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写作学习的心理作文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的尺度。作文学习的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了解中小学生的写作心理对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的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作文过程的一般心理过程(一)弗劳尔等人(Flower&Hayes,1981)从写作认知模式作文,是一项复杂的创造性的智力活动。大凡智力活动,特别是创造性的智力活动,其运行都有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不同的研究者或实践者,由于视角不同,切人点不同,其描述就有所不同。弗劳尔等人(Flower&Hayes,1981)从写作认知模式的角度描述为:计划一一转译复习。计划(planning)。包括目标设定
2、、组织及衍生观念。比方说,计划写报告时,你可能决定某个目标,开始衍生必须在报告中说明的概念和主题。衍生这些概念时,你可能想到它们互相关联的方式,哪些概念附属于其他概念等等。转译(translating)。是个自我探索过程。计划过程导致一组概念,是对资料的心智或实体上的纲要。但紧接着是要把这些大纲转变为真实的作品。把这些未特定的句子结构及语汇组成转写为成串的字。复习(reviewing)。有两个次程序:评量和修正。在转译时几乎所有写作者都考虑到内容,有时想要做各种改变。从写作者观点看,评量时可考虑到各种问题,有些是高层次问题,影响到全部已写出的内容。读者问自己这样的问题:“这个文章达到我的目标吗
3、?”“我已写出并统整这些资料了吗?”这都是高层次的问题。另外有低层次问题,影响到一句或少数句子,或轻微地影响到所有句子。当写作者发现自己正在想:“我要这一句子附属在另一句子吗?或者把它们当作两个独立句子呢?”“这是我要用的字吗?”这时他问的是低层次问题。显然写作者并不限于只考虑某一类问题,因此如果写作者在开始低层次问题时就思考所有的高层次问题,这是相当令人惊异的。(二)傅德阳作文:“物意文”的双重转化说傅德阳教授将纯从文学基本原理的角度描述作文过程的:生活意识文章表述为:“物意文”的双重转化。1、由“物”到“意”的第一重转化“物”,就是社会现实生活;“意”,就是作者的写作意识;所谓由“物”到“
4、意”的第一重转化,简言之,就是从现实生活到作者写作意识的转化。文学基本原理表明:“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这就告诉我们,作家写文章,就是将现实生活转化为作者头脑中的写作意识,通常表述为“现实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他“半世纪亲见亲闻” 的封建社会日益衰落的黑暗现实在他头脑中的反映。茹志鹃的百合花是她亲身经历的战斗生活在她头脑的反映。她说:文中“所写的战斗,以及战斗的时间地点都是真的。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之一,总攻海岸战斗的时间,正是1946年的八月中秋。那时候,我确实是在总攻团的前线包扎所里做后勤工作。我
5、在包扎所里的第一个工作,也正是去借被子”同理,中学生作文也是如此,是他们生活经历在他们头脑中的反映。他们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时时刻刻都在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自觉不自觉地在积累生活。对这些生活,当他们经过思考、筛选,将这些生活以意识的形式积淀下来时,这就完成了由生活到意识的第一重转化,即“物意”的第一重转化。在这一重转化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体验是酸甜苦辣麻五味俱全的,但转化为作者的写作意识,则不是照相似的,照镜子似的,而是要经过作者近乎于苛刻的加工。因此,由“物”到“意”转化的心理过程就是:观察感受分析加工提炼。这一心理过程,用文学创作的基本原理来阐释,就是作者要进行写作,就要观察生活
6、,感受生活,在生活中积累素材。但生活中的素材很多,要进入作品,就必须进行分析、加工、提炼,把那些最能表现自己写作意图的材料储备起来,以备今后作文。2、由“意”到“文”的第二重转化当社会现实生活转化为作者的写作意识,并以写作材料的形式积淀起来之后,一旦有了写作的冲动或需要,作者就会把这些材料提取出来,以文章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完成了由“意”到“文”的第二重转化。在这重转化中,作者的心理过程是:选材剪裁谋篇表达。这一转化过程,用文学基本原理来阐释,就是作者头脑中积淀了丰富的写作材料,为了表达某个意识(主题),作者对这些材料进行筛选,把那些最能表达中心的、典型的、新颖的材料挑选出来,并进行详略处理、
7、主次处理。之后,再把这些材料按一定的逻辑关系串联起来,这就是谋篇布局。最后,作者用精确而科学的,生动而形象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由“物”到“意”,又由“意”到“文”的双重转化,我国古人早已有所认识。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这就是说,“物”动而“情”生,“情”发以辞现;在文章中描形绘貌要随“物”的本来的面目而宛转;联辞谐声要随“心”之变化而变化。这里,刘勰提出的“物情辞”,用今天的话来表述,就是“物意文”的双重转化。(三)何克抗等提出的命题作文心理过程模型由于这种模型强调“思维”在内部心理加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里所说的思维
8、不仅包括具体形象思维和一般形象思维,而且还包括抽象逻辑思维),因此可以称之为“思维加工型作文心理模型”。他们认为作文过程涉及知识(日常生活知识、自然和社会知识、写作知识)、能力(观察事物能力、表象操作能力、思维加工能力、以及包括口头和书面两方面的语词表达能力)与情操(情绪、情感以及包括道德、审美、价值等方面的思想观念)三个方面。知识主要决定“写什么”,能力决定“如何写”(写作知识也与如何写有关),情操决定“为什么写”。因此对作文所要求的基本素质可以用如图所示的三维模型来表示。(四)现代作文教学心理模型上海市特级教师陆继椿提出一种“现代作文教学心理模型”如图:陆老师认为:现代情感和现代认识是现代
