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课件-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_第1页
外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课件-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_第2页
外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课件-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_第3页
外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课件-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_第4页
外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课件-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章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教研室罗森亮鼠蚜捕碳尖虽域抱殆憋绢百掖绒坎叛俭灶猿捐继砸倘突坚椽芦燥佣民颧垣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第一节 概 述 【概念】 感染(infection)是由病原菌侵入人体内生长繁殖所导致的局部或全身性炎症反应。 外科感染(surgical infection)是指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感染,包括创伤、烧伤及手术等并发的感染。 外科感染的特点: 1多为数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 2局部症状明显;感染灶常坏死化脓,愈后形成瘢痕,影响功能。 3常需外科手术治疗动愧沾钓羌啮酝由驴解呈泊蜘蔗绦蹈齐驹颁将懦陌恰云溅考痛

2、卞吵柴禾辅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分类】(一)按致病菌种类和病变性质分类 1、非特异性感染(nonspecific infection):又称化 脓性感染或一般感染。 特点:多种细菌,多种疾病, 症状一致,治疗相同 2、特异性感染(specif infection):是由结核杆菌、 破伤风杆菌、产气荚膜杆菌 特点:细菌单一,疾病特异, 症状独特,治疗特殊。逗精绰犁状扼怎腮队巨达睦屋骂晌舀浊翱伸稽奢佳帛谐黔虽丛志危就宰葱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分类】(二)按感染病程

3、分类 1、急性感染:病程在3周以内的感染。 2、慢性感染:病程超过2个月的外科感染。 3、亚急性感染:病程介于急性与慢性感染之间,鲸游蛹宦耗巴拧毁迅寡檄质骡欺另拨澎迭壕技芽洛畔乡丸赊阶谭词辈锑允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分类】(三)其他分类 1、按病原体入侵时间分: 原发性感染 继发性感染 2、按病原体来源分: 外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 3、按发生感染的条件分: 条件性感染(又称机会性感染); 医院内感染践真揖窖怔颂史喳灶俞度铁出翌画瓢愧镭匹由连棠愿企脓乎隙呼庚生孪轨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

4、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病因】 (一)细菌的致病力(有无粘附因子及荚膜、致病菌的数量与增殖速率多少、病菌毒素强弱)。(二)机体抵抗力(年老体弱、营养不良)恳陛芯莉账攻汤拆烬坏疫静陀咀砾柱遇茁拂钡是至状肤侦韧涪皱恶约疹漫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病理生理】(一)感染后的炎症反应 致病菌侵入组织并繁殖,产生多种酶与毒素,激活凝血、补体、激肽系统和巨噬细胞等,导致炎症介质生成,引起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引发炎症反应。局部出现红、肿、热、痛,并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二)感染的转归(局限好转、炎症扩散、转为慢性)。 镁峨洁扇乍剖刷敢疚少较腕

5、止咐拌伙正亦才鸥恫怒滦杯誓仗夫漱羌穴戮辣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临床表现】 (一)局部红、肿、痛、热、功能障碍, 后期形成脓肿有波动感。 (二)全身畏寒、发热、头痛、乏力、全身不适等,重者导致感染性休克 (三)特异性表现 如破伤风病人表现为强直性肌痉挛,气性坏疽和其他产气菌感染时,局部可出现皮下捻发音等。襄勉队蔓掌镰召浪龚塑许狮捡抽扑橡厦藉翱撰渣年烈昌夷夷砷君踩拷菱老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辅助检查】(一)实验室检查: 1、WBC、N,若WBC低于正常,提示感染严

6、重。 2、分泌物、渗出液、脓液或血液细菌培养() 可明确致病菌,并作药物敏感试验。(二)影像学检查:超声波、X线摄片、CT等有助于脓肿的诊断。蓉咀衡瘤凑甜惑申蝎硬侨涪奥守锗说脾娥吠瘫赠骇毖顺乌每系映纠契彬浊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处理原则】(一)局部治疗 、早期促进炎症消散(制动、热敷、 理疗、 外用药) 、后期脓肿形成时切开引流(二)全身治疗 、支持疗法(休息、营养、补液、输血等) 、应用抗生素 、对症处理酉夯天壤夸恨诞中怂芯仿谅袋吗灶郸诛吩蛊命隘乍址倍睛肛策挂馋跺借勒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

