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省地级经济财政表现_第1页
城投省地级经济财政表现_第2页
城投省地级经济财政表现_第3页
城投省地级经济财政表现_第4页
城投省地级经济财政表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正文目录 HYPERLINK l _TOC_250017 2020 年城投省地级经济财政表现 4 HYPERLINK l _TOC_250016 省级经济:疫情冲击下 2020 年增速普遍下降 5 HYPERLINK l _TOC_250015 受疫情影响,各省 2020 年经济增速显著放缓,关注尾部区域风险 5人均 GDP、居民可支配收入反映区域富裕程度,可作为区域风险评判指标 7 HYPERLINK l _TOC_250014 人口流动反映区域经济财政增长潜力,可能影响未来的城投利差 8 HYPERLINK l _TOC_250013 省级经济数据与区域信用利差关联密切 9 HYPERLI

2、NK l _TOC_250012 地级经济:部分区域 GDP 增速大幅下降,关注尾部区域风险 11 HYPERLINK l _TOC_250011 区域经济发展与城投经营环境关系密切,部分区域经济增速显著放缓 11 HYPERLINK l _TOC_250010 各地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明显 12 HYPERLINK l _TOC_250009 省级财政:部分省份一般预算收入下降,债务格局变化不大 14 HYPERLINK l _TOC_250008 疫情冲击下 14 省一般预算收入负增长 14 HYPERLINK l _TOC_250007 地级财政:部分区域财政实力下降,债务率负担较

3、重 18 HYPERLINK l _TOC_250006 地级区域 2020 年财政数据:部分区域财政实力下降 18 HYPERLINK l _TOC_250005 2020 年地级单位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放缓,部分区域增速下滑明显 18 HYPERLINK l _TOC_250004 2020 年地级单位综合财力分化,部分区域负增长 19 HYPERLINK l _TOC_250003 地级单位税收占比整体下降,欠发达地区财政自给率较低 20 HYPERLINK l _TOC_250002 部分地区债务水平较高、债务率增幅较大,需关注区域债务风险 21 HYPERLINK l _TOC_2500

4、01 城投区域基本面数据与利差分化高度相关 25 HYPERLINK l _TOC_250000 风险提示 25图表目录图表 1: 2020 年各省份 GDP 规模和增速分化 5图表 2: 受疫情影响 2020 年各省 GDP 增速大幅下降 6图表 3: 第三产业占经济主导地位,2020 年第三产业受损严重拉低各省 GDP 6图表 4: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 GDP 相关性较高,可以衡量区域富裕程度 7图表 5: 2020 年各省份人均 GDP 分化明显 7图表 6: 2020 年各省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增速 8图表 7: 人口净流入较高的区域,未来城投环境可能有所改善 9图表 8: GDP

5、规模与城投信用利差呈现负相关 9图表 9: GDP 增速与城投信用利差相关性较弱 9图表 10: 人均 GDP 与城投信用利差相关性较弱 10图表 11: 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城投信用利差相关性较弱 10图表 12: 2020 年 GDP 增速上涨幅度前 20 的地级区域 11图表 13: 2020 年 GDP 增速下降幅度前 20 的地级区域 11图表 14: 2020 年 GDP 增速前 20 的地级区域 12图表 15: 2020 年 GDP 增速末 20 的地级区域 12图表 16: 2020 年人均 GDP 前 20 的地级区域 12图表 17: 2020 年人均 GDP 末 20 名的

6、地级区域 12图表 18: 2019 年人口净流入前 20 的地级区域 13图表 19: 2019 年人口净流入末 20 名的地级区域 13图表 20: 2020 年各省一般预算收入分化,部分省份负增长 14图表 21: 2020 年各省/直辖市综合财力、债务率对比 15图表 22: 各省综合财力增长主要受政府性基金收入、上级补助波动的影响 15图表 23: 2020 年部分省份调整后债务率下降主要受到综合财力上行影响 16图表 24: 2020 年各省调整后债务率分化 16图表 25: 2020 年区域债务风险格局调整不大 17图表 26: 2020 年一般预算收入增速前 20 的地级行政区

7、 18图表 27: 2020 年一般预算收入增速下滑幅度前 20 的地级行政区 19图表 28: 2020 年综合财力增速前 20 的地级行政区 20图表 29: 2020 年综合财力降幅前 20 的地级行政区 20图表 30: 2020 年税收收入增速前 20 的地级行政区 21图表 31: 2020 年税收收入下滑前 20 的地级行政区 21图表 32: 2020 年财政自给率前 20 的地级行政区 21图表 33: 2020 年财政自给率后 20 的地级行政区 21图表 34: 2020 年调整后债务率在 300%以上的地级行政区,需关注区域风险 22图表 35: 2020 年债务率增长

8、幅度前 20 的地级行政区 23图表 36: 2019 年各地级行政区政府债务率分布 23图表 37: 2019 年各地级行政区调整后债务率分布 24图表 38: 2019 年调整后债务率前 30 的地级行政区 24图表 39: 2019 年调整后债务率后 30 的地级行政区 242020 年城投省地级经济财政表现当前城投债市场表现呈现区域分化态势,分化原因与区域经济财政基本面密切相关。我们在 2021 年 4 月 14 日的报告城投区域分化面面观中提到,城投债当前处于持续分化的状态,从信用利差、一级发行、净融资、二级成交等方面都有体现。城投债的市场表现与区域基本面、区域信用事件息息相关,市场