9、思维的基础,这个基础越是雄厚,越是交叉,越有利于发挥思维的作用。现代认识是指现代社会中的一切知识、信息、观念的总和。现代认识的积累主要是按照逻辑思维的规律进行的。现代情感是指现代社会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等高级情感。现代情感的丰富主要是非逻辑作用的结果。人的思维活动是一个极其丰富而又错综复杂的过程,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两种因素始终交织在其中,这种交织在作文时的思维活动中更加明显,所谓“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就是古人从写作实践中体会出来的。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经济改革的发展,使社会的情感和认识都在起着深刻的变化,爱憎和是非已经有许多新的内容了,没有新的情和新的理,就不能构成现代思维去发现
10、和表现现实,写出富有时代气息的文章。陆老师还指出:现代情感和现代认识都是从现代生活的土壤里产生的。因此,作文训练的广阔背景是现代生活,高考作文的命题背景也是现代生活,是一个高中毕业生所具有的经历和环境,所具有的信息和知识,所能理解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我们的作文训练内容如果也从这个大背景出发去提炼,同学们的作文也就会渗透出现代气息了。在前文中,我确立了作文教学改革研究的总目标体系“开放写作真实写作个性写作创新写作”,其中讲求创新一点与陆继椿老师的“现代作文教学心理模型”中“触发事物多向思维求异思维独创思维”的过程有不谋而合之处,即都把创新作为了作文的最终目的,求新的关键在于思维。刘锡
11、庆教授曾经指出,作文的本质在于求新。第二节 中小学生作文心理特点1学生写作水平发展的阶段划分随着学生的年龄和写作学习的深入,学生的写作水平可以划分若干个阶段。朱作仁和李志强概括研究了中外学者的观点认为:(1)写话期(小学低年级阶段):开始会写一两句话,会联句成简单的段,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这个阶段的练习通常是先说后写。写的内容浅显也简单。(2)过渡期(小学中年级阶段):开始可以写一个场景、一个人的肖像、一个简单的故事、篇幅比前一个加长,学生的写作水平开始有了差距。开始完成从口述到笔述,由句段到篇章的过渡。学生开始注意构思。(3)初级写作期(小学高年级阶段):写作的范围扩大,联想合理,能分别
12、运用记叙、描写、说明等表达方法。写作的思路和行文都有了更多的表现方式。初步掌握了记叙的写作方法。(4)中级写作期(初中阶段到高一阶段)能运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来加工素材提炼主题。学会了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五种表达方式。和一些修辞方法。词汇、句式、章法和对语言材料的运用都较强。也具备了结构文章的能力。2小学生的作文心理特点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一年级末二年级初即可对小学生进行作文的训练。这是由小学生的心理需要决定的。小学生刚刚开始识字,如果能让他们运用它们所学的字来写话,他们就会感到很高兴。在写话的应用中,学生可以更好的巩固所学的字词,提高识字、写字的效率和水平。并且适当的练习可以提高小学
13、生的心理发展。小学生口头语言的发展和书面语言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的,互相制约的。积极促进这两种语言能力的发展,是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的途径。早期的作文训练,一般采用看图写话的方式,这对小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们对图像的感知往往很模糊,让他们抽象出图的意思并且转化成书面语也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如果要求他们写出几张图的意思。那就更困难,话语间常常缺乏联结。这反映了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还处在不成熟的阶段。老师的任务就是要帮助他,再写话的过程中提高他的语言能力和思维的水平。小学生书面语的形成过程,是从接受成人外部言语(口头或文字)开始,经过自己的内部言语的加工,然后再转化成自己的书面言语
14、的复杂过程。朱作仁先生在语文教学心理学一书指出,说从总体上看,小学生高年级的作文的一般发展趋势是由不切题到切题,有切题到中心突出,由自然的开头结尾到多样化的开头结尾,由不能分清段落到逐渐能分清段落;由只会简单句到会用较复杂的复合句;由平铺直叙,不善于表达思想感情到能初步借物抒情。小学五年级存在着四种不同水平的过渡性言语表达的形态:(1)抄录型的言语表达形态。这种言语的特点是机械抄录阅读和听到的一些话。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加工,会有各种表达不妥的错误。(2)改写型的言语表达形态。在抄录的语言的基础上会有一句或半句、一个或二个自己的写的词句。(3)写话型的言语表达形态。这种书面语接近口语的原始表达。
15、自词句的运用上都不怎么和书面表达的逻辑。(4)写作型的言语表达形态。这是一种较合乎语法逻辑要求的书面言语。学生进行了较充分的内部的加工表达出的言语。上述四种书面言语表达形态,其本身没有严格的先后次序,但发展的总趋势是“抄录型”逐步下降,“写作型”逐步上升。其升降的速度是较均匀的、持续性的,没有相反的运动趋向,而“改写型”和“写话型”则是较典型的书面言语过渡形态,比较活跃,变化幅度较大,特别是“改写型”常有回升现象,但总的趋势,它一般是随着写作型的上升而逐步下降。这也是合乎书面语发展的一般规律的。3中学生的作文心理特点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虽然比小学阶段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据心理学调查研究,他们在描写