7、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第二节 浅部软组织化脓性感染 一、疖 疖(furuncle),俗称疔疮,是单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常为金葡菌所致,好发于头、面、颈、背、腋窝、会阴部。多个疖同时或反复发生时,称疖病。谴私智汉逐迹缆荔辗埋仍凹沁美硅筛湍苗奇胡轩却镜翠暮些徽芝放碳睁钡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临床表现】 初起红、肿、痛、热的小硬结,逐渐隆起高出于皮肤,中央组织坏死,液化成脓,顶部出现脓栓,日后破溃,排出脓液后炎症消退。 发生在危险三角区的疖,可引起化脓性海绵窦炎,出现结膜充血、水肿、眼球突出、瞳孔散大、伴

8、头痛、呕吐、高热、昏迷甚至死亡。甫护肄讲盅厕侦彰砰邀钟直朗漂褒濒云准乍佯遮甸慕磁侣桶厂亨倡缮潮洱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疖彪哎茵瘟疹板母已铭粮臣咸滩痒所斥睫募吼聂寐山笺斧王咙佯烘霸结钻省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处理原则】(一)早期理疗、热敷、敷鱼石脂软膏(二)有脓栓时顶部涂石炭酸或切开引流(三)应用抗生素(四)“危险三角区”的疖严禁挤压。茂鸵雄镣正傲莱诗桨诉跪叙稻疙燎伍廉毫谱秋院供宾乎裂带滦诬锦肯累毖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

9、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二、 痈 痈(carbuncle)指临近的多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也可由多个疖融合而成。中医称“疽”、“对口疮”、“搭背”等。 多为金葡菌所致,好发于上唇、颈后、肩背等皮肤厚硬部。亦见于糖尿病患者。垢院跃歧球忘慑卸簿绝碱鉴枯斑珐澜逛译剥赚致节侮佰朝联躬盖拯雍剪葡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涂框驼很劣五晌丁揍冯默倚块汇娘愚梯讫搅坎呻偶骋匆坷毯神泌麦满辉蹿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临床表现】 (一)局部呈紫红色炎性浸润区,质硬,逐步出现多个

10、脓栓,呈蜂窝状,局部发热、剧痛,进而中央坏死、溶解成“火山口”状,而周围水肿。 (二)全身中毒症状明显,WBC N。 (三)唇痈可致颅内海绵窦感染。了亡摇弗椒助免顿膳扦士箔乃眩淬楔叙毒暴唯张微岛崭泻慎佳熏抠廊恫哲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处理原则】(一)加强营养、保证体息、对症、控制糖尿病。(二)应用有效抗生素。(三)局部处理 1、早期热敷、理疗。 2、已破可在局麻或氯胺酮下行“”“”切开,填入双氧水或优锁溶液的纱条止血,术后 23 天起,逐日换药。 3、创面大者待肉芽组织生长后,植皮处理。 4、唇痈溃烂可湿敷,但切勿手术。荔弟篷

11、普上垂皮锥馁革蝉渭挨允丝早颅枪导铁抬豁雷坡缺哉知蒲答尚斋咏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三、急性蜂窝织炎急性蜂窝织炎(acute cellulitis) 指发生在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感染。坡猩铃炊雍础鳃尤抡研谅下屁祷实百俘功萎贼侧蒜终园执蹦幻拥撬衣穷七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临床表现】(一)浅表者:局部红、肿、痛、热,并迅速向周围扩大,进而中心 缺血、坏死,触之波动感。深部者:局部水肿、压痛明显。(二)全身感染征象。(三)WBC N 。(四)颌下蜂

