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务参考】新行政诉讼法逐条解读上(2015最高院内部培训后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逐条解读上)(1989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根据2014年11月1日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 法的决定修订,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前言:修正后的行诉法共103条,比旧法的75条多出28条, 在管辖、起诉期限、第三人、诉讼类型、申请再审等许多方 面均有新规,变动较大。可以预见:新法施行后,复议机 关为避免做共同被告,将会慎重作出维持原行政行为的复议 决定。加上行政复议是父审子,且程序简便。因此,越来越 多的告官
2、之民及其委托代理人,将先向复议机关尤其是地方 政府的复议机构申请解决行政争议。复议机关尤其是地方 政府复议机构的工作量将大增,办案质量会有质的变化。 中院一审的行政案件数将有所增加(主要是土地行政登记案 件)。众多低院的行政审判工作将逐渐被集中到其他低院, 只剩非诉审查工作。诉权保护及办案质量将会有较大的变 化。官官相护的丑恶现象将有所改变,行政律师和法律工 作者将大有可为。以下蓝字部分是阿些和 对新规的解读 (将不断更新),以实务为视角。新法条文取自何海波教授 的重排版,感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受案范围第三章管 辖第四章诉讼参加人第五章证据第六章起诉和受理第七章 审理和判决第一节一般规定第
3、二节第一审普通程序第三节 简易程序第四节第二审程序第五节审判监督程序第八章执 行第九章涉外行政诉讼第十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 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保 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 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解读:本条是关于【立法目 的】的规定。本条将旧规“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 行政案件”中的“正确”审理改为“公正”审理,契合法院 的工作主题;删除旧规“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 职权”中的“维护”,又彰显“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的合法权益”的立场,故很赞。但本条“解决行政争议” 和第61条的规定,是要行政法官兼做民事法官
4、和行政执法 官的节奏,对行政法官的要求很高甚至苛刻,似乎弄巧成拙(如在解决行政裁决中的权属争议时,越俎代庖的行政法官 往往无能为力),有待高法作出符合审判工作实际的解释。 第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 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 法院提起诉讼。解读:本款是所谓的【起诉的“认为”标准】。 一个行政起诉是否被法院受理,其实,起诉人的“认为”并 不重要,重要的是“依照本法”。所谓“依照本法”,主要是 指以下四项:所诉行政行为是可诉的行政行为;起诉人 与该行为有利害关系;起诉未逾起诉期限;诉讼请求合 乎规范的要求。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
5、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解读:本条也即本法所称的【行 政行为】,是指具体行政行为、行政事实行为二种。具体行 政行为无确切的定义,亲们记住该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相对 即可。另一个与具体行政行为相对的行政行为,是行政事实 行为,如城管打人行为。需要说明的是:打人的城管,构得 上刑事立案标准的,受刑事追诉;构不上刑事立案标准的, 免受行政处罚,但应受党纪和行政处分。“行政机关和行政 机关工作人员”、“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 政行为,可简称为行政主体作出的行政行为。值得一说的是: 行政机关对行政赔偿申请或请求,所作的受理或处理行为 或不作为,皆不属于可诉的行政行为。学会、协会等自治 组织
6、的管理行为,是否已纳入本条“行政行为”的范围,有 待高法解释。但从信春鹰副主任在全国法院新行政诉讼法 视频培训班”上的讲课内容看,似乎已纳入。故不妨一诉。(注:以下将某人在“全国法院新行政诉讼法视频培训班” 上的讲课,简称为某人讲课)第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 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依 法受理。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阻碍人民法院受 理行政案件。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 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解读:本条规 定的【诉权保护】尽管是常识性的宣示,也很赞。因为 法院依法应予受理却强词夺理不予受理或违法驳回起诉的 现象,以及不立案、不
7、裁定、不收材料的“三不”政策愈演 愈烈,侵犯诉权早已成常态。根据赵大光庭长的讲课内容,“三不”政策在新法施行后将存续,附条件执行。这有可能 被法怪滥用。在许多基层法院也即低院,还未等行政机关及 其工作人员干预、阻碍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大脑壳早就视行 政案件为“麻烦的制造者”了。【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 应诉政策】上升为法律规定,彳艮赞。第四条 人民法院依 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 个人的干涉。人民法院设行政审判庭,审理行政案件。第五 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第六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 审查。解读:本条规定了【行政
8、审判的任务】。根据本法第 70-6项规定,行政行为的【适当性】也即合理性,也被纳入 司法审查的范围。故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除对行政行为 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外,还应对行政行为是否适当进行审查。 新法施行后,实务工作者若还拘泥于本条的字面意思,不把 该条理解成“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 适当进行审查”,就out 了。本法第70-6项规定的“明显不 当”,是指明显且重大的不合理。实务中应注意:一、“明显 不当”,可以是第70-5项规定的“滥用职权”的马甲。二、 不重大的不合理不算“明显不当”。李广宇副庭长讲课时称, 行政审判从合法性审查到合理性、合约性审查。第七条人民 法院审理行政
