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哲学变革与社会科学方法论_第1页
马克思的哲学变革与社会科学方法论_第2页
马克思的哲学变革与社会科学方法论_第3页
马克思的哲学变革与社会科学方法论_第4页
马克思的哲学变革与社会科学方法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马克思的哲学变革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一,马克思的理论中体现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总体特征(11条提纲):1,马克思的“哲学”(实践世界观、历史观、认识论、人学、方法论,现代社会理论),同时对实证主义和解释学都具有批判性和超越性。2,反对实证主义(旧唯物主义或机械唯物主义)。认为其“物质”“敌视人”,世界被机械化、数量化、反对世界的总体性的质变。表现在对霍布斯的唯物主义的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实证主义科学方法论)的人学与历史批判。(1844年手稿)认为其看“事物”只是“直观”、从客体出发。不理解革命的、批判的“实践”的意义。(提纲)3,反对“只是解释世界”的传统哲学(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即

2、任何一种本体论、形而上学)。认为是一种“宗教”颠倒的世界的合法性依据,“人民的鸦片”。一种对现实世界的苦难、人的异化视而不见、没有倾听能力的“真正的实证主义”。“哲学家们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认为“作为哲学的哲学”用“本体”、“绝对真理”来“解释世界”,使一个苦难的、需要改变的世界具有了“真理性”和“依据”,是使苦难的、现存的世界合法化、附魅。集中表现在对黑格尔唯心哲学的批判、对整个哲学的意识形态性质的批判。(颠覆传统形而上学、颠倒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德意志意识形态)4,两种哲学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背离了哲学的责任:“改变世界”。“新哲学”的问题在于改

3、变世界,要实现的目标是“人类社会”不是“市民社会”。哲学的“实践转向”引发哲学的“历史转向”,即“历史科学”。(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5,两种哲学没有真正找到现代世界及其事物(自然、社会、人、意识)的本质、来源和归宿。这被“形而上学”的哲学所关切的人类与世界“存在意义”的真正解决道路在于:“历史”。英国唯物主义只是为近代经验科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提供方法论与哲学依据,拒斥了存在意义与历史问题;德国唯物主义没有“历史”。而黑格尔唯心主义历史哲学没有真正解答“历史之谜”。马克思反对哲学的“伦理转向”。(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年手稿、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6,马克思历史科学的“经验”概念:

4、方法:感性具体抽象抽象具体;历史与逻辑统一历史在哪里,科学的起点在哪里。两个方法相互配合。方法的方法论和哲学依据:A,“人的自我存在感”“人的解放”为基础确立“经验”。(如对国家、金钱、关系、世界的“看法”或“感知方式”:确立异化经验、苦难经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论犹太人问题)。B,“异化劳动”的“经验”确立的方式,反对古典经济学“经验”确立的方式。马克思引入了“人本学”、“历史”、“辩证法的运动、内在联系”三个理论中介来确立“历史”或“共产主义”科学的起点“经验”,即“抽象的具体”。据此反对古典经济学的“经验科学”和黑格尔哲学的“伪经验”。(1844年手稿)C,“实践”的“经验”(事物、

5、客体)的确立方式。反对黑格尔的精神本体的确立方式和费尔巴哈的自然本体的确立方式。哲学的实践转向。(提纲)D,“历史”的“经验”确立方式:生活世界。反对“道德拯救”世界,主张“历史进化”。历史科学的前提、起点、基础:“生活”“有生命的个人”、“物质生活过程”、“生活决定意识”等等。进一步,以生产力-生产关系(总和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历史科学来确立“经验”事物、自然、社会、文化等“经验”。(德意志意识形态)E,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经验”确立方式:“社会主体”(客体世界的运动、历史);“仿佛先验结构”;“感性具体-抽象-抽象具体”和“历史与逻辑统一”;(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F,资本论

6、的“经验”方式:“事物本身的辩证法”;“颠倒黑格尔的辩证法”;“资本”与“绝对精神”;“商品”起点的“经验”建构方式与辩证分析;“绝对精神”与“三种拜物教”;“历史理论”当代世界的本质、来源与归宿。(资本论第一卷)7,科学研究的终极价值:“人的解放”、“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与此相应的“社会运动”或“社会制度”“人类社会”(真正的“人的历史的开始”,此前是“非人”的“动物的历史”;“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共产主义运动”)8,科学知识(不同真理层次)标准:改变世界的“实践标准”区别于实证主义的科学只是“控制对象”标准;三个层面:技术实践、社会生活实践、人的自由与解放实践(革命性)。马克思