16、人物形象的作文中,还不太会运用的形容词。据实验,在写人物的作文中,出现次品最高的是:好,耐心,好好,高兴,和蔼,高,红,亲一切,慈祥,严肃,新,大,认真,辛勤,可爱,可亲,严格,清楚,深深,仔细。这说明,初中生描写人物的形容词的运用还不够丰富和个性化。在描写人物的过程中,他们常出现的问题有:用字不规范,生造,用错近义词,形容过分,形容得不合人物身分,形容矛盾,形容错误,多余(重复)等。在这些错误中,以“不合身分”的描写最多,“形容错误”略次,“不规范”和“生造”最少。这说明,初中学生的体验还不够,他们缺乏个性化的表达能力。处此而外,还有这样一些原因:(1)对词义理解不深、不完全或错误理解。(2
17、)不会运用。理解了的不一定会用。还不知在什么场合可用或不可用。(3)词汇欠丰富。初中生往往有追求美丽词藻的倾向,但词汇积累不够。(4)思维不够严密,出现“前后矛盾”等情况。他们不善于检验自己的思维成果是否前后一贯,合乎逻辑,甚至不大愿意照教师提出的“再仔细检查一遍”的要求去做。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仔细推敲文句的习惯,克服由于粗枝大叶、缺乏深入思考所造成的错误。此外,形客词之运用也同对被描写对象的形态、性质是否仔细观察和深切体验有关。学生对描写对象观察得愈细,理解得愈深,才能正确运用。至于在描写人物方面,初中学生也表现出一定的特点。他们在以描写人物为题的作文中所使用的形容词,有竭力直接描写人物本身
18、的倾向,不善于通过其它方面,如环境的烘托,群众的褒贬等方法,从侧面间接地描写人物。再从描写人物本身所使用的形容词来看,则以描写人物的动作和外貌为多,对人物的“一般判断”和“内心活动”描写则较少,就是有也写得很简单,大多用“好”“可爱”等词。“好”在初中一年级用得最多,并且基本上在诸如“老师真好”等比较空洞的句子中出现。这个事实说明,初中一年级学生对人物内心还缺少体验,理解不够深入,可见在人物的描写上“外观”的描写上还占优势。关于初中学生作文中的比喻语的运用情况,根据有关调查研究,引用比喻语的人数多于没有引用的人数。当然,在引用者当中,有引用得好的、正确的和不妥当等的差别。其次,从所引用的比喻语
19、性质来看,则以用明喻的占绝大多数,引用隐喻的次之,借喻用得最少。从年级来看,引用隐喻和借喻的数量随年级的增高而增加,其中借喻的增加特别明显,而明喻则似乎有相反的趋势。这反映了隐喻和借喻相对于明喻的难度。因为从明喻到隐喻、借喻是反映客观事物一层进一层的关系,在表现形式上更为精炼,在思维活动方面要求更高,更为间接和复杂,在感情表达方面则要求更加深厚。此外,根据喻体形象丰富性的程度,还可把初中生引用比喻的喻体分作以下三类:以单一的形象作喻体的占大多数,以初一年级比例最大。以复合形象作为喻体的次之。以复杂的多种形象作为喻体的最少。研究表明,初中学生引用形象丰富并富于表现力的比喻,是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加
20、的。研究还表明,与初中学生引用比喻有关的心理因素主要一是:表象的储备。学生引用的比喻表象大多来自个人的直接经验。例如,“脸孔的两颊红通通的,象一个熟透了的苹果”,“老师给我打的这一针真不错”。但引用得比较好的,形象鲜明而生动的比喻特别是隐喻和借喻,则主要来自间接经验,包括课内外的阅读,教师的谈话,以及广播、听来的故事等。如“同学,别急,房子是一砖一瓦盖成的”,“眼泪象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地掉下来”,等。思维的发展。要进行比喻,必须从表象的储备中分出作为喻体的形象,然后把它与本体进行比较,最后又把它综合成“比喻式”。这样,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等这些作为思维不可缺少的环节就参与了整个比喻过程。
21、再说,按形象丰富性所分出的三类比喻,它们反映着思维活动复杂性的差别。因此,各年级引用的比喻不仅数量不同,随着年级的升高,逻辑思维的发展,引用复杂形象作喻体的也就愈来愈多了。情感生活的丰富。情感直接或间接推动着学生在书面作业中引用比喻。例如,一个学生以依依不舍的心情,目送来家探病的班主任老师,这么写道:“白地毯般的地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脚印,雪又渐渐地把它填没了”。这里包含着含蓄的,但仍然是丰富的情感体验。学生作文中,除了存在着写错别字、用词不当、句子不一通等问题外,经常会出现逻辑语法结构方面的错误。错误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合事理,语法结构没有错误,但是内容不符合一逻辑,前后矛盾。
22、例如,“我望着遥远的小船,一张张的笑脸”,“忽然一阵唰唰的扫地声传入我的耳中,原来是一个同学正在专心专意地擦着地板。”言语的叙述与事实脱节,这反映了学生对所叙述的事物之间的正确关系缺乏明确的认识。第二,用词不当。找不到恰当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例如,“我们的生活经验比以前丰满(丰富)了。”这反映了学生对词的意义还没有正确的理解。第三,概念不清。例如,“雷锋的革命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精神是抽象的东西,而榜样是具体的东西,把两者混淆起来了)。第四,因果关系搞错。例如,“他在造桥过程中连续不断地劳动,所以做了八十八天”。第五,主谓不一致。例如,“秋天的江南是丰收的季节”(江南是地点,季节是时
23、间)。第六,推理根据不足。例如,“我的父母亲和姐姐都是人民教师,所以他们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我两次看到他从这个学校里走出来,我才知道那个青年原来是这个学校的学生”。第七,不确切的口语书面化。例如,“你那一套都是顽固头脑。”“我说你不信,见了那个人就得”。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斯迪芬德克拉森教授(Stephen D Krasken)撰写的美国作文教学论著作文:研究、理论与应用(WRITING:Research,Theory,and Applications),对近年来美国的各种作文教学研究结论进行了概述,围绕“阅读能否帮助发展作文能力”、“作文训练能否帮助发展作文能力”、“作文能力能否进行
