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十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与主观官僚主义的问题_第1页
云南十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与主观官僚主义的问题_第2页
云南十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与主观官僚主义的问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云南十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的高官主观主义问题从云南十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的“大”说起2012年8月6日云南日报头版,全文刊发了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推动云南旅游跨越在云南十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推进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一万多字,主题是:“以更加深邃的战略眼光、更加积极的创造精神、更加有力的政策举措,奋发有为,开拓进取,克难而上,努力推动云南文化的大开发和云南旅游的大发展!”。十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以下简称“十大项目”)是1、“建设昆明古滇国历史文化旅游景区”,2、“建设广南地母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其建筑是“广南府之地母庙”),3、“建设西双版纳南传佛教历史文化旅游景区”,4、“建

2、设大理国历史文化旅游景区”,5、“建设巍山南诏国历史文化旅游景区”,6、“建设普洱边三县茶祖历史文化旅游景区”,7、“建设澄江帽天山古生物化石遗址历史文化旅游景区”,8、“建设禄丰恐龙历史文化旅游景区”,9、“建设元谋古人类历史文化旅游景区”,10、“建设曲靖三国历史文化旅游景区”。作为对“十大项目”工作的具体配套,提出了“强化政策保障,推进项目建设。要制定专项扶持政策,在财税、投融资、土地利用、生态与资源管理、沿边开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对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给予优先倾斜。在财税方面,要加大政府引导资金投入,把国家支持资金、省和地方各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优先投向历史文化旅游项目。”的决定(资料提供

3、:2012年8月6日云南日报)。而“据云南省旅游局介绍,十大项目策划计划总投资规模近1000亿元”(资料提供:2012年8月2日云南网)。根据云南统计年鉴2011,云南省在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最后一年即2010年的GDP为7224.18亿元,换言之,“十大项目”的投资规模相当于全省生产总值的近七分之一,而云南人口4601.6万人,假如平均分配到每个人身上,大概是2173元,它也会涉及到人们的吃穿问题。纵观汉武帝平滇国置郡县至今两千多年间,云南确有许多重要的历史文化,有些文化可谓特色独具,全国闻名。但是,至今还没有发现哪一个是众所周知的“大”历史文化。现在,云南突然出现了“十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这

4、对云南的文化开发与云南的旅游发展来说,都是空前的,在全国来说也是鲜见的。对于云南来说,“十大项目”确实是“大手笔”,“大开发”,“大发展”,大投入。这样的“大”,不仅是前无古人,恐也是很难有后来者的。但是,它的根本问题,也出在它的“大”上。二、十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的问题1、驾轻就熟的问题“十大项目”的“科考文化类”第七项“澄江帽天山古生物化石群”,第八项“禄丰世界恐龙谷”,第九项“元谋人”,三大项目发现至今已数十年,也获得了国际上的承认。但近十多年来,云南考古中又有新的重大发现,其中引起世界考古学界高度重视的,有以下两项:其一是发现于1989年,实际开发始于2008年的“马鹿洞人”。2012年

5、3月,中澳科学家推出历时4年的成果,并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集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发表了关于“云南鹿洞人”、“广西隆林人”的一篇长达28页的论文。随即,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给予高度评价。它在2013年1月4日参考消息转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12月28日题为“2012年生命科学十大新发现”的报道,第七项:“中国的人类化石不同于任何已知物种,新发现的中国云南马鹿洞人表现出现代与原始人类特征的奇特混搭。他们究竟来自何方?”。其二是始于2010年昭通古猿的发现。2013年9月6日云南日报转载8月7日科学通报英文版刊发的研究文章:云南中新世末期发现的古猿幼年头骨化石,“昭通古猿的年代为距今天62

6、0610万年间的古猿化石,这一结论表明昭通古猿是云南古猿时代中最年轻的代表,也是欧亚大陆其他地区古猿都已经绝灭以后残存的代表,弥补了亚洲古猿发现的时空空白。它的发现为我国早期人类起源研究又添新证据”。 据云南文物考古研究所吉学平研究员说:“从2010年发现至今的研究表明,昭通古猿可能代表一个新种,比云南其他地点的古猿更接近人类起源的时间”。 以上新发现说明,马鹿洞人和昭通古猿在人类生命科学中的特点,不仅在云南而且在中国与世界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它们的文化价值并不亚于禄丰恐龙化石等三大项目。在国际上,现代人的起源是个最热的话题,就“推动云南文化的大开发”及促进旅游来看,这就足以说明,“十大项目”中