7、的真理的最高标准:人的自由与解放的实践(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之谜)。在这个标准下可以产生:技术实践和社会管理实践的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理论、批判的社会科学)。9,科学研究的思维:辩证法。劳动辩证法劳动的本质即人的自我生成与诞生。实践的辩证法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辩证法。发展的辩证法事物运动中的联系、质变。事物的辩证法“运动中的联系”、“内在的联系”、“整体”。革命的辩证法在对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包含否定的理解。历史的辩证法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世界(包括自然、社会、人、思维)的“历史”(诞生、发生、产生、生成的“时间性”);正确理解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和“世界统一于物质”10,“只有一门科学”即“历

8、史科学”: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合一的科学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科学。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以此为基础建立“方法”。11,科学的评价标准:生产力与以人为本;经济、政治、文化制度与人的“生存”自由、存在、越出自身的生存;人的“生存”危机问题中的历史进化与文化拯救;历史发展与人的发展。二,马克思的“哲学”探索道路1,哲学的未来形态形态探索:中学到大学树立人的本质即“自由”终极价值观;博士论文中黑格尔哲学之后的“人学”与“哲学实践论”转向;推动马克思的问题是,黑格尔哲学之后,在这个“关节点”上,哲学的可能形态。2,哲学的实践功能探索:关于伊壁鸠鲁笔记“哲学把握了整个现象世界以后就

9、起来反对现象世界”;“哲学从透明的阿门塞斯王国走出来,投入世俗的西林丝怀抱。”3,时代哲学的可能形态:一种“改变世界的实践哲学”。形式上是形而上学哲学向世界的降落与交汇,成为与其它科学统一的“当代世界哲学”。文本链接:马克思对形而上学哲学“内在性”、“封闭性”的阐述马克思对这种充满了“内在性”形而上学哲学依然发现其“外在性”与“开放性”的可能性分析:A,形而上学哲学是曾经的历史时代的哲学形态,其“内在性”是“学科特殊性”造成的。B,对于马克思,不能设想真的有一个与时代、与外部世界完全隔绝的“形而上学”,历史上的哲学总是时代的产物。C,哲学深刻反映的是一个时代人们对世界与生命的意义诉求。D,对哲

10、学“原初意向”的探索“立于世界”。E,时代哲学的可能形态:克服形而上学的内在性。即一种以人的自由为终极目的而立足改变世界建立起来的哲学,一种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交织为整体的“当代世界哲学”。4,马克思的“哲学”(哲学概念的变革)马克思:“消灭作为哲学的哲学”马克思:“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或本体论哲学的起点与对象:黑格尔“有”或“存在”;费尔巴哈的“自然”;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的结构:“本体-现象”核心问题:哲学的本体论;哲学的对象与目标;哲学的起点或开端。黑格尔哲学“哲学是把握在思想中的时代”。“逻辑学是科学的方法论”。逻辑学就是形而上学:“纯粹在或纯有”“当成逻辑

11、学的开端”:有无变易三范畴:1,存在;2,分化阶段;3,存在存在自身是对于上帝的形而上学的界说。只对第1第3而言。第1表示一个简单规定,第3表示由分化而回复到简单的自身联系。第2是对有限事物的界说。三,对马克思的“哲学”的初步界说:一是在形式上,马克思哲学不是体系化、系统化的表述方式;没有以往哲学的“内在性”、“封闭性”。二是在内容上,马克思哲学没有西方哲学核心要素的“形而上学”或“本体论”上的“概念”。马克思的“哲学”根本就不属于西方哲学意义上的那个哲学。三是哲学的起点、开端和对象上,不再在本体界;而且移动、变化。起点的确立方法:感性具体抽象抽象具体;历史与逻辑统一。马克思的哲学的各种起点、

12、开端和前提: “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用政治审判黑格尔哲学;消灭“作为哲学的哲学”;“把黑格尔颠倒过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劳动”。(“异化劳动”批判)(手稿“从实践出发看事物、世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关于费尔巴哈提纲)新哲学的前提、起点:“德国哲学从天上出发,我们从天上回到地上”;“不是从想象的人的想象的活动出发,而是从实际活动的人出发”;“从物质生活过程”出发;“生活决定意识”。(德意志意识形态)“商品”起点。(资本论)四是根本兴趣上,马克思没有西方传统哲学的问题意识、体系化的内在动力。“改变世界”的兴趣远大于对哲学本身的兴趣。五是马克思哲学的价值立场上,“解

