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国京剧一、京剧的发展史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簧”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京剧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即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划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的思想感情。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京剧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京剧角色
2、可分为:生(男人)、旦(女人)、净(威猛的男人,别称花脸)、丑(男、女人皆有,别称“小花脸”)四大行当。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各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中国京剧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中国的“国粹”。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徽四大徽班进京后与昆曲、汉剧、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徽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京演出,同来自湖北的汉调(汉剧)艺人合作,相互影响,又接受了北京剧坛的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
3、法,并吸收了弋阳腔、乱弹等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发展成为京剧。其音乐基本上属于板腔体,唱腔以徽调的二黄和汉调的西皮为主,所以旧时称之为“皮黄”。另有西皮反调(即“反西皮”)、二簧反调(即“反二黄”)以及南梆子、四平调、吹腔、高拨子、南锣等唱腔。伴奏乐器以京胡为主,二胡、月琴、三弦为辅。有的唱腔及乐曲以唢呐、笛等伴奏。打击乐器有单皮鼓、檀板、大锣、小锣、铙钹、堂鼓、星子等。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并重,常用虚拟动作,重视情景交融,声情并茂。京剧自产生以来,曾有过许多名称,如“乱弹”、“簧调”、“京簧”、“京二簧”、“二簧(二黄)”、“大戏”、“平剧”(北京曾称为北平)、京戏等。京剧传统
4、剧目有上千个,流行的有将相和、群英会、空城计、贵妃醉酒、三岔口、拾玉镯、打渔杀等。这类剧目据估计大约有200余出,例如宇宙锋、玉堂春、长坂坡、群英会、打渔杀家、五人义、挑华(滑)车、打金枝、拾玉镯、三击掌、六月雪、四进士、搜孤救孤、秦香莲、打严嵩、挡马、金玉奴、樊江关、野猪林、八大锤、空城计、霸王别姬等,其题材和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文戏、武戏、唱功戏、做功戏、对儿戏、群戏、折子戏、本戏等。各种形式的剧目,统称为传统戏。京剧流播全国,影响甚广,有“国剧”之称。以梅兰芳命名的京剧表演体系被视为东方戏剧表演体系的代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的多种艺术元
5、素被用作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展了京剧现代戏。2006年5月,京剧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京剧的唱腔京剧的唱腔分为“二黄”和“西皮”两种声腔。“二黄”是一种节奏舒缓、旋律平稳、唱腔较为凝重、浑厚、稳健的声腔,适合表现沉郁、肃穆、悲愤、激昂的情绪。“西皮”是一种节奏紧凑,旋律起伏变化较大,唱腔流畅、轻快、明朗、活泼的声腔,适合表现欢快、坚毅、愤懑的情绪。三、京剧的场面京剧的乐队称做“场面”或“文武场”,管弦乐部分叫做“文场”,打击乐部分叫做“武场”四、京剧的行当(角色)京剧在塑造人物方面有其独特的造型语言。它把不同性别、性格、年龄、身份的人物
