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线索_第1页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线索_第2页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线索_第3页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线索_第4页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线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部分民俗与民俗学概况一、民俗与民俗学民俗 (Folklore), 即民间风俗, 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 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 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它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的现象, 主要以口耳相传, 行为示范和心理影响的方式扩布和传承。历史上人们对“民俗”概念的狭义理解 TOC o 1-5 h z 文化遗留物说。 (英国文化进化学派)精神文化说。( 英国民俗学会)民间文学说。 ( 美国学者厄特利和苏联学者 )传统文化说。( 西方普遍流行)民俗的分类物质民俗: 是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

2、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 , 带有模式性的活动 , 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社会民俗: 也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 是指人民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 , 它所涉及的是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精神民俗: 是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它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经验, 这种经验一旦成为集体的心理习惯, 并表现位特定的行为方式并世代传承, 就成为精神民俗。语言民俗: 是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它包括两大 部分 : 民俗语言与民间文学。社

3、会生活是一个整体 , 为社会生活服务的民俗文化也有其整体性与系统性。在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社会民俗、语言民俗四大部类民俗之间 , 存在着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与促进的有机联系 , 它们相互影响, 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民俗学的性质与任务民俗学 (Folkloristics), 是一门研究民间风俗习惯及其它生活文化传承的社会科学。它的主要任务, 是以科学的态度, 对历史与当代的民俗事象, 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论证, 探求它的本质结构、特点与社会功能, 揭示其发生、发展、传承、演变、消亡的规律, 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民俗学是一门帮助人们认识历史与文化、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文科

4、学。民俗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民俗学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民间文艺学与民俗学 : 民间文艺学是民俗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历史学与民俗学 : 民俗是历史的一部分。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 研究历史 的人必须了解民俗, 研究民俗的人, 也需要参考历史文献。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 : 民俗是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之一。但文化人类学关注人类一切文化现象, 侧重于从整体上对人类文化的起源、成长、变迁以及文化的类型、结构、机能进行研究, 而民俗学只注重研究民间文化传承。社会学与民俗学 : 社会学以社会生活为对象, 民俗只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学的视角侧重于对现实社会的诸多问题进行解剖, 民俗学的视角则是着重对传承性

5、的社会现象进行研究和阐释。民族学与民俗学 : 二者都以民族文化为研究主体, 民俗学研究离不开各民族的民俗现象, 民俗学研究也需要民族学理论和方法的辅助。但民族学家比较重视整个民族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民族的迁徙、融合、分化等问题 , 民俗学家所关注的则是各种社会群体中民俗事象的本质、功能、结构特点以及历史发展规律等。民俗学与考古学、语言学、宗教学、哲学及其其他学科有一定的关系民俗学的内容 :民俗学原理民俗史民俗志民俗学史民俗学方法论资料学民俗学的任务和价值:民俗学的分支学科和边缘学科 : 经济民俗学、社会民俗学、语言民俗学、宗教民俗学。民俗学的任务: 是帮助我们认识民族历史与文化传统, 解释和改

6、造现实社会 生活。民俗学的实用价值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识 , 提高国民文化素质,激励广大人民热爱本土的情感。可以指导和辅助我们改造现实社会生活, 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民俗传统。开发民俗旅游活动等实用价值。二、民俗的基本特征集体性 : 是指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所体现的基本特性, 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集体性体现了民俗文化的整体意识 , 也决定了民俗的价值取向 , 这是民俗文化的生命力所在。传承性: 是指民俗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 即民俗的纵向延续性。扩布性: 是指民俗文化在空间伸展上的蔓延性, 即民俗的横向传播过程。民俗的传承性和扩布性使民俗文化的传承成为一种时空文化的连续体。民俗文化的扩布过

7、程:采借者对被采借者民俗做出价值判断 , 然后与本民族本地区的民俗文化比较、选择 ;在比较基础上, 决定对新民俗做出取舍选择 ;如决定采用 , 对采纳的文化根据需要进行改造, 将其置入原有传统, 进行有效扩布民俗的稳定性与变异性 : 是指民俗一旦产生, 就会伴随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方式长期相对的固定下来, 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然而民俗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其稳定中包含着可变因素 , 就是变异性, 变异性是指民俗传承和扩布过程中引起的自发和渐进的变化。变异实际上是民俗文化机能的自身调适, 也是民俗文化生命力的所在。民俗的类型性 : 是指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民众共同遵守的标准。所谓民俗类型 , 是

