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峡博物馆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_第1页
重庆三峡博物馆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_第2页
重庆三峡博物馆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_第3页
重庆三峡博物馆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_第4页
重庆三峡博物馆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重庆三峡博物馆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三峡大坝(图片来源于网上)5年来,绵延数百公里的三峡库区展开了举世罕见的 文物大抢救工作,展示这一成果的“长江文明的华彩乐章一 三峡文物保护成果展” 10月在山城重庆开展。展览分为序厅、“古老的三峡”、“神女传说与陶写的历 史”、“神秘的巴人”、“秦汉雄风”、“晋唐风流”、“千年遗韵” 和“永远的三峡”等8个展厅,展生了 1 1 6件(组)文物, 绝大多数是1 9 9 7年以来抢救三峡库区文物时生土的,也 有少量属重庆文物机构与三峡地区有关的藏品。展由文物 中,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巴文化青铜器、汉代神鸟、汉魏 象棋子、南宋金腰带等都是首次与观众见面。从1 9

2、 9 7年正式启动三峡文物保护及抢救工作以来, 三峡重庆库区已完成考古发掘任务4 0余万平方米,完成全 部规划发掘任务的文物点共4 4个,由土珍贵文物数千件, 一般文物3万余件,完成地面文物留取资料项目6 2项,原 地保护工程3 8项,实施搬迁保护1项,其中有8 5项搬迁 保护项目完成了初步设计工作。国家发行的以三峡库区古迹设计的邮票大昌古镇、石宝寨、屈原墓、张飞庙三峡水库淹没范围示意图(图片来源于网上)长江三峡淹没景区示意图(图片来源于网上)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童要发祥地之一。平方公里 的长江三峡工程库区曾是古代先民们劳动耕作休养生息的 晕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文物资源在三峡工程建设期及后三

3、 峡期保护好长江峡工程库区文物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惠及子孙造福人类的事业是国家和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 的责任也是三峡程建设本身的要求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一、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工作的成效和经验三峡库区 文物保护的峡库区文物保护数量众多根据长江三峡工程淹 没及迁建区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经国务院峡工程建设委 员会审批三峡库区文物保护项目共处其中地面项目处地下 项目处考古发掘面积万平方米。重庆三峡博物馆为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展设计的展板重庆三峡博物馆为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展展区三峡库区文物的考古与文化价值一是旧石器时代遗址和古生物化石地点有多处许多遗址 中含有大量的具有中国南方旧石器特征的砍砸器、刮削

4、器是 研究我国石器文化南北分界的重要依据。二是新石器时代遗址有多处是研究长江流域江汉平原 至四川盆地的东西两大文化系统分界的关键所在。三是古代巴人包括夏商周时期的遗址和墓地多处是解 开古代巴人历史之谜的钥匙。四是楚、秦、汉至六朝的遗址和墓地余处是研究楚、秦 及中原文化如何进入三峡地区并与当地巴文化逐渐融合的 重要依据。五是古代枯水题刻处和宋代以来洪水题刻数十几处组成 了举世罕见的古代石刻水文记录长廊特别是涪陵白鹤梁题 刻更是有“世界第一水文站”之美称。六是东汉石阙数处和唐宋明清的摩崖造像、碑碣、摩崖 诗文题刻数十处其中既有著称于世的珍贵艺术品又有可说 明当地重要历史情况的文物。七是包括庙祠、民

5、居、桥梁等明清建筑。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云阳旧县坪遗址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百鹤梁题刻张飞庙屈原祠白帝城万州钟楼矍塘峡摩崖题刻群稗归段摩崖石刻龙滩河摩崖造像也龙门桥重庆三峡库区的博物馆建设成就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涪陵地区生土的文物三峡库区文 物保护成果展 战国 铜印章我没按博物馆的展由展区来介 绍文物,因板块的文物分布不均,难以归纳,而是三峡库区的地区区域的生土文物来介绍。这里首先介绍的是涪陵市,它是三峡库区最早有人类活

6、动的地区之一,由土的文物相对 其他地区来说最多,档次也最高。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战国 虎钮算于关于算于,周礼地官载,“以金算和豉。郑玄注:算,算于也。国语晋语卷十一(赵 宣子曰):战以算于,丁宁,儆其民也 。韦昭注:椁于形 如碓头,与豉角相和。形状圜如碓头,大上小下近似桶形。 算于顶部中央铸有虎形钮,虎形仰头张嘴,倨牙翘尾。经考 证,虎钮算于是东周至汉代,巴民族的特有乐器。在商周的 较早阶段,巴民族是和楚民族并列发展的南方民族。左传昭公九年有:巴、濮、楚、邓,吾南土也 ”的话,说 明西周时期巴与楚是周王朝南方两个势力相差不远的民族 或地区。进入春秋以后,巴人的活动地域逐渐归入楚境,巴 民族

7、的一部分留居楚国,并与楚民族不断融合;另一部分逐 渐向四川盆地迁移,慢慢与那里的蜀民族融合。战国时期, 巴民族是楚国境内的主要民族之一。楚国中心地带的考古发 现中,常有巴民族标志的文物由土。此件算于于从红旗水库泄洪道巨石缝中被发现,由万州博物馆收藏。2005年6月,调集到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是三峡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 之一。属战国晚期的巴人作品,具通体完整,音质优良,造 型厚重,形体特大,有“算于王”之誉。其上部的钮作虎形, 栩栩如生,不怒而威,虎腿以漩纹勾画由神物特征,是巴人 虎崇拜的又一重要例证。虎钮的周围,分布着五组“图语”:椎髻人面、羽人击豉与独木舟、龟与勾连云纹、手心纹、神 鸟与四蒂

