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谷九龙潭七仙瑶池旅游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d1de0ec061e3910bcd1f55a192504b/89d1de0ec061e3910bcd1f55a192504b1.gif)
![花溪谷九龙潭七仙瑶池旅游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d1de0ec061e3910bcd1f55a192504b/89d1de0ec061e3910bcd1f55a192504b2.gif)
![花溪谷九龙潭七仙瑶池旅游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d1de0ec061e3910bcd1f55a192504b/89d1de0ec061e3910bcd1f55a192504b3.gif)
![花溪谷九龙潭七仙瑶池旅游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d1de0ec061e3910bcd1f55a192504b/89d1de0ec061e3910bcd1f55a192504b4.gif)
![花溪谷九龙潭七仙瑶池旅游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d1de0ec061e3910bcd1f55a192504b/89d1de0ec061e3910bcd1f55a192504b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 花溪谷九龙潭七仙瑶池旅游开发项目 建设单位: 宣城花溪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盖章)知行道合(江西)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2020年1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
2、距离等。结论与建议给出拟建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拟建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花溪谷九龙潭七仙瑶池旅游开发项目建设单位宣城花溪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陈思源联系人陈总通讯地址泾县黄村镇九峰村联系电真/邮政编码242500建设地点泾县黄村镇九峰村王府立项审批部门泾县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备案文号发改备案201980号建设性质新
3、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R9030 休闲观光活动占地面积(平方米)3333.5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23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50环保投资占比(%)2.17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22年6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由来2017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域旅游”,要求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旅游。“全域旅游”所追求的,不再停留在旅游人次的增长上,而是旅游质量的提升,要求全面满足游客体验需求,“全域旅游”为度假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2019年3月3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
4、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展壮大旅游产业”,鼓励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安徽全省19个市、县(区)先后获批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首批创建单位,其中泾县也名列其中。明确提出将全域旅游作为主攻方向,强力推进“旅游+”,并在安徽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提出以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委主线,实施全域旅游和“旅游+”等战略,推动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旅游开发向集约型转变,旅游服务向优质高效转变。在建设全域旅游的战略布局中,着力构建以皖南国际化旅游示范区、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大别山自然生态旅游区为载体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5、而宣城市作为皖南国际旅游示范区的核心区,未来目标是打造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泾县在2018年推出泾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明确了泾县“红色鼓励、宣纸之乡、人文名称、山水福地”的旅游形象定位,围绕“旅游+”战略主线,聚焦“活力泾县、品质泾县、魅力泾县、幸福泾县”,积极探索“旅游引领、多业融合”的发展模式,从政府主导、规划引领、产业融合、营销突破、共建共享、彰显特色和依法治旅等7个方面入手,扎实开展示范区创建,着力提升旅游服务和配套,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推动旅游业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倾力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旅游目的地。泾县人民政府政策上支持并鼓励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九
