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复习_第1页
《中国文化史》复习_第2页
《中国文化史》复习_第3页
《中国文化史》复习_第4页
《中国文化史》复习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名词解释.社会心理:社会心理也是含有主观的,潜移默化的演进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式.宗法制度: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 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 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封邦建国:封邦建国即“封土建国”,简称 “封建 ” 。即天子把自己直接管辖的王畿以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并授予他们爵位,诸侯再分封贵族,诸侯和贵族在自己的领地上有相当的自主权。封邦建国是一种社会制度.文字狱:中国明清时因文字犯禁或借文字罗织罪名清除异己而设置的刑狱。.图腾崇拜:是发生在氏族公社时期的一种宗教信仰的现象。 一般表现为对

2、某种动物的崇拜,其也是祖先崇拜的一部分.今文经:以秦汉通行的隶书记载的经书.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玄学:是对老子、 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二、判断改错,指出错误并改正。1 、佛教在魏晋时传入中国,在唐代达到鼎盛时期。(正确)2、在原始观念文化中,对太阳、大地等的崇拜形式属于图腾崇拜。(错误)改正:因为图腾崇拜是对动物的,而太阳、大地不是动物。、杨师道、 王勃、 杨炯、 骆宾王、 七岁女等是唐朝文思敏捷的神通诗人.(错误)改正:神童诗人、公元前 1 世纪中叶到公元 7 世纪中叶的朝鲜三国时

3、期,是指魏国、蜀国、吴国时期。(错误)改正: 朝鲜半岛三国时代是指公元前57 年到公元 668 年之间占据朝鲜半岛的三个国家高句丽(前37 年-668 年)、百济(前18 年-660 年)、新罗(前57 年-935 年)。5、清代王夫之曾经概括“中国”与“夷狄”之民族,是指“南方的农耕民族”与“北方的游牧民族”。(错误)改正:清代王夫之曾经概括“中国”与“夷狄”之民族,是指“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的游牧民族”。6、公元 2012 年为农历壬辰年,其中地支是“壬”,天干是“辰”。(错误)改正:地支是“辰”,天干是“壬”十天干对应的顺序: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葵。十二地支对应顺序:子

4、、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7、宋代毕昇在1041 1048 年间发明了印刷术。(错误)改正:宋代毕昇在1041 1048 年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8、中国戏曲之美首先表现在程式化,其角色分行大致为生、青、净、末、丑。(错误)改正:中国戏曲中人物角色的行当分类,按传统习惯,有“生、旦、净、丑”和“生、旦、净、末、丑”两种分行方法。9、古代学者把诗经的艺术手法归结为赋、雅、兴三类。(错误)改正:古代学者把诗经的艺术手法归结为赋、比、兴三类。10 、汉字的组字方法及规律,后人总结为“六书”: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假设。(错误)改正:我国古代的语言研究讲究“神而明之”。汉字的

5、组字方法及规律,后人总 结为“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三、简答题1、宗法制度的三项主要内容是什么?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和宗庙祭祀制度2、中华先民宗教崇拜的三大分类主要是什么?一是自然崇拜;二是生殖-祖先崇拜;三是图腾崇拜3、中国古代科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实用性(2)整体观计算方法先进,观测记录精确,与生产实践紧密结 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其中实用性是最为突出、最具代表性的特征。4、请列举文学史上“唐宋八大家”中的任意五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5、二十四史的前四史是指那几部?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周的汉书南朝宋范哗的后汉书三

6、 国蜀陈寿的三国志6、宋元四大数学家是谁?杨辉,秦九韶、李冶、朱世杰并称宋元四大数学家7、中国绘画的美学原则散点透视,以大观小,遗貌取神,平面色彩与骨法用笔8、请列举诸子百家中的任意五家。论语、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四、论述题1、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对中国文化包容性的形成有何影响?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是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小农经济,同时中华大地的广阔领域造就了显著的地区差异,在这两方面的综合作用下,造就了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 持续性、多元结构和早熟性、封闭性、中庸性、忍耐性、盲目性、互补性、脆弱 性和顽强性的特点。农耕经济的多元成份结构造就了中国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格,而农耕文化的早期定型是造成中国

7、文化的守旧性的重要原因。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耕经济的持续性是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显著特点,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 了中国文化的延续力,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 使其具 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二是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中国文化不仅包容百家学说 和不同地区的文化,而且长期吸纳周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明;三是农耕经济的早熟促进中国文化的凝重性和早熟性。2、如何看待历史上中华民族文化的交流汇合。中华民族历史的演进,离不开中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华文化自诞 生之日起,就不是一个自我禁锢的系统,汉人、苗人、羌人、匈奴

8、人、突厥人、 鲜卑人、党项人、吐藩人、女真人等,都是中华民族祖先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是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经济交往使民族文化互相同化;贸易之路成为连结各民族文化的纽带; 成功的民族宽待政策成为各民族 文化融合的前提。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才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灿烂、博大精深的文化。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干, 在历史上大多是汉族同化其他民族。 因为汉族文化有着强大的融合力和向心力, 其他少数民族在文化的交流融合中渐渐被同化, 使全民族文化得以交流、融合而不断延续发展。答案 2 、一个国家,必然有个主体民族作为主干,中国就是汉族。 所以在历史上大多是汉族同化其他民族, 当然, 在这个过程中

