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高手成长书_第1页
乒乓球高手成长书_第2页
乒乓球高手成长书_第3页
乒乓球高手成长书_第4页
乒乓球高手成长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乒乓球高手成长书8条打球理念2眼半盯球法PART3:基本姿势“五要领”PART4:正反手用腰的简便方法PART5: “重心先行”PART6:乒乓球上旋球下旋球和不转球轨迹拉下旋的小技巧一个腰腿训练方法:PART9:几个小技巧:唐建军博士十论教你怎样提高乒乓球技术:正手攻球提高篇PART12:弧圈出手动作的“七字诀”PART13:待补充PART1 :8 条 打 球 理 念1、你能发出多转的球,你就能接住对方多转的球。-想处理好接 发球,从发球开始2、你能拉出多转的弧圈球,就能防住对方多转的弧圈球。3、乒乓球步法中:左脚管左右移动,右脚管前后移动。 -如果你 左右移动不好就多从左脚找原因,如果前后

2、移动不好,就多从右脚找 原因。而乒乓球步法中,最难的是前后移动,特别是削球打法4、打球时,不管脚下怎么动,上半身的“架”不能散。5、球拍时刻在反手处于防守状态,但时刻准备打正手。-因为一般来说,由反手到正手容易,但由正手回反手困难。6、站位:无论有多困难也要坚持(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且右腿始终是 虚的。7、横拍的握法是,二指捏着,三指护着;用力的要求是:松而不晃, 紧而不僵。8、叨着点、软着点、搂着点、窝着点-持拍的要求。PART2:2眼半盯球法平时打球,盯球意识不是太强,都是跟着感觉走,近日,看了一些盯 球的文章,也结合实战进行了一些实践,现将一些心得写下来,与球 友们共享。一、盯什么.首先盯

3、人,这个不用说的,对方近台与远台,站位的左中右,都 要盯。这个是很简单的,但需要有这样的意识,可以对对方打出的球 有个大致判断。其次盯拍,这个最关键。所谓的眼睛要有焦距什么的,都是说要 盯对方触球瞬间的拍形和用力方向,接发球如此,相持中也是一样, 这个万分重要,如果盯住了,你的预判会好很多。第三盯球,对方球出手瞬间,要确认一下,这个时间是极短的,但一定要盯对方触球瞬间时球的走向, 就是对方在暴冲,硬着头皮都 要盯,习惯了就好了。即使接不住,但可以让球打在自己的拍上。二、如何盯:这个就是眼神的起落了,此谓重中之重,盯球不可能全程盯,盯一个球一般是“一眼看个两眼半”。什么意思呢? 一眼就是必须要树

4、立 一对眼睛盯球的意识,这是总论。何谓看个两眼半,一眼:如前所述,看对方击球瞬间的拍形和来球方向,这个只须看一眼,聚精会神的看一眼;另一眼要注意盯对方来球 到己方球台上弹起后的弧线,这个也要全神贯注去盯一眼。这两眼之 间不是连续的,不需要一直盯,也就是盯好这两眼。所谓的半眼,即 用眼睛余光盯人,这个只看半眼就够了。以上合起来就是一眼看个两 眼半,也就是眼神的起落。PART3 :基本姿势“五要领” 1、屈膝提踵:屈膝有利于保持身体弹性,提踵要求前脚掌着地并稍 内扣,有利于迅速启动。最忌讳直着腰腿打球,容易丢球,容易受伤。2、身体前倾:要含胸收腹,如猛虎扑食之势,便于迎前击球,打出 速度和力量。3

5、、重心居中:两脚开立略比肩宽,左脚稍前,重心居中并下降。有 利于保持身体重心的稳定,便于随时前后左右移动。4、注视来球:眼睛盯住对方发球或打过来的球,要有“盯球意识”, 以利于准确判断、准确击球。5、腕臂放松:执拍手置拍于腹前,肘略外张,手腕、小臂、大臂肌 肉不能发紧、发僵,腕关节、肘关节、臂关节适度放松,身体要有轻 松感。只有放松了才便于发力,挥臂的摆速才能快,动作才能协调。PART4 :正反手用腰的简便方法神农人家初学者开始学习乒乓球技术时,往往不得法,感觉腰、腿、身、手等 不协调,不知往哪转、往哪挥?非常苦恼!有个办法,使初学者在学习正反手基本功用腰方面快速入门:正手攻球用腰方法:按正手

6、位站立(含胸、收腹、屈膝、提愕, 右脚稍后),端盆水(不一定真端盆、端水),在身体右侧稍后引(左 脚跟就抬起了),向前泼出(右臂的前臂有个折臂的动作),身体随 着前转,右脚跟抬起,转腰动作就完成了。(简单说:端盆水,从身 体右后侧向前泼出)反手拨球用腰方法:按反手位站立(含胸、收腹、屈膝、提愕, 左脚稍后),手拿(平时玩的)飞碟从左下腹向右前上方甩出(抛出), 身体随之从左侧向右前方转,转腰动作就完成了。(简单说:就是甩飞碟的动作)PART5 : “重心先行”何峰专业或有过专业训练基础的运动员是先移重心后发力,业余是在发力过程中移动重心,这是专业与业余的最本质差距。 下面是我给球友一 个回帖的

7、内容,转过来供大家讨论:看来你对以重心引导发力的原理 还没有理解,“重心先行”并不是说重心动了脚就可以动、也不是说 重心动了手臂就可以发力击球,重心要有支点,重心超过这个支点才 可以形成身体向前的惯性,而这个“惯性”才是我们所说的“重心转 移”的实际应用意义。以向右移动为例,过程如下:重心在右脚,在先转身朝向右方的同时 身体再继续向前,右脚(重心支点)不动,身体前倾至一定程度时重心 会通过右脚至体前,这时左脚会自然地提起,此时是左脚向右脚并一 小步(使用并步时)的最佳时机、也是左脚超越右脚(交叉步)的最佳时 机,此时移位的速度最快,更重要的是你的身体重心并没有下降,如 果你用左脚蹬地向右移,那

