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自然风格园林艺术比较研究_第1页
中英自然风格园林艺术比较研究_第2页
中英自然风格园林艺术比较研究_第3页
中英自然风格园林艺术比较研究_第4页
中英自然风格园林艺术比较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英自然风格园林艺术比拟研究“自然,一直是中国古典园林进展艺术创作的最高原则和审美标准。“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艺术法则,一直被中国造园家们奉为圭臬。中国传统的自然山水式园林作为艺术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被介绍到世界各国,对世界园林艺术作出了卓越的奉献。 与中国造园艺术不同的是,西方造园艺术直到18世纪,对自然美的认识和表现还处在一个相当蒙昧的状态中。受基督教“原罪观念和柏拉图“理想主义思想的影响,欧洲艺术长期以来把现实世界的自然美看成是恐惧的、罪恶的,只有理想的天国才是美的化身。因此,直到18世纪,英国自然风致式园林才冲破传统的束缚,以其高度的革命性和旺盛的生命力迅速开展起来,成为近、现代西方园

2、林艺术的主流,直至今天仍对世界园林艺术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可以说,英国自然风致式园林(简称英国学派)在世界园林史上开创了园林艺术新局面。更为可贵的是,在开展过程中,它还受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直接影响。因此,对中、英自然风格园林的比照研究,成为中、西园林艺术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但长期以来,我国对中、西园林艺术的比拟研究,较多着眼于法国古典园林,对英国学派较少介绍和研究,直到20世纪80年代,有关英国学派方面的研究和介绍才陆续见诸有关文献。本文将在简要介绍英国自然风致式园林开展沿革的根底上。对中、英两种园林自然美表达的异同及其形式的相关社会因素作比拟研究,进而提出对我国当代园林艺术开展的一些看法。一、

3、英国自然风致式园林的产生及历史沿革 对英国学派园林的分析,主要着眼于18世纪中叶自然风致园林真正成型以后的园林艺术。在此之前,曾经有过一段从古典几何式园林向自然风格园林的过渡时期,也称为“不规则化时期,由于其表现为两段风格演变的中间过程,特征不完整,因此不具备典型性。从时间上看,英国学派园林的开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一)“庄园园林化时期 英国学派园林的第一个阶段(18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造园艺术对自然美的追求,集中表达为一种“庄园园林化风格。其造园家的代表人物为坎特(William Kent,16851748)、勃朗(Lancelotpown,16951752)、蒲伯(Ale*am

4、der Pope,16881744)等人。以坎特为代表的英国学派造园家们创造的“庄园园林化风格的园林景观,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因地制宜,努力在景观营造中找寻“当地的魂灵环境的在逻辑性。使园林具有环境特征,力图改变古典主义园林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形象;二是抛弃围墙。改用兼具灌溉和泄洪作用的干沟“哈哈(HAHA)来分隔花园,林园、牧场,把自然景观引进了花园,加强了视线的渗透和空间的流动;三是结合兼具生产性的牧场和庄园进展景观设计,大大降低了维持一个精致的几何式花园的经济负担。把园林景观从纯欣赏性的封建贵族艺术转变为兼具实利性的资产阶级艺术。造园家勃朗创作的年代,正是圈地运动刚刚完成之时。新兴农业

5、蓬勃开展。趁这个机缘,勃朗把英国学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与坎特相比,勃朗的“庄园化追求显得更为彻底:一是完全取消花园与林园的区别,连干沟(HAHA)都不要了,大片的漫坡草地一直延伸到建筑物的墙根。建筑物前不留一点几何印迹,连平台都没有;二是善于使用成片树丛。这些树丛外缘清晰,呈椭圆形,种在草地上,被照耀下的浅绿色草地衬托得很明显;三是善于用水,他在英国造园家中最早重视水的利用。他设计的园林常常以湖泊为中心。勃朗在自然风格的探索上开展出气派很大的、英雄史诗般的风格,宏大、庄严、简洁、开阔和明朗的气氛反映着新兴资本主义的大开展。(二)“画意式园林时期 就在勃朗把自然风致园林干净化、简练化,把庄园牧