9、案件,依法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 终审制度。第八条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平等。 第九条 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行政诉讼 的权利。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人民 法院应当用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审理和发布法律 文书。人民法院应当对不通晓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的 诉讼参与人提供翻译。第十条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有权进 行辩论。解读:根据本法第60条司法调解的规定,建议行 政法官在庭审程序中加上“调解这个环节。第十一条 人民 检察院有权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第二章受案范围第 十二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 诉讼:解读:赵大光讲课时
10、称,本条第(一)到第(六)项 主要按照行政行为类型进行列举,第(七)项到第(十二) 项主要按照被侵犯的权利进行列举,可能产生竞合,建议法 院按当事人诉求确定案由。(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 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 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解读:诉【行政处罚】。 本项将“暂扣许可证和执照”行为明确为行政处罚,平息了 实务界的争议。(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 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解读: 诉【行政强制】。本项将“行政强制执行”行为纳入可诉行 为,与行政强制法进行了呼应。需要注意的是:本项规定 的“行政强制措施”,分行政强
11、制法规定的、和其他法 律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二种。劳动教养、收容教育等,即属 于其他法律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执行,包含对 行政强制措施的执行,和对其他具体行政行为(如行政处罚) 的执行。(三)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 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的其他 决定不服的;解读:诉【行政许可】。本项规定有省略内容。 现予补上:“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许可决定或者)有关 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的”。(四)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 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 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解读: 诉【行政裁决】。如果行政复议法第3
12、0-1款或相关司法解释 未修改,则对涉及自然资源的行政确权决定(也即行政裁决 行为)的起诉,仍需复议前置。(五)对征收、征用决定及 其补偿决定不服的;解读:诉【行政征收征用】。根据本款 第11项规定,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系行政合同(注:高 法称行政合同为“行政协议”,以示与民事合同的区别),属 于受案范围。(六)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 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 的;解读:诉【行政不作为】。注意:行政机关拒绝履行的 行为,系作为类行为。而行政机关不予答复的行为,属不作 为类行为。(七)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经营自主权或者农村 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经营权的;解
13、读:诉【侵犯经营 权】。本项及下项规定只是将司法解释的有关内容纳入而已, 亦无新意。(八)认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者限制 竞争的;解读:诉【侵犯竞争权】。(九)认为行政机关违法 集资、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解读:诉【乱 要】。(十)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支付抚恤金、最低生活保 障待遇或者社会保险待遇的;解读:诉【不给】。所诉行政 行为,可以是作为或不作为的行政行为。(一)认为行政 机关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政府 特许经营协议、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等协议的;解读:【行 政合同之诉】。本项规定明确将行政合同纳入受案范围,纠 正了众多法怪认为的行政行为只是行政
14、机关单方行为的错 误看法,彳艮赞;不过,行政合同是可诉行政行为的规定, 并非新规定。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等 的行为,系可诉行政行为的规定,属于【新规定】,很重要。 童卫东处长讲课时称,公民不履行行政协议,行政机关可以 走民事诉讼的途径。但高法持何种态度不明。(十二)认为 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解读:【兜 底条款】。本项中“等合法权益”的规定,说明新法保护行 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已不限于“人身权、财产权”,意义非 凡。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 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解读:本款所称的“其他行政案件”, 主要是指行政赔偿案件。【行政赔偿诉讼
15、】不属于行政诉讼, 是另类诉种,但与行诉法紧密相连。新法删除旧法第九章有 关侵权赔偿责任的全部规定,虽使行诉法显得简洁,但不方 便公众学习。这一修改使得一般人不能从本法获知提起行政 赔偿诉讼的方式,从国家赔偿法也难以具体获知;只能从司 法解释中获知了。该种诉讼分附带提起、单独提出二种。起 诉期限前者按新行诉法,后者按高法有关司法解释。第十三 条 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 起的诉讼:(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二)行政法规、 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 令;(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 定;(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
