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理石marble 硝酸钡barium nitrate 碳酸钾potassium carbonate 硫酸铜copper sulfate 金属离子metal ion 盐的化学性质和复分解反应回顾酸的五点化学性质和碱的四点化学性质归纳盐的化学性质1、盐与金属反应例:Fe+CuSO4=FeSO4+Cu2、盐与酸反应例:Na2CO3+2HCl=2NaCl+H2O+CO23、盐与碱反应例:Ca(OH)2+Na2CO3=CaCO3+2NaOH 反应条件:前置换后,盐溶于水但是,酸、碱、盐之间发生反应是有条件的。置换反应属于什么反应?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参考课本114页附录I,可以总结如下规律:(1)一般说来
2、,_盐、_盐、_盐和_盐都易溶于水;(2)常见硫酸盐中_难溶于水,_和_微溶于水;(3)氯化物中_难溶于水,其余都可溶于水;(4)碳酸盐只溶、的盐;(5)溶于水的碱有_、_ 、_、 _、 _五种。 钾钠铵硝酸硫酸钡硫酸钙硫酸银氯化银钾钠铵氨水KOH NaOHBa(OH)2 Ca(OH)2请掌握重要沉淀什么叫做复分解反应? P71我们已学过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有哪些? 化合反应: A + B = AB 分解反应: AB = A + B 置换反应: A + BC = AC + B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Na2CO3 + Ca(OH)2 = 2NaOH + C
3、aCO3 NaOH + HCl = NaCl + H2OCa(OH)2 + 2HCl = CaCl2 + H2ONa2CO3 + 2HCl = 2NaCl + H2CO3CaCO3 + 2HCl = CaCl2 + H2CO3H2O + CO2H2O + CO2 AB + CD = AD + CB(阳前阴后)判断下列化学反应的类型 C + O2 CO2点燃 C + 2CuO 2Cu + CO2高温 CaCO3 CaO + CO2 高温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属于化合反应 属于置换反应 属于复分解反应 属于分解反应 中和反应是否也属于复分解反应?P72Na
4、2CO3 + Ca(OH)2 = CaCO3 + 2NaOHNaOH + HCl = NaCl + H2OCa(OH)2 + 2HCl = CaCl2 + H2O下列反应哪个是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什么?Na2CO3 + Ca(OH)2 = CaCO3 + 2NaOHNaOH + HCl = NaCl + H2OCa(OH)2 + 2HCl = CaCl2 + H2O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酸、碱、盐溶液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5、或有气体()或有水(H2O)有沉淀()满足其中一个,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 生成物中活动与探究P72 请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利用酸碱盐溶解性的相关信息,判断下列四种溶液之间是否发生反应.H2SO4Ba(NO3)2NaOHK2CO3H2SO4Ba(NO3)2NaOHK2CO3有,能 无:水 无水,不能有水,能有,能有,能练习1: 判断下列哪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能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1) HNO3 + NaOH (2) Na2CO3+ H2SO4 (3) BaCl2+ HCl (4) FeCl3+NaOH (5) ZnCl2 + H2SO4 (6) CaCO3+HCl有水生成
6、有气体生成 没有沉淀、水、气体生成 有沉淀生成 没有淀、水、气体生成 有气体生成 练习2: 判断下列哪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KNO3 + NaCl Na2CO3+KNO3 BaCl2+Na2SO4 FeCl3+KOH (5) Zn(NO3) 2+ H2SO4 (6) MgCO3+HCl没有沉淀、水、气体生成 没有淀、水、气体生成 有沉淀生成 有沉淀生成 没有淀、水、气体生成 有气体生成 盐的溶解性规律 1、钾、钠、铵盐、硝酸盐,都能溶于水;2、盐酸盐不溶氯化银,硫酸盐不溶钡和铅;3、碳酸盐、磷酸盐,只溶钾盐、钠盐和铵盐。(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能溶于水)(盐酸盐有氯化银不溶于水
