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 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第一节 中国的边疆危机一、新疆的收复(一)新疆动乱前的形势l、动乱前的体制新疆地区最高军政长官是伊犁将军。在一些重镇设立参赞大臣、办事大臣、领队大臣,都是满、蒙人担任。新疆信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统称“回部”,设立三品到七品的“伯克”分管地方事务。全部回部的伯克由总理扎萨克郡王一人、协理图撒拉克齐二人统领之。18201825,发生张格尔叛乱 。2、英、俄窥伺新疆3、19世纪6070年代的大动乱第1页,共33页。(二)阿古柏入据新疆1、浩罕汗国阿尔克孜族(一说是布鲁特族)头目思的克与回族头目金相印派人到浩罕国,迎回张格尔的儿子布素鲁克。浩罕国就封布素鲁克喀什噶尔汗,派阿
2、古柏1865年护送他回新疆。2、阿古柏政权“哲德沙尔”国(七城汗国)。英国支持,赠送武器等等。1874年,英国同阿古柏签订了条约予以承认。俄国在18661868年与阿古柏签订了协定。 阿古柏接受土耳其苏丹的封号 。第2页,共33页。(三)、海防与塞防之争 李鸿章认为,中国不可能兼顾海防和塞防,新疆是“数千里旷地”,丢了不伤中国元气(没有赋税)。 左宗棠认为,塞防紧于海防。新疆一失,内外蒙古、陕甘、山西就会危险。保住新疆,各国在东南反而不敢轻举妄动。 第3页,共33页。(四)收复新疆1、进军新疆的困难 英、俄不愿意看到中国收复新疆。 清军转战数千里,兵少不够用,兵多负担不起。 用兵难,后勤更难。
3、1876年4月,左宗棠移驻肃州(酒泉),任命青年将领刘锦棠总理行营营务处,率兵入疆。 第4页,共33页。2、左宗棠的战略 “缓进速战”,“先北后南”。3、收复新疆 1876年,刘锦棠率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整个北疆。 1877年4月进军南疆,1878年初,清军收复和田,全新疆收复。1884年,新疆建省,刘锦棠任巡抚。4、对左宗棠的评价杨昌浚诗:“大将筹边去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手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秦翰才著左文襄公在西北,1984年重版第5页,共33页。二、收回伊犁地区的谈判(一)、崇厚误国 1879年,在克里木半岛的里瓦基亚签订交收伊犁条约。(二)、曾纪泽赴俄谈判(三)沙俄的进一步
4、侵略 根据伊犁条约签订的5个条约,割让7万平方公里,俄国违约又占据萨勒阔雷岭2万多平方公里。 第6页,共33页。三、台湾危机(一)美国对台湾的觊觎(二)日本侵台事件1、导火线1871年,中日修好条规和中日通商章程。1871年12月,琉球船民54人被当地少数民族所杀。1872年,日本改琉球国为藩。2、日本出兵台湾 1873年中日交涉。日本代表柳原前光。总理衙门大臣毛昶熙:台湾土民有两种,已服王化者为熟民,设州县官管理,未服王化者为“生番”,姑且置之于化外,又说“生番之横暴未加制伏,乃我政教未及所致”。 1874年4月,日本派陆军中将西乡从道为“台湾蕃地事务总督”,大隈重信为“台湾蕃地事务局长官”
5、 出兵入侵台湾东部。 第7页,共33页。3、中日关于台湾事件的谈判1874年中日台事专条(中日北京专约)。四、英、俄对我国西南地区的窥伺(一)、马嘉理事件(1875)(二)、中英烟台条约1、关于滇案,A,派使节道歉,兵部侍郎郭嵩焘后使英,此使团建立中国第一个驻外使馆;B,赔款20万两;C,惩办凶手;英人可以入滇,派驻领事。2、优待公使。3、通商事务:A,租界免厘金,增开口岸:宜昌、芜湖、温州、北海。 中英烟台条约以外,还有入藏探路专条。 (三)、英国、俄国对西藏的侵略 第8页,共33页。第二节 中法战争主要资料: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法战争。清光绪朝中法交涉史料,中法越南交涉档廖宗麟中法战争史,