9、数据的分化主要是由于城投区域基本面的分化,部分省份一般预算收入大幅下降、一般预算收入规模较小、债务率较高,投资者信心有所下降。区域分化过程中,底仓应以经济财政稳健的区域为主,要规避趋于下行的尾部区域,沿着区域基本面向经济财政债务适中的中等地区挖掘,或者在弱区域寻找龙头被错杀带来的机会。而这一系列的分析,都以区域经济、财政、债务等基本面数据分析为基础。我们统计了拥有发债平台的 31 个省、270 个地级行政区 2020 年经济财政债务数据,供投资者在研究分析中参考。我们统计了 31 个省、270 个地级行政区的经济人口数据、财政债务数据。经济人口数据方面,我们统计了上述地区的 2020 年 GD

10、P、GDP 增速,2019 年 GDP、GDP 增速,2019年常住人口以及近年来人口流入流出情况,通过 GDP 和人口数据计算了 2019 年人均GDP。财政数据方面,我们统计了 2020 年一般预算报表的一般预算收入、税收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一般预算支出等数据,还包括 2020 年政府性基金收入、2020 年政府债务余额,计算了 2020 年综合财力、债务率、调整后债务率数据。省级经济:疫情冲击下 2020 年增速普遍下降受疫情影响,各省 2020 年经济增速显著放缓,关注尾部区域风险随着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统计局数据发布,2020 年省级经济数据已经披露。经济发展情况对于区域政府协调资源能

11、力、区域融资便利度都有较强相关性,城投债的市场表现与区域基本面息息相关,城投区域基本面的分化导致了城投数据的分化,部分省份 GDP 增速大幅降低、一般预算收入大幅下降、一般预算收入规模较小、债务率较高,投资者信心有所下降,因此在研究城投区域分化时,需要基于城投所在区域基本面的情况进行分析。2020 年各省份经济规模差距明显。从 2020 年 GDP 规模来看,广东(110761 亿元)、江苏(102719 亿元)规模超过 10 万亿元,持续维持较高水平,山东、浙江、河南 GDP 规模超过 5 万亿元,区域经济实力较强,位于西部的西藏、青海、宁夏 GDP 规模不足 5000 亿元,经济实力相对较

12、弱。2020 年 GDP 低于 2 万亿元的有 12 个省,占全国的 38.7%,其中绝大部分位于西北、东北、西南、华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仍保持较高增速,湖北经济下滑严重。从 2020 年 GDP 增速来看,西藏增速达到 7.8%,排在第一位,贵州位列第二位,增速达到 4.5%,云南排在第三,增速 4%。安徽、河北、重庆、甘肃、宁夏五个省份以 3.9%的增速并列第四。2020 年全国各省只有湖北 GDP 增速为负,仅为-5%,内蒙古、辽宁、黑龙江、北京也位列倒数,其中内蒙古、辽宁增速不足 1%,黑龙江和北京增速不超过 1.2%。图表1: 2020 年各省份 GDP 规模和增速分化(亿元)1

13、20,0002020GDP2019GDP2020年GDP增速(右)2019GDP增速(右)20%100,00015%80,00010%60,0005%40,0000%20,000-5%0广 江 山 浙 河 四 福 湖 湖 上 安 河 北 陕 江 辽 重 云 广 贵 山 内 天 新 黑 吉 甘 海 宁 青 西东 苏 东 江 南 川 建 北 南 海 徽 北 京 西 西 宁 庆 南 西 州 西 津 疆 林 肃 南 夏 海 藏-10%资料来源:各省统计局,2020 年 GDP 增速普遍下滑。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 年 31 个省经济增速均低于 2019 年,其中湖北下行 12.5pct,降幅最大,其

14、余省份降幅均不超过 6pct,其中河南、内蒙古、北京、辽宁、青海降幅均在 5pct 左右。西藏、吉林、山东下降幅度较小,分别降低 0.3pct、0.6pct、1.9pct,其余省份降幅均超过 2pct,降幅在 2pct-3pct 和 3pct-4pct 之间各有 9 个省份。图表2: 受疫情影响 2020 年各省 GDP 增速大幅下降内黑0(2)(4)(6)(8)(10)(12)(14)(pct)湖 河 蒙 北 辽 青 福 上 江 云 广 贵 湖 陕 四 安 天 浙 龙 河 新 宁 山 重 江 甘 海 广 山 吉 西北 南 古 京 宁 海 建 海 西 南 东 州 南 西 川 徽 津 江 江 北

15、 疆 夏 西 庆 苏 肃 南 西 东 林 藏GDP增速变化2020年GDP增速(右)2019GDP增速(右)10%8%6%4%2%0%-2%-4%-6%资料来源:各省统计局,疫情期间第三产业受损较为严重,拉低各省 GDP 增速。全国 25 个省份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本省 GDP 增加值的 50%,其中北京市第三产业占比高达 83.9%,上海 73.1%紧随其后,天津、海南第三产业占比超过 60%,福建、陕西、江西、河南、内蒙古、黑龙江第三产业占比未超过 50%,但仍占据主导地位。第三产业占据经济主导地位,疫情期间第三产业受损较为严重,拉低各省 GDP 增速。图表3: 第三产业占经济主导地位,20

