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计算机组成实验系统_第1页
TEC计算机组成实验系统_第2页
TEC计算机组成实验系统_第3页
TEC计算机组成实验系统_第4页
TEC计算机组成实验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地质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姓名:刘欣凯班级:192102-21学院:计算机学院学号:20101003356日期:2011年12月指导老师:刘 超课程设计组成一:实验介绍及原理;二:实容验内及实验报告;三:心得体会;实验内容:1:数据通路组成实验;2:常规型微程序控制组成实验;3: CPU组成与机器指令执行实验;4:中断原理实验实验报告组成:1:实验目的;2:实验设备;3:实验电路;4:实验任务;5:实验数据;一、实验介绍及原理一:TEC-4计算机组成实验系统简介TEC-4计算机组成实验系统由清华同方教学仪器设备公司研制。它是一个典型的计算机模型实验仪器,可用于将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计

2、算机组成原理课 程、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的教学实验。该仪器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就,提高学 生对计算机整体和各组成部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的综合设计能力。二:TEC-4计算机组成实验系统的组成.控制台.数据通路.控制器.用户自选器件实验区.时序电路.电源部分三:时序发生器时序发生器器产生计算机模型的时序。 TEC-4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的时 序电路如图一,电路采用2片GAL22V10 (U6,U7),可产生两级等间隔时序新号 T1-T4和W1-W4。其中一个W由一轮T1-T4循环组成,相当于一个微指令周期; 而一轮W1-W4循环可供硬连线控制器执行一条机器指令。CLR#为复位新号,低有效。试

3、验仪处于任何状态下令CLR#=0,都会使时序发生器和微程序控制器复位;CLR#=0时,则可以正常运行。TJ是停机新号,是控制器的输出新号之一。连续运行时,如果控制信号停 机=1,会使机器停机,停止发送时序脉冲,从而暂停程序。QD是启动信号,是运 行程序的标志。DP, DZ, DB是来自控制台的开关信号。DP表示单拍,当DP=1 时,每次只执行一条微指令;DZ表示单指,当DZ=1时,每次只执行一条机器 指令;当DP, DB, DZ都为0时,机器连续运行TIMERI耻2加0TIIER2加?加024 cm/23 cmiimz22INTE3wcvocINIDINIDIM10IN10INIDINIDIN

4、10TH10INIDINID加IK图一四:数据通路TEC-4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的数据通路的设计采用了数据总线和指令 总线双总线形式,使得流水实验能够实现。它还使用了大规模在系统可编程器件 作为运算器和寄存器堆,使得设计简单明了,可修改性强。数据通路位于实验系 统的中部。如图二 其包括如下主要部件:运算器ALU它有一片ispLSI 1024 (U47)组成,在选择端 S2, S1, S0 控制下,对数据A和B加、减、与、直通、乘五种运算。DR1和DR2运算操作数寄存器;多端口通用寄存器堆RF暂存寄存器ER程序计数器P C、地址加法器A LU2 :地址缓存器R 4 ;等等JkR KINS3W_6U

5、5 f控制信号tkAUI I A1_J加F41IAP DBUSfrDP4(T?)ffl胭 fri . no RD1.孙 RSL砰 ILDIRW我口将树河而CELN刑1不控制器C. INTO五:控制器控制器位于本实验系统的中上部,产生数据通路操作所需的控制信号。如 图三彳下q-介SWCTiaS#uDO一血,JUKFJ1六:控制台控制台位于TEC-4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的下部,主要由指示灯和若干拨动开关组成,用于给数据通路设置数、设置控制信号、显示各种数据使用二、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实验一:常规型微程序控制器组成实验一、实验目的:.掌握时序产生器的组成原理。.掌握微程序控制器的组成原理。.掌握伪指

6、令格式的化简和归并。二、实验设备:.TEC-4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仪一台.双踪示波器一台.直流万用表一只.逻辑测试笔一支三、实验电路:1 :微指令格式与微程序控制器电路根据给定的1 2条机器指令功能和数据通路总体图的控制信号,采用的XV It!, IHVCI 。上1 Ii 5.”乂KtaJ ns-MIMVr ttwsa iz 壮睛二M SH 廿 fw!5ff Iu-WKIJTx 05 力 ftl5IU U 5 C Z Z 3士-图四微指令字长共3 5位,其中顺序控制部分10位,后续微地址6位,判别字段2 5位,各位进行直接控制。微指令格式中,信号名带有后缀的信号为低有效,不带有后缀“#的信号为高