6、天津古籍出版社,2019。一、法国早期在越南的侵略活动(一)法国的野心(二)越南逐步被法国的控制1862年,第一次西贡条约,1874年,法国和越南签订第二次西贡条约。70年代,开始侵略北圻。但最终目标是中国。法国驻海防领事土尔克:“法国必须占领北圻因为它是一个理想的基地,有了这个基地,一旦欧洲各强国企图瓜分中国时,我们将是最先在中国腹地出现的人。”第9页,共33页。(一)、黑旗军入越南原由吴凌云、吴亚终父子领导,刘永福是这支队伍的一个头领。入越后驻扎老街(保胜) 。1、河内之捷1873年12月,黑旗军在河内近郊击毙安邺。越南封刘永福为三宣副提督。2、纸桥大捷1883年5月击毙李维业(毙32,伤
7、52),越南升刘永福为三宣正提督。20世纪初年,越南革命家潘佩珠说:“想起当年法寇进攻河内,如果没有刘永福的军队,那么我们就找不到一滴血染红敌军的尸体了。”1962年越南历史学家陈辉燎说:当法国侵略者侵占越南北方的时候,如果不算以后的文绅起义,只看最初的战事,那么,著名的战绩都是属于黑旗军的。第10页,共33页。(一)、中法交涉黑旗军问题、法越条约1880年起,驻英、法、俄公使曾纪泽一再向法国抗议,声明不承认法国同越南签定的条约。1882年,李鸿章与法国驻华公使宝海谈判。 1883年6月,法国驻日本公使脱利古同李鸿章谈判。(二)、清朝的军事准备曾国荃说,如果带兵同法国人打仗,只有16个字:“先
8、去先败,后去后败,同去同败,不去不败。”(异辞录卷2)1、支持刘永福 通过云贵总督岑毓英,吏部主事唐景崧。1884年破格授予刘永福官衔:“着以记名提督简放” 。2、出兵中越边境1882年云南布政使唐炯(后为滇抚)、黑旗军驻扎滇越边境的山西,广西布政使徐延旭(后为桂抚)驻扎桂越边境的北宁。但所有入越军队均接到谕旨,“不得衅自我开”。 第11页,共33页。四、战争进程(一)、第一阶段(1883年12月一1884年5月)1、山西、北宁之败 1883年12月,法将孤拔率6000人进攻山西。1884年3月,法军进攻防守北宁一线的清军(前线主帅徐延旭、赵沃、黄桂兰 )2、甲申政潮越南前线的失败,引起奕訢为
9、首的军机处在1884年4月全部被撤换。史称“甲申政潮”。左庶子盛昱上折弹劾军机大臣。任命了礼亲王世铎为首的军机处。会同醇亲王奕譞相办。孙毓汶。3、中法简明条约(1884年5月 )李鸿章,法国海军军官福禄诺中校 第12页,共33页。(二)、第二阶段(1884年6月1885年3月)1、战事再起 1884年6月,谅山以南的北黎(中国称观音桥)。2、台湾战事督办台湾事务大臣刘铭传3、马江之战( 1884年8月)会办海疆大臣张佩纶、船政大臣何如璋、闽督何璟、闽抚张兆栋、福州将军穆善图 。张佩纶:“炮台苦卑,船局苦敝,枪炮苦杂,子药苦少,而十羊九牧,朝令暮更,尤其锢弊”。参战的法舰ll艘共15000多吨,
10、都是铁甲舰。福建水师有船舰十来艘,几乎都是自制的木质铁皮舰,总吨位不到一万。福建水师阵亡800多人;而法国阵亡6人、伤27人。 第13页,共33页。4、镇海之战( 1885年3月)5、镇南关之战和临洮大捷西线滇军和黑旗军,滇督岑毓英;东线桂军,桂抚潘鼎新。法军于2月13日占领谅山,23日占领镇南关,后撤离。冯子材:A、变消极防御为准备进攻。B、整顿军队,提高士气,维持纪律。C、在镇南关修筑工事 D、部署兵力。王德榜、王孝祺、苏元春、陈嘉等将领。在镇南关战区清军集结了近4万人。3月23日,尼格里率领法军分三路来犯。法方的记载:3月24曰法军阵亡70余人,受伤188人,两天战斗共伤亡两三百人。在临
11、洮,中国军队也大败法军。茹费理内阁倒台 。 第14页,共33页。五、中法议和中国不败而败(一)、巴黎谈判海关总税务司驻伦敦办事处的苏格兰人金登干在巴黎同茹费理谈判。 镇南关、谅山的胜利后,李鸿章认为,“藉谅山一胜之威,与缔和约,则法人必不再要求。”(二)、中法新约( 1885年6月)李鸿章,法国驻华公使巴德诺在天津签订中法新约。A、中国承认法国占领越南,中法勘定中越边界。B、开放滇、桂、粤中越边界通商。 C、日后中国修建铁路,与法国商办等。 孙中山:“余自乙酉中法战败之年,始决倾覆清廷,创立民国之志。” 第15页,共33页。第三节 甲午中日战争主要资料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有续辑)。中