16、行政行为。解读: 本条是排除受案范围的列举。第三章管辖第十四条基层人 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第十五条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一)对国务院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 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解读:本项及 第24-1款规定【中院管辖】被告为政府(国务院和乡镇政府 除外)的行政案件,且不可移交下级法院审判,不错。需要 注意的是:政府(国务院和乡镇政府除外)作出的有关行政 复议的决定,亦属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 为”。故其作共同被告时,按理应由中院管辖。但赵大光等 人讲课时称,复议机关作共同被告时,管辖法院还应该是原 处分决定的管辖法院。这限缩了该项规定的内容
17、,使【提级 管辖】制度基本落空,故称之为【父随子管辖】。(二)海关 处理的案件;(三)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四)其他 法律规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第十六条 高级人民 法院管辖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第十七条 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 件。第十八条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 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 地人民法院管辖。解读:【一般地域管辖】或【普通管辖】, 也即“原告就被告”。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 可以根据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区 域管辖行政案件。解读:本款规定的【跨区管辖】
18、又称【集 中管辖】、或【行政案件相对集中管辖】,就是高院经高法批 准,将部分低院管辖的一审行政案件,通过指定管辖的方式, 交由其他低院集中管辖的制度。第十九条对限制人身自由 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 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解读:【选择管辖】。需要注意的是:被 诉行政行为是行政处罚的案件,不能适用本条规定。第二十 条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 辖。解读:【专属管辖】。“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确切 的表述应该是:因被诉行政行为直接涉及不动产提起的行政 诉讼。被诉行政行为间接涉及不动产的,不能适用本条规定。 第二十一条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
19、,原告可 以选择其中一个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 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辖。解 读:【共同管辖】第二十二条 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 于本院管辖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 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认为受移送的案件按照 规定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不得再自行移送。解读:【移送管辖】第二十三条 有管辖权 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 院指定管辖。人民法院对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 解决。协商不成的,报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解读:【指定管辖】第二十四条 上级人民法院有权
20、审理下级 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下级人民法院对其管辖的 第一审行政案件,认为需要由上级人民法院审理或者指定管 辖的,可以报请上级人民法院决定。解读:【提级管辖】与【报请管辖】。第1款取消旧法“上级人民法院也可以把自 己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移交下级人民法院审判”的规定, 很赞。第四章诉讼参加人第二十五条行政行为的相对 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 织,有权提起诉讼。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 以提起诉讼。有权提起诉讼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 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诉讼。解读:原告,即 行政行为的相对人或利害关系人。本条所称的“利害关系”, 分
21、作法律上利害关系与事实上利害关系二类,分别针对具体 行政行为和事实行政行为。赵大光讲课时称,本条所称的“利 害关系”,是直接的利害关系,而非间接的利害关系;是现 实的利害关系,而非可能的利害关系;是特定的利害关系, 即“本人”受到侵害。第二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 告。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 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 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解读:本款关于复议机 关维持被复议行为也做【被告】的规定,对复议机构无疑是 一种鞭策,不错。复议机关真正依法履行起复议职责,则行 政法师
22、们可能会很少去法院,行政庭似乎会门前冷落鞍马稀 了。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公民、法人或 者其他组织起诉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是被告;起诉复议机关不作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解读: 根据赵大光的讲课内容,起诉复议机关不作为行为,以原行 政机关确定管辖。这也是【父随子管辖】。两个以上行政机 关作出同一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 同被告。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 机关是被告。行政机关被撤销或者职权变更的,继续行使其 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第二十七条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 为二人以上,因同一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或者因同类 行政行为发生的
