、劳保用品分发、工伤、高温补贴和社会保险情况等;4)目前的工作条件和工作情况:包括工作时间、加班休假、施工安全及职业培训、上岗证等情况;5)收入和消费:个人月收入、工资计算方式、工资支付方式、工资一年结算次数、领取工资情况、月均支出和月支出项目等;6)生活条件和业余生活:住宿条件、开水供应情况、洗热水澡情况、下班后的业余生活情况;7)认知、意识状况与信息渠道:建筑工人对劳动法、社会保险、工会等的认知状况,在工地上获取信息的渠道。二、

9、核心发现与建议我们报告的第一章首先对调研的核心发现做一个呈现,以方便读者尽快了解报告内容。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本章的后面部分会提出我们的建议。一,整体受教育水平偏低,青壮年工人是主体,80后新生代农民工占三分之一20-50岁的青壮年男性劳动力是建筑工人的主体,受调查者总体的平均年龄为37岁。80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占总体的三分之一左右,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建筑工人的一支主要力量。建筑工人总体的受教育程度不高,初中文化程度的群体占比52%,小学文化程度的占比25%。新生代建筑工人的受教育程度明显高于老一代,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达到三分之一。二,包工制度未改变,包工头被认是“老板”调查样本中,

10、初次出来打工时间距今超过20年的比例达到四分之一,超过10年的比例达54%。说明建筑工人群体中的多数有很长时段的打工史。65.4%的建筑工人通过老乡/朋友等熟人关系网络进入工地工作,22%的建筑工人通过包工头进入工地工作。可见绝大多数的建筑工人通过熟人网络寻找工作。83.6%的建筑工人的日常工作由带班(包工队里面的最基层管理者,对包工头负责)或包工头安排,76.8%的建筑工人工资由包工头或带班发放,71%的建筑工人认为包工头或带班是他们的老板。这些数据反映出来,由包工头组织管理工人进行施工的包工制度仍然是目前工地上普遍的用工形式。三,劳动合同与社保覆盖率低,工资拖欠现象大范围存在调查样本中,7

11、5.6%的建筑工人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在签订过劳动合同的样本中,63.6%的工人自己手上没有劳动合同。建筑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合同签订不规范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调查样本中每月结清工资的建筑工人占比28.1%,22.5%的工人在工程结束时结清工资,40.2%的工人要到年底才能结清工资。从工资拖欠情况来看,41.2%的建筑工人有过工资被拖欠的经历。北京、上海、深圳、重庆四个城市中,重庆市按月结工资的比例远较其他三个城市高,达到70.5%,加上工程结束时结清工资21.6%的比例,合计90%以上。深圳市按月结工资的比例是23.0%,工程结束时结清的比例是46.7%,合计达到69.7%。而北京与上海能做到

12、按月结清工资的都只有6%左右,工程结束时结清的比例也都不到20%。北京、上海、深圳、重庆四个城市的工伤保险覆盖率差异较大,重庆市的工伤保险覆盖率最高,达到77.0%,其次是深圳与上海,都在45%左右,最低的是北京,工伤保险覆盖率只有23.8%。四,工作时间长,加班普遍无加班费,内部存在较严重收入分化85.1%的建筑工人周末加班,78.4%的建筑工人在法定节假日加班。加班有加班费的比例仅为13.3%。调查显示,建筑工人的日平均工资是125元,日平均工作时间是9.9个小时,月平均工作27天,月平均工资是3375元。同时,建筑工群体内部的工资收入存在较严重的分化,收入最高的20%群体的日平均工资为1

13、92元/天,收入最低的20%群体的日平均工资为69元/天,两者比值是2.8:1。五,生活条件差,业余生活单调住宿生活方面,本次调查发现建筑工人居住的宿舍平均居住人数为9人,宿舍问题反映最强烈的是夏天太热(42.2%的应答者)与卫生条件不好(35.5%)。在喝热水、宿舍用电、洗澡等方面,北京市的建筑工人待遇与其他三个城市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北京市建筑工地有三分之一多的工人喝热水有困难,有三分之一的工人不能在宿舍为手机充电,有一半以上的工人没有条件洗热水澡。在工地伙食方面,47.4%的工人评价食堂伙食“不好吃也不便宜”,其中北京市建筑工人选择此项的比例最高,为64.9%。建筑工人的业余生活普遍单调。

