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资料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训练资料 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可修改编辑 第 1 页,共 93 页精选资料 全力中意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善教学模式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 绪论 一,园林进展的四个阶段 1, 第一阶段 原始文明阶段 原始文明对园林具有孕育作用; 原始社会时期(有用第一,消遣其次,雏形) 2, 农业文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进展快,完善之前,向观看,观看变化漫长) 规整式园林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 风景式园林 中国古典主义园林 风格特点彼此各异的世界三大园林体系的形成: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
2、系和中国园林体系; 3, 工业文明阶段 工业文明促进了城市园林化和自然爱惜区园林的形成工业社会时期 18 世纪后 19 世纪初,现代园林的起源 此时期的代表人物:奥姆斯特德,开创自然爱惜和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者之一;代表作:世界最早的城市公 园之一 纽约 “中心公园 ”;同时创办景观规划设计专业; 4, 信息文明阶段 信息文明确立了生态园林目标; 二次大战后至今,后现代园林时期(生态平稳,改善人类环境,广义园林扩大)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 可修改编辑 第 2 页,共 93 页精选资料 1, 依据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 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的创设山水地貌,配以
3、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自然山水风景缩移 模拟在一个小范畴之内;人工山水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 自然山水园: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 2, 依据园林的隶属关系 按园林隶属关系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 ( 1 )皇家园林 古籍里称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属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有; 皇家园林按使用情形的不同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等; 大内御苑:即皇帝的宅园,建制在皇城和宫城之内,紧邻皇居或距皇居很近,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 行宫御苑,离宫御苑:建在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漂亮的地方,或者远离都城的风景地带; 不同点:行宫御苑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
4、期驻跸之用;离宫御苑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 内相联系的政治中心; ( 2 )私家园林 私家园林属于民间的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古籍里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等; ( 3 )寺观园林 各种宗教建筑的附属园林; 另外仍有:陵寝园林 是为掩埋先人,纪念先人实现避凶就吉之目的而特地修建的园林; 3, 造园四要素:山,水,植物,建筑 4, 中国古典园林是世界园林进展的其次阶段 中国古典园林大约从公元前 11 世纪的奴隶社会末期到 19 世纪末叶封建社会解体;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进展历史分为五个时期: 1 ,生成期 园林产生和成长的幼年期,相当于殷,周
5、,秦,汉时期; 2 ,转折期 相当于魏,晋,南北朝; 可修改编辑 第 3 页,共 93 页精选资料 3 ,全盛期 相当于隋,唐; 4 ,成熟时期 相当于两宋,清初; 5 ,成熟后期 清中叶到清末; 四,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1, 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主旨 英国园林(理性的,客观的写实) ,中国园林(感性的,主观的写意)同为风景式园林 2, 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特殊是人工造园,它是判定园林胜利与否的重要标志 中国古典园林讲究天人合一 3, 诗画的乐趣 4, 意境的含蕴 其次章 园林的生成期 殷,周,秦,汉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 1, 囿:王室特地圈养禽兽的场所 2, 台:土堆
6、筑而成的方形高台,登高以观天象,通神明,具有深厚的神奇颜色 3, 园:种植树木的场地 以上为三个源头,视为古典园林的原始雏型 促成生成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向着风景式的方向上进展的社会因素 意识形状因素 天人合一,君子比德,神仙思想 二,殷,周(最大的奴隶制国家) “贵族园林 ” 周分为西周和东周(前半段为春秋,后为战国) 山水审美观念的确立 这时候的宫苑游观已经上升到主要位置,植物成为造园要素,建筑结合自然山水地貌而发挥其观看作用,开头有 了游赏为目的的水体; 可修改编辑 第 4 页,共 93 页精选资料 楚国的章华台 “高台榭 ”的典型 吴国的姑苏台 山地园林 两个都是利用大自然山水环境的优势
