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_第1页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_第2页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_第3页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_第4页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 . . 学校代号 10532 学 号分 类 号TP311.5 密 级 公开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学位申请人培 养 单 位软件学院导师与职称* 教授 * 高级工程师学 科 专 业软件工程研 究 方 向 论文提交日期2016年月日学校代号:10532学号:密级:公开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学位申请人:导师与职称: * 教授 * 高级工程师 培养单位:软件学院专业名称:软件工程论文提交日期: 2016年10月23日 论文答辩日期: 2016年 月 日 答辩委员会主席: * 教授 Design and Implement

2、ation of Safet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Construction Sitby*B.E.(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8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satisfaction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Master of EngineeringInSoftware Engineeringin the Graduate SchoolofHunan UniversitySupervisorProfe

3、ssor *Senior Engineer *October,2016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湖 南 大 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

4、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1、,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请在以上相应方框打“”)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不过,由于建筑行业属于高危行业,建筑施工现场事故发生率较高,安全事故的发生常常为建筑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利益损失,严重阻碍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为了提高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降低施工过程中的事故发生率,我国已经建立起来比较完善的行业安全管理规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建筑行

5、业从业人员的素质相对较低,项目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建筑工人的安全意识不强,管理方法和手段都比较落后,使得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仍然时有发生,这也成了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如何尽可能的减少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建筑企业的施工风险,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质量成为了当前建筑行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针对当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管理不规、安全监督评价不成熟与问题信息反馈不与时等问题,利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并结合先进的安全管理理论和安全评价方法,设计和开发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在对系统进行设计实现的过程中,首先对系统进行了详细的需求分析,然后对系统

6、主要功能模块现场安全检查管理、现场隐患管理、施工风险管理、应急预案管理、施工事故管理和安全监督审核进行详细的设计开发。系统主要采用SSH集成框架进行开发,并利用MVC的模块化开发思想对系统进行设计,降低了系统各模块之间的耦合性,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稳定性,系统后台数据库使用Oracle进行数据库管理。最后对该系统进行了实现与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较好的满足建筑企业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的管理需求,达到了系统设计的目标。本文创造性的成果在于利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解决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将建筑企业的施工安全管理与计算机相结合,提高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水平,系统的

7、主要功能是对建设施工现场的事故安全进行预防、风险控制、事故处理与应急预案等安全管理操作。建筑项目管理人员通过该系统的使用和部署,可以大大提高建筑项目的安全管理效率,降低建筑项目的事故发生率,缩短项目周期,节约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维护成本。关键词:SSH;安全管理;建筑施工;Oracle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entered a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fast lane. However, due to the construct

8、ion industry is a high-risk industry, construction site accident rate is high, the occurrence of accidents often bring huge economic losses and interests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seriously hampering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afety management level of the construction i

9、ndustry and reduce the accident rate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China has established a relatively complete industry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However, due to the relatively low quality of employees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project manager

10、s is uneven, the safety awareness of some construction workers is not strong, management methods and means are relatively backward, mak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safety accidents are still Occurred,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issues of concern to society as a whole. Therefore, how to reduce the safe

11、ty accidents on construction site as much as possible, reduce the construction risk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safety management.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of

12、safety management irregularity, unsatisfied safety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and lack of timely information feedback in the process of safety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site, this paper uses computer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advanced safety management theory and safety evaluation method. And the de

13、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site safet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n the process of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the detailed requirements analysis of the system is carried out, and then the system safety check and management, site risk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risk management, co

14、ntingency plan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accident management and safety supervision audit To carry out detailed design and development. The system is mainly developed by using SSH integration framework, and the system is designed by using MVC modular development idea, which reduces the coupling betwe

15、en modules and improves the scalabil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system. The system backend database uses Oracle to carry on the database management. Finally, the system is implemented and tested.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can meet the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site sa

16、fety,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system design.The creative achievement of this paper is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site by computer internet technology.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s combined with computer to improve the informati