8、么你的重心在身体移动过程中会上窜, 就 会失去身体重心的稳定,而移位的速度和质量也会下降;同理,正手 拉球发力时,引拍后重心偏到了右脚,在回转身体挥拍迎球过程中, 重心会从右脚向着落点转移,当重心转移到身体轴线时,正是蹬地转 魏助腰加速收缩小臂之时,如果你在挥拍迎球之前就蹬地发力、 并在 此过程中转移重心,那么你的球拍碰到球时已经没有多少向前的力量 了,并且还会有挥拍向前时身体上窜或者愕部后坐的现象。总之要记住一个要点:重心转移的目的是形成身体向前的惯性, 而我 们所有的发力都是在惯性基础上地再加力, 这就是以重心引导发力 的意义,也是我们运用步法和合理发力地关键。 先将魏部以上的问题 解决吧

9、:“收腹含胸”控制好重心,然后将两脚的距离加大至肩宽的 一倍半或再大、再将双脚尖相内使双脚稍呈内八型站位, 这样双脚可 以撑住魏部使其不易转动,能动的只有上身部分了;接下来重点体会 用左肩的先向右再向内的力量带动手臂后引、 再用右肩向落点的力量 带整条手臂(小臂不动)迎球,在拍将要触球时突然收小臂击球。这样 做的目的是只体会转腰引拍,及转腰甩手臂迎球、触球前瞬间收小臂 的发力方法,这样,待到你的左右肩摆动自如,手臂、尤其是小臂能 在大臂惯性甩动下收放自如,并且有放松、自然的感觉,你的正手发 力就基本成型了,此时再将双脚站位恢复正常,按着突然收小臂的时 机、节奏去体验用右脚蹬地顶动右魏助腰的感觉

10、, 从中寻找用身体打 球的规律,你的发力机制就会逐渐步入正规化。这是我的一种纠偏方法,你不妨试一试看!PART6 :乒乓球上旋球下旋球和不转球轨迹乒乓球前进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旋转方向, 它会沿不同的径迹运动(如 图甲所示)。我们用三种不同的击球方法把乒乓球击出,分别是:上 旋球、下旋球和不转球。图片来自:nib3223的百度相册图片来自:nib3223的百度相册PART6 :乒乓球上旋球 下旋球和不转球轨迹 所谓上旋和下旋,就是以乒乓球的轴心为准,向上旋转的为上旋,向 下旋转的为下旋。请判断,图甲中1、2、3三条径迹哪一条是上旋 球(图中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哪一条是下旋球(图中沿顺时针方 向旋

11、转)的?哪一条是不转球的?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上旋球就是让球做前滚翻运动,朝对方飞过去,就像汽车轮胎一样。由于空气具有一定的粘滞性,因此当乒乓球转动时,空气就与球面摩 擦,旋转着的球就带动周围的空气层一起转动。上旋球如图乙所示, 乒乓球向左运动的同时,还不断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则空气流相对于 乒乓球来说向右流动,同时球四周的空气还被旋转的球带动作逆时针 方向转动。这样球体上方的空气除向右平动外,还向左转动,两者方 向相反;球体下方的空气除向右平动外,还向右转动,两者方向相同。 因此,乒乓球下方空气的流速大于乒乓球上方空气的流速。根据流体 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12、所 以乒乓球下方的压强小,上方的压强大,因此乒乓球受到的空气压力 方向向下。于是乒乓球在向下的空气压力和向下的重力(合力方向向 下,并大于重力)的作用下,沿弧线迅速下落,这样就产生了上旋球。 上旋球的特点是飞行幅度高,过网弧度大,在空中急速落下,不易出 界,且落地后反弹高而快,前冲力较大,将使对手较难还击。上旋球 的轨迹如图甲中的径迹1 。下旋球就是让球做后滚翻运动,朝对方飞去。如图丙所示,乒乓球向 左运动的同时,还不断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则空气流相对于乒乓球来 说向右流动,同时球四周的空气还被旋转的球带动作顺时针方向转 动。这样球体上方的空气除向右平动外,还向右转动,两者方向相同; 球体下方的

13、空气除向右平动外,还向左转动,两者方向相反。因此, 乒乓球上方空气的流速大,下方空气的流速小,则球下方的压强大, 上方的压强小,于是球受到向上的压力。这样在向上的空气压力和向 下的重力(重力与空气压力的合力方向向下,但大小小于重力)的作 用下就产生了下旋球。下旋球的特点是在空中飞行的时间长, 故上飘 飞行距离长,过网弧度很小,落地后弹跳低平,比不转的球弹得更低。 下旋球的轨迹如图甲中的径迹 3。图甲中的径迹2处于上旋球与下旋球的轨迹之间,是不转球的轨迹。 其实,乒乓球旋转的种类很多,如上旋、下旋、左侧旋、右侧旋、左 侧上旋、左侧下旋、右侧上旋、右侧下旋等。但它们的原理都是相同 的,即都利用了

14、“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的物 理知识。PART7 : 拉下旋的小技巧 大家都会很大力的拉球,可是仍然拉不起下旋球,原因如下:A.没有足够的挥拍加速空间。原因可能是整体起动太迟,当球已经到 达身边时才急忙起动,只好急收前臂迎球,球虽然被拉上,可是由于 挥拍的速度还没有出来,拉上也没有力量,即使你拼命加力收臂,由 于球已经脱拍,后面发多少力都没有意义的。所以你应该早些准备, 提早发力,但不要一开始就用尽所有力气,否则后劲不继,应该逐渐 加强用力,刚触球时才将最大的力量爆发出来。B.没有收前臂的技巧。1.快收前臂的技巧一:大臂跟小臂不要打得太 开,如果打开成180度,收前臂的起动会

15、很慢,特别是刚发力的时 候,从180度到135度是特别慢的,所以,前臂打开135度就够, 不要用什么国家队来质疑135度。2.快收前臂的技巧二:挥动大臂, 然后急停大臂,大臂急停时,你会发现小臂会自动甩收起来,停得越 急,小臂收得越快,就像双节棍。注意,这个技巧虽然可以让你快收 小臂,但大臂急停便不对小臂提供足够的支撑力 (手肘),所以大臂是 不能停得太急的,否则前臂虽然收得很快但它是虚快的, 你要慢慢调 整这个急停的度,不能太多不能太少,由于有了这个甩收的作用,前 臂收起来的初速便快很多,后面要加力收便容易得多。PART7 : 拉下旋的小技巧C.没有随送加速。不是击中球就当完成任务,如果你这