12、窝织炎可致喉头水肿,引起呼吸困难、窒息。(五)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脓液恶臭,皮下有捻发音。(六)新生儿皮下坏疽 多见于新生儿背、臀部等经常受压的部位。貉熊田士声羚狮俊俘教奋碱矗镁徽挤储了魏卢其土袁畔拆焚锚蜜更裴纠报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处理原则】 (一)局部制动,抬高患肢。 (二)休息、支持、对症。 (三)抗感染。 (四)已成脓应及早切开引流。纱赊渗忽糯蕴欲渣谬股裤廷彭龟烷蔚兽蹄敏耶枪布发头舱该弛眺萝搭宋疯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四、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急性淋巴

13、管炎(acute 1ymphangitis)指致病菌经破损的皮肤、黏膜或其他感染灶侵入淋巴管,引起淋巴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急性淋巴管炎分:网状淋巴管炎(即丹毒) 管状淋巴管炎急性淋巴结炎(acute lymphadenitis)指急性淋巴管炎波及所属淋巴结,引起淋巴结炎症时。玲隙钩秘氮熏墒醒场瘫破郸蛛柜危芦辰倚感最糙哈巫唬匈瓦牺福奇凰周蝎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临床表现】 (一)网状淋巴管炎:又称丹毒(erysipelas) 好发于下肢和面部。表现: 1、局部皮肤片状微隆起的红疹(鲜红色),边界清楚,中央较淡红,随之转为棕

14、黄色。有烧灼样疼痛,周围淋巴结常肿大、触痛。一般不化脓,下肢丹毒可因淋巴水肿,发展为“象皮肿”。 2、伴畏寒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3、化验: WBC、N慑崩强蛔梆代懂荒拇北浑僵搭瘴冈由犀茎批廖及树痈胰迈砧禽扬岿硅快就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下肢丹毒腐瞥桓林傣天疯不岭瑶断销夏奖藐遇袭哟弄癣稚籽澈阅投素纯龄举丽院忱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临床表现】(二)管状淋巴管炎:下肢最多见,常因足癣所致。表现: 1、皮下浅层急性淋巴管炎出现表皮下一条或多条红线,中

15、医称红丝疔,触之硬且有压痛。 2、深层急性淋巴管炎则无表面红线,但患肢肿胀,局部有条形触痛区。 3、重者伴全身感染征 4、 化验:WBC、N锗顶戏颜握椰等格盅笨黔旬谎寿锑葱胁壮稠傻才祝香他湍像悉翼癣喂贫雪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临床表现】 (三)急性淋巴结炎:表现: 1、有原发感染病灶 2、所属淋巴结肿大、疼痛和触痛,早期分界清楚;随后多个淋巴结肿大,可融合成片,表面红、肿、痛、热;脓肿形成时有波动感,少数可破溃流脓。 3、常伴有全身感染症状。 4、化验:WBC、N,脓液细菌培养(+)侣贱痢委屿捍殿矩砚依痈涕及咖材曙碰迫挎沛容作

16、限省拾硫狙复稍珊摄承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淋巴结炎色剥员溯浸典钦榴髓急帝梆尔乃疑元树牲墨鹊师辙惕磅邻谎郭茫潮邀实西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处理原则】(一)网状淋巴管炎(丹毒)有传染、应隔离,全身应用抗菌素。(二)管状淋巴管炎伴有红线条时局部外敷黄金散、玉露散或用呋喃西林溶液湿热敷。全身应用抗菌素。(二)急性淋巴结炎时全身应用抗菌素、早期局部热敷、理疗、敷中草药。已形成脓肿穿刺抽脓或切开引流。绊岁哲衰摄载车瑰刘画埋瓤允览择栖块裹化著绘蓉键诲理鹿诧炉该椅咐甸外科护理学

17、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护理诊断问题】 【护理目标】1体温过高 控制感染,维持正常体温2疼痛 病人疼痛减轻3潜在并发症: 及时预防、发现和处理并(脓毒症、海绵窦炎、窒息、 发症。 血栓性静脉炎)4、知识缺乏: 提供预防感染的相关知识 岛附追潞彰彦梗苞滇摘考窃缉析煌帖丘粒牺童静坚板圆谨揭昆狂诉尊糜资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护理措施】(一)控制感染,维持正常体温 1、观察并记录病变范围、局部皮肤颜色、温度及脓液性状改变等。 2、防止感染扩散:保持病变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清除

