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_第1页
浅析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_第2页
浅析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_第3页
浅析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_第4页
浅析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摘要金融创新是金融资源重新组合的过程,包括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的 创 新。资产证券化、表外业务、金融一体化是金融创新的三大趋势。金融创新对货 币政策 中间 LI 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及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货 币政策是 货币当局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以市场为载体,以利率为传导机制,影响中介 指标从而影 响企业、居民的投资、消费行为,最终实现这个政策标。金融创新可视为推动全球金融系统向更有经济效率的 LI 标发展的动力,放松管制、技术发展和 金融创新正在改变 着经济。本文主要分析了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 LI 标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的影响。

2、关键词 : 金融创新货币政策影响目录第 1 章绪论( 1)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的概念与内容( 1)国内研究现状( 1)第 2 章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影响的机理分析(3)金融创新使货币供求的影响( 3)2 金融创新对货币工具的影响( 4)3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中介 LI 标的影响( 5)2. 5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影响的总体评价( 6)第 3 章基于金融创新的我国货币政策建议( 7 )3.1改进和完善货币政现中介 H 标(7)2 改善和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7)3 调整和改变货币政现工具的使用( 7)3. 4 建立货币政策体系自身的创新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8)结语( 9)参考文献( 10)第 1

3、章绪论金融创新是金融资源重新组合的过程,包括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的 创 新。资产证券化、表外业务、金融一体化是金融创新的三大趋势。金融创新对货 币政策 中间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及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以市场为载体,以利率为传导机制,影响中介指标从而影响企业、居民的投资、消费行为,最终实现这个政策 II 标。 LT 前金融创 新在全球范圉内 进入了迅猛发展的时期,对货币政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鉴于货币 政策对于国家宏观经 济调控的重要性,因此研究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有着十 分现实的意义。1 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的概念与内容金融创新就是指金

4、融领域内各种金融要素实行新的组合,即是指金融机构为生存、发展和迎合客户的需要而创造的金融产品、新的金融交易方式以及新的金融市场和新的金融机构的出现。其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金融创新的主体是金融机构; 金融创新的 LI 的是盈利和效率 ; 金融创新的本质是金融要素的重要组合;即收益性、流动性、安全性的重新组合 ; 金融创新的表现形式是金融机构、金融业务、金融工 具、金融制度的创 新。狭义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的经济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 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 ) 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 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 的总合。广义货币政策 : 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 所

5、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 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 (包括金融体制改革, 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 )。货币政 策是通过政府对国家的货币、信贷及银行体制的管 理来实施的。对中央银行来说 , 货币 政策最终LI标的实现,必须通过中间LI标的实现 来完成,即调整和控制一些中间的或 传导性的金融变量来实现经济稳步增长,如基础 货币、货币供给量、利率、股票价格 等。国内研究现状国外研究 : 早在 20世纪 80年代,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便引起发达 国家 经济学家的注意。国 80年代至 90年代初期的研究主要集中讨论金融创新对货 币政策有 效性(Lown, 1987)的影响上;在货币上供给方面,(

6、Mayer, 1992, Tobin, 1998)在批判简单的基础货币模型的基础上,对货币给进 行了 一般均衡分析,建立了资产选择模型 , 该模型突出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货币传 导过程 中的资产替代性。该理论说明货币供给是受公众的资产偏好制约的,而公众的资产偏好是山包括整个金融体系在内的社会经济部门的共同活动决定的,因而并 非由货币当局所 能直接控制;国外学者还在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实施 (Krieger, 2002) 的影响以及央行的角 色冲突 (Woodford, 2002) 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国内研究 : 近些年国内也有很多学者对金融创新这个重要课题做出了研究 : 尹 继志 (200

7、7)等人研究了金融创新和货币供求的关系,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论 , 那就是 金融创新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货币需求的稳定性 , 削弱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 性, 但是他们的 研究方法及对金融创新会货币供求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却有不同。第 2 章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影响的机理分析金融创新使货币供求的影响(1) 减弱货币需求,改变货币结构和内涵。经济的发展,空易规模的扩大、商 品 货币化程度的加深和通货膨胀下物价水平的上升都导致了货币需求绝对数量的增 加。然而,金融创新所带来的金融电子化和金融工具多样化一方面减弱了人们的货 币需 求,降低了货币在广义货币帮金融资产申韵比重 ; 另一方面,扩大了货币的内 涵