6、峰村是第四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保留有众多明清、民国建筑,宣纸作坊、大夫第、百岁坊、凤池门、承流峰、水库、龙凤古松、新四军皖南事变遗址、山谷稻田等历史文化自然景观,资源众多。宣城花溪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拟投资新建花溪谷九龙潭七仙瑶池旅游开发项目,该项目为沿山谷溪流旅游开发,长度约8公里,项目范围约2000亩,建设用地范围约5亩,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泾县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于2019年11月28日发改备案201980号”对该项目予以备案,项目编码:2019-341823-61-03-013175。为预测分析该项目对环境带来的影响,为决策部门提供环境管理依据,为建设单位提供参考意见
7、,并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分析项目的可行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生态环境部 部令第1号)的有关规定,拟建项目属于“四十、社会事业及服务业-120.旅游开发-其他”类项目,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宣城花溪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根据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要求,委托我公司对花溪谷九龙潭七仙瑶池旅游开发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在接受环评委托后,立即派人深入现场勘察、调研,收集有关资料,研读有关文件,编制了花溪谷九龙潭七仙瑶池旅游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呈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批。二、工程概况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
8、花溪谷九龙潭七仙瑶池旅游开发项目建设单位:宣城花溪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拟建项目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黄村镇九峰村王府,项目地中心坐标为:1181937,303242,详见附图一,项目地理位置图。建设规模和内容:项目沿山谷溪流进行旅游开发,长度起止:南至溪流在山谷的尽头,北至西坑溪流汇入东坑溪流处,长度约8公里,项目范围包括西坑山谷溪流长度范围内溪流河道、滩涂以及山谷两侧山坡和谷口地带,其中建设用地范围约5亩,总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项目以花溪谷、九龙潭瀑布、七仙瑶池、九溪十八涧、承流峰、九峰禅院等自然景点为依托进行旅游开发。山谷入口处建设民俗或休闲农庄、农家乐、木门楼
9、、木岗亭、简易停车场等基础接待设施;开辟户外攀岩登山溯溪运动线路;栽植园林观赏植物和观赏花卉;搭建简易木屋、夯土屋、树屋、窑洞、集装箱屋、蒙古包、帐篷等;提供户外营地、自驾游营地;组织进行各种活动,包括真人CS野战军事游戏、团建拓展训练活动、新四军红色纪念游学活动。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为23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5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7%。2.项目组成项目建设用地范围约5亩,总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项目主要工程建设内容详见表1-1。表1-1 项目主要工程组成一览表类别主要内容备注主体工程观光稻田位于项目入口处,其中北侧为干稻田,作为游客观光乐园,南侧为湿稻田,作为水上乐园滩涂地
10、现状为稻田,项目对现状稻田进行自然景观改造木屋群依西坑河溪流一侧而建,建设有可移动式生态木屋,每天最多可容纳80人居住现状为低矮灌木区、荒草地帐篷营地位于树屋东侧,供游客进行真人CS野战军事游戏、团建拓展训练活动、新四军红色纪念游学活动等用地现状为林草地集装箱屋依西坑河溪流一侧而建,供游客临时休息使用,每天最多可容纳80人用地现状为林草地攀岩项目项目地约中间地方处开辟户外攀岩登山溯溪运动路线,供游客进行攀岩活动用地现状为林草地景观提升项目对现有景观进行提升改造,在西坑河溪流设置景观台2处,瀑布组团3处,栽植园林观赏植物和观赏花卉等,供游客休闲观光对现有景观进行改造辅助工程停车场位于项目入口处,
11、占地面积300m2用地现状为荒草地接待中心提供三餐餐饮,每餐可提供300人就餐;提供住宿,每天最多可提供140人住宿;占地面积666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新建后勤中心占地面积35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新建服务中心主要功能为:引导功能、游憩功能、集散功能、解说功能。占地面积666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新建临时工程施工便道项目依托项目区现有道路作为施工便道,对现有道路进行边坡防护处理,用以减少水土流失利用现有道路西坑河清淤工程对项目区终点处西坑河进行清淤疏浚,需清淤疏浚约50m/取、弃土场项目不设置取土场和弃土场,项目河道清淤出的石块用于道路的边坡防护/临时堆土场设置一处临时
12、堆土场,位于项目终点处道路一侧的荒草地,未占用基本农田及林地,占地面积约200m2,主要用于临时堆放河道清出的石块/公用工程供水系统生活用水采用自来水,供水管线由村镇给水管网接入,用水量56834t/a。/排水系统雨污分流,雨水经雨水管道排至西坑河,生活污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尾水达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4/3527-2019)标准中一级B标准排入西坑河/供电系统由村镇供电管网接入,用电量10万kWh/a/环保工程废水生活污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尾水达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4/3527-2019)标准中一级B标准排入西坑河/废气垃圾桶恶臭:自然通
13、风,间隔分布,采用半封闭式垃圾桶,定时清理,及时转运;食堂油烟:采用经油烟净化装置处理,风机风量8000m3/h,净化效率85%/噪声建筑物隔声、高噪声设备减振、绿化吸声、设禁止大声喧哗、禁止鸣笛、减速慢行标语等措施/固废生活垃圾:项目地设有多个垃圾收集点,生活垃圾由环卫工人清运处理/3.项目平面布置及周围概况拟建项目主要建设项目沿西坑河河道由北向南分布。由北向南依次建设有观光稻田、民宿、停车场、服务中心、树屋、帐篷营地、户外溯溪攀岩运动线路、景观台、瀑布组团等。拟建项目平面布置图详见图1-1。图1-1 拟建项目平面布置图拟建项目依水而建,东西两侧分布有山林地,拟建项目区内有山有水,山清水秀,