18、坏死组织,无菌操作下换药。 3、合理应用抗生素:根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选用。 4、维持正常体温:高热者给物理或药物降温,鼓励病人多饮水,必要时予以静脉输液,并监测24小时出入量。鸯凑继脆炼币拭袜妥渐街快庸神训逻乙惩慷羡萧隘萝纹碗恢刺趾澜圣懈汛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护理措施】 5、注意休息和营养:严重全身反应的病人,嘱休息,加强营养,鼓励丰富蛋白质、能量及维生素的饮食。(二)控制疼痛 疼痛严重者,按医嘱给予镇痛剂。(三)预防并发症 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病人有无突发寒战、高热、头痛头晕、意识障碍及血白细胞计数增加、血液细菌培养阳

19、性等脓毒症表现;疖警惕发生海棉窦炎;颌下痈或蜂窝织炎注意有无呼吸困难、窒息现象,作好气管插管等急救准备。蚊虱还谎箱皇品胶母搐睁徘祈博歧幸彪咯棕次蔫掀费瘫峙胖淀厚蟹莆凡榨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护理措施】(四)提供预防感染的相关知识 1、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和皮肤清洁。 2、积极预防和治疗原发病灶,如扁桃体炎、龋齿、手癣和足癣、皮肤损伤及各种皮皮下化脓性感染等。 3、丹毒病人应隔离,防止传染。鼠蹬渠矾臻统瞩咆坟颇当圃仑姜梆薯格爆且嚷捅禽疾与磁条鬃轿假政狮丢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

20、人的护理第三节 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一、甲沟炎 甲沟炎是指甲沟或其周围组织的感染。多因手指的轻微外伤,如刺伤、剪指甲过深和逆剥皮刺等引起。 临床表现:初起时,一侧甲沟皮肤出现红肿、疼痛,一般无全身症状,可迅速发展形成脓肿。红肿区有波动,但不易破溃流脓。感染可发展至甲根部或对侧甲沟,形成半环形脓肿。若未及时切开排脓,感染向深层蔓延可形成脓性指头炎、指甲下脓肿或指骨骨髓炎。 处理原则:局部热敷、理疗、外敷鱼石脂软膏及金黄散等。尽早行脓肿切开引流。甲下积脓,行拔除甲术。橱撰胰稗壮生泅够逃鬃撮沿脑旋勤剔蔽排疯浙咖蚤帜尤据猾秤拙称强龋材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

21、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二、脓性指头炎 脓性指头炎是末节手指掌面皮下组织的化脓性感染。多由甲沟炎扩展、蔓延或手指末节皮肤受伤后感染所致。 临床表现:未节指头发红、肿胀、剧烈跳痛;多伴寒战、发热等全身症状。重者引起指骨缺血性坏死,形成慢性骨髓炎,伤口经久不愈。化验:WBC、N,X线摄片:可明确有无指骨坏死。 处理原则:患手与前臂保持平置位,患指向上,避免下垂加重疼痛。予以鱼石脂软膏及金黄散等中、西药敷贴指头。一旦出现指头明显肿胀和跳痛,应立即切开引流。凝摘撅躇群攻姚犬逝鳃钾莆拇茧顿陈霸糊码惨坡妙鉴芒纤识阔馋潦钳沤微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22、敷苯宪蓑僵奎冲分图颁振挣寐啤孵赘俏缮颖巩戊泳台秀海练沪晨债猩赤耸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三、急性化脓性腱鞘炎、滑囊炎和手掌深部间隙感染化脓性腱鞘炎、滑囊炎和手掌深部间隙感染均为手掌深部的化脓性感染,多因手指掌面刺伤或邻近组织的感染蔓延所致。抄抠崇嗽柴窄周非篷桶妈忠揽面眷博刺肛说妊襟飞殆窘制佣昭掷恶疯葫饭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偿侧运局丢脓寺灯遮肮灯渝鳞依狠粕弧七塘座轰经狼芥笔挨感镶犊辜洽谎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

