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二中高二6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二中高二6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二中高二6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二中高二6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试卷第 =page 1 1页,共 =sectionpages 3 3页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语文试题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选择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以“乐天知命”的态度对待生活,但并不是一味讲“乐”,不讲“忧”的。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中讲“忧”多于讲“乐”。拿中国最古老的哲学著作周易来说,虽然系辞上传说“乐天知命故不忧”,但系辞下传又说:“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只要稍许深入地阅读周易六十四卦,则不难发现,这本占筮之作,自始至终谈得最多的是如何避凶趋吉,居安思危。我们读周易感到耳旁有两种声音,一是号角,另是警钟。两种

2、声音相比较,警钟之声更是惊心动魄。周易理念的核心是“变”。一切皆变,物极必反。事物坏到极点,有可能转向好的方面,事物好到极点,也有可能转向坏的方面。否极可以泰来,泰极也可以否来。故处困当发愤,居安必思危。六十四卦排在最后的一卦不是表示成功的“既济”卦,而是表示没有成功的“未济”卦。这种排列,绝非出于形式上的考虑,而是有着极为深刻的哲理。也许正是因为这个世界没有完善的“既济”,而只有不完善的“未济”,我们才更应该努力,永不懈怠地努力。而且正是因为一切都在变动着,既没有永久的成功,也没有永久的失败。正是因为一切都有可能,我们更应警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从哲学维度强调人要存忧患之心诚然可贵,但中华文

3、化的忧患观念最为重要的不是忧患的态度,而是忧患的内涵。从儒家最古老的典籍礼记提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思想开始,中国儒家一直弘扬的是这种忧国忧民的传统。战国时,孟子接着礼记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响亮地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观点,将忧民摆在首要地位。张载发扬孟子的论说,将忧患的内容扩大到天地万物,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明确表示,作为知识分子,其人生意义就在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正是这种忧患意识,使得中华美学的伦理特色获得一种较为浓重的悲剧情调与崇高气概。中国社会长达几千年,动乱的时间多于太平年月,因而,悲凉兼悲愤的精神可以

4、说渗透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史。由于中国老百姓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到国家政权,而中国五千年来的历史又多是改朝换代式的动乱,因而中华美学中的悲剧情调其具体内容更多体现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的慨叹。实际的悲剧反映在文学艺术之中,成为中国文学艺术史的主旋律之一。中国美学特有的“教化”说、“诗史”说的产生,都与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传统有密切关系。中华民族“乐天知命”的传统在美学中并没有表现为喜剧的形式,它更多地作为一种精神渗透在中国人的审美境界中,它不仅不与中华民族特有的忧患意识构成对立,还与之相融合,从而形成一种博大的精神情怀。这种情怀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表现得最为典型,那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5、之乐而乐”的天地精神。这种精神所体现的审美形态是复合型的,崇高兼有优美,悲剧兼有喜剧。(摘编自陈望衡试论中华民族的审美传统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以“乐天知命”的态度对待生活很危险,不能一味讲“乐”,不讲“忧”。B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忧患的内涵,但并未从哲学的维度强调人要存忧患之心。C从中华历史与文化传统中,可以探知中国美学的“教化”说、“诗史”说产生的一些原因。D一个事物坏到极点,都会转向好的方面;同时,一个事物好到极点,也会转向坏的方面。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论证中国传统文化中讲“忧”多于讲“乐”的观点时,列举周易的内容予以

6、佐证。B文章开头指出中国审美的特点,接着进行辩证分析,最后归结审美的特质,层层深入。C文章从历史和浓厚的悲剧情调两个角度阐述论证中国传统文化的忧患意识形成的原因。D文章以孟子发扬礼记的论说、张载发扬孟子的论说来论证儒家弘扬忧国忧民的传统的观点。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易始至终谈得最多的是如何避凶趋吉,居安思危,它的内容里警戒的声音高于鼓励的声音。B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如果“乐天知命”表现为喜剧的形式,那么其就会与忧患意识形成矛盾,无法融合。C我们应该对成功保持警惕,世界上既没有永久的成功,也没有永久的失败,因为一切都在变动着。D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

7、天地精神,是中国审美境界中的一种博大的精神情怀。【答案】1C2C3B【解析】1本题考核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A项,“以乐天知命的态度对待生活很危险”文中无据;B项,“未从哲学的维度强调人要存忧患之心”错,见原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从哲学维度强调人要存忧患之心诚然可贵”;D项,“都会转向好的方面也会转向坏的方面”错,原文认为,两种转化都是有可能,没有绝对肯定。故选C。2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项,浓厚的悲剧情调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忧患意识形成的原因,而是结果。故选C。3本题考核分析综合能力。B项,“如果“乐天知命”表现为喜剧的形式,那么其就会与忧患意识形成矛盾,无法融合。

