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2国际直接投资课件_第1页
CH2国际直接投资课件_第2页
CH2国际直接投资课件_第3页
CH2国际直接投资课件_第4页
CH2国际直接投资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国际直接投资淮阴工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宋新刚 副教授第1页,共92页。1、为何进行国际投资?(动机)2、如何进行国际投资?(条件和方式)第2页,共92页。 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概述第三节 中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与对外直接投资 第3页,共92页。本章教学重点内容一、国际直接投资主要理论二、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三、国际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分析四、我国利用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概况 第4页,共92页。案例:必和必拓掀钾肥大战 欲改变国际钾肥供求关系视频:中国海外钾矿成为必和必拓收购新目标_腾讯财经_腾讯网必和必拓掀钾肥大战 欲改变国际钾肥供求关系_财经_腾讯网三大

2、中资身影闪现钾肥并购案_财经_腾讯网视频:必和必拓收购加钾可能威胁所有产粮国_腾讯财经_腾讯网第5页,共92页。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下列问题:1、此案例中,必和必拓向第一大钾肥企业PotashCorp(加拿大钾肥公司)发出恶意收购 ,是何种类型的国际投资?此类国际投资有何特点?2、请结合本案例分析跨国公司的国际直接投资的后果?第6页,共92页。第一节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垄断优势理论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三、市场内部化理论四、国际生产折衷论五、比较优势理论六、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投资周期论第7页,共92页。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背景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可以说是跨国公司投资理论,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发

3、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跨国公司随着和平时期经济的复苏与发展也大量涌现,国际直接投资迅猛增长。 这种新景观的出现,打破了建立在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直接流动的假定前提下的西方古典贸易理论的权威,引起了西方经济学者的极大兴趣。他们在对这一领域进行探讨的过程中,形成了诸多极具创造性的理论流派。第8页,共92页。一、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Monopolistic Advantage Theory)又称所有权优势理论或公司特有优势理论,是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独立理论,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海默(Stephan Hymer)于1960 年在他的博士论文中首先提出,这标志着独立

4、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开始形成和国际投资理论的兴起。之后的代表人物还有金德尔伯格(CharleSP.Kindleberger)、尼克博克(Knickerbocker)和凯夫斯(RichardE.Caves)等人。第9页,共92页。理论主要内容 海默认为,一个企业之所以要对外直接投资,是因为它有比东道国同类企业有利的垄断优势,从而在国外进行生产可以赚取更多的利润。这种垄断优势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包括生产技术、管理与组织技能及销售技能等一切无形资产在内的知识资产优势;一类是由于企业规模大而产生的规模经济优势。而这种垄断优势则是来源于市场的不完全性。第10页,共92页。 海默认为,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导

5、致市场不完全竞争的情况包括产品市场的不完全竞争、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政府经济贸易政策形成的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的实现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有利地位等)是垄断优势的根源,垄断优势的具备则是跨国公司实施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原因。第11页,共92页。理论的发展 之后的金德尔伯格在美国企业在海外一书中进一步分析了跨国经营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认为这种优势主要来自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不完善、内外经济规模差异、政府对生产或进入的限制等。尼克博克则认为垄断优势理论不足以全面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因而提出了寡占行为理论加以补充,详尽说明了寡占反应行为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关系及影响寡占行为的种种因素。在他看

6、来,战后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由寡占行业几家寡头公司进行的。第12页,共92页。理论评价 垄断优势理论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和原因作了科学的分析和说明。该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将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入生产领域,摆脱了新古典贸易和金融理论的思想束缚,为后来者的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但该理论无法解释不具有技术等垄断优势的发展中国家为什么也日益增多地向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第13页,共92页。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周期论(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哈佛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教授维农(Raymond Vernon)。 其核心的观点是利用产品生命周期的

