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历史试卷_第1页
2021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历史试卷_第2页
2021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历史试卷_第3页
2021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历史试卷_第4页
2021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9.0分)1(1.5分)【宋室南渡 人文璀璨】据丽水地区志记载,在科举制存在的近1300年时间里,丽水共有进士1126人,宋代占948人,考取进士人数最多。其主要原因是()A娱乐场所瓦子出现B政治、文化中心南移C重武轻文政策影响D文人注重哲学思考2(1.5分)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瑰宝,“医圣”张仲景奠定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以下信息与张仲景相符的是()A西汉黄帝内经人体解剖知识B东汉伤寒杂病论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C东汉医学集成外科手术和针灸D明朝本草纲目比较完善的药物学3(1.5分)“这次革命并没有达到它所预期的目标。西方列

2、强在中国的支配地位没有受到削弱,在农村没有出现一场社会大变动,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矛盾一个也没有得到解决,革命的果实又落到旧势力的代表袁世凯手里”。这次革命()未能推动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宣告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ABCD4(1.5分)下列四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BCD5(1.5分)“盟国的世界战略是先欧后亚,而要实施先欧后亚的战略,前提是要将日本牵制在东方战场,切断日德之间的配合,以便分而歼之”。为达成这一战略意图()英法联军敦刻尔克大撤退,保存有生力量中国坚持抗战到底,也得到

3、美英苏的支持1943年召开开罗会议,发表开罗宣言苏联举行红场阅兵,大批苏军开赴前线ABCD6(1.5分)1947年5月,中国第一个省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诞生。从此,民族区域自治这个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模式”,开始在中华大地普遍实施,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一制度()A保障了民族地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B维护了民族自治地方行使高度自治权C解决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D形成了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关系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20分)7(10分)长城穿越千年,绵延万里,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长城内外风光异】 长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宫室以居,城郭以治。大漠之间

4、,多寒多风,畜牧畋(tin)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徒随时,车马为家。此天时地利所以限南北也。辽史营卫志(1)从这段史料我们可以提取哪些信息?【长城脚下战与和】 秦始皇派蒙恬修长城,“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汉元帝遣昭君出塞和亲,“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2)秦朝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昭君出塞为什么能够成为千古美谈?【农牧交融促一统】 西汉大力构筑河西长城,在丝路经过的河西地区大规模屯田开垦,当时,匈奴等少数民族往往“驱牛马万余头来与汉贾客(商人)交易”,获取大量生活、生产资料。中原地区则“骡、驴、骆驼,衔尾入塞”,投入农耕、交通运

5、输。 明代后期,长城沿线的蒙古族不但畜牧兴旺,而且逐渐使用铁犁牛耕发展农业,麦、豆、瓜、菜,“种种俱全”,塞外古丰州兴起一座“垦田万顷,连村数百”的归化(今内蒙古呼和浩特)新城,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3)有人说,“长城是农牧文明碰撞交融的见证”。请结合上述材料对这一观点进行论证。8(10分)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时代先声】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频频出现。1919年元旦,李大钊在新纪元一文中写道: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应当走十月革命的道路。此后“革命”一词出现的频率剧增。(1)材料说

6、明1919年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思想发生了怎样的转变。【时代先锋】纵观陈独秀一生,经历十分复杂他是那个时代站在中华民族和世界进步潮流前列的人物,对推动中国历史前进作出过重要贡献。他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也因其一生有过许多变化而成为复杂的历史人物。摘录自中共党史研究2019年第10期(2)结合所学知识,用相关史实对上述划线部分加以说明。【时代巨变】中共百年重要会议(部分)(3)依据年代尺上四次会议的内容和作用,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阐释。(要求:观点鲜明,逻辑严密,表述简洁)2021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9

7、.0分)1(1.5分)【宋室南渡 人文璀璨】据丽水地区志记载,在科举制存在的近1300年时间里,丽水共有进士1126人,宋代占948人,考取进士人数最多。其主要原因是()A娱乐场所瓦子出现B政治、文化中心南移C重武轻文政策影响D文人注重哲学思考【分析】本题考查宋代的社会生活,知道南宋建立以后,政治中心南移,随着经济重心南移,文化中心也逐渐南移。【解答】据题干“在科举制存在的近1300年时间里,丽水共有进士1126人,宋代占948人,考取进士人数最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建立以后,政治中心南移,随着经济重心南移,文化中心也逐渐南移。故题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政治、文化中心南移。故选:B。【点