7、三,秦 皇家园林的起源 园林的进展与新兴皇帝独裁政体的政治体制相适应,开头显现真正意义上的“皇家园林” ; 上林苑 当时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 是一个大型的宫殿建筑群, 最主要的阿房宫, 其中的兰池宫在生 成期的园林进展史中占着重要的位置: 首次见于 史载的园林筑山,理水;堆筑岛山,求仙的功能 四,西汉的皇家园林 1,上林苑 山水;植物,动物;苑(园林) ;宫(宫殿建筑群) ;台(地势较高的建筑物) ;观;生产基地 综上所述:上林苑是一个范畴极其宽敞的自然山水环境;上林苑内的建筑密度较稀疏;上林苑是一座多功能的 皇家园林; 2,甘泉宫 类似后世的离宫御苑 3,未央宫 相当于后来的宫城 4,建章宫
8、类似于后世的大内御苑 他的园林一区是历史上第一座具备完整的三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从今 5,兰池宫在生成期的园林进展史中占重要位置 引渭水为池,池中堆筑岛山,首次见于史载的园林筑山,理水之并举; 堆筑岛山名为蓬莱山以模拟神仙境域,从今,皇家园林又多了一求仙功能; 6,兔园 “一池三山 ”成为皇家园林的主要模式 宫苑是当时皇家园林的普遍称谓,宫:以宫殿建筑群为主体,山池花木穿插其间;苑:建置在郊野山林地带的离 宫别苑,占地广,规模大; 可修改编辑 第 5 页,共 93 页精选资料 五,东汉的皇家园林 称之为 “宫苑 ” 游赏功能上升到主要位置,比较留意造景的成效; 六,汉代的私家园林 1 ,王侯
9、官僚的园林 以西汉梁孝王刘武的兔园和东汉梁冀的苑囿为代表; ( 1 )梁孝王兔园 兔园后称梁园,也称梁苑;位置:西京长安,另说在淮阳城东;据历史记载,兔园以建筑为主,但山水,动植物已占 很大比重;园中以土为山,以石叠岩,这种土石结合的假山在中国园林史上为首创; 由于受文士影响,园中布景,题名已开头显现诗画意境;这是我国古代园林中值得关注的进展倾向,文化因素对苑 囿的影响由来已久; ( 2 )梁冀苑囿 特点 A :宅园中堆置了形似二崤绵延起伏的山丘,山上有大片树林,山下有深陡的溪涧,山林间放养奇禽驯兽; B :范畴大,似现今的大型自然公园; 梁冀苑囿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最豪华的私家园林; 2
10、,富豪巨贾苑囿 以西汉时茂陵袁广汉为代表; 3 ,文人宅园 隐士庄园主多半为文人出身;如西汉文学家,科学家张衡就是当时一位著名的致仕归田隐士 东汉梁翼园林假山的这种构筑方式,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见于文献记录最早的例子 小结 生成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就园林本身的进展情形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殷,周;二,秦,西汉;三,东汉 其中:殷,周为生成期的初始阶段;秦,西汉为生成期园林进展的重要阶段;东汉是园林生成期进展到魏晋南北朝时 可修改编辑 第 6 页,共 93 页精选资料 期的过渡阶段; 第三章 园林的转折期 魏,晋,南北朝 一, 以自然为主的园林手法产生,自然山水园的由来;木结构建筑完全代替了汉代的夯土台
11、榭建筑 二,中国园林体系的完成 魏晋六朝长期处于动乱岁月,而思想,文化艺术特殊活跃,对中国园林体系的完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 在以自然美为核心的时代美学思潮的直接影响下,中国风景式园林由再现自然进而至于表现自然; 皇家园林的狩猎,求仙,通神的功能基本上消逝或仅保留其象征意义,生产和经济运作就已很少存在,游赏活动成为 主导功能; 私家园林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型显现,集中反映了这个时期造园活动的成就; 寺观园林的显现开拓了造园活动的新领域,对风景名胜区的开发起着主导作用; 建筑作为一个造园要素,与山水地势,花木鸟兽等自然要素取得了较为亲热的和谐关系; 三,皇家园林 此时期的典型代表皇家园林
12、:北方的邺城,洛阳,南方的建康; 1, 邺城 御苑 华林园 经度,纬度的显现,后世始终沿用;把重要的建筑放在中轴线上 2, 洛阳 大内御苑 华林园(芳林苑) ,其造园艺术成就占确定位置 确立城市中轴线规划体制 3, 建康(南方) 大内御苑 华林园,乐游苑 可修改编辑 第 7 页,共 93 页精选资料 芳林苑(桃花园) ,上林苑(皇家狩猎场) 规模较小,规划设计精密细致了;造园四要素的综合而成的景观,有神仙虚拟转为世俗;开头受到私家园林的影 响,文人参与园林开头;开头筑山,理水的人工园林造景多了,写意加写实的创作方法 三,私家园林 此时期的私家园林见于文献记载的已经许多; 从地理位置上私家园林有
13、两种:建在城市里或城近郊的城市型私园 宅院,游憩园;建在郊外的庄园,别墅;同时也有南方与北方私家园林的差别; 1 ,北方的私家园林(以洛阳地区最为繁华) ( 1 )城廓宅园 洛阳城东的“寿丘里”位于退酤以西,张方沟以东,南临洛水,北达邙山,是王公贵戚邸宅和园林集中的地方,民间称 之为“王子坊”; 园,宅极华丽,讲究; 在洛阳伽蓝记中有对洛阳私家园林的细致描述,同时私家造园活动不仅表达了园林的游赏场所,也是人们斗富的 一种手段; ( 2 )郊野庄园别墅 当时北方著名的庄园别墅以西晋石崇的金谷园为代表; 石崇,晋武帝时为荆州刺史;晚年辞官后,卜居洛阳城西北郊金谷涧畔之河阳别墅,即金谷园; 石崇经营
14、金谷园的目的,是为了下野之后安享山林之乐趣,兼作服食吟咏的场所; 2 ,南方的私家园林 与北方一样,为贵戚,官僚所经营;为中意铺张糜烂的生活享受,同时也为了争奇斗富,也很讲究山池楼阁的华丽格 调,刻意追求一种近乎糜烂的园林景观; 城廓宅院 茹园,吴兴武康任茹法亮的居所;书中记载, “宅后为鱼池,钓台,土山,楼馆长廊达一里;竹林花药之美,皇家苑囿 所不能及;”茹园既有辉煌殿阁的富贵气,也有山池花药的休闲之情; 南齐的文惠太子于建康开拓私园“玄圃” , 园址地势较高;其中起土山,池,阁,楼,观,塔宇,多聚异石,妙极山水; 可修改编辑 第 8 页,共 93 页精选资料 园林中掇山理水造诣精深,显示出
