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人文化研究报告新体系开创者_第1页
流人文化研究报告新体系开创者_第2页
流人文化研究报告新体系开创者_第3页
流人文化研究报告新体系开创者_第4页
流人文化研究报告新体系开创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z流人文化研究新体系的开创者兴盛访谈录兴盛,原籍费县,1937年11月生于市。自幼喜欢读书,酷好古典诗文。他于1958年考入师学院中文系,对南明史研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1961年与国桢书信往还。1963年考入大学中文系,研究中国农民战争史。1968年毕业并任教于第69中学,进展文史知识的学习、积累与研究,这为他后来成为历史学者奠定了根底。1978年调入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受国桢影响而转向东北史研究。从1980年开场,专攻流人史研究。罗继祖誉其?东北流人史?“诚为有功史学开拓之作,钱仲联谓其?中国流人史?“此书出,中国流人之历史作用,得以大显于世,学术界一种新体系与学派之创立,亦得以奠基于

2、是。此书诚为有功学苑、传世无疑之巨著也。来新夏谓其“?中国流人史?则是对流人问题进展全方位,多层次,各区域的完整论述,开创了流人史研究的新体系。在兴盛学术研讨会即将举办的前夕,本报记者对他进展了专访。记者:教师,您1990年出版的?东北流人史?平装本,原价是7.45元,可是在一些网上书店中却卖到66元和80元人民币一本。如果抛去这里存在的收藏因素,您认为这个价值是否合理.换句话说,您认为您的理想读者都是什么样的读者.您对您的学术著作的传播与未来是怎么对待的.兴盛:我认为这个价值既合理,又不合理,关键是看前提条件。1、在流人文化还不被群众,乃至学者所了解与认同的条件下,这个价值是合理的;2、但是

3、在流人文化一旦被群众,乃至学者了解、认同的条件下,这个价值就太低、太不合理了。具体来讲,今天流人文化还未被群众、学者真正了解、认同,但就书籍价格横向比拟来讲,拙著31万字,现在网上书店卖到66元至80元,而现在新出版之书31万字,定价为30余元,两者相比,拙著价值可谓合理,而且有点出乎我意料之外。基于上述分析,我的理想读者是对边疆历史文化关心的读者。我对我的学术著作的传播和未来是抱乐观态度的。现在人们对流人文化还较陌生、不了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对流人文化的深入研究与大力宣传,人们对它愈趋了解、认同,本人著作的传播,也就随之更为有利。记者:您退休之后写的书甚至都超过了您在职的时候,我想问,是什

4、么使您在本该颐养天年或者含饴弄的时候却在拼命地工作.您觉得一个学者或者一个历史学者的本分是什么.除了对史实确实认与梳理,是否还包括历史的思辨与考量.您怎么理解这个问题,是在史实面前保持历史学者的尊严还是策略性地闭口不谈或者有目的的遮掩史实.兴盛:我之所以在退休之后仍然为学术事业拼搏奋斗,这是因为在我30年的历史研究中,东北历代先民那种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创业精神,自强不息、惨淡经营的奋斗精神,关心国事、对抗侵略的爱国精神,曾经使我深为震惊,深为感动!而在作为东北先民重要组成局部的东北流人的身上,这三种精神表达得尤为明显,尤为突出,尤为感人!正是基于对历代东北流人这种社会群体开发边疆的光芒业绩及

5、其创业、奋斗、爱国三种精神的崇敬,同时为了弘扬由国桢先生开创的流人史这种新学科的研究,作为一位史学家神圣的社会使命感与责任感,促使我生命不息,奋斗不已。我的理解,一位学者或史学家的本分就是其神圣的社会使命感与责任感。这种使命感与责任感,决定了他对史实确实认与梳理之外,还要进展历史的思辨与考量,这就决定了在他的笔下,要讴歌、表彰什么,鞭挞、揭露什么.并且是态度明朗,爱憎清楚。但凡对人类文明的开展史做出过奉献者,就应予以讴歌与表彰,而起到破坏作用者则应予以鞭挞与揭露。弘扬正义,鞭挞邪恶,还历史的真貌,这些都是历史学者起码的道德规。记者:在历史观没有获得更新之前,集中精力做好史料的整理工作可能是一些