14、风景迤逦,有优良的自然环境基础条件。拟建项目区整体位于黄村镇九峰村王府,北侧分布有王府及九峰村村民,项目北侧链接029乡道,拟建项目区交通便利,有利于企业招揽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村内基础设施较为齐全,已经建有较为完善的供水、供电管网、基础路网。拟建项目位于九峰村王府,九峰村是第四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保留有众多明清、民国建筑,宣纸作坊、大夫第、百岁坊、凤池门、承流峰、水库、龙凤古松、新四军皖南事变遗址、山谷稻田等历史文化自然景观,资源众多,可为拟建项目带来一定量的游客。图1-2 拟建项目周边现状图4. 游客接待量项目年运营365天,日均接待游客数量为1500人,日最大接待游客量
15、为2000人。项目区内建有食堂及民宿,每天可提供300人就餐,300人住宿。5. 公用工程(1)项目区交通拟建项目交通设施依托现有,少量人行道为改建现有道路。(2)给水工程生活用水、景观用水、消防用水及不可见用水等均采用再来水,由村镇自来水管网供给,项目用水量为56834t/a。九峰村已建有完善的给水管网。(3)排水工程拟建项目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经雨水管网及地面雨水沟排入西坑河。生活污水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4/3527-2019)标准中一级B标准后,尾水排入西坑河。(4)电力工程项目用电来源于村镇供电管网,九峰村内已建设有完善的供电设施。项
16、目新建一座配电间,保证用电可靠性。项目用电量为10万kWh/a。(5)消防工程规划区的消防保护的实施及运行,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省州有关消防条例执行。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和各专业提供的有关设计资料,提出如下方案: 消防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规划形成点、线、面系统。片区采用生活、消防共用管网,室外管网设消火栓。1)消防安全措施新建的各类建筑应以一级、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为主,要控制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和可燃材料装饰,严格限制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和易燃材料装饰。严禁在易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干管上修建任何建筑物、构筑物或堆放物资。项目区消防安全设施建设
17、应考虑自然灾害、战时等特殊情况下的防灾抗灾,消防重点单位和生命线工程的建设要预留必要的疏散避难场所,贯彻平战结合的方针。2)消防设施建设项目范围内不设立规模化消防站,但设置项目内部消防站点,由专门负责项目区域及周边区域消防安全。消防给水水源消防水源建设以“自来水水源为主,天然水源为辅”。规划消防用水量储存在自来内部消防水池中,不得随意动用。在消防要求较高和消防给水不足,无消防车通道的地方,应设消防水池。消防给水管网规划采用生活系统消防给水系统,消防采用低压制。市政给水管网宜布置成环状,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最小管径不应小于100mm,最不利点市政消火栓的压力不小于0.1MPa,流量不小于1015L
18、/s。3)森林防火规划项目内部具有较好的自然生态资源,许多较为低矮的山丘台地,部分山林用地具有登山、观景等活动,火灾隐患较为突出,因此,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对保持和改善项目的自然环境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6.职工人数及工作制度拟建项目劳动定员50人,每天工作8小时,项目职工根据实际情况实行调休制。7.施工组织设计(1)施工条件项目建设位置九峰村王府位于泾县黄村镇,项目区县乡公路网较为畅通,通过县乡公路可直达项目区,工程所需材料机械可直接通过公路运送至项目区。项目区周边基本为山林地及村庄,周边分布有乡村道路,周边较空旷,施工场地条件较好。(2)施工导截流根据本工程的工程布置及工程量,结合施工进度安排
19、及河流的水文特性,为了避开汛期和雨季施工,减小导流工程规模,降低导流工程难度,本工程安排在枯水期施工。导流时段为第一年11月次年4月。尽量缩小开挖面积,降低开挖面坡度,避免造成新的水土流失。(3)施工交通及施工总布置施工便道本项目不新增施工便道,项目施工利用现有项目区道路进行,并对现有道路进行边坡加固防护。临时设施本项目不设置取、弃土场,仅在项目终点处设置一处约200m2的临时堆土场,用于临时堆放河道疏浚出的石块,项目不新增用地、不占用林地及基本农田。(4)施工周期本项目施工期为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计划工期27个月。(1)工程前期工作实施:2020年3月2020年6月,编制项目建议
20、书办理立项等报批手续,组织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审批; (2)勘探、设计阶段:2020年7月2020年10月,着手进行基础设施项目地质勘探、建筑工程设计工作。(3)项目施工阶段:2020年11月2022年3月(4)工程竣工验收:各项建设完工后即验收。8.土石方平衡根据项目单位提供资料分析可知,本项目挖方总量为19416m3,其中填方6890 m3,表土为2926 m3,根据多利用少弃方、力争经济合理,尽量节约用地的原则,综合考虑取土运距、运输条件和对环境的影响,对项目建设土石方进行平衡调配,将开挖土石方全部回填,表土全部回用于停车场、接待中心等地块的生态恢复用土,本项目不再另设取、弃土场,本项目