14、一半以上(56.4%)的建筑工人选择了下班后,通常“呆宿舍里睡觉”,选择“出去溜达”的应答者比例占四分之一,反映了建筑工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比较荒芜。六,法律意识有待加强,劳动关系认知模糊建筑工人的法律意识尚有待加强。对于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建筑工人,我们对没签合同的原因进行了追问。34.1%的建筑工人选择了“不需要,相信包工头”,21.8%的建筑工人“没想过劳动合同的问题”,23.9%的建筑工人选择了“没问,反正没用”。但是也有宝贵的11.4%的建筑工人向公司争取了劳动合同,但公司不给签。关于发生工资拖欠、工伤事故等纠纷应该谁来负责的问题(多选),47%的建筑工人选择了包工头,33.2%的工人选择

15、了建筑公司经理。16%的工人选择了劳务公司经理,10%的工人选择了甲方经理。建筑工人自身对工地问题的认知方面,需求最迫切的是按月发工资与发放高温补贴,分别为49.1%、48.1%,其次是签订劳动合同与缴纳社会保险,分别为38.4%与36.4%。本次四城市建筑工人生存状况调研发现,建筑工地普遍存在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社会保险覆盖率低(重庆市的工伤保险除外)、节假日加班普遍却没有加班工资的违法现象。除重庆以外,北京、上海与深圳三个城市还普遍存在不按月发工资的现象。另外,建筑工人普遍面临日劳作时间长、生活单调封闭、生活条件较差的问题。在建筑工人的自身特征上存在受教育程度较低、对真正的劳动关系认识不清、

16、法律意识尚有待提升的问题。四个城市的比较数据发现,北京市按月发工资的比例最低,工伤保险覆盖率最低,生活条件也较差。针对这些问题及工人自身的特征,我们认为北京市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改善建筑行业的问题:1、针对工资拖欠问题,应该严格执行劳动法实现工资按月足额发放,取消2004年原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与北京市建设管理委员会联合出台的北京市建筑施工企业劳动用工和工资支付管理暂行规定中第10条“按季度结清工资”的规定,其明显违背上位法劳动法“按月足额发放工资”的规定,属于无效条款,应予撤销。在建筑工地建立农民工工资按月打卡和平安卡制度,并落到实处。针对恶意欠薪问题,加强“恶意欠薪入刑”这一震慑性法条的可

17、操作性。另外,从长远出发,要废除2005年建设部发布的关于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制度发展建筑劳务企业的意见中规定建筑劳务企业代理劳动关系的制度,实行建筑公司和建筑工人的直接签订劳动合同,规范劳动关系,保障建筑工人权益。2、针对社会保险参保率低和工伤维权难的问题,我们建议北京市相关职能部门加大社会保险法在工地的宣传力度,并通过可操作性的程序在工地建立完备的社会保险制度。在工伤维权方面,工伤认定中实行信息共享(如工伤认定部门与安全生产部门、建委实行信息共享)、在认定程序中实行“举证倒置”,加强工伤快速理赔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力,并将工伤拒赔列入“恶意欠薪”一列,进行刑事处罚。针对工程劳务分包导致总包方的工

18、伤保险缴费在实践层面有效性极低的问题,建议北京市人社部门简化工伤维权程序,将工人向劳务分包公司维权转变为工人直接向总包方要求工伤赔偿,建议人社部门联合工会以及劳工社会工作者团体采取定期到工地暗访制度和实行建筑工人举报制度,从而获得来自一线工人的真实信息。3、建议北京市建筑工会系统加强推动建筑业农民工组织化建设,加大对农民工组织化和组建工地施工现场工会的支持力度。另外,可借助社会资源,积极将农民工夜校落到实处加强农民工工会知识、劳动法律法规、安全教育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通过行业工会,推动工资集体协商与劳资集体谈判。4、建筑工人生活设施简陋、卫生环境差、文化设施严重不足的问题应引起重视,北京市部分

19、建筑工人在用水用电方面仍存在困难,工地卫生状况更亟待加强。建议建筑领域主管部门加强改善工地生活条件与卫生状况,并革除工地管理方以饭票代替工资发放,迫使农民工只能在老板亲属开办的工地食堂就餐的违法现象;鼓励有条件的工地设置专门夫妻房,为工友提供人性化的住宿条件,以避免工地因男女混住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将流动电影、工人夜校等配置向建筑工地倾斜,并鼓励和支持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到工地住宿区开展文化活动。另一方面城市公共文化场所应该对农民工群体更加开放友好,让外来工享受免费文化服务。三、建筑工人的基本状况建筑工人群体作为一个特定的行业群体,自身具有区别于其他行业或社会群体的特征。根据人们通常的印象