6、地方历史学工作者的主要工作。您在这方面几乎为省的学者做出了表率。我想问的是,您怎么对待流人的流动性与自由迁徙的关系.如何理解他们的个人苦痛与传播文明的矛盾纠.在地方史的研究方面是否也存在一个自由交流的问题,即把外面的或者其他学科的专家请进来交流和沟通。兴盛:关于流人个人苦痛与传播文明的矛盾,我在拙著?东北流人史?自序中曾以“泪洒冰天,血沃塞土二语作过形象表述。至于如何对待二者的关系.我认为:流放是对人的肉体与精神,人的创造力与天才的一种摧残,它给流人带来了巨大苦痛。但是流人却在巨大的苦痛中,对开发边疆,传播以中原文化为主体的流人文化做出了巨大奉献,而流放中的艰辛对天才的产生又起到了玉成作用(尽

7、管这种奉献与作用并非出于流人的主观动机,而是在客观上产生的效果)。这两件事外表上看是矛盾的,但实际上并不矛盾,而是辩证统一的,因为这二者是通过人口流动(在这里是强制迁徙,即流放)统一在一起的。通过人口的迁徙,流人把中原先进的文明传播到边疆,由此可见人口的流动有利于边疆历史文化的开展。基于此,在地方史的研究方面也存在一个自由交流的问题,即把外地或其他学科的专家请进来,进展交流与沟通,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就会给本地的地方史研究注入新的血液,开辟新的领域。我们说,流人文化研究开辟了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的新领域,填补了许多新空白,就是指此而言。记者:这两年国的历史学的娱乐化倾向比拟明显,这可能与传媒的介入

8、有关,还有就是一些业余历史爱好者的著作通过出版业进入读者的视野之中。您怎么对待这件事情的利弊.比方对史实的粗略确认以及实用性与功利性的应用等等,误导青少年可能还是一个次要的问题,关键是使本来就有点急躁的学术界更加急躁了。如果学术界都跟着急躁,则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就面临着更大的危险。您对此都有什么看法。兴盛:近年来国学术界娱乐化的倾向确实很明显,有很多学术明星在传媒的介入下粉墨登场,将学术严重娱乐化;还有些业余历史爱好者的著作出版问世,对学术娱乐化的倾向也起到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有些人认为这种现象有助于学术知识的普及群众化。但我认为这种风气对学术研究产生了不良影响,正像您所说那样,起了粗略确认

9、及实用性、功利性应用的弊端。尤其是前者的这种影响远远超过后者,现在仅就前者谈一下本人的看法。我认为学术明星将学术娱乐化是十分有害的,因为它会误导群众,将做学问引向歧途。记得去年有人指出*学术明星的讲演有误,该明星辩白说自己是根据*著名学者的著作注释讲解的,言外之意是说自己无错。其实那位著名学者是经多年惨淡经营、潜心研究方始写成此书,而该明星灵感一来,将别人多年研究成果拿过来,巧舌如簧地发挥一通,就成了自己所做的学问。这样,在群众看来,做学问太简单,太容易,而且快速名利双收,如果真应该这样做学问,则那位著名学者多年才写成一部书,岂不是傻子.实质这是误导群众,把做学问引向歧途。因为真正严谨的学者,

10、必须有“板凳愿坐十年冷的精神与佛教禅宗祖师达摩“面壁九年的毅力,刻苦钻研,晨夕无间,方能做出真学问。而像该明星那样将别人成果随意发挥,曲解原意,厚诬古人,即使讲得天花乱坠,娱乐性极强,吸引了大量听众,这也不是做学问,而是误导听众。如果群众竞相仿效,我国的学术事业就会走向绝境。可见学术娱乐化,其害无穷,使本已急躁的学术界益趋急躁。当然,学术应该普及与群众化,但应另选出路,而不是娱乐化。(本文来源:新闻网 )本世纪流人史、流人文化研究综述及展望 文/兴盛本世纪流人史、流人文化研究综述及展望兴盛作为因罪而被流放贬逐之人的流人,是贯穿中外、人数众多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我国广阔流人被强制迁徙到遥远之地