13、放”与“批判”主题。对于以往全部哲学的批判,甚至“反动”。六是,“马克思的哲学”概念:一种非哲学的哲学、反哲学的哲学,另一种哲学。七是马克思的“哲学工作”:建设与批判双重维度。建设的维度:改变世界的“实践”引导的“哲学”问题与范畴的新认识。实践(时代)问题引起的“哲学”,本就是一种不断在重新开始的哲学。哲学起点、地点、问题和目的变迁,也让他如德国诗人瓦雷里的诗句描绘的:“大海,永远在重新开始!”一种由实践引导回来,不断赋予哲学范畴新含义、新认识的哲学,一种实践的、开放的哲学。批判维度:社会结构本身矛盾、冲突与危机的揭示与批判意识。包括传统哲学在内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社会意识的揭露与批判。

14、八是,马克思的“哲学”如果还称哲学,只是在于,作为“反哲学的哲学”。A对形而上学哲学的“颠覆关系”。B对形而上学哲学的“实践转向”。C和形而上学哲学一样,依然对世界与人的存在意义的终极关怀,只是关怀的方式发生了历史时代的变革。四,颠覆传统形而上学:人的解放与改变世界1,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对传统形而上学哲学颠覆: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德国唯心论从康德到黑格尔的“问题意识”是为“现代世界”作哲学奠基,力图把一个被近代科学理性、机械唯物主义“祛魅”了的、从精神分离出去的自然和社会重新纳入精神关联中。黑格尔反“实证主义”一种内在于经验世界的机械的“形而上学”(与辩证法对立)。黑格尔在为世界

15、重新注入精神中构造了“绝对精神”演化整个历史性世界的庞大的普遍理性的形而上学体系一种内在于经验世界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其核心概念工具是精神自我实现的“辩证法”。链接:黑格尔法哲学基本思想“哲学这门学科可以分成三部分:1,逻辑学,研究理念自在自为的科学。2,自然哲学,研究理念的异化或外在化的科学。3,精神哲学,研究理念由它的异在而返回到它自身的科学。“小逻辑60页“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似乎就是居于应用逻辑学的地位。”小逻辑94页精神哲学分三大部分:1,主观精神,分灵魂、意识、心灵三个环节;2,客观精神,分法、道德、伦理三个环节;3,绝对精神,分艺术、天启宗教、哲学三个环节。法哲学也分抽象法、道德

16、、伦理三部分。说明:马克思认为黑格尔法哲学其实是对“绝对精神”的“补充”,是“精神渴望物质”。法哲学原理序言中的哲学观点:1,“哲学具有公众的即与公共有关的存在,它主要是或者纯粹是为国家服务的。”2,“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国家应是一种合理性的表现,国家是精神为自己所创造的世界,。人们必须崇敬国家,把它看做地上的神物。”3,哲学与时代关系。参见法哲学原理12页,13-14页哲学在于理解存在的东西,“它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时代”,哲学“就在这里跳舞罢”“哲学总是来得太迟”;“猫头鹰要等到黄昏,才会起飞”。哲学不表达“应然”(私见、想象)法哲学以国家为内容的

17、,就是把国家理解为一种理性的东西。“作为哲学著作,它必须绝对避免把国家依其以应然来构成它,本书所能传授的,不可能把国家从其应该怎样的角度来教,而是在于说明对国家这一伦理世界应该怎样来认识。”黑格尔法哲学中的国家观与王权观:1,“国家是伦理理念的现实”2,“国家是绝对自在自为的理性的东西”3,“由于国家是客观精神,所以个人本身只有成为国家成员才具有客观性、真理性和伦理性。”王权:“意志是最后决断的主观性的权力”。链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反宗教的批判的根据就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就是说,宗教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或是再度丧失了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但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

18、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国家,社会产生了宗教即颠倒了的世界观,因为他们本身就是颠倒了的世界。 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的理论,是它的包罗万象的纲领,它的通俗逻辑,它的唯灵论的荣誉问题,它的热情,它的道德上的核准,它的庄严补充,它借以安慰和辩护的普遍根据。宗教把人的本质变成了幻想的现实性,因为人的本质没有真实的现实性。因此,反宗教的斗争间接地也就是反对以宗教为精神慰藉的那个世界的斗争。 分析:1,马克思不再为“作为哲学的哲学”即传统形而上学申论其实践功能,黑格尔法哲学已经暴露了这种哲学只是教人“认识”、“理解”既有的现实世界。2,马克思不把现代世界的问题归结为“理性”问题、哲学问题