20、,建筑工人群体的显著特征是年龄结构偏大、男性、文化程度低、农民工身份等。我们的报告首先通过数据对建筑工人的人口学特征做尽可能全面的描述,包括年龄、性别、户口、来源地、文化程度、婚姻与家庭状况等,以使阅读者对建筑工人这个群体有一个基本的了解。1、建筑工人的年龄结构:建筑工人的主体是20岁-50岁的青壮年劳动力。本次调查显示,在建筑工地上二十、三十、四十岁年龄段的群体所占比例相差不大,均在25%左右,平均年龄为37岁。80后出生的30岁以下的建筑工群体占到总体的1/3左右。虽然人们通常认为建筑业工作脏、乱、累,新生代农民工不愿意进入建筑行业,但是我们也看到新生代农民工(80后、90后农民工)已经成

21、为建筑业劳动力队伍的一支主要力量。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预测新生代农民工在建筑工人总体中的比重还会逐渐增大。相对于制造业工厂工人的工作生活环境,建筑工人的工作生活环境具有完全不同的特征,新生代的建筑业农民工如何选择进入建筑行业,他们在人口特征、职业偏好、找工方式等方面可能具有哪些特点,是值得进一步关注的问题。通过地区数据比较发现,重庆市建筑工的年龄和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相比要偏大。分析这个情况需要结合各地建筑工人的来源地分布,从本章第三节户口与来源地分布数据我们会看到重庆市的建筑工绝大多数来自重庆本市,其次是临近的四川,而北京、深圳、上海三地的建筑工主要来自外省市。由于竞争关系与流动愿望的差距,

22、调查发现年龄较轻的农民工更倾向于远距离流动,而农民工的流动方向是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发达城市,因此像重庆这样的西部城市的建筑业农民工的年龄结构会比东部城市更大一些。表2.1建筑工人的年龄结构北京重庆深圳上海总计N%N%N%N%N% 41-50岁9124.3%11736.1%4728.5%4631.9%30129.9%31-40岁9725.9%8726.9%4728.5%2416.7%25525.3%21-30岁11330.2%5015.4%5030.3%3625.0%24924.7%51-60岁267.0%4714.5%84.8%1913.2%1009.9%20岁及以下4010.7%134.0

23、%116.7%128.3%767.5%60岁及以上71.9%103.1%21.2%74.9%262.6%总计374100.0%324100.0%165100.0%144100.0%1007100.0%2、建筑工人的性别结构:调查发现,建筑业一线从业者中男性占绝大多数。四地合计男性占比93.5%,女性只占6.5%。其中,深圳市的女工比例最高,达到12%。建筑业的女工人数少,工地上很少有专门的女工宿舍。就我们在北京走访的十几个建筑工地,只发现一个工地有女工宿舍,其他工地的女工都和男工混住。另外,工地女工基本上是随同其丈夫一起干活,很少发现有女工自己独自在工地上工作。表2.2建筑工人性别结构北京重庆

24、深圳上海总计N%N%N%N%N%男35095.929491.913887.912297.690493.5女154.1268.11912.132.4636.5总计3651003201001571001251009671003、户口与来源地:调查发现,92.6%的建筑工人是农业户口,四城市建筑工人中农业户口的比例都在90%以上,少量非农户口的建筑工人多来自小县城或乡镇,有的是失地农民。在北京的工地上只发现了一个工人是北京户口,在深圳工地发现7.2%的比例是广东人,在上海的工地没有发现一个上海人,而在重庆的工地80%的工人是重庆人。从下表可以看出,北京市的建筑工人主要来自河北、四川、河南三个省份;重

25、庆的建筑工人绝大多数来自重庆与四川;深圳的建筑工人主要来自重庆、四川、湖北与广西;上海的建筑工人主要来自安徽与江苏,建筑业农民工具有明显的就近流动倾向。表2.3建筑工人的来源地分布80%100%100%100%80%80%80%60%60%60%60%40%40%40%40%20%20%20%上海河南15.5C四川19.7C四川15.;重庆79.C河北30.8C广西11.4湖北16.9四川19.3重庆18.1甘肃7.60%江西7.60%河南7.60%江苏16.00%安徽36.10%4、建筑工人受教育程度:建筑工人群体的文化程度不高,四个城市占比最大的都是初中文化程度的群体,合计占比52%,小学