8、指某些民俗在内容或形式上的大同小异。民俗的规范性和服务性 :(1. 民俗文化的创造是服务于社会的。 2. 民俗文化服务于生产和生活实践。 3. 民俗文化协调民众心理, 满足民众的审美需要。 )三、民俗的社会功能教化功能:是指民俗在人类个体的社会化文化过程中所起的教育和模塑作用。规范功能:是指民俗对社会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约束作用。维系功能:是指民俗统一群体的行为与思想, 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 ,使群体内所有成员保持向心力与凝聚力。调节功能: 是指通过民俗活动中的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 使人类社会生活和心理本能得到调剂的功能。第二部分民俗各类物质生产民俗定义 : 物质生产民俗是一个国

9、家、民族的特定地区、社会群体中的大众 , 在 一定生态环境中所创造、和传承的物质文化事象。特征 : 地域性、季节性、功能性、科学性农业民俗是伴随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生活而产生的文化现象。它具有农业生 产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它是农民在长期的观察和生产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文化产物。它既是生产经验的总结, 又是指导生产的手段, 具有明显的传承性。农业耕作的时序、节令习俗占天象、测农事的习俗卜农事丰歉,祈福、禳灾的习俗农业禁忌、祭祀习俗祭田神、先农和社神的习俗农业生产过程习俗农业娱乐风习俗狩 猎、游牧和渔业民俗狩猎、游牧业生产的时序、节令条件,是产生同类民俗的自然因素。狩猎、游牧的禁忌、祭祀习俗。狩猎、

10、畜牧生产过程的民俗。渔业生产的生态环境特征。渔业海上占验习俗。渔业生产操作习俗。渔业禁忌及祭祀习俗。工匠民俗工匠的技艺传承、工匠的行业习俗工匠民俗的三个重要特点 :师承关系的系谱性、技术传授的封锁性、生产活动的神秘性商业与交通民俗各类商业 ( 集市、行商、坐商) 及其民俗特点交通运输及其民俗特点 : 传统的交通设施、运输工具与传统交通运输业的民俗特点物质生活民俗包括饮食、服饰、居住、建筑及器用等方面的民俗。饮食民俗日常食俗:主食、副食、菜系、食物制作、特色、食制节日食俗:不同节日、不同民族祭祀食俗:民族差异待客食俗特殊食俗服饰民俗服饰的产生和发展 TOC o 1-5 h z 民间服饰的种类:1

11、、衣着 ( 衣、裙 )2、附加的装饰物( 项圈、钗、梳)3、对人体自身的装饰( 发式、画眉、文身 )4、具有装饰作用的生产工具、护身武器和日常用品( 腰刀、挎包、香囊 )服饰变化的阶段:1、最初阶段, 以蔽体 , 防寒御暑为目的 , 性别差异、年龄差异还未形成, 地区差异小 ;2、第二阶段, 还以适应生产需要为主要目的并因生产条件的不同而产生明显差异 ;3、第三阶段, 服饰成为社会角色和等级身分的标志。4、第四阶段: 还能反映出某些社会观念、政治观念方面的变化。服饰构成要素的变化与服饰承载观念变化的关系 TOC o 1-5 h z 服饰的构成要素:1、质 : 是指服装原料的性质;2、形: 是指

12、服装的样式;3、色: 是指服装的色彩;4、饰: 是指佩带的饰物;5、画: 花纹图案。服饰变化的特殊轨迹居住建筑民俗原始初民的居住方式第一阶段是利用天然空间第二阶段是人造居住空间我国人文精神与居住建筑的关系1,四合院2.干栏式建筑3.风水4,中国的民居建筑具有一些共同的民俗特点:a. 聚族而局b. 房屋式样大体相同c. 城镇附近有长亭而无旅社、民房低于官府d. 中国哲学思想和神秘文化在居住建筑民俗中随处可见社会组织民俗社会组织民俗的分类描述从组织行为来看:1. 组织的角色民俗2. 组织观念民俗3. 组织活动民俗( 民俗事件 ) 。从组织程序来看:1. 确定组织的民俗2. 接纳组织成员的民俗关于组