8、”错,假设推理原文缺乏充足的依据。故选B。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新时代的一撇一捺里,“团圆”有了更具体更现实的表达。(),无论多远,无论多久,都要找到你公安部“团圆”行动开展以来,截至目前已找回历年失踪被拐儿童4302名;有的团圆是一种致敬,骨肉分离,国人恩盈,没有人会忘记你第八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累计700名英烈 ;有的团圆是一种希望,疫情不回家,中秋我在岗,每个人都是家国一分子福建莆田学院300多名师生星夜集结,假期里全员到岗。一些人的分离,换来另一些人的重逢;一群人的舍弃,换来更多人的获得。在这些与团圆有关的故事中,折射出超越“小家”、成就“大家”的高尚境界,更体现着敬

9、业奉献的价值追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统佳节是快意人生的“小确幸”,也是 的大叙事,中秋时节,让我们更加确认了“家”的意义,更加懂得“团圆”的价值,中秋时节话团圆,()这是“月圆情更圆”的涵义,也是“ ”的真谛。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A沧海桑田落叶归根思绪万千天涯若比邻B时移世易落叶归根思接千载天涯若比邻C沧海桑田魂兮归来思绪万千千里共婵娟D时移世易魂兮归来思接千载千里共婵娟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些与团圆有关的故事,体现着敬业奉献的价值追求,更折射出超越“小家”、成就“大家”的高尚境界。B在这些与团圆有关的故事中,体现着敬业奉献的价

10、值追求,更折射出超越“小家”成就“大家”的高尚境界。C这些团圆有关的故事,体现着敬业奉献的价值追求,更折射出超越“小家”、成就“大家”的高尚境界。D这些与团圆有关的故事,折射出超越“小家”、成就“大家”的高尚境界,更体现着敬业奉献的价值追求。6下列填入文中两处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有的团圆是一种期盼重温个人的情感之余,家的担当、国的责任也不妨审视一下B有的团圆是一种执念重温个人的情感之余,家的担当、国的责任也不妨审视一下C有的团圆是一种期盼重温个人的情感之余,也不妨审视一下家的担当、国的责任D有的团圆是一种执念重温个人的情感之余,也不妨审视一下家的担当、国的责任【答案】4D5A

11、6D【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组,时移世易:时光推移,世事随之改变。沧海桑田:比喻世事无常,变化很快。文段意在引出时代变化,用“时移世易”恰当。第二组,魂兮归来:呼唤或迎接死者的魂魄归来。落叶归根:指离开家乡的人最终要回到本乡本土,比喻事物有了归宿。魂兮归来,更能表现人民对英烈的敬仰之情。第三组,思接千载:思绪能够贯穿到千年前的生活。思绪万千:指思想的头绪相当多,思虑复杂多端。文段中意在强调思绪跨度之大,而不是思绪的复杂,当用“思接千载”。第四组,天涯若比邻: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情谊。千里共婵娟: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美好月光。此空陈述对象为“中秋时节”,所以“千里

12、共婵娟”更符合中秋节情景。故选D。5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语病有:(1)在中,折射,更体现”主语残缺;(2)“折射出超越小家、成就大家的高尚境界,更体现着敬业奉献的价值追求”语序不当。只有A项没有出现以上语病。故选A。6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的能力。下文“无论多远,无论多久,都要找到你”,更能体现“执念”的意思。“期盼”,语意较弱,据此排除AC;“审视一下家的担当、国的责任”,与前文“话团圆”“重温个人情感”有相同的陈述主体,而且都是同样的词组结构,据此排除AB。故选D。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中医药在历史发展中取得重大成就,不仅守护了中华民

13、族的健康,也对全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与疫病斗争的实践中,中医药防疫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逐步形成和完善。早在秦汉时期,黄帝内经就系统论述了疾病预防理论。我国明、清时期发明的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术”是医学接种免疫预防的先驱,曾传播到西方并产生很大影响,为全球最终消灭天花作出了贡献。青蒿素的发现也是从中医药典籍中获得灵感,已经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的生命。中医学与西医学的研究方法及理论体系差别很大,治疗疾病各具特点、各有优势。中医学的研究方法蕴含着系统论,主要以整体为着眼点,多以定性观察为手段,一般采用综合的方法进行辨证论治;西医学的研究方法体现着还原论,主要以局部为着眼点,多以定量实验为手段,