6、划分为不同的行当。一般分为生、旦、净、丑四行。“生”是男性正面角色,“旦”是女性正面角色,“净”是性格鮮明的男性配角,“丑”是幽默滑稽或反面角色。每种角色又有表明身份的脸谱、扮相等。京剧人物造型形象鲜明、风格多样,有强烈的剧场效果,常常更易于激起观众的欣赏兴趣。京剧中的生,指是男性角色的统称。根据角色的年龄、性格、表演特征、外部形象等方面,大致可分为“唱功老生”、“做功老生”、“文武老生”、“末”、“外”、“长靠武生”、“短打武生”、“红生”、“娃娃生”、“小生”、“武小生”、“纱帽生”、“扇子生”、“翎子生”、“穷生”等.老生,顾名思义就是中老年男子角色,在剧中多扮演正直刚毅的人物形象,例如
7、京剧伍子胥中的伍子胥.他们演出时要戴挂在耳朵上的假胡须,在京剧的行话中也叫图一图二髯口,因此还专门有一套髯口上的表演功夫。胡须的颜色表示了人物的年龄。京剧四郎探母中的杨四郎年约三十岁,所戴胡须为黑色。京剧秦香莲中王延龄年约六十,所戴胡须为白色。老生在剧中一般注重演唱和细腻表演,唱腔上也最为丰富。台词用京剧中的韵白来表现,演唱用真声,风格刚劲、挺拔、质朴、醇厚,动作造型也以雍容、端方、庄重为基调。(图一)图三图四与老生相对应的是小生,在京剧中指青少年男子角色,他们在剧中的动作造型儒雅倜傥、秀逸飞动。在演唱上采用真假声结合的唱法,演唱风格华美和明亮。例如京剧白蛇传中的许仙。(图二)武生是指扮演剧中
8、年轻的男性武将,他们用高超的武打技术来展示剧中人物的武艺高强。不重演唱,注重武打动作的娴熟和技巧的难度。例如京剧长坂坡中的赵云。(图三)京剧中把女性统称为旦,其中按照人物的年龄、性格又可细分为许多行当,饰演大家闺秀和有身份的妇女称为正旦,正旦在京剧中俗称青衣,这就是因为正旦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的长衫而得名。京剧窦娥冤中的女主角窦娥就是典型的青衣角色。青衣的表演庄重娴静,秀雅柔婉,以唱功为主,一般说来,青衣的唱腔旋律优美,细腻婉转。(图四)旦行中的花旦,多扮演天真活泼或放荡泼辣的青衣妇女,在表演上注重做工和念白,例如红娘中的红娘。(图五)服,她们多在剧中扮演女侠、女将甚至女仙、女妖等。武旦和刀马
9、旦的表武旦和刀马旦相当于生行中的武生,扮演的是擅长武艺的青壮年妇女,装扮和武生差不多,也扎靠图五图六图七演往往还伴随着热闹的锣鼓点,烘托场上的气氛。(图六)老旦,指在剧中扮演老年妇女的角色行当。为突出老年人的特点,走路迈一种沉稳的横八字步,服装色调为色彩偏暗的秋香色、墨绿色,演唱用真声表现。(图七)图八在京剧中,净角是舞台上具有独特风格的人物类型,脸部化妆最为丰富彩。净因面部化妆要用各种色彩和图案勾勒脸谱,所以又俗称大花脸。(图八)一般扮演品貌或者性格有特点的男子,在京剧中多为将军、神化人物或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虽有文武善恶之分,但在性格气质上都近乎粗犷、奇伟、豪迈,因而在演唱上要求用真声演唱
10、,音色宽阔洪亮、粗壮浑厚,动作造型也要求粗线条,气度恢宏,以突出扮演人物的性格和声势。(图九)净之名源于宋金北杂剧中的“副净”。原本扮演以插科打诨、滑稽调笑为主的喜剧角色,后世渐专工扮演性格粗犷、性情豪放、形象高大的男性角色。在舞台上,以宽宏厚实的声腔,大幅度的身段动作,刻画粗犷、豪放的人物形象。讲究工架大,勾大花脸的脸谱。净行中根据人物的身份、性格、年龄的不同分为“大花脸”、“二花脸”、“武净”等行。大花脸:亦名“黑头”、“铜锤花脸”。戏曲行当名。属“净”行。在舞台上常扮演地位较高、举止稳重、性格憨直、具有正义感的人物。如铡美案中的包公。二花脸:亦名“架子花脸”。为了区别于以唱为主的“大花脸
11、”,故称以做功为主的净角为“二花脸”。戏曲行当名。属“净”行。在舞台上,大多扮演性格勇猛、豪爽、粗鲁的人物。如长板坡中的张飞。丑京剧行当名。从宋元杂剧到现代,各戏曲剧种都有这一行当。因为在鼻梁上先抹一小白粉方块,然后勾画脸谱,所以俗称“小花脸”以区别于“大花脸”。又同净行中的“大花脸”、“二花脸”并列,故又俗称“三花脸”。在舞台上,专门扮演行动滑稽、语言幽默,相貌丑而不怪,很风趣的男性角色。有时也扮演性格奸诈、内心险恶、悭吝卑鄙的人物。根据人物的性格、年龄、身份,丑行又分为“文丑”和“武丑”两大类。文丑:戏曲行当名。属“丑”行分支。同“武丑”相对,专门扮演为不具备武艺,或在舞台上不作翻腾、跳转
12、一类技巧表演的角色武丑:戏曲行当名。属“丑“行分支。“同”文丑相对,在舞台上专门扮演武艺高强、性格机警、动作灵敏的滑稽人物。如十五贯中的娄阿鼠。方巾丑:亦名“褶子丑”。戏曲行当名。属“文丑”行。在舞台上大多扮演头戴方巾的文人,如衙门书吏、谋士、儒生,俗称“丑公子”。如群英会中的蒋干。丑行的化妆虽与大花脸有点相象,可是他的表演风格却完全不同,有点像夸张的漫画。丑角的出场常会带来满堂的笑声。(图十)丑分文丑和武丑两类。武丑扮演的经常是一些机警风趣、武艺高超的人物,象绿林好汉、侠盗小偷等等。文丑经常扮演花花公子、狱卒、酒保、更夫、老兵等。不管文丑或武丑,虽有文武善恶、身份高低之分,在剧中都是幽默、滑