17、on construction level of construction site safety management. The main function of the system is to prevent accidents, risk control, accident treatment and emergency plan of construction site safety management operations. Through the use and deployment of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18、personnel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safety management efficiency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reduce the accident rate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shorten the project cycle and save the cost of safety maintenance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Key words: SSH; Security Management; Construction;目 录 TOC o 1-3 h z u

19、 HYPERLINK l _Toc463304193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PAGEREF _Toc463304193 h IHYPERLINK l _Toc463304194摘要 PAGEREF _Toc463304194 h IIHYPERLINK l _Toc463304195Abstract PAGEREF _Toc463304195 h IIIHYPERLINK l _Toc463304196插图索引 PAGEREF _Toc463304196 h VIIIHYPERLINK l _Toc463304197附表索引 PAGEREF _Toc463304197 h XH

20、YPERLINK l _Toc463304198第1章绪论 PAGEREF _Toc463304198 h 1HYPERLINK l _Toc4633041991.1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PAGEREF _Toc463304199 h 1HYPERLINK l _Toc4633042001.2 国外发展现状与动态 PAGEREF _Toc463304200 h 2HYPERLINK l _Toc4633042011.2.1 国发展 PAGEREF _Toc463304201 h 2HYPERLINK l _Toc4633042021.2.2 国外发展 PAGEREF _Toc463304202

21、h 2HYPERLINK l _Toc4633042031.3 课题主要来源与研究容 PAGEREF _Toc463304203 h 3HYPERLINK l _Toc4633042041.4 论文组织结构 PAGEREF _Toc463304204 h 4HYPERLINK l _Toc463304205第2章系统相关技术 PAGEREF _Toc463304205 h 5HYPERLINK l _Toc4633042062.1 统模语言UML PAGEREF _Toc463304206 h 5HYPERLINK l _Toc4633042072.2 SSH集成开发技术 PAGEREF _T

22、oc463304207 h 6HYPERLINK l _Toc4633042082.3 Oracle数据库 PAGEREF _Toc463304208 h 8HYPERLINK l _Toc4633042092.4 本章小结 PAGEREF _Toc463304209 h 9HYPERLINK l _Toc463304210第3章系统需求分析 PAGEREF _Toc463304210 h 10HYPERLINK l _Toc4633042113.1 需求分析概述 PAGEREF _Toc463304211 h 10HYPERLINK l _Toc4633042123.2 系统权限角色分析 P

23、AGEREF _Toc463304212 h 11HYPERLINK l _Toc4633042133.3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分析 PAGEREF _Toc463304213 h 12HYPERLINK l _Toc4633042143.3.1 现场安全检查管理 PAGEREF _Toc463304214 h 12HYPERLINK l _Toc4633042153.3.2 现场隐患管理 PAGEREF _Toc463304215 h 13HYPERLINK l _Toc4633042163.3.3 施工风险管理 PAGEREF _Toc463304216 h 13HYPERLINK l _To

24、c4633042173.3.4 应急预案管理 PAGEREF _Toc463304217 h 14HYPERLINK l _Toc4633042183.3.5 施工事故管理 PAGEREF _Toc463304218 h 15HYPERLINK l _Toc4633042193.3.6 安全监督审核管理 PAGEREF _Toc463304219 h 15HYPERLINK l _Toc4633042203.4 系统可行性分析 PAGEREF _Toc463304220 h 16HYPERLINK l _Toc4633042213.4.1 操作可行性 PAGEREF _Toc463304221

25、 h 16HYPERLINK l _Toc4633042223.4.2 技术可行性 PAGEREF _Toc463304222 h 16HYPERLINK l _Toc4633042233.4.3 经济可行性 PAGEREF _Toc463304223 h 17HYPERLINK l _Toc4633042243.5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PAGEREF _Toc463304224 h 17HYPERLINK l _Toc4633042253.6 本章小结 PAGEREF _Toc463304225 h 17HYPERLINK l _Toc463304226第4章系统详细设计 PAGEREF _T

26、oc463304226 h 19HYPERLINK l _Toc4633042274.1 系统的物理架构 PAGEREF _Toc463304227 h 19HYPERLINK l _Toc4633042284.2 系统的逻辑架构 PAGEREF _Toc463304228 h 19HYPERLINK l _Toc4633042294.3 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 PAGEREF _Toc463304229 h 20HYPERLINK l _Toc4633042304.4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PAGEREF _Toc463304230 h 21HYPERLINK l _Toc4633042314.