21、土石方平衡情况详见表1-2。本项目临时土方(石块)采用填土草袋(挡土墙)和盖毡布等水保措施,并尽快进行综合利用,不长期贮存。表1-2 项目土石方平衡表(m3)序号分区分类挖方填方表土临时堆存量弃方数量去向1道路土石方74306890540项目区低洼段回填表土1465146502接待中心土石方820008200项目区低洼段回填表土1221122103停车场土石方6600660项目区低洼段回填表土606004临时堆土场土石方2000200道路边坡利用表土18018005合计194166890292609.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改革委第21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22、)(2018年修订),拟建项目属于第一类鼓励类“三十四、旅游业”中第2条“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森林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红色旅游、民族风情游及其他旅游资源综合开发服务”,因此,拟建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根据安徽省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的实施意见(2018年6月27日)中的“开展禁新建行动”中要求“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除事关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建设项目外,不得新批建设项目”,拟建项目地周边1公里范围内无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故拟建项目不在禁新建行动要求范围内。拟建项目是旅游开发类项目,不属于大型污染项目,项目废气产生量较少,并且项目废气经采取合理的处理
23、措施处理后对周边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拟建项目生活污水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4/3527-2019)标准中一级B标准后,尾水排入西坑河,生活污水做到达标排放。因此,拟建项目符合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政201883号)、2019年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任务(皖大气办20195号)的要求。因此,拟建项目的建设符合现行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要求。8.用地符合性及规划选址合理性(1)用地符合性拟建项目已于2019年11月28日获得了泾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意拟建项目备案的通知(发改备案201980号)(见附
24、件2)。泾县林业局于2019年9月4日出具了“关于请求确认黄村镇九峰村花溪谷九龙潭七仙瑶池旅游开发项目用地是否为规划林地的复函”,明确了本项目地块不是林业部门的规划林地(见附件3)。宣城市泾县生态环境分局于2019年11月13日出具了“关于核实黄村镇九峰村花溪谷九龙潭七仙瑶池旅游开发项目是否占用生态保护红线的复函”,明确了本项目用地未占用泾县生态保护红线区域(见附件4)。拟建项目不在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中所列范围内,因此,拟建项目符合用地要求。(2)选址合理性拟建项目依水而建,东西两侧分布有山林地,拟建项目区内有山有水,山清水秀,风景迤逦,有优良的
25、自然环境基础条件。拟建项目区整体位于黄村镇九峰村王府,北侧分布有王府及九峰村村民,项目北侧链接029乡道,拟建项目区交通便利,有利于企业招揽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村内基础设施较为齐全,已经建有较为完善的供水、供电管网、基础路网。拟建项目位于九峰村,九峰村是第四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保留有众多明清、民国建筑,宣纸作坊、大夫第、百岁坊、凤池门、承流峰、水库、龙凤古松、新四军皖南事变遗址、山谷稻田等历史文化自然景观,资源众多,可为拟建项目带来一定量的游客。黄村镇人民政府于2019年11月13日出具了“关于同意花溪谷旅游开发项目选址建设的意见”,同意花溪谷旅游开发项目的选址(见附件5)。
26、综上所述,拟建项目选址合理。(3)规划符合性泾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拟建项目位于泾县黄村镇九峰村,根据泾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拟建项目总体占地类型为水域、林地、风景名胜设施用地、农田,项目建设用地占地类型为非基本农田、风景名胜设施用地。项目建设过程中不对规划内水域、风景名胜设施用地进行更改,项目建设用地不占用基本农田,因此,拟建项目符合泾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要求。泾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见图1-3。图1-3 泾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泾县县城总体规划(2014- 2030)县域旅游规划建设单位抓住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核心
27、区建设的契机,按照“跳出泾县、立足皖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总体要求,发展全域旅游,把泾县作为一个5A级景区打造,以项目建设为支撑,打响“印象皖南、纸在泾县”旅游品牌,全面提升泾县旅游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养生养老于一体的、“青、清、静、净”的著名旅游目的地。泾县旅游发展空间布局见表1-2。表1-2 泾县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序号旅游主体功能区范围功能定位1宣纸文化旅游区泾川镇、丁家桥镇、黄村镇、榔桥镇打造成为宣纸、宣笔、木梳技艺研学传承旅游区和文房四宝文化创意体验旅游区2红色文化体验旅游区云岭镇、茂林镇建设抗日军事体验类旅游项目,开发抗日主题旅游产品3山水田园生态旅游区
28、昌桥镇、琴溪镇。蔡村镇、汀溪乡打造生态旅游项目,谋划养生养老养心度假项目4诗意山水度假旅游区桃花潭镇建设具有桃花潭诗词意境与民俗趣味的文化特色街区拟建项目是一个集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学习交流于一身的项目,其秉持着“青、清、静、净”的规划理念,并坚持着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原则,规划建设成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同步发展的旅游景点。拟建项目选址位于黄村镇九峰村王府,功能定位为生态旅游项目。拟建项目建设地位于泾县旅游规划旅游路线上,故拟建项目建设契合泾县县城总体规划(2014- 2030)的总体发展要求。与泾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7-2030)符合性分析泾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规划范围包括泾县所辖1