13、稽的喜剧人物,也并不都是反派。(图十一)图九图十图十一京剧的行当是经过长期的提炼和规范,突出人物的内在特征,把人物的内在特征加以外化而形成的,是京剧与其他戏剧形式不同的重要特征五、京剧的脸谱什么叫脸谱?京剧脸谱,是指中国传统戏剧里男演员脸部的颜色化妆。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为采用某些色彩的。红色脸谱:一般表示忠勇侠义,多为正面角色。如关羽、妾维、常遇春,其他表示讽刺意义,假好人;黑色脸谱:一般表示刚烈、正直、勇猛甚至鲁莽,如包拯、张飞、李逵等;黄色脸谱:一般表示凶狠残暴,如宇文成都、典韦。蓝色或绿色的脸谱:一般表示一些粗豪暴躁的人物,如窦尔敦、马武等;白色的脸谱:一般表示阴险
14、奸诈;刚愎自用,奸臣、坏人,如曹操、赵高等。紫色一般表示:刚正威武,不媚权贵。金色一般表示:神仙高人,猛将。银色表示神仙,妖怪。绿色一般表示:勇猛,莽撞,绿林好汉。五、京剧四大流派(四大名旦)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评选“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活动,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当选,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1、梅派梅兰芳【人物介绍】梅兰芳(公元18941961年),名澜,字畹华,工旦。出生于梨园世家,祖籍江苏泰州,生于北京,长期居于北京。在京剧表演艺术上精心钻研,勇于革新,创造了很多优美的艺术形象,发展了大量优秀剧目,改革与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
15、,世称“梅派”。国内观众对其十分欢迎和喜爱,“梅派”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梅兰芳八岁开始跟吴菱仙学艺,后来带艺搭入“喜连成”科班,随后又在“翊文社”、“双庆社”、“喜群社”、“崇林社”等班社演唱,不久自成剧团,一直担任主角,声名大震。一九一九年曾到日本,一九三零年曾到美国,一九三五年又到苏联,受到世界戏剧界的尊崇。与苏联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德国的布莱希特并列为世界戏剧艺术三大表演体系的代表人物,成为蜚声国际的世界名演员。在国内舞台上,他和杨小楼、余叔岩被誉称为“三大贤”;又和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被誉为“四大名旦”,名列榜首。梅兰芳不但为后人开创了广阔的艺术道路,还是我们做人的楷模。他一生谦虚谨慎
16、,不骄不躁,凡事先想到别人的难处。一九三七年日本侵略中国,他在上海八年不登舞台,并蓄须明志,忠贞不屈。他爱憎分明,骨气凛然,称得上是我国第一爱国艺人。2、程派【人物介绍】程砚秋程砚秋(19041958),工青衣。满族,生于北京。6岁学艺,11岁开始登台,12岁参加营业演出。先后师从众多京剧名家,并广泛涉猎文学及多种艺术。其表演艺术突飞猛进,声誉日隆。他的表演功力非常深厚,表情细腻,艺术上富于独创性,逐渐形成了个人的艺术风格,创立了“程派”。程砚秋擅长演悲剧,编演过鸳鸯冢、荒山泪、青霜剑、英台抗婚、窦娥冤等戏,大多表演封建社会妇女的悲惨命运。3、尚派尚小云尚小云(19001976),河北人,幼入科班学艺,14岁时被评为“第一童伶”。初习武生,后改正旦,兼演刀马旦。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四川省农产品购销合同范本
- 2025企业借款协议合同范本
- 2025 果园、草地承包合同
- 房屋租赁合同范本范本
- 政府采购委托合同范本
- 市区房按揭贷款购买合同
- 租房看房协议书范本
- 2025信息技术服务购销合同范本
- 2025专利权许可合同样本
- 2025年03月浙江丽水市龙泉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7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项目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及职责
-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下第六单元《统计与概率》单元集体备课整体教学设计
- 工业设计项目报价单模板
- 手术前呼吸功能评估
- 针灸优势病种
- 中华八大菜系-闽菜
- 基于单片机的恒压供水系统设计(附原理图、程序清单及外文翻译)
- 《中医诊断学课件》
- MQL4命令中文详解手册
- 保安外包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