16、样想,很容易 就会动作做得不够完整,击中球时,还要继续向出球的方向推送,为 了较好的推送,右膝从向右转到向前,这样,整个右边就被推向前, 你的重心也会推向前,重心的转移要快。注意:幅度不用大,不可贪 心,太大也没有用因为手臂是承受不了太大的重心转移力量的,太大的重心转移会导致还原太慢。D.拉下旋球要用上海绵。下旋球多不向前走,你要努力迎上去,不要 怕大力撞走乒乓球,尽量想象用底板来拉球,这样才能好好用上海绵 的力量。注意:前臂不宜太早发力,迎上去的力量来自大臂,努力摩 擦推送的力量来自收前臂,收前臂的时候,手肘要向前送,感觉是追 着球来摩擦的。E.挥拍路线。由于下旋球不往前走,为了不漏球,挥拍

17、的时候,是故 意先挥大臂向前迎球,有了初速后才向前上收前臂摩擦的, 有人叫这 个做外弧摩擦。练习时,单独用手挥拍确实是这样的弧线的,可是, 如果你加上重心转移及转腰,这个大臂向前挥动的力量会受阻, 实际的挥拍路线, 有可能变成直线,甚至变成内弧,所以,你不必太过着意挥拍的弧线,能让你容易加速的路线就可以。PART8: 一个腰腿训练方法这几天跟绝对版主黄教练聊到半夜,再跟台湾一位专门培养小国手 的教练碰面深聊后,对于拉球的发力训练有了新的看法。首先引拍到挥拍全程阶段要先 学会放松。引拍时,先把身体重量压向右脚,感受压力之后,运用杠杆原理 先以右脚当支撑把重量顶回去(反作用力原理),使重心往左移动

18、,再利用重心往左的势能 来带动转腰带动身体,手臂放松不必刻意收缩,拍型保持不变,用身体控制方向跟弧度,爆发力自然就出来了。因为拉球站姿要配合击球方向左脚在前 右脚在后(3045度斜角),重心移动带动身体 迎前 也是要往 击球方向(左前)迎去。请注意您的左脚(以右手直拍为例)的前脚掌在击球前后不应该有明显的转动。引拍重心右移时,左脚跟可以离地膝盖稍微往右内屈。蹬腿前迎时,左脚前脚掌应该保持向前即可,右腿蹬出前脚掌踩稳向 前发力脚跟离地伸膝挺出右魏骨带动腰转,把右腰往左转正即可,不需要左右魏骨均量旋转。许多文章强调是挺右魏而不说是转魏,我想这就是其中的原因.开始的训练,可先从站远台开始 两人站右大

19、角打斜线,手臂放松不必刻意收缩,把球撞过去不带磨擦 把球挂高挂远.打球时 要有感觉是用到 右脚右魏腰的力量往上往左传达.击球时等球的下降期勇敢的由下往上打!PART8 : 一个腰腿训练方法1.站中远台是为了先把力量放大。2,先不带磨擦是为了先放松小臂。这样的训练 就会很自然的蹬腿转 腰。.站右大角的意义是,让您确实的把重心转移跟转腰的力量 带出 来。注意练习时 要由下往上 由右而左 击打 打出弧度 球的轨迹不 能低平,拍型固定腕部固定不要压拍用身体控球,若打不出斜线 代表重心转移跟转腰做的还不够确实。4,不要怕飞出去或者弧度太高一开始不要有打进台的压力 打的 越高越远越好。.使球吃透拍子打响(

20、打不出清脆撞板声声音就是不及格),尽量 把身体的力量找出来,一定要有用身体打球的感觉。感觉稳定之后 才可以加上磨擦。.建议力量先小后大,把动作做确实,身体摆动要等速,力量要均匀 不要瞬间加力。.做完此练习 手臂会酸 肩膀会酸 都是属于动作错误,酸的应该是 腿腰背。.这样的发力训练,不强调手的动作,不必特别强调蹬腿,您心理想 着要传递多少力量到腰手,相对的蹬腿力量就会有多大 很自然的. 刻意蹬腿反而不自然,动作不协调。.体会不到重心转移力量的人,可尝试把两脚站开些.一定要比肩 宽。(看看王大力的站姿).练习时 不主动收臂,小臂可以适当的微调 但是不发力。等发力 都顺畅了,最后再加上小臂发力收缩的

21、动作,练习中远台对攻,就会 发现,整个腿腰手的合力 力量惊人 且 稳定。.这个练习方法 不动手臂 也可以用来体会 迎前 的动作.PART9 :几个小技巧正手攻球定型方法端午节下午、晚上陪人打球,由于十分放松,正手攻终于定型了,收获很大,非常快乐。现与大家分享。一、用脚抢位跟着球动,用脚抢位。小范围用单步,中范围用跳步或者跨步,大范 围用交叉步。二、用腰引拍)右弓步,重心压到右脚前掌,注意身体下蹲并前倾。转腰引拍,胳膊基本不动,自然随腰转动到身体右侧,注意引拍不要过大,沉肩坠肘。三、转腰挥拍)转腰身体(胳膊和身体一体,胳膊基本不动)前迎,注意保持十分放松, 用腰控制方向。四、重心打球;身体转正时

22、,蹲开右脚,从右弓步到左弓步(不停地从右弓步到左弓 步,重心完全不断地转移),顺势微挥小臂击球动作十分小巧,并甩 一下手腕,紧一下手指,从而产生鞭打效应。注意在身前击球,产生 压住球、等球的感觉。充分印证了一一脚打七分,腰打二分,手打一分,而且主要还在手腕 和手指上。用身体打球的小方法离墙面或家具面一米左右,拍型与地面 45至80度,对着墙打,直 板可用横打,球不许着地,若能连续打 10个你就及格了。注意:拍 面绝不能冲天,只能冲着前下方,否则很好打,你若光用胳膊打肯定 打不了几个,只能用身体的柔力摩擦着打才行,这是练习用身体打球 的一个很好的方法,更是练习横板反手摩擦的好方法。快的方法唯快不