14、一般采用分析的方法进行辨病论治。中医药的整体观和系统观极大丰富了现代医学的内涵,二者的结合应用极大提高了疾病临床治疗效果,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与推广。尊重中医药理论,加强现代科学研究。充分挖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深入梳理总结中医药学术思想,从更高、更深的层次探讨中医药辨证论治的精髓,更好发挥中医药学整体综合的原创优势。既要把握传统理论与经典,又要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中西医并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与特色。将传统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有机结合,推动中西医学相互促进、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在重大疑难疾病防治中有针对性地发挥各自优势、结合二者长处。 (摘编自让中医药为维护人类健康发挥更大作用,人民日报2020年0

15、5月14日)材料二面对新发传染病,中医药为何能有“药”和“方”?原因在于,中医运用的是整体性、调和性思维。以清肺排毒汤为例,中医立足“排毒”而非“杀毒”,因而老药依然能派上新用场。中医通过清热、化湿、解毒的方法,改变病毒生存的环境,抑制病毒在体内生长,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在新冠肺炎治疗中,中医药介入早、参与度高的地方,患者的病亡率相对较低。实践证明,中医药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利器。在世界范围内,中医药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去年5月,第七十二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首次将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纳入其中。但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由

16、于文化差异等原因,中医药容易被误读。疫情期间,为避免因滥用出现不良反应,患者最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尽管中医药已经传播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中药在一些发达国家还未能以药品身份面世。以此次抗击疫情为契机,与其他国家携手打造“健康丝绸之路”、加强传统医药领域的合作,中医药将发挥更大作用,助推民心相通。人民日报时评:让中医药瑰宝惠及世界 (2020年04月08日 05 版)材料三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立足根基,挖掘精华,保持特色,中医药才能根深叶茂、生生不息。一年多来,各地把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作为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中医药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中医药管理机构,充实中医药人员力量。

17、建立健全中医药法规和政策举措,发展完善中医药管理体系、评价体系、标准体系,有力破除一系列制约中医药发展的难题,古老的中医药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新动力。当前中医药发展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中医药发展自信,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人民日报时评:让中医药在创新中传承(2020年11月09日10版)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医药在与疫

18、病斗争的实践中,形成了较完备的防疫理论和技术体系,这为我国抗击新冠疫情提供了经验。B材料在论述中西医研究方法及理论体系时强调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和系统性,突出了中医学在理论和方法上的优势。C中医的整体性、调和性思维使得老药在面临新发传染病时,依旧能发挥独特的作用。D当前中医药发展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痘接种术为最终消灭天花做出了贡献,为全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贡献,因而在西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B中医学的整体观和系统观不仅弥补了西医学在研究理论和方法上的不足,而且大大丰富了现代医学的内涵。

19、C由于文化差异等原因,尽管中医药已传播到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在一些发达国家并未得到官方认可。D发展完善中医药管理体系、评价体系、标准体系,有力破除一系列制约中医药发展的难题能够使古老的中医药焕发勃勃生机。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促进中医药发展的举措。【答案】7B8A9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立足根基,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完善中医药理论,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传统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培养顺应时代发展的中医药人才,充实中医药人员力量,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加强中医药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中医药法规和政策举措,发展完善中医药管理体系、

20、评价体系、标准体系,加快推进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解析】【分析】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B.“突出了中医学在理论和方法上的优势”错误。由材料一“坚持中西医并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与特色。将传统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有机结合,推动中西医学相互促进、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在重大疑难疾病防治中有针对性地发挥各自优势、结合二者长处”得知,中西医各有优点,应结合应用,并非突出中医学的优势。故选B。8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A.“因而在西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错误。由第一段“我国明、清时期发明的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术是医学接种免疫预防的先驱,曾传播到西方并产生很大影响,为全球最终消灭

21、天花作出了贡献”,可知选项强加因果。故选A。9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由材料一第二段“中医学与西医学的研究方法及理论体系差别很大,治疗疾病各具特点、各有优势。中医学的研究方法蕴含着系统论西医学的研究方法体现着还原论。中医药的整体观和系统观极大丰富了现代医学的内涵,二者的结合应用极大提高了疾病临床治疗效果,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与推广”和第四段“坚持中西医并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与特色。将传统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有机结合,推动中西医学相互促进、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在重大疑难疾病防治中有针对性地发挥各自优势、结合二者长处”可知,要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传统中医药

22、学和现代医学相互补充。由材料一第三段“尊重中医药理论,加强现代科学研究。充分挖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深入梳理总结中医药学术思想,从更高、更深的层次探讨中医药辨证论治的精髓,更好发挥中医药学整体综合的原创优势。既要把握传统理论与经典,又要坚持守正创新”和材料三 “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立足根基,挖掘精华,保持特色,中医药才能根深叶茂、生生不息”“坚定中医药发展自信,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可知,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立足根基,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完善中医药理论,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由材料三“建立健全中医药法规和政策举措,发展完善中医