16、20 年第三产业受损严重拉低各省 GDP(%)第一产业占比第二产业占比第三产业占比1009080706050403020100 上 天 海 广 浙 甘 山 辽 重 江 四 吉 广 湖 河 云 湖 安 新 山 贵 青 宁 西 黑 内 河 江 陕 福京 海 津 南 东 江 肃 东 宁 庆 苏 川 林 西 南 北 南 北 徽 疆 西 州 海 夏 藏 龙 蒙 南 西 西 建江 古资料来源:各省统计局,疫情中 2020 年各省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城投平台助力地方基建投资、稳增长作用凸显;但经济增速低,且进一步放缓的尾部区域,当地产业造血能力下降,财力也会进而下滑,建议警惕区域内城投的尾部风险。人均 GDP

17、、居民可支配收入反映区域富裕程度,可作为区域风险评判指标人均 GDP、居民可支配收入可以作为区域内居民富裕程度的观察视角。将 2020 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人均GDP 分别从大到小排序,大部分省份二者排名差距不大,湖北、西藏、河南三省名次差距超过 10,湖北主要 2020 年受疫情影响,人均 GDP 大幅下降;西藏常住人口较少为 351 万人,拉高居民可支配收入,但全省 GDP 不足 2000 亿,为全国倒数第一,人均GDP 受影响较大;河南省常住人口接近 1 亿人,GDP 总量居全国第五位,人口基数效应对人均可支配收入影响较大。计算2020 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人均GDP 的相关系数为0

18、.9,相关性很高。因此可以将人均 GDP、居民可支配收入作为区域内居民富裕程度的观察视角。图表4: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 GDP 相关性较高,可以衡量区域富裕程度 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序 2020年人均GDP排序35302520151050上 北 浙 江 广 天 福 山 湖 内 西 辽 重 安 江 四 陕 云 河 海 湖 贵 广 宁 青 新 山 河 甘 吉 黑海 京 江 苏 东 津 建 东 南 蒙 藏 宁 庆 徽 西 川 西 南 北 南 北 州 西 夏 海 疆 西 南 肃 林 龙古江注:各省份未披露 2020 年常住人口数据,而且每年各省常住人口数变动率较低,因此采用 201

19、9 年各省常住人口数代替 2020 年各省常住人口数。人均 GDP=各省 GDP/各省常住人口数。资料来源:各省 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各省人均 GDP 不平衡,贫富差距明显。从 2020 年人均 GDP 来看,北京(16.8 万元)、上海(15.9 万元)均超过 15 万元,江苏(12.7 万元)、福建(11.1 万元)、浙江(11.0 万元)均超过 11 万元,为 2020 年全国人均 GDP 前五位,是较为富裕的地区,而甘肃、黑龙江、广西、吉林、山西、河北、贵州、青海八省人均 GDP 低于 5 万元,较为贫困,各省人均GDP 不平衡,分化明显。观察经济体量较大的省份,广东、江苏、浙江

20、、福建人均 GDP较大,属于经济体量大且富裕的省份,区域经济情况较好,河南、四川、湖南、安徽、河北人均 GDP 位于中下水平,属于经济体量大但相对贫困的区域。图表5: 2020 年各省份人均 GDP 分化明显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天津重庆山东湖北河南四川湖南 安徽河北陕西江西辽宁内蒙古云南 贵州山西新疆海南宁夏 西藏广西吉林黑龙江 甘肃青海181614202012年均人 10GDP8(万元 6)420051015202530352020年GDP排序注:图中气泡的面积代表 2020 年各省 GDP 规模,按照规模由大到小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纵轴代表 2020 年人均 GDP 规模。资料来源:各省

21、统计局,2020 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排在前五的省份分别是上海(76437 元)、北京(75602 元)、浙江(62699 元)、江苏(53102 元)、广东(50257 元),居民富裕程度较高,黑龙江、吉林、甘肃、河南、山西、新疆、青海、宁夏、广西 9 个省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小于 35000元,居民收入水平较低。从增速上看,2020 年西藏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为 10.0%,居全国第一,增速位于前五的还有四川、江西、重庆、安徽,均高于 5.0%。图表6: 2020 年各省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增速(元)80,00070,00060,00050,00040,00030,00020,00010,00

22、00202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02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右)上 北 浙 江 广 天 福 山 湖 内 西 辽 重 安 江 四 陕 云 河 海 湖 贵 广 宁 青 新 山 河 甘 吉 黑海 京 江 苏 东 津 建 东 南 蒙 藏 宁 庆 徽 西 川 西 南 北 南 北 州 西 夏 海 疆 西 南 肃 林 龙12%10%8%6%4%2%0%-2%-4%古江资料来源:各省 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富裕地区地方政府收入增长较为稳定,土地增值空间较大,区域内金融资源也较为丰富;反之,贫困地区政府收入增长、土地增值空间都较小,政府协调资源能力有限,在需要较多民生保障投入的情况下对城投支持意愿可能