11、后,与其子泪洒苍天,血沃塞土,世世代代惨淡经营,为保卫和开发祖国边疆,也为民族的融合与团结作出了重大奉献。同时又创立与传播了流人文化,促进了边疆文化的段展。而流人史正是研究流人产生、开展及其历史作用的学科;流人文化是流人这一社会群体在与自然、社会相互作用中所创造与传播的一切知识的总和,是以中原文化为主体的多民族文化的综合体。由此可见流人史、流人文化研究的特殊意义,基于此,我们应该开展流人研究,将流人史、流人文化这种新学科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由于流人作为罪犯而受到人们的冷遇,所以本世纪流人研究论著迟至20年代方始出现,此后开展甚缓,打倒“四人帮后才得到迅速开展。现在以新中国建国为分水岭,将前后两个

12、时期的研究概况及其他有关问题作一综述。一、建国前的流人研究流人研究包括流放制度、流人传记、流人作品研究及纵横连贯的流人综合整体研究四种类型。由于本时期各类研究论著不多,因此我们将四者作一综合介绍。1923年?国学丛刑?登载了希曾?屈子生卒年月及流地考?。尽管作者研究动机是从文人传记,而非流人传记出发,但由于屈原流地的考证,是流人传记的一个有机组成局部,因此该文在客观上揭开了中国流人研究的序幕。在1925年?法学丛刊?登载百川?清末军流徒刑执行方法之变迁及吾人应有之认识?一文是第一次将刑法中流刑作了单独剖析与评述之文。本时期流人综合整体研究论著只有两篇,这就是日本学者有高岩?清代满洲流人考?(?

13、三宅博士古稀祝贺论文集?,1929年)、刚主先生?清初流人开发东北史?(开明书店,1948年)。这两篇论著,尤其先生之作是本时期流人研究中的力作。有高岩之作近4万言,除序言、完毕语外,分七局部。,依次论述了清代流放制度、清初流徙概况、清中叶以后的流徙概况、流人保卫边疆;促进边疆文化开发与产业开发的历史作用、吴兆骞评传。这是流人综合鼙体研究的第一篇论著。先生之作,6万言,分十节,依次为引论(述清代流刑种类、东北戍所与流放原因等)、僧函可谪戍、吴梅忖与营救流人之关系、浙东通海案遣戍诸人、龙眠方氏迁徙及?南山集?狱、三藩之变及梦雷两次流徙、其他遣戊诸人、结论(述流人之历史作用)、余记(补遗)。就体例

14、而言,该书可称是一部粗具规模的流人专题史,开创了流人史、流人文化这种新体系、新学科的研究。本时期其他流人论著均为流人传记与流人作品之评述。日本学昔园田一龟于1937年发表两万言的?宋徽宗皇帝的满州配流净?(满铁图书馆刊),详细考证了徽宗流徙路线、五国城的沦落生涯、卒后梓官南还及异说等,该文可贵之处在于引用了高丽文献。1941年国民书店出版了周君达?徽钦北徙录?。该书为?历代兴亡逸史丛刊?之一,可见作者是在为亡国之君作传,但由于徽钦二帝亡国之后的流徙生活,就是其流放史,因此本书也就成为一部流人传记之作。涉及徽钦二帝者,还有危之枝徽钦二帝是怎样死的?(*?大公报?1948年1月12日)。涉及其他流

15、人的沦著分两类,一类是直接论述或评介其流放生涯。其中典型者有任维棍?边塞诗人吴汉槎评传?(?新晨报?副刊1930年3月1924日)。该文对吴兆骞的生平,尤其是出塞后的事迹与诗歌作了评述。此外有垣?记吕晚村子?(?文献特刊?1935年10月)与?记*松遣戍事?(?国学季刊?1936年9月)。主要记述了吕留良的两支后裔自宁古塔再次遣戍及*松遣戍*原因,均有新意。又如寅恪?德裕贬死年月及归葬传说考辨?(?史语所集刊?1935年12月)、树侯?关于屈原放逐?(?大学校刊?1946年7期)、冼玉清?轼居儋之发生?(?岭南学报?1911年7期)、经沅?在龙场驿丞任的王阳明?(?越风1937年1月)、元珍?