15、较高的技术水平; 郊野的庄园别墅 会稽谢家庄园是这一时期南方私家庄园别墅的杰出代表; 城市私家园林的特点:设计精致化;规模小型化; 四, 寺观园林 1, 毗邻于寺观而单独建置的园林,宅园 2, 寺,观内部各殿堂庭院的绿化和园林化 3, 郊野地带的寺,观外围的园林化环境 五,其他园林 非主流园林类型 文人名流经常聚会的新亭,兰亭这样的一些近郊的风景游玩地,公共园林, 曲水流觞 开头形成皇家,私家,寺观三大类型并行进展的局面和略具雏形的园林体系; 第四章 园林的全盛期 隋,唐 一,长安,洛阳 沿用了秦代开头的九经九纬规划格局,前宫后院的布局手法 隋的大兴宫,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水系 唐代正式建立 “
16、两京制 ”长安,洛阳 二,皇家园林 1, 大内御苑 唐长安城中有三大宫殿区,史称 “三大内 ”,即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长安大内三苑:西内苑,东 内苑和禁苑 陶光园为洛阳宫(隋名紫微城)的大内御苑 2, 行宫御苑,离宫御苑 西苑 历史上仅次于西汉上林苑的一座皇家园林,是一座人工山水园,沿袭汉以来的 “一池三山 ”的宫苑模式, 可修改编辑 第 9 页,共 93 页精选资料 这是从秦汉建筑宫苑转变为山水宫苑的一个转折点,开北宋山水宫苑艮岳之先河;山上的建筑能时隐时现,反映建 筑技巧的提高;在设计规划方面的成就具有里程碑意义,他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古典园林全盛期到来; 上阳宫 建筑密度较大,
17、殿宇为主,园林为辅 玉华宫(玄奘) ,仙游宫(舍利塔,白居易长恨歌 翠微宫:太宗去世 ) 依山而建的行宫御苑, 华清宫 仿长安规划布局,最重要的离宫御苑,苑林区在自然植被的基础上,仍进行了大量的人工绿化种植 九成宫 与华清宫齐名的离宫御苑,皇帝避暑的离宫御苑 皇家园林大体上形成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的类别 三,私家园林 唐代的私家园林更为兴盛,催生出一种特殊的风格 1, 城市私园 士流园林,白居易的庐山草堂便是著名一例 洛阳城内的私园多以水景取胜,长安大部分为宅园或游憩园 履道坊宅园 前宅后园的布局,白居易 2,别墅园即建在郊野地带的私家园林, ( 1 )单独建置在离城不远,交通来回便
18、利,风景比较漂亮的地带 洛阳的平泉园,杜甫的浣花溪草堂 ( 2 )单独建置在风景名胜区内 白居易的庐山草堂,李泌的衡山别业 (3 )依附于庄园而建置 王维的辋川别业(借景于自然山水) ,卢鸿一的嵩山别业 四,文人园林的兴起 唐代科举取仕,许多文人以文入官,入官后又不忘吟诗赏景; 文人出身的官僚,不仅参与风景的开发,环境的绿化和美化,而且仍参与营造自己的私园;凭借他们对自然风景的深 可修改编辑 第 10 页,共 93 页精选资料 刻懂得和对自然美的高度鉴赏才能,来进行园林的经营,同时也把他们对人生的哲理体验,宦海浮沉的感怀融注于造 园艺术中; 文人园林乃是士流园林侧重于以赏心悦目而寄托思想,陶冶
19、性情,表现隐逸者,白居易为代表性人物,其是一位 造诣颇深的园林理论家,也是历史上第一位文人造园家 五,寺观园林 长安城的佛寺,多数都有园林或者庭院园林化的建置 唐代寺观园林显现一个新的表现形式 水庭 五,其他园林 衙署园林 建筑物体量小,以山池花木成景 公共园林 二,其他园林 1 ,中心政府的衙署园林 多有山池花木点缀,个别仍建置独立的小园林; 2 ,公共园林 多以亭为中心,因亭而成景的邑郊公共园林; 长安城内开创的公共园林有三种情形: 利用城南一些坊里内的岗阜“原” ; 利用水渠转折部位的两岸而创为以水景为主的游玩地 街道的绿化 这个时期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园林这三个艺术门类已有相互渗透的
20、迹象; 第五章 园林的成熟期(一) 宋代 北宋的东京城,南宋的临安城 一,皇家园林 宋代皇家园林规模较小,接近私家园林 可修改编辑 第 11 页,共 93 页精选资料 1, 东京 只有大内御苑,行宫御苑 后苑 后周的旧苑 延福宫 植物造景比重大 艮岳 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建园工作由宋徽宗亲自参与,具有浓郁的文人园林意趣, “左山右水 ”的 格局,著名的人工山水园的园林景观特殊丰富,有以建筑点景为主,有以山,水,花木成景的;造园艺术的成就,筑 山,置石,理水(园内一整套水系,几乎包罗了内陆自然水系形式) ,植物配置,建筑;他是一座叠山,理水,花木, 建筑完善结合的具有浓郁诗情画意的较少皇
21、家气派的人工山水园,他代表宋代皇家园林的风格特点和宫廷造园艺术的 最高水平; 琼林苑 植物为主体的园林 金明池 大水池为主体的园林 2, 临安 只有大内御苑,行宫御苑 后苑 唯独的大内御苑,一座山地园 德寿宫,集芳园 中国历史上最少皇家气派的园林 二,私家园林 1, 中原 花园类: 天王院花园子,归仁园,李氏仁丰园: 2,宅园类: 富郑公园, 环溪 以水景和园外借景取胜 湖园:湖池是全园的构图中心 游憩园(别业类) :董氏(西园,东园) ,独乐园 可修改编辑 第 12 页,共 93 页精选资料 宅园,单独建置的游憩园为多,栽植花木著称,筑山仍以土为主 2, 江南 南园 别墅园 南沈尚书园,北沈
22、尚书园 南以山石之类见长,被以水景之秀取胜 沧浪亭 苏州名园 梦溪园 沈括 3, 文人园林的兴盛 占着士流园林的主导位置 宋代文人园林的风格特点:简约,疏朗,雅致,自然,也是中国古典园林体系的四个基本特点的延长 禅宗,诗,画艺术影响园林 三,寺观园林 由世俗化进而达到文人化的境域 灵隐寺,韬光庵 四,其他园林 西湖成为一座特大型的公共园林 开放性的自然山水园林 楠溪江苍坡村 唯独一处宋代农村公共园林 总体景观构思:留意包蕴文化的内涵,南宋时,村上世族按“文房四宝”构思来重新进行布局:针对村右状似笔架的“笔 架山”,以一条东西向铺砖石长街为“笔”, 称为“笔街,”凿两条 5米长的大青石为“墨”,
23、 辟东西两方池为“砚”, 垒卵石成方 形的村墙,使村庄象征一张开放的“纸” ;笔墨纸砚一应俱全,构思神奇,独具风格;这是“耕读”思想在山村规划建设中 的充分表达;是宋代社会文化的一大特点; 叠石,置石技艺精深,由写实,写意结合转化为写意,景题,匾额的运用,赐予园林以 “诗化 ”特点; 第六章 园林的成熟期(二) 元,明,清初 可修改编辑 第 13 页,共 93 页精选资料 市民园林显现与士流园林分庭抗礼 叠山方面,使用的石材多样化,技法也趋于多样化 景题,匾额,对联在园林中普遍使用 一,元,明的皇家园林 元代皇家园林都在皇城范畴之内,金代大宁宫拓展的大内御苑 明代的大内御苑 西苑(规模最大的一
