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际工业分工合作及其空间联系效应的探讨_第1页
区际工业分工合作及其空间联系效应的探讨_第2页
区际工业分工合作及其空间联系效应的探讨_第3页
区际工业分工合作及其空间联系效应的探讨_第4页
区际工业分工合作及其空间联系效应的探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区际工业分工合作及其空间联系效应的探讨从长三角分工合作的角度浅析摘要:随着当今全球一体化的加快和产业分工的深入,区际之间的分工合作越来越成为一种提 升区域竞争力的一种重要途径,达到国家与国家与国家之间,小到城市群内部的产业分工合 作,无不体现着分工合作的重要性。文章在回顾了国内学者对长三角产业分工合作及集群发展 的相关研究,分析了长三角产业同构的问题,探讨长三角未来发展的趋势,最后对区域分工合 作的空间效应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认为长三角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产业的同构和竞争将继 续存在,上海应该提升自己产业能级和在区域中的地位,以更好地优化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关键词:区域分工与合作长三角产业集群空

2、间联系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化率的提高,区域内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区域内工业 由最初的点状分布到片状分布。在城市中各种产业集群迅速崛起,并形成各具特色的工业区, 各区域之间的工业分工与合作的局面形成。文章将以长三角为例,分析江浙沪地区产业同构的 现状,探讨区域工业合作的态势和未来分工合作的趋势,并分析区域间基于工业分工合作形成 的空间联系效应。一、文献的回顾分工与贸易是同一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区域产业分工的理论解释,伴随着国际贸易 理论的发展而日渐丰富和完善。斯密1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在十国 家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

3、的基础并不限 十国家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绝对优势理论和相对优势理论都强调不同地区劳动生产率的 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生产技术的差异造成的。国内关十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分工问题的研究文献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依据上述理 论、利用相关指标对长三角产业分土进行探,认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合作有所进展,产业分 工不断深化3-6。另一类是关于“产业同构”研究的文献,特别是,基于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研究 的文献由于可以提供“客观”的数据证据,受到学术界的偏好和推崇。概括地看,尽管学术界对 长三角“产业同构”经济现象的存在已“达成共识”,但从这一现象出发,却形成两种截然相反的 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产业同构是

4、造成长江三角洲地区恶性竟争的原因和制约长江三角洲地区 进一步协调发展的障碍。也有很多学者一持相反的观点。理由包括尽管在省级区域层面“产业 同构”现象较为严重,在地级市层乃至县级市层面这一现象将明显好转;尽管在大行业分类层面 “产业同构”现象较为严重,在细分行业层面乃至产品层这一现象将明显好转;长三角“产业同构” 现象与该区域内部各次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接近、资源禀斌相似有关7-11。李清娟(2006)引入制造业专业化系数对江苏、浙江和若干主要城市制造业与上海制造业 之间的差异性以及差异程度进行界定,认为外商投资不仅加速了长三角产业布局一体化的进 程,而目长三角交通、信息和市场的一体化促进了企业在

5、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的便利。长三角 以上海为管理控制、研究开发和市场营销中心,其他区域为发展腹地的产业分工模式正在形 成。樊福卓(2011)研究发现,与省级层面相比,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分工水平在市级层面相 对较高。结果表明,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内部次级区域划分的细化,长三角工业分工水平可能 会逐步提高。二、区际分工合作的理论区际分工,也称区域分工、地域分工、地理分工、劳动地域分工,学术界对它的理解比较 统一。总的来说,区际分工是社会分工的一种形式,它是在各区域之间展开的,区际分工的目 的是每个区域为了获得更高的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区域经济自身的经济的发展,它主要体现在 部门分工层次上,即依照发展专业

6、化部门来体现,随着产业化分工的细化,区际合作的加深, 区际分工越来越多的集中到产业价值链不同位置的分工。在区域经济发育、生长和成熟的过程中,生产要素的区内循环必然形成一种区内分工和协 作会给区域个成员带来共同的利益,他们就会联合起来,最后形成一个统一的区域经济组织, 即区域经济共同体。这种体现在区域分工协作过程中,通常地域要素的地域流动,从而推动区 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就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它是一种区域经济联合体;是一种紧密型 的、具有内在必然性的联合行为;是一种在市场规律作用下,以市场导向为主,受利益机制支 配的能给区域各成员带来超额利润的区域经济联合行为,是一种开放型的区域联合体。区际分

7、工的理论比较古老,发展到现在相关的理论也比较多。地域分工的概念首先是经济 学家托伦斯提出的。他认为地区分工是“由于与不同的生产增长相适应的不同的土地和气候所 致的”,由此导致了产品的地区专业化生产。由于产品与“不同的土地和气候”最相适应,将 地区分工的优势运用于地区之间贸易,可以扩大劳动生产力,并且增加国家的财富,这方面的 理论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另外还有赫克歇尔.俄林的 要素禀赋理论,以及区际分工的要素替代理论等等。地域分工的推动力是社会生产力,其形成发展的前提是自然、经济和社会诸因素的地域差 异。大规模的社会劳动地域分工往往导致区域专门化的发展并逐步演

