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分类_第1页
安全事故分类_第2页
安全事故分类_第3页
安全事故分类_第4页
安全事故分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分类与分类学1、概念知识存在于比较分类之间。分类是人类很自然的一个过程,不知不觉间 就已经在进行了分类的工作。分类顾名思义就是分门别类,是鉴别比较和划分的 过程。分类看起来非常之简单:根据相似性将要分类的东西加以整理归类。然而, 分类能使事物高度有序化,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认识效率和工作效率。分类这一术语有两层不同含义:设计一种分类方法的过程;通过某 一分类法的概念的标记性代码或术语对对象进行编码或描述。我们仅使用分类的 第一层含义。分类法是某一领域内概念的序化系统及其或隐或显的序化原理。分 类的准则取决于这些类别的应用目的。分类法来自原有知识,却又把原有知识进 一步扩展。分类学(tax

2、onomy)是分类法的理论研究,是关于分类法的科学,包括 其基本原则、步骤和规则。分类学这一术语源自林奈(Linnaeus)的生物分类著 作。分类学这一术语也可用来表示分类设计过程的最终结果,因此常常被作为分 类法的同义词。分类学感兴趣的是一般意义下的分类法。2、分类的作用哲学家和分类学家几乎从一开始就认识到分类具有双重作用,一个是实 际作用(识别),另一个是一般(即科学的或形而上学的)作用(检索、但是关 于这两种作用的本质却有不同的看法。早期学者所别强调的实际作用是把分类当 作事物识别的检索表。近年来最常强调的则是将分类看作是信息贮存和信息检索 系统的索引。为了最充分地发挥这种作用,分类应当

3、由具有最大数量共同性质的 客体科目构成。这种分类就自动地成为对贮存于其中的信息的表征。因此,易于 表征就是这样一些分类的主要或唯一的目的,例如图书馆的图书和其它或多或少 按任意标准归类的事物。与此对映,对于与原因联系的项目(例如事故分类、疾 病分类)或与起源有关的项目(如生物分类)的分类则受到某些限制,然而仍然 具有可以作为影响深远的概括的基础的能力。分类作为事物贮存于系统的信息的检索。为了使分类成为最有效的信息 检索系统,在将系统分类时就必须考虑分类的某些方面,如“等级”(rank), “分 类单位大小”(Size of taxa),“对称性”(symmnetry),和“顺序(Sequenc

4、e)等。 在确定这些方面时不可避免地会有主观性,因而它们将可能构成长期争论的焦点。3、分类的一般方法一种是人为的分类,它是依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分类,为了方便,人 们把各种商品分门别类,陈列在不同的柜台里,在不同的商店出售。这种分类方 法,可以称之为外部分类法。另一种是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分类。无论是外 部特征还是本质特征,都是事物的属性。当然,事物的属性是多方面的,分类的方 法也是多样的,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分类方法被应用于社 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那里有丰富多样的事物,那里就需要进行分类。二、事故与安全生产事故事故是一系列的事件和行为所导致的不希望出现的后果(伤亡、财产损

5、 失、工作延误、干扰)的最终产物,而后果包括了事故本身和其产生的后果。事 件是其中的过程或者行动,一个事件不一定有一个明确的开头和结尾(例如,载 油车翻倒在公路上,油流出来,溅满道路,并流入下水道。这时,不好区分事件 的开头和结束)。伤亡,是系统失效的后果,但不是惟一可能的后果。人们做过统计,在工业 部门中,每发生数百起事件,才有一件造成伤亡或损失,但每一件都有伤亡及损 失的可能性。这就是为什么要把所有的事件作为分析事故原因的信息源。单纯地 依赖于伤亡报告,仅能观察到那些导致严重伤亡后果的少数事件。事故可以更加全面地定义为:是一项主观上不愿意出现、导致人员伤 亡、健康损失、环境及商业机会损失的

6、不期望事件。所谓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意外的突发事件,通 常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使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断。安全生产事故是指在生产经营领域中发生的意外的突发事件,通常会造 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使正常的生产生活活动中断。又叫安全事故。三、安全生产事故分类1、安全生产事故分类的一般方法和原则安全生产事故分类的一般方法有两种:1、经验式的实用主义的上行分 类方法,由基本事件归类到事件的方法。2、演绎的逻辑下行分类方法,由事件 按规则逻辑演绎到基本事件的方法。对安全生产事故分类采用何种方法,要视表述和研究对象的情况而定, 一般遵守以下原则:1、最大表征事故信息原则。2、类别互斥