7、变化,来解释美国企业战后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时机和区位选择。 该理论强调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态形成过程,认为发达国家市场中的企业往往相对来说更有取得技术优势的长期条件。 根据该理论,跨国公司建立在长期技术优势基础上的对外直接投资过程包括:新工艺、新产品初始阶段;产品生产成熟阶段;对外直接投资替代出口过渡阶段;对外直接投资的产品返销国内阶段。 第14页,共92页。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数量时间进口消费曲线生产曲线满足国内市场出口第15页,共92页。理论评价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贡献在于它不仅为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找到一种独特的视角,而且也是战后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的一种总结。但是,也有不少学者对这

8、一理论提出了质疑。有人认为,这一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美国以外其他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还有人认为,这种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公司初始的对外投资行为,但对于解释已经成为国际生产与销售体系的跨国公司的投资却是无能为力的。第16页,共92页。三、市场内部化理论 上世纪70 年代中后期,西方跨国公司发展迅速,国际生产体系逐步形成。以英国学者巴克莱(Peter.JBuck- ley)、卡森(Mark Casson)和加拿大学者拉格曼(AllanM.Rugman)等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不满足于海默、维农的特殊投资模型。他们从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交换机制的形成过程出发,提出了市场“内部化”理论(Internaliza

9、tion AdvantageTheory)。第17页,共92页。理论的产生 内部化理论又称市场内部化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巴克莱和卡森首先于1978 年在跨国公司的未来一书中提出的。 该理论的出发点是解释跨国公司为什么不利用既存的世界市场实现国际分工,而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建立企业内部市场,通过企业内贸易来协调公司的国际分工。并进而回答为什么和在怎样的情况下,到国外投资是一种比出口产品和转让许可证更为有利的经营方式。第18页,共92页。理论基础及渊源 这一理论的基础是科斯(R.H.Coase)教授的产权经济学理论。科斯在1937 年发表的论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指出:由于市场失灵等市场属性不完善,导致

10、企业的交易成本增加,企业通过组织形式,组织内部交易来减少市场交易成本。第19页,共92页。理论主要内容 内部化理论试图解释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及决定因素。其核心是市场的不完全性及企业的性质。该理论认为,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若将厂商所拥有的科技和行销知识等“中间产品”通过外部市场来组织交易,则难以保证厂商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于是将这种“中间产品”置于共同的所有权的控制下,由企业内部转让,以内部市场来替代原来的外部市场组织交易。第20页,共92页。理论评价 与其他仅从产品或生产要素等某个侧面来分析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原因的理论不同,内部化理论关注的是市场组织成本所引起的不完全竞争形态,尤其

11、是中间产品市场的缺陷,当这种缺陷使交易成本不断上升或市场难以组织时,企业就要开辟内部市场作为替代,当这种行为跨出国界时,就出现了跨国公司。因此,内部化理论属于一般理论,它能解释大部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在不同程度上包含了其他一些理论。但是,这一理论仅仅是从技术经济角度来说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却未能考虑到世界经济现存结构中制约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众多因素,尤其是非生产要素或非经济要素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动机和发展的影响。第21页,共92页。四、国际生产折衷论 国际生产折衷论(The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又称国际

12、生产综合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邓宁(JohnH.Dunning) 在20 世纪70年代中期首先提出来的。该理论试图评价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起因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方面影响重大的一系列因素,主要回答了企业利用国外资源和国外市场的方式为什么在不同的国家会有所不同。第22页,共92页。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企业要进行国际投资要具备三个基本要素: 1.所有权优势(ownership advantage):指企业因有某种独有的、国外企业无法获得的资产,使该企业在生产技术、规模经济、组织管理等方面具有优势,这是进行国际投资的必要条件。国际生产折衷论主要内容及其应用第23页,共92页。 2.内部化优势势(int

13、ernalization advantage):由于市场交易存在竞争壁垒、定价困难、信息不对称等因素造成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不完全竞争,为确保企业所有权的优势,通过内部化转移所获得的利益要大于交易市场所得,所以企业宁可选择对外投资。这种外部化是指通过与其他独立企业进行市场交易。第24页,共92页。 3.区位优势(location advantage):投资地点选择要受到生产要素和市场的地理分布、生产要素和运输成本、投资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果企业所有权优势与内部化优势皆有,那么,对该企业而言,把这些优势与当地要素,即区位因素结合必然使企业有利可图。而这些因素是指东道国不可移动的要素禀赋优势及