24、专门训练”、“学生中的优秀写作者与低能写作者之间的作文行为有何不同”和“学生中的优秀写作者与其作文本身有何特别不同的关系”等问题,采用“对比班” 与“实验班”相比较的研究方法,得出了如下观点:(1)增加作文训练的次数只对初中一、二年级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有益但对发展高年级学生的作文熟练程度帮助不大;(2).学生自发的课外兴趣阅读有助于作文能力的发展,增加课外阅读比增加经常性写作训练对帮助学生发展作文能力更有效;(3)在高中阶段,让学生多作一些说理性的、评价性的、鉴赏性的写作训练,有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迅速提高与发展;(4)学生作文技能中的表达方式和结构方式等因素是可以并且能够教会的,但其他因素教不
25、会;(5)作文教师评改学生的作文草稿,即在学生作文的过程中给予及时反馈,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确有效果,但教师在家里或办公室批改作文后再发给学生,则对发展学生的作文能力没有什么作用;(6)语法教学指导对于发展学生的作文能力毫无帮助;(7)学生中优秀写作者作文时大多花较多时间构思、复读和修改;(8)学生作文总是“受题目的束缚”,很少花时间考虑自己文章的读者,应像专业作家一样,花较多时间考虑所写东西对读者的影响,即怎样把自己观点传送给读者,读者需要怎样的背景知识才能读懂,什么东西能引起读者兴趣等问题。总之,中小学生的作文心理有很多值得研究的特点,就总体而言还存在一些普遍的心理的问题值得注意,如不少学
26、生对写作缺乏基本的兴趣。对写作缺乏基本的信心。语言的表达结构化模式化。一些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很低下,他们苦于无话可说。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在写作教学中,解决的心理问题。第三节 中小学生作文能力特征中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构成1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构成根据相关理论的研究,一般认为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有五个方面构成:(1)确立中心的能力:这个能力包括:读懂作文题目的能力、确立话题的能力、选择作文写作的内容的能力、开头和结尾的能力。(2)作文的内容组织呈现的能力:这个能力包括层次段落的安排,过渡和衔接的能力。(3)写作材料选择的能力(4)语言表达的能力:主要是词语的使用是否准确和恰当的能力。(5)修辞的运用的能力。2中
27、学生写作能力的构成写作能力是应用语文知识来综合创造,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有的专家认为:写作能力的主要由观察积累能力、思维能力、联想力和想像力、运用表达方法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修改能力构成。它包括一些特殊能力(审题能力、立意能力、搜集材料能力、整理材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修改文章能力)和一般能力(感知、观察、表象、思维、想象和言语的能力)。并认为写作能力的心理结构主要包含了三个因素:感受能力(感受生活、积累写作材料)、构思能力(选择处理素材、布局谋篇和言语操作能力)(提取和运用储存的字词)。(二)小学生作文能力的特征有专家调查:小学生写作态度上存在的问题是:小学五六年级作文的自觉性较差,作文多是
28、奉命而作。在作文的结构上有模式化的趋向,记事老三段,思维僵化。在作文的选材上也存在着公式化。在写人物时,常遵循“八字经”:动作、语言、神态、心理。作文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产生了更多的异常紧张的心理,左文成了负担。有的还有了抗拒心理。存在着应付心理和依赖心理。应付老师、应付家长、依赖家长的帮助、依赖抄袭等。(三)中学生作文能力的特征这里,我们从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语言表达、修改等方面说说作文能力的特征:1中学生审题能力特征叶圣陶先生曾说:“国文教师出了题目教我们作文,这时候,最先闯进胸中的是题目”,“学生见题而知的,审题而立意”。审题,即对作文题目进行准确的分析并判定有关写作要求的思维过程。
29、中学生作文,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供材料作文,审题都是第一步重要工作;它决定着文章的体裁、中心、材料、结构、技法、语言等重大问题。审题准确,意味着作文成功了一半。苏联语文教育工作者研究发现:“学生写作时很少认真思考题目的范围,很难察觉措词相近的题目之间细微的差别。年代初,我国语文教育工作者也曾作过调查,结果表明,初中生约有一半的人不知道作文要审题,学生看到题目后,首先想到:这个题目什么时候曾写过或看到过,从而找材料;如何写好开头;怎样分段、列提纲。这些研究说明,初中生的审题意识是淡漠的,审题能力是低下的。多年来从高考作文暴露的毛病看审题不准确就是一个主要的问题,如2000年作文的话题为“答案是丰富
30、多彩的”,有的学生自拟题目为“小议失败”、“听妈妈的心声”、“21世纪的人类”等;2002年作文的话题为“心灵的选择”,有的学生自拟题目为“论创新”、“谈素质教育”、“谢谢你,消防队长”;2006年某省的作文的话题为“雕琢心中的天使”,有的学生自拟题目为:“雕琢我的大学梦”、“曲径通幽”、“信念”、“成功来源于艰苦奋斗”、“雕琢心中的知识”、“雕瓜”等。这些题目一看就可以初步感到这些考生审题有问题,再读其正文,多是离开题意另写其他事物(其中有的是抄袭,有的是搬来事先准备好的文章,毫不沾边),另外像“雕瓜”、“雕琢我的大学梦”之类,虽有“雕琢”或“雕”的意思,但显然对话题的关键词“天使”不理解,