7、原则。3、有序化 原则。4、表征清晰原则。2、安全生产事故的分类(1)下行分类一般可以把安全生产事故分为生产安全事故和非生产安全事故。生产安全事故分为,伤亡事故,设备安全事故,质量安全事故,环境污 染事故,职业危害事故,其它安全事故等。非生产安全事故分为,盗窃事故,人为破坏事故,其它事故等。按行业分类:建筑工程事故,交通事故,工业事故,农业事故,林业事 故,渔业事故,商贸服务业事故,教育安全事故,医药卫生安全事故,食品安全 事故,电力安全事故,矿业安全事故,信息安全事故,核安全事故等。按事故严重程度分类或分级:(工业生产)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道路交通)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

8、故,特大事故,特别重大事 故;(水上交通)小事故,一般事故,大事故,重大事故;(铁路交通)一般事故,险性事故,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建设工程)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事故。按事故性质分类:自然灾害,自然事故,技术事故,责任事故。按经济损失大小分类:一般损失事故:经济损失小于1万兀的事故。较大损失事故:经济损失大于1万元(含1万元)但小于10万元的事故。重大损失事故:经济损失大于10万元(含10万元)但小于100万元的 事故。特大损失事故:经济损失大于100万元(含100万元)的事故。按人员伤亡情况分类: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和重大死亡事故(2)上行分类按事故原因分类(20类)按

9、伤害部位分类按有害因素分类按不安全状态分类按不安全行为分类(3)一些伤亡事故分类规定国务院1991年10月发布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根据国务院1991年10月发布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生产安全事故中的职工人身伤亡事故,分为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和重 大死亡事故。在原劳动部办公厅1993年9月印发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统计问 题解答中,将“轻伤事故”事故定义为“一次事故中只发生轻伤的事故” “轻 伤是指造成职工肢体伤残,或者某些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轻度损伤,表现为劳动 能力轻度或暂时丧失的伤害。一般指受伤职工歇工在一个工作日以上,但够不上 重伤者。将“重伤事故”定义为

10、“一次事故中发生重伤(包括伴有轻伤),无死亡 的事故”;“重伤是指造成职工肢体残缺或视觉、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一般 能引起人体长期存在功能障碍,或者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伤害。将“死亡事故” 定义为“一次事故中死亡职工1-2人的事故”;将“重大死亡事故”定义为“一次 事故中死亡3人以上(含3人)的事故。”在原国家技术监督局1994年发布的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15236-94) 中,重大死亡事故定义为一次事故死亡3-9人的事故,特大死亡事故定义为一次 事故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国务院1989年3月发布的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中规定: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特别重大人身伤亡或者巨大

11、经济损失以及性质特别严 重、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在劳动部1990年3月印发的关于对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 有关条文解释中,将“特别重大事故”解释为包括民航客机发生的机毁人亡(死 亡40人以上)的事故;铁路、水运、矿山、水利、电力等发生的一次死亡50人 以上或者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事故;公路或其他发生一次死 亡30人以上读者直接经济损失在500万元以上的事故等。一、伤亡事故划分原则伤亡事故类别的划分是根据导致事故发生的起因物确定的,而不是依据 施害物来确定的。例如:1979年9月7日,浙江温州某厂发生一起液氯钢瓶容 器爆炸特大伤亡事故,炸毁厂房建筑物417平方米,10吨

12、液氯扩散,波及7. 35 公里,造成59人死亡、779人中毒住院、400多人门诊治疗,临时疏散居民8 万多人,直接经济损失60多万元,影响100多个企业生产。这是建国以来发生 最惨重的一起液氯钢瓶爆炸事故。这起事故发生的致因是在充装液氯时没有洗罐, 罐内残留杂质引起化学反应,造成钢瓶爆炸。导致事故发生的起因物是钢瓶容器 爆炸,直接引起死亡或中毒的施害物是液氯,所以这起事故类别为“其它爆炸” (容器爆炸),而不认定为“中毒窒息”事故。二、生产中职工受伤害方式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月(年)报表(劳字1-2表),职工受伤害方 式分为以下19种:1、物体打击:指由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如落