8、。货币 和其它金融资产之间存在着替代效应、不仅外在货币(现金和政府债券)对 经济发生作 用,而且内在货币(其它私人金融资产)的变动也会对利率、产出、财富 和货币供应总 置产生影响。究其原因,一是金融创新中涌现了大量货币性极强的新 型工具,如 MMMFs (货币市场互助基金)、 MMDAd (货币市场存款帐户)、 CD 及超级 NOW 帐 户等均具有良好韵支付功能和变现能力。这些能够很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流动性 需要。 而且为人们提高了 Ml 的收益,这无疑会引起对 Ml 的货币需求的成功。二是 金融创新 所带来的金融电子化和支付清算系统韵改革 ,缩小了 Ml 特别是现金的使用 范围,导致 了 M

9、l 货币要求的下降。三是金融创新带来的金融市场高度发达和证券化 趋势,使得舟 于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的金融工具大量增加 , 这些新型的金融工具 是对原有金融资 产流动性、盈利性的重新组合,既获得交易支付便利,也可获得高投 资回报,缩小支付 手段和储蓄手段之间的转化成本 , 相对提高了持币的机会成本,人 们就会在其资产组合 中尽量减少货币的持有置,增加非货市性的金融资产,其结果是 货币需求减少,使货币 在总资产中对比重下降。(2) 降低货币需求的稳定性。一方面,金融创新改变了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 引 起货币需求构成的变化。借用凯恩斯的概念就是交易性动机和预防性动机的减弱。 投机性动机增强,用于

10、媒介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商业性货币需求比重下降,而用于投机 获 利的金融性货币需求比重上升。商业性货币需求受规模变量的影响较大 , 而规模 变量短 期内具有相对稳定性。因而,商业性货币需求具有可以预测和相对稳定的特 点。金融性 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机会成本和个人预期等因素,而市场利率的多变性 和人们心理预 期的无理性 , 往往使得金融货币需求比重的下降和金融性货币需求的 上升,削弱了货币 需求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金融创新使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变得更 为复杂和不稳定 , 各 因素的影响力及其与货币需求函数关系的不确定性更为弱显,从而降低了货币需求的稳2 金融创新对货币工具的影响(1) 金融创新强化了公

11、开市场业务的作用力。金融创新所带来的证券化趋势和 金融 市场的高度发展,有利于中央银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其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金 融创新为政府融资证券化铺平了道路 , 为政府债券市场注入了活力, 不仅满足了政府 融资的需要, 而且为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提供了大量可供买卖的工具,使中央银行呑吐 基础货币的能力 大增。第二,金融创新引起了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结构的变化,政府债 券因兼备流动性、 安全性和盈利性成为各金融机构举足轻重的二级储备,也是最主 要的流动资产。金融机 构在补充流动性资产或进行资产组合调整中日益依赖公开市 场,他们积极参与市场买卖 不仅在客观上配合了中央银行的操作,也有利于增强政策

12、效果。第三,金融市场创新和 匸具创新,使证券日益成为社会公众和金融机构所持有 的重要资产。人们对各种经济信 息、动态和金融市场行情十分关注 , 并据此作出预 期,采取经济行动。这无疑有利于中央 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使得这一政策工具 不仅可以调控货币供应量、信用总量,还 可以通过操作发布明确的信息,对经济活动 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微调。(2) 金融创新削弱了再贴现率的效力。在调整再贴现率的操作中,中央银行处 于被 动地位,因为中央银行调整再贴现率后,只能坐等金融机构来申请再贴现时才能发挥作用。金融创新使这种被动性更为明显。在创新活跃的国家中,再贴现只是金 融机构众多 弥补流动性的途径之一,金融机