27、4.1 现场安全检查管理 PAGEREF _Toc463304231 h 21HYPERLINK l _Toc4633042324.4.2 现场隐患管理 PAGEREF _Toc463304232 h 23HYPERLINK l _Toc4633042334.4.3 施工风险管理 PAGEREF _Toc463304233 h 24HYPERLINK l _Toc4633042344.4.4 应急预案管理 PAGEREF _Toc463304234 h 26HYPERLINK l _Toc4633042354.4.5 施工事故管理 PAGEREF _Toc463304235 h 28HYPER

28、LINK l _Toc4633042364.4.6 安全监督审核管理 PAGEREF _Toc463304236 h 30HYPERLINK l _Toc4633042374.5 数据库的设计 PAGEREF _Toc463304237 h33HYPERLINK l _Toc4633042384.5.1 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PAGEREF _Toc463304238 h 33HYPERLINK l _Toc4633042394.5.2 系统实体关系模型设计 PAGEREF _Toc463304239 h 37HYPERLINK l _Toc4633042404.6 本章小结 PAGEREF _T

29、oc463304240 h 37HYPERLINK l _Toc463304241第5章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PAGEREF _Toc463304241 h 38HYPERLINK l _Toc4633042425.1 系统运行环境 PAGEREF _Toc463304242 h 38HYPERLINK l _Toc4633042435.2 数据库实现 PAGEREF _Toc463304243 h 38HYPERLINK l _Toc4633042445.3 系统主界面 PAGEREF _Toc463304244 h 39HYPERLINK l _Toc4633042455.4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30、实现 PAGEREF _Toc463304245 h 40HYPERLINK l _Toc4633042465.4.1 现场安全检查管理 PAGEREF _Toc463304246 h 40HYPERLINK l _Toc4633042475.4.2 现场隐患管理 PAGEREF _Toc463304247 h 40HYPERLINK l _Toc4633042485.4.3 施工风险管理 PAGEREF _Toc463304248 h 41HYPERLINK l _Toc4633042495.4.4 应急预案管理 PAGEREF _Toc463304249 h 42HYPERLINK l _

31、Toc4633042505.4.5 施工事故管理 PAGEREF _Toc463304250 h 43HYPERLINK l _Toc4633042515.4.6 安全监督审核管理 PAGEREF _Toc463304251 h 45HYPERLINK l _Toc4633042525.5 系统测试 PAGEREF _Toc463304252 h 46HYPERLINK l _Toc4633042535.5.1 测试环境与流程 PAGEREF _Toc463304253 h46HYPERLINK l _Toc4633042545.5.2 系统功能性测试 PAGEREF _Toc46330425

32、4 h 47HYPERLINK l _Toc4633042555.5.3 功能测试结果分析 PAGEREF _Toc463304255 h 50HYPERLINK l _Toc4633042565.6 本章小结 PAGEREF _Toc463304256 h 50HYPERLINK l _Toc463304257总结 PAGEREF _Toc463304257 h 51HYPERLINK l _Toc463304258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463304258 h 52HYPERLINK l _Toc463304259致 PAGEREF _Toc463304259 h 54插图索引

33、TOC h z t 图1 c HYPERLINK l _Toc463304142图2.1 用例图实例 PAGEREF _Toc463304142 h 5HYPERLINK l _Toc463304143图2.2 活动者 PAGEREF _Toc463304143 h 5HYPERLINK l _Toc463304144图2.3 顺序图实例 PAGEREF _Toc463304144 h 6HYPERLINK l _Toc463304145图2.4 SSH基础开发框架模型图 PAGEREF _Toc463304145 h 6HYPERLINK l _Toc463304146图2.5 Struts