23、药管理体系、评价体系、标准体系,有力破除一系列制约中医药发展的难题,古老的中医药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新动力”可知,要加强中医药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中医药法规和政策举措,发展完善中医药管理体系、评价体系、标准体系,加快推进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由材料三“把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作为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中医药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中医药管理机构,充实中医药人员力量”可知,要培养顺应时代发展的中医药人才,充实中医药人员力量,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三、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画家丹青张祖平画家丹青原是一名土生土长不太出名的民俗画家,后来他改变风格主攻中

24、国山水画、人物工笔画,短短二十年间就由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画作者成长为闻名全国的大师级画家。名气可谓如日中天,目前他的书画作品市场价每平尺达到了5万元以上,且一般人即使出钱也不见得能求得他一幅画作。据说丹青的祖上是一位清朝宫廷御画师,专为皇上烧制瓷器作画,深受乾隆皇帝的宠爱。但到了丹青爷爷这一辈却不幸家道中落,但画画的手艺还是得以传承。爷爷那一辈骨子里依然保留了皇族遗老和艺人的清高,有田有地,衣食不愁,作画权当消遣。爷爷作画不为卖钱,只为一份交情。亲朋好友上门求画带上一瓶好酒,或送上一份上好的土特产,他一般不会拂了别人的雅趣,可归到画师之列。到了父亲的年代却要为生活奔波,作画只是谋生计,混个温饱,

25、一副落泊寒酸的样子,只能算作画匠。丹青从小耳闻目染,极富作画的天性,无师自通,又得到父亲的真传,尤其擅长民间生活和民俗人物画的创作,在方圆数十里名头很响。改革开放经济大潮涌动,绘画也登上了大雅之堂。于是县里看中了他潜在的价值,将丹青从乡间一隅调至县文化馆专事创作,户口由农转非,摇身一变成为国家干部。只是县领导要他改一改专事民俗画创作的路子,多尝试一些中国山水画及花卉写意的绘画创作。丹青初始有些为难,但很快触类旁通,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名声由近及远,倍受圈内画界推崇。吃水不忘挖井人。丹青觉得吃了皇粮就是公家的人,理应为国家服务、为政府效劳。从此丹青暗自立下一个规矩,私人的活不接、商业的

26、边不沾、逐名逐利的事不干,一句话只为公家作画,不带丁点私心杂念。那时全国时兴招商引资热、文化交流热、与国外缔结友好城市热,艺术品便成了礼尚往来的佳品。丹青所在的县城一不生产特色产品,二没有叫得响的土特产,领导便将主意打在丹青的画作上,这可是最时尚最贵重的礼品,而且还无须动用财政预算,可谓随要随取,礼轻情重。于是丹青肩负起了县里重点招商、重要公关、重要出访、重大节日等活动必备画作礼品的重大任务。许是突出中国特色,抑或人云亦云,凡此活动送礼送出最多的还是山水画、写意画。反正领导需要什么,丹青就画什么,他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县里很多事情要办、很多事儿都要花钱。于是各级各部门都把主意打到了丹青身上。

27、公益事业、慈善义卖也好,捐资助学、扶贫帮困也罢,将丹青往台上一引,当场挥毫泼墨,写上几幅字画,拉上县里一些有实力的企业或有钱的金主捧捧场,将所得拍卖款捐赠出去。政府博得口碑,丹青却不愿留名,可难免还是有人找上门来。慕名而来的无非是官场上企业界的头头脑脑、个体私营的业主老板,不外乎求字求画装点门庭附庸风雅。可每每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有一广东富豪不信邪,带上重金上门求一幅“镇店之宝”,在他的门外整整守候了一天半晚,硬是吃了闭门羹。有说丹青名声响架子大了,恃才傲物才不合流呢。还有说丹青表面只认政府不认钱,实际上是另有所图,外人不知罢了。听到这些议论,丹青总是充耳不闻,一笑了之。后来一位交情颇深的朋友

28、告诉丹青,其实他的许多字画都成了领导们的私藏,被当成活宝贝秘不示人。他听了不置可否,闷声不吭。从此以后,丹青在县城便不见踪影,去向不明。若干年后新闻媒介的频频曝光,才让家乡的父母官知晓丹青早已在省城定居,如今成了享誉国内的中国山水画大师。一日,有家乡父母官拜访,呈上精美的请柬,邀请他参加家乡举办的“草堂乡民俗画展”活动。丹青早有耳闻,这些年家乡掀起了民俗画热,男女老少皆能一展画技,也有心去体验一下。想到几天前接到侄儿要结婚的消息,反正要去一趟老家,也就欣然接受了邀请。侄儿结婚是大喜事,做叔叔的自然高兴,席间也就喝了不少喜酒,兴致所至当场画了一幅“麒麟送子”的民俗画作为礼物送给了侄儿,引得满堂喝