13、物、 滚石、锤击、碎裂、崩倒、砸伤等伤害,但不包括因爆炸引起的物体打击;2、提升和车辆伤害:指本企业内机动车辆和提升运输设备引起的人身 伤害事故。如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发生的挤、压、撞以及倾覆事故及车辆行驶中上、下车和提升运输中的伤害等;3、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与机械工具引起的绞、辗、碰、割、戳等人 身伤害事故。如机械零部件、工件飞出伤人,切屑伤人,人的肌体或身体被旋转 机械卷入,脸、手或其他部位被刀具碰伤等;4、起重伤害:指从事起重作业时引起的伤害事故。如在起重作业中, 脱钩砸人,移动吊物撞人,钢丝绳继裂抽入,安装或使用过程中倾覆事故以及起 重设备本身有缺陷等;5、触电(包括雷击)伤害:指电流流

14、经人体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如 人体接触裸露的临时线或接触带电设备的金属外壳,触摸漏电的手持电动工具, 以及触电后坠落和雷击等事故;6、淹溺:指人落水之后,因呼吸阻塞导致的急性缺氧而窒息死亡的事 故。如船舶在运输航行、停泊作业和在水上,从事各种作业时发生的落水事故以 及在水下施工作业发生的淹溺事故。在内河、海上作业中,已发现或证实是落水 失踪,虽未捞获尸体也按淹溺死亡事故分类;7、灼烫:指生产过程中因火焰引起的烧伤,高温物体引起的烫伤,放 射线引起的皮肤损伤,或强酸、强碱引起人体的烫伤,化学灼伤等伤害事故。但 不包括电烧伤以及火灾事故引起的烧伤;8、火灾:指企业发生火灾事故及在扑救火灾过程中造成

15、本企业职工或 非本企业的人员伤亡事故;9、高处坠落:指由于重力势能差引起的伤害事故。如从各种架子、平 台、陡壁、梯子等高于地面位置的坠落或由地面踏空坠入坑洞、沟以及漏斗内的 伤害事故。但由于其他事故类别为诱发条件而发生的高处坠落,如高处作业时由 于人体触电坠落,不属于高处坠落事故;10、坍塌:指建筑物、堆置物等倒塌和土石塌方引起的伤害事故。如因 设计、施工不合理造成的倒塌以及土方、岩石发生的塌陷事故。但不包括由于矿 山冒顶、片帮或因爆破引起的坝塌的伤害事故;11、冒顶片帮:指在矿山工作面、通道上部、侧壁由于支护不当,侧压 力过大造成的坍塌伤害事故。顶板塌落为冒顶,侧壁坍塌为片帮。一般因二者同

16、时发生,称为冒顶片帮。如矿山、地下开采及其他坑道作业发生的坍塌事故;12、透水:指在地下开采或其它坑道作业时,意外水源造成的伤亡事故。 如地下含水带或被淹坑道涌水造成的事故。但不包括地面水害事故;13、放炮:指施工时放炮作业造成的伤亡事故。如各种爆破作业、采石、 采矿、采煤、修路、开山、拆除建筑物等工程进行放炮作业引起的伤亡事故;14、火药爆炸:指火药与炸药在生产、运输、贮藏过程中发生的爆炸事 故;15、瓦斯煤尘爆炸:指可燃性气体瓦斯、煤尘与空气混合形成的浓度达 到爆炸极限,混合物接触火源时引起的化学性爆炸事故;16、其它爆炸:凡不属上述爆炸事故均列为其它爆炸事故:锅炉爆炸:指固定或承压锅炉发

17、生物理性爆炸事故。压力容器爆炸:指承压容器在一定的压力载荷下引起的爆炸事故。如容 器内盛装的蒸汽、液化气以及其他化学成份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后导致的容器 爆炸。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如煤气、乙炔、氢气、液化石油气体等。可燃性蒸汽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如酒精、汽油挥发气等。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如铝粉、镁粉、有机玻璃粉、聚乙 烯塑料粉,面粉、谷物粉、糖粉、煤粉、木粉、煤尘以及可燃性纤维,麻纤维(亚 麻)、棉纤维、晴纶纤维、涤纶纤维、维纶纤维、烟草粉尘等爆炸事故。间接形成的可燃性气体与空气相混合,或者可燃蒸汽与空气混合,如可燃固 体、易自燃物、水氧化剂的作用迅速反应,分解出可燃

18、气体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 性气体,遇明火爆炸的事故。如锅炉在点火过程中发生的炉膛爆炸,以及钢水包 爆炸事故等;17、煤与瓦斯突出;18、中毒和窒息:中毒指人接触有毒物质,吃有毒食物、呼吸有毒气体 引起的人体急性中毒事故。如煤气、油气、沥青、化学、一氧化碳中毒等;窒息指在坑道、深井、涵洞、管道、发酵池等通风不良处作业,由于缺氧造成的窒息事故;19、其它伤害:凡不属上述伤害的事故均称为其它伤害。如扭伤、跌伤、 冻伤、钉子扎伤、野兽咬伤等。直接受伤害方式有两种以上时,按原发的、主要的一种分类。三、事故原因事故原因指由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即人的不安全行为 和物(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因素作用下