12、、日文献极多,难以列举。主要成果:戚其章的著作。新近的成果:戚其章、王如绘主编: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和世界甲午战争1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人民出版社2019,姜鸣著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增订版一、战前中、日、朝关系(一)、中朝关系朝鲜国王虽受中国册封,“然而内政及和战问题,悉听其自为,中国向不干预。”1882年5月朝鲜政府照会美国,说明“朝鲜素为中国属邦,而内治外交向来均由大朝鲜国君主自主。” 第16页,共33页。(二)、日本的征韩论吉田松荫、福泽谕吉。日本明治天皇宣称要“开拓万里波涛”、“扬国威于四方”。“大陆政策”。“征韩论”。 1876年的
13、江华条约。(三)、壬午兵变和甲申事变( 1882、1884 )朝鲜国王李熙。生父大院君李昰(shi)应,闵妃(李熙的妻子)。张謇建议把把朝鲜变为郡县。日本驻朝鲜公使竹添进一郎。“开化党”金玉均等人。1885年中日天津会议专条。(四)、金玉钧事件 第17页,共33页。(五)、东学党起义和中日出兵(1894) “尽灭权贵”、“驱逐倭夷” 。“大陆浪人”的玄洋社组织 “天佑侠团” 制造混乱。清朝派直隶提督叶志超、太原总兵聂士成率兵1500人赴朝鲜。日本派一个混成旅团7000人入朝。日军已经进入汉城,清军驻扎在汉城以南的牙山。 第18页,共33页。二、战前的外交(一)、中日关于撤兵的谈判 日本向中国提
14、出“共同改革朝鲜内政”。马士的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认为,“中国的要求仅在于维持现状”,而日本“作战唯一合理的原因就是中国拒绝同它合作,以各种改革强加于朝鲜政府”。(二)列强调停幻想的破灭俄国,英国1894年7月16日同英国签订了英日通商航海条约,使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免除最大的后顾之忧。课本引用了日本外务大臣的话:“条约的性质,对日本来说比打败清国大军远为有利。” 德国、法国、美国都有自己的算盘,但都不帮助中国。 第19页,共33页。三、战争爆发(一)战前两军情况1、陆军 中国:陆军100多万,除去八旗、绿营,可用于作战的防军大约有30多万人。 日本:常备7个师团7万5千多人,在战争中,经过动员达
15、到24万人,17万4千人直接参战。 2、海军 中国:大小军舰78艘,共约8万吨,但南洋、福建、广东水师均为旧舰、小舰,参战的北洋舰队只有43艘约4万吨。 日本:课本称有7万2千吨,据外山三郎的日本海军史是6万多吨。 第20页,共33页。(二)日本不宣而战1、丰岛海战7月17日,英日条约签订的次日,日本决定向中国开战,接着,以武力威迫朝鲜组织傀儡政府,废除同中国签订的一切条约,朝鲜“委托”日本驱逐中国军队。 中国被迫派出援军,由卫汝贵、左宝贵等率领驻扎平壤。在汉城的叶志超一军,驻扎在汉城以南的牙山,为了增援叶志超部,中国租用英国轮船爱仁、飞鲸、高升三船共载2500人增援,由济远、威远、广乙三舰护
16、航。7月24日,爱仁、飞鲸两舰的援军先后登陆,两船返航烟台。25日,济远、广乙与日舰吉野、秋津洲、浪速在丰岛海面相遇,日舰开炮,战争爆发。 中国两舰共3300吨,日本三舰共11000吨,中舰炮32门,日舰炮84门,而且日舰炮多重炮、速射炮。 第21页,共33页。2朝鲜的陆战7月25日,日军进攻牙山一带的中国军队。 9月15日,日军进攻平壤,清军共1万5千人,进攻的日军约1万6千人,双方人数相当。但清军装备、素质远不如日军。 马士评论说:“中国将帅只有左宝贵个人表现了一点勇气,却没有人表现了一点将才”。 第22页,共33页。四、黄海海战 1894年9月17日的中日黄海海战,从大约12:50打到1
17、7:40,共约5小时。(一)、双方实力对比据台湾海军专家林濂藩中将的中日甲午海战百年祭(中国社科,1994)中国北洋舰队参战的共12艘主战军舰,加上辅助舰只共约3万5千吨。日本参战军舰10艘共4万吨。平均航速:中国:155海里 日本:164海里(主力第一游击队194海里)3英寸以上大炮:中国:68 日本:1086英寸以上重炮:中国:40 日本 34其中大速射炮: 中国:2 日本 66第23页,共33页。(二)、战事经过(三)、双方损失 中国沉没5舰,包括2900吨的经远,2300吨的致远两艘主战巡洋舰。定远、镇远、来远(2900吨)重伤。定远中159炮,镇远中220炮,来远中225炮。阵亡60