7、有效信号。对应微指令格式,微程序控制器的组成见图六,控制器采用5片E E P R O M28c 64 (U8, U9, U10, Ull, U12)。微地址寄存器 6 位,用一片6 D触发器7 4 H C 1 7 4 (U 1 )组成,带有清零端。两级与门、或门 构成微地址转移逻辑,用于产生下一微指令的地址。在每个T 1上升沿时刻,新 的微指令地址会打入微地址寄存器中,控制存储器随既输出相应的微命一码。,六盾 I -皆 II喈 LI周;sll In mJ rrw2 3 三 MCM428C64 受 W wwCM3 28C44 受Z = UH/二 u o 二 4 a n nCW28cM工艺二 n三

8、二a adq 0nCMl28C64n1CMO 2X64 * V V T V至冬五2、机器指令与微指令本实验仪使用1 2条机器指令,均为单字长(8位)指令。指令功能及格式 如表四所示。指令的高4位提供给微程序控制器,低4位提供给数据通路。上诉12条指令的微程序流程设计如图七,每条微指令可按前述的微指令格式转换成二进制代码,然后写入 5个28C64中为了写入的正确,还设计了一下五个控制台操作数程序:存储器写操作(KWE):按下复位按钮CLR#后,微地址寄存器状态为全零。此时置SWC=0, SWB=1, SWA=0,按启动按钮后微指令地址转入 27H,从而可 对RAM连续进行手动写入。存储器读操作(

9、KRD):按下CLR#后,置SWC=0, SWB=0 , SWA=1,可 对RAM连续进行读操作。启动程序(PR):按下CLR#后,置SWC=0, SWB=0, SWA=0,用数据开关SW7-SW0设置内存中程序的首地址,可以执行“取指”微命令。名称助记符功能指令格式R7 R6 R5 R4R3 R2R1 R0加法ADD Rd,RsRd+Rs - Rd0 0 0 0RS1 RS0RD1 RD0减法SUB Rd , RsRd-Rs - Rd0 0 0 1RS1 RS0RD1 RD0乘法MUL Rd , RsRd*Rs fRd0 0 10RS1 RS0RD1 RD0逻辑与AND Rd , RsRd&

10、Rs一Rd0 0 11RS1 RS0RD1 RD0存数STA Rd, RsRd 一 Rs0 10 0RS1 RS0RD1 RD0取数LDA Rd , RsRs 一 Rd0 10 1RS1 RS0RD1 RD0无条件转移JMP RsRs 一 PC10 0 0RS1 RS0X X条件转移JC D若C=1则PC+D -PC10 0 1D3 D2D1 D0停机STP暂停运行0 110X XX X中断返回IRET返回断点10 10X XX X开中断INTS允许中断10 11X XX X关中断INTC禁止中断110 0X XX X表写寄存器操作(KLD):按下CLR#后,置SWC=0, SWB=1 , S

11、WA=1,可对寄存器堆中的寄存器连续进行写操作。读寄存器操作(KRR):按下CLR#后,置 SWC=1, SWB=0 , SWA=0,可 对寄存器堆中的寄存器连续进行读操作。0000: ADDKT-00001:KRD17SW_BUS#LDAR1T 3F CEL#LRW=1TJI 3EAR1_INC0001: SUB011:KLD010:KWE27SW_BUS ceL# LRW=0#3c3DAR1_INC TJ 0010: MULSW_BUS LDAR1 M3=1 LDAR2TJ#33 33SW_BUS ceL# LRW=0#WRD TJSW_BUS# LDAR1TJBUS# LDER rQ-1

12、产-CER- LDIRTJ310011: AND0101: LDA100:KRR47SW_BUS#LDAR1 M3=1 LDAR2TJ -446SW_BUS# ceL# LRW=00100: STACER LDIR44RSBUS#TJ451000: JMP|H012J3 .15T14| 18M1=0M1=0M1=0M1=0RS BUS#M2=0RS BUS#LDDR1LDDR1LDDR1LDDR1LDAR1LDDR2M4=1M2=0M2=0M2=0M2=0RS_BUSLDR4LDDR2LDDR2LDDR2LDDR2LDAR1LDPC| 3B| 3A39383635OFALU=A+BALU=A-

