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青年教师成长的“磨刀石”_第1页
“磨课”:青年教师成长的“磨刀石”_第2页
“磨课”:青年教师成长的“磨刀石”_第3页
“磨课”:青年教师成长的“磨刀石”_第4页
“磨课”:青年教师成长的“磨刀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8“磨课”:青年教师成长的“磨刀石” 优雅的“请假条”磨课案例摘要:“磨课”其实就是教师在课前,对于教学环节的设计进行反复推敲、试讲的过程。对于青年教师来说,“磨课”的过程虽然有些“坎坷”,但是通过研磨一堂课,所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是非常多的。关键词:磨课;团队合作;迅速成长;精益求精通常,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教研方式和主题,但是都不外乎一个基本的模式:一位老师上课,几位老师听课,课后大家坐在一起说说本堂课的优点和缺点,最后就结束了但是对于一个青年教师来说,如果没有课后的反思,没有反思后的再次实践,我想,这样的教研效果还是有限的。对于一个正在迈向教师成长道路的新手来说,“磨课”

2、,或许是一个更有效、更踏实的方法。本学期,作为学校里最年轻的语文老师,我接受了一个比较艰巨的任务上一堂区级公开展示课。记得上一次上区级的公开课已经是5年前的事了,是代表全体新教师做一个汇报式的公开展示。那时,因为年轻,所以无所畏惧,然而,经过5年的第一线的语文教学工作后,我渐渐发现要教好语文这门看似简单的学科,其实并非那么容易。于是乎,心里着实感到有些忐忑。然而,幸运的是,我所在的这所小学是一所特别强调团队合作的学校,校长第一时间给我组织的一支强大的后援团有3名教研组长组成的“磨课组”。在近几年中,我校已经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磨课模式:一是个体梳理思路,初步完成教学设计;二是教研组长初步审核教案,

3、共同制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三是试教,讨论主要环节是否合理;四是个体修改教案,再次实践;五是完善教学设计。虽然,“磨课”这种教研模式看上去和普通的听课评课模式相差无几,但是关键就在一个“磨”字上。只有青年教师不断地反复斟酌,“磨课组”不断地研讨,才能够更好地发挥集体的力量,闪现集体的智慧。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教学目标的制订是否准确清晰,不仅影响着教学过程的展开,很大程度上也牵制了最终的学习效果。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本次研讨的是沪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的一篇课文,名为优雅的“请假条”一文。我先根据课文,自行备课,制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在语言

4、环境中正确认读识记 “雅、私、奏、熄、蜡、烛、艺、式、效”等9个生字;理解并积累“优雅、美妙绝伦、新颖”等词语;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奏”。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从课题提出问题的方法,并能在阅读过程中解决问题。4、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进行说话训练,感受告别交响曲的深刻内涵,从而进一步体会著名作曲家海顿的智慧和才能。教学重点:1、能借助一些关键词语,简单地讲述课文内容。2、能理解为什么称告别交响曲为优雅的“请假条”。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是一张优雅的“请假条”。经过“磨课组”老师的讨论,觉得对于优雅的“请假条”这一课,还是应该把重点放在第二课时上.那么,教学目标的制定

5、必须符合第二课时的内容。其次,通过大家的集体的研讨,觉得本课的难点其实也是重点,可以归在一起。同时,教案中反映出来一个问题,就是没有体现书本上的一个教学任务:背诵课文的第五小节。这是设计上的一个失误。经过修改,确定了第二稿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案二】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第4到第7小节,正确认读“奏、熄、蜡、烛、艺、式、效”这7个生字;理解 “优雅、舒缓、美妙绝伦、凄婉、”这4个词语;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奏”。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第5小节。3、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进行说话训练,感受作曲家海顿的智慧和才能,体会他的善良。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

6、请假条的“优雅”之处,感受作曲家海顿的智慧和才能,体会他的善良。【反思】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回归点。教学目标的制订是否准确清晰,不仅影响着教学过程的展开,很大程度上也牵制了最终的学习效果。 然而,这部分的制定,我总是觉得无从下手。以前总是把教参上的重难点生搬硬套地写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却没有好好斟酌自己书写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是否符合自己所划分的课时的需要,是否是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所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的重难点。本次要执教的是优雅的“请假条”的第二课时。显然,通过集体教研,团队的协作分析,不难发现,第一次独立备课的我明显出现了失误:明明是第二课时,却把第一课时的内容作为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7、例如生字教学中的“雅、私”。又比如应该在第一课时中进行质疑的教学目标:学习从课题提出问题的方法而第二课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背诵课文第5小节却在我的第一次备课中,没有体现。通过第一次团体“磨课”,对作为一个年轻教师来说,我真的是收益匪浅。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们都知道,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就是字词教学。要想孩子在中高年级的时候,能够写一手好文章,拥有丰富的词汇,那么低年级时的字词积累一定是关键。所谓“千层之台,起于垒土”。有时候我会想,二年级下半学期的字词教学到底应该怎么教?是老师“喂”,还是学生自己“吃”?先来看看教学设计的初稿:【教案一】学习“蜡”和“烛”这两个生字师