19、。而是资本主义世俗生活世界本身的问题,在世俗生活世界寻求“理性”的基础:是实践的二重化,生活世界的“阶级意志”问题。这超越了黑格尔及现代西方的解释学路线。3,黑格尔的辩证法所理解的运动只是在绝对精神范围内的运动、概念的运动、到现在已经停止了的运动;黑格尔哲学是一种国家形式主义的目的论,而这个目的早已经先验地以绝对精神存在。黑格尔哲学是国家主义的抽象反映。黑格尔掩盖了自己哲学的阶级根源,掩盖了一个矛盾、分裂的二重化的现实世界,无视了“人民”在这个世界里的“自我丧失”。 4,马克思要打开未来的指向,要改变这个苦难世界一是要颠倒黑格尔。二是要在颠倒中消灭作为哲学的哲学,要创立“另一种哲学。三是要致力

20、于人的解放。四是改变世界的哲学,而不只是理论批判。五是改变世界的哲学要转化为物质力量,就是抓住事物根本,事物的根本就是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六是改变世界的哲学需要“无产阶级”这一在这个世界一无所有具有彻底革命愿望的阶层,新哲学就是这个阶级的头脑,这个阶级就是新哲学的意志。说明:与西方现代哲学对形而上学的克服的方法论上的根本差异。不再在传统哲学的内部范围内提出哲学问题和解决问题。五,马克思实证主义与传统形而上学的科学方法论的人学、历史观批判:“将来只有一门科学”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方法论;批判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科学方法论。马克思:共产主义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矛盾的真正解决

21、”。马克思:“将来只有一门科学,人的科学与自然科学合一的科学”。马克思:“亚当斯密及其古典经济学不把人当作人来考察,而是当作动物来考察”。1,马克思的“哲学人类学”劳动人学:自由自觉的活动异化劳动批判:人的异化劳动概念: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凝聚于对象而使对象发生“为我”的存在形式的转变的过程。 人的本质概念:“自由自觉的活动”。一个种的类特征在于其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征在于自由的活动,并把自己当作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黑格尔的“对象化”、“外化”或“异化”概念:精神现象学的主要思想。马克思:作为黑格尔的辩证法(精神现象学)的最后伟大成果在于作为“推动原则”

22、,把世界理解为一个过程,一个由外化、对象化到回复的过程,因此,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劳动是人的自为的生成。(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劳动的含义:内涵含义:何谓“对象化活动”A实践活动是人把自己的本质力量(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凝聚到对象上(人的尺度作用于物的尺度),形成客观实在的“创造物”(人化物)。B劳动是对象化的活动:即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对象复现了人的自我。其次外延的含义:有双重。“劳动”的意义:A劳动是历史动力或推动原则,世界历史的进步过程,由劳动推动。B历史: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基础是实践,创造源泉是实践,动力是实践。尤其人的主体性能力增长,人的自我实现与肯定(意义与价值)

23、等历史是在实践中实现的。C世界事物作为产生、变化的过程之物,是通过劳动这个环节去实现的。D人的主体性意义:人自为地(自主性和创造性)在劳动中生成、体现、实现和发展的。E审美学意义:劳动是人在对象上的自我复现,人在对象上“直观自身”。异化劳动概念:经济学背景亚当。斯密“经济人”:(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理性的计算地对待一切活动与事物的人,劳动就是谋利、是生活手段):异化劳动的四个 “规定”:人同劳动产品的异化:是考察“工人对劳动产品这个异己的、统治着他的对象的关系”。人不能占有自己创造的对象,并且还受自己创造的产品的统治。“人与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的异化:是考察“在劳动过程中劳动对生产行为的关系。

24、这种关系是工人对他自己的活动一种异己的、不属于他的活动的关系。”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类本质、类、类生活是费尔巴哈的用的术语,它们表示的是人的概念真正人的生活概念。人同人相异化:“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2,“历史之谜”:异化之扬弃的共产主义手稿中对共产主义的多角度描述A异化之扬弃: “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全部发展的财富的。”B诸多矛盾的解决作为现实的经验的活动的结果:“这种

25、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C: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思想:“因此,历史的全部运动,既是这种共产主义的现实的产生活动即它的经验存在的诞生活动,同时,对它的能思维的意识来说,又是它的被理解到和被认识到的生成运动。”D共产主义作为一个运动过程:“共产主义作为否定的否定的肯定,因此它是人的解放和复原的一个现实的、对下一段历史发展来说是必然的环节。共产主义是最近将来的必然的形式和有效的