18、0多,受伤200多。 日本受伤5舰,其中松岛、吉野受伤较重,其余三舰并非主力。共死115,伤164。日本未沉一舰,中炮最多的比睿中23炮,松岛中13炮。第24页,共33页。(四)、人物评价1、邓世昌民族英雄。2、方伯谦黄海海战中,方伯谦、吴敬荣未得到命令先后撤离战场,事后,李鸿章、丁汝昌追究战败责任,请旨于9月25日将方伯谦“军前正法”。近年,不少人认为是冤案。理由:A、方伯谦是一个优秀的海军将领,丰岛之战表现不错;B、在黄海海战是力尽撤退,并非临阵退缩,撤退保住了济远;C、丁汝昌一向与方伯谦不和,李鸿章想找替罪羊,方伯谦成了牺牲品。 但也有人不同意。济远可以从大东沟开回旅顺,比全舰队早到4小
19、时,过后还能出海执行任务,可见受伤不重,并非丧失了战斗力。方伯谦翻案的主要史料是近年发现的、方的家人编写的冤海述闻。第25页,共33页。3、刘步蟾4、丁汝昌 争论很大的人物。他对清廷,对李鸿章忠心耿耿,最后宁肯一死,不做俘虏,也值得同情。后来,清廷在1910年开复了他的官职。李鸿章命令过丁汝昌保船,不要浪战;但到了战争中后期,李鸿章也命令丁汝昌, “振刷精神”,“不可偷懒畏葸干咎”。黄海海战后,李鸿章要求丁汝昌出海攻击日本运输船队;旅顺危急的时候,李鸿章严令丁汝昌率舰队保卫旅顺军港,困守威海的时候,李鸿章一再命令丁汝昌出海作战,后来命令丁把军舰炸沉以免资敌,但丁没有或无法执行。根据丁汝昌部下、
20、幕僚的报告,以及山东巡抚李秉衡事后的调查,再根据日本方面的记载(丁汝昌与伊东佑亨的往返信件),丁汝昌是决定投降之后才自杀的。第26页,共33页。5、李鸿章如果局限于海战来分析,至少有以下的责任: A、从海军建设到战争指导,李鸿章都贯彻消极防御的思想。李鸿章的指挥,无非以保船守口为主旨,结果口守不住,船也保不了。 B、一切从自身权位和淮系地位考虑,任用私人(丁),保存实力,不愿意拿出来为国家命运拼搏。 C、迷信外交,缺乏信心,一定程度是因为李鸿章对中国军事实力缺陷的了解,比其他人多。但这些问题又是李鸿章主持的洋务运动的缺陷造成的。第27页,共33页。五、战争的失败(一)、金州、旅顺之败(1894年11月)(二)、威海失陷(1895年2月)投降的官兵共5124人,镇远等未沉的10舰被日本俘获。 (三)、辽东大溃败(1895年1-3月)刘坤一代替李鸿章主持陆路战事,并任命湖南巡抚吴大瀓为帮办军务(副统帅) 第28页,共33页。六、中国战败的原因这场战争又是近代战争中敌我实力比较接近的一次 (一)制度(二)外交、军事错误的指导方针(三)军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玻璃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考核试卷
- 核电工程现场施工安全防护设备使用考核试卷
- 木材加工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考核试卷
- 批发行业互联网转型之路考核试卷
- 康复辅具在康复医学研究方法的革新考核试卷
- 煤炭行业投资风险评价考核试卷
- 文化用化学品在声音记录材料的技术发展考核试卷
- 2025届安徽省界首市下学期高三数学试题二模考试试卷
- 医疗数据要素市场交易权限管理
- 美国发动“对等关税战”的影响
- 铝材切割机操作规程
- 浙江大学《普通化学》(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 电磁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天津大学
- EIM Book 1 Unit 10 Don't give up单元知识要点
- 《塑造打胜仗的团队系列 8册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 新乡县恒新热力有限公司集中供热项目二期工程变更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A3报告解析课件
- “越……越……”“越来越……”课件
- 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80首(精排+目录)
- 马工程《刑法学(下册)》教学课件 第16章 刑法各论概述
- 2023年新改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活动手册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