13、EALU=A*BALU=A&3CEL#ALU=A/JALU_BUSALU_BUSALU_BU;ALU_BUSLRW=1ALU_BUSLDERLDERLDERLDER1 LDERCEL#LRW=0vi丁1I OFWD 34WRD章zOF图12微程序流程图000:PR- 07SW_BUSM4=1LDR4LDPCQE1 05 M3=0 LDAR2 CER LDIR PC-INC1010: IRET0110: STP1001: JCM4=0LDR4 PC_ADD LDPCINT0F1011:1100:INTS INTC1A-IAR_BUS# M4=1 LDR4 LDPCOF图六四.实验任务:1.按照实

14、验要求,链接试验台的数码开关K0-K15、控制开关、按钮开关、时钟信号源和微程序控制器2.熟悉微指令格式的定义,按此定义将控制台指令微程序的8跳微指令按十 六进制编码,列于下表(表五)制台指令的功能由 SWC, SWB, SWA三个二进 制开关的状态来指定(KRD=001B, KWE=010B, PR=010B)。微指令地址微指令编码微指令地址微指令编码00H005C000073CH405C8003D07H005C0020717H00544003F27H40044003D3FH409C4003E3DH0014003c3EH005C8003F表二单拍(DP)方式执行控制台微程序,读出上述八条微指

15、令,用 P字段和微 地址指示灯跟踪微指令执行情况,并与上表数据对照。五、实验数据:按以上实验步骤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表三)微指令地址微指令编码读出的微指令编码00H005C00007005C0000707H005C00207005C0020727H40044003D40044003D3DH0014003C0014003C3CH405C8003D405C8003D17H00544003F00544003F3FH409C4003E409C4003E3EH005C8003F005C8003F实验二:CPU组成与机器指令执行实验一、 实验目的:.将微程序控制器执行部件(整个数据通路)联机,组成一台模型

16、计算机;.用微程序控制器控制模型机数据通路;.通过CPU运行九条机器指令(排除有关中断的指令)组成的简单程序, 掌握机器指令与微指令的关系,牢固建立计算机的整机型概念。、实验设备:.TEC-4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仪一台.双踪示波器一台.直流万用表一只.逻辑测试笔一支三、实验电路:本次实验用到前面实验中的所有电路,包括运算器、存储器、通用寄存器堆、 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微程序控制器等,将几个模块组合成为一台简单计算 机。开关控制控制台开关控制时序信 指示灯信时序发生踞时序信号微程序控制痣.数据通路在本次实验中,数据通路的控制将有微程序控制器来完成。 CPU从内存取 出一条机器指令到执行指令结束

17、的一个机器指令周期,是有微指令组成的序列来 完成的,即一条指令对应一个微程序,其框图如图七指令代码,条件信号图七四、实验任务:1.对机器指令系统组成的简单程序进行译码。将下表的程序按指令格式手 工汇编成十六进制机器代码。表四地址指令机器代码00HLDA R0,R20101100001HLDA R1,R30101110102HADD R0,R10000010003HJC +51001010104HAND R2,R30011111005HSUB R3,R20001101106HSTA R3,R20100101107HMUL R0,R10010010008HSTP0110XXXX09HJMP R11

18、00001XX表四2、按照图六框图,参考前面实验的电路图完成连线。a.将跳线开关J1用短路子短接。时序发生器的输入 TJI接控制存储器的输出TJ。控制器的输入C接运算器ALU的C。控制器的输入IR7、IR6、IR5、IR4依 次指令寄存器IR的输出IR7、IR6、IR5、IR4。共6条线。b.控制器的输出 LDIR (CER、LDPC(LDR4) PC_ADD PC_INC M4 LDIAR LDAR1(LDAR2) AR1_INC M3 LDER IAR_BUS# SW_BUS#RS_BUS# ALU_BUS CEL# LRW WRD LDDR1(LDDR2) M1 (M2、S2、S1、S0

19、 依次与数据通路的对 应信号连接。共27条线。控制存储器壮 gu 配- QQ。ARr-KL; o LEAK号口 a o- KceLnr 2s nT tt-aj 9 io ?OS 9 G Q mo 9 s 9 iaaj- 9 CIM Q M0C3 9 3UJUp mR1LMR2o SOo SIo彩二需】o GDH FDM2) o *3 o LRW G CEL# .O A_ um c RSEL而耗 o SW2露c.指令寄存器IR的输出IR0接双端口寄存器堆的 RD0 WR0 IR1接RD1 WR1 IR2接RSQ IR3接RSI共6条线。IFc?on,c!1IFj(12ITiSORJ51合上电源。