8、纹。这些图语对研究巴文化是极为重要的资料,其 中羽人击豉与独木舟已经被选取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外 墙浮雕的中心图案。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战国 虎钮U于 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战国 虎钮U于 三峡库区 文物保护成果展战国虎钮算于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 展战国 错银铜壶 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战国 错银铜 壶 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战国 错银铜壶三峡库区文物 保护成果展 战国 错银铜壶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战国错银铜壶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战国鸟形尊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战国鸟形尊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战国 鸟形尊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战国 鸟形尊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战国鸟形尊2002年由

9、土于涪陵小田溪墓地。通体长 28CM、宽16.8CM、高29CM。整体呈 鸟形,具有鱼嘴、鹰喙鼻、兽耳、凤冠、鸽身、鸭脚。通体 饰细蜜的羽纹,在羽纹上有规律的镶嵌绿松石。造型、纹饰 及装饰极其精美。青铜器中的尊本是酒器,这件尊通体上下 除鱼形嘴外,了无一孔,不具备容器的实用性,应系学习中 原地区的鸟兽尊而作。 其体轻、壁薄、中空,铸造难度极高。 由土于巴人的贵族墓地,是研究巴人的审美情趣,工艺水平 和铸造技术难得的艺术精品。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战国鸟形尊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战国巴式柳叶形剑柳叶形铜剑是巴蜀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同时也散见于其他地区的古文化中,目前考古发现见诸报导的据不

10、完 全统计大约有185件。这件精美的柳叶青铜剑,是战国时期 巴人所使用的兵器。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战国铜弹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东汉 陶楼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 展宋代青釉孩儿枕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宋代青釉孩儿枕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宋代青釉孩儿枕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宋代兽面纹单耳银杯三峡库区文物保 护成果展宋代兽面纹单耳银杯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宋代青釉褐彩划花梅瓶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宋代 青釉褐彩划花梅瓶涪陵是三峡工程主要淹没区之一,它地处重庆东部,邑枕长、乌两江,素为乌江流域物资集散地, 有渝东门户之称,是闻名遐迩的中国“榨菜之乡”。涪陵因乌江古称涪水,巴国先王陵墓多葬于此而

11、得名。2000多年前, 涪陵曾为巴国别都,秦、汉、晋时设枳县,自唐以来一直为 州所在地。新中国成立后为涪陵地区,辖10个县,1995年撤地设涪陵市(地级),下辖两区一市三县,1998年重庆恢 复直辖后改设涪陵区。涪陵的风景名胜主要就是被淹没的涪 陵白鹤梁,它是位于长江上游重庆直辖市涪陵城北江中的一 道天然石梁,由于常年受江水冲刷,石梁形成上、中、下三 段。被誉为“长江一绝、中国一绝、世界一绝”的水下碑林“白鹤梁题刻”主要分布在 220米长的中段上;北岩题刻在涪陵城长江北岸,北宋初期已有普净院等寺庙建筑,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书法、文学艺术价值。白鹤梁题刻位于长江三峡库区上游涪陵城北的长江中,是三

12、峡文物景观中 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誉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白鹤梁题刻具有重要 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众多珍贵题刻勘谓国宝,令 中外专家和游客惊叹不已。白鹤梁是在造山运动时天然形成的,形似卧伏长江的巨鳄,其身长约1600米,龟背形宽约15米。古时候周围环境 优美,郁郁葱葱。每当秋冬来临,便有成白上千的白鹤飞到 此地棱栖,翩翩起舞,煞是奇美,白鹤梁即由此得名。与水文科学有关的题刻 108件,故有“世界水下碑林”美誉。这些题刻主要集中于倾斜 14. 5度的北坡上,起于唐广德元 年(公元763年),止于1963年2月15日涪陵文化馆最后题 刻落笔,刚好1

13、200年。记录着72个年份的枯水历史,共有 题刻180多幅,其中唐代l幅、宋代98幅、元代5幅、明代 16幅、清代23幅、近现代40多幅。梁上刻着历代名人真迹,如黄庭坚、晁公道、黄寿、朱昂、吴革、刘甲、庞公孙、王士贞等,共300多人题写的诗词,达3万多字。荟萃“颜、柳、苏、黄、真、草、隶、篆” 名体书法于一梁,大放异彩,流芳千古。北宋大书法家黄庭 坚题写的“元符庚辰涪翁来”,更是令人惊叹。白鹤梁上还刻有有鱼 19尾、送子观音2尊、白鹤1只。 白鹤梁西头,有众多令人垂青的石鱼。有一条大石鱼约3米长、1. 5米宽、0. 5米厚,维妙维肖,称“鲤鱼之王”。据 记载刻于嘉庆年间,有“石鱼由水兆丰年”之

14、佳话。葛洲坝水电站和宏伟的三峡工程都参考了白鹤梁水文题刻 一些数据,如175米水位高程是以白鹤梁 1000多年的洪水 纪录为依据。唐鱼的眼睛为长江中上游的零点水位,相当于 海拔137. 91米高程。此水文纪录比英国在武汉江汉馆设计 的水尺标点早1100年。因此享有“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 之誉。据黄庭坚的后裔、涪陵区文管所长黄德建先生介绍,国 家已接受中外专家的建议,将实施白鹤梁题刻保护工程,由 天津大学承担工程设计,建成了水下博物馆,国宝白鹤梁题 刻已有一个可靠的、令人欣慰的归宿。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奉节地区生土的文物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战国 铜鼎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战国 铜鼎 三峡库