13、构可以通过出售证券、贷款证券化、同 业拆借、发行短 期存单,包括从国际金融市场借款等多种方式满足其流动性需要。 除了拓展多种借入途 径之外,金融创新还可以降低借入成本、提高借入便利度,其结 果是金融机构对贴现的 依赖程度下降 , 这就削弱了中央银行再贴现窗口的重要性, 调 整再贴现率的效力因此被打 了折扣。 3、金融创新弱化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效力。 金融创新降低了实际提缴的法定准 备金。因为第一,金融创新使融资证券化趋势日 益增强,它一方面使大量资金从银行流 向非存款性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绕开了存款 准备金率的约束;另一方面,创新改变了 金融机构的负债结构比例,尤其是商业银行 , 存款在其负债

14、中所占比例逐渐下降,而通过 国内外货币市场 , 如同业拆借、回购协 议、欧洲美元借款等短期借入款和其他较长期负债如发行金融债券等的比重却稳步 增加。这两个方面的结果导致整个银行体系的存款大为减少,因此降低了提缴的准备金。第二,商业银行通过创造 出 的介于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之间或逃避计提法定准备金的新型负债种类来减少实 际提缴 额。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数额减少,所以其作用力必然被削弱。另外,金融 创新使银 行超额准备金率的弹性增强。正统理论阐述法定存款准备率的作用机理的 基本前提是银 行的超额准备金率不变,那么增加或减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以起到 数倍收缩或扩张银 行货币创造能力的作用,而金融创新

15、恰恰破坏了这个基本前提。 山于货币市场高度发 达,银行调整超额储备的途径很多,亦十分便利,这就使银行超 额准备金率的刚性减少 而弹性加大。例如,当中央银行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而银 行不愿收缩信贷时 , 他们可 以通过减少超额储备来保持其贷款规模。流动性不足的 问题可以通过货币市场来解决 , 其结果是削弱了法定存款准备率的效力。2. 3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中介 LI 标的影响金融创新使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不断下降。首先金融创新使得银行间资产的替代弹性大大提高。例如,当中央银行想通过各种政策手段减少准备金供给以压缩货币供应量时,银行可以通过负债在公开市场上购买资金 , 而不是像过去那样通 过减少贷款来

16、 满足存款准备金的要求。所以,要达到增减某一货币量的 LI 的,必须使 利率经常波 动,利率调控对宏观经济变量的作用相对缩小 ; 其次金融创新以后,银行 越来越多地把 资金转向纯粹信用中介以外的用途,非利息收入不断增加,利润总额对利差的变化反映灵敬度降低;另外,金融创新与金融国际化互为因果,跨国银行国外利润的比重不断上升,它对国内利率的变化反映越来越迟钝。金融创新削弱了我国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能力。金融创新使货币供应量讣算困难。金融创新后的产品往往兼有交易和投机的功能 , 在利率波动情况下 , 资金往 往在支票帐户和储蓄帐户之间不断转移 , 这是要计算狭义和广义货币十分不 易,造成中 央银

17、行制定的货币总量 LI 标范围与实际经济增长经常不符。金融创新削 弱了干扰了对 货币乘数的准确预测,由于任何一个时点上的货币供应量都可以看作 是基础货币和货币 乘数这两类材变量的乘积,因此,在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既定时,货币乘数是至关重要的关键性变量。2. 4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资产证券化对传导机制的影响主要在利率渠道和信贷渠道方面。 资产证券化 为银行 和其他的发行者提供了广阔的融资渠道,无论货币当局怎样变动利率水平,都 很难发生 资本成本效应 , 货币供给和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会减小 ; 而且资产流动性的 增强,也大大 抑制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流动性效应 , 从这两方面都可看出,

18、 资产证券化 削弱了货币当局利 率政策的时效性。金融创新使公众和金融机构通过派生的信用扩 张满足其日益扩大的需 求,加大了货币政策主体控制货币的难度,使中央银行难以判断既定货币增长率的实际运行结果,使得存款准备金率传导机制部分失效 ; 金融衍生 工具出现之后,原有的货币供 应量的概念发生了变化,需要修正货币总量的定义以反 映金融衍生交易所产生的影响。 与此同时,金融市场的创新,使得央行执行货币政策 的难度加大 ; 信息收集、储存和传递 的技术进步推进了金融创新的过程,都使得中央 银行通过货币数量控制货币和信贷增长 的效率有所降低。2. 5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影响的总体评价从总体来看 , 金融创

