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青年婚恋观调查报告_第1页
宁波青年婚恋观调查报告_第2页
宁波青年婚恋观调查报告_第3页
宁波青年婚恋观调查报告_第4页
宁波青年婚恋观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宁波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王佳俊忻秉明乐可寅郭梦蓉李洁共青团宁波市委方晴屠高峰何翔【摘要】随着青年人工作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加,“晚婚”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同时,外来文化的融合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年人群的婚恋观念。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以青年人的婚恋观为出发点,从恋爱观、性观念与婚姻观三个部分入手,探讨宁波青年婚恋观的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提出引导青年婚恋观的相关建议。【关键词】宁波青年婚恋观分析婚恋观是人们对于婚前恋爱,婚姻生活以及婚恋过程中性爱取向的基本看法,不但直接影响到个人对于配偶的选择,还会影响到个人对于未来婚姻、家庭的责任与义务的承担。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

2、结果显示,全国18岁以上非婚人口达到2.49亿人,占到全国总人口比重的18.6%。这其中,“北上广”地区等一线城市,单身人数还在急剧的上升。宁波,作为东部沿海的重要城市,未来也将面对更加严峻的“单身”与“晚婚”社会问题。因此,研究青年人的婚恋观念刻不容缓。本次的研究对象为年龄20-35周岁的在宁波地区生活、长期工作的未婚人群。通过网络调查问卷的方式,共收到有效调查问卷201份。样本的性别比率与年龄分布如图一、图二所示。其中,女性人数比率远高于男性比率,87.1%,远高23-30周岁的人群比率占到总人数的90.5%,被调查人群平均年龄26.6周岁。此外,本次调查人群本科以上人数占总人数的于宁波市

3、36%的平均水平。有63.2%的受访者选择“寻找一生的伴侣,恋爱是婚的前奏”,表明更多青年人在对待性别比率各年龄段人数分布4059.7%40.3%口男女35302520151050202223242S26272829303132333435图1调查样本的性别比率图2:调查样本的年龄分布(周岁)一:恋爱观恋爱观是婚恋观念的核心,反映人们在恋爱过程中所持有的心理评价与态度。美国学者罗伯特斯滕伯格提出了“爱情三角理论”认为,爱情是由三个构成成分组合而成。第一个成分是亲密,包括热情、理解、沟通、支持和分享等特征。第二个成分是激情、主要特征为性的唤醒与欲望,常常以性渴望的形式出现,伴侣为了满足强烈的感情

4、需要都可以归为此类。最后一个成分是忠诚,是投身于爱情与努力维护爱情的决心。他的观点认为忠诚的本质是认知性的,而亲密是情感性的,激情则是一种动机或者驱动力。爱情三角理论认为爱情三个组成成分的强度都会随着时间产生变化,本次的调查问卷也是以这个理论为基础进行讨论分析。(一)恋爱动机恋爱动机是恋爱行为产生的原因,反应人们婚恋价值取向。在本次被调查人群中恋爱次数超过一次以上的占总人数的83.5%,平均每人1.61次,因此大部分的调查样本有恋爱经历。调查结果如下:冋题1:你对于恋爱的态度?(单选)恋爱态度反馈反馈数量心理寂寞,所以需要依靠2.5%5寻找一生的伴侣,恋爱是婚姻的前奏63.2%127说不上为什

5、么,就是顺其自然,跟着感觉走32.3%65满足生理需要0.0%0其他2.0%4恋爱的态度还是以追求长久的爱情为目地的,属于“理智型”的。而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中,认为爱情的感觉是由激情驱动的,异性的吸引力促发性的本能冲动,从而产生强烈的感情需求,32.3%的受访者选择了爱情跟着感觉走,这部分人是“感觉型”的。两部分人群对于恋爱的态度存在差异。(二)择偶方式随着时代的变化,现在的择偶方式已经从过去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转变为自我主导,自主选择,择偶的方式也变得多样化。问题2:你更倾向于哪种择偶方式?(多选)择偶方式反馈反馈数量自己认识的朋友、同学、同事78.1%157亲友同事介绍56.7%114