23、败。一、打上升期。二、加强摩擦、绝对力量、爆发力。三、小弓I拍,急加速且急制动。四、打直线,最短飞行距离。拧毛巾方法拧毛巾,有两种拧法。两种方法都可以把湿漉漉的毛巾拧成干毛巾。一种是拧的时候,毛巾逐渐离开身体往外,称为“外”;另外一种: 是毛巾逐渐靠近身体往里,称为“内”。“外”是反手发力模式;“内”是正手发力模式。用“外”方式拧毛巾的人,反手比较好,比较协调;用“内”方式拧 毛巾的人,正手比较好、比较协调;有时候用“外”,有时候用“里”, 正手反手都协调。鞭打的几种方法神农人家1、泼水。端起一盆水,从右往左上泼出去。2、打耳光。正反手打敌人的耳光。3、打得乐。小时候的游戏,不妨试一上。4、甩

24、鞭子。5、大踏步。大踏步甩手。源于生活,把这些感觉应用于乒乓球,高于生活。PART10 :唐建军博士十论教你怎样提高乒乓球技术1:练习优先论问题:乒乓球技术中存在种种的问题,想来可以归根结底地说以 下几句话:第一句话是:练的不够。(一个技术动作的重复次数不够) 第二句话是:少练而无法体会;(重复少使得体会的机会失去或减少) 第三句话是:无法体会不能对技术解释心领神会;(体会,即身体不会就不可能使技术在想法上做到所心所欲)。原因:问题的症结客观上:没有足够时间、方便的场地和适合的 练习对手。另外是在有限的练习条件下,主观上没有自觉地对每一次 击球所产生的各种感觉进行可能的辩识和分析, 只闷头练习

25、,不用心 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打球(不管比赛还是练习)时,留意每一板球,要记 球,要试图分析并尝试解决(这点很重要,而不是对问题进行情绪性 的抱怨)。不要怕在改正技术动作中出的一些错,进步往往就从这开 始。业余乒乓球爱好者要学会在有限条件下使自己技术提高效果最大 化。乒乓球技术提高策略之唐建军博士十论 2.矫枉过正论乒乓球比赛或练习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知道错,但往往又改不了或改 的不彻底。怎么办?告诉你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如果接发球经常从一侧出界,你就 想法子让球从另一侧出界,如果经常下网,你就想法子让球出界,如果下网你就想法子球出界,如此等等。在极端方法试一试,多体会肌 肉感觉,头脑的想法

26、可以尽量简单些,让动作的结果告诉你另一个极 端行为下回发生的事实是什么,这或许会使你对技术动作的使用有豁 然开朗的感受。这就是所谓的矫枉过正论。乒乓球技术提高策略之唐建军博士十论 3死线活练论 .单一线路上的技术练习最为常见,从形式上看,国家队员和一般业 余练习者基本一样,如正手斜线对攻技术练习,双方站在右半台对打 斜线。国家队员一次打个三、四十板,业余练习者也差不多。但事实 上国家队员和一般业余练习者在这个内容的练习上存在很大差别,他们是形同而神异。神异之处是:在定点、定线的上旋击球中,前者击球有若干主动的变 化:力量方面的轻、中、重变化,以及相应的击球动作大小的变化; 击球时间方面的上升前

27、期、高点期和下降前期变化,以及相应的步法 在近台、中台和中远台之间移动的变化。 这些变化都是为了适应比赛 的需要,是积极主动去提高用不同动作处理不同来球的能力。 练习形 式看似是一条“死线”,但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可以赋予它“活练”的 内容。而这样做的目的就使练习内容更接近比赛的实际。达到练约等于战,而不是练等于出汗或于战几乎无关。就乒乓球单一线路的技术练习而言,能够做到“死线活练”者,大约 会成为强手。乒乓球技术提高策略之唐建军博士十论 4.握拍决定论5乒乓球练习者往往会郁闷自己击球动作的“怪异”。尤其是做攻球、 拉球等技术动作时。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导致动作“怪异”的主 要原因是在不太起眼的

28、握拍方式上。仅以正手攻球为例来简单说明:直拍握拍食指过深,拇指过浅且 食指用力,由于拍形不能适当前倾,击球往往出界多。如果要避免出 界,必须用较大幅度的抬肘动作帮助使球拍拍面前倾, 故正手攻球基 本上就会有抬肘和翻肘动作。成人开始学习乒乓球时,没有打乒乓球一点概念,也没有人告诉 什么是正确握拍方法,又贪图一时握拍只痛快,因此,很容易留下怪 动作的“后遗症”。一段时间后再改,难。可能只能将错就错了。甚 是遗憾。因此,学习打乒乓球,看似不起眼的握拍方法,却对技术提高起 着重要的作用。乒乓球技术提高策略之唐建军博士十论 5.张弛有度论一 “击球动作紧张僵硬”;二“发力击球时却无力”;三“拉弧圈球 拉

29、的不转”等等,都技术动作学习中常见问题。一般的说法:是初学打球动作不熟所致。如果练了一段时间还是 如此呢?是力量不够,如果增加了力量练习还如此呢?是摩擦不够, 如果注意了摩擦动作还是如此呢?细想一下,问题症结之一是出在对技术动作在张弛关系的处理上。引拍紧张不能够给挥拍发力提供充分动力支持, 发力和摩擦效果 自然就差;引拍紧张导致重复性动作僵硬和失调。解决的策略:引拍时肌肉要适当放松(可能不习惯,使击球的失 误有些增加,可值得你去做),挥拍击球时加速发力。这一引一击, 一松一紧,使得动作有节奏和舒展,击球的良好效果就会显现。更重要的是:僵硬的击球动作和紧张过度的心理关联, 击球动作 的张弛有度则

30、和心理的张弛相呼应,张弛有度对技术在比赛中有效运 用非常重要。乒乓球技术提高策略之唐建军博士十论 6、以赛带练论因为是打业余乒乓球,不仅图个技术提高,还要图个赢,图个乐。球 友见面当然要叫叫板,打打比赛了。把有限的时间光用死练上,多冤。 还好,事实上在比赛中存在着完善和提高自己技术水平的可能性。就技术提高和打球图乐的完美结合而言, 业余球友也就可试试“以赛代 练” 了。怎么做?基本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1)就把一些比赛当作一种实战练习。可以在有一定压力下,打发抢、 打接发抢如此等等的技战术。并及时分析失败和成功之处,活学现用。 如此以来,体会才深刻,进步才显著。2)单一目的。如和某一对手比赛,就