8、评】本题考查宋代的社会生活,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2(1.5分)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瑰宝,“医圣”张仲景奠定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以下信息与张仲景相符的是()A西汉黄帝内经人体解剖知识B东汉伤寒杂病论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C东汉医学集成外科手术和针灸D明朝本草纲目比较完善的药物学【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医圣张仲景的相关知识,明确张仲景奠定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在书中,收录了300对个药方,到现在仍被人们所借鉴,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他还提出

9、“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后世尊称他为“医圣”。B符合题意,ACD与张仲景无关,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医圣张仲景的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3(1.5分)“这次革命并没有达到它所预期的目标。西方列强在中国的支配地位没有受到削弱,在农村没有出现一场社会大变动,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矛盾一个也没有得到解决,革命的果实又落到旧势力的代表袁世凯手里”。这次革命()未能推动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宣告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ABC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解题的关键是使用排除法

10、。【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攻克总督衙门,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史称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未能推动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表述错误,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属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都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4(1.5分)下列四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11、)ABCD【分析】本题考查三次科技革命,掌握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发明。【解答】汽车最早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蒸汽机车最早出现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智能手机最早出现于20世纪末;世界首台电子计算机出现于1946年。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三次科技革命,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5(1.5分)“盟国的世界战略是先欧后亚,而要实施先欧后亚的战略,前提是要将日本牵制在东方战场,切断日德之间的配合,以便分而歼之”。为达成这一战略意图()英法联军敦刻尔克大撤退,保存有生力量中国坚持抗战到底,也得到美英苏的支持1943年召开开罗会议,发表开罗宣言苏联举行红场阅兵,大批苏军开赴前线AB

12、CD【分析】本题考查雅尔塔会议,知道为实现先欧后亚的战略意图,中国坚持抗战到底,也得到美英苏的支持,1943年召开开罗会议,发表开罗宣言。【解答】据题干“盟国的世界战略是先欧后亚,而要实施先欧后亚的战略,前提是要将日本牵制在东方战场”可知,为实现先欧后亚的战略意图,中国坚持抗战到底,也得到美英苏的支持,1943年召开开罗会议,发表开罗宣言。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雅尔塔会议,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6(1.5分)1947年5月,中国第一个省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诞生。从此,民族区域自治这个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模式”,开始在中华大地普遍实施,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一

13、制度()A保障了民族地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B维护了民族自治地方行使高度自治权C解决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D形成了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关系【分析】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民族地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解答】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民族地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BCD说法过于绝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20分)7(10分)长城穿越千年,绵延万里,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长城内外风光异】 长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桑麻

14、以衣,宫室以居,城郭以治。大漠之间,多寒多风,畜牧畋(tin)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徒随时,车马为家。此天时地利所以限南北也。辽史营卫志(1)从这段史料我们可以提取哪些信息?【长城脚下战与和】 秦始皇派蒙恬修长城,“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汉元帝遣昭君出塞和亲,“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2)秦朝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昭君出塞为什么能够成为千古美谈?【农牧交融促一统】 西汉大力构筑河西长城,在丝路经过的河西地区大规模屯田开垦,当时,匈奴等少数民族往往“驱牛马万余头来与汉贾客(商人)交易”,获取大量生活、生产资料。中原地区则“骡、驴、

15、骆驼,衔尾入塞”,投入农耕、交通运输。 明代后期,长城沿线的蒙古族不但畜牧兴旺,而且逐渐使用铁犁牛耕发展农业,麦、豆、瓜、菜,“种种俱全”,塞外古丰州兴起一座“垦田万顷,连村数百”的归化(今内蒙古呼和浩特)新城,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3)有人说,“长城是农牧文明碰撞交融的见证”。请结合上述材料对这一观点进行论证。【分析】本题以三则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长城南北人民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的不同、秦朝修筑长城的目的、昭君出塞以及意义、对“长城是农牧文明碰撞交融的见证”的理解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1)根据材料“长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宫室以居,城郭以治。大漠之间,