29、1个乡镇(泾川镇、昌桥乡、琴溪镇、蔡村镇、汀溪乡、黄村镇、丁家桥镇、云岭镇、茂林镇、桃花潭镇、榔桥镇)全部行政管辖范围,规划面积约2054.5平方千米。总体定位: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展示体验示范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及长三角地区著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第二十二条 五大旅游引擎中第(五)条乡村旅游:美丽乡村建设策划思路:依托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发展生态休闲养生旅游,让泾县从“当地居民”享受乡村的美丽到“外来游客”感受乡村美丽,结合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国民旅游休闲等提升传统乡村,再造美丽乡村。传统村落活化策划思路:以泾县十二个中国传统村落为主要载体,以保护为前提,以活化为手段,以文化为内核,结合古
30、村落自生特色,推动古村落多元化发展,提升古村落旅游发展质量。乡村旅游集聚区打造策划思路:立足乡村,融合发展,构建“大区+小镇+景区+村落”的发展新模式。第二十三条 十大重点旅游项目 中第(九)条十二个中国传统村落旅游化项目中“黄村镇九峰村”属于其中之一。拟建项目选址位于黄村镇九峰村王府,属于美丽乡村建设之范畴,属于“规划”中十二个中国传统村落旅游化项目之一黄村镇九峰村,因此,项目建设符合泾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7-2030)的要求。综上所述,拟建项目符合相关规划的要求。9.与“三线一单”相符性分析根据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环评2016150号):“为适应以改
31、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环境管理要求,切实加强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环评)管理,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以下简称三线一单)约束”。与生态保护红线的相符性拟建项目位于泾县黄村镇九峰村王府,根据安徽省生态保护红线以及宣城市泾县生态环境分局“关于核实黄村镇九峰村花溪谷九龙潭七仙瑶池旅游开发项目是否占用生态保护红线的复函”,项目不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之内。因此,拟建项目符合生态保护红线要求。图1-4 本项目在泾县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图中的位置环境质量底线相符性根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及环境质量公报,区域内水环境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水域标准、
32、声环境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大气环境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其修改单中二级标准,且有一定的环境容量。拟建项目通过配置油烟净化装置、加强生活垃圾管理、加强通风与项目区绿化使得废气可达标排放,项目生活污水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4/3527-2019)标准中一级B标准后,尾水排入西坑河,在入口区设置禁止鸣笛、减速慢行标志牌,项目区设禁止大声喧哗标志牌,减少项目噪声,项目内垃圾及时清运,项目区及时清扫,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清运等措施确保拟建项目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因此,拟建项目符合环境
33、质量底线要求。资源利用上线相符性拟建项目位于泾县黄村镇九峰村王府。项目生活污水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4/3527-2019)标准中一级B标准后,尾水排入西坑河;项目通过采用太阳能热水技术减少电量的使用;项目区通过树立节约用电、节约用水标志,并通过加强节约用电、用水宣传来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因此,拟建项目符合资源利用上线。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由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安徽省第二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准入负面清单(试行)的通知(皖发改规划2018371号)中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可知,拟建项目属于“旅游开发”类项目,不在该负面
34、清单的限制类及禁止类。故拟建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与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拟建项目为新建项目,选址位于宣城市泾县黄村镇九峰村王府,项目区范围内为山林地、溪流、农田、公共道路等,项目周边为山林地,项目区不存在大型污染类项目,区域内环境质量状况良好,无与拟建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拟建项目选址拟建于安徽省泾县黄村镇九峰村,选址中心经纬度为为:1181937,303242。泾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北纬3021至3050,东经11757至11841之间,
35、东邻宣州区、宁国市;南界旌德县、黄山市;西接青阳县;北依南陵县。总面积2054.5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47%。县城距省会合肥市公路里程233公里;距行署驻地宣州市52公里;距黄山市115公里。总面积2059平方千米,户籍总人口355213人。全县辖9个镇、2个乡:泾川镇、桃花潭镇、茂林镇、榔桥镇、丁家桥镇、蔡村镇、琴溪镇、云岭镇、黄村镇、汀溪乡、昌桥乡。县政府驻泾川镇。2、地质地貌地质:泾县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坳内次级单元沿江拱断褶带和皖南陷褶断带的过渡地带,它们之间以江南深断裂为界。县境内地层为扬子地层区。地层发育主要有中元古界,上元古界、下古生界、上古生界、中生界和