13、织的活动程序的民俗辞别组织成员的民俗和改变组织的民俗。从组织的功能要素看:1. 关于组织目标的民俗2. 关于组织成员的民俗关于组织整合的民俗关于组织活动条件的民俗。宗族组织民俗宗族组织的要素 : 有血缘关系的丁口、显示这种血缘关系的族谱、祠堂、祖坟 , 资助之一组织及其活动的族产 , 以及协调这种关系的族规和族房长。有关宗族组织结构的民俗1、分家 ,2 、立族 ,3 、入族 ,4 、合谱 ,社团和社区组织民俗行会民间秘密宗教组织民间秘密结社社区组织岁时节日民俗岁时节日 , 主要是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 , 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节日。岁时节日的由来节

14、期的选择节俗活动产生的内动力 : 自然崇拜 , 灵魂崇拜 , 古人的迷信、禁忌、巫术观念岁时节日的发展的作用因素节日风俗的产生1、神话传说的嵌入, 如七夕 , 中秋 ;2、上层统治者的参与和提倡, 如元宵 ( 汉武帝 );3、民众历史情感在节日风俗中的积淀, 如端午节 ;4、宗教节日( 或其因素 ) 的渗透 , 如佛诞日 , 中元节 ( 七月半 )传统节日的民俗特点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浓厚的伦理观念与人情味。节俗的内容与功能由单一性向复合性发展。人生仪礼人生仪礼的性质人生仪礼是指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环节上所经过的具有一定仪式的行为过程,主要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葬礼。此外, 标明进入重要年龄

15、阶段的祝寿仪式和一年一次的生日庆贺举动 , 亦可视为人生仪礼的内容。人生仪礼是将个体生命加以社会化的程序规范和阶段性标志。人生仪礼与社会组织、信仰、生产与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民俗文化交织, 集中体现了在不同社会和民俗文化类型中的生命周期观和生命价值观。通过仪礼(范热纳【法】人生仪礼具有共同的意义,即可以使人实现从一种社会状况向另一种社会状况的转变。向人们展示“脱离仪式”“转变仪式”“合入仪式”三个阶段。 )“阈限”理论(维克多特纳【英】身分转换的第二阶段是尤为重要的 ,因为受礼者进入了一种神圣的仪式时空, 它处于中间状态。在这个阈限期孕含着创新的象征意义。 )诞生仪礼求子仪式:a. 向神灵祈子;

16、 b. 由旁人送子; c. 性器官崇拜与性行为模仿巫术孕期习俗:a. 孕妇禁忌 b. 孕期馈送 c. 接生方式庆贺生子:a. 洗三 b. 满月 c. 周岁成年仪礼为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仪礼 ( 冠礼、笄礼 )成年仪礼的习俗表现与婚礼相结合的成年礼( 相对而言, 在婚礼过程中的女子成年礼更为普遍地存在。 )与幼子养育习俗相结合的成年礼( 广东“出花园”、过“大生日”和“开 TOC o 1-5 h z 锁”。)相对独立的成年礼( 上海松江县“庆号”仪式, 即为拥有成人资格的名字而庆贺。)成年仪礼的规范与特征行成年礼的年龄规定;成年仪礼的性别区分;成年仪礼中的考验;成熟标志成年

17、仪礼发生变化的原因 : 农业社会组织形式的制约; 对教养过程的日渐重视婚姻仪礼婚姻形态: 一般形态 ( 一夫一妻 );特殊形态 ( 抢婚、童养媳、指腹婚、冥婚、入赘婚、转房婚、典妻、表亲婚)结婚仪礼程式:1. 相亲、定婚阶段:媒、帖、聘的含义迎娶阶段 : 祈求吉祥、多生贵子的祝愿婚礼后 , 姻亲关系的认可丧葬仪礼死人生旅途的转换初终设床沐浴、更衣报丧大殓选择墓地及落葬日葬灵魂不灭的幻想让死者回归大自然(土葬水葬天葬树葬)保存尸体 , 以求灵魂不死( 墓葬塔葬悬棺葬)弃其朽肉 , 让灵魂脱离尸体而再生( 火葬瓮葬 )俗信仰 , 又称民间信仰 , 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 在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