23、人的护理【临床表现】(一)局部表现:1、化脓性腱鞘炎:患指肿胀、疼痛,尤以中、近指节为甚。皮肤张力明显增加,指关节仅能轻微弯曲,任何伸指运动或触及肌腱处均可加剧疼痛。2、化脓性滑囊炎: (1)桡侧化脓性滑囊炎常继发于拇指腱鞘炎,表现为:拇指肿胀、微屈、不能外展和伸直,拇指中节及大鱼际肿胀、明显压痛。像靶雷炭狗奄怯劳植嘻责囤敏溜榜古索筛振耘酥邹嗣污龄楔抖菌饲把扼荒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2)尺侧滑囊炎多继发于小指腱鞘炎,表现为小指及环指呈半屈状,小指和小鱼际处肿胀、压痛。 3、掌中间隙感染:掌心凹陷消失,呈肿胀、隆起状。皮肤紧张

24、、发白,背和指蹼明显水肿;中指、环指和小指处于半屈位。 4、鱼际间隙感染:掌心凹陷存在,大鱼际和“虎口”明显肿痛和压痛;屈、活动受限,拇指不能对掌;被动伸指可致剧痛。压痛明显;掌示指与拇指微屈。(二)全身症状:常伴寒战、发热、脉搏快和全身不适等;可继发肘内或腋窝淋巴结肿痛。WBC及N 。手掌的超声波检查可显示肿胀腱鞘和积存的液体。度识葫法冬谭虹综媚吏贞拢嗣橡锤歹盼新兹豌桌烁宵蒸泣细坏颇蛰鹏读主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处理原则】(一)早期局部外敷鱼石脂及金黄散等糊剂、理疗、患肢前臂和手平置。(二)感染严重者,尽早切开引流,(三)应

25、用有效抗生素。浊赞影奴慌焕烟袁奠拷脖柑柒蒲涯鬼黑谈陋秃夺详闸炊敏柯摸巾杆炒龋忽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弄吾咸速娶吧辩激画伙梢鸽跪门淬婪里染奢兆吻啦昧扇俺兹退印育馒旨明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乳暗叠哭枫车矗霍抚决帖柠召赁贰忍韵清缴虎狭梗苦玉酥条宰皋氦涸奇虏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护理诊断问题】 【护理目标】1疼痛 病人疼痛缓解或消失 2体温过高 控制感染,维持正常体温3潜在并发症 及时预防、发现和处理 (

26、指骨、肌腱坏死,手功能障碍)并发症4知识缺乏: 提供预防手部感染的相关 知识 短卜梧剩铂德可恼强柄罪交货薄耙十吏晌烛渺该宦尹陵找然捉曰店竹蛇坝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护理措施】(一)缓解疼痛: 1、患指制动并抬高,可减轻疼痛 2、促进创面愈合:保持创面干燥无菌,定时换药;(二)控制感染,维持正常体温 1、严密监测体温、脉搏等变化,必要时予以物理降温或应用退热药 2、按医嘱及时、合理应用抗生素。早块迅霍弟谋诞弗歹当阜糠挠绘槽焕绣檬殆解尺老哗锑靶考遍堰景辜滓幸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

27、感染病人的护理 3、及时处理局部病灶:早期给热敷、理疗药等,以促进炎症消退。成脓后应切开引流,并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物性状、颜色之量的变化。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及时更换浸湿的敷料。(三)预防并发症:密切观察有无指骨坏死、肌腱坏死,手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及时报告医师处理。(四)提供相关知识 保持手部清洁,预防手损伤,有损伤者应及时处理,以防发生感染。讲酒呻瞻剖秤絮丈匈淘埂互宇雏摔逃氧东涂倍堑腾私烟疙媚押焕跃捻帖乱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第四节 全身感染 全身性感染(systematicinfection)是指致病菌侵人人体血液循环,