8、化成区域分工、区域交换 和区域协作。也就是说,区域分工是基于区域专业化基础之上。分工与协作的依赖和并存能够 更充分发挥各专业化生产要素的独特作用,从而产生一种超越于单个专业化经济部门的强大合 力。在开放的区域经济系统中,通过要素之间的经济交换,寻求合作中最节约的交易成本,在 对方获得最大利益与好处的基础上使区域之间在资源要素流动与商品交换中建立起广泛的经济 协作关系。三、长三角区域工业的分工态势(一)长三角区域产业同构现状长三角区域优越的区位、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以及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先发优势,使 这一地区的经济增长一直保持着高速度的增长的势头。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长三角区域占 全国国土面

9、积的2.1%,占全国人口的11.34%,但是2010年创造出来的地区生产总值却占到 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1.51%,贡献了完成了全国23.54%的财政收入,完成了全国27.02%的进 出口总额。然而,长三角区域的经济总量规模大、经济发展速度快是一种数量化的概念,然而 就区域的内在经济关联性而言,“长三角还是一个主观构建的概念而已”,应该说,区 域产业同构化是“长三角”还未真正“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特征。城市之间的产业同构问题甚至更为严重,如果把范围缩小到长三角地区的15个城市,各 城市之间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就很高。苏州、无锡和常州三个城市的主导产业都是“机、 纺、化、食”,各行业的比重十分接近。

10、在长三角工业化进程中,甚至各制造业的调整线路也 高度的相似,虽然三地存在制造业集中度和分层结构和不同的内部类型,但由于制造业调整路 线的接近和长三角区域资源禀赋的相似性,是区域中的产业结构同构性问题凸现出来。从总体 上看,在长三角区域的工业化进程中,三地经济发展阶段相似,地区工业结构相似系数偏高, 产业同构性特征明显,江苏和浙江的工业结构最为相近,其次是上海和江苏,最后是上海和浙 江。尤其是三个地区中比重大、增长快的行业部门基本相同,行业结构相似系数偏高。目前长 三角三地产业同构率达到80%以上,严重的产业同构伴随着资源消耗的惯性增长、成本的刚性 上升和同质化市场竞争中的小易递减,区域产业集中

11、地优势开始转化为产能过剩的劣势。杨建华:“长三角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评估与分析”,载2005年:中国长三角区域发展报告,北京: 社会科学院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陈建军:“论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及产业定位浙江的视角”,载21世纪初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战 略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4页。(二)产业集中:走向产业集聚的条件所谓的产业集群是指包括企业、支撑机构及政府等参与者在地里上围绕某产业二集中形成 的一个网络,网络内部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和商业关系支持着各参与方的合作与交流。这是一个 生产系统,经常是以生产要素的低成本起步,逐步转变为包括良好的生产制造体系、合理的产 业组

12、织、配套的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系统、技术和人力资本积累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产业集群 发展与其自身所具备的外部规模经济、交易费用降低、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关,因而能够在全球 化的经济竞争中取得优势。目前,世界各地都以产业集群理论来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提 高区域经济竞争力。从全球范围看,某个产业的上产份额高度集中在某个区域的产业集中分布的现象已不少。 比如美国汽车产业66.3%集中在中西部地区,欧洲汽车工业69.6%集中在德国和法国。同样的 产业集中现象在长三角出现也已是事实,目前长三角产业同构比较严重的是化学纤维工业,江 浙沪三地的产值占到全国总产值的52.4%,也就是说,中国化学纤维工业的50%以

13、上集中在上 海及两翼的300公里的地方;其他诸如纺织工业、普通机械、服务工业、文化体育用品制造业 等再全国上产份额也达到40%。从行政区划的角度对产业结构进行划分会得出产业同构的结 论,但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从投资布局的规律性角度分析,也可得出产业在某一地区集中地 结论但不管哪一种结论,实际上都是同一事实,及长三角区域存在同类企业集中分布的现 象。在全球化背景下,长三角区域投资战略和产业布局不能再演戏传统的思维和理论,而应该 从广域经济地理视角去思考区域范围内产业组织形式的创新和构建。由于工业经济的迂回生产 方式决定其产业价值链以及规模经济的价值核心,所以工业化发展的工业集聚与专业化协作就 显