15、区文物保护成果展战国铜鼎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战国铜鼎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战国铜鼎三峡库区文 物保护成果展 战国 铜鼎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战国铜鳌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战国 铜敦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战国车轴饰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汉代立人铜灯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汉代 立人铜灯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东晋青瓷虎子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东晋青瓷虎子6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唐代青釉唾壶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宋代 青釉盘口壶三峡库区文物 保护成果展 宋代 青白釉缠枝牡丹纹温凉钵三峡库区文物 保护成果展 宋代 白釉温碗执壶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宋代白瓷盏托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宋代三彩人物俑

16、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宋代三彩人物俑三峡库区文物 保护成果展宋代三彩人物俑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宋代三彩人物俑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宋代三彩人物俑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宋代三彩人物俑三峡库区文物 保护成果展宋代三彩人物俑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清代铜佛像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清代铜佛像奉节县位于重庆市东部,地处四川盆地东端。县境东邻巫山 县,南界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连云阳县,北接 巫溪县。奉节北部为大巴山南麓的一部分,东部和南部为巫 山和七曜山的一部分,长江横切七曜山形成著名的瞿塘峡。奉节县老县城奉节县历史悠久,是一个文明古县,历代为路、府、州、郡治地。夏、商时为荆、梁二州之域,东

17、周战国时 期秦置鱼腹县(公元前314年),属巴郡。东汉建武元年(公 元25年),公孙述筑白帝城。章武二年(222年),刘备败归 白帝城,改鱼腹为永安县。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因旌表蜀丞相诸葛亮奉昭烈皇帝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品质,改名奉节县。三峡工程启动后,老奉节部分被 淹,其移民工作分为就地安置和外迁,就地移迁占人口三分 之二左右 O奉节县境内有世界最大的小寨天坑、世界最长的天井峡 地缝、目前已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长的天井峡地缝候选 世界纪录、世界级暗河龙桥河、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中 国旅游胜地四十佳的长江三峡第一峡的瞿塘峡,还有中国历 史文化名胜白帝城、刘备托孤的永安

18、宫、诸葛亮的八阵图、 瞿塘峡内的摩崖石刻、悬棺群等自然、人文景观,构成了分 别以白帝城、瞿塘峡和天坑地缝为中心的两大特色旅游区。 一个相关报道 刘备墓到底在哪里,在奉节还是成都?奉节文物的抢救性发掘正与三峡工程水位赛跑O 刘备究竟埋在哪?是在奉节夔州宾馆下还是在成都武侯 祠?滔滔长江水将要淹没这座2 0 0。年古城,刘备墓显得 越发神秘起来。奉节人说起刘备墓,满脸好奇和神秘。在县委、县府附 近的仿古建筑夔州宾馆里,神秘感扑面而来。刘备墓就在我 们脚下的泥土里?很多人反对这种说法,以成都武侯祠为代表。据三国 志载,刘备4月死于奉节,5月启运,8月到达成都,刘 备就葬在武侯祠,此为“成都说”。中国

19、史学泰斗级人物郭沫若最先开反对成都说。郭老19 6 1年在奉节认为:4月到8月酷暑难当,当时还没有甲醛和水晶棺等“保鲜设备”,刘备若真运成都,早已尸水长 流。总之他认为,刘备墓在武侯祠缺乏依据。而很久以来, 成都刘备墓只是个衣冠土冢的说法一直占上风。经多年建筑挖掘和探测发现,奉节人对“刘备墓在奉节” 的说法充满信心。20世纪6。年代修县委办公楼时,曾挖由一个大洞。原县交通局局长孙华奎冒险走了一段就不敢再往下走了。县府 在修建原四川汽运公司由城公路时候,曾挖由一条1米宽的 土槽。这一洞一槽,当时被文物界认为是刘备墓的墓道,但 因缺乏资金和确凿证据,封存至今。但土槽引起了文物界的极大关注。安徽物理

20、探测所1 98 2年应邀前往探测,发现夔州宾馆地下有1 8米的空洞, 并有金属反映,推测可能是金属随葬品或铁墓碑(据史载, 刘备墓抢救三峡文物奉节文物悬念多刘备墓到底在哪里,在奉节还是成都?奉节文物的抢救性发掘正与三峡工程水位赛跑。刘备究 竟埋在哪?是在奉节夔州宾馆下还是在成都武侯祠?滔滔 长江水将要淹没这座2 0 0。年古城,刘备墓显得越发神秘 起来。奉节人说起刘备墓,满脸好奇和神秘。在县委、县府附 近的仿古建筑夔州宾馆里,神秘感扑面而来。刘备墓就在我们脚下的泥土里?很多人反对这种说法,以成都武侯祠为代表。据三国 志载,刘备4月死于奉节,5月启运,8月到达成都,刘 备就葬在武侯祠,此为“成都

21、说”。中国史学泰斗级人物郭沫若最先公系铁碑封门)。在后来的多次探测中,均有相同报告。史料也为“奉节说”提供了佐证,目前有四种版本的刘 氏家谱均记载刘备葬于夔州府后花园,即现在的奉节旧县城 夔州宾馆内。但刘氏家谱也给“奉节说”带来麻烦:奉节在唐代改信 州为夔州,三国时代还不称夔州,其“夔州府后花园”与年 代矛盾。“奉节说”的专家立即反驳:称谓不是大问题,后人可以沿用“夔州”称谓。明代夔州府志继续反驳:“昭烈之陵依依,甘后之墓匿匿”。刘备和甘夫人感情甚笃, 应该合葬。而今,甘夫人墓在夔州宾馆地下已无争议。但奉节县政协副主席魏靖宇称:即使刘备墓在奉节,也 不在甘夫人墓附近一一考古发现,白帝城池并不是