26、文化程度的占比25%。通过比较各个年龄段群体的文化程度,我们发现30岁以下的新生代建筑工的文化程度明显高于30岁以上的群体,新生代建筑工人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达三分之一。说明建筑业农民工群体的情况与整体情况一样,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高于老一代农民工。表2.4建筑工人的文化程度北京重庆深圳上海总计N%N%N%N%N%初中21155.8%15447.7%8350.6%7754.2%52552.1%小学6216.4%12037.2%3118.9%3726.1%25024.8%高中及以上9424.9%3410.5%4225.6%2215.5%19219.1%不识字112.9%154.6%84

27、.9%64.2%404.0%总计378100.0%323100.0%164100.0%142100.0%1007100.0%表2.5建筑工人年龄水平与文化程度的关系20岁及以下21-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60岁及以上不识字1.4%0.4%1.6%5.0%17.2%3.8%小学11.0%8.2%30.6%30.4%34.3%65.4%初中57.5%61.6%52.9%49.2%38.4%26.9%高中及以上30.1%29.8%14.9%15.4%10.1%3.8%5、婚姻与家庭状况:如表2.6所示,已婚的建筑工群体占总体的绝大多数。已婚的建筑工占比73%,未婚的占比23%。在

28、已婚的建筑工人中,家庭人口平均数是4.52,标准差为1.46。其中,四口之家占比最高,达34.7%,三口与五口之家占比都在20%左右,家庭人口数在4人及以上的占到70%多。从这个数字来看,多数已婚建筑工人家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孩子,显示了他们有比较重的家庭负担。同时我们询问了已婚建筑工人的爱人是否也在外打工的情况,表2.8的数据显示,北京、上海、深圳、重庆四地的数据结构有很大不同。北京的已婚建筑工人中,74.6%的工人表示爱人在家,没出门打工,而深圳的这一比例只有三分之一。由于这几个城市建筑工的主要来源地不同,这种情况与各地区妇女的外出打工传统会有较大的关系。据我们了解,在河北、河南等华北平原

29、上的省份,已婚妇女仍以在家照顾小孩老人与农业生产为主。而在四川、重庆、湖南、湖北等长江中上游的省份,由于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很少,已婚妇女多随丈夫一起外出打工。总体来看,建筑工的爱人在家的比例达一半以上,由于目前经营农业的经济产出基本上仅够维持基本生存水平,表明了大多数成家的建筑工人是家里的经济支柱,需要用打工收入维持整个家庭的运转。表2.6建筑工人婚姻状况北京重庆深圳上海总计N%N%N%N%N%已婚25369.3%25679.0%10566.5%10779.3%72173.4%未婚10227.9%5115.7%4931.0%2518.5%22723.1%离婚41.1%154.6%21.3%21.

30、5%232.3%丧偶61.6%2.6%21.3%0.0%101.0%总计365100.0%324100.0%158100.0%135100.0%982100.0%表2.7已婚建筑工人家庭成员数城市均值N标准差北京4.552461.260重庆4.192521.310深圳5.051051.883上海4.681061.577总计4.527091.460表2.8如果是已婚,你的爱人是否也在外打工?北京N重庆%深圳上海总计N%N%N%NN%没有打工,在家21463.9%13552.5%4029.4%8059.3%46954.3%是的,但不在建筑工地上4312.8%6123.7%3626.5%2317.0

31、%16318.9%是的,也在建筑工地上4312.8%5019.5%4734.6%1712.6%15718.2%其他3510.4%114.3%139.6%1511.1%748.6%总计335100.0%257100.0%136100.0%135100.0%863100.0%四、建筑工人的职业状况本章主要介绍建筑工群体的初次外出打工的时间、初次进入建筑业时的时间、在建筑业内获得工作的主要因素、工作由谁管理等。建筑工的初次外出打工时间:80年代以后,特别是80年代后期,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人数开始显著增加。目前在建筑工地一线干活的农民工群体中,初次外出务工时间距今超过20年的群体占到四分之一,外出务工时

32、间超过10年不到20年的群体占三分之一。20多年前就出来打工的农民工群体目前仍然在工地上干活,打工对多数农民工来说,是一辈子的事情。 30.0%25.0%20.0%15.0%10.0%5.0%表3.1第一次外出打工时间0.0%表3.2反映了被调查者初次来建筑工地打工的时间。也是从80年代后期,进入工地打工的人数开始明显增加。特别是2006-2010年这几年间,初次进入建筑工地打工的人数比例显著增长。从初次进工地时间距今超过20年的建筑工人占17%,,超过10年不到20年的占23.3%。表3.2第一次来建筑工地打工的时间30.0%25.0%20.0%15.0%10.0%5.0%们与工头分析他们0