36、新生界。中元古界成为基底岩系,地表未见出露。上元古界仅于西部山区乌石一带出露震旦系上统,由陆棚相,盆地相沉积的白云岩、炭质页岩、泥岩、硅质页岩组成,含微古植物化石,厚度不详,变化于100400米之间。下古生界出露面积最广,其中又以志留系居多,除寒武系、奥陶系主要分布于西部山区外,志留系广泛分布全县境内。主要由硅质页岩、炭质页岩、硅炭质泥岩、白云质灰岩、泥质灰岩和砂页岩等组成,总厚度变化于10006500米之间。上古生界主要分布在县城周围和铜山、水东翟村、章渡等地带,呈孤岛状出露。缺失泥盆系中、下统,包括泥盆系上统、石炭系和二叠系。由细粒石英砂岩、砂页岩、泥灰岩、白云岩、灰岩、硅质岩和含煤碎屑岩
37、等组成,厚度变化较大,于3001600米之间。中生界包括三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三叠系仅发育下统,出露地带和上古生界相同;侏罗系缺失,白垩系主要分布于北部的断陷盆地和沿江南深断裂呈串球状排列。主要由灰岩、凝灰质砂砾岩、砾岩、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等组成,总厚度变化地500700米之间。新生界缺失下第三系,上第三系零出露于潘村、茂林等地;第四系主要分布在青弋江水系的河谷地带。成因类型复杂,主要以冲积和冰川沉积为主,其次为洪积、残坡积等。主要由砂砾岩、砾石、砂砾石、细粉砂、中细砂、泥砾、粘土、砂质粘土、淤泥质粉砂、粉砂质 淤泥等组成,厚度一般为100150米。县内岩浆岩广泛分布,以中生代印支期岩
38、浆侵入活动最为频繁,有榔桥、茂林等二长花岗岩体,云岭、包合、汀溪等花岗闪长岩体;另外燕山期岩浆岩有九 华山花岗岩体。侵入岩体以大型岩基、岩株为特征,展布大致与区域性褶皱构造 轴延伸方向相一致,脉岩极为发育,一般长数百米至数公里,有花岗斑岩、花岗 闪长斑岩、正长斑岩、辉绿岩、石英岩脉等,其中以花岗斑岩脉最为常见,与侵 入岩有关的矿化有铁、铜、多金属及非金属硫、萤石等,分布于矽卡岩、角岩带 或岩体裂隙中。县境内褶皱构造颇为强烈。以江南深断裂界,西部为七都(石台县)复背斜 的北端,褶皱形态清楚,轴向北东,枢纽向北东倾伏,县内仅见背斜南东翼,由震旦系和下古界组成,岩层倾角变化于3060之间。江南深熠裂
39、以东部分为黄山复向斜的北部,其轴向北东,枢纽向北东倾没,县内仅见复向斜北西翼,主要由上志留系组成,次级褶皱较发育,褶曲类型都为对称或斜歪状,上古生界即位于次级向斜核部,岩层倾角落般均小于30。上述褶皱构造在县城的北部,都因遭受周王深断裂破坏,被中新生界覆盖。地貌:泾县以丘陵低山为主,中山和平原所占面积很少,境内东南部黄山为最高峰,海拔1174.8米,海拔最低20米左右,两者相差 1154.8米左右。全县地貌具二起一伏的特征,东南部和西北部二处为隆起的丘陵山地区,其间镶嵌一条带状河谷平原,总的地面高程,由西南向东北逐级递减,具明显阶梯特点。丘陵山地的走向与区域构造线吻合,大都北东走向。(1)平原
40、河谷平原分布于青戈江两岸及其支流徽水、合溪、汀溪和孤峰河的中、下游地区,一般宽1公里,泾县城和黄村一带平原宽阔可达5公里左右,地貌组合包括河漫滩和河流低阶地,组成物下部为砾石层,上部为亚砂土、亚粘土、从上向下,比降呈逐渐递减趋势,一般中游为1/40,而下游为1/501/100左右,河谷平原是丘陵、山地中的粮仓,现在水利条件己改善,尤其陈村水库和青戈江综合利用工程的兴建,大部分可引水自流灌溉,是粮食生产的基地。河流低阶地分布在琴溪以下,与南陵县毗连处,这里青戈江己出丘陵、山地、进入下游冲积平原,整个平原滩地很窄,以河流低阶地为主,宽68公里,比降1/200左右,海拔2030米,比高12米,组成物
41、质以亚砂土、亚粘土为主,在泾县境内所占面积很小。(2)岗地(台地)起伏的堆积低岗地分布于章家渡、茂林、凤村、包合、琴溪和昌桥等乡镇镇内,海拔5060米,比高20米左右。过去旱灾频繁,现青戈江总干渠,分干渠等的修建使用,大部旱情可解决。起伏的侵蚀剥蚀低岗分布百元、黄村、北贡、云岭、昌桥等乡。它由红色砂岩、紫红色砂页岩、花岗闪长岩等组成,是处于长期缓慢上升情况下,经流水侵蚀蚀而形成,顶部平缓,仅4060,斜度150左右,海拔60-80米为主,高程由山前向盆底或河流方向递减,岗间常有冲沟发育,一般宽度5060米,纵比降较大,可达1/501/100。这类岗地,仅分布小片马尾松林,大部为荒山、荒地,生产
42、潜力很大。起伏的侵蚀剥蚀高岗地分布黄村、章渡和包合等乡的山前地带或盆地的内缘。它由白垩系红色岩系和上古生界沉积岩系组成,海拔80100米为主,比高4050米,经流水长期冲刷,岗地切割比较破碎,呈起伏状态,且频度较大,岗顶多般基岩裸露,岗间冲谷堆积物也很薄,往往由山前地带向河谷或盆地倾斜。这类岗地利用率也很差,宜合理利用,达到生态环境逐步向优化方向发展,消减目前多荒秃岭状况。(3)丘陵侵蚀剥蚀低丘陵分布丁桥、章渡、榔桥、浙溪、童疃、云岭等乡。海拔150米,比高小于100米,有的呈浑园状,有的为带状,为沟谷切割十分破碎,走向多变,随沟谷方向而变,坡度150200,丘坡覆有薄层坡、残积物,由红砂岩、
43、页岩、石灰岩和花岗闪长岩等组成,部分丘坡经人工造林,森林覆盖率高,但大部仍为荒坡草地。喀斯特低丘陵分布泾县城西北23公里处,海拔120130米,比高大于100米,经水的长期喀斯特化作用形成,丘坡发育岩沟石芽,丘间分布园形或椭圆形小型溶蚀洼地,直径小于100米,洼地深10米左右,海拔80100米,常有小型溶洞分布,溶洞内淀积景观不多,仅局部地区有石钟乳、石笋和石柱的分布,但溶蚀景观比较复杂,形成也各异由厚层质纯石灰岩组成。侵蚀剥蚀高丘陵分布黄田、西阳、浙溪、琴溪、陈村等乡镇,海拔200500米,比高100200米,脉络清晰,延伸较远,北东走向为主,由地块抬升,再遭流水长期切割而成,丘间发育较宽,
44、谷地丘脊以平顶式为最多,少数为尖狭状,丘坡2025,少数达30以上,由石英岩、砂岩、页岩、红色砂岩、花岗岩等组成。丘陵上覆盖厚度不同的冲残积物,视岩性软硬程序和水土流失强度而定,一般石英岩、砂岩组成的丘陵覆盖层薄,而页岩和花岗岩闪长岩组成的丘陵则覆盖层厚,一般可达3050公分。喀斯特高丘陵分布泾县城东北琴溪乡,海拔200400米,比高100200米,在亚热带气候条件作用下,尤其热、水同步的影响,发生了较强的溶蚀作用,在地表、地下形成亚热带喀斯特组合,地表以喀斯特高丘与洼地为主,丘坡自上而下,分布半埋藏型石芽和裸露型石芽,基本上呈岩石嵯山它状态,坡度25左右,植物覆盖率低,洼地直径小于100米,
45、中央部分堆积棕红色粘土、亚粘土,厚23米。地下形成小型溶洞,现都抬升到地下水面以上,沉积景观不很丰富,以溶蚀景观为主。(4)山地侵蚀剥蚀小起伏低山分布蔡村、爱民、汀溪、西阳、黄田、茂林、南容、凤村、北贡、中村等乡境内。海拔400-1000米为主,比高大于200米,大都北东走向,山体完整,脉络清晰,由于差异性上升运动的影响,山间多发育规模不等的山间盆地,都有河流穿过,与山地相间分布,盆地沿河呈串珠状,盆地由狭窄的滩地和河流阶地组成。山坡坡度大小随岩性而异,一般石英岩、花岗岩、石英砂岩组成的山坡坡度都大于25,而页岩、粉砂岩、花岗闪长岩组成的山地,则坡度大部小于20。低山距民民点较远,交通不便,一
46、般森林覆盖度较高,童山秃岭己不多见,宜发展林、茶、和多种经营。喀斯特小起伏低山分布潘村、百园、黄村、北贡、包含、南容、铜山、中村、厚岸等乡。海拔4001000米,比高200500米,走向北东,山地由石灰岩、白云质灰岩等组成,因抬升量较大,且经多次隆起,故形成低山景观,外力作用以水的溶蚀作用为主,形成低山正地貌,谷地和洼地负地貌的组合结构,山地都较陡峻,多呈基岩裸露,森林覆盖率低,宜多营造榆、柏树类。山地溶洞发育,目前开发价值不大。侵蚀剥蚀山分布黄田、苏红、浙溪等乡。均属黄山山肪向东北延伸分支,海拔10101170米左右,呈北东向展布,与区域地质构造线一致,由石英岩、砂岩、白云岩,石灰岩、花岗岩