29、彩。那天县里领导专程将丹青接到乡政府所在地,陪同他参观民俗画展。当那一幅幅惟妙惟肖、透着乡里乡气的民俗画作扑面而来、映入眼帘时,丹青恍若梦境一般。当丹青驻足在一幅“麒麟送子”的民俗画前时,不禁被深深地吸引住了:画面构图新颖、工笔简约,人物活泼、呼之欲出。他自叹自己送给侄儿的那幅“麒麟送子”远不及这幅同题材的画作。丹青将目光落在画作者的印鉴上,竟然是他的妹妹刘雯。那一刻不知是欣慰,还是惭愧,他觉得这么多年自己迷失的远比获得的多(节选自小小说大世界,有删改)10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标题“画家丹青”借“画家”一词与爷爷“画师”之称、父亲“画匠”之称的区别,突出了丹青

30、在绘画领域的成就。B小说以倒叙开头,并宕开一笔,叙写丹青家世可谓一石二鸟:既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好奇心,也丰富了小说的意蕴。C小说并没有细致入微地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外貌等,而是着力于铺叙故事情节,但是塑造出的人物形象依然鲜活。D小说以第三人称行文,不仅可以比较直接、客观、自由灵活地叙写丹青之于绘画的精彩故事,也有利于作者直接抒情。11丹青由“土生土长不太出名的民俗画家”成长为“享誉国内的中国山水画大师”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12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的丰富意蕴。【答案】10D11客观因素:天赋极高:极富作画天性,无师自通,又得到父亲真传。时代机遇:适逢改革

31、开放,被县里看中,县领导要求尝试山水写意画。主观因素:不畏困难:触类旁通,改变绘画风格。淡泊名利:暗立规矩,坚持“三不”原则。12妹妹热爱并能创作民俗画,让曾为了县里要求而改变画风的丹青感到欣慰;妹妹的画作“麒麟送子”远超自己,丹青为自己在乡土民俗画创作方面的落伍而感到惭愧;尽管丹青在山水画领域有了一定建树,但他却在自己曾经最擅长的民俗画领域止步不前,所以他觉得“迷失的远比获得的多”,对于艺术创作而言,坚持初心,方得始终。【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也有利于作者直接抒情”的说法不够准确。应当说,小说运用第一人称展开叙述,有利于作者借文中之“我”来抒情和议论,第三人

32、称则有利于客观陈述,引起读者共鸣,本文运用第三人称行文,应该是有利于客观陈述,引起读者共鸣,而不是“有利于作者直接抒情”。故选D。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先看客观因素。丹青的家庭对他影响很大,文中说“丹青的祖上是一位清朝宫廷御画师”“爷爷那一辈骨子里依然保留了皇族遗老和艺人的清高可归到画师之列”“到了父亲的年代却要为生活奔波,作画只是谋生计只能算作画匠”“丹青从小耳闻目染,极富作画的天性,无师自通,又得到父亲的真传,尤其擅长民间生活和民俗人物画的创作,在方圆数十里名头很响”,可见丹青受家庭影响,自己又有很高的天赋,在绘画方面很有造诣。丹青原来是“土生土长不太出名的民俗画

33、家”,后来改画山水,是因为当时县领导要求他这样做,“改革开放经济大潮涌动,绘画也登上了大雅之堂。于是县里看中了他潜在的价值只是县领导要他改一改专事民俗画创作的路子,多尝试一些中国山水画及花卉写意的绘画创作”,可见丹青赶上了时代的机遇,县领导看中他的画作,要求他尝试山水画。再看主观因素。丹青本就有绘画天赋,“丹青初始有些为难,但很快触类旁通,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名声由近及远,倍受圈内画界推崇”,他不畏艰难,又能够触类旁通,很快形成了自己的山水画风格,且远近闻名。丹青能够享誉国内,还因为艺术家的德艺双馨,他不仅画画得好,而且懂得感恩、淡泊名利,“吃水不忘挖井人。丹青觉得吃了皇粮就是公家的