6、场化的时候,随着18世纪中叶浪漫主义在欧洲艺术领域中的风行,出现了以钱伯斯(WilliamChambers,17221796)为代表的画意式自然风致园林。浪漫主义的特点:一是缅怀中世纪的生活和追求异域情调;二是追求崇高,新奇和震撼心灵的效果,注意情感的表达。在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下,钱伯斯开辟了一种更野性和更冲动人心的自然风致园林流派,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缅怀中世纪的田园风光,喜欢建造哥特式的小建筑和模仿中世纪风格的废墟、残迹;二是喜用茅屋、村舍、山洞和瀑布等更具野性的景观作为造园元素,使园林具有粗暴、变化和不规则的美;三是大胆采用异域情调的景观元素,如丘园(Kew Garden)的中国式塔

7、以及其他画意式园林中喜用的中国式山洞。画意式园林所指的画意,不是一般的风景画,而是充满野趣、荒凉并带中世纪怀旧情调的罗莎(SalvatorRosa,16151673)式绘画。(三)“园艺派时期 英国学派的成功,使英国式自然风致园林的影响渗透到整个西方园林界。在这一过程中,具有现代色彩的职业造园家逐渐成为一个专门和固定的职业。同时也使得造园艺术逐渐受到商业利益的控制和驱使。生活的丰富和信息交流的日益简便。也使得庄园式和画意式园林变得毫不时髦。与此同时,由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开展和英国海外贸易和殖民事业的日益拓展,世界各地的名花异卉陆续传人,从而形成了19世纪的主要流派“自然风致园的园艺派。这种造园流

8、派在自然风致园林原有面貌下有了一些新特点:如增加了具有时代特点的玻璃温室,种植各地的名木异卉和奇花异草;此外,常在草地上设置不规则的花坛,以各种鲜花密植在一起,花期、颜色和株形均经过仔细的搭配;树木也注意其高矮、冠型、姿态和四季的变化,巧加搭配。这一种园林,因为更具商业性和折衷性,符合商业时代的需求,逐渐成为19世纪的主流,并直接影响到20世纪的世界园林艺术。加拿大、新加坡当代的环境设计仍可清晰地看到这种设计风格的深远影响。二、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与英国自然风 致式园林的相似特征在对中国古典园林与英国自然风致式园林的比照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两种风格的造园艺术在许多地方有着相似的特征。(一)“源于

9、自然,高于自然的艺术法则 “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总的艺术法则,也是中国造园艺术对自然的态度的高度概括。园林艺术的观念和法则是从思想和哲学思想中来的,中国思想的主流是儒、道、释,即儒家、道家和禅宗思想。儒家思想虽然在政治上和社会伦理上的影响远大于道家,但它在艺术上的影响却不及道家。同时,作为中土佛教的分支的禅宗,在艺术上也仅仅是处于配合补充道家思想影响的位置。因此,中国景观艺术的根本艺术法则主要来源于道家的“道法自然。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中国的造园艺术从一开场就视自然为师为友。自然界的高山流水,郁木繁花,明晦的变化,空间的开合,无不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描摹对象。同时,“道法自然中

10、的“法不是指照搬照抄自然,这个“法包含有提炼、升华的含义。在道家思想中,大自然有其在规律性,有“道之人必须要在变化无常的自然界静心体验,以感悟自然界万事万物的本质特征。因此,中国古代的造园家们很善于从大自然抽象出本质性的东西,然后用石头、植物、水体等加以表现。在中国文人的心里。只有这样的艺术才堪称上品。这也是中国古典园林里所谓“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在英国自然风致式园林的设计中,也同样强调与中国“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相似的观念。英国学派的设计均是以崇尚自然,讴歌自然,赞叹造物的多样与变化作为美学目标的。在弥尔顿的“失乐园“中,伊甸园被描绘成一片自然风光,自然被赞美“具有青春活力“恣意驰骋“新鲜泼辣“