23、也不足,区域风险较高。人口流动反映区域经济财政增长潜力,可能影响未来的城投利差人口流动和土地增值反映的区域经济财政增长潜力,以及城投转型与区域政策空间,可能影响未来的城投利差。人口流入还是流出会影响未来区域增长潜力,可以作为区域增长潜力的前瞻性指标。各省份人口净流入=常住人口-户籍人口,长期来看人口净流入的地区,经济财政发展空间较大,未来区域实力可能增强,利好城投的发展,城投信用利差可能有所降低。2019 年广东、上海、浙江、北京人口净流入较高,未来经济发展潜力较大。整体来看人口净流入较大的省份,区域经济发展有活力,对人口具有持续吸引力,进一步推动经济繁荣、财政实力增长,为城投发展提供了良好的

24、环境,有利于城投债利差下行,如广东省 19 年净流入1858 万人城投利差为 42.52BP,为各省人口净流入人数最多、城投利差最小的省份,上海北京紧随其后。天津、深圳、上海、西安等地相继出台人才引进、住房购买及销售等政策,吸引优秀人才,有助于扩大未来区域发展空间。贵州、辽宁、云南、吉林、黑龙江、广西人口净流入相对较小甚至为负,城投利差均超过 300BP,这些省份,未来区域增长潜力受限。图表7: 人口净流入较高的区域,未来城投环境可能有所改善(BP)600500400300200100020210604城投利差2019年人口净流入(右)(万元)2,5002,0001,5001,0005000(

25、500)(1,000)(1,500)(2,000)(2,500)贵 辽 云 吉 黑 广 天 内 青 湖 新 陕 海 河 重 山 甘 宁 湖 山 江 河 四 江 安 西 浙 福 北 上 广州 宁 南 林 龙 西 津 蒙 海 南 疆 西 南 南 庆 西 肃 夏 北 东 西 北 川 苏 徽 藏 江 建 京 海 东江古注:各省份未披露 2020 年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数据,而且每年各省常住人口数和户籍人口数变动率较低,因此分别采用 2019 年各省常住人口数和户籍人口数进行代替,求出 2019 年人口净流入。资料来源:各省 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Wind,省级经济数据与区域信用利差关联密切与市场化运

26、作、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一般工商企业相比,具备公益属性的城投企业自身的造血能力相对不足,其信用保障更多来自背后地方政府的隐性支持,因此对地方政府信用资质的分析至关重要。区域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直接决定城投企业的外部运营环境,影响其存量债务偿付、融资渠道拓展以及经营发展的可持续性。区域基本面与城投债的市场表现关联密切,城投区域基本面的分化导致了城投信用利差的分化。GDP 规模与增速是衡量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GDP 总量大增速快,反映地区经济发展良好并具备增长潜力,经济发展情况对于区域政府协调资源能力、区域融资便利度都有较强相关性。人均 GDP、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可以作为区域内居民富裕程度

27、的观测指标。富裕地区地方政府收入增长较为稳定,土地增值空间较大,区域内金融资源也较为丰富,能为城投提供更多资源支持。人口流入是区域增长潜力的前瞻性指标,长期来看人口净流入的区域经济活力较强,利好城投的发展。图表8: GDP 规模与城投信用利差呈现负相关图表9: GDP 增速与城投信用利差相关性较弱(万元)20210604城投利差(右)2020GDP(BP) 20210604城投利差(右)(BP)120,000100,00080,00060,00040,00020,0000600500400300200100010%8%6%4%2%0%-2%-4%-6%2020年GDP增速60050040030

28、02001000贵 云 黑州 南 龙江天 青 新 海津 海 疆 南重 甘 湖庆 肃 北江 四 安 浙 北 广西 川 徽 江 京 东贵 云 黑 天 青州 南 龙 津 海江新 海 重 甘 湖 江疆 南 庆 肃 北 西四 安 浙 北 广川 徽 江 京 东资料来源:各地级行政区政府工作报告,统计局官网,资料来源:各地级行政区政府工作报告,统计局官网,图表10: 人均 GDP 与城投信用利差相关性较弱图表11: 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城投信用利差相关性较弱(元)180,000160,000140,000120,000100,00080,00060,00040,00020,000020210604城投利差(右)

29、2020年人均GDP (BP)6005004003002001000(元)90,00080,00070,00060,00050,00040,00030,00020,00010,000020210604城投利差(右)(BP)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05004003002001000贵 云 黑州 南 龙江天 青 新津 海 疆海 重 甘南 庆 肃湖 江 四北 西 川安 浙 北 广徽 江 京 东贵 云 黑 天 青 新 海 重 甘 湖 江 四 安 浙 北 广州 南 龙 津 海 疆 南 庆 肃 北 西 川 徽 江 京 东江资料来源:各地级行政区政府工作报告,统计局官网,资料来源:各地级行政区政