31、所以导致偏离题意。这就是审题不准确(有的甚至还不懂得如何审题),它反映了学生的知识和理解力的贫乏。他们不能从材料中提炼出确的观点审题方面还有一个不完整的问题,例如,“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识”这一话题,只讲“亲”对事物认识的影响,或只讲“疏”对事物认识的影响;有的只是讲正面,不讲反面或相反;对“雕琢心中的天使”的话题,只写“我心中的天使”,而没有写天使是“如何雕琢出来”。这类作文当然没有离题,但反映了考生审题中思维的片面性。2中学生立意能力特征立意主要就是“确定”写作的中心思想或论点。立意,是中学生作文的第二步工作,是决定文章质量高低的关键性工作,历来人们就非常重视。明代学者王夫之曾在夕堂永日绪
32、论中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杜牧在答庄充书中认为:“凡为文以意为主。苟意不先立,止以文采辞句绕前捧后,是言愈多而理愈乱以意全胜者,辞愈朴而文愈高;意不胜者,辞愈华而文愈鄙。是意能乱辞,辞不能成意。”杨成章教授认为:“意是文章的统帅和灵魂,正确立意是顺利写作一切文章的根本条件,这就决定了立意能力在作文能力中的主导地位。”据调查,立意是中学生作文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具体有这么几个方面:第一,少数作文没有明确的中心。第二,有明确的中心,但立意不高。这类作文占大多数。认识缺乏深刻性,立意没有社会意义。多数学生只能就事论事,因人写人,没有寓意,更无深意;例如我家门前那条路。有的只是
33、写我家门前那条路的变化,如过去是“一条泥土小路,前年改成了一条乡村公路,我们上街赶场就能坐龙马车了”之类;有的学生写那条路下雨天很烂很滑不好走之类;有的学生写的是“这条小路本身就不宽,有人为了多种粮食,多收粮食,就挖得更窄了”;有学生写的是那条路旁边不久前埋了死人,他早上上学十分害怕。又如写笑声,很多学生只是写我考试成绩提高了,我笑了,我爸妈笑了;今年鱼塘的鱼多,爸爸笑了;有的写爸爸发表了文章,他笑了;有的写妈妈今天赚了很多钱,她笑了;有的写帮助别人扫地或攻克了一道数学难题笑了等等,几乎仍然是就事论事,停留在叙事的表面上。眼睛缺乏洞察力,思想缺乏深刻性。高中生的立意能力相比初中学生总体要好一些
34、,但仍然存在立意不新、立意口号化等问题。3中学生选材能力特征俗语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巧匠难铸无钢之器。历来的作家、教育家都非常重视作文的材料问题。章学诚认为“夫立言之要在于有物”。其中的“物”就是指的材料;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有了真实、典型、新颖的材料,就能写出引人人胜的文章;材料,是主题的支柱,有了丰富、真实、典型的材料,就能揭示出文章深刻的主题。众家所述,一言以蔽之,大凡作文,就必须占有大量的材料。材料,有素材和题材之分。生活中的原始材料称为素材,写进文章里的材料称为题材。从“素材”到“题材”,就有一个选择问题,作文必须具备选材能力。中学生目前存在的选材问题有,第一,没有掌握一整套行之有
35、效的选材方法。第二,没什么材料可选。没什么材料写”是学生作文的最大困难。即使有材料也缺乏对材料意义的较深入和理解和认识。第三,选材不典型。第四,材料不新颖、不能以小见大。选取细小材料来写,不知于细微之处见精神,细微之处更动人更感人的道理;在描写不细腻,总是高度概括。并且所选材料均不新颖。高中生选材能力会好一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论据不充分。有一位学生写道:“古今中外有许多著名的作家、画家、音乐家等他们当中也有许多在逆境中走出来的吗? 。文章的首括句明明写着“古今中外有许多”,而后面的论证则只举了齐白石一个论据。第二,论据不能证明中心论点。围绕中心论点选择论据,应该说这是一件非常基础而又简
36、单的事,有位学生用齐白石小时学画的论据来证明逆境能成才的观点;有的用华罗庚的论据(我们认为华罗庚系自学成才勤奋成才而并非是逆境成才)来证明逆境成才的观点;第三,选材不典型新颖。议论文的材料(论据)也应典型,即具有代表性、普遍性,能揭示社会本质意义。议论文的材料也应新颖,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时代新风尚,新面貌。议论文论据的典型与新颖是相辅相成,二者需要兼顾。一般说来,在引用了典型的“旧村”之后,还必须配上今天的“新材”。这样,纵贯古今,就更具有说服力。可是我们相当一部分学生做不到。从高考的情况看作文也存在材料的选择和运用问题。许多考生由于审题不准,立意不明,从而影响了材料的选择与运用。他们在备考时
37、都准备了一些材料,主要是中外古今名人的材料,孔子、孟子、屈原、勾践、王昭君、诸葛亮、曹操、司马迁、李白、杜甫、岳飞、苏轼、布鲁诺、爱因斯坦、南丁格尔、德兰修女、居里夫人、撒切尔夫人、邓丽华、洪战辉、丛飞、李春燕等。积累这类材料是很好的,问题是怎样用,怎样用得准确、巧妙。2006年谋省的话题作文是有关雕刻天使的,一些学生不能准确理解“天使”的内涵,以为“天使”就是名人,有某种突出成就的人就是“天使”,所以,有人把勾践当天使,有人把司马迁当天使,甚至有人以“孟德斯鸠”为题要把曹操雕琢为天使。这都是材料选择与运用不当的表现。4谋篇布局能力特征谋篇布局,即文章的结构安排,这是作文的又一重要工作。清代戏
38、曲家李渔曾把文章的结构比喻为房子的结构,认为何处建厅,何处开户,栋需何木,梁需何材,都要做到胸有“蓝图”,极为重要。这个比喻是非常恰当的!作文结构重要,作文结构也十分困难。俄国作家冈察洛夫深有体会地说:“单是一个结构,即大厦的构造,就足以耗尽作者的全部智力结构”。柳青也有同感:“最困难的是结构。”关于中学生作文谋篇布局的能力特征,研究发现:初中生问题主要出在三个方面:其一,不知怎样谋篇布局(追踪调查发现,多是语文差生,甚至是双差生):其二,逻辑紊乱,段落层次不清;其三,没有过渡与照应。其中最薄弱的环节是缺乏过渡与照应。高中生的谋篇布局能力特征析,结果发现:高中生写作议论文时,其谋篇布局的能力是
39、比较理想的,除极个别的作文外,都能按照,也都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模式去布局的。而写记叙文、说明文时,谋篇布局能力则相对较差)其中不足也在过渡照应上。5语言表达能力特征语言是写作文章的第一要素。就作文而言,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结构是文章的“骨骼”,语言是文章的“细胞”。老舍先生曾经强调,语言是从事写作的基本功夫,没有运用语言的本事,即无从表达思想、感情,即使敷衍成篇,也不会有多少说服力。所以,语言是文章的表现工具。古今中外的著名作家们都非常重视语言的修养;大凡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也强调语言的训练。初中生一般能够较好的驾驭叙述的语言表达。描述说理