34、人,理应为国家服务、为政府效劳。从此丹青暗自立下一个规矩,私人的活不接、商业的边不沾、逐名逐利的事不干,一句话只为公家作画,不带丁点私心杂念”。以上就是丹青由“土生土长不太出名的民俗画家”成长为“享誉国内的中国山水画大师”的主、客观因素。1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丰富意蕴的能力。文章结尾处描写丹青看到一幅远胜于他的“麒麟送子图”,“画面构图新颖、工笔简约,人物活泼、呼之欲出。他自叹自己送给侄儿的那幅麒麟送子远不及这幅同题材的画作”,结果一看落款,是妹妹刘雯的,“那一刻不知是欣慰,还是惭愧”。应该说,丹青既有欣慰,又有惭愧。“欣慰”是因为妹妹能够创作出这么优秀的民俗画,可见她对于民俗画的热爱,这让

35、为了县里要求而改变画风的丹青感到欣慰;“惭愧”是因为丹青自己也曾擅长民俗画,但当时县领导要求他尝试山水画,丹青就改变了自己的创作方向,如今他在乡土民俗画创作方面已经落伍,为此他感到惭愧。结尾一段丹青觉得“这么多年自己迷失的远比获得的多”,丹青现在已经是享誉国内的山水画大师,在山水画领域有了一定建树,这时他的“得”;而他的“失”在于,他放弃了自己曾经擅长的民俗画,现在妹妹的“麒麟送子图”比自己的要好得多,表明他在民俗画领域已经止步不前,这是他的“失”。丹青这句话也启示我们,对于艺术创作而言,坚持初心,方得始终。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徐光启,字子先,上海人。万历二十五年举乡

36、试第一,又七年成进士。由庶吉士历赞善。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遂遍习兵机、屯田、盐策、水利诸书。杨镐四路丧师,京师大震。累疏请练兵自效。神宗壮之,超擢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练兵通州,列上十议。时辽事方急,不能如所请。光启疏争,乃稍给以民兵戎械。未几,熹宗即位。光启志不得展,请裁去,不听。既而以疾归。辽阳破,召起之。还朝,力请多铸西洋大炮,以资城守。帝善其言。方议用,而光启与兵部尚书崔景荣议不合,御史邱兆麟劾之,复移疾归。天启三年起故官,旋擢礼部右侍郎。五年,魏忠贤党智铤劾之,落职闲住。崇祯元年召还,复申练兵之说。未几,以左侍郎理部事。帝忧国用不足,敕廷臣献屯盐善策。光启言屯政在

37、乎垦荒,盐政在严禁私贩。帝褒纳之,擢礼部尚书。时帝以日食失验,欲罪台官。光启言:“台官测候本郭守敬法元时尝当食不食守敬且尔无怪台官之失占臣闻历久必差宜及时修正”帝从其言,诏西洋人龙华民、邓玉函、罗雅谷等推算历法,光启为监督。四年春正月,光启进测天约说一卷、大测二卷、黄道升度七卷、黄赤距度表一卷。是冬十月辛丑朔日食,复上测候四说。其辨时差、里差之法,最为详密。五年五月,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与郑以伟并命。寻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光启雅负经济才,有志用世。及柄用,年已老,值周延儒、温体仁专政,不能有所建白。明年十月卒。赠少保。(选自明史徐光启传有删改)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

38、的一项是()A台官测候本郭守敬/法元时/尝当食/不食守敬且尔/无怪台官之失占/臣闻历久必差/宜及时修正/B台官测候本郭守敬法/元时尝当食不食/守敬且尔无怪台官之失占/臣闻历久必差/宜及时修正/C台官测候本郭守敬/法元时/尝当食不食/守敬且尔/无怪台官之失占/臣闻历久必差/宜及时修正/D台官测候本郭守敬法/元时尝当食不食/守敬且尔/无怪台官之失占/臣闻历久必差/宜及时修正/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试,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考中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B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北魏始置,隋朝以后为中央行政机构六部之

39、一,掌管朝廷重要典礼及科举考试等。C台官,是汉时对尚书台长官的统称,以及唐宋时对御史台长官的统称。亦泛指朝廷公卿。文中指天文台的官员。D朔,农历每月初一。最初古人是以新月初现为一月之始。每月的十五称为“望”,十六为“既望”,三十称为“晦”。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徐光启擅长学习,知识广博。他曾经跟随西洋人利玛窦学习天文、历算、火器,后来又学习军事、屯田、盐政、水利等书籍。B徐光启熟悉军事,力主练兵。在通州练兵时,他上奏陈列了十条建议。后来,又大力提议多铸造西洋大炮,以供守城之用。C徐光启仕途坎坷,抱负难伸。他为官起起落落,等到被信任而掌权时,年纪已老,又逢周、温