26、原则。但是,这样的共产主义并不是人类发展的目标,并不是人类社会的形式。”E共产主义作为“改变世界”的实践的终极价值追求:“实际上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德意志意识形态全集3,46)这里不应当把共产主义理解目标,“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选集1,87)共产主义是历史运动本身的批判性,对于意识到历史之谜的“共产主义者”,就是“使现存世界革命化”。3,古典经济学方法论批判:“实证主义”的非历史、认同异化劳动与人的异化,并且将

27、异化的人、异化劳动创造财富作为经济学理论的基础。国民经济学从私有财产的现实出发,但是,它没有给我们说明这个事实。它把私有财产在现实中所经历的物质过程,放进一般的,抽象的公式,然后又把这些公式当作规律。它不理解这些规律,也就是说,它没有指明这些规律是怎样从私有财产的本质中产生出来的。国民经济学没有给我们提供一把理解劳动和资本分离的钥匙。例如,当它确定工资和资本利润之间的关系时,它把资本家的利益当作最后的根据:也就是说,它把应当加以论证的东西当作前提。同样,竞争到处出现,却用外部情况来说明。国民经济学也根本没有告诉我们,这种似乎偶然的外部情况在多大程度上仅仅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过程的表现。我们已经看到

28、,交换本身在它看来是偶然的事实。贪欲以及贪欲者之间的战争即竞争,是国民经济学家所推动的唯一的车轮。 我们不象国民经济学家那样,当他想说明什么的时候,总是让自己处于虚构的原始状态。这样的原始状态什么问题也说明不了。国民经济学家只是使问题堕入五里雾中。他把应当加以推论的东西即两个事物例如分工和交换之间的必然的关系,假定为事实,事件。神学家也是这样用原罪来说明罪恶的起源,也就是说,他把他应当加以说明的东西假定为一种历史事实。 在科学方法论问题上的意义的几点分析:1,国民经济学的抽象性方法自然主义的(实证主义的)观察、实证、数量化、表面化。2,国民经济学的非历史的考察方法自然主义的“只是从客体出发来看

29、事物”,无法看到“客体”的历史性。3,国民经济学的自然科学方法类似于实验室的虚拟的、假设的、理想的状态。4,国民经济学把人抽象为“商品”、“物”、“动物”、“异化劳动者”自然主义地割断了和终极价值的关联。5,国民经济学的“实在”割断了和历史、社会、人的生命本质(人道主义)的关联。6,马克思的“历史之谜”:历史是在劳动基础上诞生、产生的自然的历史和人的生成的历史的统一,这个历史之谜的性质就是共产主义。7,马克思的“历史科学”:共产主义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冲突的最终解决。所以将来只有一门科学,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合一的科学。8,马克思的经济科学方法:就是历史科学。马克思主张一种关联历史、人的本质的“

30、实在论”一种作为历史之谜的共产主义的“激进的建构实在论”。9,马克思的资本论因此是历史科学、经济学、哲学的统一。历史科学、哲学采取了政治经济学的形态,或政治经济学采取了历史科学和哲学的形态。4,黑格尔哲学批判:绝对精神的泛逻辑神秘主义与无视现实中劳动的异化与人的异化5,科学:共产主义运动中,将来只有一门科学,人的科学和自然科学合一的科学“历史科学”四,科学知识的标准:人的解放与改变世界文本链接: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于年春,原文是德文,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第页一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

31、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gegenstndliche活动。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链接:马克思曾经对英国唯物主义的批判马克思称之为“机械唯物主义”,也可以命之为与辩证法对立意义上的“形而上学”。把“物质”抽象化、几何学化,变成与人

32、无关的东西。脱离实践的认识论。“实践”被理解为人自我生成的改变世界的活动,改变世界的核心价值是人的自由与解放。因此,“物质”不应该是抽象的与人对立的“实在”,而是“为人”的;“科学知识”的绝对标准是改变世界和人的自我解放的知识。与实证主义对立。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在科学方法论上的意义:马克思:“从实践看事物”。哲学起点的位置移出传统哲学的范围;一种不同于“形而上学”的“实在论”。马克思:“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本体论的颠覆(社会批判解释学、解释学、改变世界原初意向)马克思:“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科学知识标准(“改变世界”的能力)马克思:“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整体主义的方法(从社会结构考虑人的解放)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人类社会”。价值的确立(人的自由、解放的社会;未来社会)关于科学知识的两点特别说明:1,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或同一是“具体的同一”而不是“抽象的同一”(黑格尔在辩证逻辑的同一和形式逻辑的同一间的区分),具体的同一是辩证的同一,同一是包含了差异的,同一是以差异为前提的,因此,这种同一是历史性的(有限的和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