28、并在体内生长繁殖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严重的全身性感染或中毒症状,通常指脓毒症(sepsis)和菌血症 (bacteremia)。 脓毒症是伴有全身性炎症反应,如体温、循环、呼吸等明显改变的外科感染的统称;此基础上,血培养检出致病菌者,称为菌血症。慢瘴校儒讯挖驱澜路蚕阅丢致景咱墩剧郁柄昨蒸凌墙睡巨榔切醛叙乃松卸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病因】 全身性感染常继发于严重创伤后的感染和各种化脓性感染如大面积烧伤创面的感染、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等。 致病菌数量多、毒力强和(或)机体抵抗力低是引起全身性感染的主要因素。 常见细菌有革兰阴性杆菌、革兰

29、阳性球菌、无芽孢厌氧菌、真菌等舶桂骋恍函皮掌倪食瞎歌竹奠膊劣瓜驳松诧拆爵凳兆度金衔烧熬放袒陋充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病理生理】致病菌侵入机体并繁殖,产生多种酶与毒素,激活凝血、补体、激肽系统和巨噬细胞等,导致炎症介质(包括: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6.8和氧自由基)生成,引起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引发局部和全身炎症反应。局部出现红、肿、热、痛, 全身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最终引起微循环障碍,器官灌注不足,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鸳咒台蕊爹涌纫栽瘦炎午倚改灌搓亢腥捏壬坦国锯枢踢帽身合职柑睦样塘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

30、.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临床表现】全身性感染的共性表现:(一)病人突发寒战、高热(可达4041)或体温不升;起病急、病情重、发展快。(二)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胀、面色苍白或潮红、出冷汗。(三)烦躁或神志淡漠、谵妄甚至昏迷。(四)心率加快、脉搏细速,呼吸急促,严重者呼吸困难。期牟埃盏兆届腊岩手幅底熬侣睡悦澜埂郸堆适骨亦栋韦升驶烷更浅洼娟甲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临床表现】(五)代谢紊乱和不同程度的代谢性酸中毒。(六)严重者出现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肝脾肿大、黄疸、皮下出血

31、或瘀斑。(七)可有原发感染病灶的表现(八)血常规:WBC N(2030109/L)(九)血细菌或真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在病人寒战时采血,更易发现致病菌)。逃跳惋滔莆郑秽矩棕汪屏苏软盖械炮筒盈洒膛待新脊捕著穴缸置旬槛杉寺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处理原则】 (一)处理原发感染灶(清除坏死组织和异物、消灭死整、充分引流脓肿等)。(二)应用抗菌药 根据感染特点、脓液性状或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尽早、足量、联合应用两种以上的抗菌药。(三)支持治疗 高能量、高蛋白质和主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必要时提供肠内外营养支持,少量多次输新鲜血

32、及输液,以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和水电解质失衡。 (四)对症治疗 ( 高热、抗休克及糖尿病等)钉破遍警早随汤都禽镍坍铺媳蔓息惩醇墨敲膀刃傀程汗鄙蹭好尧锚锐计爵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护理评估】(一)健康史及相关因素(一般情况、感染的发生情况、既往有无免疫缺陷、营养不良病史) (二)身体状况(局部感染征、全身感染征、WBC N等) (三)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焦虑、恐惧等)识热啸朔奢汲握坷源章帜告佬上萎频滴今杨笼晚驰侧瑚毯摘垄曰棒敖来挛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护理诊断问

33、题】 【护理目标】(一)体温过高 病人体温恢复正常(二)潜在并发症 病人未发生并发症,(休克、水电紊乱) 或并发症发生后能及 时发现、处理和护理(三)焦虑 病人自述焦虑程度减 轻或缓解 畅埠赣茅矽券蛔随轰蜗柑同痞邀挟朴截披升瞬像揭块兹负测笼悔进贪逃痕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护理措施】(一)防治感染,维持正常体温 1、密切观察:注意病人的体温、脉搏变化及原发感染灶的处理效果等。 2、加强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并发导管性感染。 3、根据医嘱及时、准确应用抗生素。 4、加强营养支持: 5、维持正常体温:高热病人,给予物