20、按CLR松钮,使实验系统处于初始状态。3、将表四中的程序机器代码用控制台操作存入内存中,并根据程序的需要,用数码开关SW7-SW0设置通用寄存器R2、R3及其内存相关单元的数据。(注:由于设置通用寄存器时会破坏内存单元的数据,因此应先设置寄存器的数据,再设置内存数据。)4、.用单拍(DP)方式执行一遍程序,列表记录通用寄存器堆 RF中四个寄 存器的数据,以及由STA指令存入RAM中的数据(程序结束后从RAM的相应 单元中读出),与理论值作对比。执行时注意观察微地址指示灯、IR/DBUS指示 灯、AR2/AR1指示灯、微地址指示灯和判别字段指示灯的值(可以观察到每一 条微指令)。5、以单指(DZ

21、)方式重新执行程序一遍,注意观察IR/DBUS指示灯、AR2/AR1 指示灯的值(可以观察到每一条机器指令)。列表记录RF中四个寄存器的数据, 以及由STA指令存入RAM中的数据,与理论分析值作对比。(注:单指方式执 行程序时,四个通用寄存器和 RAM中的原始数据与第一遍执行程序的结果有 关。)6、以连续方式(DB, DP, DZ都设为0)再次执行程序。由于程序中有停 机指令STP,程序执行到该指令时自动停机。列表记录RF中四个寄存器的数据, 以及由STA指令存入RAM中的数据,与理论分析值作对比。(注:程序执行前 的原始数据与第二遍执行结果有关。)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利用控制台微程序

22、KLD设置通用寄存器R2、R3的值在本操作中,我们打算使 R2 = 60H, R3 = 61H。.令DP = 0, DB = 0, DZ =0,使实验系统处于连续运行状态。令 SWC= 0、SWB =1、SWA= 1,使实验系统处于寄存器加载工作方式 KLQ按CLR松钮,使实验 系统处于初始状态。.在SWASW叶设置一个存储器地址,该存储器地址供设置通用寄存器使用。 该存储器地址最好是不常用的一个地址,以免设置通用寄存器操作破坏重要的存 储器单元的内容。例如可将该地址设置为 0FFH按一次QDft钮,将0FFH写入 AR1 和 AR2.在SWASW叶设置02H,作为通用寄存器R2的寄存器号。按

23、一次QDgcffi, 则将02H写入IR。.在SWASW0S置60H,作为R2的值。按一次 QD钮,将60H写入IR指定 的R2寄存器。.在SWASW叶设置03H,作为通用寄存器R3的寄存器号。按一次QDgcffi, 将03H写入IR。. 在SWSW0g置61H,作为R3的值。按一次 QD钮,将61H写入R3.设置R2、R3结束,按CLR般钮,使实验系统恢复到初始状态。第二步,利用控制台微程序KW4程序机器代码本操作中,我们从00地址开始存10个机器代码:58H, 5DH 04H, 95H, 3EH 1BH 4BH 24H, 60H, 84Ho在60H存入24H,用于给R0置初值;在61H存入

24、83H, 用于给R0置初值。.令DP = 0 , DB = 0 , DZ =0,使实验系统处于连续运行状态。令 SWC = 0 SWB = 1、SWA = 0,使实验系统处于写双端口存储器工作方式 KWE如图所示。 按CLR松钮,使实验系统处于初始状态。. 置SWSW财00H,按QDR钮,将00H写入ARI.置SW户SW0为58H,按QDft钮,将58H写入存储器00H单元。AR1自动力口 1,变为01Ho.置SWSW财5DH按QDK钮,将5DW入存储器01H单元。AR1自动力口 1,变为02Ho. 按QDg钮,使AR1+1 AR1此时为02Ho.重复进行下去,一直到将84H写入存储器09H单

25、元。按CLR蔽钮,使实验 系统恢复到初始状态。. 置SWSW财60H,按QD钮,将60H写入ARI.置SW7SW0为24H,按QD钮,将24H写入存储器60H单元。AR1自动力口 1,变为61Ho.置SWSWO 84H按QD钮,将83H写入存储器61H单元。按CLR胺钮, 使实验系统恢复到初始状态。第三步,用单拍(DB方式执行一遍程序。在单拍执行过程中,首先要随时监测 AR2的值和IR的值,以判定程序执行到何 处,正在执行哪条指令。监测微地址指示灯和判断字段指示灯,对照微程序流程 图,可以判断出微指令的地址和正在进行的微操作。程序执行的结果如下:初值:R0未定,R1未定,R2 = 60H, R