14、东道国政府对外国企业的鼓励或限制政策等。第25页,共92页。企业必须同时兼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才能从事有利的海外直接投资活动。如果企业仅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而不具备区位优势,这就意味着缺乏有利的海外投资场所,因此企业只能将有关优势在国内加以利用,而后依靠产品出口来供应当地市场;如果企业只拥有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而无内部化优势,则说明企业拥有的所有权优势难以在内部加以利用,只能将其转让给外国企业;如果企业具备了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而无所有权优势,则意味着企业缺乏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前提,海外扩张无法成功。国际生产折衷论主要内容及其应用第26页,共92页。 上述三要素的核心在于说

15、明:企业进行海外投资,所有权优势是基础,内部化是实现这种优势的载体,区位优势是实现前两个优势的充分条件,三个优势的充分发挥与互相作用,可以使企业的跨国投资产生最大的整体效益。第27页,共92页。理论评价 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论克服了传统的对外投资理论只注重资本流动方面研究的不足,他将直接投资、国际贸易、区位选择等综合起来加以考虑,使国际投资研究向比较全面和综合的方向发展。国际生产折衷论是在吸收过去国际贸易和投资理论精髓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既肯定了绝对优势对国际直接投资的作用,也强调了诱发国际直接投资的相对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上的不足。然而,尽管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集西方直接投资理论

16、之大成,但它毕竟仍是一种静态的、微观的理论,面对快速变化的国际投资形式,其理论的解释力也就大打折扣了。第28页,共92页。五、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论(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是上世纪70 年代中期由日本一桥大学的小岛清教授(Kiyoshi Kojima)提出的。这一理论的分析不是对一种商品、一个企业或一个行业的具体分析,而是利用国际分工的比较成本原理进行的宏观考察。第29页,共92页。 1.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内容是投资国特定产品部门的特定企业将其一揽子经营资源转移到东道国同一产业部门的特定企业,其实质是先进生产函数的跨国转移。 2.一国对外直接投资应该

17、按照比较成本劣势强弱的顺序依次进行,即先输出该国逐渐丧失比较成本优势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在各类产业中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同发展中国家相比趋于比较劣势,故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作为率先对外投资的边际产业。主要观点第30页,共92页。 3.对外直接投资通过边际产业的国际移植,具有增强东道国潜在比较优势的作用。 4.从趋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部门开始对外进行投资,将有助于东道国弥补其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之类的经营资源不足,加速移植更先进的生产函数,不断增强正在形成或尚未充分展现的潜在比较优势。 5.由于东道国和投资国都集中发展其比较优势的产业,两国的产业结构将更趋合理。第31页,共92页。理论特

18、点 与其他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相比,比较优势论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对外投资企业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越小越好,这样容易在海外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找到立足点并占领当地市场;由于中小企业转移到东道国的技术更适合当地的生产要素结构,为东道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中小企业能够小批量生产、经营灵活、适应性强,因此中小企业投资于制造业比大企业更具有优势;该理论强调无论是投资国还是东道国都不需要有垄断市场。第32页,共92页。理论评价 小岛清的理论具有明显的进步性:他第一次提出了产业概念,相对于以企业为研究对象的垄断优势理论而言前进了一步。他提出的投资国与受资国同一产业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生产函数,形成了比较利润差别,构

19、成双方实物资产、技术水平、劳动力和价格等经济资源的差异,这样就可以在双方形成更合理的生产要素组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因此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是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的。但是,小岛清的理论只能说是反映了二战后日本某个时期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并不具有普遍意义。而且,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对外直接投资方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小岛清理论增加了挑战。第33页,共92页。六、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投资周期论 投资周期论是英国经济学家邓宁在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又称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动态分析。 其目的在于进一步说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旨在从动态角度解释一个国家经济发展