16、林则*的治水和对于开发*的努力?(?国论?1939年1期)等。另一类是间接或局部言及流人事迹的著述,如?虞仲翔先生年谱?、?南明诗噌函可事考?、?则震事辑?等。又如盂森?心史丛刊?论科场案、曾问吾?中国经营西域史?等均涉及到流人事迹。二、建国后的流人研究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打倒“四人帮之后,流人研究得到长足进步,不仅论著数量大增,而且研究深度、广度都远胜前期。现分类介绍如下;(一)流放制度研究。本时期有关流放制度的研究论著远比前期为多,主要有叶志如的?清代罪奴的发遣形式及其出路(?故宫博物院院刊?1992午1期)与?从罪奴遣犯在*的管束形式看清代的刑法制度?(囊*大学学报?1989年4期),铁纲

17、?清代流放制度初探?(噻历史档案?1989年3期)与?漫评清代的流放制度? (?晋阳学刊1992年1期?,马新中国历史上的流放制度?)(?文史知识?1992年3期),郭东旭震宋代刺配法述论?(?架史研究论文匡?,教育,1989年)等。(二)流人传记研究。本时期流人传记研究论著大量增加,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在专著方面,严格意义上的流人传记之作,合营有周轩?清官流放人物?(紫禁城,1993年)与?清代*匠放名人?(*人民,1994年)两种。个人传记著述甚丰,三要有朱玉书?海外奇踪?(人民,1985年)与?东坡与岛?(人民,1993年)、王文才?慎学谱?(古籍,1988年)、兴盛?边塞诗人吴兆骞?(

18、人民,1986年)、戴义开等?柳宗元与?(*教育,1989)、?柳侯祠石刻注释?、?柳宗元研究文集?、?柳宗元研究著述索引?(上三书均为*人民)等。此外有*人民出版?戊林则*在*?、*人民?少游研究论丛?、大学?纪念轼贬儋八百九十周年学术讨论集?等。傅璇琮?德年谱?(齐鲁书社)、黎兴汤?德裕在崖州?(出版公司)、商业?德裕研究?(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会)等书也与流人研究有关;在论文方面,以涉及林则*、吴兆骞、屈原、德裕、柳宗元之为多。涉及林则*流放事迹之作有数十篇,其中仅周轩所撰就有多篇,散见于?*社会科学?、?*大学学报?、?*日报?、?*师院学报?、?论坛?、?光明日报?、?中州学刊?等。

19、其他学者,建国前期有胜舞?林则*在被遣戍期间和在此前后的思想活动?历史教学1961年8与9期?等。后期为数更多,主要看?浅说林则*的爱国主义及其对*的奉献?(?*大学学报?1995年1期)、殷晴?林则*与*?常青?林则*对提高*历史地位的作用?(?*社会科学?1985年2期)、胜?林则*履勘南疆垦地的实录?(?大学学报?1984年1期)与?林则*与伊犁屯垦?(?*大学学报? 1987年4期)、海声?林则*在西北?(?西北师大学报1988年10期)、进忠等?林则*对*建立和边防的奉献?(?大学学报?1988年1期)与黄保万?论林则*的衙斋杂录)与筹边思想?(?林则*在*?,1990年)等。涉及吴

20、兆骞事迹的也有二十余篇。学者钟涯萍有?吴兆骞丰才薄命?(?畅流?1966年12月),大陆学者傅朗云有?抗俄爱国诗人吴兆骞?(?光明日报?1981年6月15日)与?吴兆骞的一生? (?师院学报?1981年4期)。兴盛为纪念吴氏逝世三百周年而撰?一代奇才千秋恨?(?学习与探索?1984年4期)。另有曙光、垂正、谷风等人之作。兴盛近又撰成?诗人吴兆骞系列?三部书稿(人民,2000年11月),包括吴氏传记、年谱与资料汇编,近80万字,集吴氏研究之大成。评介屈原、德裕者主要有作云?屈原在楚怀王时被放逐的年代?(?光明日报?1953年10月3日)与?屈原的放逐问题?(?师院学报?1961年ll期),郭沫假

21、设?德裕在岛上?(?光明日报?1962年3月16日)、禾子?德裕谪崖州?(?文汇报1962年6月30日),黎兴汤?多港峒黎村与德裕贬所研究?(?民族研究?1989年3期)。涉及柳宗元、愈者,有戴义开?柳宗元在修孔庙是件大事?与?柳宗元事迹考?(?学术论坛?1982年6期与?中国哲学史研究61983年3期)、日本学者清水茂?柳宗元生活体验及其山水记?(?文史哲?1957年4期)、方思远?愈在潮洲事略辨析?(?华南师大学报31986年4期)。另以?柳宗元在永州?、?柳宗元在?、?愈在潮洲?为题散见于报刊杂志者甚多。白流放是否已到戍所,今地何在?说法各异。王燕玉?辨白长流夜郎的时地?(?中国历史文献