33、.0%2.建筑工我们是如何找的老乡/朋友等熟-_公司与政府劳务输出进入工地的只占3.5%。*过以*心象。4%通过劳务北京重庆深圳上海总计老乡/朋友68.6%59.3%60.8%75.7%65.4%通过包工头23.9%20.4%23.5%18.8%22.0%其他5.2%15.1%9.6%2.1%8.6%劳务公司1.8%4.3%6.0%0.7%3.1%表3.3你是通过哪种方式来建筑工地工作的? 当地政府劳务输出0.5%0.9%0.0%0.0%0.5%总计100.0%100.0%100.0%100.0%100.0%关于受调查者与包工头的关系,56%的建筑工人与包工头的关系是老乡、亲戚、以前干活认识的

34、熟人,近40%的建筑工人与包工头是来到工地认识的。表3.4你与包工头的关系是?北京重庆深圳上海总计来到工地才认识的31.1%49.4%40.9%34.3%39.0%老乡40.5%25.9%36.0%32.9%34.0%亲戚13.8%11.7%7.3%7.7%11.2%以前干活认识的外地人10.7%7.1%10.4%21.0%10.9%其他3.9%5.9%5.5%4.2%4.8%总计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3.建筑工人的日常工作管理:表3.4,表3.5反映了建筑工人工作的日常管理情况。在每个包工队里面,最基层的组织管理人员是班组长,工人通常管他们叫带

35、班。一个班组通常有十至二十多名不等的工人。班组长负责给工人派活,叫工人上下工,掌握工程进度。他向上对包工头负责,向下要能够笼络管理工人,所以带班是每个班组里面很重要的角色。从表3.4、表3.5的数据可以看出,一半以上的建筑工人的日常工作都是带班进行管理,记工也是带班负责。一些小的包工头带的工人比较少,自己承担带班的角色,我们看到包工头负责日常管理的比例也达到近30%。表3.4你的日常工作是谁安排的?北京重庆深圳上海总计带班65.7%41.7%49.1%64.8%55.2%包工头25.2%36.1%29.1%26.1%29.4%其他2.3%8.6%9.7%2.1%5.5%建筑公司经理3.4%6.

36、2%6.1%5.6%5.0%劳务公司经理2.3%6.8%6.1%1.4%4.2%总计100.0%100.0%100.0%100.0%100.0%表3.5你的工是谁记的?北京重庆深圳上海总计带班63.5%39.8%47.9%66.7%53.7%包工头17.3%27.2%20.9%24.3%22.1%自己记的13.5%17.3%12.3%6.9%13.6%其他1.6%5.6%8.6%1.4%4.0%劳务公司经理1.9%5.2%5.5%0.0%3.3%建筑公司经理2.2%4.6%4.9%0.0%3.1%甲方经理0.0%0.3%0.0%0.7%0.2%总计100.0%100.0%100.0%100.0

37、%100.0%4、建筑工人的工资发放:工资发放最能够体现包工制度遮蔽最基本劳动关系的特征。从工人的角度来讲,一般谁负责给他们发工资,他们认谁是他的老板。从老板的角度来讲,掌握发工资的权力是最重要的约束工人的砝码,并且只有掌握发工资的权力,包工头才能够获得利润。从表3.6的数据得出,从包工头与带班手里领工资的工人比例达到76.8%,从建筑公司与劳务公司领工资的只占17.8%。另外,北京市的情况要落后于其他三个城市。重庆、深圳、上海三地建筑工人从建筑公司与劳务公司领工资的比例合计都在20%左右,北京市合计13.4%。表3.6你的工资是谁发的?北京重庆深圳上海总计包工头71.8%63.6%56.6%

38、57.6%64.7%带班9.8%11.1%15.1%17.4%12.1%建筑公司经理8.4%9.9%10.8%14.6%10.2%劳务公司经理5.0%11.1%8.4%5.6%7.6%其他4.2%3.1%7.2%2.8%4.1%甲方经理0.8%0.9%1.8%2.1%1.2%总计100.0%100.0%100.0%100.0%100.0%表3.7反映了建筑工人对自身劳动关系的认识。认为包工头是老板的达到60%,认为带班是老板的达到11%,两者相加超过70%。而按照法律上规定,包工头及带班等不具有用工资格的个人是不可能与工人建立劳动关系的,建筑工人的正式劳动关系应该和劳务公司建立。包工制的用工方