19、,而造成的事故的直接原因。根据非矿 山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月(年)报表(综合表二),事故原因有以下11种:1、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3、安全设施缺少或有缺陷;4、生产场地环境不良;5、个人防护用品缺少或有缺陷;6、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7、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8、劳动组织不合理;9、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10、教育培训不够、缺乏安全操作知识;11、其他。(一)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分类该标准中对伤亡事故定义为: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 伤害、急性中毒。按照伤害程度分类为:轻伤(指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 伤害)、重伤(指相当于表定损

20、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日的失能伤害)及死亡。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按严重程度分为:1、轻伤事故:指只有轻伤的事故;2、重伤事故:指有重伤无死亡事故;3、死亡事故:又分为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2人的事故);特 大死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含3人)。(二)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分类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国务院令1989第34号)中对特别重 大事故定义如下: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特别重大人身伤亡或者巨大经济损失以及性质 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在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有关条文解释中具体如下:1、民航客机发生的机毁人亡(死亡40人及其以上)事故;2、专机和外国民航

21、客机在中国境内发生的机毁人亡事故;3、铁路、水运、矿山、水利、电力事故造成一次死亡50人及其以上, 或者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及其以上的;4、公路和其他发生一次死亡30人及其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在500万元 及其以上的事故(航空、航天器科研过程中发生的事故除外);5、一次造成职工和居民100人及其以上的急性中毒事故;6、其他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中的分类在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有关问题的解释(劳安字 199123号)第三条中所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解 释为: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是指职

22、工在本岗位劳 动,或虽不在本岗位劳动,但由于企业的设备和设施不安全、劳动条件和作业环 境不良,所发生的轻伤、重伤、死亡事故。1、轻伤事故:指职工负伤后休一个工作日以上,构不成重伤的事故;2、重伤事故:仍按劳动部(60)中劳护久字第56号关于重伤事故范 围的意见执行;3、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人以上的事故;4、重大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3人以上(含3人)的事故。在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统计问题解答(劳办发1993140号)中,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即职 工在本岗位劳动,或虽不在本岗位劳动,但由于企业的设备和设施不安全、劳动 条件和作业环境不良、管理不善,

23、以及企业领导指派到企业外从事本企业活动, 所发生的人身伤害(即轻伤、重伤、死亡)和急性中毒事故。1、重伤:指造成职工肢体残缺或视觉、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一 般能引起人体长期存在功能障碍,或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伤害。2、重伤事故:指一次事故中发生重伤(包括伴有轻伤)、无死亡的事 故。3、死亡事故:指一次事故中死亡职工1-2人的事故。重大死亡事故是 指一次事故中死亡3人以上(含3人)的事故。急性中毒指生产性毒物一次或短期内通过人的呼吸道、皮肤或消化道大 量进入人体,使人体在短时间内发生病变,导致职工立即中断工作,并须进行急 救或死亡的事故。急性中毒的特点是发病快,一般不超过一个工作日,有的毒物

24、 因毒性有一定的潜伏期,可在下班后数小时发病。(四)火灾事故按严重程度分类火灾事故按照事故严重程度分为:一般事故;重大火灾事故;特大火灾事故。在火灾统计管理规定(公安部劳动部97年)中第六条规定:第六条 按照一次火灾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受灾户数和直接财产损 失,火灾等级划分为三类:1、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火灾,为特大火灾:死亡十人以上(含本数, 下同);重伤二十人以上;死亡、重伤二十人以上;受灾五十户以上;直接财产 损失一百万元以上。2、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火灾,为重大火灾:死亡三人以上;重伤十人 以上;死亡、重伤十人以上;受灾三十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三十万元以上。3、不具有前列两项情形的火灾,为一般火灾。(五)航空飞行事故分类根据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等级(GB14648 93)、民用航空器飞行事 故调查规定(CCAR 395)民航总局令第93号(2000年7月19日公布),以及 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调查程序,将飞行事故分为:特别重大飞行事故;重大飞行 事故;一般飞行事故。1、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为特别重大飞行事故:人员死亡,死亡人数在 40人及其以上者;航空器失踪,机上人员在40人及其以上者。2、凡属下列情况之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