16、多寒多风,畜牧畋(tin)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徒随时,车马为家。此天时地利所以限南北也。”可知,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长城以南人民过定居农耕生活,而长城以北则过游牧渔猎的生活。(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用来抵御匈奴族的入侵。公元前1世纪中期,匈奴分裂为几部,彼此攻杀不休。其中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南迁到长城附近,同两汉建立了和好盟约;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请求和亲。公元前1世纪,王昭君请嫁匈奴,汉元帝把王昭君嫁给了匈奴呼韩邪单于。昭君到匈奴后,带去了汉朝先进的生产技术,帮助匈奴人民改变了一些生活习惯,解决了匈奴人民的粮食问题。从此汉匈两族人民友好相

17、处,百年来再也没有发生战争。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3)明朝建立以后,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先后18次修筑长城,形成了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明代长城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沿线设立卫所,驻守军队,开展屯田,进行生产,并修建了相连的道路,形成为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明长城多用砖、石砌成,十分坚固。在长城修筑史上,明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坚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代修筑的。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建立

18、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所以说,长城是农牧文明碰撞交融的见证。故答案为:(1)长城以南人民过定居农耕生活,而长城以北则过游牧渔猎的生活。(2)用来抵御匈奴族的入侵。昭君到匈奴后,带去了汉朝先进的生产技术,帮助匈奴人民改变了一些生活习惯,解决了匈奴人民的粮食问题。从此汉匈两族人民友好相处,百年来再也没有发生战争。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3)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所以说,长城是农牧文明碰撞交融的见证。【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

19、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长城南北人民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的不同、秦朝修筑长城的目的、昭君出塞以及意义、对“长城是农牧文明碰撞交融的见证”的理解等知识。8(10分)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时代先声】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频频出现。1919年元旦,李大钊在新纪元一文中写道: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应当走十月革命的道路。此后“革命”一词出现的频率剧增。(1)材料说明1919年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思想发生了怎样的转变。【时代先锋】纵观陈独秀一生,经历十分复杂他是那个时代站在中华民族和世界进步潮

20、流前列的人物,对推动中国历史前进作出过重要贡献。他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也因其一生有过许多变化而成为复杂的历史人物。摘录自中共党史研究2019年第10期(2)结合所学知识,用相关史实对上述划线部分加以说明。【时代巨变】中共百年重要会议(部分)(3)依据年代尺上四次会议的内容和作用,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阐释。(要求:观点鲜明,逻辑严密,表述简洁)【分析】本题以文字、图片、图示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陈独秀的主要功绩、八七会议、遵义会议、七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等知识,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根据国情,做出正确决策,推动民族的伟大

21、复兴。正确的抉择是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保证。【解答】(1)根据材料“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民主平等等词频频出现。1919年元旦,李大钊在新纪元一文中写道: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应当走十月革命的道路。此后革命一词出现的频率剧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说明1919年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思想发生的转变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宣传思想由民主科学转向马克思主义。(2)根据划线部分“他是那个时代站在中华民族和世界进步潮流前列的人物,对推动中国历史前进作出过重要贡献。他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上的杰出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

22、杂志),高举“民主”和“科学”大旗;新文化运动开始。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号召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等,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组织基础。(3)依据年代尺上四次会议的内容和作用,提取信息,自拟论题并展开论述。这些会议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根据国情,做出正确决策,推动民族的伟大复兴。正确的抉择是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保证。根据所学和材料进行论述即可。中国共产党人在秋收起义失利后,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

23、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中国共产党通过总结经验,深入分析中国国情,认识到农村是中国革命的中心和主要阵地,从而开创了井冈山革命道路。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为迎接人民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新中国的建立,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

24、全会。毛泽东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必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恢复与发展生产是城市工作的中心;把中国逐渐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全党同志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会议还制定了党在政治、经济及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因此,正确的抉择是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保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依据国情做出正确的决策,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