18、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民俗信仰的对象灵魂 ( 灵魂信仰不限于人, 也涉及自然神 , 图腾等。 )自然神 ( 把自然现象视为神灵并加以崇拜。一般崇拜与人类有密切关系的自然现象。 ) TOC o 1-5 h z 天体 , 包括天神、日神、月神、星神;自然现象 , 包括风神、雨神、雷神、电神、火神等;无生物 , 包括山神、土地神 ( 社神 ) 、水神、石神、海神、潮神;生物 , 动物和植物神。包括蛇神、熊神、鸟神、虎神, 树神、草神、谷神、花神。图腾祖先神 ( 有远古祖先或始祖、氏族祖先、部落祖先、民族祖先、家族祖先。 )生育神行业神 ( 各行各业信奉的行业祖神和保护神 , 起源

19、于生产的发展。 )信仰媒介灵媒巫的种类巫觋 ( 能通鬼神 , 方式 : 请神附体 , “灵魂出走” , 到鬼神在的地方 )祭司 ( 高级的巫 , 都由男人担任 , 掌握较多的文化科学知识 )术士 ( 专门巫师 , 山【风水先生】医【巫医】命【算命先生】卜【占卜师】 )巫的职能:1. 预测人的命运好坏; 2. 主持祭祀活动驱疫求吉巫术, 祭祀善神 , 对凶神用巫术;主持人生礼仪( 成年礼、婚礼、葬礼)主持神判 , 处理纠纷。此外巫在天文历法, 医疗 , 歌舞等活动中也举足轻重。民间信仰表现方式预知 : 根据自然现象或人的行为表现, 推测人物或事物将要发生的变化 , 以便探知神的态度, 预卜吉凶、

20、命运好坏。它分为 :预兆的信仰 , 预兆是根据自然出现的异常现象, 从中预知食物所要发生的结果预言 , 根据当事人的体态特征, 预知其人或其事的发展趋势或成败。占卜 , 是人们借助某种手段, 对未知事物进行预测的一种活动。 TOC o 1-5 h z 祭祀 : 民众向民间神祗祈求福佑或驱避灾祸的一种行为惯制 , 它世代传承, 具有相应的仪式制度。祭祀包括:明确的祭祀对象;有主祭人和参加祭祀的人群;有一系列祭祀程序;进行奉献。巫术 : 企图借助超自然的神秘力量, 对人或食物施加影响以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它是最古老, 最普遍的信仰。类型 :1. 招魂 2. 驱疫 3. 放盅 4. 神判 5. 想药

21、 6. 辟邪民俗信仰的基本特征突出的功利性。所有活动,都从民众的现实生活需要出发,有相应功利目的。强烈的神秘性、保守性、封闭性。特别由活动直接承担者和他们的传承活 动体现出来。有较强的包容性。为我所用者,都被加以供奉,形成巫、道、佛互相包容的 宗教信仰。有较大的渗透性。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这是其他任何宗教所不能比 拟的。俗信化趋势。迷信成分减少,神秘色彩淡化,健康成分渗入,且经常增加新的 内容。第三部分民俗学主要流派和中国民俗史一、神话学派欧洲民俗学第一个影响巨大的学派 , 是在 19 世纪初德国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产生的。代表人物为格林兄弟。神话学派的基本观点是: 一切民间文化源出于神话

22、, 由于神话的演变, 民间故事 , 叙事诗 , 传说等才相继产生。神话是每个民族的文化源头 , 具有无所不包的性质。以神话为主体的民间文化 , 是一个民族的集体创造, 反映了他们的集体心理, 因此要对某个民族进行研究和阐述, 就非得从神话入手。神话学派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语言学的历史比较研究法等。二、语言学派以英国语言学家麦克斯 . 缪勒为代表的 , 其与神话学派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缪勒集中研究反映天体变化的自然神话, 对神话中的神名进行语言学的比较研究, 并据此推断神话的意义。他主张民俗研究必须追溯原始神话这个源头。三、人类学派产生于 19 世纪 6、 70年代 , 其哲学和方法论基础是达尔文