6、朋友聚会57.2%115注册父友网站1.0%2相亲会18.4%37浪漫邂逅39.8%80其他2.5%5在信息化与电子化的时代,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信息的更快流通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得认识异性的方式也出现了很多的变化。78.1%的人群选择了通过朋友、同学、同事来认识异性,只有39.8%的人群选择了浪漫邂逅的方式。人们还是更希望通过熟悉的人群来接触异性,比如朋友间的介绍或是聚会的方式。这种方式能获得更加客观的评价。但也可以看出,人们对于择偶方式的选择也越发多样化。(三)择偶标准心理学研究表明,自相遇的一瞬间人就开始判断对方,这个反应时间大概是1/25秒。十分之一秒后就能判断出陌生

7、人的长相是否吸引人,有多少可爱,是否信赖。观察陌生人或者异性5秒钟的聊天,就能判断外向程度,良知水平,智力高低(Carneyetal.2007)。这就是人的第一印象,尽管看上去这样的行为鲁莽且刻板,但却符合被判断者的实际情况。而且一旦确定第一印象,之后就很难做出改变。因此,在与异性交往的第一印象是十分重要的。问题3:初次见面时,你可能因为哪一点喜欢上他/她?(可多选)因素反馈反馈数量长相48.8%98乐观的态度36.8%74举止谈吐优雅63.7%128说话声音16.4%33感觉而已,谁说的清40.3%81幽默21.9%44身材15.4%31眼神20.9%42这可能需要多点的时间才行22.9%4

8、6其他1.5%3在这个调查中,63.7%的人认为自己会被举止谈吐优雅所吸引,另外长相、感觉、乐观的态度也占到了较高的比重,而身材和说话的声音所占比重不高。在问题2与问题1中,大多数人表现出理智的和希望更加全面的考虑异性的角度。但是由于“第一印象”的影响,即使人们主观上想保持不偏不倚的理智态度,但却并不能控制刻板印象,只会不自觉的受它影响,甚至有时还意识不到它的存在(Devine&Monteith,1999)。因此相比于长远的爱情动机,初次见面的言行举止更为重要。良好的第一印象将会加速之后感情的培养,也会影响人们对新信息的选择。人们常常寻找那些能够证明自己正确的信息,而不是那些证明自己错误的证据

9、,也就是验证性偏差(Snyder1981)。在新的亲密关系刚建良好且符合异性标准的第一印象可能立时,人们是非常自信的,随着关系的发展只会变得更加的盲信(Swann&Gill,1977)。因此笔者认为,基于这样的理论,尽管大多数人有着很美好的主观态度以及择偶的目标,但大多数的时候影响爱情的因素却有可能不受自己的控制比择偶的动机与方式更能产生爱情的火花。问题4:选择未来的伴侣时你所考虑的最重要的6个因素是什么?(请按重要程度由大到小排列)因素123456权重值反馈数量能力18.2%(22)16.5%(20)28.1%(34)18.2%(22)12.4%(15)6.6%(8)0.1061121感情因

10、素33.3%(42)27.8%(35)7.9%(10)11.1%(14)13.5%(17)6.3%(8)0.1275126人品与修养49.5%(96)37.1%(72)8.2%(16)1.5%(3)2.1%(4)1.5%(3)0.2321194身材和相貌8.9%(11)9.8%(12)22.0%(27)21.1%(26)20.3%(25)17.9%(22)0.0913123经济条件家庭背景0.7%9.2%(13)23.4%(33)25.5%(36)22.0%(31)19.1%(27)0.0950141年龄2.9%(2)11.6%(8)14.5%(10)17.4%(12)15.9%(11)37.