24、处) ,形成中,北,南三海的布局,建筑疏朗 御花园(前宫后苑) ,建筑规整,左右对称,园路不设纵横规整的几何式,山池花木仅作为建筑的陪衬和庭院 的点缀 东苑(前宫后苑) ,自然野趣,以山水取胜的园林 兔园,布局比较规整,有明确的中轴线,山,池,建筑均沿中轴配置 万岁山,对称均匀的布局 慈宁宫花园 明代的行宫御苑 上林苑,南苑(猎场,供应基地) 二,清初的皇家园林 大内御苑 西苑,把南海分隔成一个独立的宫苑区 行宫御苑 香山为主体的香山行宫,玉泉山为主体的静明园 离宫御苑 畅春园,明清以来第一座离宫御苑,首次较全面的引进江南造园艺术的一座皇家园林;苑林区(前 身清华园)是一个以水面为主体的水景园
25、;建筑疏朗,大部分园林景观以植物为主调 避暑山庄,规模更大的其次座离宫御苑,具备 “避暑宫城 ”的性质;山庄地貌形成了全园的三大景区鼎列格局:山 岳景区,平原景区,湖泊景区;避暑山庄开创了一种特殊的园林规划 园林化的风景名胜区; 圆明园,加上长春园,畅春园,又叫圆明三园,整个山水体系的布局,反映了勘舆风水学说,水系自西北而东南 的流向 三座离宫御苑是中国古典园林成熟时期的著名皇家园林 可修改编辑 第 14 页,共 93 页精选资料 三,江南的私家园林 江南私家园林代表着中国风景式园林艺术的最高水平 扬州私园 休园,以山水之景取胜 影园,以一个水池为中心的水景园,由著名造园家计成主持设计和施工
26、扬州建筑融治南,北之特色,兼具南,北之长而独树一格 扬州八大名园:王洗马园,卞园,员园,贺园,冶春园,南园,郑御史园,筱园 众多私园中,有士流园林和市民园林,也存在两者混合的 苏州私园 拙政园,以植物之景为主,以水石之景取胜,布满浓郁的自然野趣 无锡私园 寄畅园,是江南地区唯独的一座储存较完整的明末清初的文人园林,是中型的别墅园林,是一座以 山为重点,水为中心,山水林木为主的人工山水园 南京私园 东园,规模较大的一处游憩园 上海私园 豫园 四,北京的私家园林 元代私园 万柳堂 明代私园 定国公园,英国公新,在什刹海邻近 梁园 清华园,以水面为主体的水景园,花卉大片种植 勺园,简约,淳朴 白石庄
27、园 清初私园 怡园,万柳堂,半亩园 王府花园(北京私家园林中一个特殊的类别) 自怡园,澄怀园 五,文人园林,造园家,造园理论著作 可修改编辑 第 15 页,共 93 页精选资料 士流园林的全面文人化促成了文人园林的大进展,文人园林的高峰在江南 造园家 张南坦,叠山作品突出 张然 计成 造园理论著作 园治,论述江南园林的著作 李渔一家言 ,文震亨长物志 六,寺观园林 元代 大成天护圣寺 明代 香山寺,碧云寺,圆静寺 七,其他园林 公共园林 什刹海(北京) ,岩头村 第七章 园林的成熟后期 清中叶,清末 是中国古典园林进展史上集大成的终结阶段 北方的皇家园林和南方的私家园林,同为中国后期园林历史上
28、的两个高峰 一,皇家园林 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 大内御苑 1,西苑(现在北海的规模一样) 明确的划分了北,中,南海三个相对独立的苑林区 团城,琼华岛,南坡的永安寺(一组对称均齐的山地佛寺建筑群) 叠石构成地势;东坡以植物之景为主 北海东面是以水池为主体的小园林濠濮涧,主要表达山野景观 ;西坡地势陡峭,建筑依山就势;北坡 北岸新的建筑,静清斋,典型的园中之园,是以假山和水池为主的山池空间,以建筑庭院烘托山石主景区,山池 可修改编辑 第 16 页,共 93 页精选资料 景观突出,具有多层次,多空间的变化特点; 2,慈宁宫花园(颇有寺庙园林的颜色) 建筑主次相辅,左右对称,园路纵
29、横均齐的几何式,少见的规整式庭园;建福宫花园(乾隆皇太子时的住宅)这 座园林没有水景,是以山石取胜的旱园,建筑密度比较高,总体布局比较灵敏,虽非均齐对称,但主辅分明,中轴线 突出,乾隆后期造园风格的主要特点 3,宁寿宫花园(乾隆花园) 花园布局 总体规划实行横向分割为院落的方法,补偿了地段过于狭长的缺陷; 建筑布局 共分五进院落,每进院落的布局各不相同 行宫御苑 1,静宜园(香山的东坡,大型的山地园) 内坦,为主景点,其中有著名的古刹香山寺,园内最宏大的一座寺院,东邻历史上最著名的景点 “来青轩 ”外坦, 为高山区分坦,两组大建筑群,昭庙中有一座静宜园最精致的小园林,见心斋,以建筑结合山石的庭
30、院山景为主体 2,静明园(玉泉山为主体,自然山水园) 以山景为主,水景为辅,建筑很少 玉泉山上的玉峰塔,为惜墨如金而又画龙点睛之笔 3,南苑(皇家猎场,人工挖湖建山) 苑内有一座精致的园林,团河行宫 离宫御苑 1,圆明园(平地人工挖湖的人工山水园) 圆明园三园,包括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 三园都是水景园,园林造景大部分是以水面为主题,因水成趣; 圆明三园是集中中国古典园林平地造园的筑山理水手法之大成;建筑的群体组合极尽变化之能事, 120 多组建筑无一 雷同,把建筑院落布局的多变性发挥到了极致; 长春园内欧式宫苑,西洋楼,植物配置接受欧洲规整式园林的传统手 可修改编辑 第 17 页,共 93
31、 页精选资料 法,规划轴线把握,均齐对称; 圆明三园是 “园中有园 ”的集锦式规划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包含百余座小园林均 各有主题,性格鲜明,堪称典型的 “标题园 ”; 2, 避暑山庄(自然山水园) 山庄总体布局,前宫后苑 苑林区包括三大景区: 湖泊景区,人工开凿的湖泊及其岛堤和沿岸地带,引用的活水,面积不到全园的六分之一,集中了全园一半以上 的建筑,整个山庄的精华所在,景区有三条游玩线 平原景区,建筑物很少,显示平原之开旷,与湖泊景区在一园之内,特殊的景观设计有着 “移天缩地在君怀 ”的明 显政治意图,在皇家园林中罕见的例子; 山岳景区,山地小园林,依山就势,巧于因借的设计,碧静堂,秀起堂
32、 三大景区,湖泊景区具有浓郁的江南情调,平原景区好像塞外景观,山岳景区象征北方的名山,乃是移山缩地, 融冶荟萃南北风景于一园; 3,清漪园(颐和园,以万寿山,昆明湖为主题的大型自然山水园) 总体规划以杭州的西湖为蓝本,宫廷区建置在园的东北端,主要建筑勤政殿,勤政殿以西就是苑林区,分为前山 前湖景区和后山后湖景区; 前山前湖景区,中心建筑群的中轴线特殊突出明显,建筑的立面也是几何对位关系的经营,主体为佛香阁; 两千多年前西汉的建章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具备一池三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颐和园是最终一座,也是硕果仅 存的一座; 园林的借景手法杰出,是清代皇家诸园中乃是名景模拟的最胜利的一例; 后山后湖景