8、:“蜡”和“烛”两个字的部首特别容易写错。老是要提醒大家,蜡是虫子旁,而烛是火字旁。在手心上写一个。师:来,再来读读这两个字。经过“磨课组”老师的指导,我发现,二年级下的字词教学,老师只是一个辅助者,应该让孩子自学、会学。也就是让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去发现部首,再从部首去体会这个字的“义”。 低年级语文教什么?就是扎扎实实的字词教学。但是,扎实不是反复地朗读,反复地书空,通常我们都会犯这样的错误,误认为“扎实”就是一遍遍“炒冷饭”,炒到这饭连自己都没有了食欲。作为拥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汉字的演变经历了从 HYPERLINK /view/8170.htm t _blank 甲骨文、 HYPE

9、RLINK /view/40740.htm t _blank 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HYPERLINK /view/24929.htm t _blank 草书和行书等七种 HYPERLINK /view/285104.htm t _blank 字体的演变,而且造字方法也多种多样,例如有“象形、 HYPERLINK /view/65902.htm t _blank 指事、会意、 HYPERLINK /view/316564.htm t _blank 形声 ”。教会孩子学会观察,学会从“形”去理解汉字造字的由来,比生搬硬套地记忆来得更重要,因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经过思考,有了第二份教

10、案:【教案二】师:观察这2个字的部首,你发现?蜡烛的蜡怎么是虫子旁呢?蜡: 原来“蜡”最早是指蜂巢经过加工之后,形成的这种黄色的东西,就叫“蜡”。看来,蜡这个字和蜜蜂这种昆虫有关,所以这个字的部首是虫子旁。烛:瞧,这就是烛火自然“烛”的部首是是火字旁。【反思】“蜡烛“这两个字特别容易写错,这也是我们所研究和探讨的“生本化”课堂的精华所在:让孩子去发现汉字的魅力,去铭记这个字的“形”和“义”,比老师枯燥地强调来得深刻。所以,我们“磨课组”的老师决定去寻找汉字的根源,让孩子自己通过观察去发现和理解为什么“蜡烛”这两个字的部首一个是“虫字旁”,而另一个是“火字旁”。我想,知道了“蜡”这个字最初造字的

11、由来,孩子就再也不会将“蜡烛”的“蜡”写成“虫字旁”了。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优雅的“请假条”这篇课文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其实是有些难度的,主要是课文中有许多孩子们难以理解的词语和短语,例如“名流”、“舒缓的音乐” “美妙绝伦的仙境”“ 凄婉的乐声”“强烈的思乡之情”等。但是,理解这些抽象难懂的词语又恰恰是读懂课文的关键所在,那么怎么攻下这块“玉”呢? 【教案一】学习46节师:试演那天,台下坐满了精通音乐的名流。出示:试演那天,公爵清了许多精通音乐的名流来欣赏。A (指名读)B 名流是什么意思?是怎样的名流?C 注意这些关键字,你就能把句子读得更好。2、(播放音乐)演出开始了,舞台上烛

12、光摇曳,交响曲舒缓的引子响起了,把大家带入一个的仙境。乐师们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家乡,那里有(2、3人交流) 是啊,那里非常美好,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比得上自己的家乡。课文中有个词语,就是这个意思,你找到了吗?那就是(出示:美妙绝伦)。美妙到了极点!(齐读:美妙绝伦) 【教案二】1、读通句子,把词语读正确过渡:大家满怀期待,静静地聆听,他们听到了什么?请小朋友捂住小嘴巴,读读短语,再读读句子。出示:交响乐舒缓的引子响起,把大家带入一个美妙绝伦的仙境,可是小提琴凄婉的乐声却表露出强烈的思乡之情。(指名一个同学读) 小老师+回声读(谁愿意做做小老师,带大家一起读?)师:前面三个短语的“的”字读得短而轻,最

13、后一个短语的“的”后,稍稍停顿一下,慢慢地读,听老师读。 师:现在,相信小朋友一定能把句子读正确。(齐读)2、创设情境,理解“舒缓”(播放音乐)演出开始了,舞台上烛光摇曳,交响曲舒缓的引子响起了(出示图片) 师:舒缓的引子,就像是一缕明媚的阳光,洒落在人间的仙境,带着我们闻遍朵朵鲜花的芳香;舒缓的音乐似那湛蓝的海水,流淌在心间;又如清凌凌的小河,涓涓细流;它仿佛一下子打开了我们所有美好的记忆是呀,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就像是一个人间仙境,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生)美妙绝伦。3、学习“美妙绝伦” A 谁来读读这个词? 预设评价: 多美的一个词语啊,慢慢地读会更好听。 (你来你试试你也行) B