11、洋溢了无限幸福。这种讴歌自然,赞美自然的思想是英国学派重要的美学思想。同时,英国的造园家也深知适当地去修饰自然的重要性。钱伯斯认为,自然需要经过加工才会“赏心悦目,对自然要进展提炼修饰,才能使景致更为新颖。这种观念在英国学派的中、晚期的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得到加强。这种观念很接近于中国的“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观点。(二)两种艺术都强调情感的表达 “仁者,智者乐水,中国的知识分子(文人)总是把园林看作抒发情感和省思的场所。在他们眼里,落花有义,流水含情,一山一石,一草一木,无不寄托着观者的主观情绪与感受,这种把审美主体的主观情绪外化于审美客体,并产生情感共鸣的审美心理模式,一直是中国传统艺术(如书法

12、、绘画)的重要特点。中国的园林主人以这种方式来排解个人生活的感伤和政治理想的失意,园林成为中国文人阶层宣泄感情的对象,可以说,中国古典园林向来重视情感的表达。此外,中国古典园林中三个最为重要的美学概念:立意、达意和意境,指的也就是指主观感情与客观环境互相结合,理性与感性互为转移,并产生共鸣的心理过程。“立意是指审美主体的美学追求和情感目标;“达意是指将个人目的与自然现象相联系,将个人情感融入审美客体并产生共鸣的情感升华过程和途径;“意境则指的是完成“达意的审美过程之后,在审美主体的精神上所形成的融合了情感和客观环境的,同时具有主观和客观特征的一种情境。在中国人心目中,不包含情感的风景没有存在的

13、价值,因为意境的产生要由风景和情感两方面共同决定,这就是中国传统艺术中所谓的“意在言外、“象由心生。反观西方,与绘画等其他艺术门类一样,个性化的情感表达在西方园林艺术中也一直居于次要地位。传统的欧洲艺术,一直是在基督教的控制和影响下开展起来的,其容多是圣经故事和事件的描述。西方古典绘画大多数是“圣婴诞生、“耶酥受难“之类的画面沉闷、颜色单一、光线较暗的作品。这种风格的作品长期统治着西方美术界,直到17世纪康斯泰勃和透纳等浪漫主义大师出现,才真正改变以欧洲古典绘画表情冷漠的乏味面貌。他们描述大自然的四时之变,雷电雨雪的雄浑震撼以及不同地域独特的大自然风光,这些作品饱含画家的个人感情,具有强烈的情

14、感力。英国自然风致式园林受到浪漫主义的影响,也相当注意情感的表达。如钱伯斯的画意式园林艺术,中世纪的废墟、残垒、断碣在园林中广为出现以表达一种怀1日的情愫;充满了野趣、荒凉、情调忧郁的罗莎式绘画成为园林设计的蓝本;崇高感在园林设计被广为鼓吹。可以说。浪漫主义的出现改变欧洲中世纪艺术的呆板面貌,情感的追求和表达为英国学派园林注入生命力,并成为区别于法国古典园林的另一个重要特征。(三)中国园林艺术对英国学派的影响 中国式的自然山水园林曾经对英国学派有过重要的影响,的神秘及其对自然的深刻领悟,深深震撼和吸引着英国学派造园家们。到18世纪中叶,“中国热到达高潮,许多评论和介绍中国园林的书籍和图册大量出