22、现在的奉节县城,现在的奉节旧城建于三国之后。这场几十年的争论成为学术界和旅游界关注的焦点。人 们希望打开刘备墓,亲眼目睹三国皇室墓葬的辉煌。但由于 多种原因,成都刘备墓还没有发掘,也给“奉节说”留下了 悬念。奉节文物稽查队副队长姚炯称,奉节目前正加紧制定发掘规划。届时将向世人公开谜底。永安宫到底在哪里?地下真有宋代粮仓?孩子们正在奉节师范校操场上玩耍,身旁庄严肃穆的明 代建筑群就凝固着“刘备托孤”的经典历史。三峡水位的逼 近,但永安宫的种种悬念至今难解。真正的永安宫到底在哪里?奉节县政协副主席魏靖宇 称,“刘备托孤”是三国史,但现在的奉节旧城系南宋后修 建,三国时代莫非会在现在位置修建永安宫殿

23、?但据考古发现,三国城在白帝山坳里。永安宫是刘备 行宫,“托孤”时多大?文物部门介绍,永安宫现在的总建 筑面积3 5。平方米,占地面积1 2 1。平方米。奉节师范 职工高应生告诉记者,他记事时开始,永安宫占地2 4亩, 1 9 5 2年修建学校时被征用,宫门外的永安亭拆了,奉师 附小内的文昌宫拆了,清代“文武官员君民人等在此下马” 的石碑从东南角搬到了黄楠树下。奉节文管部门退休干部袁仁林说:奉节县委、县府位置 就是北宋初年夔州府所在地,其东南边即永安宫的位置,是 转运史丁谓修建的粮仓,便于在水道转运,保证供给。永安 宫殿可能会有古代仓储建筑群甚至粮仓,这对研究古代仓储 技术和粮食种植有着深远影

24、响。诸葛八阵今何在?陆逊真的困阵中?你怕不? 走进诸葛亮的八阵图,你要迷路,还会遭遇 滚木和乱石。这就是史书不断重复的诸葛亮八阵图神话。据史书记载, 诸葛八阵分“水八阵”和“早八阵”两 处,以阻挡东吴水陆两路进军, 此故事在后代越传越神。“早 八阵”在奉节县草堂镇八阵村,地形犬牙交错,阡陌纵横, 俨然“迷魂阵”,已无争议。但“水八阵”在即将被淹没的 奉节县城码头长江边上,尚存悬念。奉节港附近有臭盐碱,枯水季节裸露生的面积俨然一个 飞机场,至少千亩,不少人史学人士认为就是水八阵。奉节文管部门退休干部袁仁林称:史载诸葛亮用兵曾摆 过鸡翅膀状的“鸡阵”,就是八阵之一,而奉节小南门附近 长江边上有个地

25、名就叫鸡翅膀。唐代都督李益生曾记述:臭 盐碱往西南,就到八阵图。恰好就是现在鸡翅膀的位置。童叟皆知陆逊当年曾身陷八阵,但陆逊真的到过奉节 吗?袁仁林称,据三国志载,蜀国在火烧连营7 0 0里后兵 败如山倒,但东吴追兵只到巫山,陆逊也只到宜昌,不可能 在奉节困进八阵。无论如何,随着水位上升,“水八阵”将永没于江底,这些典故就“悬”得更重了。奉节曾是造船中心?白帝曾是水军基地?“一眼看到南津关,两眼泪不干。要想象回四川,买个 广砂罐。走南边跨北边,走北边跨南边,怕的是在峡谷里被挤烂”奉节县政协副主席魏靖宇背诵这首瞿塘峡船工民谣时心情沉重。他认为,奉节是长江上游造船中心和船型博物馆之一。 理由有三:

26、据史料记载,奉节在南北朝时可造由规模宏大的“五牙战船”,可载千人,反映由当时奉节造船业的技术精 湛。下江(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柏木船,几乎都由在瞿塘峡 口上,由于没有动力,常常是船由三峡后,连船带货卖给下 江人,船工徒步溯江而回。白帝下的杜甫西阁、观音洞一带,是古代镇江王庙遗址 该庙是为瞿塘峡潮激堆而建,是由峡船工烧香叩拜之地,凡 由瞿塘峡船只的船老大都要到岸上庙宇为镇江王烧香,敬献 船只模型,祈祷行船平安。据说庙中曾存放船模若干,清代 中期毁于洪水。夔门天堑,万夫莫开,历来是兵家重地。白帝山下的煤 窑码头,是古代天然良港,极有可能是军事物资和民用物资 的集散地。据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考古队副队长袁

27、东山介绍,据史 载,现白帝村煤窑码头曾有水军在此练兵。他曾在煤灰和流 砂下发现古水军基地设施。同时,由于自古瞿塘水战频繁, 需要练兵基地。该煤窑码头地势开阔,进退有余,距瞿塘峡 口较近,方便调配兵力,且这里水文环境良好。袁称,若要进一步考证水军基地,目前困难极大。除历代水毁外,重要的是煤窑码头的破坏,煤窑码头2 4小时运行,无法进驻现场考证。此处属三峡工程一期水位淹没点, 水军基地可能只会留下了诸多悬念和遗憾。宁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潮预大如龟,潮预大如马”瞿塘峡口的潮预堆,曾让无数人翻船葬身长江,也 是历代墨客骚人咏叹的对象。1 9 5 9年,为疏通河道,国家将其炸掉。在众多骚人墨客眼中,潮