20、水平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 按照他的理论,吸收外国投资能力强的国家,对外投资的能力也越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直接倾向取决于经济发展阶段和该国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第34页,共92页。研究背景 邓宁研究了67 个国家1967 年到1978 年间直接投资和经济发展阶段之间的联系,认为一国的国际投资规模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的关系,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高,其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就越大。当人均GDP 达到4750 美元时,该国就有了强大的所有权优势,净对外投资额为正值,并逐步扩大。第35页,共92页。理论主要内容 他将对外投资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本国几乎没有所有权优势,也没有内

21、部化优势,外国的区位优势又不能加以利用; 外国投资开始流入,可能会有少数国家的少量投资,其目的在于取得先进技术或“购买”进入本地市场的权力,净外国投资额逐渐增长; 外国投资和对外投资都在增长,但外国投资净额开始下降; 直接投资净输出阶段。第36页,共92页。第37页,共92页。理论评价 投资周期论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国际投资活动中带有规律性的发展趋势,即经济实力最雄厚、生产力最发达的国家,往往是资本输出最多、对外直接投资最活跃的国家。它从动态的角度描述了跨国投资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扩大了理论的解释范围,从而解释了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从事对外投资的原因。但是,如果从动态分析的角度出发,就会发现该理

22、论与当代国际投资的实际情况有许多悖逆之处。现代国际投资实践表明,不仅发达国家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而且不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对外投资也很活跃。此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动态数列,仅用一个指标难以准确衡量各国对外投资变动的规律性。 此外,有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还有小规模技术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等等。第38页,共92页。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总结 理论贡献:总的说来,从海默到邓宁,西方学者对国际投资理论的研究虽然涉及的内容不尽相同,结论不尽一致,但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为进一步探索与研究国际投资问题做出了贡献。第39页,共92页。 理论不足:上述西方国际直接投资理

23、论回避了垄断与资本输出的必然联系,掩盖了发达国家资本输出的制度因素和剥削关系。西方学者所涉及到的垄断现象,主要是从生产力要素角度出发,并未涉及资本主义垄断剥削关系。很显然,国际投资的产生与生产力要素的国际间分布不均有密切关系,但是把这一经济现象的产生完全归结为生产力要素的分布,割裂其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的联系显然是错误的。只有从国际生产力和国际生产关系相结合的角度,才能真正理解和揭示国际投资的本质原因和运动规律。第40页,共92页。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展望 20 世纪后半期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跨国公司对全球经济影响力的加大,学术界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随之深化。虽然目前尚无突破性成果,但

24、仍然有一些值得借鉴的理论解释产生。其中有突出代表性的有: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在1992 年由日本学者小泽辉智(Ozawa)提出。他分析了当前的世界经济特点,认为当前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目前世界各国经济水平和技术差距存在阶梯型等级结构,既为发达国家提供了转移技术的机会,也反过来为技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赶超的机会。这一理论的贡献还在于提出了处于不同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应采用不同的对外投资模式。第41页,共92页。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 该理论形成于20 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其核心观点认为,发达国家从事对外投资主要是直接诱发要素的作用,发展中国家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

25、由东道国的间接诱发要素所引发的,而任何形式的对外直接投资都是在投资的直接诱发要素和间接诱发要素的组合作用下发生的。该理论强调了影响国际直接投资活动的外部条件,使得对国际直接投资动机和条件的分析更为全面。第42页,共92页。竞争优势理论: 该理论由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 波特(Michael.E.Porter)在1990 年提出。 他认为,竞争优势是指超越竞争对手而获得的竞争利润。企业要想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应采取低成本战略和差异化战略。 他的这种理论,从宏观上分析了跨国公司的对外行为,且更符合现实。同时,该理论也提出了在重技术优势的传统理论基础上,也要注重生产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对管理环节的研究。

26、第43页,共92页。 这些新的理论和解释,在借鉴了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以更加丰富的经验和更加敏锐的视角观察、分析当前的国际直接投资活动。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研究的进步,未来的理论一定会获得更进一步的突破。第44页,共92页。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概述一、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特征、类型二、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与方式三、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与趋势四、国际投资环境第45页,共92页。一、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特征(一)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 一国投资者将资本用于他国生产或者经营,并掌握经营控制权的投资行为。 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的区别: (1)国际间接投资以取得一定收益为目的的拥有境外有价证券的行为,一般不论