15、现,中国式的塔、中国式山洞,甚至中国式的假山,都广为流传,成为一时的风气。当然,由于中、英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政治经济制度,中国园林对于英国园林,只成为理论上的补充和佐证,并未形本钱质上的影响。三、中国古典园林与英国自然风致式 园林的不同特点从上面的论述可知,中、英园林艺术从艺术法则到审美追求上均具有很多相似点。但从本质上看,中、西自然风格的园林仍然是两种完全不同风格的园林艺术。总的来说,“自然在这两种园林中表达出不同的性格,即:中国园林是一种向的自然,英国自然风致式是一种外向的自然。(一)从园林具体形态上比拟 两种不同的艺术的区别,首先表现在具体的艺术形态上。从园林的总体形象和总体气氛上看,

16、中国古典园林显得幽深、隐逸,所谓“庭院深深深几许,“曲径通幽。中国古典园林常用的入园处理通常是:甫人园门,迎面一座假山或一丛修竹,起到遮挡视线的作用,让人有一种期待感和神秘感。之后则又往往是曲径(或是曲廊、曲桥等1,曲径两侧为粉墙或为茂林,在这么一个半闭合的曲线空间穿行一段之后,终于豁然开朗,来到一个面向湖面的敞轩。这样一种游线,使人产生强烈的向感,仿佛从外面的大千世界经过一重重的障碍来到一个只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再从敞轩环顾主庭,虽然有开阔的水面,但水不知由何而来,只见一条山溪从一块巨石后面流出,拐了几个弯后注入湖中,似乎这山溪是发源于建有佛寺的远山。再看湖面四周,茂林修竹,绿树环绕,粉墙灰

17、瓦假设隐假设现,但却非常明确地划分了园园外的世界。在这样的园林环境下,除了游鱼飞鸟,就只剩下你自己,然后你俯首吟哦,仰天长啸,尽情地把心深处的情感加以表达抒发,令草木低首,山石动情,似乎连千年的古柏,都愿与你一起发出对人生的慨叹。总的来说,中国园林需要的就是这样一种自然,它来自于自然,但它仅属于你,它是你在心灵的反映,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浸染了你的心情绪。它是一种向的自然。即便是像颐和园这样的皇家园林,虽然在空间尺度上已具有公共园林的特征,但无论是高耸的围墙,曲折的长廊,还是幽静的街,都让人感到这只是传统私园的大比例翻版。然而,当你来到勃朗设计的斯道维花园或是钱伯斯设计的丘园,你会发现,在这里

18、,自然又是另外一种面貌,大片的草坡沿着自然的地形起伏、一片片树丛外缘清晰,照耀下呈浅绿色的草地把树丛衬托得格外明显。这里没有围墙,你的视线可以跟你的心灵一起自由驰骋。极目远眺,在白云与草坡快要相接的地方,牛群和羊群在随意放牧。这里也有大片的水面,但水边没有驳岸,草坡很自然地以一个优美的角度伸人湖中。一切都是宁静的,但同时也显得开朗、大方和安详。一派在资本主义革命中迅速开展的新式农庄的形象。在英国式的自然风致园林里,自然的表现是外向的,围墙是被严格拒绝的,一些兼具灌溉作用的干沟成为看不见的空间界限。而到了勃朗风格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干脆连干沟都取消了。大片的漫坡草地成为园林的主体,一直伸展到主建筑

19、物的墙根。园林已经没有明显的外之分,私人的庄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再也没有必要用高高的围墙和浓密的树林把园林封闭在自我的小圈子里。英国自然风致式园林所具有的这种开放性和公共性使它所表现的自然呈现一种外向开朗的性格。(二)从园林功能上比拟 在中国传统的儒家“重义轻利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园林一直都拒绝功利主义的倾向,虽然园林建立有休息和娱乐的目的,但由于中国文人的休息和娱乐越来越走向纯精神功能的非功利倾向,中国园林设计的目标也变得越来越飘渺和意味深长。中国的美学理论在整体上一直就缺乏一种对“愉悦感和“利益之间的联系的合理认识。追求物质享受的思想长期受到鄙视。因此,中国园林的功能一直以来都是少数文人自省