28、预堆就是一个借物抒情、借物壮怀的文化载 体。有人认为,炸掉潮预堆不仅是块礁石,也是珍贵的千古 文物。三峡工程建成后,1 7 5水位会让奉节古城留下诸多悬 念,但愿留下的决不是千古遗憾。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说 过:“我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要上对得起祖宗,下 对得起子孙。整个奉节旧县城都被纳入了 “永安遗址”进 行发掘。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忠县地区由土的文物 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汉代 铜灯 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 展汉代铜灯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汉代铜灯三峡 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东汉 抚琴俑 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 展汉代击豉说唱俑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汉代击豉 说唱俑三峡库区文物保护

29、成果展东汉母子俑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六朝青釉莲瓣纹长颈瓶三峡库区文物保护 成果展西汉蒜头壶 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东汉釉陶井忠县位于重庆市中部、三峡库区腹心地带。东北与万州相邻,西接垫江县,东南与石柱县毗邻,西南与丰都县接壤,北与梁平县为界。东经107 3至108 14,北纬30 03至30 35,东西长 66.45公里,南北宽 60.15 公里,幅员面积2183平方公里。境内低山起伏,溪河纵横 交错,其地貌由金华山、方斗山、猫耳山三个背斜和其间的 拔山、忠州两个向斜构成,最高海拔1680米,最低海拔117米,属典型的丘陵地貌。浩荡长江,穿流而过,流径 88公 里,汇合溪河28条。忠县历史

30、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在这块土地上 生活、劳作、繁衍,创造了早期的忠州文化,成为华夏文明 之一-长江摇篮的重要组成部分。忠县是巴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 2300多年。周朝为巴国地,秦属巴郡、汉置临江县、西魏设 临州。唐贞观八年为纪念州人巴曼子刎首留城和严颜宁当断头将军、不做投降将军之壮举,唐太宗赐临州为忠州。清 雍正十二年升为直隶州,民国二年设忠县至今。忠县地灵人 杰。战国时有“刎首留城的巴曼子将军,汉末有巴郡太守严 颜,三国时的折冲将军甘宁、西晋散骑常侍文立、明代 巾帼英雄秦良玉、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秦德君、广州起 义中共领导人之一吴毅等均是著名的忠臣良将,使忠县人

31、的 忠字特征享誉华夏。唐代陆贽、李吉甫 、白居易、刘晏四 贤曾为官忠州;李白、杜甫、苏轼、黄庭坚、陆游等文人墨 客亦驻足忠州;现代革命先驱余永藻、秦伯卿,当代植物学 家方文培、著名作家马识途、罗广斌及香港证监会主席沈联 涛等忠县籍人士蜚声海内外。忠县人文历史积淀深厚。 有世界八大奇异建筑之一的 江上明珠石宝寨,有江中仙岛皇华城,有“人间胜地白公祠, 有绝代珍奇丁房阙、无名阙 有省级森林公园天池山。 风景秀美的翠屏山有曾为忠州别驾的唐代贤相陆贽之墓, 近年发掘的?井镇中坝遗址被专家誉为中国活的二十四史。 忠县西周属巴国地;秦属巴郡;汉置临江县,王莽时改称临 江,仍属巴郡。汉献帝时改属永宁郡;梁大

32、同六年(540年)于县设置临江郡,属楚州;西魏废帝二年(553年)于县设置临州,辖二郡三县,临江县隶临州临江郡; 唐贞观八年(634 年)置忠州,以意怀忠信为名。唐天宝初年(742年)改为南宾郡.唐乾元初年(758年)复为忠州,属山南道,州郡治地 临江县;宋初名忠州南宾郡,属夔州路。南宋咸淳元年(1265 年)升为咸淳府,设府治于皇华州(今顺溪乡皇华村)管五 县。元至元二H一年(1284年)复名忠州,州治还于临江县 城。明洪武初年(1368年)以州治,临江县省入州,属重庆 府。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忠州为直隶州,1913年改 忠州为忠县。1914年归属四川省东川道。1949年12月7日

33、解放,属万县专区。1970年属万县地区,1997年3月14日后属重庆市。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开县地区生土的文物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东周圆底罐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战国虎纹戈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东汉 铜案、铜耳杯、铜勺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东汉 麒麟摇钱树座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东汉麒麟摇钱树座三 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东汉 铜立俑 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 果展 东汉 提梁壶 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南宋 青釉凤耳瓶 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南宋 青白釉婴戏纹瓶 开县距重庆市280公里。北依巴山,南近长江,西与四川省 接壤,位于重庆市东北部、三峡库区小江支流回水末端。全 县幅员面积3959平

34、方公里, 开县历史悠久,古属梁州之域。 秦、汉属巴郡的忍县地。由东汉建安21年以“汉丰”为名建县,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清乾隆开县志写道:开 县虽僻处偏隅而景物繁华, 英贤聚集,农工商贾,嗥嗥熙熙, 说礼敦诗,家弦户诵矣,晚唐名相韦处厚于开县山水间赋诗 十二景唱和长安,清两江总督、兵部尚书李宗羲抚民赈灾名 存青史,开县六举子公车上书慷慨维新名噪华夏。更有2000余名抗日将士为国捐躯,十四红岩英烈浴血拂晓。这块生生 不息的土地不仅孕育由灿烂的农耕文明与人文锦绣,也哺育 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刘伯承元 帅。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丰都地区生土的文物丰都给我的印象就是这么一座鬼