31、是为了练正手冲弧圈球 (拉下旋 后再冲对方防过来的上旋球)。可以在一局中使用,也可以在整场中 使用。3)如果怕输,那就找个水平比你低一些的。 可以特别关注地试试自己的某一个技术或技术组合。看看效果。行,再逐步和厉害的对手比试 比试。.4)就是要和比自己强一些的对手比赛。此时千万别蒙了,千万别怕, 他也是人,也会犯错误。一定要看清和记住,他 (她)对自己都干了些 什么?为什么这么干?他想达到什么效果?达到了或没怎么达到。记住。下次你可能就会比这次少犯技术战术上的错误,少犯错误,就是 进步。没准会闹个“冷门”出来。业余时间打乒乓球,肯定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所谓基本攻的练 习,也不能奢望基本技术能够有

32、千锤百炼炉火纯青的工夫。技术基本 上能够满足和队友“礼尚往来”,尔后又能同“贬”同乐,够了。乒乓球技术提高策略之唐建军博士十论 7.朝秦暮楚论乒乓球技术提高的标准是能赢球。由于乒乓球技术细腻,每一个新异 的技术刺激都会给你技术的使用带来麻烦,使之发挥不了,导致输球。 所以,要能赢一些球,就要必须适应不同的技术打法,适应乒乓球中 那些基本的“新异性的刺激”,增加抵御和反击不同对手袭来的“怪 招”,战而胜之。如何做到这些呢?办法就是“朝秦暮楚”。所谓“朝秦暮楚”论就是练习对手千万别和一个人“从一而终”。 尽可能地和不同对手进行练习,和技术特点比较突出的对手练习,和 自己最讨厌的技术打法的对手练习。

33、 练习过程肯定别扭,不爽。别急, 慢慢地就会有感觉,有好转,这是进步。当然,你不是为了赢球吗, 当然要忍,这值得。乒乓球技术提高策略之唐建军博士十论 8、技术优化论乒乓球技术学习的数量和掌握技巧的程度一般是有限的, 每一个打乒 乓球的人都如此,不管是业余的和还是职业的。用有限的技术和技巧, 能不能赢更多的比赛呢?答案是:能。能的根据是:人们有意或无意地把试图把自己有限技术做到效益 最大化。有限技术的效益最大化,有现成的事实:打法,有若干技术 及特长技术组合成的打法。比如:在掌握了基本的发球技术、搓推等控制技术和拉球技术后。通 过比赛人们发现它们可以有不同使用策略(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人们

34、也知道个别技术虽有特点,但是不可能单一地去使用,必须组合 使用,而且是有针对性的组合使用才行。如果某种技术组合往往有效,你就信它,如此以来你就有了自己 特有的打法。而且根据不同对手进行的一些调整如果依然比较有效, 你就基本把自己有限技术做到效益最大化。 这,就了不起! 乒乓球技术提高策略之唐建军博士十论 9、合作破坏论 奇怪了:乒乓球技术提高中还有“合作破坏论” 一说?释疑:1)在练习的意义上。一般情况下都是在球友间进行练习,如果 练习中象比赛那样去打球,什么“声东击西”、“一棍打死”之类的 做法,从技术学习上看,肯定没法满对击球次数的基本需要,从练习 的心情上看,肯定不爽不痛快。所以,朋友间

35、的练习,往往力争做到合合美美的,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状态。此日:合作这样合作时间长了,我们身边就多一些“练习性选手”,中看不 中用。2)在比赛意义上,情况和练习截然不同了。一比赛,满脑子就一个字: “赢”。于是,“六亲不认” 了。练习时“温柔”没有了,比赛中不但“声东”还“击西”、往往恨不得“一棍打死”才好。此日:破坏。问题出来了:如果练习“温柔的合作”和比赛“残酷的破坏”有 如此大差别,练习还有什么意义呢?办法是有的, 就是在练习中运用“合作破坏”论。即练习60%-70%是要学习和提高技术能力,所以, 要保证一次上手练习有适当多的击球次数, 不然就无法学习了。与此 同时,在基本回合有了后,也有了

36、手上的感觉,在一个多次击球的回 合中要添加20-30%的“破坏”性因素,打的狠一点、刁一点。单一 技术单一线路上的练习可以如此,结合技术的复线练习(有规彳的)练习也可如此。另外还要随水平的提高增加无规律性练习内容。 这样做, 就是使自己的技术中看更中用。乒乓球技术提高策略之唐建军博士十得意忘象论乒乓球技术学习的数量和掌握技巧的程度一般是有限的, 每一个打乒 乓球的人都如此,不管是业余的和还是职业的。用有限的技术和技巧, 能不能赢更多的比赛呢?答案是:能。能的根据是:人们有意或无意地把试图把自己有限技术做到效益 最大化。有限技术的效益最大化,有现成的事实:打法,有若干技术 及特长技术组合成的打法

37、。如:在掌握了基本的发球技术、搓推等控制技术和拉球技术后。通过 比赛人们发现它们可以有不同使用策略(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人 们也知道个别技术虽有特点,但是不可能单一地去使用,必须组合使 用,而且是有针对性的组合使用才行。如果某种技术组合往往有效,你就信它,如此以来你就有了自己 特有的打法。而且根据不同对手进行的一些调整如果依然比较有效, 你就基本把自己有限技术做到效益最大化。这,就了不起! 乒乓球技术提高策略之唐建军博士十论十、得意忘象论(二) 有网友发帖子问:打乒乓球的最高状态是什么?答案之一:“得意忘象”。我发了关于乒乓球技术能力提高的九个帖子,就提高乒乓球技 术能力提出一些想法和大致