34、工作流程图 PAGEREF _Toc463304146 h 7HYPERLINK l _Toc463304147图2.6 Oracle数据库结构图 PAGEREF _Toc463304147 h 9HYPERLINK l _Toc463304148图3.1系统总体用例图 PAGEREF _Toc463304148 h 11HYPERLINK l _Toc463304149图3.2 现场安全检查用例图 PAGEREF _Toc463304149 h 12HYPERLINK l _Toc463304150图3.3 现场安全隐患管理用例图 PAGEREF _Toc463304150 h 13HYPE

35、RLINK l _Toc463304151图3.4 施工风险管理用例图 PAGEREF _Toc463304151 h 14HYPERLINK l _Toc463304152图3.5 应急预案管理用例图PAGEREF _Toc463304152 h 14HYPERLINK l _Toc463304153图3.6 施工事故管理的用例图 PAGEREF _Toc463304153 h 15HYPERLINK l _Toc463304154图3.7 安全监督审核管理用例图 PAGEREF _Toc463304154 h 16HYPERLINK l _Toc463304155图4-1 系统物理架构 P

36、AGEREF _Toc463304155 h 19HYPERLINK l _Toc463304156图4-2 系统逻辑架构图 PAGEREF _Toc463304156 h 20HYPERLINK l _Toc463304157图4.3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结构图 PAGEREF _Toc463304157 h 21HYPERLINK l _Toc463304158图4-4 现场安全检查管理类图 PAGEREF _Toc463304158 h 21HYPERLINK l _Toc463304159图4.5 现场安全检查业务处理流程图 PAGEREF _Toc463304159

37、 h 22HYPERLINK l _Toc463304160图4.6 现场隐患管理类图 PAGEREF _Toc463304160 h23HYPERLINK l _Toc463304161图4.7 现场隐患管理流程图 PAGEREF _Toc463304161 h 24HYPERLINK l _Toc463304162图4.8 施工风险管理类图 PAGEREF _Toc463304162 h 25HYPERLINK l _Toc463304163图4.9 施工风险管理流程图 PAGEREF _Toc463304163 h 26HYPERLINK l _Toc463304164图4.10 应急预

38、案管理模块类图 PAGEREF _Toc463304164 h27HYPERLINK l _Toc463304165图4.11 应急预案管理流程图 PAGEREF _Toc463304165 h 28HYPERLINK l _Toc463304166图4.12 施工事故管理模块类图 PAGEREF _Toc463304166 h 29HYPERLINK l _Toc463304167图4.13 施工事故管理业务流程图 PAGEREF _Toc463304167 h 30HYPERLINK l _Toc463304168图4.14 安全监督审核管理类图 PAGEREF _Toc463304168

39、 h 31HYPERLINK l _Toc463304169图4.15 安全监督审核管理流程图 PAGEREF _Toc463304169 h 32HYPERLINK l _Toc463304170图4.16 实体关系模型ER图 PAGEREF _Toc463304170 h 37HYPERLINK l _Toc463304171图5.1 系统登录界面 PAGEREF _Toc463304171 h 39HYPERLINK l _Toc463304172图5.2 系统主界面 PAGEREF _Toc463304172 h 39HYPERLINK l _Toc463304173图5.3 现场安全

40、检查管理界面 PAGEREF _Toc463304173 h 40HYPERLINK l _Toc463304174图5.4 现场隐患管理界面 PAGEREF _Toc463304174 h 41HYPERLINK l _Toc463304175图5.5 施工影响因子识别操作 PAGEREF _Toc463304175 h 41HYPERLINK l _Toc463304176图5.6风险源判断操作界面 PAGEREF _Toc463304176 h 42HYPERLINK l _Toc463304177图5.7 应急预案操作界面 PAGEREF _Toc463304177 h 43HYPER

41、LINK l _Toc463304178图5.8 施工事故管理界面 PAGEREF _Toc463304178 h 43HYPERLINK l _Toc463304179图5.9 施工事故详细信息录入 PAGEREF _Toc463304179 h 44HYPERLINK l _Toc463304180图5.10部安全审核操作 PAGEREF _Toc463304180 h 46HYPERLINK l _Toc463304181图5.11 系统测试流程 PAGEREF _Toc463304181 h 47附表索引TOC h z t 图媰鎏 cHYPERLINK l _Toc463304182表