40、等言语表达的水平较差。具体从语言表达来看,主要存在如下的问题:第一,不能用准确的语言把自己想说的话表达出来。第二,词汇贫乏,语言不生动形象,通篇都是“口水话”,没有“文”的色彩。第三,错别字较多,病句较多。第四,空话、套话多。从高中生议论文语言表达能力特征来看,存在着:词语不丰富,不准确,语言贫乏;语言干瘪,同初中生一样,属于共性特征。个别学生思维紊乱,逻辑不清,”此外,在论点与论据之间缺乏分析。这种分析,是联系两者之间的纽带,是二者之间的彩合剂。写议论文,仅有了论点和证明论点的论据是不够的,要使文章有说服力,还必须通过分析、推理、判断,得出的结论才有深度、才有说服力。有据无析或以例代论,都是
41、难以服人的。从高考的情况看,中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的毛病较突出。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片面追求辞藻的华丽而内容空洞或比喻不当、用意不明;二是文句不通、逻辑混乱。如“感谢语言这句开在沟通桥畔的幽香奇葩”、“语言如雄鹰在蓝天歌唱”、“苏轼把十里苏堤雕琢出江上清风”、“李春燕心中的天使是给人们健康”、“我要给他(曹操)雕上一缕缕青丝,好让他既有大将之风,又有文学家的风范”、“华丽就是天使,华丽在麻木不仁面前是一块石头,在对生活爱恋的人面前是天使”、“我们是每一天都遇到我们应该要选择的事情”、“在记得一次活动中”,等等。这类文句多如牛毛,有些作文甚至不堪卒读,从头到尾不知道考生在说什么。这表明广东考
42、生语言表达的基本功的确较差。6修改能力特征修改作文,是写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人们公认:文章是改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古今中外的作家们都非常重视文章的修改。清人郑文说:“为文须千斟万酌,以求一是,再三更改,无伤也。”梁章矩说:“百工冶器,必几经转换,而后成器。我辈为文,其理一也。”我国当代著名作家杜鹏程在谈保卫延安的写作经过时曾说:“在工作之余,一年又一年,把百万字的报告文学,改为6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又把多万字变成万字,又把17万字变成万字,再把万字变成万字在四年多的漫长岁月里,九易其稿,反复增添删削何止数次。”世界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写作而不加修改,这种想法应该永远摈弃,三遍
43、四遍那还是不够的。海明威曾经把永别了武器最后一页修改了几遍才满意,老人与海的手稿读过将近200遍才最后付印。文章不厌百回改。我国唐代诗人贾岛,相传他初到京师时,一次,在驴背上得到两句好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后来,他又想把“敲”字改成“推”字,正琢磨不定时,撞上迎面而来的韩愈的马车。韩愈问明情况后,不但没有责怪,倒帮他斟酌起字句来,说:“敲字好!”这就是“推敲”的由来大作家们写作都需要修改,并且是数次数次的数月数年的修改,更何况是中学生作文呢?这就更需要修改了。现行语文课程标准明文要求学生应具备“一定的”修改文章的能力。常看到有的学生写完作文后,长嘘一口气,然后把作文本一合,自以为大功
44、告成;或在作文本下发以后,急忙翻看一下分数,匆匆看看老师写的批语,就一切了事;也常常听到有些学生议论,写作文是学生的事,批改作文是老师的事,似乎修改作文的事与自己毫不相干。显然,这些说法、做法都是不正确的。这说明学生还没有养成自觉修改作文的习惯。文章的修改,从某种意义上说,贯穿于整个写作过程中。如材料的选择、中心的提炼、语言文字的运用等,从“打腹稿”直到最终完成,都在不断的修改中。而要写成一篇好文章,只有经过反反复复的修改,才能精益求精,不断提高。有人曾作了专门的调查分析。调查分析分两步进行。第一步,采用访谈的形式,问初高中生平时写作文改不改,多数学生的回答是只作很小的字词的修改,个别句子的修
45、改,至于材料、结构、表达方式等就不可能修改了。原因是为了应试,老师限时限字,要求一稿成功,训练快速作文,没有时间修改。第二步,将“400对分析”中的部分作文返回给学生,叫他们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又叫他们修改别人的作文,从而考察初高生们修改作文的能力,结果发现:初高中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特征大致相同,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这样几类:第一,不能识别文章存在的问题,没有形成修改能力。无论是修改自己的作文,还是修改他人的作文,学生除词语之外,对其他的写作问题普遍都发现不了,更不知道从哪些方面进行修改。高中生相当一部分学生或发现不了文章审题,文章的中心论点,论据等问题,当然也就无法修改。即使有人发现了文章条理不清
46、,逻辑紊乱,但也不知怎样修改。所能修改的也就是字、词、句子。第二,有对文章存在问题有识别的能力,但修改能力差。特别是在修改他人的作文时,他们能发现作文的不足,但就是不会修改作文的内容。高中生存在类似情况。他们能发现了文章审偏了题,没有明确的中心论点,缺乏论据,语言紊乱,但就是不能“动手术”。第三,修改意识不强。目前的中学生作文,几乎都是一稿“定音”,不修改,也没有时间修改。谢锡金(1993)认为,学生在写作时最关心的是下句说什么和怎样使用最恰当的语言,并不注意修改,将它看作是老师的责任,学生自评作文有助于避免写作中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它的局限是学生的自改是局部的、个别的、缺乏全盘的考虑
47、。第三章:影响中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因素分析学生作文能力特征揭示的是作文能力现象,能力事实。这个“现象” 和“事实”的背后一定隐藏着其“导致”因素。这个“因素”就是“症结”,就是“病根”。作文教学要“对症下药”,就必须找到这个“症结”或“病根”。台湾学者吴锦铁先生认为,影响学生作文能力的因素,是由于写作较为困难,许多人在潜意识中形成了一些错误信念,阻碍了写作。吴先生赞同玻宜思(R.Boice)的见解,认为是这样一些心理因素影响了学生的写作。自认厌恶写作、自认是逃避者或拖延者,不肯下笔书写。对写作有高度的焦虑和烦恼。不耐烦于花长时间写作。苛求十全十美,不允许自己有错误。害怕被批评、被评鉴。缺乏写作技