11、7%(26)0.045969兴趣爱好2.0%(2)10.0%(10)20.0%(20)22.0%(22)15.0%(15)31.0%(31)0.671100职业03.4%(2)12.1%(7)29.3%(17)31.0%(18)24.1%(14)0.035558学历2.7%(1)8.1%(3)18.9%(7)8.1%(3)29.7%(11)32.4%(12)0.024137户口10.0%(1)010.0%(1)20.0%(2)30.0%(3)30.0%(3)0.006710健康的身体16.5%(21)17.3%(22)15.0%(19)18.1%(23)18.1%(23)15.0%(19)0.

12、1053127生活习惯2.0%(2)4.0%(4)17.2%(17)21.2%(21)28.3%(28)27.3%(27)0.062999其他00000100.0%(1)0.0051问题4中采用了权重的设置,从第一位到6位分别设置为(29、21、16、13、11、10)。结果发现,有49.5%的被调查者在第一选项选择了人品与修养,并且在第二选项中也有37.1%的比率。调查中感情因素、能力与健康的身体、身材与相貌、经济条件与家庭背景获得了大多数的优先选择。而年龄、职业、学历、户口则很少有人选择。说明在选择未来伴侣的过程中外表以及经济条件、家庭背景依旧重要但是个人的素质等内在的要求却要高于外貌、经

13、济条件等外在的要求。问题5:“恋爱”过程中你取看重的要素(至少3个)选项反馈反馈数量冋甘共苦41.8%84浪漫15.4%31尊重83.1%167快乐48.3%97爱情32.3%65性生活8.5%17思念10.4%21幸福36.3%73结婚16.9%34激情10.9%22理解沟通77.1%155承诺10.0%20心灵契合55.2%111空间20.4%41责任48.3%97这项调查意在发现人们对于恋爱的期望的因素,同时在之后与人们对于婚姻期望因素之间的比较,发现人们对于恋爱与婚姻之间不同的期望差别。我们可以发现尊重与包容的比重高达83.1%,其次是理解沟通的77.1%,其他如同甘共苦、快乐、爱情、

14、幸福、心灵契合、责任的比重都较高。而性生活、激情、浪漫、思念、承诺等因素的比重却较低。考虑到高达87.1%的本科以上学历的水平,贯穿了问题1到问题5的对于伴侣更高的道德素质的要求以及更长远的爱情目标,体现了调查人群的特点。同时,从问题3到问题5中也可以看出,人们对于择偶标准存在较大的分歧,出现多元化的态势。二:性观念性观念是对于性的一种态度、评价和看法。中国传统的礼仪道德认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认为性是“万恶之源”。过去,人们对于性的话题总是避而远之,不公开谈论。然而当今性观念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问题6:对于婚前性行为,你怎么看:选项反馈反馈数量18.很正常,这是社会观念

15、的进步9%38会尊重伴侣的态度,不强求59.2%119抵制,直到结婚不会去尝试13.9%28其他8.0%16问题7;你介意您的伴侣有过婚前性行为吗?选项反馈反馈数量不介意、只要现在爱我,对于过去不必深究57.7%116不介意、但是心里依旧会不舒服26.4%53介意、无法接受5.0%10说不清楚10.9%22对于婚前性行为这个话题,78.1%的被调查者认为这是正常的可以尝试,同时59.2%的人选择会尊重伴侣的态度。在问到是否介意伴侣有婚前性行为时,有86.1%的人表示不会介意,介意的人只占到5%这样的观点从传统的儒家礼仪道德观念变得更加开放。三:婚姻观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认为,把亲密、激情与忠

16、诚三个要素结合起来可以形成几种重要的爱情形态。一:浪漫之爱。伴随着强烈的亲密与激情,但是这种形式没有忠诚的保证,会如樱花般过早的凋零,主要出现在早期的恋爱阶段。二:相伴之爱。亲密与忠诚形成的爱。双方会努力维持深刻、长期的友谊、表现出亲近、沟通、分享以及爱情关系的巨大投入。典型例子是长久而幸福的婚姻,虽然年轻时的激情已经消失。三:愚昧之爱。缺乏亲密的激情与忠诚产生愚昧的爱情体验。彼此并不十分了解或喜欢对方,双方可能会快速的结婚。这样的爱人在迷恋对方时投入太多,最后有可能得不偿失,典型的例子是闪婚现象和离婚率的增加。四:完美之爱。当爱情的三部分即亲密、忠诚、激情都充足时可以体验到彻底的爱情,也是许