27、其拥有被投资企业的股权多少,不存在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控制权。 (2)国际间接投资只是单纯的货币或者是资本的转移,而国际直接投资不单纯是货币形式的资本转移,而是货币资本、技术设备、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等经营资源的一揽子要素转移,是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向境外的扩展。 第46页,共92页。(二)国际直接投资的特征1、投资者对所投资企业拥有有效的控制权。 (1)控制权必须以投资为前提。 (2)控制权的大小并不以投资数量的多少为唯一标准。2、投资周期长,风险大;3、可以带动技术出口和管理经验的传播;4、对投资接受国来说,直接投资形式便于管理、控制,并且有利于改善出口商品结构。第47页,共92页。二、国际直接投

28、资的方式、动机(一)国际直接投资的类型 (绿地投资、并购) 1在东道国创立一个新企业 投资者以资金、技术、设备等资源在境外进行投资,建立全新企业,并拥有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从国际直接投资创建国外企业的组织形式上看,主要有三种:独资经营、合资经营和合作经营。第48页,共92页。(1)国际独资经营企业国际独资经营企业是指外国投资者依照东道国法律在东道国设立的全部资本为外国投资者所有的企业。作为单独的出资者,外国投资者独立承担风险,单独经营管理独资企业,独享经营利润。由于享有企业完全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建立独资企业的方式为跨国公司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所偏爱,它们有时宁愿放弃投资机会也不愿以合资方式

29、进行直接投资。建立国际独资企业虽然可以做到垄断技术,避免泄露企业秘密,但是经营上往往受到东道国比较严格的限制,容易受到当地民族意识的抵制,经营的风险较大。如:杜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于九八年五月在上海成立的独资企业。公司位于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主要从事杜邦产品及系统的科研开发、技术援助、测试咨询和技术培训,并研究如何结合国内情况利用杜邦的技术 。第49页,共92页。 它是指外国投资者和东道国投资者为了一个共同的投资项目,联合出资按东道国有关法律在东道国境内建立的企业。 国际合资企业是股权式合营企业,它的特点是各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享利润。国际合资企业是当前国际直接投资中最

30、常用的形式。(2)国际合资经营企业第50页,共92页。有利于充分发挥各投资方在资金、技术、原材料、销售等方面的优势,形成组合优势;有利于东道国免受或减少受到东道国民族意识的抵制,容易取得优惠待遇,减少投资风险;有利于减少在经营上的受到的各种限制,从而打入新的市场。但是由于投资各方的出发点不尽相同,短期和长期利益不尽一致因此在共同的经营管理中有时也会产生分歧和冲突,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实践表明,由于目标及经营方法与理念上的差异,合资企业的经营成功取决于合资双方的共同努力。思考:建立国际合资企业的意义第51页,共92页。上海杜邦农化有限公司是中美合资的大型农化企业,总投资2580万美元,占地面积1

31、2公顷,员工138人,以杜邦公司高新技术生产超高效、高附加值、安全低毒的磺酰脲类除草剂。我国政府1990年4月18日宣布浦东新区开发开放后的第12天,即1990年4月30日,上海杜邦农化有限公司正式落户浦东,这是第一家由居世界500强前列的跨国公司投资的、我国农化行业第一家合资企业,也是杜邦公司在中国投资的第一家合资企业,成为一个经营理念、运行机制从一开始就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农化合资企业。上海杜邦农化有限公司不仅引进了先进技术和产品,同时引进了现代管理机制和经营理念,成为浦东成功合资企业的重要特征。 上海杜邦农化有限公司合资伙伴:亚太农用化学(集团)公司、上海市农药研究所。主要业务:“农得时”

32、及其它磺酰脲类除草剂投产时间:1992年11月杜邦投资比例:百分之八十。案例:上海杜邦农化有限公司第52页,共92页。国际合作经营企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的投资者依照共同签订的合作经营契约在东道国境内设立的经济组织。(3)国际合作经营企业第53页,共92页。 北京市鼓励设立中外合营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暂行办法共十六条,对设立中外合营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形式、双方资质、程序,管理部门等作了明确规定。 凡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投资设立从事人才中介服务或相关业务的,可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以合资、合作形式设立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暂不设立外商独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北京市人事局、工商行