48、巧。对此,台湾钟圣校博士强调:“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宜了解学生是否害怕写作,是否有上述不当的信念,诊断写作历程上的困难,以便积极辅导学生,使学生能享受写作这个复杂的发现、探索和创造的高级心理活动。”我们一些人也认为缺乏写作的兴趣、教师的指导有误,社会的文风也是影响学生作文能力有效形成的重要因素。(一)影响小学生作文能力形成的因素目前,根据我们的观察影响小学生作文能力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学校和家长对小学生的写作水平的要求超出了小学生的能力所及。教师让学生所作的题目常常不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生很难把握。为写作而作的前期的准备工作不足。小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写作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老师和家长对待这
49、些问题的态度还不够宽容,给学生的批评常多于表扬。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指导还不够专业不够有效。(二)影响中学生作文能力形成的因素1影响审题能力的因素调查研究发现,影响初中学生作文审题能力的因素有,没有掌握审题的方法、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缺乏能力、理解能力差,不能理解题目的象征意义、看不出题目暗示的写作重点、审题不仔细,审偏了题、有些题目出得不好似是而非,很难判断准确(泛化现象)、定时作文时间紧,不能深思熟虑、审题难,不愿动脑筋。调查研究发现,影响高中生审题能力的因素有,没有掌握审题的方法、训练少,审题能力差、思维缺乏深刻性、审不出题目或材料的深刻含义、思维不活跃,思路不开阔,不能多方比较、概括能力差
50、,提炼不出材料尤其是多则材料的中心论点、快速作文,没有充分的时间来深思熟虑。2影响立意能力的因素调查研究发现:影响初中学生作文立意能力的因素有,没有掌握立意的方法,不知道怎样立意,不知立意有哪些要求,不知怎样立意深刻,老师训练少,思路不开阔,按老模式来写,对社会缺乏认识,对问题缺乏深刻性,时间紧,没有深思熟虑的余地,不愿意多费心思。调查研究发现,影响高中学生作文立意能力的因素有,不能理解材料和图画的深刻含义,不知从何立意,不知怎样立意才深刻新颖,不了解时事,立意不高,没有掌握有效的立意方法,训练少,立意能力差,快速作文(应试训练),不容深思熟虑。3影响选材能力的因素调查研究发现,影响初中学生作
51、文选材能力的因素有,平时不注意观察,积累的素材少,平时读书不愿意多记,选材不能游刃有余,没有掌握一整套选材方法,不知道典型材料的标准,见识不广,没有新材料,记忆力差,见过的好材料总是记不住,思维反映太慢,不能在短时间内想到很多材料供选择。调查研究发现,影响高中学生作文选材能力的因素有,没有掌握议论文的选材要求,积累的材料不多,无法选择,没有时间读课外书,新颖的材料少,生活圈子狭窄,见识少,一般材料多,典型材料少,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透。4影响谋篇布局能力的因素调查研究发现,影响初中生作文谋篇布局能力的因素有,没有熟练掌握常用的结构模式,不知道怎样过渡照应,不知什么地方需要过渡照应,不知如何安排
52、材料的先后次序,不知剪裁的方法。调查研究发现,影响高中生作文谋篇布局能力的因素有,不知道如何开头结尾好,不知什么地方用理论论据,什么地方用事实论据,不知道哪种情况下应该过渡照应,没有专门训练。5影响语言表达能力的因素调查研究发现,影响初中生作文表达能力的因素有,词汇贫乏,不能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不知道怎样锤炼语言,语言不生动形象,思维不严密,条理不清楚,影响表达,修辞手法积累得较少,缺乏幽默感,成语典故记得少,表达不简练,迁移能力差,不能把书上学过的优美句子运用于文章中,不能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影响表达,现代汉语语法学得不好,常有病句。调查研究发现,影响高中生作文表达能力的因素有,没
53、有掌握语言的表达技巧,词语积累少,不知论据与观点怎样衔接,不愿意去推敲语言,思维紊乱,修辞技巧不熟悉,运用不得心应手。6影响中学生修改文章能力的因素调查研究发现,影响初中生作文修改能力的因素有,没有修改的时间,对自己的作文,有先人为佳的偏见,看不出文章的不足,不知怎样修改好,改了要抄写,不愿改。调查研究发现,影响高中生作文修改能力的因素有,没有时间仔细修改,发现不了错误,不知怎样修改好,训练少,修改能力差。以上都是造成学生作文存在各种能力问题的直接因素分析,但仔细分析,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所在是教学的问题,现在作文教学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作文本来需要自己的指导,作文的写作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可
54、在学生还没有形成作文的能力之前,就大量进行为应付考试的快速的作文训练,这就很难让学生体会作文指导。总体说语文教师的作文指导还不够深入不够细致,也不够专业是导致作文问题较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帮助中小学生形成良好作文能力的有效学习策略策略指的是认知策略,它是用于完成学习任务的认知活动的过程。谢锡金(1997)认为,针对香港小学生对创意写作或用文字表达创作意念缺乏信心,提醒教师应注意教授写作策略的技巧。应有系统地教导学生运用想象力,培养他们提取写作题材和认知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资料库,同时,鼓励学生尽情地表达自己,是建立他们对写作的信心的有效方法。这里我们选取了一些写作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和大家