35、城和鬼城里的奈何桥 给一碗孟婆汤,你喝吗?在丰都,有一条路叫黄泉路,有一 条河叫忘川,河上有一座桥叫奈何桥,桥边有个老妇人在卖 孟婆汤,走过奈何桥有一个土台叫望乡台,忘川边有一块石 头叫三生石,孟婆汤让你忘了一切,三生石记载着你的前世 今生,我们走过奈何桥,在望乡台上看最后一眼人间。传说中人是生生世世轮回反复的,这一世的终结不 过是下一世的起点。生生世世循环的人无法拥有往世的记 忆,只因为每个人在转世投胎之前都会在奈何桥上喝下忘记 前程往事的孟婆汤。所以,走在奈何桥上时,是一个人最后 拥有今世记忆的时候。这一刻,很多人还执着于前世未了的意愿,却又深深明白这些意愿终将无法实现,就会发生一 声长长

36、的叹息。孟婆汤又称忘情水,一喝便忘了前世今生,一生爱 恨情仇,一世浮沉得失,都随这碗孟婆汤遗忘的一干二净。 今生牵桂之人,今生痛恨之人,来生都形同陌路,相见不识 阳间的每个人在这里都有自己的一只碗,碗里的孟婆汤,其 实就是人活着时因喜、悲、痛、恨、愁、爱所流的眼泪。不是每个人都心甘情愿地喝下孟婆汤,因为这一生, 总会有爱过的人不想忘却。孟婆会告诉他:你为她这一生所 流的泪都熬成了这碗汤,喝下它,你就喝下了对她的爱,喝 下它,你眼中最后的一抹记忆便是你今生最爱的人。他喝下 了汤,眼里的人影慢慢地淡去,眸子如初生婴儿般清彻。为了来生再见今生的最爱,你可以不喝孟婆汤,那 便须跳入忘川河,等上千年才能

37、投胎。千年之中,你或许会 看到桥上走过今生最爱的人,但是言语不能相通,你看得见 她,她看不见你。千年之中,你看见过她走过一遍又一遍奈 何桥,喝过一碗又一碗孟婆汤,你盼她不喝那碗孟婆汤,又 怕她受不得忘JI河中千年煎熬之苦。千年之后,若心念不灭,还能记得前生世,便可重入人间,去寻前生最爱的人。丰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大县,县城是全市唯一跨江全淹 全迁的县城。三峡大坝蓄水175米后,将淹没县内陆地30.47km2、耕地1.3万亩、房屋 229万m2,涉及1座县城、 5个集镇、11个乡镇、356个企事业单位、90家工矿企业, 淹没总人口 54592人,实际搬迁人口 81307人,补偿包干资 金19.6亿

38、元。丰都县城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城市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是长江三 峡旅游线上著名的旅游胜地。 丰都旅游景观奇绝、活力无限, 以“鬼城”扬名海内外,被誉为东方“神曲之乡”。 丰都历史攸久,是举世闻名的鬼城。1996年在三合镇(原汇南 乡)烟墩堡发掘由砍砸器、凹缺器、尖状器、刮削器等石器 1000余件,经鉴定属旧石器时代文物,距今10万以前,这证明早在10万年以前丰都地域内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丰都自公元90年建县,迄今已历 1914年。周时,境属巴国,曾建巴子别都。至秦,属巴郡枳县(今涪陵);西汉,属益州巴郡枳县东汉和帝永元二年(90年),分枳县地置平都县,治所

39、倚平都山(名山),故名。是为丰都建县之始。初置隶属益 州巴郡;献帝初平元年至建安五年(190年-200年)隶属益州永宁郡。三国蜀汉延熙十七年(254年),平都县并入临江县(今 忠县),属益州巴郡;至西晋,属梁州巴郡;成汉,属荆州 巴郡;东晋,属梁州巴郡;南朝宋初,属益州巴郡;齐,属 巴州巴郡;梁,属楚州临江郡;北朝西魏、北周,属临州临 江郡。隋开皇三年(583年),境属临州临江县;大业三年(607 年)属巴东郡临江县。恭帝义宁二年(618年),自临江县分由置曹都县,隶临州。治所曹民洲在平都山下。唐贞观八年(634年),曹都县隶山南道忠州;天宝元年 (742年),隶山南东道南宾郡;乾元元年(78

40、5年),隶山南东道忠州;至五代前蜀、后蜀,隶忠州。北宋真宗时,曹都县隶夔州路忠州南宾郡。徽宗政和元 年(1111年),复并入临江县。南宁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 曹都县复置。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隶夔州路咸淳府。元时,曹都县隶四川行省重庆路忠州。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垫江县并入曹都;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明玉珍大夏政权时,垫江分由。明洪武十年(1377年),曹都县并入涪州,属四川承宣 布政使司重庆府。十三年(1380年)自涪州分由复置县,改 名哪都,隶重庆府忠州。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哪都县为吴三桂军占领;十 九年(1680年)清军复收。雍正十二年(1734年),隶