30、府工作报告,统计局官网,上述区域经济分析框架中的指标,GDP 规模与增速、区域富裕程度(人均 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口净流入指标,哪些对区域利差的解释力度较高呢?将上述指标分别对城投信用利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GDP 规模与城投利差的联系最密切,其次是区域富裕程度,再次是 GDP 增速,最后是人口净流入情况。因此在考虑区域经济指标对城投利差的影响中,可以重点关注区域 GDP 规模,并关注区域富裕程度、GDP 增速。人口流入指标对近期城投经营环境影响不大,是长期指标,可用来判断未来区域的发展活力,在分析当前利差时建议作为次要分析因素。广东、上海等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基本面较好,城投利差较

31、低。广东、上海、北京、浙江、江苏、福建城投利差处于低位,人均 GDP 规模较大,全省 GDP 总量也位于前列,在 20年多数仍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实力强发展前景好,城投基本面良好,获取资源能力强。西藏、黑龙江、吉林、新疆、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青海等位于西部和部分东北和中部的区域经济实力较差,经济活力不足,不能为当地城投提供较好的基本面支撑和资源支持,应警惕地区潜在的基本面风险。地级经济:部分区域 GDP 增速大幅下降,关注尾部区域风险区域经济发展与城投经营环境关系密切,部分区域经济增速显著放缓各地级区域 GDP 规模分化明显。深圳、广州 GDP 规模均超过 2.5 万亿,GDP 规模超过

32、全国 15 个省份,显著领先其他地级市。成都、杭州、武汉、南京、青岛、长沙等新一线城市GDP 规模超过 1 万亿,在全国处于前列。64%的地级市 2020 年GDP 规模不足 5000 万元,位于甘肃、广西、内蒙古、安徽等省份的 26 个地级区域 GDP 规模小于 1000 万元,区域经济差距较大。经济下行,地级区域经济表现与省级区域基本一致,绝大多数地级区域 2020 年 GDP 增速较 2019 年下滑,不利于为城投经营发展构建稳定环境。披露了 2020 年 GDP 增速的 267个地级行政单位中,96%的地级区域增速较 2019 年下滑。篇幅所限,图表中仅呈现增速下滑最大的 20 个区域

33、,其中焦作(-28.6pct)、鄂州(-17.6pct)、安康(-17.1pct)等下滑幅度居前,湖北省 17 个地级市全部位于倒数 20 位,且降幅均高于 10%。除去湖北 17 个地级市,降幅末 20 的地区中,辽宁 4 市,内蒙古 4 市,河南 4 市,区域经济活动较为低迷,对城投经营发展有一定不利影响。仅有 10 个地级区域 GDP 增速上升,其中铜陵市增速上升 4.9pct,居全国第一,但需要关注其增速上升主要是由于 2019 年 GDP 增速为-1.7pct,上升后 2020 年增速仍然处于全国中下等水平。梧州市、辽源市、舟山市、来宾市增速上升幅度超过 2pct,经济活力较 201

34、9年改善明显,区域抗风险能力较强。部分区域经济增速较高,可能是由于经济活力改善或前期总量较低。其中舟山市以 12%的增速排在首位,金昌市、梧州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拉萨市、贺州市、曲靖市等 12个地级区域增速超过 6%,在疫情压力下表现亮眼,但仍需注意其中 6 个区域 GDP 不超过 1000 亿元,经济增速较高主要是由于前期低基数效应。2020 年 GDP 增速末 20 名的非湖北省地级行政区中,包括内蒙古 5 个地级区域、陕西 4 市、辽宁 3 市、福建 2 市、新疆黑龙江广东海南各 1 市,区域城投经营环境不利于其稳定发展。图表12: 2020 年 GDP 增速上涨幅度前 20 的地

35、级区域图表13: 2020 年 GDP 增速下降幅度前 20 的地级区域2020GDP可比增速(右) 2019GDP可比增速(右)GDP增速变化鄂尔葫5%4%3%2%1%0%-1%铜 梧 辽 舟 来 临 长 淮 武 德 潍 拉 宝 济 防 晋 东 滨 中 枣陵 州 源 山 宾 沂 春 北 威 宏 坊 萨 鸡 宁 城 城 营 州 山 庄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州 市 市 市 市 港 市 市 市 市 市市14%12%10%8%6%4%2%0%-2%-4%10%5%0%-5%-10%-15%-20%-25%多 延 商 芦 漳 恩 十 武 孝 荆 宜 咸 随 襄 荆 黄 黄 安 鄂 焦斯

36、安 丘 岛 州 施 堰 汉 感 门 昌 宁 州 阳 州 冈 石 康 州 作市 市 市 市 市 州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GDP增速变化 2019GDP可比增速(右) 2020GDP可比增速(右)0%-5%-10%-15%-20%-25%-30%-35%资料来源:各地级行政区政府工作报告,统计局官网,资料来源:各地级行政区政府工作报告,统计局官网,图表14: 2020 年 GDP 增速前 20 的地级区域图表15: 2020 年 GDP 增速末 20 的地级区域14%12%10%8%6%4%2%0%2020GDP可比增速2019GDP可比增速舟 金 梧 德 拉 贺