9、因为汉族文化有着强大的融合力, 所以大多时候不会因为差异而诉诸武力, 不过当有战争爆发的时候, 却因为汉族是主体, 不会造成改朝换代这种巨变。 当然当这个过程反过来的时候就不一样了, 当汉族衰弱的时候, 少数民族再文化融合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就会带来血腥和杀戮-针对主体民族汉族而言,蒙元和满清的入主中原可为见证。3、对中西文化的交汇,我们应持怎样的态度?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中西方文化均源远流长、气象万千,两种文明都经历了几千年历史的发展演化才成型, 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有机整体。 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 以

10、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文化的中心, 并形成了以“谦、恭、信、敏、慧”为核心的文化思想观、以“学而优则仕”的文化价值观。总的来说,中国文化就是细节服务于整体、 突出整体效果的文化模式。 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西方文化形成了以“争”为核心的文化思想观、以自然科学和科研为核心的文化发展观。 总的来说, 西方文化就是突出细节、 突出个体效果的文化模式。 中西文化在伦理观念、文化价值观、文化结构、思维方式等诸方面存在差异,对待西方文化我们应该尊重世界的多样化,在多样性中和谐共生,在差异性中谋求发展,求同存异, 优势互补, 同时我们也应该培养大国心态和大国胸怀, 倡导文化共融,兼收并蓄,收为己用,不必

11、盲目排外,要先深入了解学习西方文化,领悟到精髓后,再做选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真正为我所用,创造出更加灿烂的中华文化。3、以清明上河图为例,说明宋代市民文化的勃兴。在隋唐时候,城市被里坊划分,有坊门和坊墙,宅门一般不允许外开,更不可能出现沿街店铺,购物要到专门的“市” ,实行严格的夜禁制度,这是从统治者的角度来考虑的安全。到了宋代,随着南方商业资本的兴起,物质的丰富,政治、经济重心东移,也促成了经济的更快发展。 这个时候死守严格的里坊制度显然是不现实的。 于是城市被断面宽度较小的街道划分,沿街出现了大量的商铺,提高了土地利用价值。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绘制的不朽杰作清明上河图 ,是我国绘

12、画史上的无价之宝。它是一幅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卷风俗画,通过对市俗生活的细致描绘,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承平时期的繁荣景象清明上河图中画有五百五十余人,各种牲畜六十多匹, 木船二十多只, 房屋楼阁三十多栋, 推车乘轿也有二十多件。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历代古画中所罕见。可贵的是,画中每个人物、景象、细节,都安排得合情合理,疏密、繁简、动静、聚散等画面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 达到繁而不杂, 多而不乱。 充分表现了画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度的艺术修养和表现能力。清明上河图 既是一件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珍品, 同时, 也为我们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丰富的形象资

13、料,因此,它还具有历史文献的价值。宋词、 宋画、 宋文以及宋代理学构筑成一个精致辽阔的上层文化世界, 而在这一世界之外, 别有一种文化形态崛起, 这就是在熙熙攘攘的商市生活以及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成长起来的野俗而生动的市民文化。两宋市民阶层的崛起, 以中晚唐以来的都市经济发展为基础, 著名的 清明上河图 便反映了当时繁盛都市生活的一个侧面。 在熙熙攘攘、 风波丛生的快节奏都市生活中, 市民们无意于追求典雅的意境, 浓郁迷离的诗情, 而是醉心于能直接地并情调热烈地满足感官享受的艺术样式, 因此, 市民文化从其诞生起, 便显示出一种野俗的活力与广阔的普及性。傀儡戏、 参军戏是中唐以后市井间流行的歌

14、舞小戏。 一些记载描述说, 当这些歌舞小戏演出时,台下观众云集,大声应和,其情景颇为热烈。明确标明以“市人为读者对象的“市人小说也开始在这一时期出现。在一些繁华的大都市,产生了市民文化表现自我的固定游艺场所瓦舍。 每个瓦舍里划有多个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众多勾栏上演令人眼花缭乱的文艺节目,如杂剧、杂技、讲史、说书、说浑话、皮影、傀儡、散乐、诸宫调、角抵、舞旋、花鼓、舞剑、舞刀等。瓦舍中士庶咸集,老少毕至,热闹非凡。一种不同于贵族口味与士人情调的市民文化天地,跻身于文化系统中,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存在。4、明清文化专制政策对中国文化发展造成何种消极影响。文字狱是明清时期实行文化专制统治的

15、又一重要措施。 如果说八股取士是通过利诱的手段来实现文化专制统治, 文字狱则完全是以血腥的暴力镇压来推行文化专制统治。 明、 清两朝统治者推行文字狱的原因及文字狱所造成的恶劣影响是本课的重点之一。明代文字狱主要集中在明太祖朱元璋、 明成祖朱棣统治时期。 朱元璋时期的文字狱大多直接起因于朱元璋对文人的猜疑, 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明朝建国之初统治尚未完全稳固时期统治者对文人的排斥与不放心。 朱棣时期的文字狱主要起因于朱棣打击忠于建文帝的势力,也是出于稳固自身统治的需要。历代统治者都信奉文化专制主义,推行愚民政策,清朝尤其如此。清朝初年,朝廷宣布禁止学者创立书院,纠众结社,表面上是不许“空谈废业”,实际上是不许“集群作党” 。清朝大兴文字狱,以酷刑厉行文化专制,维护满族在政治、经济、司法上的种种特权, 进一步强化礼与法的结合, 以严法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 清代文字狱的直接目的主要是镇压具有反清思想的汉族知识分子。 文字狱最集中的康雍乾时期正是清王朝巩固统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