26、3 = 61H。存储器60H单元的内容是24H, 61H单元的内容是83HoLDA R0,R2执行结果 R2 = 60H , R0 = 24H。LDA R1,R3执行结果 R3 = 61H, R1 = 83H。ADD R0,R1执行结果 R0 = 0A7H , R1 = 83H , C = 0。JC +5AND R2,R3执行结果 R2 =60 H, R3 =6114SUB R3,R2执行结果 R2 = 60H , R3 = 01HSTA R3,R2执行结果R2 = 60H , R3 = 01H,存储器60单元的内容为01HoMUL R0,R1一执行结果 R0 = 15H , R1 = 83H

27、STP执行结果:无变化JMP R1执行结果转移到83Ho第一遍执行结束。执行结果是 R0 = 15H, R1 = 83H, R2 = 60H , R3 = 01H,存储器60H单元的内容是01H, 61H单元的内容是83Ho第四步,用单指(DZ)方式执行一遍程序。初值:R0 = 15H , R1 = 83H, R2 = 60H , R3 = 01H,存储器60H单元的内容是01H, 61H单元的内容是83HoLDA R0,R2执行结果 R2 = 60H , R0 = 01H。LDA R1,R3执行结果 R3 = 01H , R1 = 5DH。ADD R0,R1执行结果 R0 = 5EH , R

28、1 = 5DH, C = 04. JC +5执行结果转移到03H,因为C = 0。AND R2,R3执行结果 R2 =00 H, R3 =0114SUB R3,R2执行结果 R2 = 00H , R3 = 01HSTA R3,R2执行结果R2 = 00H , R3 = 01H,存储器00单元的内容为01HoMUL R0,R1执行结果 R0 = 0B6H , R1 = 5DHSTP执行结果:无变化JMP R1第二遍执行结束。执行结果是 R0 = 9CH, R1 = 5CH, R2 = 00H , R3 = 01H,存 储器60H单元的内容是01H, 61H单元的内容是83H, 00H单元的内容为

29、01Ho第五步,用连续方式执行一遍程序由于00单元的内容已被修改,因此在执行前应首先恢复00H单元的内容58Ho初值:R0 = 0B6H, R1 = 5DH, R2 = 00H, R3 = 01H,存储器60H单元的内容是01H, 61H单元的内容是83H, 00H单元的内容为58HoLDA R0,R2执行结果 R2 = 00H , R0 = 58H。LDA R1,R3执行结果 R3 = 01H , R1 = 5DH。ADD R0,R1执行结果 R0 = 0B5H, R1 = 5DH, C = 04. JC +5执行结果转移到03H,因为C = 0。AND R2,R3执行结果 R2 =00 H

30、, R3 =0114SUB R3,R2执行结果 R2 = 00H , R3 = 01H执行结果R2 = 00H , R3 = 01H,存储器00单元的内容为01KMUL R0,R1执行结果 R0 = 41H, R1 = 5DHSTP实验三:中断原理实验一、 实验目的1、从硬件、软件结合的角度,模拟单级中断和中断返回的过程。2、通过简单的中断系统,掌握中断控制器、中断向量、中断屏蔽等概念。3、了解微程序控制器与中断控制器协调工作的基本原理。二、实验设备1、TEC-4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2、双踪示波器一台3、直流万用表一只4、逻辑测试笔一之三、中断的检测、执行和返回过程微程序控制器每执行一条机器

31、指令之后, 执行下一条机器指令之前,先转到 微地址0F出,在条件位平P1=1时判断是否有中断请求INTQ。如果没有,则继 续正常的机器指令执行。若检测到中断请求INTQ,首先发出关中断的信号INTC、 保存断点信号LDIAR ,并且发出停机信号TJ,等待手动设置中断向量。设置好 SW7-SW0后,按QD按钮启动,机器将中断向量读入 PC中,从而转移到中断 服务子程序去执行。执行一条机器指令IRET,从中断服务之程序返回时,发出IAR-BUS#信号, 从中断地址寄存器IAR向数据总线DBUS输出断点地址,再从DBUS依次写入 到R4, PC中,恢复执行被中断的程序。四、实验任务(1)、了解中断系统中每个信号的意义和变化,并将下面的主程序和中断 服务程序手工汇编成十六进制机器代码。地址指令机器代码20HINTS1011000021HLDA R0,R20101100022HADD R0,R00000000023HADD R0,R00000000024HADD R0,R00000000025HADD R0,R00000000026HADD R0,R00000000027HADD R0,R0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