23、行政案件、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 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诉讼。解读:本条是关于【共同诉讼】 的规定,共同诉讼分为必要、普通共同诉讼二种。本条将改 旧规中的“同样的具体行政行”改为“同类行政行为”,彳艮 贴切。但对普通共同诉讼案件的合并审理应“经当事人同意” 的规定,似是多余;该类案件是否进行合并审理,理应由法 院定夺。第二十八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可 以由当事人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代表人的诉讼行为对其所 代表的当事人发生效力,但代表人变更、放弃诉讼请求或者 承认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应当经被代表的当事人同意。 解读:本条是关于【人数确定的群体诉讼】的规定,基本是 将民诉法的规定引
24、入。新法对【人数不确定的群体诉讼】未 作规定,很遗憾。对该类诉讼,应当根据民诉法第54条规 定操作。第二十九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同被诉行政 行为有利害关系但没有提起诉讼,或者同案件处理结果有利 害关系的,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 通知参加诉讼。解读:本条是关于第三人的【重要规定】。 旧法规定“同被诉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者是【第三人】。本款将“同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者新增为【第三人】。 因此,【第三人】就变成了 “同被诉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 的第三人、“同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两种。这给行政审判带来了麻烦和复杂。问题来了,未通知第二类 主体参加诉讼,是否会产
25、生发回重审的后果?这有待高法解 释。旧法里,原告的范围与第三人的范围相同。新法扩大了 第三人的范围。但扩大的这部分人员也即“同案件处理结果 有利害关系”者,似乎没有起诉权。但赵大光讲课时称,第 三人资格问题,新增了 “同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类 型)。前提是有利害关系,且为负面影响。一一这似乎限缩 了该条规定的内容。人民法院判决第三人承担义务或者减损 第三人权益的,第三人有权依法提起上诉。解读:本款【限 制第三人上诉权】的规定是败笔。因为行政案件几乎没有“判 决第三人承担义务”的。况何谓“减损第三人权益”到底是 神马东东,也难以明文规定。新法施行后,第三人是否具有 上诉权,竟然即将成为司
26、法实践中的复杂问题。可叹!但该 问题纯属二审法院的问题,第三人不服判的就上诉,一审法 院遇上诉则移交便是。第三十条 没有诉讼行为能力的公民, 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法定代理人互相推诿代理责任 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为诉讼。第三十一条当事 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 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 工作者;(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三)当事人 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解读:本条 【限制公民代理】的规定,是严重的退步!几乎每地都活跃 着几个民告官的“土讼师”,这些人无惧公权,“为民请命”, 接地气收费低,虽有“毛病
27、”,但在许多地方就是这些人推 动着行诉法落到实处的。该条要限制的几乎就是这些死磕公 权的“土讼师”。第三十二条 代理诉讼的律师,有权按照规 定查阅、复制本案有关材料,有权向有关组织和公民调查, 收集与本案有关的证据。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 隐私的材料,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保密。当事人和其他诉讼代 理人有权按照规定查阅、复制本案庭审材料,但涉及国家秘 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内容除外。解读:本条未规定法 官送达当事人证据依据的义务,很遗憾。第五章 证据第三 十三条 证据包括:(一)书证;(二)物证;(三)视听资料;(四)电子数据;解读:王振宇副庭长上课时称:电子证据 容易改变和删除,容易破坏
28、,不易恢复,一般把它定位成弱 势证据,不单独作为定案依据。如果视听资料是以电子数据 形式出现,则适用电子数据的举证规则。(五)证人证言;(六) 当事人的陈述;(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以上证据经法庭审查属实,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第三十四条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 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被告不提 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但是, 被诉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第三人提供证据的除 外。解读:第三人也可向法院申请调取。王振宇上课时称: 复议机关主要负责证明复议决定的合法性,除了原行为合法 还包含复议程序合法。第
29、三十五条 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及 其诉讼代理人不得自行向原告、第三人和证人收集证据。解 读:本条关于【被告方在诉讼中不得收集证据】的规定有对 错。所称的“证据”前应当加上定语。这么多专家学者未发 现旧新规定之错,可叹。第三十六条 被告在作出行政行为 时已经收集了证据,但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不能提供的, 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延期提供。解读:除不可抗力外的其 他正当事由还有哪些,有待高法解释。原告或者第三人提出 了其在行政处理程序中没有提出的理由或者证据的,经人民 法院准许,被告可以补充证据。解读:本款、下条及第38-1 款的规定,均是将司解内容纳入。第三十七条 原告可以提 供证明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
30、。原告提供的证据不成立的,不 免除被告的举证责任。第三十八条在起诉被告不履行法定 职责的案件中,原告应当提供其向被告提出申请的证据。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被告应当依职权主动履行法 定职责的;(二)原告因正当理由不能提供证据的。在行政 赔偿、补偿的案件中,原告应当对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提供 证据。因被告的原因导致原告无法举证的,由被告承担举证 责任。解读:本款后半截是【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也即 “因被告的原因导致原告无法举证的,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是【新规定】,对原告很有利。法官调取的证据如有利 于被诉行政行为,则以第40条规定作【原告武器】攻之。 第三十九条人民法院有权要求当事人提
