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功能语法_第1页
系统功能语法_第2页
系统功能语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系统功能语言学产生的背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形成不是凭空而起的,也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有着不可忽视的历史 和时代背景,具备了必不可少的条件,并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现分别简述如下:英国语言研究的传统从16世纪开始,对语言的研究在英国蓬勃发展,并被打上了实用语言学的烙 印。正音学、词典学、速记学、拼法改革以及人造的哲学语言等,都反映了英国在语言研 究方面的率先发展,也反映了英国语言研究的、实用性的倾向。英国对语言研究的传统使现代语言学在英国较早地成为独立的学科,造就了许多杰出的 语言学家(如著有语音学手册(1877)的施威特(Sweet)、发明了基本元音参照点 系统(即元音舌位图)的丹尼尔”琼斯(

2、DanieJones),也为后来的系统功能学派的诞 生提供了历史条件。马林诺夫斯基的语言理论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以研究土著文化著称,是人类学功能学派的创始人。 他对语言理论最重要的贡献莫过于强调语言的功能,强调语境研究的重要性。他使用情景 语境 (contextofsituation)探讨语义,认为话语应放在全部的生活方式情景中去理解, 话语的意义实质上就是当时当地正在发生的人的活动。马林诺夫斯基的情景语境和意义是语境中的功能的思想为语言研究开辟了新的视 野,为后来的弗斯语境学说 (contexturalism)和韩礼德关于语言功能的研究提供了历 史的铺垫。弗斯的语言理论20世

3、纪40年代初,弗斯成了英国语言学界的中心人物,并创立了伦敦学派。弗斯 和马林诺夫斯基一样,也认为话语的意义在于它的使用,而意义是情景语境中的复杂关系的 总和,所以意义不应局限于词汇和语法意义,还应包括情景语境中的意义。由此,语境中 的功能”(functionincontext)这个提法便构成了弗斯意义理论的核心环节。弗斯的语境 概念分两种,一种语境来自语言内部,即一个结构各个成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和一个系统内项 目或单位之间的聚合关系;另一种语境来自语言外部,它涉及一个人的全部经历和文化历史, 融合了一个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另外,弗斯受索绪尔语言学说的影响,把语言的聚合关 系叫做系统,把组合关系

4、叫做结构,并以这两个概念作为描写和分析语言的基本框架。在弗 斯看来,结构是一定的语言成分在组合体中的前后连接,系统是指相关语言项目或语言单位 在聚合体中相互类聚。弗斯的基本语言理论对系统功能语言学产生过直接的影响,系统功能语言学就是在他的 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语法理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韩礼德是弗斯的学生,是伦敦 学派的早期成员,他从弗斯那里继承了两个基本思想:第一是情景语境,即语言与典型的 社会情景有密切的关系;第二是系统一结构概念的区分。但是,韩礼德弘扬和发展了弗斯 的语境学说和关于语言功能的研究,他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语言,提出了语言学中的社会 符号学(socialsemiotics

5、)。他指出,语言是社会行为,是人的行为潜势(linguisticbehaviorpotential),是语言和文化允许他选择的选择范围,或者说是在语 言行为上能够做的事的范围。通过语言,能够做的事表现为能够表达的意义,即意义 潜势(meaningpotential)。意义潜势是行为潜势在语言的词汇语法系统上实现的,但语 言形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关于系统与结构,韩礼德继承了弗斯关 于它们的区分,但不同意弗斯结构是第一性的观点。在他的系统功能语法里,语言系统表现 为选择关系(即聚合关系),选择是第一性的,结构(即组合关系)是第二性的,是各种选 择的结果。换言之,语言系统是一个

6、由可供选择的语义网络,语义是一定语境下的选择,即 一个人在特定的环境下使用的语言形式就是在这个系统网络中作出某种选择的结果。总的说来,马林诺夫斯基的语言功能性思想和弗斯情景语境理论都对系统功能语法的发 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这实际上确定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任务就是揭示人们如何根据社会文 化环境在语言系统中通过意义潜势的选择来实现各种功能的。形式主义语言学的局限众多的语言学理论和流派可以分为两大阵营,一为形式主义(又称形式派),一为功能 主义(又称意义派)。以结构主义和转换生成语法为代表的形式语言学过于强调客观性、经 验性和可验证性,把意义置于不适当的次要地位(有的甚至完全排斥意义),他们眼中的语

7、言被解释为一种形式系统,然后加上意义。形式语言学往往自称是最科学的,它研究理想 的说话者,但这使它成了对语言学的研究,而不是对语言的研究。因此,形式语言学都能很 明显地显现出它们的理论局限性。韩礼德认为,语言应被解释为意义系统,伴之以意义得以体现的形式。形式是走向目的 的手段,本身不是目的。我们要问的不是这些形式的意义是什么,而是这些意义如何 表述。韩礼德曾对20世纪60年代美国生成主义的兴起感到遗憾,认为它埋没了一批与乔 姆斯基意见相左的可能很有作为的学者,并认为他本人如果不是及早离开美国,也会被拒之 语言学研究的大门之外。韩礼德自己的做法是,试图建立一种将形式和意义结合起来的语言理论,使它

8、既能强调 语言的形式规则,又能强调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规则,这就是系统功能语言学。表现在 他早期完成属于形式主义的系统理论框架的同时,就立即着手中晚期探索功能描写的理论。其他语言理论的影响现代语言学欧美各派都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索绪尔语言学说的影响。前面 提到弗斯受索绪尔语言学的影响提出了系统一结构理论,并被韩礼德继承和发展。而韩礼 德也多次谈到他关于语言三层次系统(语义层、词汇语法层和音系层)的总的观点得益于他 的导师弗斯、哥本哈根学派的叶尔姆斯列夫及其语符学派、布拉格学派的功能主义,特别是 交际动态理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韩礼德曾于1947-1950年到中国先后跟随罗常培和

9、王力学习语言学方面的知识,并获益很多。二、韩礼德简要学术年表1925年,韩礼德出生于英格兰约克郡。青年时期,他就读于伦敦大学,主修中国语言文学,并获得汉语言文学学士学位。1947-1950年,他来到中国深造,先后跟随北京大学的罗常培先生和岭南大学的王力 先生学习,并获益很多。(具体参见胡壮麟王力与韩礼德一文,北京大学学报1991 年第1期。)从中国回去后,他进入剑桥大学读博,导师是弗斯。博士毕业后,他先后在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耶鲁大 学、布朗大学和肯尼亚内罗毕大学任教。1956年,他发表了现代汉语的语法范畴一文,标志他语言理论研究的开始。1959年,他的博士论文元

10、朝秘史汉译本的语言发表。(其实该文是1955年 完成的,韩礼德因此而获得博士学位。之所以拖了几年才发表,恐怕他当时也遇到了学术论 文发表难的困境。另外,该文已提到范畴概念,但未做解释,而在1956年现代汉语的语 法范畴一文中,范畴已成为其文的主旨。)1961年,他发表了语法理论的范畴。这是阶与范畴语法的发端。从1963年始,韩礼德担任伦敦大学语言学教授,主持多项英语研究和教学工作。1966年,他发表了深层语法札记,提出系统语法,代替阶与范畴语法。这是系 统语法的宣言书。从1967年开始,他在完成系统理论框架的同时,立即着手探索功能描写的理论。1967年,出版英语小句主位组织的某些方面。1969年,发表英语小句的选择与功能。1970年,发表语言结构与语言功能。该文明确提出了语言的概念、人际、语篇三 大元功能。1973年,出版语言功能探索。1976年,他移居澳大利亚,筹建悉尼大学语言学系并担任系主任。19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