19、新降低了三大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效用。其中:准备制度 的效 用被大大削弱,再贴现政策的效用也有所下降 , 而公开场业务的效用则有所提升 ; 在金融 创新的影响下,货币供应量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不适应充当货币政策中介 LI 标 的特点,而 山利率充当货币政策中介 LI 标的理山日益充分 ; 金融创新在某种程度上改 变了货币政策 的传导过程 , 削弱了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效用。 面对席卷全球 的金融创新浪潮和山 此带来的新的金融形势,不少国家开始重视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所造成的影响,并及时调整了货币政策,例如,降低或取消法定准备金率,将货币政策中介 LI 标转向利率等。应该说,这种改变才刚刚开始 ,

20、随着金融创新的纵深发展, 货币政策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进行更大的调整,并反过来对金融创新产生影响,使得 金融创新和货币政策之间相互作 用的互动过程持续进行下去。第 3 章基于金融创新的我国货币政策建议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要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国情,不但要考虑到微观方面, 比如培育市场客体一货币市场等,还要考虑到宏观方面,比如提高政府科学决策等,同时不能忽视操作技术方面 : 把握调控的时机一一“点”和力度一一“度”。具体 建议如 下:规范和发展货币市场中心银行和商业银行在货币市场上正常运作以维持秩序稳定的最基本条件就 是要 有一个稳定有序的货币市场,并且这个货币市场须具备相当的规模。在货币市 场

21、不健 全、不规范和不稳定的情况下,中心银行的调控是很难操作的,货币政策也很 难发挥效 力。这就客观要求加快货币市场的建设步伐 , 为中心银行运用市场机制,以 间接手段进 行宏观调控提供市场基础,以便发挥中心银行货币政策的最大的效力。 根据 LI 前货币 市场的现状,首先,应大力发展货币市场参与者,实现市场主体多元化; 其次,要提高 市场主体信用度,降低经营风险 ;再次 , 加快货币市场利率体制改革,实 现利率的真正市 场化; 最后,因为国债市场既有货币市场的特征,乂具有资本市场的特征,所以要加强国债市场在连通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中的重要作用 , 逐步建立一个 开放、有序竞争、严 格治理的货币市场

22、。2 放宽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中,要正确处理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防范的矛盾。对有市 场 需求、有发展前途的行业、企业和产品必须大力支持。同样对盲 LI 发放贷款、形 成风 险的要追究相应的责任。总之,应在强化信贷约束机制的同时,强化激励机制。 只有这 样, 才能真正解决稳健的货币政策和信贷收缩机制的矛盾。放宽中小金融机 构的市场准 入,在进一步促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方面出台一些新的措施和鼓励政策, 构造货币政策 运行的微观经济基础,从而延长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进一步拓实金融运 行的微观经济基 础。3. 3 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低,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基本上是山

23、中央银行决定 的。这种非市场化的利率,使货币市场的利率弹性有限 , 从而抑制了宏观金融调控措施的高效率实施,同时不利于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削弱了利 率 传导货币政策的效果。因此,必须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地完善利率结构 , 形 成以市场资金供求为基础,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引导,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的利 率形 成和传导机制 , 发挥利率的市场导向功能。使其真正成为央行调节货币供求、 居民决定 消费支出、企业选择投资机会的资金价格信号。同时,以市场化的利率来 约束企业的信 贷行为,从而提高其对利率的敬感度。3. 4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制约

24、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一个至要因素就是缺乏弹性的 汇 率制度。进一步完善中国汇率形成的市场机制,逐步放松资本管制,允许资本有限 制地 流动,同时逐步放宽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培育相对均衡汇率,是解决流动性 过剩的 根本途径,是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当务之急。通过汇率浮动区间的逐步扩 大,利用市 场机制调节外汇市场供求,放宽企业和个人用汇自山度 , 分流外汇储备,舒 缓外汇占款 压力,减少中央银行通过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只有山强制结售汇 制向自愿结售汇 制转变,才能建立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便于中央银行更好地利用 汇率政策杠杆来调 节外汇收支3. 5确立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选择科学有效的货币政策丄具使得货币政策的有效发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 果。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