40、独断专政,难以建议和陈述主张。D徐光启才华出众,志向高远。他不仅熟悉农业,精通天文、测算等科学技术,而且还有经济方面的才能,并且立志用于当世。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累疏请练兵自效。神宗壮之,超擢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2)五年五月,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与郑以伟并命。17徐光启勤于建言,并多次得到多位皇帝嘉许,请列举出三个具体事例。【答案】13D14D15D16(1)徐光启多次上书要求练兵以报效国家。神宗皇帝嘉许他的壮志,将他越级提拔为少詹事,兼任河南道御史。(2)崇祯五年五月,徐光启在担任礼部尚书的同时,兼任东阁大学士,入阁参与机要事务,和郑以伟被同时任命。17杨

41、镐战败后,徐光启多次上书要求练兵以报国。神宗皇帝嘉许他。辽阳被攻下后他大力提议多铸造西洋大炮,以助守城。熹宗同意他的看法。他认为屯政的关键在于垦荒,盐政在于严禁私盐的贩卖。崇祯帝赞扬并采纳了他的意见。【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台官监预测天象依照的是郭守敬的历法,元代时已经出现了应当发生日食而没有发生的情况,郭守敬尚且如此,不能责怪钦天监台官预测失败。我听说任何一种历法使用久了,就必定会出现差错,应当及时修正。“本”是动词,其宾语为“郭守敬法”,不需要断开,排除AC。“尔”意思是“如此”,做“守敬”的谓语,意思完整,其后断开;“无怪台官之失占”的主语省略,应该是“帝”,“无

42、怪”的宾语为“台官之失占”,主谓宾齐全,可以独立成句,排除B。故选D。14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三十称为晦”错误,是阴历的最后一天,阴历天数不固定,不一定是三十天。故选D。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有经济方面的才能”错误。“光启雅负经济才”,“经济”,经世济国,指治国之才干。故选D。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累”,多次;“疏”,上书;“自效”,应为“效自”,宾语前置,献出自己的力量,报效国家;“超擢”,越级提拔。(2)“本官”,原任官职,结合语境,指礼部尚书;“并”,同时;“命”,被任命。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

43、概括信息的能力。结合“杨镐四路丧师,京师大震。累疏请练兵自效。神宗壮之,超擢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分析,杨镐四路兵马丧失于辽东,京城大为震惊。徐光启多次上书要求练兵以报效国家。神宗皇帝嘉许他的壮志,将他越级提拔为少詹事,兼任河南道御史。结合“辽阳破,召起之。还朝,力请多铸西洋大炮,以资城守。帝善其言”分析,辽阳被攻破,熹宗下令起用他。回到朝中,他大力提议多铸造西洋大炮,以供守城之用。熹宗同意他的看法。结合“光启言屯政在乎垦荒,盐政在严禁私贩。帝褒纳之,擢礼部尚书”分析,徐光启说,屯田的关键在于垦荒,盐政的关键在于严禁私盐的贩卖。崇祯帝赞扬并采纳了他的意见,提拔他为礼部尚书。参考译文:徐光启,字子

44、先,上海人。明朝万历二十五年考中乡试第一名,七年后又考中进士。由庶吉士做到赞善。跟随西洋人利玛窦学习天文、历算、火器,完全掌握了各门学问的方法。继而又学习军事、屯田、盐政、水利等书籍。杨镐四路兵马丧失于辽东,京城大为震惊。徐光启多次上书要求练兵以报效国家。神宗皇帝嘉许他的壮志,将他越级提拔为少詹事,兼任河南道御史。在通州练兵时,他上奏陈列了十条建议。当时正值辽东战事紧急,皇上没有同意他的请求。徐光启上书力争,才批准给他少量民兵和武器军械。没过多久,明熹宗即位。徐光启因自己的抱负不得施展,请求辞职而去,没有获得批准。随后便因病回家。辽阳被攻破,熹宗下令起用他。回到朝中,他大力提议多铸造西洋大炮,

45、以供守城之用。熹宗同意他的看法。正考虑采纳他的建议,但是徐光启与兵部尚书崔景荣的建议不一致,御史丘兆麟也弹劾他,他又以生病为由回家。天启三年以原官被起用,接着升为礼部右侍郎。天启五年,魏忠贤勾结智铤弹劾他,他又被罢官而闲居。崇祯元年,徐光启被召还,再次提出练兵建议。不久,被任命为左侍郎负责礼部事务。崇祯帝担忧国家财政困难,下令朝廷大臣提出屯田和盐政的好措施。徐光启说,屯田的关键在于垦荒,盐政的关键在于严禁私盐的贩卖。崇祯帝赞扬并采纳了他的意见,提拔他为礼部尚书。当时,皇帝因为日食预报不够灵验,想要降罪于台官。徐光启说:“台官监预测天象依照的是郭守敬的历法,元代时已经出现了应当发生日食而没有发生