31、供或者补充证据。第 四十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行政机关以及其他组织、公民 调取证据。但是,不得为证明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调取被告作 出行政行为时未收集的证据。第四十一条与本案有关的下 列证据,原告或者第三人不能自行收集的,可以申请人民法 院调取:(一)由国家机关保存而须由人民法院调取的证据;(二)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三) 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证据。解读:本条【申请 法院调取证据】的规定基本是将证据规则有关内容纳入。第 四十二条 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诉 讼参加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人民法院也可以主 动采取保全措施。第四十三条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
32、示,并 由当事人互相质证。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的证据,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 序,全面、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对未采纳的证据应当在裁 判文书中说明理由。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 案件事实的根据。解读:本条【质证、认证、非法证据的排 除】的规定也是将证据规则有关内容纳入,但其中的“对未 采纳的证据应当在裁判文书中说明理由”的规定是【重要规 定】。如一审对未采纳的证据未在裁判文书中说明理由,则 可强力攻之!第六章起诉和受理解读:赵大光讲课时称, 起诉条件与旧法基本相同。第四十四条 对属于人民法院受 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行政
33、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 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第四十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 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 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 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四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 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 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解 读:本款是关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行为情形下的起诉 期限】
34、的规定,本款规定将起诉期限从旧法的3个月改为6 个月(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彳艮赞。根据赵大光、张广 宇的讲课内容,高法行诉法解释第41条规定的“2年”起诉 期限不变,很赞。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 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 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解读:本款是【不 知道或者不应当知道行政行为情形下的起诉期限】的规定, 是将高法行诉法解释第42条规定的内容纳入。第四十七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 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 两个月内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人民法 院提起诉讼。法
35、律、法规对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期限另有规 定的,从其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紧急情况下请 求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 责,行政机关不履行的,提起诉讼不受前款规定期限的限制。 解读:根据讲课内容,本条不履行法定职责之诉的“两个月” 期限,并非起诉期限,而是留给行政机关履行义务的期限。 行政主体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应当是【高法 行诉法解释第41条规定的“2年”】,从上述行政机关履行义 务期限的终了之日起算。第四十八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 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属于其自身的原因耽误起诉期 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限内。公民、法人或者 其他组织因前款
36、规定以外的其他特殊情况耽误起诉期限的, 在障碍消除后十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 法院决定。解读:本条是关于【起诉期限的扣除】的规定, 应该是针对第46-1款规定的6个月的起诉期限的。也即,6 个月的起诉期限是可变期间,而5、20年的起诉期限为不变 期间。第1款的“其他不属于其自身的原因”有待高法进行 列举式规定。第2款“在障碍消除后十日内,可以申请延长 期限”的申请,应在起诉同时提出。第四十九条 提起诉讼 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 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 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解读:王振宇上课时称:本项 事实根据,是指的诉权事实。(四)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 和受诉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和许多听评课记录
- 《初冬》听评课记录
- 1000吨货船课程设计
- 《数据的保存》课件
- 《专业资料库存篇》课件
- 《谁说人是理性的》课件
- 《货币和货币运动》课件
- 《全宗卷规则》课件
- 军队文职(医学检验技术)科目考试题库大全-临床化学(重点题)
- 《土木工程专业英语 第2版》 课件 Unit1 Introduction to Reinforced Concrete
- 护士正畸知识培训课件
- 酶工程技术在茶叶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 职业规划大赛成长赛道
- 2022年1月上海春季高考英语真题试卷(附听力音频)含详解与听力文本
- 新生儿换尿布课件
- 钢结构施工安全管理
- 装修工程环保节能设计
- 宫颈锥切术护理查房
- 变革管理的风险评估
- 天津高中22安置考试英语试题
- 测试工程师年度个人工作总结和明年工作计划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