33、区,最著名的园中之园 惠山园(谐趣园) ,仿照扬州名园寄畅园 考虑到 “三山五园 ”的大环境整体,清漪园建成,昆明湖开拓之后,构成 万寿山和里湖的南北中轴线,静宜园的 宫廷区,玉泉山主峰,清漪园的宫廷区此三者,又构成了一条东西向的中轴线;有一园建成,全局皆活之说; 三座园林是北方造园艺术进展到高峰境地的标志; 可修改编辑 第 18 页,共 93 页精选资料 二,皇家园林的主要成就 1, 独具壮美的总体规划 平地起造的人工山水园与利用自然山水而施以局部加工改造的自然山水园,人工山水园园林的总体规划乃运用化 整为零,集零成整的方式,这就形成了大园仍小园,园中又有园的 “集锦式 ”的规划方式,圆明园
34、就是典型的一例;天 然山水园,以自然景观之美兼具人文景观之胜的意趣再现,开创了清代皇家园林的一种规划方式 园林化的风景名 胜区; 2, 突出建筑形象的造景作用 通过建筑个体和群体的外观,群体的平面和空间组合而显示出来 3, 全面引进江南园林的技艺 通过三种方式:引进江南园林的造园手法;再现江南园林的主题,几个园子多处再现江南名园狮子林;详细仿建 名园 4, 复杂多样的象征意义 圆明园表达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的寓意;避暑山庄表达了天朝的象征 三,江南的私家园林 扬州有 “扬州园林甲天下 ”的隆誉,园林建筑之独具风格,内外檐装饰之精致,花木品类之丰富,叠石筑山就更臻 新的造诣,所以有 “扬
35、州以园名,名园以叠石胜 ”;其中多处园子都在历史上著名的 “瘦西湖 ”带状园林集群; 苏州园林,留园(以石景取胜的名园) ,拙政园,网师园,狮子林,号称苏州四大名园; 杭州也是私家园林集中之地,代表为郭庄,西冷印社 吴兴的安澜园,上海的豫园,南京的随园,江宁织造署(商园) 1,扬州 小盘谷,小型宅园,此园虽小,用地却特殊紧凑,空间有障隔通透的变化,主次分明,显示了江南小型宅园的精 致而幽深含蓄的典型性格; 个园, 园内有多种竹子, 所以取名 “个园 ”,他以假山堆叠之精致而名重一时, 制造了象征四季景色的 “四季假山 ”, 可修改编辑 第 19 页,共 93 页精选资料 这个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独
36、一无二的; 瘦西湖,一组以丁字河道为脉络的园林集群, 在瘦西湖带状开放的湖上园林大集群中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组, 他的四座园林各具特色,而在总体布局上就又互为对比:卷石洞天之怪石古木之胜与其西邻的西园曲水的较密集的建 筑恰成对比;湖西的冶春诗社,柳湖春泛建筑疏朗,富于山林野趣,与湖东的虹桥修碶建筑重量较重形成对比; 2,苏州 网师园,中型宅园,整个园林的空间支配实行主,辅对比的手法,主景区四周支配如干的较小的帮忙空间,形成 众星拱月的格局; 在规划尺度上也颇有独到之处, 网师园的建筑密度高达 30% ,但置身园内, 并无囿于建筑空间之感, 足见设计的独具匠心; 拙政园,是典型的多景区,多空间复合
37、的大型宅园,园林空间丰富多变,大小各异;有山水为主的开敞空间,有 山水与建筑相间的半开敞空间,也有建筑围和的封闭空间;最大限度的发挥了空间组织上的开合变幻的趣味和小中见 大的特色; 留园,园子分西,中,东三部分,西区以山景为主,中区以山,水兼长,东区以建筑取胜;收集了太湖石 12 峰 置于园内;其中以东区东部,正厅院中的 点:丰富的石景,多样变化的空间之景; 四,北方的私家园林 “冠云峰 ”, “瑞云 ”, “岫云 ”三峰为主景的庭院最为出名;留园的两个突出特 北京私园是北方私园的典型,王府花园是北京私园的特殊类别;如余园,崇礼花园,索家花园,那桐花园,可园, 醇亲王府园(宋庆龄故居) ,郑亲
38、王府园,礼亲王府园; 大体上北京北京西郊的私园比较著名, 如乐善园 (后改建成北京动物园) ;淑春园 (园中的宽大的湖面就是现在北 京高校的未名湖) ;蔚秀园;鸣鹤园;朗润园;承泽园;集贤院;熙春园,近春园,礼王园(后为乐家花园) ;中意园, 这些绝大多数都是别墅园林,宅与园合而为一,而且都是以山水取胜,因水成趣的水景园; 北京私园 半亩园,叠假山为京城之冠,利用屋顶平台拓展视野,充分发挥了小环境的借景条件; 萃锦园(恭王府后花园) ,总体格局为西,南部为自然山水景区,东,北部为建筑庭院景区,形成建筑环境和自然 环境之对比,既突出了风景式园林的主旨,又不失王府气派的庄重规整;叠石用材及技法是北
39、方的典型风格; 可修改编辑 第 20 页,共 93 页精选资料 山东私园 十笏园,风格于北方的浑厚中又透出江南的柔媚; 五,岭南的私家园林 园林的布局,空间组织,水石运用和花木配置方面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最终异军突起而成为与江南,北方鼎峙 的三大地方风格; 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番禺的余荫山房,佛山的梁园,粤中四大名园; 梁园 文人园林,总体规划特色在于住宅,祠堂,园林三者的神奇合理的组合; 可园 纯建筑围合的庭院格式 余荫山房 总体布局很有特色,两个规整形状的水池并列组成水庭,水池的规整受西方园林影响;园中一些小 品也为欧式风格 林本源园林 中型宅园,台湾名园,全园利用建筑划分为五个区域
40、,各有特色; 江南园林,北方园林,岭南园林三大风格主要表现在各自造园要素的用材,形象和技法上,园林的总体规划也多 少有所表达; 江南园林 叠石主要太湖石和黄石,小型假山几乎全部叠石而成;园林植物以落叶树为主,协作如干常绿树, 再辅以藤,竹,花草等点缀;建筑以高度成熟的江南民间乡土建筑为主,兼驻皖南,北方的风格;深厚的文化积淀, 高雅的艺术格调和精深的造园技巧,三大风格之首; 北方园林 建筑稳重,敦实,具有刚健之美;水资源匮乏,接受 “旱园 ”的做法;叠石为假山的规模小,主要为 北太湖石和青石;植物以常绿和春,秋,夏更迭不断的灌木构成植物造景; 岭南园林 园林规模比较小,庭院和庭园的组合;理水的
41、手法多样丰富,不拘一格;植物品种繁多,以植物造 景为主; 六,寺观园林 寺观园林具有群众性,开放性的特点,功能比较单一,具有公共园林的职能; 北方风格 大觉寺,水景和古树名木为整个寺院特点; 白云观,道教全真派的著名道观之一; 可修改编辑 第 21 页,共 93 页精选资料 普宁寺,建筑为主的园林,完全对称的规整布局,具有政治目的; 法源寺,花之寺的美名,牡丹为寺之名花,由于这个缘由,寺内仍设有花圃; 潭柘寺,北京最古老的佛寺之一,此寺的独具特色是山岳风景的围绕之中; 西南风格 古常道观,把宗教活动,生活服务,风景建设,道路支配等通过园林处理而完善统一; 圆觉寺,乌尤寺 江南风格 黄龙洞,园林
