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课件_第1页
《青山处处埋忠骨》课件_第2页
《青山处处埋忠骨》课件_第3页
《青山处处埋忠骨》课件_第4页
《青山处处埋忠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青山处处埋忠骨1B第1页,共23页。 大弟弟毛泽民(18961943),经过长征后到达陕北,任财政部长,在新疆被敌人杀害。 小弟弟毛泽覃(19051935),任红军师长、军政委,在瑞金作战时牺牲。 妻子杨开慧(19011930),在长沙做地方党的工作,被反动派逮捕,壮烈就义。 堂妹毛泽莲(19061929),任游击队队长,在掩护同志们撤退时,被敌人杀害。 大儿子毛岸英(19221950),幼年同母亲一起坐过牢,解放后到朝鲜前线参加抗美援朝,光荣牺牲。 侄子毛楚雄(19271946),毛泽覃之子,随部队打游击,不幸牺牲,年仅19岁。2B第2页,共23页。毛岸英,毛泽东的长子。1922年10月出生

2、在湖南省长沙市。岁时,由于母亲杨开慧被捕入狱,他也被关进牢房。1936年,他和弟弟毛岸青被安排到苏联学习。1946年回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新婚不久的毛岸英主动请求入朝参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和秘书。1950年11月25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了解烈士3B第3页,共23页。拟 勋殉 赴嘛 黯踌躇(xn)(n)(拟定)(xn)(功勋)(殉职)生字学习(chu)(ma)(是嘛)(ch)(踌躇)(n)(f)(奔赴)(黯然)4B第4页,共23页。殉职: 踌躇: 因公务而牺牲。犹豫不决的样子。词语理解5B第5页,共23页。勋鉴: 亦称书奉语或提称语,缀于

3、信首收信人的称呼之后。鉴,审查,看;勋,功德,功劳。勋鉴的大意是有功德之人看。多用于政界,文界。6B第6页,共23页。1、用简明的话说说三份电报的主要内容。彭老总要求将遗体运回国。金日成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毛岸英牺牲的消息。7B第7页,共23页。 课文主要讲了( )的爱子( )在( ) 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主席( ) ,这时彭总请求把岸英的遗体( ) ,而朝鲜的首相今日成却要求把岸英( ) ,最后主席还是作出了把儿子的遗体埋在( ) 的决定,在电文稿上写着( )。毛泽东毛岸英抗美援朝极度悲痛运回国葬在朝鲜朝鲜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8B第8页,共23页。 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6月

4、25日,朝鲜战争爆发。27日,美国政府宣布武装干涉朝鲜内政,派兵入侵朝鲜,并不顾我国政府的多次声明和警告,把战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对此,中共中央作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东北边防军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于10月19日跨过鸭绿江,开赴前线,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抗击美国侵略者。此后,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全国开展了抗美援朝的宣传教育活动,全国人民以实际行动热情地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中。 时代背景9B第9页,共23页。新中国刚成立,急需和平建设,但现在美帝的矛头直指我国的东北,假如它真的把朝鲜搞垮了,我们在它的威胁中过日子,要进行和平建设也会有困难

5、。所以,我们对朝鲜问题假若置之不理,美帝必然得寸进尺,走日本侵略中国的老路,它要把三把尖刀插在中国的身上,从朝鲜一把刀插在我国的头上,从台湾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腰上,从越南一把刀插在我们的脚上。倘若天下有变,它就从三个方面向我们进攻,那我们就被动了。1950年8月,党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最终取得胜利。然而在战争中,志愿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约有12万志愿军永远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其中就有毛泽东同志心爱的长子毛岸英。为什么要抗美援朝?10B第10页,共23页。(1)“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

6、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2)“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岸英从小就颠沛流离,在父亲身边并没有多少时间.慈父毛泽东此时已是近60岁的老人了,老来痛失爱子,使他悲痛欲绝.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11B第11页,共23页。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孩子送到他身边。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在国外的大学毕业后,他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布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毛泽东回忆起岸英和自己的一次次分离及其原因,从中反映出岸英的成长经历。前三次的分离都平平安安的回到了父亲的身边,这一次,儿子真的不能回来了

7、吗?毛泽东感到震惊,简直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表现了毛泽东的无比悲痛。12B第12页,共23页。(1)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2)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主席想。然而,这种想法很快被打消了。他像是自我安慰的说道:“我的儿子死了,我当然很悲痛,可是,战争嘛,总是想死日人的。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儿子的遗容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13B第13页,共23页。这里可以看出:(毛主席作为一国的领袖、国家的主席

8、,他强忍悲痛,一切从大局出发,理智地处理了自己的情感.)14B第14页,共23页。 c、当毛主席要在电报记录稿上签字时,他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来的?(1)“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2)“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文稿放在上面。”15B第15页,共23页。体会要点: 毛岸英是毛泽东一家为了中国革命胜利而牺牲的六位烈士中的一位,毛主席在做最后的决定时,心底又流露出对亲人的无比眷恋。16B第16页,共23页。 d、当毛主席在记录稿上签字时,他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1)“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放在枕头上的电文稿写着一行醒目的大字:青

9、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2)“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17B第17页,共23页。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忠骨”指忠臣的遗骸,在这里指毛岸英烈士的遗体。“何须”指为什么要,含有“用不着,不用”的意思。“马革裹尸”就是用战马的皮把尸体包裹起来。这句话的意思是每一处的青山都可以埋葬烈士的遗骸,又何必把尸体运回故乡呢?18B第18页,共23页。(2)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这是本文的最后一句话,把它单独一句话作为文章的结尾。透过这句话,我们仿佛看到了漫漫长夜,一位慈爱的父亲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仿佛还可以听到这位父亲在床上失声痛哭。老年丧子谁不哀痛!此时此刻,千言万语,都变得苍白无力,以这句话收笔,留给我们深深的震撼:毛泽东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19B第19页,共23页。铁骨铮铮的毛岸英20B第20页,共23页。毛泽东和毛岸英21B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