38、的做法:之一是谈多练 (巧练)的;之二是 谈如何纠正错误动作的;之三是谈练习方法要领的;之四是谈结构功 能的(我们的许多技术动作问题都可以在握拍上找到答案,往往握拍 的结构决定了击球动作的结构,击球动作结构好坏程度又决定其击球 效果(功能的实现);之五是谈击球动作的放松问题,再加一句,放松 不仅有助于动作协调,适当放松的肌肉还有助于能够仔细体会比较丰 富的触球感觉。之六谈的是练习方式的广泛化 (以赛带练);之七是谈 练习对手多样化;之八是谈别把练习和比赛割裂开来; 之九是谈有限 技术效益最大化。上述九个帖子的想法和做法不管能够实现多少,有一定基础的人 基本都可以步入乒乓球的新境界:“得意忘象”

39、。差别在程度上,有 的人基本上完全是,有的人有时是,或某一技术是。“得意忘象”什么意思?就是技术动作在比赛已经不怎么需要考虑了,技术动作已经自动地成为了战术和计谋的工具, 这个工具一般 情况下是不会出问题的。具体讲:正手冲。比赛时是要发挥它的巨大 杀伤力来直接得分,至于拉的动作,已经自动化了,你已经不需要要 注意它的动作形式,你的注意只是在如何直接得分上了。比赛中“得意忘象”的感觉很好,似乎可以“随心所欲” 了。有, 有一些,或就有一下,都好。补论:得技得道论情况好的话,乒乓爱好者可能会获得两种境界:一是所谓发现“窍门”。就是在反复练习和比赛后,即发现了一 些技术及在战术使用上的种种小“窍门”

40、。这时你在技术及在比赛的 战术使用上,有不错的感觉。这算是“得技”。二是所谓有所“顿悟”。就是在技术及在战术使用得“窍门”的 基础上,反思自己而又反观他人技术及其战术使用,发现作为人,在 实施某种技术及其战术时,在一分得失产生时,其技术动作、体态和 心思往往有着某种共通的东西,你发现在比赛中对手(或者你面对的 人)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把握的,感到了可以抓住乒乓球游戏中对手 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开始认识到赢技和赢人有些不一样。由此感受, 这算是“得道”。.当然,“得技”打开的是一扇通往“得道”门,而且“道”在“技” 之上。得技者,心思在技,一方行;得道者,心思在人,天下行PART11:正手攻球提高篇

41、打了 N年的正手攻球,本来以为自己全身都放松了。身体也协调了。拉球也很暴了。和高手过过招吧!哪知道?怎么能像以前的技术那么 运用自如啊? 一发大力身体还是僵硬的。一连续起来还原还是慢的。 判断还老出问题。接球质量也不高了。控制的感觉居然全部飞走。输 的一塌糊涂!后来想了好多天,也练习了很多天。发现了很多从来没 有发现的毛病,或者说一直都没有解决的问题。不知道您是不是也存 在这样或者那样的毛病而影响了您的进步速度呢?第一,腰带手臂腿没发力开始学习的时候确实是这样学习的。 也一直这样打了过来。但是其他 的技术有了提高,可是对攻没有提高,也就是说协调能力和控制能力 没有提高上去。每次打的时候都是腰带

42、着手臂走,向左前上方挥拍。收臂。可是忽略了以个问题,左前上方那么大的角度我到底更应该靠 近哪个方向?-手臂,收到眉心。教练这么教,就这么练习吧。 注意转腰,于是腰就开始动了。现在打球动作看起来是很好。但是内 在的感觉一点都不好。打球的时候我们是不是更应该注意下内在的感 觉呢?那天用直板陪学生的时候突然间发现: 原来自己的腰和腿发力 的顺序出现了错误。腰先带动手,这样就导致腿发布上力量了。正确 的应该是腿蹬腰转带动小臂。第二,身体重心转移出现了问题开始阶段:手臂匀速收,腰也匀速转,大臂也不放松,打时间长了就感觉腰和大臂一体了,形成了腰带小臂走。再打半年又变成了身体带 动小臂走了。现在能感觉到手腕

43、的控制更亲切些。可是手指的力道还 是不好,感觉也不明显。也许是功力没有达到相应的境界吧!现在看到很多朋友也和我开始的时候一样练习,不同的是他们总是这 样的练习。其实对于以个初学者那些理论一点问题都没有。 教练教的 也都是对的。但是大家忽略了内在的感觉。手臂匀速收!你还怎么控 制力量和速度?怎么灵活的控制。你还怎么能在瞬间把球控制的很严 密。让球稳定起来!另外,你有专门的时间来练习你单面收臂的摆速! 哗有!都哗有丫!最后打的年头多了,也形成了一样的动作。但是你 自己内在的感觉是不是有问题!你能感觉到舒畅自如的感觉吗?你能 收发自如吗?如果不能,你的重心就出现了问题。你重心过于从右向 左移动了!也

44、就是你重心移动的太大了。把身体的力量给压住了!不 能在短时间内发出来。第三,你的还原出现了问题第一次拉球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动作怎么不拿么自然, 直到现在也没有 改的太好。主要就是疆,身体放松的时间不够多。时间差不够大。时 间点不对。引拍得时候应该放松,发力结束了应该放松。可是每次还 原的时候还需要用力,引拍也需要少些力量来把拍特意的引到相应的 位置上,要不就出错了。这样一来还原还能快?不能了吧!不能了! 怎么解决还原的速度问题!如何更好的解决还原的问题?这里应该是具有一定的基础(能在不同的速度下以同样的速度把球打 过去,不同的落点能以相应的节奏和速度打到对方相应的位置上)的 球友才能完成。正手攻

45、球,平时的对攻在比赛中根本就用不着,但是 为什么还需要练习呢?还需要那么多的时间练习呢?因为正手攻球 的动作是很多正手基本功动作的框架。拉球和攻球的身体应该是一种 相近的感觉,很多人都是拉球和攻球时两种动作 -两种感觉。两种动 作是对的,但是两种感觉就不对了,那么你正手的对攻练习再多的时 间也是事倍功半。正手攻球最重要的-这需要一定的功力才能达到和做到的。但是如 果你达到了这个阶段,你能做到的时候你还不做到,那么你正手攻、 拉,冲的杀伤力准确度,控制能力就会下降。就会感觉到心中没谱, 手上没数。可能是我说的有点多。但是不经过这样的洗礼不会对以下 内容有很深处的理解。正手攻球动作中:站位不能太近