37、 曲 来 百 晋 崇 宁 阿 博 厦 文 昌 龙 运 天 西山 昌 州 宏 萨 州 靖 宾 色 城 左 德 克 尔 门 山 吉 岩 城 水 安市 市 市 州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苏 塔 市 自 自 市 市 市 市10%5%0%-5%-10%-15%-20%-25%2020GDP可比增速2019GDP可比增速巴 鄂 呼 漳 恩 孝 武 宜 葫 十 咸 荆 随 襄 荆 黄 黄 安 鄂 焦彦 尔 伦 州 施 感 汉 昌 芦 堰 宁 门 州 阳 州 石 冈 康 州 作淖 多 贝 市 州 市 市 市 岛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地 拉治 治区 州州 州尔 斯 尔市市 市 市

38、资料来源:各地级行政区政府工作报告,统计局官网,资料来源:各地级行政区政府工作报告,统计局官网,各地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明显地级区域经济表现与省级区域同样分化明显。人均 GDP 反映当前区域经济实力,人口流动反映的区域经济财政增长潜力,可以用来判断当前城投的基本面情况与未来发展潜力。我们搜集了 215 个地级区域 2019 年常住人口数据,由于 2020 年各地常住人口尚未对外公布而各年份各地常住人口数相差不大,因此采用 2019 年常住人口数计算人均 GDP,人口净流入=常住人口数-户籍人口数,搜集到了 2019 年 209 个地级区域的数据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的数据。2020 年人均

39、GDP 排名前十的地级区域中有九个位于东南沿海地区,分别是深圳、无锡、南京、珠海、常州、广州、杭州、厦门、宁波,人均 GDP 均超过 14 万元,区域经济实力较强。全国末 20 名人均 GDP 不超过 3.5 亿元,且多位于甘肃和广西,区域间经济实力分化大。图表16: 2020 年人均 GDP 前 20 的地级区域图表17: 2020 年人均 GDP 末 20 名的地级区域(亿元)30,00025,00020,00015,00010,0005,00002020GDP2020年人均GDP(右)(万元)2520151050(亿元)3,0002,5002,0001,5001,0005002020GD

40、P2020年人均GDP(右)(万元)4321深 无 南 珠 鄂 常 广 杭 厦 宁 长 武 南 东 扬 佛 镇 青 舟 福圳 锡 京 海 尔 州 州 州 门 波 沙 汉 通 营 州 山 江 岛 山 州多斯00黄 兴 阜 怀 临 丹 资 来 邵 运 毕 玉 邢 武 梅 河 巴 平 天 定冈 安 阳 化 汾 东 阳 宾 阳 城 节 林 台 威 州 池 中 凉 水 西盟资料来源:各地级行政区政府工作报告,统计局官网,资料来源:各地级行政区政府工作报告,统计局官网,从人口净流入的角度来看,深圳、东莞、广州、佛山人口净流入排在前列,人口净流入较高的地级市集中在广东。前 20 名中除了位于东南沿海的区域,

41、还有一些省会城市,如成都、郑州、乌鲁木齐、南京、哈尔滨、昆明等。深圳、无锡、广州、宁波、杭州、武汉、厦门、青岛、佛山 9 个地级区域在 2020 年人均GDP 与 2019 年人口净流入均位于全国前二十名,经济发展空间较大,未来区域实力可能进一步增强,利好城投的发展。人口净流出前 20 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河南省、贵州省、安徽省,河南、贵州、安徽是全国人口外流前三大省,未来长期增长潜力堪忧,城投长期发展缺乏动力。图表18: 2019 年人口净流入前 20 的地级区域图表19: 2019 年人口净流入末 20 名的地级区域(万人)9002019年人口净流入2020年人均GDP(右)(万元)2520

42、19年人口净流入2020年人均GDP(右)(万人)(万元)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20151050深 东 广 连 滁 佛 宁 杭 武 厦 成 无 中 郑 南 乌 哈 青 昆 嘉圳 莞 州 云 州 山 波 州 汉 门 都 锡 山 州 京 鲁 尔 岛 明 兴0(50)(100)(150)(200)(250)(300)(350)9876543210盐 六 黄 邯 梅 湛 临 铜 广 亳 菏 玉 徐 遵 商 南 驻 阜 毕 周港木 滨齐城 安 冈 郸 州 江 沂 仁 安 州 泽 林 州 义 丘 阳 马 阳 节 口店资料来源:各地级行政区政府工作报告,统计局官网,资料来源:各地

43、级行政区政府工作报告,统计局官网,GDP 规模小、增速低、人口净流出的区域,城投风险可能较大。海南省儋州市,内蒙古巴彦卓尔、呼伦贝尔、通辽市,陕西省安康、汉中、渭南、咸阳,河南漯河、焦作、商丘,湖北随州、咸宁、十堰等地 2020 年GDP 规模均低于 3000 亿,增速不超过 2%,人均 GDP 均低于 6 万元,2019 年人口净流出,经济基本面不利于城投良好发展,警惕以上区域城投风险。省级财政:部分省份一般预算收入下降,债务格局变化不大从省级财政数据来看,2020 年各省财政收入分化明显。2020 年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一般预算收入规模位于各省前三,而西部地区部分省份财政收入水平较低。增