47、等组成,上升幅度比邻近区大,以断块抬升为主,经流水长期切割,发育“V”形谷地,地面分割破碎。山间分布小型山间盆地,呈菱形或椭圆形,多为居民的所在。山坡陡峭,一般30左右,都发育平行状切沟,坡形以复式坡为主,往往上部为凹形坡,下部为凸形坡,说明近代中山仍有上升作用,引起加侵蚀过程。中山一般森林覆盖率较高,宜发展林、茶生产。3、气候气象泾县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温差大、雨量适中、日照充足、无霜期长、东北偏东风多,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6.3,1月平均气温3.3,极端最低气温-16.0;7月平均气温28.0,极端最高气温41.5。平均气温年较差24.7,最大日较差26.9。按平均气温
48、划分,泾县四季分别如下:春季3月16日5月25日,夏季5月26日9月20日,秋季9月21日11月20日,冬季11月21日3月15日。生长期年平均234 天,无霜期年平均228天,最长达242天,最短为224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784.1小时。0以上持续期355天。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46天,最多达179天,最少为104天。极端年最大雨量2308.2毫米,极端年最少雨量695.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5月至1月,6月最多。4、水系泾县多山,溪壑纵横,构成大小河流146条,全长695.5公里。江河面积2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1.07%。主要河流为青弋江,徽水。青弋江古称“清水”、“冷水”或“泾溪”、
49、“泾水”。唐及北宋时称青弋水。青弋江之名始自南宋。源出石台县和黄山北麓,舒溪、麻溪合流后称青弋江。自西南向东北斜贯县境,汇合溪、渣溪、濂溪、夏浒溪、徽水、幕溪、孤峰河、琴溪诸水,流经11个乡镇,于马头村(昔为马头镇)北1公里处出境,经南陵县、宣州市至芜湖入长江。县境内流长75公里,河道宽150250米,深210米。境内集雨面积2029平方公里。河床深潭为泥沙型,激水滩为卵石沙型。青弋江属雨性河流,水位、流量随降雨量变化而变化。据水文资料记载,最高水位34.63米,最低水位27.25米,流量为5600立方米/秒,是泾县最大河流。徽水河,县内第二大河。位于县境南部,源出绩溪县徽岭、古川、黄石坑,经
50、旌德县于本县浙溪乡入境北流,穿浙溪、榔桥、乌溪、黄村、丁桥、百园5乡1镇注入青弋江。境内流长51公里,集雨面积361.3平方公里。河道宽100150米,水深15米。最大流量773立米/秒,最小流量0.2立米/秒。图2-1 泾县区域地表水系分布图5、土壤植被泾县土壤分为5个土纲,8个土类,16个亚类,56个土属,92个土种,土壤分布如下:青弋江河谷平原,主要有潮土、水稻土和黄红壤等。低山丘陵,本县西部、东南部主要土壤为黄棕壤、石灰(岩)土、粗骨土、水稻土以及小面积潮土。东南部中、低山区的土壤从高到低有:黄棕壤、石灰土、粗骨土以及水稻土等。泾县土壤绝大多数偏酸性,自然土壤多为强酸性、pH值为4.5
51、5.5的有1188390亩,占自然土壤总面积51.78%。小于4.5的计有236689亩,占旱地土壤总面积的84.97%,强酸性反应的(pH值4.55.5)计有18776亩,仅占旱地土壤15.03%,水稻土也多呈酸性反应pH值4.55.5的计有468311亩,占水稻总面积的81.97%。其次为弱酸性反应pH值5.56.5的计有54617亩,占水稻总面积9.56%,中性和弱酸性反应的比例很小,仅占8.45%。泾县地带性森林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并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主要常绿阔叶树种以青冈栎、苦槠米,并有石栎、甜槠、棉槠、华东楠、豹皮楠、紫楠、红楠、石楠、大叶楠、冬青、米饭花、吉木、尖叶山
52、茶等。常绿阔叶林遭破坏以后,多生有锥栗、茅栗、榆树、白栎、小叶栎、枫香、化香、黄檀、栓皮栎等落叶树种。有的已形成混交林,并占优势。针叶树林以人工林为主。主要有:马尾松、杉木、湿地松以及大面积的毛竹、元杂竹等。因山区海拔高度不同,植被在垂直带上也有变化。栽培植被除稻麦、棉等农作物外,尚有较大面积的经济林木。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本环评地表水及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采用安徽威正测试技术有限公司于2019年12月28日至2019年12月29日连续两天对项目地及周边进行监测所获得的数据。一、空气环境质量拟建项目选址位于泾县黄
53、村镇九峰村王府,选取2018年作为评价基准年。基本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采用2018年宣城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中的环境质量现状数据。根据2018年宣城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及2018年泾县环境质量状况年度报告,泾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8.5%,其中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16天。拟建项目区空气质量达标情况见表3-1。表3-1 空气质量达标区判定(2018年)污染物年评价指标现状浓度g /m3标准值g /m3占标率%达标情况SO2年平均质量浓度86013.3达标NO2年平均质量浓度164040达标PM10年平均质量浓度597084.3达标PM2.5年平均质量浓度283580达标CO日平均质量浓度900400
54、022.5达标O3日最大8h平均质量浓度15516096.9达标根据上表说明,项目所在区域大气污染物SO2、NO2、CO、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O3年均浓度值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其修改单中二级标准的要求。因此,项目所在区域为达标区。二、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1、现状监测(1)监测时间2019年12月28日29日两天。(2)监测项目pH、CODCr、氨氮、BOD5、SS共5项。(3)监测断面根据拟建项目水环境评价等级要求,为了解拟建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西坑河水系环境质量现状,拟在评价区域内设置3个水质监测断面,具体监测断面设置如表3-2及图3-