42、的气氛超过宗教建筑; 太素宫,名山风景区的宗教建筑与风景建设完善结合的一例; 七,其他园林 依靠城市水系的公共园林 北京:依靠城市水系的公共园林 什刹海 依靠自然河湖,空旷荒地开创略具公共园林性质的小型游玩地 陶然亭 北京之外:济南的大明湖,南京的玄武湖,昆明的翠湖,扬州的瘦西湖 利用寺观,祠堂,纪念性建筑物的名迹的基础上开创的公共园林 农村聚落的公共园林 水口园 书院园林 西云书院,竹山书院 八,少数民族园林 西藏园林 罗布林卡,原野风光为主调; 1中国园林史 第一章 绪论 可修改编辑 杜甫草堂,桂湖,百泉 精选资料 园林:在确定地段范畴内,利用并改造自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的开创山水地貌,结合
43、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 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看,游息,居住的环境; 园林: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其次自然” ; 园林史:记录和论述园林的渊源替嬗,进展演化,形式体系,风格类型等一般规律及其特点,为现代园林建设提 供历史借鉴的园林理论; 第一节 园林进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原始文明阶段 原始文明对园林具有孕育作用; 人类社会的原始文明大约连续了二百多万年;原始文明后期,显现了原始的农业公社和人类聚居的部落;人们把 采集到的植物种子选择园圃种植,把猎获的鸟兽圈围起来养殖;于是在部落邻近及房前屋后有了果园,菜圃,兽场等 在逐步中意了人们祭祀温饱需要之后,其中某些动,植物的
44、观看价值日益突出,园林由此得到孕育,进入萌芽状态; 原始文明后期的园林萌芽状态的特点: 1,种植,养殖,观看不分; 2 ,为全体部落成员共同治理,共同享受; 3, 主观为了祭祀崇拜和解决温饱问题,而客观有观看功能,所以不行能产生园林规划; 其次阶段 农业文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此阶段内,园林经受了萌芽,成长而臻于兴盛的漫长过程,进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 地方风格,最终最终三分天下,形成具有确定的国家地域范畴, 确定的造园思想与规划方式,确定的园林类型和形式, 风格特点彼此各异的世界三大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和中国园林体系; 欧洲园林体系基督教的圣经里记载的
45、“伊甸园” ;旧约创世纪中亚当和夏娃; 伊斯兰园林体系古兰经中的“天园”的旖旎风光:长期不浊的“水河” , 味道不变的“乳河”, 味道纯美的“酒河”, 清亮见底的“蜜河”; 中国园林体系中国古代广为流传的“瑶池”和“悬圃”; 文字记载的“囿”,“圃;” 其次阶段园林的特点: 绝大多数是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或者归他们所私有; 可修改编辑 第 23 页,共 93 页精选资料 主流是封闭型,内向型的; 追求美的观看和精神的愉悦,没有表达所谓社会,环境效益; 造园工作由工匠,文人和艺术家来完成; 第三阶段 工业文明阶段 工业文明促进了城市园林化和自然爱惜区园林的形成; 18 世纪中叶,英国产业革命的胜
46、利,促进了欧洲的工业文明,使人类经济显现跨过式进展;结果,环境受到严肃 影响; 此时期的代表人物:奥姆斯特德,开创自然爱惜和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者之一;代表作:纽约“中心公园” ; 同 时创办景观规划设计专业; 此时期园林特点: 除了私人全部的园林之外,仍显现由政府出资经营,属于政府全部的,向公众开放的公共园林; 园林规划设计已摆脱私有的局限性,从封闭的内向型转变为开放的外向型; 不仅追求观看美和视觉成效,同时也留意发挥其园林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 由现代型的职业造园师主持园林的规划设计工作; 第四阶段 信息文明阶段 信息文明确立了生态园林目标; 其次次世界大战后,特殊是二十世纪 60 岁月以
47、来; 此阶段园林的特点:城市公共园林,公共绿地系统进一步扩大; 2园林包含城市, “城市在园林中”; 针对防止环境污染选择植物,并为鸟类供应栖息场所; 园林规划中广泛利用生态学,环境科学,动植物科学等先进科技; 城市外围营造防护林带,连接森林公园或更大范畴的绿色景观; 可修改编辑 第 24 页,共 93 页精选资料 任何工程项目开发中,都必需与园林绿地建设相结合; 其次节 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 中国古典园林:指世界园林进展其次阶段上的中国园林体系; 中国园林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农业文明下的园林史;中国园林直接越过了工业文明而进入现代文明,中西园林开头 真正意义上的融合; 按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
48、不同,中国古典园林分人工山水园和自然山水园; 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的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自然山水风景 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畴之内;人工山水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 特点:规模相对较小,一般来说,小型的在 公顷以下,中型在 0.5 与 3 公顷之间,大型在 3 公顷以上; 自然山水园: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 一,园林性质 园林性质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1,自然属性:无论古今中外,园林都是表现美,制造美,实现美的景观艺术环境; 2,社会属性:古典园林是皇室贵族和高级僧侣们的铺张品,是供少数富有阶层游憩,享乐的花园