42、3.1 系统角色分析表 PAGEREF _Toc463304182 h 12HYPERLINK l _Toc463304183表4.1 系统用户信息表 PAGEREF _Toc463304183 h 33HYPERLINK l _Toc463304184表4.2 部门岗位信息表 PAGEREF _Toc463304184 h 33HYPERLINK l _Toc463304185表4.3 安全检查信息表 PAGEREF _Toc463304185 h 34HYPERLINK l _Toc463304186表4.4 安全隐患信息表 PAGEREF _Toc463304186 h 34HYPERL

43、INK l _Toc463304187表4.5 风险识别信息表 PAGEREF _Toc463304187 h 35HYPERLINK l _Toc463304188表4.6 应急预案信息表 PAGEREF _Toc463304188 h 35HYPERLINK l _Toc463304189表4.7 事故信息表 PAGEREF _Toc463304189 h 36HYPERLINK l _Toc463304190表4.8 监督审核信息表 PAGEREF _Toc463304190 h 36HYPERLINK l _Toc463304191表5.1 系统运行环境 PAGEREF _Toc463

44、304191 h 38HYPERLINK l _Toc463304192表5.2 系统测试环境 PAGEREF _Toc463304192 h 46第1章 绪 论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是区域经济的合作和交流,特别是在建筑行业,由于大部分建筑企业的项目都遍布在全国各地,每个地方的政策和施工环境都不一样,这使得区域合作和建筑安全管理变得尤为重要。建筑行业本身属于高危行业,由于其建筑施工过程的复杂性和管理规问题,人员流动和设备流动所带来的安全问题与行业较低的安全管理水平和施工人员素质都大大的阻碍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1。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行业迎来的

45、井喷式的发展机遇,在建筑施工安全方面,我国建筑企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在施工人员操作规、施工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等方面都得到的较大的提高。但是,国的建筑施工安全问题依然严峻,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重大施工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和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产和精神损失。经调查发现,大量的建筑施工事故都是来源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疏忽和失误,违规违章的操作成为了最严重的施工现场安全问题。如何在当前情况下,利用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水平,是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成为了降低施工事故发生率和提高施工安全操作水平的有效手段

46、之一2。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信息化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1)提供了准确的建筑施工现场信息在建筑行业的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过程中,建筑施工现场信息获得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建筑安全管理的策略制定和措施制定的是否正确。因此,利用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对建筑施工现场信息进行与时的获取和存储,保存为相应的安全管理文档信息,为建筑施工管理人员提供快速的数据查询处理,满足用户各种施工现场数据信息的需求。(2)对施工现场安全情况进行安全评估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是建筑安全管理的重点问题,也是事故发生的地点,因此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施工现场的安全评估结合了施工现场环境、人员、规等各方面的

47、安全因素,利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对现场施工安全情况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计算,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依据3。(3)提供合理的信息资源共享方案在建筑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现场安全数据信息进行共享操作,以实现项目的综合管理。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使建筑企业各部门都能够对建筑现场情况进行了解,促进各部门的交流合作,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一致性,最重要的是降低了企业部数据信息之间的阻隔和孤独问题。1.2 国外发展现状与动态1.2.1 国外发展在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其信息技术和建筑行业很早就已经发展起来了,到了现在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无论是技术上还是管理理念方面,都发展的相当成

48、熟。这其中最成功的是美国,凭借其领先的计算机技术和行业安全管理理念,在建筑行业安全管理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方面都处于领头羊的地位;其次是德国和日本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果。目前,这些主要的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建筑施工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对事故过程进行模拟,并监控施工现场危险因素,同时在事故工伤保险和安全评估方面都达到了信息化的水平4。当前,世界建筑安全管理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1)机器人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利用机器人对建筑施工现场比较危险的施工作业进行操作成为了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如桥梁机器人喷漆系统,通过该系统能够避免潜在的施工现场安全,