46、的情况,郭守敬尚且如此,不能责怪台官预测失败。我听说任何一种历法使用久了,就必定会出现差错,应当及时修正。”崇祯帝听从了他的建议,下诏请西洋人龙华民、邓玉函、罗雅谷等来推算,进行改历的工作,徐光启负责监督此事。崇祯四年春季正月,徐光启进献了测天约说一卷、大测二卷、黄道升度七卷、黄赤距度表一卷。当年冬季十月初一发生日食,徐光启又献上测候四说,其中辨别时差、里差的方法,最为详细周密。崇祯五年五月,徐光启在担任礼部尚书的同时,兼任东阁大学士,入阁参与机要事务,和郑以伟被同时任命。随即又加任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徐光启颇有经世济国的才干,而且立志用于当世。不过,等到被信任而掌权时,他年纪已老,又恰逢周延

47、儒、温体仁独断专政,不能够有所建议或陈述主张。第二年十月去世。被赐封少保。五、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龙阳县歌刘禹锡县门白日无尘土,百姓县前挽鱼罟。主人引客登大堤,小儿纵观黄犬怒。鹧鸪惊鸣绕篱落,橘柚垂芳照窗户。沙平草绿见吏稀,寂历斜阳照县鼓。【注】作者在朗州任职期间,巡察龙阳县后作此诗;篱落:篱笆。1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开篇从龙阳县衙门前写起,阳光普照,地面洁净,百姓正在整理渔网,生活景象祥和。B颔联描写了主人带客人到大堤上游览,招致孩子围观黄犬怒吠,场景热闹欢欣。C颈联中鹧鸪绕着篱笆飞鸣,橘柚在门窗前飘香,动静结合,充满生机。D尾联最后一句以景

48、结情,写斜阳静静地照着县鼓,一派萧瑟景象,作者意兴阑珊心情黯然。19刘禹锡笔下的龙阳县是个怎样的地方?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答案】18D19景色优美,生机盎然。农家鹧鸪飞鸣,橘柚飘香,充满生机;龙阳县河滩一带地势平旷,绿草如茵,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热情好客。主人把客人引到大堤上观赏美景,热情好客;孩子们前来围观,黄犬也叫个不停来凑热闹。政宽事简,人民安乐。首联写县衙环境整洁,百姓们在衙前安然地整修渔具;尾联与开头遥相呼应,吏不扰民,民无讼事,各安其业。【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D.“一派萧瑟景象,作者意兴阑珊心情黯然”分析错误。尾联与开头遥相呼应,上句说吏不扰民,下句

49、说民无讼事。处处鸟鸣犬欢,生活安宁,一派升平景象,诗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故选D。1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从诗的颈联“鹧鸪惊鸣绕篱落,橘柚垂芳照窗户”以及尾联“沙平草绿见吏稀”等可以看出,龙阳县河滩一带地势平旷,绿草如茵,环境优美,而农民家里鹧鸪绕着篱笆飞鸣,橘柚树上开满花朵,映照在窗户之上。从中可知龙阳县景色优美,生机盎然。从颔联“主人引客登大堤,小儿纵观黄犬怒”可知,刺史到县里巡查,好客的主人把客人引到大堤上观赏美景,孩子们前来围观,黄犬也叫个不停来凑热闹。这一联写出了热闹欢快的场面,表现了当地人民民风淳朴,热情好客。而从首联“县门白日无尘土,百姓县前挽鱼罟”,尾联“沙平草绿

50、见吏稀,寂历斜阳照县鼓”可以看出,“县门白日无尘土”写了县衙环境的整洁,“百姓县前挽鱼罟”反映了百姓并不惧怕官员,而是安然地在衙前整修渔具。“沙平草绿见吏稀,寂历斜阳照县鼓”则是与开头遥相呼应,“见吏稀”表明吏不扰民,而“寂历斜阳照县鼓”则是表明民无讼事,这些描写突出了龙阳县政宽事简,人民安乐的景象。六、情景默写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蜀道难中,“_,_”两句引用“五丁开山”神话传说,增添了浪漫气息。(2)蜀道难中,“_,_”两句夸张地写出星斗可触、让人惶恐的情形,凸现了蜀道高峻的特点。(3)在陈情表中,李密通过“_,_”这两句向晋武帝表明了自己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4)蜀相中,“_,_”两句以幽静春景衬托出庄严肃穆气氛,借以抒发凭吊情怀。(5)离骚中,表现诗人怨恨君王过分荒唐,始终不能明了自己心迹的句子是:_,_。【答案】 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本图宦达 不矜名节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怨灵修之浩荡兮 终不察夫民心【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摧”“栈”“钩”“胁”“膺”“矜”“隔”“察”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七、语言表达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