17、多人所追求的爱情类型。但是斯滕伯格认为完美之爱类似于减肥,短时间之内容易做到,但很难长时间的坚持。这也是大多数人所追求的形式。本次调查,人们选择的适婚年龄的平均值为28.4岁,其中有35.5%的人群选择了28岁。另外在被问到“爱情是婚姻的坟墓吗?”,有55.2%的人不认同,且41.8%的人选择了说不准,只有3%的人认为爱情是婚姻的坟墓可见青年人对于婚姻还是抱有乐观的态度。41.80%不认同认同说不准3.00%55.20%图3: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吗?一)婚姻基础观本次调查有中有33.7的人认为爱情是维系婚姻的基础,31.2%的人认为忠诚自律是爱情的出处,另外也有部分认为物质基础与传统观念才是维系婚

18、姻的基础。问题&你认为维系婚姻的基础是什么?选项反馈反馈数量相濡以沫的爱情33.7%67伴侣的忠诚自律31.2%62物质经济基础13.1%26生儿育女传宗接代1.5%3家的传统观念18.1%36其他2.5%5在这个问题上被调查者们出现了明显的不同,对于维系爱情的基础的观点上分布较为平均。而传宗接代这种传统的方式则少有人选择。问题9:你恋爱多久后可以结婚了选项反馈反馈数量3个月足够了3.0%6一年以内35.5%711至3年59.5%1193年以上2.0%4接近61.5%的人认为应该1年或者以上,说明现在的青年人对于婚姻抱着谨慎的态度,认为需要充足的时间来了解对方,增进双方的亲密度,以防止被激情冲

19、昏了大脑。而认为3个月之内就可以结婚的人只是占了3%勺少数部分。问题10:你认为“婚姻”最重要的关键词是什么?(至少选择3点)选项反馈反馈数量冋甘共苦44.8%90家与孩子48.8%98尊重58.2%117性生活20.4%41亲情29.9%60心灵契合37.3%75责任63.7%128承诺14.9%30沟通理解60.7%122空间17.9%36幸福28.9%58依靠的港湾27.4%55爱情26.4%53快乐29.9%60在婚姻的关键词上,尊重、责任、沟通的比重最高,其次同甘共苦、家与孩子、心灵契合等选项也很高。而承诺、空间的选择人数比率较低。我们把问题10与问题5中出现的共同词汇进行比较,得出

20、图4。90.00%80.00%170.00%1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重快乐爱情共苦同甘共尊性生活幸福理承诺灵契口心灵Izl空间责壬恋爱关键词卜婚姻关键词E图4:恋爱与婚姻的关键词的比率比较通过图4发现,恋爱中的尊重与沟通在婚姻关键词中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只有责任的关键词在婚姻中明显上升。出现这样的原因是在恋爱关键词中分布的选择差别较大,问题5中恋爱关键词的出现次数之间的方差为2402,而婚姻关键词中的关键词次数方差为1062,说明在恋爱关键词中人们选择的比较明确,造成比率分布不均。而在婚姻关键词中人们选择更加分散,方差下降,说明各个比

21、率的差别缩小。因此出现尊重,沟通,心灵契合的比率下降的原因是因为被更多的词汇所替代,但尽管如此依旧可以看出这些词在人们心中的重要性。同时,责任的比重上升可以看出人们对于其在婚姻中的重视。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爱中低比率的关键词性生活出现频率在婚姻关键词中上升了12个百分点。二)婚姻的忠诚态度忠诚与信任是中华民族衡量一个家庭伦理道德与家庭成员品质、道德、修养的重要原则。罗伯特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中,忠诚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斯滕伯格认为忠诚的本质是有三部分组成:会随着对于伴侣的满意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对于两性关系投入的越多,不仅是物质也是精神上的,忠诚的水平也就越高。但是,伴侣身边的可替代伴侣的质