49、合理高效的改善建筑施工人员的工作容,在危险的环境下降低建筑施工事故的发生率。(2)信息系统和网络技术,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处理能力,不断的与建筑行业相结合,通过这些技术能够高效的处理项目技术和成本核算等业务处理效率,避免人工操作的失误所带来的损失,同时对项目过程安全信息进行严格准确的计算,可以提高项目安全管理的水平。(3)数据挖掘和专家系统,通过对大量建筑施工现场数据的挖掘,利用专家系统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进行评估,合理高效的制定施工方案,可以极大的规避现场施工安全遗漏问题,能够广泛的应用在施工现场管理的各个环节4。1.2.2 国发展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正经历深刻的

50、变化,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在各行各业安全管理领域中不断应用,并发挥现代化安全管理的优势,提高了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是由书面发展到静态电子,由静态电子发展到动态电子,由动态电子发展到现场模拟,由现场模拟发展到风险预估5。在这个漫长的发展阶段中,始终不变的是体系和规,在多元化的现代世界,以优秀的体系和严格的规为基础,设计人机多维交互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目前,在我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也在不断发展,但大部分的安全管理还是依赖于纸制文件,这样过于依赖实物和地点的安全管理谈不上最大限度的安全和管理,而一部分的电子化安全管理,只是单一地将纸制文件做了数字化,并没有做到真正地人机交互和实情模拟。(

51、1)安全信息较为缺乏,缺少必要的安全信息决策支撑,在这个方面,主要表现为,能够反映出事故或险情状况等安全信息较少,因此,当出现问题时,在需要做出重要安全决策的情况时,缺乏必要的客观依据。 (2)未能充分利用安全信息资源,根据实际情况看,发生安全事故后,关于安全事故的原始资料由相关工作人员记录后未能对其他人员进行共享,造成大量的事故资料不能够得到有效利用,并且目前工作人员对于安全事故的信息采集、以与对事故信息记录、筛选等处理方式与方法相对比较落后,在安全事故信息采集、筛选分类、归档保存等工作的处理时间周期均较长,甚至数据不是很准确,造成事故信息缺乏可比性和准确性。(3)较为落后的安全信息管理体系

52、,安全风险防管理计划、安全应急预案、事故控制、事故隐患管理、事故检测和鉴定、安全与事故检查与安全评估等各种安全管理事务处理,都需要对相关的安全事故记录信息进行检索,由于目前安全信息管理体系的落后,造成对事故信息进行检索与查询也是比较费时费力的,管理效果也不是很好。1.3 课题主要来源与研究容本课题对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系统模块化设计、关键组件的开发进行深入研究,开发出了低成本,满足实际需要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系统设计主要功能模块包括现场安全检查管理、现场隐患管理、施工风险管理、应急预案管理、施工事故管理与安全监督审核管理等六个主要的功能管理模块与其子模块。课题具体的研究容包括如下几点:

53、(1)对当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系统的相关实现技术和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利用本人所在的建筑施工单位安全管理的具体安全管理业务需求和所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确定该系统的功能模块需求,提出一种适合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需求和技术条件的解决方案;(2)对系统进行总体方案进行设计,根据需求分析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信息设计开发,采用SSH集成开发框架对系统进行架构设计,使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对系统各功能模块进行设计,解决个模块之间的耦合性,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稳定性;(3)根据前期的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分析,对系统后台数据库进行设计,明确各个数据表之间的实体关系模型;(4)在系统设计实现的基础之上,对系统各功能模块进行