22、集刊?第五集)、周春元?白流放夜郎考?(?师院学报?1981年2期),旁征博引,均谓已抵戍所,令人信服,惟夜郎今地说法未一。论黄庭坚、轼、观之贬逐者,有文笛?黄庭坚在宜山?、骆鉴德?西风吹泪古藤州?(?*日报01961年8月5日与1978年10月29日)、饶学刚?东坡赤壁游踪考?(?东坡文论从?,文艺,1984年)、林冠群?东坡在岛?(?师院学报?1990年2期)、思彬?东坡在?(?南方日报?1962年4月29日)等。涉及其他朝代流人,汉代者有何风桐?光徙边丛考?(?师大学报?1990年4期);唐代者有昭民?宋之问“赐死考?与云逸?铨期“配流岭表考辨?(?学术月刊?1982年6期与1983年4

23、期)、假设思?炎的贬所?(?文史?第二辑,1963年);明代者有澍田?阿什哈达摩崖考实?(?师院学报?1980年2期)、顾锋?慎对西南民族史研究的奉献?(?民族团结?1964年4期)、思义?在放逐中潜心治学?(?历史知识61980年1期)等。涉及清代流人的论来比前代为多,除吴兆骞外,桐城方拱乾祖四代曾屡次遣戍,兴盛有?清初三次遣戍地区的桐城方氏一家?与?(南山集)文字狱案及桐城方氏向东北的遣戍?(?学刊91981年1期与?i匕方文物y1988年2期),麻守中有?清初洞城方氏两次遣戍东北考?(?史学集刊?1984年4期)等。涉及其他流人者,有兴盛?万里冰霜绝塞行越、宾父子传略?(?学习与探索?1

24、981午6期)、董五瑛?安城事略?(?史学集刊91982年4期)、薛虹?函可和冰天诗社?(?史学集刊91984年1期)、玉兴?赤崖与赤压和尚?与?关于梦雷第二次被流放的问题?(?东北地方史研究?1987年4期与噻清史研究通讯j1984年2期),兴盛还有评介埴、锡履、锡恒、缙彦、贲、梦雷、棠、风诰、金圣叹家属、荚和、光藻等东北流人文章。清代西北流人传记论文,本时期也大为增加,主要有高言弘?刚正不阿的济世?(?学术论坛?1981年2期)、丘良任?卢见曾及其?(?故宫博物院院刊?1983年2期)、周轩?纪晓岚在*?(?紫禁城?1989年4期)、俪生?西北学的拓荒者之一*松?(?西北史地01985年1

25、期)、周轩哎清代西域史地学家祁韵士?(?紫禁城?1993年4期)、兆云与周轩分别有同名的?洪亮吉歹里荷戈?(?*大学学报?1978年2期、?紫禁城们989年1期)。周轩等还有评述载澜、荫桓、邓廷滇、铁保、孚恩、吴熊光、亨特、裴景福、钱江、高步月、鹗等*流人之文章。(三)流人作品的整理与研究。流人作品的整理与研究分两类,一类是点校与笺注,另一类是对流人作品的评述与考辨。本时期流人作品点校与笺注成果,首椎玉兴?清代东北流人诗选注?(辽书社,1988年)。玉兴多年来有意识地致力于东北流人研究,文史功底颇厚,成就斐然。这部收录48人的500余首诗、长达50余万言的巨著,获得戴逸先生的很高评价,是流人诗

26、歌注释工作中的开拓之作。其次有周轩?林则*诗选注?(*大学,1996年,主要选西戍之怍)、王文才?慎诗选?(人民,1981年)、郝浚?乌鲁木齐杂诗选?(*人民,1991 年)、会俊等的?东坡诗文选注?北师大)、黄海鹏?烟雨任平生轼柜词:注释?(大学)。一些边疆省分出版的当地历代诗歌选集有?历代西域诗选注?、?历代诗选?、?历代诗词选?等,也收有很多流人诗。还应指出,钱仲联先生主编?清诗纪事?提供了大量清代流人诗作或线索。至于纯点校的流人著述为数更多,除了为屈原、愈、柳宗元、禹锡、轼、观、黄庭坚、纪昀、林则*等一度被流放过的历史名人编辑出版的全集、选集含有局部流放作品外,还有些全部或大部写于戍所