23、进化论和当时正兴起的社会人类学。其代表人物包括 E.泰勒和安德鲁.朗。人类学派的基本观点是: 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不管如何原始和独特, 都是可以理解的 , 其中包含着先民们的健康理智以及征服自然的心愿。人类各民族从生物性和心理学规律看有着一致性, 因此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 神话、传说) 也就有着某种共同性。这是造成民族民俗文化有所雷同的根本原因。同样的 , 他们认为 , 未开化民族的神话与文明人祖先的神话, 也存在深刻的同一性。所以通过研究未开化民族的神话, 并以文明人祖先的神话相比较, 便可能追寻人类文化和思维方式的进化轨迹。人类学派对世界和中国的民俗学研究影响都十分巨大。四、心理学派

24、 19 世纪末、 20世纪初弗洛伊德创立勒心理学中的精神分析学派 , 以他的理论为基本指导思想来论析民俗文化的实质, 形成了民俗学中的心理学派或称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揭示了人类心理活动的潜意识层次, 认为出自本能的性欲冲动是人民精神和实践活动的真正原因 , 这种本能常被迫隐匿于潜意识 , 就形成了“情结” , 他认为“情结”普遍存在于人们心中 , 是一切文艺和精神创造的内在 动力。五、社会学派运用社会学讲求实证的方法 , 来研究民族生活的历史发展过程。其代表人物包括迪尔凯姆、马林诺夫斯基等。社会学派认为任何宗教的崇拜对象都是统治人类的社会力量的化身 , 社会和社会环境才是产生宗教的真正原因。

25、六、历史地理学派产生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 创立者是科隆父子。其代表人物包括阿尔奈, 安德松等。这一学派的理论基础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和斯宾塞的实证论。他们认为: 民间文化有一个从朴素到繁复的演变过程, 每个重要题材, 都有它的原始形态, 也有一个发生的时间和发源地。他们的研究就是尽可能追寻某种题材模式的最初形态和发源地。这一学派治学态度严谨, 重视材料的搜集, 以眼光开阔和论证翔实闻名。七、结构学派 20 世纪 50 年代 , 结构主义思潮兴起, 其影响及于民俗学 , 就 形成了结构主义学派。他们认为 : 任何事物内部均存在着由各种要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结构体系。像要认识和把握某

26、种事物 , 需对其构成要素的诸多联系进行剖析 , 便可以构拟出该事物的总体结构 , 找出贯穿其中的总法则。结构主义研究方法的特点 , 一是强调研究对象的内在性, 基本排除对象与外部因素的联系 , 二是强调对研究对象的共时性分析, 而置历时性分析不顾, 因此 , 结构主要研究可以达到深入细致的地步 , 却难免片面和割断历史之嫌。中国民俗学史略一、先秦文献中的民俗记录与见解尚书山海经庄子韩非子左传吕氏春秋列子易经诗经楚辞 ( 一 ) 孔子的民俗观从人学的角度来使用民俗资料 ,让历史介入民俗, 用人文历史的观点解释神话; 以“民教俗朴”说为前提, 致力于贯彻纲常模式。孔子民俗观的历史方法和人文原则

27、, 对于我国封建时代的民俗观系统的形成, 具有奠基意义, 它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想方式与信仰方式,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 ) 荀子的民俗观强调人为的力量, 对夸大杰出人物的历史决定作用的说法持否定态度。他的新命题是民俗的道德标准, 按照美、丑、善、恶的道德概念, 去确立民俗知识, 去为民俗事象分类,去选择美俗善政的民俗应用方式。作为上层统治者 ,学习和运用这种伦理民俗, 善于从俗为事, 就可以赢得良好的政治效果, 并树立他们的“民德”形象。导入对于民俗的社会标记和一般性质的推理判断;民俗的自然属性赞成孔子的诗乐教化思想; 关注民间文学 , 蚕赋中国第一篇仿制民间谜语的重要作品;一切民俗价值都隶属于政治价值的。(三)庄子的民俗观老庄民俗观的核心是反智主义, 主张“无知无欲”。他们认为民俗的实质在于保存自然的人性。庄子不追求民俗知识的历史确定性, 将民俗的知识与自然人的知识作为同一类型的知识进行处理。这种自然民俗观逐渐演变成了我国古代民俗观理论中的“天籁说”的源头。二、汉魏民俗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