14、 (齐读)(一起来读。) C 绝在字典中有这样几个解释,第一个,你来读,第二个,第三个?在这里选哪个,用手势表示,一,二,三出示。 预设:1)如果全对:是呀,这仙境是如此美妙,没有什么可以比得上。 2)如果有同学错:是呀,这仙境是如此美妙,没有什么可以比得上。,所以选第三个。5、指导朗读句子出示:交响乐舒缓的引子响起,把大家带入一个美妙绝伦的仙境。师:把词语放回到句子中,带着感情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3个 师:一起来。(齐读)师:渐渐地,渐渐地,琴声越来越低沉,乐师们的心情越来越悲伤(音乐) 出示: 可是小提琴凄婉的乐章却表露出强烈的思乡之情。师:听,这就是凄凉、委婉的乐声。 【反思】通过两

15、次教案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份初稿中,虽然老师有强化词语教学的意识,但是却显得非常不扎实。“磨课组”老师们认为,不同的词语和短语要有不同的策略,例如“名流”一词,如果学生们不能回答,或者回答不准确,不如有老师做比较合适的解释。又比如“舒缓的引起”和“凄婉的乐声”这两个短语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实在是太深奥了,可以借助他山之“石”音乐和图片,通过孩子的感官,让孩子们自己去体会什么是“美妙绝伦”。同时,对于“美妙绝伦”这个词语,又可以通过抓关键词来掌握整个词语的意思。 四、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所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意思是说:“站在水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家去结网。”平时,作为一名年轻教师

16、来说,我有个感觉就是,如果课文的教学目标中有“背诵”这一要求,那么往往我们会让孩子回家自己背诵然后进行默写,课堂上只是蜻蜓点水地读一读,然后孩子们也“洋装”已经能够背诵出来。我们只希望孩子在考试或者默写中人人一百分,但是却没有将“熟读成诵”落实在课堂上。【教案一】出示:交响乐舒缓的引子响起,把大家带入一个美妙绝伦的仙境, 可是小提琴凄婉的乐声却表露出强烈的思乡之情。1 齐读2 师生合作朗读3 背诵 出示:交响乐舒缓的引子响起,把大家带入一个美妙绝伦的仙境,可是小提琴凄婉的乐声却表露出强烈的思乡之情。当乐曲演奏到最后一个乐章时,每位乐师奏完一段独奏,就吹熄乐谱架上的蜡烛,提着乐器,起身离去。乐师

17、一个一个地下场,最后,台上只剩下两把小提琴,把乐曲引向尽头1 男生读2 女生读3 播放音乐,全班齐读显然,通过第一次试教,所有“磨课组”的老师们都发现,整堂课最为“失败”的莫过于“背诵”这一块。问题一:很多孩子还没有读熟文本中的词句,就被老师逼迫着背诵,显得十分勉强;问题二:即使有个别孩子通过预习,已经能够背诵,但是却根本没有做到“抑扬顿挫”,这是因为老师在指导朗读这一块还没有做到扎扎实实,就为了背诵而去背诵。老师显得很无奈,学生变得很痛苦。【教案2】指导背诵1师:刚才我们学习了第五小节的第一句话,完整地读一读。出示:交响乐舒缓的引子响起,把大家带入一个美妙绝伦的仙境, 可是小提琴凄婉的乐声却

18、表露出强烈的思乡之情。2师:老师考考你们,这样行吗?出示:交响乐( )响起,把大家带入一个( ),小提琴( )却表露出( )。3师:我又增加难度了。准备,起。 出示:交响乐( ) ,把( ) ,可是( )。 积累文本语言(播放视屏)师:1)当乐曲演奏到最后一个乐章时,第一位乐师奏完一段独奏,就(吹熄乐谱架上的蜡烛,提着乐器,起身离去。) 第二位乐师奏完一段独奏,就(吹熄乐谱架上的蜡烛,提着乐器,起身离去。) 第三、第四位乐师奏完一段独奏,就(吹熄乐谱架上的蜡烛,提着乐器,起身离去。) 每一位乐师奏完一段独奏,就(吹熄乐谱架上的蜡烛,提着乐器,起身离去。)师:乐师们一个一个地下场 出示:乐师一个

19、一个地下场,最后,台上只剩下两把小提琴,把乐曲引向尽头 师:听,音乐仿佛就在我们的耳边回荡,最后,把乐曲 师:来让我们随着音乐,一同再来感受一下吧。 出示:当乐曲演奏到最后一个乐章时,每位乐师奏完一段独奏,就吹熄乐谱加上的蜡烛,提着乐器,起身离去。乐师一个一个地下场,最后,台上只剩下两把小提琴,把乐曲引向尽头13、这么美的音乐,这么凄婉的琴声,让老师也忍不住加入到你们中间来。当乐曲演奏到_,每位乐师_,就吹熄_,提着_,起身离去。乐师_下场,最后,台上就剩下_,把乐曲_ (男生)当乐曲_,每位乐师_,就_,_,_。乐师_,最后,台上_,把_ (女生)14、(齐读)让我们一同走进音乐大厅吧,读出示:交响乐舒缓的引子响起,把大家带入一个美妙绝伦的仙境。可是小提琴凄婉的乐章却表露出强烈的思乡之情。当乐曲演奏到最后一个乐章时,每位乐师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