49、式和别墅庄园; 二,园林的功能 园林最初的功能和园林的起源亲热相关; 主要功能有: 1,狩猎(或称围猎) 主要在郊野的皇室宫苑进行,供皇室成员观看,兼有训练禁军的目的,仍有在贵族的庄园或山林进行; 2,游玩(或称玩耍) 中国人称为“游山玩水”; 3,观看对园林及其内部各景区,景点进行观看和观看,有静观和动观之分; 4,休憩古典园林中设有建筑,供园主宾朋居住或休息; 5,祭祀古代的陵园,庙园等; 可修改编辑 第 25 页,共 93 页精选资料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 按园林隶属关系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 一,皇家园林古籍里称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属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有; 皇家
50、园林按使用情形的不同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等; 大内御苑:即皇帝的宅园,建制在皇城和宫城之内,紧邻皇居或距皇居很近,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 行宫御苑,离宫御苑:建在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漂亮的地方,或者远离都城的风景地带; 不同点:行宫御苑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离宫御苑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 与大内相联系的政治中心; 二,私家园林 私家园林属于民间的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古籍里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 等; 三,寺观园林 各种宗教建筑的附属园林; 另外仍有: 陵寝园林是为掩埋先人,纪念先人实现避凶就吉之目的而特地修建的园林; 第三
51、节 中国古典园林史的分期 中国古典园林大约从公元前 11 世纪的奴隶社会末期到 19 世纪末叶封建社会解体; 3中国古典园林的进展历史分为五个时期: 一,生成期 园林产生和成长的幼年期,相当于殷,周,秦,汉时期; 二,转折期 相当于魏,晋,南北朝; 三,全盛期相当于隋,唐; 可修改编辑 第 26 页,共 93 页精选资料 四,成熟时期相当于两宋,清初; 五,成熟后期清中叶到清末; 第四节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三,诗话的乐趣 四,意境的蕴涵 其次章 园林的生成期殷,周,秦,汉 第一节 总说(时代背景) 其次节 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 1,囿 狩猎再现
52、祖先生活方式的一种消遣活动; 栽培便于禽兽生息和活动; “囿”可看作是一座多功能的自然动物园; 2,台用土堆筑而成的方形高台(山的象征) ; 登高可以观天象,通神明; 登高远眺,观看风景; 3,园圃 园:是种植树木(多为果树)的场地; 圃:人工栽植蔬菜的场地; 2,意识形状方面的因素 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协和”思想;即既要利用大自然的各种资源使其造福人类, 又要敬重大自然, 爱惜大自然及 其生态; 可修改编辑 第 27 页,共 93 页精选资料 君子比德思想:导源于先秦儒家,从功利,伦理德角度来熟识大自然; 神仙思想:产生于周末,盛行于秦汉; 第三节 贵族,皇家园林 一,贵族园林奴隶社会(殷,周
53、) 殷,周时的王,诸侯,卿士大夫所经营的园林,可通称为“贵族园林” 例: 1,商纣大修闻宫别馆,称朝歌; 2,西周宫室制度趋渐完备:囿人分职定责:作为园林之囿,周人已有明确,详细的治理人员, 周人囿人记 载了囿中的工作人员和治理人员的数额;囿,台,沼山,水,植物的完善结合; 3,从囿到苑的进展东周(即春秋战国时期) 从囿到苑进展的建筑标志台苑 如:楚国的章华台,吴国的姑苏台 二,皇家园林始自秦始皇时代 1,秦代宫苑 园林的进展与新兴皇帝独裁政体的政治体制相适应,开头显现真正意义上的“皇家园林” ; 此时期的主要皇家园林建设:大咸阳规划 按天上的星座的布列来支配地上皇家宫苑的布局,这就是“天人合
54、一”的思想在帝都规划上的详细表现; 4秦代有代表性的离宫,御苑 上林苑当时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主要建筑群是阿房宫; 上林苑内有专为圈养野兽而修筑的兽圈, 猎之用; 如“虎圈,”“狼圈”等,并在其旁修建馆, 观等建筑以供皇帝观看动物和狩 上林苑内森林掩盖,自然河,人工河等河流纵横; 宜春苑,梁山宫,骊山宫,林光宫,兰池宫 可修改编辑 第 28 页,共 93 页精选资料 兰池宫在生成期的园林进展史中占重要位置 引渭水为池,池中堆筑岛山,首次见于史载的园林筑山,理水之并举; 堆筑岛山名为蓬莱山以模拟神仙境域,从今,皇家园林又多了一求仙功能; 2,西汉宫苑 汉武帝时期皇家造园活动达到空前兴盛的局面;
55、西汉代表性宫苑:上林苑,未央宫,建章宫,甘泉宫,兔园等; 上林苑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 内容 山水 植物,动物上林苑地域宽敞,地势复杂,自然植被丰富是一座特大型的植物园; 苑即园林长安志引关中记 宫 宫殿建筑群 台 :“上林苑门十二,中有苑三十六; ”即三十六处“园中之园;” 观 汉代对体量比较大的非宫殿建筑物的通称; 生产基地 综上所述:上林苑是一个范畴极其宽敞的自然山水环境;上林苑内的建筑密度较稀疏;上林苑是一座多功 能的皇家园林; 3,东汉宫苑 东汉建国初期,朝廷崇尚简约,反对奢华,宫苑兴造不多,后期统治阶级日益追求享乐,形成东汉皇家造园活动 的高潮; 东汉皇家园林称“宫苑”,有宫