22、量也会影响的忠诚的水平,可替代伴侣质量越高,忠诚度越低。这三个因素共同促成了忠诚的本质。此外,个人的道德忠诚、离开伴侣潜在的高代价忠诚以及个人的亲密意愿忠诚也会影响一个人在两性关系中的态度在本次调查中,当被问到当事业与家庭面临矛盾时,你会着重哪方面?”的2选1必答题时,89.1%的人选择了家庭。剩下10.9%的人选择了事业。表明当代青年人对于家庭的观念非常重视。感情由热烈变得平淡有19.9%的人选择。这样的结果也基本符合人们的普遍观点。只有8%问题11:你如何看待婚姻的忠贞与专一?选项反馈反馈数量婚姻的必要条件,忍受不了不忠的伴侣45.5%91婚姻的重要条件,自己会努力恪守46.0%92人非圣

23、贤,偶尔一次也是正常4.5%9感情随缘,快乐就好,不必强求4.0%8宁波青年在对待爱情专一的问题上有比较强的认同感,比率占到了91.5%。只有4%的少数人认为婚姻随缘,快乐就好。问题12:若你的配偶不忠与你,你是否会原谅他选项反馈反馈数量试着原谅,谁能无错10.5%21绝对不会原谅他/她25.5%51不知道,要看情况64.0%128在伴侣出轨的问题上,64%的人选择了看情况而定,而25.5%的人表示绝对的否定,只有10.5%的人选择了试着原谅,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了不同的观点与不确定性的选择。人们在要求自己忠诚的同时也希望伴侣保持忠诚因此这两个问题可以看出人们对于婚姻与爱情中忠诚的一面有着较强的认

24、同感。问题13:你认为自己与伴侣的感情关系会随着时间发生怎样的变化?选项反馈反馈数量由热烈慢慢变淡19.9%40始终平平淡淡没有摩擦6.0%12偶有摩擦,但基本稳定62.7%126动荡,面临离婚0.5%1越来越热烈,始终如相遇8.0%16其他3.0%6随着时间的推移,伴侣逐渐变得熟悉起来,许多人会开始觉着伴侣关系比当初刚建立时变的枯燥与平庸。对于未来的婚姻生活的选择,“偶有摩擦,但基本稳定”占到了62.7%因此保持的人认为还能保持激情。虽然这样的愿望很可贵,但是要想保持伴侣双方的感情却十分困难。由于人是视觉型的物种,感情的关键是创造性发现、持续的个人成长方法以及与时俱进的奖赏与代价。(三)婚姻

25、的底线安稳、幸福的家庭生活一直是传统中国社会的美好理想追求。然而当婚姻生活质量不尽如人意时,就可能会出现破裂。一组来自宁波计生委的数据表明,我市近十年的离婚增长率保持在14%左右,因此对于离婚的担忧也是有必要的。问题14:你对于离婚的态度?选项反馈反馈数量离婚是不幸的,不到绝境谁也不会做出这个决定75.1%151为了孩子也要维持不幸的婚姻3.0%6离婚很普遍,好过互相争斗11.9%24爱情消失了就该离婚5.0%10其他5.0%1075.1%的人表示了对于离婚不幸的理解,认为只有绝境中才会做出这个决定。而16.9%的人则认为一旦爱情出现问题,离婚可能是解决的较好办法。刚才提到,当忠诚值降低时,才