46、台,因为你需要足够的空间控制、发 力和调节。引拍要放松。发力要集中,之后还放松。这里面,注意腰 腿的协调一致性。统一不可分割。把正手攻球分为三个阶段:1.判断、碎步调整站位,2.弓I拍,3.挥拍 击球和还原成基本状态。这里面如果吧动作时间分 12份的话那么1 应该占2份,2应该占6份,3应该占4份。可以简单的理解成:引 拍的时间占23 ,挥拍击球到还原,只占13 ,这就要求大家在打完 球时不能再“照相” 了。需要马上还原。最后一点:还原的位置。看高手打球就感觉画弧,动作出现绕圈状态了。其实是因为打完一板球需要还原,而这个还原点整好在身体附近,偏正手一侧。这样更有利于反手和正手的衔接。平时打球的

47、时候多练习一些东西,比赛的时候就能看出自己练习的效果了。4转自博乒网湖北站站长&博乒网乒旅站副总监神农人家版主PART12:弧圈出手动作的“七字诀” 我们知道,每个技术动作都是由四个基本环节构成的,这就是准备、 引拍、击球、还原,任何技术动作都离不开这样四个基本环节。 但是, 四个环节中,对技术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击球这个环节, 我们叫它核心 环节。许多帖子对核心环节都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讨, 尤其是对弧圈 技术的击球动作讨论都比较充分,这对我们怎么样来认识弧圈技术起 到了很好的作用,看了大家的帖子,对我也有很大的启发,今天,我 就从“击球”这个环节,来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提供给大家参考。先提供给大

48、家七个字,来描述“击球”这个环节的技术动作,然后再 适当展开讨论一下。这七个字就是:蹬、送、扭、转、甩、收、拧。 它是根据弧圈击球动作的基本结构和用力的基本顺序来进行总结和 描述的,尽量把击球过程复杂的动作用简单的一个字来概括,这样便于大家理解和记忆,也便于在练习中提醒和暗示自己。蹬一一弧圈击球动作的起点,也是用力的发端。在准备和引拍两个环节中,身体重心已经适度下降,全身象弹簧一样 得到了压缩,力量得到了积蓄。从“蹬”开始,身体进入了另一个阶 段,也就是身体的展放和重心转移及力量的释放阶段。蹬也是对动作 的一个基本的描述,指的是前脚掌的用力方式,其方向是与引拍的方 向相反,即向前上方向。同时,

49、也包含了将原来微屈的膝关节蹬伸的 意思。值得强调的是,蹬所描述的主要是与握拍同侧的脚腿的运动形 式,而不是对两脚动作的整体描述。因为发力和拉球的腿部动作,主 要是由握拍同侧的脚来承担和实现的。另一只脚只起着配合的作用。扭一一扭腰。为什么不用“转”而用“扭”来描述腰部的动作呢?主要考虑到我们 对中国文字的字面形象理解。“扭”字说明腰部运动的复杂,是使用“转”字而无法达到的。转有平转,向上转,向下转,向左转,向右 转等描述方式,但“扭”,初了转动之外,还涵盖一些复杂的运动方 式。而拉球中的腰部运动,就是复杂运动的表现形式,仅用“转”字 来描述是不够的。那么,拉球时腰部是怎么样运动的呢?这要从引拍最

50、后结束时的动作 状态说起。我们可以体会一下引拍结束时,腰与魏究竟是一个什么样 的关系。这时,握拍一侧的腰部由于引拍动作的完成将会使一侧的腰 与魏关节收得很紧,而另一侧的腰部将会适度的放开,身体的重心也 落在了与握拍同侧的脚上,同时,握拍同侧的腰也会随引拍向后的动 作而出现向下向后的转动,从而使整个腰部的形态出现了同时在三个 不同空间上的运动(即人体的三个基本轴:冠状轴、矢状轴、垂直轴) 因此,用“转”字来描述腰部的运动是很难全面概括的,这是其一。其二,击球时,腰部的运动同样也是在上述三个不同的空间上展开的。首先是握拍一侧的腰部向前、向上、向内的复合性的扭转,这样的描 述,即是顺序上的排列,也是

51、方向上的说明,任何方向上的颠倒,或 一个方向、或两个方向上的转动都是欠缺的和不完善的。此时,另一 侧的腰部运动亦同时进行,随着同侧魏部的向后运动,原来打开的腰 随击球动作的开始而主动收缩,两侧腰部呈现出不同的运动状态, 握 拍一侧的腰部在不断的向前、向上、向内运动,非持拍一侧的腰部则 不断的向后、向下、向外运动,这一 “放” 一 “收”,将取决于你拉 球的质量,只有拉球一侧的腰部动作,你拉球的力量也会大打折扣, 只有学会这一 “放” 一 “收”,你的魏关节的力杠杆作用才真正的发 挥了作用,你的送魏和扭腰才会具备了实际的意义,不然,动作的连 贯性和力量的传递到此就已经终结, 下一步,你就只能依靠

52、手臂的力 量了。这就是我们许多球迷朋友追求转腰,但见不到效果而百思不解 的地方。两侧的腰部同时在围绕身体的垂直轴作不同方式的运动,这种动作的复杂性,决定了腰部运动的难度,而没有腰部的参与,腰腿的力量就 用不上,拉球的质量就无法谈起,因此,可以看出大家对拉球腰部动 作的讨论是抓到了拉球技术的根本。 但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关注握拍 一侧拉球腰部动作的同时,还要更关注另一侧腰部的动作配合,不然, 不要说你拉球应有的力量出不来,就是动作的协调性和还原也会受到 很大的影响,这是我看了大家的帖子后感觉到已经被忽略了的细节。腰部动作是躯干动作,没有腿和手动作那样明显的外部表现形式, 也 就是说外显性、直观性不

53、强,动作内隐的成分大,主要是腰部的肌肉 群的收缩运动。越是这样的动作,就越需要从动作的机制上进行了解, 要多加强动作结构上的分析,上面我所分析的这些内容,还需要大家 在实际的练习中反复去体会和琢磨。对优秀运动员动作的观察也是方 法之一,但要注意每一个优秀运动员,都会有自己的动作特点,尤其 是对有些特殊的动作,要进行过细的分析,不要盲目的去模仿。比如 波尔的挺身式的高吊,如果按照传统的训练要求和一般的动作分析, 都是不可取的。为什么在波尔的身上却显得那么潇洒自如, 这与他平 时的训练有关,也于他使用技术的技巧有关,与他所形成和具备的打 法有关。大家都会说,存在就是道理,但反过来说,如果波尔再完善