56、,苑之别;同时也有称之为“园”的; 总的看来,东汉的皇家园林相对较少,但园林的游赏功能已上升到主要位置; 第四节 私家园林 可修改编辑 第 29 页,共 93 页精选资料 两汉私家园林:非国库开支所建的为私人独家全部的苑囿; 秦代,因秦始皇晚年滥用民力财力,私家园林未见端倪;两汉时期,是私家园林开头形成并有所进展的时期,它 包括王侯官僚,富豪的苑囿和文人的宅园; 一,王侯官僚的园林 以西汉梁孝王刘武的兔园和东汉梁冀的苑囿为代表; 1,梁孝王兔园 兔园后称梁园,也称梁苑;位置:西京长安,另说在淮阳城东;据历史记载,兔园以建筑为主,但山水,动植物 已占很大比重;园中以土为山,以石叠岩,这种土石结合
57、的假山在中国园林史上为首创; 由于受文士影响,园中布景,题名已开头显现诗画意境;这是我国古代园林中值得关注的进展倾向,文化因素对 苑囿的影响由来已久; 2,梁冀苑囿 特点 1,宅园中堆置了形似二崤绵延起伏的山丘,山上有大片树林,山下有深陡的溪涧,山林间放养奇禽驯兽; 2,范畴大,似现今的大型自然公园; 梁冀苑囿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最豪华的私家园林; 二,富豪巨贾苑囿 5以西汉时茂陵袁广汉为代表; 三,文人宅园 隐士庄园主多半为文人出身;如西汉文学家,科学家张衡就是当时一位著名的致仕归田隐士; 小结 生成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就园林本身的进展情形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殷,周;二,秦,西汉;三,东汉
58、其中:殷,周为生成期的初始阶段;秦,西汉为生成期园林进展的重要阶段;东汉是园林生成期进展到魏晋南北 可修改编辑 第 30 页,共 93 页精选资料 朝时期的过渡阶段; 第三章 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公元 220 589 年) 第一节 总说(时代背景)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动乱时期,也是思想特殊活跃的时期;思想的解放促进了艺术领域的开拓,也 赐予园林以很大的进展; 一,社会动荡,民生凋蔽 公元 220 年东汉灭亡,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公元 263 年,魏灭蜀; 两年后司马氏篡魏, 建立晋王朝; 公元 280 年吴亡于晋,终止了分裂的局面,中国又复原统一,史称西晋; 西晋
59、之后,由于庄园经济和豪强势力日益壮大,并转化为门阀士族,士族拥有自己的庄园和世袭特权,足以跟皇 室抗衡,导致皇家,外戚,士族之间的争权夺利,促使各种冲突进一步激化;造成有权势的人争权夺利,贪婪铺张; 二,思想解放,文化多元 与贪婪铺张相对的另一个极端,就是玩世不恭; 名士们以任情放荡,玩世不恭的态度来抗击礼教的舒服,寻求个性的解放有两种表现: 1,饮酒,服食,狂獗的详细行动; 2,寄情山水,崇尚隐逸的思想作风,即当时的“魏晋风流” ; 例如比较出名的有:竹林七贤,白莲社等; 寄情山水,崇尚隐逸成为社会风尚,也导致学问分子阶层对大自然山水有了更进一步懂得和熟识,也成了一种浪 漫风习; 三,中国园
60、林体系的完成 魏晋六朝长期处于动乱岁月,而思想,文化艺术特殊活跃,对中国园林体系的完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 在以自然美为核心的时代美学思潮的直接影响下,中国风景式园林由再现自然进而至于表现自然; 皇家园林的狩猎,求仙,通神的功能基本上消逝或仅保留其象征意义,生产和经济运作就已很少存在,游赏活动 可修改编辑 第 31 页,共 93 页精选资料 成为主导功能; 私家园林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型显现,几种反映了这个时期造园活动的成就; 寺观园林的显现开拓了造园活动的新领域,对风景名胜区的开发起着主导作用; 建筑作为一个造园要素,与山水地势,花木鸟兽等自然要素取得了较为亲热的和谐关系; 其次节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女职工权益保护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四)
- 2024年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试题练习题及答案
- 2025年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土地承包种植合同3篇
- 2025版个人土地开发合作合同
- 2025年度绿色能源创业项目合伙人协议书模板4篇
- 教育培训在创新驱动下的新局面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生态环卫绿化服务外包全面实施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承包协议4篇
- 2025版个人住房贷款保证担保与资产证券化合同2篇
- 科技驱动的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 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剪力墙技术规程
- 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课件
- 2024年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招录2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高频考点、难点(含详细答案)
- RFJ 006-2021 RFP型人防过滤吸收器制造与验收规范(暂行)
- 盆腔炎教学查房课件
- 屋面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施工方案及方法
- 新概念英语课件NCE3-lesson15(共34张)
- GB/T 3683-2023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油基或水基流体适用的钢丝编织增强液压型规范
- 电视剧《琅琊榜》特色分析
- 5A+Chapter+1+Changes+at+home+课件(新思维小学英语)
- 安徽省2023年中考数学试卷(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