26、会出现出轨或者离婚的问题。究其原因首先是长时间的相处产生的枯燥、乏味情绪。良好的第一印象慢慢被现实所改变,导致过去没有发现的缺点暴露,对于伴侣的满意度下降。同时缺乏促进与伴侣之间增加亲密度的努力。当出现可替代的人选时,也就容易出现感情的破裂。另外对于离婚的精神与物质成本的估计与道德伦理上的诸多问题,共同促成最终的离婚。因此,人们对于离婚的态度都给予了同情,可是依旧无法阻止离婚增长率不断增高的现实。四、结束语综合调查问卷的结果,我们认为,就当前宁波市青年人而言,大部分人的婚恋观还是比较成熟的,对待爱情、婚姻的态度也比较认真,理智的。我们认为由于本次问卷中被调查者的学历水平较高,本科以上学历高达8

27、7%这部分高学历的人群形成了一些不同于其他群体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对于长远爱情的高期望值,多元化的择偶观,更加开放的性观念,以及对婚姻家庭的重视,对于婚姻忠诚的高认同度。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传统与现代的矛盾性,理性认知与现实选择的矛盾性。青年人群具有比较鲜明的活跃性,追求特立独行,具有反叛意识和独立意识,这有利于人性的解放和对于个性的追求。宁波的青年择偶观开始走出单纯的物质偏好误区。对个人品性与修养、能力等内在发展潜力的追求有增无减,最终走向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与情感因素的综合考量。在这个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网络拉近了彼此的时间距离,却无形间产生了空间隔阂,现在的青年人或是宅在家中,或是疲于工作,缺少接

28、触异性的机会。针对于此,首先我们应该积极参加群体活动,扩大社交面,多增加与异性接触的机会。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本文认为婚恋观的塑造在于自我观念的提升,主动学习与异性交往的技巧,认识婚恋观念的知识,两性之间行为、心理的差别,端正自己的恋爱态度。对于恋爱观,“宁缺勿滥”以及“宁滥勿缺”都是不正常的现象。调查报告表明63.2%的人认为恋爱应该是以寻找终生的伴侣为基础,之前也提到,第一印象的心理特征却有可能蒙蔽我们的理智。这种矛盾的心态应该得到调解。对于恋爱的动机,尽管理智型的人们对于爱情拥有美好的愿望,但这种愿望同时也可能变成压力,不仅会束缚自己的行为,也会给潜在的伴侣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在长期交往

29、中影响双方的感情。而另一方面,在初次接触异性的过程中,很少有人能真正表现出自己的素质与人品,这项能力需要时间来证明。虽然每个人都认识到人品与道德的重要性,可是恰恰快餐式的交友方式让我们忽视了这项能力的体现。我们大多数时候被第一印象的外貌特征所吸引。这里的矛盾在于一方面理智告诉自己需要理想化的伴侣,但另一方面感情的选择却可能背道而行。笔者认为,正是这种高理智要求与第一印象的感情冲动的矛盾,促成了青年人越来越困难的恋爱现状。在对待这个问题上,首先,爱情的产生像是钥匙与锁,是相对的,大多数时候感情的冲动重于理智。在最初几次与异性的认识中应降低自己的理智要求,更多的投入在语言,行为的交流上,寻求共同点

30、。其次,性格在吸引力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我们总是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在一起,共同点越多,彼此之间也就越喜欢。传统的观点认为男性关注外貌,女性关注金钱,地位,经济状况。实际上也确实如此,我们确实会不由自主的被这些外在的条件所吸引,并且有时候漂亮的女性与良好的性格,有地位的男性与高素质这些条件之间并不矛盾。因此,各种外在与内在条件匹配时,爱情就可能产生。在爱情产生的初始阶段,两人之间的感情会较为强烈。随着两人相处时间变长,激情的水平会越来越低。统计学发现,大概在7年左右的时候伴侣直接的感情会出现低谷,之后会小幅反弹并最终保持稳定,出现这样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人确实是一种喜新厌旧的生物,但另一方面也因为爱情从始至终并非由同一个因素主导。从初次相识开始,彼此之间一无所知,此时的亲密度为0,但是却会产生强烈的感情冲动,激情水平较高,同时忠诚的水平也较高。在日后的岁月中,亲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