7、的三大“科考文化类”项目,存在驾轻就熟,缺乏创新的问题。2、有悖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的常识问题“十大项目”与历史文化旅游建设常识不符的第一个实例,是“广南地母文化”的问题。作为“十大项目”第二大项地母文化的基本依据,是广南有“地母庙”。但是,根据广南县志(2001年9月中华书局第一版)第三编第一章第六节“古建筑”:“自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始至清光绪年间,广南府城先后建有二十四庙”,它们是:“太阳庙、城隍庙、皇姑庙、三英庙、关帝庙、万寿寺、观音庙、东岳庙、龙王庙、白马庙、祖师殿、杨公庙、营武庙、三元宫、牛王庙、孚佑宫、文昌宫、黑神庙、精忠庙、火神庙、仓圣庙、先农坛、雷祖庙”。这就是说,广

8、南从古至今,并无什么“地母庙”。广南县志的这一记载明确告诉我们,作为“十大项目”之一的“地母庙”所以事出无据,实在于某一道家方士的故弄玄虚。而“十大项目”尽然将它列为第二大项,这样的“大手笔”是与历史文化旅游建设的基本常识不符的。“十大项目”与历史文化旅游建设常识不符的第二个实例,是关于“曲靖三国历史文化”的问题。这一项目确有一些传说性的史料,但是,据我读过的有关云南古代历史的著作,诸葛亮只到过滇池地区,没有到过曲靖。因此,构成该项目基本依据的所谓“曲靖是诸葛亮南征的主战场,是南征三军的会师地,是诸葛亮与孟获的结盟地”,是不存在的。这一切也是与历史文化旅游建设的基本常识不符的。3、重建“大理国

9、王宫”有悖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历史大背景问题作为“十大项目”大理国文化建设中的“大理国王宫”工程,以“源于历史,不拘于历史”的思路,搞了大量的古文化建设工作。但是,它与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基本历史大背景不符。据云南有关古代历史著作的论述,有以下两点:第一点,1253年忽必烈平大理国时,大理国王进行抵抗后逃至今昆明被俘投降,从此失去了大理国王的独立性王冠,其政治地位至元末是大理“总管”,即滇西的一个大土司。换言之,“十大项目”中的“大理国王宫”,在1253年忽必烈统一中国的历史中,就已经消失了。第二点,大理王宫第二次被毁灭的事实。1383年,大理段氏土司作为元朝最后反对祖国统一的残余势力,在明太祖朱

10、元璋一再诏谕后拒不投降,即使30万明军兵临城下,明军统帅傅友德遣使诏谕,申明归降后可授段氏为“宣慰使”,但段氏坚持要像大理国一样,做“比年一小贡,三年一大贡”的外国(大理国在宋史中已被列入“外国传”)。傅友德无奈,只有用武力彻底消灭了大理土司的反抗。从此,“大理国王宫”最终就被彻底毁灭于历史的长河中了。这就是大理段氏一再分裂祖国的最终归宿。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还要恢复两次被历史消灭的“大理国王宫”,难道还符合中华民族统一的历史大潮流吗?三、十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的高官主观主义问题作为祖居云南的老昆明人,有对地方历史文化的爱好,因此,对十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的出现也特别关注。在“十大项目”2012年

11、8月问世至今,我一方面认真阅读云南历史文化方面的有关著作,另一方面向亲朋好友请教(他们涉及到各行各业)。历经一年多的思考,最后,提出了对十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的以上看法。云南历史文化是云南人民创造的,云南的“大”历史文化,特别是“十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更应当是由云南人民共同创造的。“推动云南文化的大开发与云南旅游的大发展”也不能违背这一基本事实,但是,据我一年多的所见所知,云南人民对“十大项目”的参与是有限的,这主要就体现在,未严格按“修旧如旧”的原理还原人民的创造。这无疑是“十大项目”的问题之一。其二,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总则第5条规定:“招标投标活动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但是,1000个亿的“十大项目”招投标的状况,云南人民也知之甚少。而对这两项基本原则的不重视,正是“十大项目”的高官主观主义问题之所在。上述对十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提出的三点质疑:驾轻就熟的问题,有悖历史文化旅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