44、速方面,需要警惕黑龙江、新疆、北京和广西等区域一般预算收入大幅下滑的风险。考虑到政府性基金收入和上级补助收入的支撑,东南沿海地区,如江苏、广东、浙江等地综合财力实力强劲,而甘肃、天津、海南、西藏、青海和宁夏 2020 年的综合财力绝对水平最低,差距明显。2020 年各省调整后债务率分化,但区域债务风险格局较上年调整不大。受疫情冲击对基本面的影响,2020 年大部分省份债务率提升,天津的增长幅度最大。但综合财力的提升,支撑了部分省份调整后债务率下降。2020 年天津、江苏、贵州、重庆和浙江的调整后债务率仍然较高,位列各省前五。山西和江西的调整后债务率在各省排序上升,需警惕区域债务风险。疫情冲击下

45、 14 省一般预算收入负增长2020 年各省财政实力分化明显,湖北、天津、黑龙江、新疆、北京和广西等区域一般预算收入下滑幅度超 5 个 pct。从绝对水平来看,2020 年一般预算收入规模较大的省份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规模前三的分别为广东省、江苏省和浙江省,达到 12922 亿元,9059 亿元和 7248 亿元。相对而言,西部地区部分省份财政收入水平较低,例如甘肃、宁夏、青海和西藏,其一般预算收入规模均在 1000 亿以下。从增速变动来看,青海、四川、江苏、浙江、甘肃和河南各省 2020 年一般预算收入增长幅度较大,超过 2.5 个 pct。受新冠疫情,新增减税降费政策以及 2019 年增值

46、税改革的持续影响,湖北、天津、黑龙江、新疆、北京和广西 2020 年一般预算收入下滑幅度超 5 个 pct。其中,受到疫情对经济基本面的拖累,湖北的一般预算收入较上年减少 25.9%。图表20: 2020 年各省一般预算收入分化,部分省份负增长)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一般预算收入增速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14,00012,00010%5%10,0008,0006,0004,0002,0000%-5%-10%-15%-20%-25%0青 四 江 浙 甘 河 河 广 云 贵 安 福 江 山 海 辽 湖 内 西 宁 陕 上 重 山 吉 广 北 新 黑 天 湖海 川 苏 江 肃 南 北

47、 东 南 州 徽 建 西 东 南 宁 南 蒙 藏 夏 西 海 庆 西 林 西 京 疆 龙 津 北-30%古江资料来源:各省 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统计局、财政厅,我们在 2021 年 3 月 25 日的报告政府债务率解析与各省红橙黄绿情况中推断了政府综合财力的最新算法。综合财力=一般预算收入财力+政府性基金财力,其中:一般预算收入财力=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余+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资金-上解上级支出-调出资金;政府性基金财力=基金预算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上年上年结余+调入资金-上解上级支出-调出资金;从 2020 年各省综合财力来看,财力水平呈现地域的分化。根据财政部

48、此前公布的算法、一般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的明细科目,我们拟合出地区综合财力的算法,测算结果较以往更为准确。东南沿海地区仍然财力强大,江苏、广东、浙江地方政府综合财力实力强劲,总额均超过 2 万亿,较 2019 年分别增长 10.7%,10.6%和 4.9%。山东、四川、湖北、河南、上海、湖南、河北、安徽等省份的综合财力均在 1 万亿以上,绝对体量较大。甘肃、天津、海南、西藏、青海和宁夏 2020 年的综合财力绝对水平最低,均在 5000 亿以下。单位:亿元 共预算收入 一般预算财力全省一般公政府性基金 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财力综合财力(一般预算财力+政 政府性债务余额 城投带息债务余额 政府债务

49、率 调整后债务率府性基金预算财力)2019年综合 2019年政府 2019年城投带 2019年政府 2019年调整财力性债务余额 息债务余额债务率后债务率图表21: 2020 年各省/直辖市综合财力、债务率对比天津1,9233,1509121,0174,1676,36814,1551534935,0154,95914,09999380江苏9,05914,51611,35911,34825,86317,22865,9756732223,35714,87860,42364322贵州1,7875,9962,0472,1698,16410,98911,7361352787,5829,67310,950

50、128272重庆2,0955,3852,4582,5947,9796,79913,993852617,2615,60413,00677256浙江7,24810,88811,35310,29821,18614,64237,7596924720,19312,30934,58661232云南2,1177,3161,5591,7329,0489,59212,2811062428,3858,10812,74797249四川4,25811,7794,7794,90316,68212,74326,9527623814,74410,57724,24472236湖北2,5128,0753,2294,14912,

51、22410,07918,6578223510,9998,04017,44773232广西1,7176,0721,9391,9508,0227,61511,034952327,2646,35510,00987225江西2,5085,1453,1023,1248,2697,14911,144862217,8325,35110,50468202陕西2,2575,9262,1052,4088,3347,43310,775892187,9346,53210,21582211湖南3,0098,6383,3563,86612,50511,81414,4549421010,72410,17513,240952

52、18甘肃8754,1546495814,7353,9425,691832034,2873,1175,23473195安徽3,2167,9903,1453,24011,2309,60011,8848519110,9917,93610,84272171山东6,56011,3847,2797,30018,68516,59218,9698919017,97113,12816,67673166福建3,0794,8083,4303,4308,2388,3397,1011011878,3427,0346,54684163新疆1,4775,5205916776,1965,6355,950911875,7434