20、和精神自我满足的场所,物质功能从未成为中国园林的重要功能。相反,英国人很快就注意到把花园变成实用的场所,美丽的花园同时也是公众会聚的场所,药物、蔬菜和花卉的生产基地,牛羊的牧场。这种把物质功能与审美愉悦相结合的思想,把英国园林艺术推上了一个更加安康的方向,并为传统的风景园林艺术插上了科学、的翅膀。与中国园林相比,英国园林的效劳对象更广泛,也更具开放性和公众性。(三)从园林的场所原型上比拟 中国传统园林,不管是宅园或是寺庙园林,根本上属于“庭园,“庭是建筑物的附属空间,因此,中国传统园林的场所原型仍是建筑物部的一种空间场所,它首先附属于建筑物的总体围。因此,其场所实质是“部(inside)和“私

21、有(private)的。反之,西方园林则一直是与建筑物相并行的独立的空间场所,建筑物与园林互为衬托,互为界定。不管是专门的花园还是城堡、教堂的庄园,通常都是环绕建筑物四周分散布置。因此,西方园林的场所实质则更接近于“外部(outside)和“公共(public)。这两种不同的场所原型深深影响了两种园林对自然美的不同追求进而导致了设计上的不同风格。四、中英自然风格园林艺术差异形成的原因 中、西自然风格园林具体形态上的差异不是偶然形成的。从前面的分析可知,中国古典园林与英国自然风致式园林在总的美学原则上有很多相近的地方,然而在园林的具体形态上却产生了如此本质的区别。归根结底,这种区别是由于中、英两

22、国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开展特点造成的。可以说,近代以前,中、西园林的区别主要由于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到了近现代,则主要是受到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方式的影响。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自然山水风格从宋朝成熟后直至清朝近一千年的漫长历史时期,一直在一个稳定而封闭的系统自然开展。由于封建王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中国的艺术开展一直没有受到外来文化和艺术的冲击和补充。同时,资本主义制度得不到充分的开展使得资产阶级和市民阶层无法得到应有的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平民艺术得不到开展,园林艺术仍然是贵族、官僚阶层的专利,直至清末,也就是西方自然风致式园林走向成熟并蓬勃开展的时代,我国的园林仍只是少数达官贵人的玩物。园林主

23、人自身的封建性、守旧性、消极性以及对个人命运和帝国前途的感伤,统统都在他们的园林中打下了烙印。此外,士人阶层仍带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观念,轻视劳动人民,因此他们不可能像英国学派那样,拆掉围墙,把牧场、乡村引进花园,表现一种大度、开朗的自然美。同时期的中国园林,仍抱着其“自命清高“孤芳自赏的向风格不放,同时还沾染上不少琐屑、颓废之气,从而不能带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走向新的顶峰。而英国自然风致式园林则恰恰相反,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在英伦三岛的蓬勃开展,传统的封建领主正向新式的农庄资本家过渡,大量在资本主义机械化大生产和殖义掠夺中暴富起来的新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纷纷到乡村购置农庄和别墅。新的生产

24、方式的勃勃生机以及海外殖民扩的节节胜利,使这些新贵族心中充满了自信与豪情。他们让自己的花园与周围环境完全融合,看不到边界,这正好反映了他们的勃勃野心。同时,大英帝国日益强盛,国家自豪感和民族自豪感很自然地惠及外乡的自然风貌与田园风光。地方特色、乡土情怀便成为抒发这种骄傲和自信心的重要载体。此外,市民阶层的开展壮大,社会的等级观念逐渐弱化,使得艺术的阶级特征淡化,园林艺术愈来愈群众化和具有公共性。由此可知,资本主义的勃勃生机,帝国的日益强盛,社会的日渐,精神的日益开放自由才是英国自然风致式园林产生的社会根底,才真正赋予英国式的自然风格园林以开朗、大方的外向型品格。英国学派从1 8世纪中叶起,就领导欧洲的园林艺术潮流,其影响一直渗透到现在。可以说。英国自然风致式园林是西方“现代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