39、式很大程度上影响工人认清自己的劳动关系。表3.7你认为在这个工地上你与谁形成劳动关系(即谁是你的老板?)北京重庆深圳上海总计包工头63.9%58.5%58.8%53.6%59.9%建筑公司经理12.0%16.1%12.5%17.9%14.2%带班11.2%7.7%10.6%19.3%11.1%劳务公司经理6.7%11.5%8.1%3.6%8.0%其他3.2%4.0%8.8%2.1%4.2%甲方经理2.9%2.2%1.2%3.6%2.5%总计100.0%100.0%100.0%100.0%100.0%早在2005年,为了应对建筑业用包工头带领工人施工存在的混乱现象及工资拖欠的问题,建设部印发了关

40、于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制度发展建筑劳务企业的意见。意见指出从2005年7月1日起用三年在全国建立基本规范的建筑劳务分包制度,农民工基本被劳务企业或其他用工企业直接吸纳,基本禁止“包工头”承揽分包业务。2005年之后,建筑劳务公司渐渐多起来,也有部分工地的劳务公司与建筑工人签定合同。可是劳务公司的出现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建筑业的用工方式,只是在建筑分包公司与包工头之间又多了一级分包而已。很多包工头挂靠在劳务公司下面,给劳务公司上交一定比例的管理费,承揽工程、工人的招工、工程施工管理、工资发放等仍完全掌握在包工头手里,包工头上交给劳务公司的利润最后还是要从工人劳动的剩余价值所创造的利润中扣除。很多劳务

41、公司自身不组织管理工人,是彻底的皮包公司,承包到工程以后又进一步将其分包给包工头。所以,在目前的建筑工地上,由包工头组织带领工人施工的“包工制”仍然是普遍的用工形式。我们所讲的“包工制”是指,建筑工程被层层分包给不同规模的包工队,建筑工人在包工头的组织与带领下进行劳动。日常管理由包工头或包工头指定的带班负责,工人工资发放和生活费发放由包工头负责,由包工头带领的工人倾向于认定包工头是自己的老板。调查数据所反映出来的工人日常管理、工资发放、对劳动关系的认知都证实我们的判断:包工制仍然是目前建筑工地上普遍的用工形式。五、建筑工人的劳动权益状况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劳动者权益受法律保护,我国劳动法、劳动

42、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对劳动者的各项权益做出了明确规定。然而,在建筑行业,这些法律法规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执行到位,仍然是一个疑问。本次调查详细询问了建筑工人的劳动合同签订、工资领取、加班费、社会保险、高温补贴等方面的权益状况。下面的数据可以使我们对建筑工人的权益状况有一个清晰直观的了解。1.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四个城市调查样本中,有四分之三的建筑工人在目前所在的工地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签过劳动合同的只占四分之一。其中,重庆市的劳动合同签订率最低,只有15%左右。而在签订过劳动合同的建筑工人中,只有36%的工人自己手上保留有劳动合同,重庆市的工人留存合同的比例较高,达到50%以上。这表明,很多劳务公司给工

43、人签合同的时候,签的是单份合同,工人签完了字合同就被收走了。从这两个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建筑工人的劳动合同签订情况还很不乐观,一是合同签订率低,二是合同签订很不规范,需要加大对建筑业的劳动合同签订执法检查力度。表4.1在这个工地你是否签过劳动合同?北京重庆深圳上海总计没有签过72.0%85.2%70.6%69.0%75.6%签过27.7%14.8%29.4%31.0%24.3%总计100.0%100.0%100.0%100.0%100.0%表4.2你手里是否有劳动合同原件?北京重庆深圳上海总计没有69.1%48.8%63.8%65.0%63.6%有30.9%51.2%36.2%32.5%36.0%

44、总计100.0%100.0%100.0%100.0%100.0%建筑工人的工资领取与拖欠情况:数据显示,调查样本中每月结清工资的建筑工人占28.1%,22.5%的工人在工程结束时结清工资,40.2%的工人要到年底才能结清工资。从城市比较数据来看,各城市建筑工人的工资领取情况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其中,重庆市能按月结清工资的建筑工人比例达到了70.5%,加上工程结束时结清工资21.6%的比例,合计90%以上。从这个数据来看,重庆市已经基本解决了建筑领域十分棘手的日常欠薪问题,但是矛盾的是重庆市劳动合同的签订率在四个城市中却是最低的。深圳市的情况也相对北京与上海好很多,按月结工资的比例是23.0%,工