41、忠州 直隶州;嘉庆七年(1802年),隶川东道忠州直隶州。辛亥革命(1911年),哪都县隶重庆军政府;中华民国 元年(1912年),隶四川省忠州;民国 2年,隶四川行政公 署川东道;民国3年,隶四川巡按使公署东川道;民国 17 年,直隶四川省;民国 24年,隶四川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0年,哪都县隶西南区川东 行署区涪陵专区;1952年9月,隶四川省涪陵专区;1958 年改县名哪都为丰都。1968年至1996年,丰都县隶四川省 涪陵地区;1997年重庆直辖后,丰都县由重庆市直管。(以上介绍根据网上资料组合而成)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汉代陶鸟(一只笨笨的鸟)三峡库区文物

42、保护成果展 汉代陶鸟这大约是丰都建县后最 早有的文物了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唐代 鎏金铜佛像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唐代鎏金铜佛像三峡库区文物 保护成果展唐代鎏金铜佛像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唐代鎏金铜佛像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唐代鎏金铜 佛像这几个小佛像制作精良,因而从这批小佛像看,在唐朝丰都应该还算繁荣发达。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东汉抚耳俑(我最喜欢巴渝的汉俑, 极富生活情趣,是丑得好看。 唱个歌,唱个歌,唱个猴儿摸耳朵)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 展 东汉 庖厨俑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东汉 披衣俑(你冷吗?让我为你添件衣)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东汉 舞俑(舞不够轻盈,能搏你一笑,我便心满意足

43、)三峡库区文 物保护成果展东汉抱琴骑马俑(骑马过斜桥,满楼红袖招) 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汉代 击博俑(真是没风度,赢了 就笑得这么灿烂,不知道含蓄一点)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 展六朝青釉六系口壶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万州地区生土的文物万州钟楼 万州慈云寺 值得推荐的万州烤鱼,味美鲜嫩, 价廉物美,去了别忘了点一份吃哟(也可再加红油高汤再煮 一下)。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王溪坪文化 折沿深腹罐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战国 璜形饰带钩万州区地处重庆市,位于四川盆地东部, 濒临长江三峡,扼川江咽喉, 因“万川毕汇”而得名,因“万商云集”而闻名,有“川东 门户”之称,水路上距重庆市区 327公里,下

44、距湖北省宜昌 市321公里,为川东水陆要冲,跨大巴山、巫山、七曜山和 盆东平行岭谷区,地处三峡工程库区腹地,举世闻名的大、 小三峡均在其中。境内山峦起伏,丘陵交错,街道楼房背山 面江,故又称“江城”.万州区历史悠久,名人荟萃。早在西周,其地属秦,置巴郡。秦一统天下后,分置三十六郡,川东始置县,以“万川毕汇”、“万商毕集”而得名,是长江 十大港口之一。远古时代,先民们在此创造了灿烂辉煌的 “大 溪文化”.这里的阳光雨露,造就了巴蔓子、严颜、甘宁、秦 良玉等历代忠烈战将,哺育了刘伯承、林铁、薛子正、彭咏 梧等民族精英,养育了刘诗白、马识途、何其芳、刘淑芳等 天赋学子;名山大川吸引了李白、杜甫、白居

45、易、苏轼、黄 庭坚、诸葛亮、张飞、张献忠、李来享等,曾在这里演由一 幕幕悲喜剧。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东汉 串珠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东汉 串珠 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东汉釉陶熏炉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东汉釉陶熏炉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汉代熊座釉陶灯三峡库区文物 保护成果展东汉铜立俑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东汉铜立俑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东晋 青瓷盘口鸡首壶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东晋青釉莲瓣六系罐三峡库区文 物保护成果展东晋青釉莲瓣六系罐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 果展唐代白釉褐彩花鸟纹枕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宋代 白釉绿彩执壶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明代 陶印模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明代 陶印

46、模 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云阳地区由土的文物云阳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长江三峡工程库区腹心地带。云阳有2300余年建县历史。东周赧王元年(公元前314年),秦灭巴国置巴郡,在胞忍夷人之地建县名“胞忍”,是为云阳县建县之始。县治旧县坪(又名“旧县坝”,今双江镇建民村二社)。东汉献帝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以下省略“公元”和“年”字)属 永宁郡。献帝建安六年(201)隶巴东郡。建安二H一年(216) 改隶固陵郡。蜀汉章武元年(221)属巴东郡。西晋和南北朝宋、齐、梁、西魏国,的忍县名、隶属未变。北周天和三 年(568)县治迁汤口(今云阳镇),更县名“云安”,隶巴 东郡。隋开皇三年(583)隶信州

47、。大业三年(607)还隶巴 东郡。次年改隶夔州。天宝元年(742)属夔州云安郡。五代前蜀置安州,治今云安镇,隶镇江节度使(P86中华地图学社由版 1975年第一版)。后 蜀国州废,置云安监,隶宁江节度使 (中国历史地图集-五 P86中华地图学社由版 1975年第一版)。宋置云安军。宋末, 军废县存,更隶夔州路。元至元十五年(1278),复置云安军,县仍为军治,隶 夔州路。至元二十年(1283)省县入军,军改为州,名“云 阳州”。至元二十三年(1286),州属夔路。明洪武四年(1371),州隶夔府。洪武六年(1373)十 二月,州降为县,始为“云阳县”,属夔州。洪武九年( 1376) 隶重庆府。

48、洪武十四年,更隶夔州府。清仍之。 1917年起, 先为国民革命军20军防地,后为国民革命军21军防地。1935 年实行新县制,隶第九行政督察区万县专员公署。1949年12月6日,云阳县城和平解放。同月 16日,成 立云阳县人民政府,隶万县地区专员公署。1955年元月,更名为“云阳县人民委员会”;是年5月,属万县专员公署。 1969年10月,更称“云阳县革命委员会”,隶万县地区革命 委员会。1981年4月恢复“云阳县人民政府”称谓,属万县 地区行政公署。1992年12月,改属万县市。1997年3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成立重庆直辖市。是年7月18日,重庆直辖市人民政府成立,云阳改由万州移民开发