33、政管理局和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在各自职权范围内负责中外合营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审批、登记、管理和监督工作。 设立中外合营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应当具备的条件是:中方投资者应当是取得北京市人才市场中介服务许可证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外方投资者应当是从事人才中介服务或相关业务的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有与从事人才中介服务相适应的资金、场所和设施;专职工作人员不少于5人,其中从事人才中介服务业务的人员需要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并接受过系统的人事管理及经济资格专业培训合格者;有健全可行的工作规划和管理制度,有明确的业务范围,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设立中外合资企业的条件第54页,共92页。投资者出资购买国外

34、现存企业和倒闭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投资者通过股票市场购买当地某企业的股票,或经由商谈及其他方法获取股票持有权。 采取到东道国收购企业方式益处:可直接从事该企业原有的经营活动。不利之处:目标企业与收购企业所在国的会计准则与财务制度存在差异,收购企业有时很难准确评估目标企业的真实情况,收购行为受东道国法律和政策限制,难以估算被收购企业的资产及经营风险,而且对目标企业进行改造也存在障碍。2跨国并购(M&A)第55页,共92页。报道:中国机床企业收购国外企业有增无减 -2007/02/2005 16:14 中国机床企业收购国外企业的势头有增无减。2004年底,大连机床集团公司以近千万欧元的代价收购了

35、德国兹默曼有限公司70%的股权。这是大连机床继前两年成功收购美国英索尔生产系统公司和曲轴加工系统公司后又一重大举措。 大连机床和沈阳机床都是中国机床行业的重量级企业,二者的战略目标都是要进入世界机床巨头的行列,并购国外机床企业无疑是他们实施其国际化战略的一个重要步骤。 相比之下,秦川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对联合美国工业公司的控股(占60%股份)、上海明精机床公司对德国沃伦贝格公司(53.6%)和日本池贝公司(65%)的股权收购,虽然投入的资本要小得多,但其向国际市场扩张的意图也十分明显。案例:中国机床企业的收购1第56页,共92页。至今已被中国机床企业收购的国外知名机床公司:(1) 美国英格索尔生产

36、系统公司:已有115年历史,主要生产专用机床及集成制造系统、高速加工中心、柔性生产线及柔性制造系统等(2) 美国英格索尔曲轴加工系统公司:世界六大曲轴设备制造公司之一(3) 德国兹默曼有限公司:创建于1938年,主要生产龙门式数控铣床、数控床身式铣床和铣削中心(4) 德国希斯公司:已有140多年历史,主要生产落地镗铣加工中心、立式车铣加工中心和大型龙门车铣中心(5) 德国沃伦贝格公司:德国著名重型数控车床和数控专用机床生产企业(6) 日本池贝公司:创建于1889年,主要生产立(卧)式数控车床和立(卧)式加工中心(7) 联合美国工业公司:集拉削工艺、拉刀、拉刀磨和拉床技术于一身,包含三家子公司

37、。专家以为,并购国外知名机床企业,既可获得技术,特别是专有和专利技术,还可获得技术与管理人才、营销渠导以及商誉、商标等无形资产,比单纯的技术引进投资效益更高,但也存在困难和风险。如何驾驭好被并购公司为自身战略目标服务,远比并购本身复杂得多。第57页,共92页。(二)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1)利用国际分工和生产专业化来获得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分工不断发展,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大幅度增加,生产的国际化走向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对外进行投资。(2)开发和利用外国的自然资源,利用国外的廉价劳动力、土地及先进的知识要素等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是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根本动机。投资

