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形势下的建筑设计策略探析 黄东莹_第1页
疫情防控形势下的建筑设计策略探析 黄东莹_第2页
疫情防控形势下的建筑设计策略探析 黄东莹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疫情防控形势下的建筑设计策略探析黄东莹摘要:现阶段,由于新冠肺炎的突发,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件越来越受到重视, 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我们在城市公共环境治理方面还存在短板死角,要进行彻底排 查整治,补齐公共卫生短板。及时总结疫情防控的经验、优势,认真检视过往工作 的失误、不足,深入研究应对策略、措施,现在正当时。本文试着从国内外概况、 应对策略、技术措施三方面探讨应对流行性疫病的建筑设计策略,研讨对象为一般 民用建筑,不包括医疗卫生等专业性较强的建筑类别。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建筑,设计策略引言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防控疫情高度重视,先后多次主 持召开会议、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人民群众

2、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全国疫情防 控已经取得明显成绩,建筑施工企业复工生产正在安全、快速、有序推进。1新冠肺炎患者与医疗建筑现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NCP),简称新冠肺炎,其病 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类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国际卫生组织(WHO)已将该疾 病正式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从确诊患 者的病例中看出,新型冠状病毒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是新 冠肺炎主要的传播途径,目前多地已经从

3、确诊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 因此新冠肺炎同样存在粪口传播的风险。从全国患者的年龄分布来看,各年龄段 人群均对新型冠状病毒没有抵抗性,只要满足传播条件均有可能被感染。我国新 冠肺炎患者数量庞大,由于呼吸道传染病医院建设较为滞后,政府在应对突发性 传染病爆发的措施上,当前医疗设施和防控条件存在着严重的不足,甚至出现较 多不规范的做法。众多患者在感染初期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与隔离控制,不仅给周 围的亲朋好友带来交叉感染的风险,还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甚至造成死亡的危害。 目前,武汉市在原有金银潭传染病医院的基础上,临时建设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 医院,并在武汉洪山体育馆、武汉客厅、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建设

4、“方舱医院”,这 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新冠肺炎患者不能集中隔离收治的状况,对新冠肺炎 疫情的防控起到重要的作用。2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建筑设计策略2.1通用措施所有与公共卫生安全关系密切的民用建筑,均应采取应对流行性疫病的通用措 施。在空间形态方面,合理布局建筑组群形态,营造良好的自然通风环境,应根据各 地常年主导风向、城市功能布局等因素综合确定建筑朝向。建筑间距应依据各地 日照标准适当提高,以增加日照时长和质量。建筑形态应考虑科学合理的建筑体型, 有效利用外部风环境,促进气流引导、对流通风、表皮预热等被动式机能,改善建 筑室内物理环境质量。2.2对各类建筑设计和建设规范优化的再认识在人们尚无

5、准备、尚不知晓的灾害来临时,过去已有的规范可能是欠全面、 欠完善的。应该特别注意健康安全敏感度高、使用人员高密集并可能长时间滞留 的公共建筑及环境的疫情安全体检和诊断”,如自由贸易市场类建筑、楼宇办 公建筑、高密度居住社区等,特别是公共卫生、废弃物和环境污染的建筑处理对 策等,并权衡好短期成本和长期收益的关系,为建筑设计规范的修改完善乃至更 新提供参考,从物质空间载体优化的角度帮助应对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城市突发 灾害事件。2.3全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火神山、雷神山等医院建设包括土建及装饰、给排水及消防系统、供配电系 统、医用气体工程等诸多工程,如此庞大系统工程,在10天时间内完成

6、,政府 整合了全国具备相应施工能力的多家企业。现代工程项目的建设,客户对产品的 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如果能够拥有强大的上下游资源整合能力,为客户提供一揽 子、一站式解决方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占得先机。在资源供应整合方面, 疫情期间,物资供应紧张也是建筑企业面临的一大问题,很多企业从项目需求角 度出发,停留在采购一供应的阶段,属于被动供应,自然谈不上竞争力,跟不上 市场的需要。解决这一问题,建筑企业要建立起企业级的供应链,在全国乃至全 球资源的配置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打造企业的关键竞争力。2.4应急功能转化或将纳入新建建筑设计在新建建筑中增加公共卫生监测与应急用途的临时或永久设施,形成去中心化

7、 的公共设施网络。有条件的部分类型新建公共建筑在项目设计中可考虑应对突发 公共卫生安全事件进行应急功能转化的可行性方案设计,包括但不限于体育馆、学 校建筑、会展建筑、疗养建筑、旅馆建筑等。对于纳入应急预案,在应急状态下必 须保障运行的建筑,如超市、农贸市场等,适当提升建筑防灾设计标准。设计上需 满足应急功能条件下的卫生安全防护距离要求、建筑平面与层高条件、结构设计 条件、机电设施条件、消防设计要求以及增设液氧站、吸引站、污水处理、污物 处理等应急医疗设施的场地和空间条件的相关要求。2.5智能医疗建筑,实现医疗的智能化智能医疗建筑的产生和发展,一方面集成医疗建筑智能化系统和医疗智能化 辅助系统,

8、能够为医院提供安全舒适、绿色低碳的就医环境;另一方面采集高科技、 自动化的医疗设备和医护工作站所提供的各种诊疗数据,能够实现就医流程最优 化、医疗质量最佳化、工作效率最高化。医疗建筑智能化逐步成为大中型医院建 设的关键所在。智能医疗建筑与传统医疗建筑相比,智能医疗建筑可以有效改善 医院的就医环境和空气质量,避免病原体的传染蔓延;提高信息查询、计算统计、 领导决策的效率和准确度,减少因管理原因造成的各种损失;缩短排队等候的时间, 减少因人为原因造成的财务、医嘱、划价、发药等差错率;节约能源,节约资源, 降低医疗成本,例如水、电、气、医疗专用气体等消耗;医疗建筑智能化可以减轻 医护人员劳动,提高医

9、疗护理质量和医院现代化水平。随着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 的不断发展,医疗领域正在向智能化迈进,一些医疗机构开始使用导诊机器人、 云医生、语音电子病历等新型医疗手段为患者服务。对患者而言,高度智能化的 医疗条件让患者看病更加方便,缩短排队等候的时间,降低医疗成本,减轻经济 负担;对医生而言,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大幅度降低因主观判断或操作误差产生的 风险,让诊断更加精准。可以看到,在全国防疫期间,远程医疗的诊疗手段不仅 缓解资源紧缺,还能够减少医护人员与患者的近距离接触,甚至成为疫情期间诊 疗过程中会诊的主要方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结语综上所述,今后城市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在现有的城 市防洪、抗震、人防、消防等规划的基础上加强应对突发性新型病毒的公共卫生 规划,并对综合防灾规划进行专项论证。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建立健全城市防灾 医疗设施体系,制定相应的防灾医院建筑设计规范和建设标准。以南京为例,可考 虑结合长江、秦淮河、紫金山等自然地形和地理区隔,将整个城市划分为若干个相 对独立防灾分区,设置系统化的城市防灾设施体系。参考文献罗运湖.现代医院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