45、程结束时结清的比例是46.7%,合计达到69.7%。而北京与上海能做到按月结清工资的都只有6%左右,工程结束时结清的比例也都不到20%。从工资拖欠情况来看,41.2%的建筑工人有过工资被拖欠的经历,24.2%的建筑工人自己没遇到过,但是知道别的工友遇到过。同样,重庆市建筑工的工资拖欠情况要比北京与深圳好一些(上海的问卷对这道题的题干做了变更,因此未涉及上海的数据)。从上一节劳动合同的签订情况来看,重庆市的劳动合同签订率比其他三个城市还要低,可见即使在劳动合同问题没有解决好的情况下,按月给建筑工人发工资也是可以做到的。而按月足额发工资是解决建筑领域欠薪问题的关键,根据2004年劳动与社会保障部、

46、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各省市都先后印发过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农民工工资支付的具体执行办法与细则,而本次调查数据说明,到目前为止,有关农民工工资支付的政策执行情况仍然很不理想。表4.3你所在工地发工资的情况是?北京重庆深圳上海总计年底结清59.8%3.6%25.7%77.3%40.2%每月结清6.6%70.5%23.0%5.7%28.1%工程结束时结清17.2%21.6%46.7%12.1%22.5%按季度结清16.4%4.3%4.6%5.0%9.2%总计100.0%100.0%100.0%100.0%100.0%表4.4你有没有遇到工资被拖欠

47、的情况?北京重庆深圳总计有过48.3%31.5%44.2%41.2%自己没有遇到过,也没见别人遇到过22.3%43.8%30.3%31.9%自己没有遇到过,但是知道别的工友遇到过27.3%21.6%22.4%24.2%其他1.9%3.1%3.0%2.6%总计100.0%100.0%100.0%100.0%加班与加班费的情况:绝大多数的建筑工人周末与法定节假日都上班,调查样本中周末上班与法定节假日上班的比例分别占到85.1%与78.4%。与制造业工厂工人加班有加班工资不同,建筑工人基本上按日工分计薪,也就是干一天活有一天的工钱。即使是部分拿月工资的工人也是有活的时候必须要上工,只有因为天气、或者

48、材料供应问题没活干的时候才能休息,因此对建筑工群体来说,休假的权利几乎不存在,加班时间也基本上不能得到加班工资。从城市比较数据来看重庆市建筑工的休假情况要比其他三个城市好一些,其次是深圳,最差的是北京和上海。表4.5周末你是否上班?北京重庆深圳上海总计是95.4%67.2%88.9%94.4%85.1%否4.6%32.5%11.1%5.6%14.8%总计100.0%100.0%100.0%100.0%100.0%表4.6法定节假日你是否上班?北京重庆深圳上海总计是90.9%63.3%73.4%88.9%78.4%否8.8%36.7%26.6%11.1%21.5%总计100.0%100.0%10

49、0.0%100.0%100.0%表4.7你所在的工地周末上班时,怎么计算工钱?北京重庆深圳上海总计按平时上班的工钱给82.8%66.7%79.4%83.2%77.2%平时工钱加上加班费9.0%21.5%8.5%11.9%13.3%不清楚8.2%11.8%12.1%4.9%9.5%总计100.0%100.0%100.0%100.0%100.0%社会保险情况按照劳动合同法与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建筑劳务企业应该给建筑工人缴纳社会保险。对于建筑业这种工伤风险程度较高的行业,工伤保险是非常必须的。劳动与社会保障部2006年就印发了关于做好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筑施工企业要严

50、格按照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及时为农民工办理参加工伤保险手续,并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同时,按照建筑法规定,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的农民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此后各省市也先后印发过相关通知。本次调查显示,受调查建筑工总体中拥有工伤保险的比例为41.7%,拥有意外伤害保险的比例为18%。四城市中,重庆市的工伤保险覆盖率最高,达到77%,其次是深圳与上海,在45%左右,最低的是北京,仅有23.8%的工人表示自己有工伤保险,1/3的工人不知晓自己公司是否缴纳工伤保险。至于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必须要为职工上的养老、医疗等险种,其覆盖率更低。表4.8你所工作的工地为你上了什么保险?(多选)北京重庆深圳上