38、企业为寻求稳定的资源供应,如石油、矿产品、林业资源、水产资源等,可以在世界的任何地方进行投资,这类投资被称为自然资源导向型投资。以取得知识及技术属于知识型投资。第58页,共92页。(3)分散和减少企业风险。为分散和减少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的对外投资也称为分散风险型投资。从经济方面来看,这种分散风险型的投资可以取得较为稳定的收益。出于分散风险的动机进行投资主要是为了对付政治风险形成的某些障碍和限制。(4)实现企业全球发展战略是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最高层次的体现。全球发展战略是跨国公司进行全球扩张的一种经营战略,当跨国公司建立起了自己的国际生产体系之后,开始以全球市场为目标,依据资源和市场的分布情

39、况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灵活、有效和统一的经营,有计划地安排投资、生产、销售和技术开发等业务活动,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5)利用现有技术装备。保护原市场,开拓新市场。第59页,共92页。三、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与趋势(一)国际直接投资的三大特点 1.流向全球化,由单向式流动向多向性全球流动(1)以发达国家内部流动为主流。90年代以来,以美国、欧盟和日本为核心的三个地区,集中了全球FDI的80%左右 。(2)向发展中国家流动会保持增长。主要是受亚太地区(中国、越南、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吸收发达国家FDI流入持续增长的带动,发达国家的FDI流入发展中国家的数量在未来几年内还会略有增长。(3)发展中

40、国家向发达国家的流动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流动也在兴起。 2002-2005年四年累计对外投资净额179亿美元 。第60页,共92页。2.投资方式和领域多样化 跨国并购已经取代传统的绿地投资成为最主要的投资方式,投资领域由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扩大到包括农业和各种服务业在内的所有领域。第61页,共92页。3.投资策略理性化(1)全球FDI下降是理性下降。受全球经济不景气之累,在2000年出现创记录的高水平后,FDI连续三年下降。 (2)全球FDI流入下降程度不平衡。2000年后FDI连续三年下降,但不是全面下降,而是有升有降。发达国家下降幅度最大,发展中国家下降幅度较小 (3)大公司全球扩张,中小企业

41、配套跟进 第62页,共92页。(二)全球FDI变化趋势第63页,共92页。金融危机以来的外国直接投资的趋势、政策和前景 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在世界范围内遭受到经济和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流入量预计将从2008 年的1.7 万亿美元下降到2009 年的不足1.2 万亿美元,2010 年将缓慢回升(达到1.4 万亿美元的水平),2011 年将重拾势头(接近1.8 万亿美元)。 危机改变了外国直接投资的格局:对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期经济体的投资骤增,使两者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的比例2008 年上升到3%。流入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同期大幅度下降(29%)是其中一部分原因。非洲的流入量创下历史新高,其中西非

42、的增长速度最快(比2007 年增加63%);南亚、东亚和东南亚增长17%,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西亚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连续第六年增长;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流入量增长了13%;东南欧和独联体连续第八年增长。不过,2009 年所有区域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都将蒙受下挫。第64页,共92页。 就投资模式而言,绿地投资最初于2008 年显示出较好的危机应对弹性,但是在2009 年却遭受重创。另一方面,跨国并购持续下降,但是有可能引领今后的复苏。危机期间,撤资现象尤为严重。 由于易获融资的枯竭,私募基金的外国直接投资显著下降。主权财富基金虽亦面临母国外汇收入减少带来的挑战,但因坐拥庞大的资产,2008 年

43、外国直接投资创下历史新高。第65页,共92页。四、国际投资环境(一) 国际投资环境的概念 是指世界范围内某一国家或地区为接受或吸引外资所具有的基本条件,是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与某一国家或地区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传统文化、经济因素、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动态的、全方位的、多层次的综合体系(主要是五大因素)第66页,共92页。(二)国际投资环境的分类1.从可变性的角度,可以将它分为三类:(1)相对稳定类:主要是自然因素,比如: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状况、地理条件等等。(2)较为稳定类:主要是人类生产活动长期作用的结果。比如:经济的实际增长率、经济结构、劳动效率等等。这是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最为