53、,6285,57381178北京5,4846,9002,3172,4029,3026,0649,244651659,2054,9649,01154152宁夏4191,5021602201,7221,8599701081641,5191,659909109169吉林1,0854,3521,0211,2255,5785,2213,081941494,8584,3452,87489149内蒙古2,0515,6096569276,5368,2691,4561271496,1417,3071,504119143河南4,1559,7523,7523,28913,0419,8229,2477514613,7

54、187,9109,44358126山西2,2974,1751,1521,2885,4644,6123,370841466,1723,5123,19057109河北3,8268,4203,1612,99111,41111,0165,5649714511,8238,7545,05874117辽宁2,6566,7991,3511,7048,5039,2622,9661091447,7898,8852,966114152青海2981,9781872592,2372,4546301101382,0972,102678100133黑龙江1,1535,5154498066,3215,6852,0889012

55、35,8084,7491,94682115海南8162,1345235102,6442,62424991002,4432,230299192广东12,92217,0948,6426,96224,05615,3168,198649821,74911,9497,1965588上海7,0469,0993,1753,44212,5416,8925,253559711,2175,7224,9285195西藏2212,473881512,62437534214272,5262514451028资料来源:各省 2020 年预算执行报告,各省 2019 年决算报告,中央补助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长对冲一般预算

56、收入下降,拉动部分省份综合财力正增长。湖南、吉林、宁夏、四川、上海、湖北、江苏、广东、甘肃、广西的综合财力增速在 10%以上,受到政府性基金收入和中央补助收入的变动影响。以吉林为例,其 2020 年综合财力增长 14.8%,政府性基金收入拉动其增长 7.3%,中央补助收入的增长贡献为 3.9%,成为综合财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尽管疫情冲击下湖北的一般预算收入大幅下跌,但其受益于中央补助收入的增长,拉动综合财力增长 11.1%。天津、山西、河南、河北和福建 2020的综合财力下滑,其中山西和天津下滑幅度分别为 11.5%和 16.9%。天津综合财力下滑幅度在所有省份中最大,受到政府性基金收入下滑(-

57、36.3%)和一般预算收入下跌(-20.2%)的双重因素影响。)2019年综合财力 综合财力变动(右)2020年综合财力 政府性基金拉动(右)图表22: 各省综合财力增长主要受政府性基金收入、上级补助波动的影响(亿元30,00025,00020,00015,00010,0005,0000江 广 浙 山 四 河 上 湖 湖 河 安 北 云 辽 陕 江 福 贵 广 重 内 黑 新 吉 山 甘 天 海 西 青 宁苏 东 江 东 川 南 海 南 北 北 徽 京 南 宁 西 西 建 州 西 庆 蒙 龙 疆 林 西 肃 津 南 藏 海 夏古 江20%15%10%5%0%-5%-10%-15%-20%资料来

58、源:各省 2020 年预算执行报告,各省 2019 年决算报告,受疫情冲击对基本面的影响,2020 年大部分省份债务率提升,部分省份综合财力提升支撑债务率下行。31 个统计的省份中,25 个省级区域调整后债务率上行,其中天津的增长幅度最大,受到综合财力下滑(-16.9pct)和债务余额上升(28.4pct)的双重影响。部分省份调整后债务率下行,如云南、湖南、宁夏、辽宁等省份,受益于综合财力的提升(分别提升7.91pct,16.6pct,13.4pct 和 9.2pct),调整后债务率分别变动-7%、-8.3%、-4.8%和-8.3%。图表23: 2020 年部分省份调整后债务率下降主要受到综合

59、财力上行影响600%2020年调整后债务率2019年调整后债务率调整后债务率变动(右)综合财力变动(右)120%500%400%100%80%60%300%40%200%100%20%0%-20%0%天 江 贵 重 浙 云 四 湖 广 江 陕 湖 甘 安 山 福 新 北 宁 吉 内 河 山 河 辽 青 黑 海 广 上 西津 苏 州 庆 江 南 川 北 西 西 西 南 肃 徽 东 建 疆 京 夏 林 蒙 南 西 北 宁 海 龙 南 东 海 藏-40%古江资料来源:各省 2020 年预算执行报告,各省 2019 年决算报告,2020 年各省调整后债务率分化,但区域债务风险格局较上年调整不大。将城投

60、带息债务余额加入债务率的计算,得到调整后债务率。2020 年天津、江苏、贵州、重庆和浙江的调整后债务率仍然较高,位列各省前五。具体来看,天津调整后债务率水平较高源自其 2020 年较小的综合财力规模(5000 亿以下,位于各省后五名)和较高的城投带息债务规模(14155亿,位于各省第七名)。江苏和浙江的综合财力排名较高,分别为第一和第三,但其政府性债务余额和城投带息债务余额也都位于各省前列,带动调整后债务率绝对水平高企。贵州和重庆的综合财力处于中下游水平,而债务余额处于中上游水平。广东、上海和西藏的债务风险最小,调整后债务率均在 100%以下。图表24: 2020 年各省调整后债务率分化(亿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