51、海总计工伤保险23.8%77.0%45.1%43.0%41.7%不知道38.9%0.0%26.8%23.2%26.2%什么也没上33.9%8.1%18.9%24.6%24.3%意外伤害保险14.3%26.7%18.9%16.2%18.0%医疗保险5.3%19.9%12.2%29.6%13.7%养老保险0.3%5.0%2.4%0.0%1.6%高温补贴发放情况:北京、重庆、上海、深圳四地对劳动者在高温条件下作业都规定了高温补贴标准,建筑业很多工种是室外作业,夏天有很长时段是在高温环境中作业。本次调查询问了建筑工地高温补贴的发放情况,数据显示,9成建筑工人没有领到高温补贴。重庆、上海的高温补贴发放情

52、况要略好于北京与深圳。防暑用品能够给建筑工人在户外高温作业提供一定的保护。51.5%的建筑工人表示夏天工地上能提供防暑用品,所谓的防暑用品则主要是指藿香正气水,绿豆汤等。重庆市的这一比例占到了7成以上,上海市占到了6成,而北京、深圳与之相差比较远。可见高温补贴的发放比例普遍很低,北京、深圳在高温补贴与防护方面的表现方面比重庆、上海差。表4.9夏天的几个月,工地有没有给你发放高温补贴?北京重庆深圳上海总计没有94.1%86.1%92.5%82.6%89.6%发了5.4%13.9%7.5%17.4%10.2%总计100.0%100.0%100.0%100.0%100.0%表4.10夏天你所在的工地

53、有没有提供防暑用品?北京重庆深圳上海总计是39.2%71.3%33.7%59.9%51.5%否59.5%28.7%66.3%40.1%48.0%总计100.0%100.0%100.0%100.0%100.0%本次调研的数据显示,目前建筑工人的合同签订率普遍还比较低;北京与上海普遍存在不按月结工资的现象,工资拖欠在很大范围内存在;很少工人享受到周末、法定节假日休息的权利,加班没有加班工资;深圳、上海尤其是北京的建筑工人工伤保险覆盖率低,工伤权益缺乏保障;夏天的高温补贴很少工人享受到。四个城市中,重庆市的建筑工人在按月发工资与工伤保险方面的待遇比其他三个城市好,北京市的工伤保险覆盖率比其他三个城市

54、低很多。据我们对北京市一些建筑公司劳务管理部门的访谈,建筑公司的劳务管理基层员工对工资支付、劳动合同签订管理、工伤等方面的有关规定及实施方式了解都是比较清楚的,建筑公司应该对劳务分包公司与农民工签订合同、发放工资等情况进行监管,并承担一定的连带责任。我们在建筑公司项目部看到用于记录监督劳务公司每月支付工人工资情况的文书,以及记录工人名单包括考勤的表格等,被访谈者也很肯定地说劳务公司与工人签订合同以后会留存一份在工地项目部备案,以备有关部门的检查。可见从形式和方法上来说,目前的一些监管办法是可以实施下来的。然而这些监管办法并没有落到实处,建筑业用工的违法违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这一方面是由于劳动部

55、门对建筑工地的监察流于形式,另一方面也说明相关部门对于已经发生的违法用工行为没有进行严厉的处理,导致用工企业的违法成本很低,工人权益得不到保障。六、建筑工人的工资水平本次调查显示,建筑工人的日平均工资是125元,日平均工作时间是9.9个小时,月平均工作27天。四个城市中,北京市的建筑工人日工资最高,表5.1建筑工人日工资日工作时间也最长。城市均值N标准差北京13529143.779重庆11629950.137深圳12711352.408上海11713431.905总计12583746.533表5.2建筑工人日工作时间城市均值N标准差北京10.33731.244重庆9.03241.196深圳9.

56、21621.218上海9.61441.033总计9.96791.283表5.3建筑工人月工作天数城市均值N标准差北京27.43233.613深圳25.21574.736上海28.11372.899总计27.06173.938表5.4反映了建筑工人群体内部的收入差距。我们用二十分位表来做分析。20%分位的工资均值反映了工资最低的20%的建筑工人的工资平均水平,40%分位的均值反映了工资次低的20%的建筑工人的工资平均水平,依次类推,100%分位的均值反映了工资最高的20%的建筑工人的工资平均水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建筑工群体内部的工资收入存在较严重的分化,收入最高的20%群体的日平均工资为192元/天,收入最低的20%群体的日平均工资为69元/天,两者比值是1:2.8。近年来,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认为建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