55、分享。关照写作的内部心理过程的学习策略形成积极的表达愿望和兴趣,视写作为思想的参与、情感的抒发,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训练。学习如何观察和取材取事(在观察中获取写作素材,在阅读中取材取事等)。学习如何认知和提炼主题(表象与联想、抽象与概括等)。学习如何认知和布局谋篇(综合与分析、逻辑与顺序、段落余篇章等)。学习如何用语和言语转换(内部严于外化、词语拴系、词语排列、句式变化、语句的调整与修饰等)关照写作外化行为的学习策略写作计划阶段的学习策略学习确定写作的语言环境学习明确写作的目的学习收集和处理写作材料学习提炼主题学习形成思路学习编织写作的提纲和绘示写作总体框架等2起草和行文阶段的学习策略(1)学习开
56、头和结尾(2)学习段落分列和联结(3)学习段内句群安排(4)学习过渡和照应(5)学习遣词造句3修改阶段的学习策略(1)学习立意修改(2)学习布局调整(3)学习语句的修正和润色(4)学习誊抄和校订(三)关照写作的不同类型的学习策略1学习根据写作的目的不同选择写作的方式(1)学习为自己写作(如:日记、书信、感想文等)(2)学习为不同的读者的写作(如记录、通讯、报告、评论)2学习根据写实还是虚构来写作不同的体裁(1)学习写写实的体裁(如新闻、应用文、论说文)(2)学习写虚构的体裁(如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四)写作学习的方法1小学的作文学习特别是低年级的作文学习要采用看图说话再到写话的方法一般而言
57、,写作训练要以口语训练开始,到写作训练,再到命题作文;先模仿、后创作。写作训练其实是引导学生把客观现实转化为自己的认识,再把这种认识,转化为外部语言2反复修改的方法萧炳基等人(1981、1997)还提出,修改可以促进写作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学习写作的有效方法,建议在写作评改方面多让学生参与。很多学校要求学生一篇作文最少要修改后再交给老师一次。还有的要求学生反复修改。3.个别辅导的方法实践证明,加强个别辅导对学生的作文提高有较大的帮助。4. 创造作文情境具体的方法有:设置情境。方法有“写生”作文,“默写”作文,即兴作文、采访作文;诱发情境,方式有命题诱发,例文诱发、言语诱发;安排模仿写作;以及把读
58、写结合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5学会分享的字写作方法英国“国家写作计划”建议,教师应鼓励学生了解写作的过程,改变学生以教师作为写作对象、以争取高分为写作目的的态度,学会在写作过程中与别人讨论和分享意见、观点。6创造性思考与启发式的作文方法徐守涛等(1995)建议教师针对学生好奇和爱表现的心理,采用创造性思考与启发式的作文方法教学。认为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表现,这种方法在词汇,主题成熟形式等方面要优于一般作文学习。7萧桂林(1998)提出,编制写作教材要坚持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原则8谢锡金等(1998)认为,英国的“国家写作计划”,在鼓励学生了解写作的过程、帮助学生发掘不同的写作对象和写作目的,以及替
59、学生建立写作伙伴、帮助学生将写作应用到每一个科目中,改善写作的回应和评估方面,对香港中国语文科的写作教学有一定的启示。9口头报告法一位名叫德优的美国女教师,面对班上混乱局面,微笑地布置给同学们一道作文题:“我们要找出自己希望从事的职业,针对未来的职业写一份报告,而且每个人都要访问一个真正从事那行业的人,作一份口头报告。”这篇作文题,使十三四岁的孩子感到惊讶,但他们还是遵照老师的要求去努力完成。此种作文可以培养和锻炼5种能力:一、抉择能力。经过慎重考虑,选择、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理想;二、思维能力。如确定何职业,如何从现在起为实现未来理想而努力学习,是需要作许多独立思考的;三、写作能力。即写一份“
60、针对未来的职业”的文字报告;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即访问一位与自己未来职业相关的人;五、口头表达能力。即在班上向老师和同学们作口头报告。这样做、写、说、思便有机地结合起来了。10研究论文法一个中国孩子在美国要求完成的第一篇作文是“公民权利”研究论文。要求在3到5页纸之间,打印出来,要双空行。至少用3种资料来源 (网上、口网上、书籍等),至少有5句引文。并要求对比布克华盛顿、马丁路德金等四人关于黑色美国的观点;在论文里,应该控制关于他们生命的故事,不能写成传记。但是,需要把每个人介绍一点,还必须把自己的材料纳入你的论文中。然后,关于黑色美国的观点,要把你的想法写进去。还要把你的引文或材料的来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植筋施工建筑装饰项目分包合同
- 2025房屋租赁与智能家居系统安装合同3篇
- 快递服务员的工作岗位介绍
- 2024施工保险购买合同范本
- 建材工程师工作总结
- 2024年汽车融资租赁反担保条款合同2篇
- 2024年装饰产业与地产企业联动合同2篇
- 运动医学科运动康复治疗总结
- 农业行业人力资源管理总结
- 2025版数据共享与安全保密协议的制定3篇
- 有机合成化学3-基团的保护与基团的反应性转换
-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基础知识》测试题(含答案)
- 学校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犯罪工作实施方案
- 心内科住院医师规培出科考试9
- 与公公婆婆断绝关系协议书
- 某金矿技改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消化镜之电子结肠镜课件
- 2023-2024学年安徽省芜湖市小学语文五年级期末自测考试题附参考答案和详细解析
- 旋挖桩基泥浆护壁施工方案全套
- 电动力学试卷及答案
- 中学美育工作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