44、关键的环境因素。(3)比较易变类:主要为一些政策性的人为因素。比如:开放的进程安排、投资的激励(主要来自于政策)、政策的连续性等等。第67页,共92页。2.按照物质性与非物质性,可以分为二类:(1)硬环境:能够影响国际投资运行的外部物质条件,比如:能源、交通、自然资源等等。(2)软环境:能够影响国际投资运行的社会因素,比如:政治的稳定性、经济政策、法律制度、社会文化条件等。第68页,共92页。(三)国际投资环境的评估政治环境:政局的稳定性、政策的优惠性及连续性、政府的行政效率。经济环境:经济发展阶段、收入水平、基础结构、经济政策。社会文化环境的基本内容:语言、宗教、教育等。法律环境:法律的完备

45、性、执法的公正性。自然环境:人口因素、地理因素、气候因素。第69页,共92页。根据实际情况,找出若干对投资有关键影响的项目;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当地环境进行分析评价。国际直接投资环境评价的步骤第70页,共92页。第三节 中国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一、中国利用外资的概况、方式、问题及对策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第71页,共92页。一、中国利用外资:概况、方式、问题及对策(一)概况 三大阶段:1991:缓慢发展;1992-1996: “井喷”21世纪后放缓构成:独资66.34%,合资18.48%,合作5.13%(2004年商务部统计)趋势:来华并购上升2004年占我吸收外资的40% 第72页,共92页。中国利

46、用外资的作用 近三年流入中国大陆的外资每年保持在500亿美元以上,总量仅排在美国之后。FDI对于弥补国内资金不足、引进先进设备和适用技术、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加快生产国际化进程、改善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促进贸易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国家和地方税收,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73页,共92页。(二)中国利用外资主要方式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2.中外合作经营企业3.外商独资企业4.中外合作开发5.BOT6.风险投资第74页,共92页。1.BOT(1)概念: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一经营一转让)投资 BOT是指东道国政府将那些急需建设而又缺乏资金的公

47、共基础设施项目,如公路、桥梁、隧道、港口码头、供排水系统、废水或垃圾处理等建设工程项目,通过招标或洽谈,签订特许协议,由外国投资者投资设立的项目公司负责筹集资金,提供技术管理人员,建设东道国政府急需的特定工程。项目公司在项目建成后的特定期限内,拥有、运营和维护该项设施,有权通过收取使用费或服务费回收投资,并且获取合理的利润。BOT投资方式实际上是政府和私人企业之间就基础设施建设所建立的特许权协议关系,是“公共工程特许权”的典型形式。在实际运用中,它还演化出了许多类似形式,如BOOT(Build-Own- Operate -Transfer,即建设一拥有一经营一转让)和BOO(Build-Own

48、-Operate,即建设拥有一经营)等 . 第75页,共92页。BOT的特征 (1)BOT是一种合同安排。合同一方为东道国政府,另一方为外国私人投资者或外商企业。这有别于外方企业(个人)与中方企业之间通过合同而成立的合资、合作企业方式。(2)投资合同双方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权利、义务基本对等。虽然BOT合同主体的一方是政府,但当事人双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第76页,共92页。BOT的优势 (1)BOT有助于缓解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困难。(2)BOT便于政府公共部门转嫁项目风险。(3)BOT为优化更新产业结构创造条件。(4)BOT项目有助于吸收先进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技术。(5)BOT

49、方式能降低参与者的风险,扩大受益面。第77页,共92页。2.风险投资(1)风险投资的含义、作用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又称创业投资。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4个工业发达国家在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投资方式研讨会上提出,凡是以高科技与知识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的创新产品或服务的投资,都可视为风险投资。风险投资被称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风险投资通过对高科技企业的推动,一方面促进了高就业与经济高增长并举局面的实现,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就业人员的素质,调整了整个经济结构。风险投资在美国创造了一个个企业神话,苹果、微软、雅虎、热门邮件、网景等一批IT业界的领头羊都是风险投资的杰作。第78页,共92页。(2)风险投资的特点风险投资是高风险与高收益相结合的投资 风险投资大都投向高技术领域 风险投资具有很强的参与性 风险投资是一种组合投资和权益投资 风险资本具有再循环性 第79页,共92页。(3)风险投资的基本运作模式风险投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