54、 一点,技术动作更合理一点,不就会更具备优势了吗。大家在观察时, 我建议还是多看看我们国家的优秀选手,因为中国运动员是通过严格 的系统训练若干年,技术动作是比较完美的。转一一转肩。转肩的动作与魏的动作基本一致, 注意,这里描述的是肩部的运动而 不是肩关节的运动,因而肩部的运动仍然属于躯干的运动。 如果我们 解决好了对魏部和腰部运动的认识问题,肩部的动作也就迎刃而解 了。甩一一整个上肢的运动方式。我们知道,拉弧圈需要的是快速的运动方式,快速的运动方式需要的 是快速的力量。由蹬、送、扭、转所合成的力量传递到上肢时,要转 变成快速的力量,就需要上肢的发力技巧,如果上肢不具备这样的技 巧,力量虽然凝聚

55、起来,却仍然得不到发挥和体现,那么,前面的努力又算是白费了。研究弧圈手臂的运动方式,可以用“甩”字来形容, 甩是一种“鞭打”爆发式的用力方式,说明了力量在积蓄后瞬间释放 的效能。由于关节构造的原因,这样的方式在踝、膝、魏、肩(指上 肢带关节)等关节上是不能完成和实现的,但在手臂的运动过程中可 以充分的得到体现,主要是因为肩与大臂连接的肩关节具备这样的运 动功能。由于肩胛骨(肩部)的运动可以增大肩关节的运动幅度,而 且能使关节盂始终与肱骨头保持在方向上的一致, 这样就更加有利于 上臂的运动。从关节构造上分析,肩关节属于人体的自由上肢关节,它是多轴关节 中运动功能最完善的球窝关节,可以进行任意方向

56、上的运动,即可绕 冠状轴作屈、伸运动;绕矢状轴作外展、内收运动;绕垂直轴作旋转 运动;还可以作环转运动。肩关节的这种关节上的特点对我们掌握高 难度的技术提供了物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 同时,也会带来因对动作 缺乏正确理解而容易出现错误动作的麻烦(比如抬肘等)。肩关节是 上肢最大的关节,也是人体中最灵活、但稳固性较差的关节。其原因 是关节头与关节窝的面积较大,关节囊薄而松弛;关节韧带少而弱。此外,肩关节前下方没有肌肉覆盖和韧带加强成为关节的最薄弱部 分,肱骨头容易从此滑出,用力不当和用力过猛也容易使关节囊表面 和韧带受伤,因此,在技术动作不熟练或准备活动不充分的情况下一 般不要随便发力。由于拉弧圈

57、的力量较大,在练习中也要注意持续的 时间不要过长,当体力下降和精力无法集中的情况下可以转入其它内 容的练习,以免出现伤害事故。提高挥拍动作的速度和质量,手臂除了要采用“甩”的方式来释放下 肢和躯干积蓄的力量外,还与充分发挥手臂本身的肌肉收缩的力量有 密切的关系。要做到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拉球前手臂肌肉的自 然放松,不能放松,就不能有效的收缩,凡是发力出现问题的,我们 都可以从拉球之前手臂肌肉是否放松上来寻找答案。关于这一点,今后我会在其它的文章中再进行说明。如果说你还不会处理好腰部以下 的力量传递,或者说处理得不是很好,也不要失去信心,只要你的手 臂动作运用合理、恰当,仍然可以利用上肢的力

58、量将球拉转,从而也 可以弥补你身体发力不足的问题。当然,你努力的方向还是要学会利 用全身的力量来投入拉球的技术动作, 能改进一点,就会离理想的目 标靠近一步,你的弧圈质量也随之会有明显的提高。发力顺达通常是建立在轻松自然的动作基础之上的, 如果你的上肢无 法放松,那么,从下到上身体各个部分的协调配合也就子虚乌有了, 要知道这才是发力的大忌。如果你达不到发力顺达这样的境界, 平时 练习时就不要盲目的去练习发力,而要把主要精力放到改进弧圈的技 术动作上来,要明白,发力的程度是与技术的熟练程度始终是成正比 的。要使全身的力量整合起来,就需要身体各部分的高度协调,真正 做到这点,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59、需要坚持长期和不间断的反复练 习,才能水到渠成。收一一前臂的加速运动。前臂在弧圈技术中的重要作用大家应该是比较清楚了, 前臂的加速运 动是全身力量的最后体现,整个拉球动作的质量高低与前臂的加速运 动有直接的关系。在整个上肢“甩”的过程中,前臂已成为鞭打动作 的末端,凝聚的力量也将由此传递到球拍而作用到球体。前臂的这种 加速已经成为弧圈动作的基本特征, 只要我们一提及弧圈技术,就会 立马联系到前臂的加速运动,这就说明,强烈的上旋旋转是于挥拍的 加速运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没有这样的加速运动,就不可能产生 区别快攻动作的弧圈技术。那么,前臂的加速运动从哪里来,除了由以肩关节为轴的上肢“甩” 的发力

60、方式外,还与引拍时处理好大、小臂的关系有关。拉球的引拍 与快攻的引拍在大、小臂的关系上有明显的不同,快攻引拍时,大小 臂之间都有一个角度上的要求,也就是说,要保持击球动作的小而快, 并抢在上升期或高点期击球将球击出,必须要控制动作的幅度不能过 大。而拉弧圈的引拍,小臂伸得较直,这样就使击球动作的半径加大, 在上肢“甩”的过程中,再利用肘关节的骨杠杆作用,形成以肘关节 为止点(近固定)的运动形式,即我们通常说的二次加速。看上去是 前臂的动作,但从肌肉的起止和工作条件分析,主要涉及到上臂。关 于肌肉的运动这里限于篇幅,也就不多说了,今后有机会再进行必要 的介绍。这里需要讲清楚的是,小臂的加速动作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