49、区政府代 管。1999年9月28日,县治从云阳镇迁至新县城双江镇。2000年7月14日,直属重庆直辖市管辖至2005年。云阳县名胜古迹主要有:张恒侯庙、龙脊石、盘石城、 下岩寺、长滩河风景区、大安洞、龙缸等。张恒侯庙:又名张飞庙。1980年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江南岸, 与云阳县城隔江相望。三国时期为纪念张飞所建,至今已有 1700余年历史。龙脊石:位于云阳城东约 0.5公里的长江中,冬季露出 水面,长200米,宽10米。石上古人刻有隶书、篆书、楷 书、草书等字体的书法、古诗词达170于处。龙脊石为古今县人游冶之处。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战国 虎纹戈 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西汉 釉陶锤

50、 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 果展 西汉 釉陶锤 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西汉 釉陶锤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西汉釉陶锤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汉代 铜带钩 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汉代 青铜树干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汉代青铜树干三峡库区文 物保护成果展汉代青铜树干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战国 铜甬钟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战国 铜铃铛铜环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清代 兽面纹瓦当三峡库区文物保护 成果展 明代 人面纹瓦当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明代寿字纹瓦当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清代 蝙蝠纹瓦当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唐代 兽面纹脊头瓦三峡库区文物 保护成果展汉代鸟形戈饰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汉代陶船三峡库区

51、文物保护成果展唐代一佛二菩萨石刻造像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汉代农耕画像砖三峡库区文物 保护成果展汉代狩猎画像砖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宜昌稗归地区由土的文物宜昌位于湖北省西部,中国湖北省下辖的一个地 级市,湖北省政府确立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古称夷陵, 扼长江三峡东口,是长江葛洲坝水电站和三峡水电站的所在 地,拥有“三峡明珠”、“中国动力心脏”和“世界水电之都” 的美誉,也是中华鱼寻的主要栖息地。宜昌是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境内有长江三峡、三游洞、白 马洞、世外桃源、黄陵庙、金狮洞、白果树瀑布(三峡大瀑 布)、晓峰悬棺、虢亭古战场、高岚风光、葛洲坝工程、长 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三国古战场、玉泉

52、寺等众多历史文化 古迹和风景名胜。长江三峡与三峡工程交相辉映,巴楚文 化和土家风情水乳交融。旅游资源种类之多,品位之高,垄 断性之强,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很高的知名度。随着三峡工 程蓄水通航发电,宜昌独特的大坝景观、峡江风光、民俗风 情、历史文化等复合资源优势日益凸现。宜昌已经成为三峡 区域旅游的增长极,正在向三峡旅游最佳目的城市、中国最 佳旅游观光城市迈进。这里不光有风光旖旎的长江三峡,让人迷醉的清江土家风 情,还有屈原祠、昭君故里、关陵等古代名人文化遗址;而 三国古战场历史遗风、三游洞的文墨千古、三峡水利枢纽的 雄伟景观更是为宜昌旅游神奇浪漫、多姿多彩的迷人画卷增 添了浓重的色彩。值得一提的

53、是宜昌也是名人的故里滚滚奔流的万里长江不仅在宜昌劈开了壮阔奇美的三峡,也滋养了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 在中华文明璀璨星空中, 宜昌人留下了几道绚丽的光芒。其中最为世人熟知的便是屈 原和王昭君。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楚三闾大夫屈原是世界四大文 化名人之一,屈原故里就是宜昌稗归县。公元前340年屈原诞生于湖北稗归,他一生写下了许多辉煌的辞赋,其离骚 充满爱国主义和浪漫主义精神,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 上具有广泛影响和崇高地位。 26岁的屈原,即任楚国左徒之 职,颇得楚怀王信任。后来,由于他的治国方针触犯了靳尚 等权臣的利益,靳尚等人向楚怀王屡进谗言。怀王信之,将 屈原贬为三闾大夫,后又两度被放逐

54、。公元前 278年,心忧 故国的屈原怀着自己不得实现的理想,含愤投江自沉。王昭君王昭君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名媾,宇昭君。晋 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或明妃。昭君故里(明妃村)即是 今天的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宝坪村,那里很多动人的传说都 与这位历史上最著名的美人之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汉元帝时昭君被选入宫,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和亲,昭君自愿请行,远嫁匈奴,为 民族间的亲善友好作曲了贡献。入匈奴后,被称为宁胡阕氏(皇后)。后呼韩邪死,成帝又命她“从胡俗”,改嫁复株累单于(呼韩邪大闹氏长子)。在她影响下,其子女及周围的 人都努力维护与汉的通好关系,以致“三世无犬吠之警,黎 庶无干戈之役”。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明代釉陶楼三 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明代 釉陶楼 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 果展明代釉陶楼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明代陶楼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明代陶楼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 果展六朝青瓷虎子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清代竹枝 纹银壶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清代竹枝纹银壶2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清代竹枝纹银壶稗归县位于中国湖北省西部,地处川鄂咽喉长江西陵峡两岸。面积 2427平 方千米,人口 42.3万人。稗归为大巴山、巫山余脉和八面山 坳合地带。长江流经巴东县破水峡入境,横贯县境中部,流 长64千米,于茅坪河口由境,把稗归分为南北两部,构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