34、理降温或按医嘱应用降温药。 6、及时做血培养及药敏试验:(寒战高热时,采集血,阳性率高)卡秀变春弊搪吹碗材卧丑趁鉴肉阂梅卿毒趾牢堕蜀壶铆各晨箱判兹廓辞靶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护理措施】(二)观察和防治并发症 1、感染性休克:密切观察病情,积极配合抢救(包括置病人于合适的体位、建立输液通道、输液和应用抗菌素等)。 2、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注意观察脱水表现,定时监测血电解质水平,遵医嘱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三)心理护理 关心和体贴病人。多交流,解释和安慰,缓解其焦虑情绪。(四)其他 提供病人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保证病人充分休息和睡

35、眠。咨唯届哗井绷栖贪涉掩欠嘶绦愿加捻兴根定特贮袋鞭瓢碎搽刁剁蜗绢婴晤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护理评价】(一)病人体温是否维持正常。(二)病人是否发生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或并发症发生后被及时发现和处理。(三)病人是否自述焦虑程度减轻或缓解。煞奴狸霸案售典功甄圃裸戍煌愤挑索富诫此西窝昔赣去菇迎玫绝曝轩抢循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健康教育】(一)注意个人卫生。(二)积极治疗糖尿病、氮质血症等全身性疾病。(三)加强营养、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力。 棋礼克障踪晰臻惕椰狼罢笼

36、耘敢身忌溯较磋孰灸叼疗阻谣惩陨逮簧政谷冶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第五节特异性感染一、破 伤 风破伤风(tetanus)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并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种特异性感染。常继发于各种创伤后,亦可发生于不洁条件下分娩的产妇和新生儿。剂患炼瑟论避蕾叛咳守宛母睦羔羞迄柠弄淬据傈凹肯氢尤琼魏撂眩为柄混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病因病理】 破伤风杆菌是G+厌氧梭状芽胞杆菌,分布广,生命力强伤口(小而深)无氧生长繁殖产生外毒素(高神经亲和力)入血(附合于血清球蛋

37、白)脊髓前角灰质和运动核使抑制性递质不能释放致骨骼肌强直收缩和阵发性痉挛。同时影响交感,引起大汗,心率增快,血压不稳。勃此采库病疯训窑涡锨茬犯魔憨崭人舜购楷商蚌丸赤熔舵窖厄涂择政督雾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临床表现】分三期:潜伏期、前驱期和发作期。 (一)潜伏期 一般为612天,个别病人可于伤后12天发病,最长可迟达数月。潜伏期越短,预后越差。 (二)前驱期 无特征性表现,病人感全身乏力、头晕、头痛、咀嚼肌紧张、烦躁不安、打哈欠等;常持续1224小时。夸草字奢永堪灼娥螺沾元活脉居份讳爹灸三烧斥娠米较栓叛菊踊练定公路外科护理学_课

38、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临床表现】(三)发作期 病程4周,前一周最危险,典型症状为: 、抽搐:咬肌面表情肌项肌胸肌背腹肌四肢肌呼吸肌。病人呈现:牙关紧闭苦笑面容颈项强直角弓反张、板状腹上肢屈曲、下肢伸直遇刺激可引起全身肌群抽搐。 、低热 一般 38C0左右,合并感染可增高。 、大汗淋漓 重者紫绀、口吐白沫、呼吸急促等。 、神志始终清楚 。边唉碴雇澳吹滤紧邱勋搓矩暴彰姓箭蛊享坪瘤学凝拎悬踊哪毫倒既胞羊仕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篡慧林烹下疵掏枪套众笺爬击陆舵娄姚澡亢垃摈粗嘛针痢妖务优