55、1所示。表3-2 拟建项目水环境现状监测断面编号河流名称断面位置功能W1西坑河北侧西坑河汇入东坑河交界处对照断面W2西坑河入南侧山谷尽头处控制断面W3项目区下游1000m削减断面图3-1 地表水及噪声现状监测布点图(4)监测时间和频率进行一期现状监测,一次性连续监测2天,各断面每天采集一次混合样。(5)采样分析方法采样和分析方法按照国家环保局颁布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的有关要求和规定进行。(6)监测结果监测结果如表3-3所示。表3-3 西坑水质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mg/L,pH值除外名称日期pHCODCr氨氮BOD5SS北侧西坑河汇入东坑河交界处2019-12-286.38130
56、602.7152019-12-296.20120.582.513西坑河入南侧山谷尽头处2019-12-288.14160.703.3222019-12-298.32170.683.220项目区下游1000m2019-12-286.25140.663.0182019-12-296.34150.632.91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3838-2002)类标准69201430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注:SS参照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中三级标准。2、现状评价(1)评价标准西坑河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2)评价结果根据现状监测结果,对比地表水环境质
57、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可以看出,监测期间西坑河监测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要求,SS评价因子满足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中三级标准,区域内主要地表水体的水环境质量均能达到相应标准要求,水质良好。三、声环境质量现状1、现状监测(1)监测时间2019年12月28日29日共两天,昼间、夜间各监测一次。(2)监测项目连续等效A声级。(3)监测点位根据拟建项目特点,共设4个监测点,见表3-4、图3-1。表3-4 声环境现状监测位点编号点位名称距场界距离布设目的N1王府村200m敏感点,控制N2项目起点1m声环境现状N3项目中点1m声
58、环境现状N4项目终点1m声环境现状(4)监测规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测量方法。(5)监测结果声环境现状监测统计结果见表3-5。表3-5 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dB(A)监测点位 2019年12月28日2019年12月29日昼间夜间昼间夜间王府村53.543.253.443.3项目起点52.642.752.542.8项目中点51.441.251.241.2项目终点51.141.151.340.82、现状评价(1)评价标准声环境现状评价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2)评价结果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表明,
59、在监测期间,各监测点位昼、夜间连续等效A声级均符合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要求,表明区域内的声环境质量均能达到相应标准要求。四、生态环境现状调查1、土地利用现状拟建项目规划区土地利用现状主要以农地、林地为主,含少量交通设施用地、水域,用地范围内间杂分布着居民用地、风景名胜设施用地。土地利用现状特点:(1)土地利用类型以农林用地为主,含少量交通设施用地及水域,林地比重最大,农用地次之,水域、交通设施用地最少。(2)项目区内西坑河从南向北流过,林地贯穿整个项目,农用地在项目区内间断分布。(3)以传统的林业开发为主,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不
60、高,生态资源未进行整合利用,土地开发利用潜力未得到充分发挥。2、动植物分布情况(1)评价区主要的针叶林是马尾松林,马尾松林在评价区内覆盖率较大,约占20%,多呈斑块状分布于项目区的东侧。该树种为阳性树种,次生性质,形成纯林或与阔叶树种相伴生,形成针阔混交林。在马尾松纯林中,层盖度约80-95%,乔木层平均高约10m,以马尾松为主,主要伴生植物有短柄枹栎(Quercus glandulifera var.brevipetiolata )、茅栗(Castanea seguinii)、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等,偶见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等;灌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电动车电瓶租赁与节能减排服务合同
- 施工现场施工防化学泄漏威胁制度
- 情绪管理在校园心理辅导中的实践
- DB35T 2233-2024桂花无性繁殖技术规程
- 专业垫资抵押合同范本
- 中外合资企业合同
- 个人大额度借款合同细则
- 买卖合同争议仲裁协议书模板
- 人事档案委托保管合同
- 上海市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劳动合同
- 2025-2030全球废弃食用油 (UCO) 转化为可持续航空燃料 (SAF) 的催化剂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正式版)SHT 3551-2024 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JTGT H21-2011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 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镇海中学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教材解读
- 《学会积极归因》教学设计
- 《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说课稿
-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要求及控制措施
- 诗豪刘禹锡一生部编教材PPT
- 中国营养师培训教材1
- 《民航服务沟通技巧》教案第13课内部沟通基础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