27、的流人著述,如洪皓、慎、方拱乾、方孝标、缙彦、吴兆骞、英和与銮宣等人诗文集均被整理出版。对流人流放作品评述之作也很多。如对柳宗元、轼流放作品的思想容与艺术特点评述者,不仅有能船、泽、海滨、钟平、周先慎、饶学刚、寰中等学者,还有日本学者清水茂。对吴兆骞塞外作品评述者,不仅有宋德金、熏风、兴盛、王孟白等,还有海外与学者克宽之?寒笳远戍慨文人吴汉槎与其诗? (?杂志?1卷2期,1974年)、朴人?吴汉槎塞外家书?(?自由谈?26卷,1975年)。对林则*流放诗文评述者,有周轩、王有德、焦静宜等人之文章。涉及其他人者有王全兴?洪皓与?(?学习与探索?1984年5期)、兴盛?清初方拱乾及其诗作?、?坦公

28、及其(?食货月刊?第五卷,1975年)中作了补充与展开,该文第一节“流人商贾即专门探讨流人商贾经商的各种方式及其作用。川久保与氏论著发表后,流人综合整体研究得到迅速开展。其标志有二:第一,流人综合整休研究论著的大量出现。涉及东北流人主要论著,罗继祖先生有?东北有流人始于前汉?(?瑾户录?,人民,1989年);兴盛有?清初流人及其对地区开发的奉献?、?清代东北被遣戍的起义农民?与?流人及其对东北开发的作用?、?困难创业话流人?(?学习与探索,?1980年5期、同上1985年5期、?学术交流01992午3期、?社会科学?1994年4期),畅有?明代流人在东北?、?明代南方少数民族谪寓辽东?(?历史

29、研究?1985年4期、?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3期),此外其?明辽东都司?(中州古籍社,1988年)辞有专节评述明代辽东流人。梁志忠有?清初发往的遣犯?、?清前期发遣地区的流人?(?文物丛刊?1984年2期?史学集刊1985年4期),王岫石有?试沦清初流人对东北开发的奉献?(?史学简报?1984年9期),玉兴有?巴海、萨布素与东北流人文士?(?学刊?1984年1期)涉及西北流人研究者首,推齐清顺,他先后发表了?清代*遣员研究?、?清代遣员在*的奉献?、?清代*遣犯研究?(?*社会科学研究?1986年1期、?喀什师院学报?1987年4期、中国史研究肥988年2期)等文章。接续其工作者为周钌

30、,有清代*流放人物述略?(?西域研究?1993年1期)等。此外有吴元丰?清代乾隆年间伊犁遣屯?(?西域研究61991年3期)、王希隆?清前期*66安插户?(?西北史地?1988年1期)。王希隆之嚷清代西北屯田初究?(大学,1990午),有专章讨论*流人屯田。本时期综合整体研究,学者尤其值得称道。除了合义先生外,还有著名清史专家庄吉发教授指导的两位学生。庄先生博学多识,著述等身,研究领域颇广,清代秘密与会党也是其重点研究对象之一。由于秘密社会大量为从之犯是构成边疆流人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庄先生的工作与流人研究密不可分,而吴佳玲鸢士与温德顺先生之流人研究论文,正是在庄先生精心指导下撰写成功的。吴佳

31、玲之?清代乾嘉时期遣犯发配*之研究)(政治大学民研所硕士论文,1992年),约17万言。此文“讨论清朝发遣*制度的形成、执行及对*的影响,共分六章,依次为绪论、清朝发遣*律例的修订、乾嘉两朝*遣犯的类别,遣犯在*的活动及奉献、*遣犯的管束及对当地的影响、结论。温先生之?清代乾嘉时期关汉人流移东北之研究?(同上,1993年),14万言。在本文中流移之人虽然也包括流民,但流人的论述篇幅很大。涉及流人的专章及专节有清代遣戍制度与清初的罪犯发遣、清廷遣戍政策的修订、一般性案犯的发遣、洋盗案犯的发遣、秘密社会案犯的发遣、流人的生活及其管理。上述两文,立论准确,论述周详,尤以大量运用了台北故宫研究院珍藏的清代档案文献为突出特点。此外,台中东海大学历史所廖中庸有?清朝官民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