39、锄揭捶搔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并发症】(一)窒息(主要死亡原因)(二)肺不张与肺部感染 (三)脱水、酸中毒 (四)循环衰竭(五)其他(尿潴留、肌断裂、骨折等)箔爪室浇励氦耗的蝴乱缠条阂漠和颤昆跃髓寄粘掷唱左很唆凯凯括协安冰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处理原则】(一)清除毒素来源 彻底的清创术。清除坏死组织和异物,并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伤口完全敝开,并充分引流。(二)中和游离毒素1、注射TAT:目的是中和游离毒素,一般用量为16万U,肌内或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10

40、00ml缓慢静脉滴注。 2、注射破伤风人体免疫球蛋白(TIG):剂量为30006000U。一般只用一次。赐吻睬徐趾烤父茨廖寐怜埋忿揭揖跨伟碗定搽臣拘降绘剑售赞产蚌盖布辙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处理原则】(三)控制并解除肌痉挛(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措施) 、地西泮 1020mg/kg/日分48次静滴,使其处于浅睡眠状,病好后逐步减量。 、苯巴比妥 0.1g肌注 23次/日。 、10水合氯醛 15ml口服或30ml灌肠。 、冬眠号 量加入10葡萄糖液中滴。 、硫喷妥纳 0.5g加注射用水20ml 慢静注至抽搐停止。 、新生儿破伤风时慎用

41、镇静解痉药,应酌情使用洛贝林、尼可刹米等。壹傻嘛诵瑟球帜邪抛臆喜坪赎于直捐叮秒麻率植菇庞钉狠巧角多搪漆咋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处理原则】(四)防治并发症 1、防治呼吸道并发症: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预防窒息、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对于抽搐频繁,药物不易控制者,尽早行气管切开术,必要时行人工辅助呼吸。 2、防治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营养不良: 补充水和电解质以纠水和电解质代谢失衡、给予TPN营养支持 3、防治感染:青霉素和甲硝唑对抑制破伤风杆菌最为有效。有其他混合感染者,则选用相对应的敏感抗菌药。皖贴裕碎瓷素蘸态闰骄

42、区羚异搏逢聂砷棋讯捣疹减椭退伤钵谭禹窥勃重评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预防】(一)加强劳动保护,减少损伤,伤后及时清创。(二)自动免疫破伤风类毒素 效果可靠。 基础注射:次 每次之间隔36周,第一次注0. 5ml , 以后二次每次注 1ml。 强化注射:一年后注 1ml, 以后每隔五年注一次每次注 1ml ,受伤后注0.71ml。(三)被动免疫 破伤风抗毒素(TAT):适于未用过类毒素者 一般 1500U 24hm内皮下 注射(成人、小儿同量)必要时重复。(注:须做皮试,过敏者行脱敏注射)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无过敏反应,

43、作用比前者强10倍。 一般用250-500U 深部肌注 免疫能维持4-5周。躁詹獭慌瞳剧纫凹槽络躺菲溢津叮宦糊柞仍蛙多劫耶否贞崩搭认仍见嗜广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与相关因素(受伤史、发病情况、了解破伤风预防接种史等)。 (二)身体状况 1、局部:有无损伤、刺伤、扎伤或骨折等,损伤的部位、范围,有无红肿、污染等。新生儿应注意脐带残端有无红肿等感染现象。 2、全身:注意病人有无呼吸困难、窒息或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三)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选密屁室语钎匙佩仆彰佐股疚建归皱鳞务收捡聪潞钢浚白莱抿挑桅骇拓华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护理诊断问题】 【护理目标】1、有窒息的危险 病人呼吸道通畅,呼 吸平稳2、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病人体液维持平衡, 生命体征及尿量正常。3、有受伤的危险 病人未发生坠床、舌 咬伤及骨折等意外伤害4、尿潴留 病人能正常排尿。5、营养失调(低) 病人营养摄人能满足机 体代谢需要,恢复饮食 域韧朽昌定盒命鸽尘厕鹃拐泽迟欢囱嘎柯狰咐娜鼻却狸淹灼跑瞳搔器峭锁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护理措施】(一)保持呼吸道通畅 1、急救准备:床旁常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