54、自动化测试,测试系统的功能操作是否满足系统需求分析时的要求。通过系统测试,对系统各功能模块进行重新认识,找出系统漏洞,对系统进行调试,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1.4 论文组织结构第1章 绪论 主要介绍了该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系统的研究背景与意义、较系统地分析了国外发展现状与动态,并对本文主要研究容进行了分析说明。第2章 系统相关技术 主要介绍本系统设计实现过程中所用到的相关技术知识。主要包括了统模语言UML、SSH集成开发技术与Oracle数据库等与该系统开发相关的软件开发技术。第3章 系统需求分析首先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并对系统的用户权限角色和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55、进行需求分析,通过用例图与用例描述的方式对系统功能进行分析,最后对系统的可行性与性能需求进行了分析。第4章 系统详细设计在系统需求分析的基础之上,对该系统的物理架构、逻辑架构与系统功能模块进行详细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主要用到了功能模块的流程图和类图进行设计说明,同时对系统的后台数据库进行逻辑结构和实体关系模型设计。第5章 系统的实现与测试通过对系统的功能运行,截取相关功能模块的图片来展示系统部分功能实现效果图,同时给出了部分功能的部分源代码。最后对系统的功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该系统满足了系统开发时的要求。第6章 总结主要是对该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进行总结,包括系统的不足之处与待改进的地方。第2

56、章 系统相关技术2.1统模语言UMLUML全称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即统模语言。面向对象技术的具体抽象数据结构实现就是通过UML来进行建模设计实现的。UML是一种可视化的建模语言,它主要通过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将文档的描述、编写用可视化的图形来进行实现。让开发者对程序设计有一个直观、清晰的设计思路7。在UML设计语言中,能够提供多种类型的图形来对软件功能模块或者接口进行设计。下面对介绍几种常用的建模语言图形。(1)用例图:UML中的用例图是最常用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描述图,其作用是对一个软件功能模块中的用户或者核心功能模块与其子模块与扩展模块进行图形化的描述。在对其

57、进行描述的过程中,将用例图中的模块与程序设计的流程进行绑定。同时对各功能模块的接口与模块之间的关系进行的描述。这样在对系统功能软件设计的任何阶段都能够让程序员清晰的明确自己所编写的软件功能模块在整个系统中的作用与地位。而且用例图还可以对整个系统软件项目的开发时间周期进行预测,这为程序员提供了一个工作量预测的参考。提高了系统软件完成的概率。用UML对用例图进行具体的描述是用一个椭圆来代表的。如图2.1所示为一个UML用例图的实例化描述图。图2.1 用例图实例若用例图中的主要或者是用户,那就需要用图2.2所示的用例图来进行描述,该图可以描述出用户与系统各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图2.2 活动者(2)顺

58、序图:也称时序图,它的主要作用是显示各个对象之间的交互情况。在面向对象设计的顺序图中,能够很好的描述对象之间的消息传递的时序情况,同时顺序图是二维的,图2.3所示。图2.3顺序图实例2.2 SSH集成开发技术SSH集成开发框架是目前针对web平台应用软件而开发的一个软件开发框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Struts、Spring和Hibernate,并整合了这三个集成开发框架的优势。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以Spring框架为核心,结合MVC模式的Struts与Hibernate框架整合,并且利用Spring框架中的IOC容器来管理系统开发各组件之间的各种依赖关系,对系统事务进行业务逻辑的分离。其具

59、体的做法是通过系统模型的需求,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来对系统最基础的Java操作对象进行实例化,编写Hibernate的DAO相关接口,实现DAO类中的数据库访问8。Spring主要负责系统业务逻辑的处理。SSH集成开发框架的模型结构图,如图2.4所示。图2.4 SSH基础开发框架模型图SSH基础开发技术框架主要包括Struts、Spring和Hibernate三种开发技术框架,下面将分别对这三种开发框架进行分析。(1)Struts框架Struts框架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对基于Java servlet规的应用程序进行兼容。该框架包括一组相互调用的系统功能静态类、系统Servlet和页面JSP标签

60、库等组成12。基于Struts框架开发的应用程序都采用了MVC的模块化设计思想,实现了系统功能模块的低耦合高聚的效果。并采用JSP脚本语言对系统前端页面进行动态设计。Struts框架中的控制器作为页面请求的接收者,发挥着核心的作用。使用控制器Servlet(Action Servlet)来确认和完成相应的业务操作,并通知控制器表单(Action From),对用户提交的请求进行封装,然后提交给相应的业务逻辑管理者(Manager)执行业务逻辑,最后由控制器映射(Action Mapping)将业务逻辑执行结果反馈给前端页面用户20。如图2.5所示,为Struts框架的工作流程图。图2.5 S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