7、,硫酸盐有硫酸钡不溶于水)碳酸盐、磷酸盐,只有钾盐、钠盐和铵盐是溶于水,其余都不溶于水。溶碱有五位,钾钠氨钙钡。钾钠铵硝溶得全,没有不溶水的盐。氯化物,要记住,只有银是不溶物。 硫酸盐,溶得多,只有钡在水中搁。碳酸盐,很简单,溶于水的钾钠铵。用口诀法记忆酸碱盐溶解性 小 结 酸、碱、盐溶液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注意: 如果是碱与盐、盐与盐溶液之间反应时,反应物还必须都可溶。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H2SO4Ba(NO) 3NaOHK2CO3CuSO4H2SO4Ba(NO) 3NaOHNa2CO3CuSO4水.设计实验证明你的判断。 完成实验,记录现象 三、
8、盐的化学性质:(1)金属 + 盐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前) (可溶) (后) Fe + CuSO4 = Cu + FeSO4 Cu + Hg(NO3)2 = Hg + Cu(NO3)2 (置换反应)(2)酸 + 盐 2HCl + CaCO3 = CaCl2 + H2O + CO2 H2SO4 + BaCl2 = BaSO4+ 2HCl 新盐 + 新酸(3)碱 + 盐 (可溶) (可溶)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 (用来制 NaOH)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蓝色沉淀)3NaOH + FeCl3 = Fe(O
9、H)3 + 3NaCl (红褐色沉淀)新盐 + 新碱(4) 盐 + 盐新盐 + 另一种新盐 了解BaCl2 + CuSO4 = CuCl2 + BaSO4 Na2CO3 + CaCl2 =2 NaCl +CaCO3 酸、碱、盐溶液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 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如果是碱与盐、盐与盐溶液之间反应时,反应物还必须都可溶。)巩固练习:1、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盐的是( )(A)NaOH (B)H2SO4 (C)CaO (D)CuSO42、要想除去热水瓶内壁的水垢,应选用的试剂是( )(A)稀盐酸 (B)烧碱溶液 (C)石灰水 (D)食盐水DA3、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三
10、者都相符的是( )(A)氢氧化钠、食盐、NaCl (B)氧化钙、消石灰、CaO (C)碳酸钠、纯碱、Na2CO3 (D)硫酸铜、胆矾、CuSO45H2O4、在日常生活常用做调味剂和防腐剂的是 ( )(A)纯碱 (B)酒精 (C)食盐 (D)醋酸 CC5、下列物质溶于水,其溶液呈蓝色的是 ( )(A)食盐 (B)蔗糖 (C)硫酸铜 (D)氢氧化钠6、用做鉴别碳酸根离子的试剂是 ( )(A)稀硫酸 (B)食盐水 (C)石灰水 (D)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7、在改进制碱法方面,曾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 )(A)侯德榜 (B)拉瓦锡 (C)道尔顿 (D)汤姆生CDA练习指出以下物质在纯净物中的分类并完成下列反应:CuCuOCu(NO3)2Cu(OH)2CuCl2Cu练习写出下列物质的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O,CO2,NaOH,H2SO4,Ba(NO3)2,Fe2(SO4)3 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图SO3H2SO4SCuSO4CaOCaCa(OH)2BaCl2练习2自选物质写出能制取ZnSO4的化学方程式 应用: (1)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喷枪及类似器具行业技术创新与研发考核试卷
- 电池失效分析与故障排除考核试卷
- 描写阳光的初三语文作文
- 电影制作与特效出版考核试卷
- 纤维板制造中的原材料质量检验与控制考核试卷
- 厦门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卷作文
- 纸容器行业人才培养与技能培训考核试卷
- 粘土原料化学成分分析考核试卷
- 急救药品知识 2
- 7-7 数字系统设计实例1-数字乘法器系统级设计
- 干冰传奇-科学实验
- 关于药店医保整改报告范文六篇
- 灰砂砖合格证
- 战地卫生及救护学习教案
- 2023年04月2023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管理及教辅岗位招考聘用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3年版)
- 产品终检记录表
- 大学生创业计划书word文档(三篇)
- 暖通空调锅炉系统详细介绍
- MT 194-1989煤矿用巷道支架试验方法与型式检验规范
- 蝴蝶小知识及标本制作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