14、得十分重要。基于企业集群理论,要使广域空间集中走向产业集聚,长三角区域的同类产 业应该建立区际性的合作关系,形成以企业配套协作的网络状生产组织形式的大生产系统概 念,以打破行政区边界,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让生产要素和商品自由流动和交,在优胜劣汰的 市场法则下,同类产品中众多的中小企业在竞争中被淘汰和兼并,优质企业逐步扩大规模逐步 成长;在打生产系统里,区域内同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单纯的依靠产品价格的竞争,二是 围绕大企业展开以企业公共体系下的产品质量、款式、功能等以创新为主的竞争和合作。在此 基础之上,再利用股份制的控股与参与方式,是核心大企业和中小企业间通过契约形式和经济 纽带稳定的协同相互

15、关系,最终形成以大企业利用中小企业的有效竞争的产业组织形式,增强 长三角区域产业的整体生产效率,实现长三角区域产业规模经济。(三)长三角区域产业分工走势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的相似系数出现了一划的 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个地区的工业部门同构性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而不断下降,虽 然专业化程度不是很明显,但各城市之间存在着发展梯度和产业结构差异。在长三角区域工业 产业同构性趋高特征显现的同时,个城市地区工业行业的专业化程度也呈现出高的特征。目 前,长三角区域企业跨地区的兼并、收购、控股以及跨地区的经营和发展已成为区域合作的重 要方式。如上海汽车集团与江苏仪征

16、汽车有限公司实行跨省市联合重组,成立上汽集团仪征汽 车有限公司,开发适合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消费的轻型客车,等等。从重复生产走向以跨区域的兼并、收购、控股为主要方式的区域产业分工协作的新战略选 择,是地方政府对地方产业同构下的过度竞争、缺乏产业关联而丧失规模经济和专业化协作等 负面经济效应反思后的一种经济理性选择。我们可以看到,在长三角三地市场分割仍然存在的 同时,长三角各省市地区内的产业集群却日益扩张。如上海市在市场的带动下形成了四个大型 的集群性质的产业基地,在郊区县则形成了一批小型产业集群;浦东开发的模式将上海产业的陈建军:“论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及产业定位浙江的视角”,载21世纪初长江三

17、角洲区域发展战 略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4页。价值链直接延伸嫂国际;江苏由内源积累和区域为主转向外资利用和国际贸易并举;浙江一些 农村地域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非农产业都是以产业集群式的方式专业于某类产品的生产,通过 产业集群的内部高度专业化的分工协作形成强的产品竞争优势。从制度层面看,长三角各区域参与国际分工主要是各地政府为促进经济开放而制定的一系 列削减关税、开放市场的政策安排起到了开放门户的重要作用;而生产技术的发展和通信技术 的进步,尤其是长三角优良的港口交通条件,使生产阶段分为若干个独立的阶段和过程及企业 组织的扁平化成为可能。经过20多年的参与国际分工协作后

18、,长三角各地区已获得参与国际 分工的巨大利益。显然,长三角各地区参与国际分工,首先是基于市场开放前提下的经济资源 的充分流动,及在完善的市场规则基础上的经济主体的充分自由竞争。比较于国内行政辖区间 处处设置行政障碍且缺乏规范化的市场运作的区域市场来说,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阻力更小盈 利更多。四、区域分工合作的空间联系效应的浅析空间效应是跨区域合作过程的主要表现,产生进一步推动跨区域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 发展的动力。空间效应在解释经济增长中具有重要作用,一区域发生的经济变动不仅改变自己 经济运行的基木原理,也会改变相邻区域的经济运行,影响相邻区域的经济发展,最终产生经 济协同发展效应,即经济发展

19、的空间相互作用产生的空间依赖,形成推动跨区域合作的原动 力。这种跨区域合作形成的空间效应主要表现为:创新要素空间溢出、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相 互作用及地方政府行为的协调。(一)创新要素的溢出区域经济系统演化具有显著的复杂性特征,各种要素资源的非均匀分布及其空间流动,不 断在空间上出现新的聚集与组合,使经济系统不断离开原来的状态和轨道12刺激新的稳定状 态的正是由于区域经济系统是一个巨型的开放系统,系统内各要素不断处十流动状态,对系统 的组织方式不断提出新要求,产生跨区域合作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成为跨区域合作空间效应的 微观体现。随着现代化运输方式带来的运输规模经济的实现及信息搜集便捷程度的提高,传

20、统 要素运输成本大幅度下降,使得企业可以在更大的空间内进行资源的配置。创新要素的空间集聚与扩散已经逐渐成为推动区际联系及影响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决 定力量。创新要素包含技术、知识、人才、管理经验等不同方面,其“新”是相对于区际、企 业之间比较来说的。创新要素的流动不仅包括显性的流动,如人才、技术等的空间区位变化, 也包括隐性流动,主要以空间溢出的形式出现,如以企业跨区域的组织重组为载体、通过多渠 道实现。(二)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相互作用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要素在集聚力与分散力的共同作用下,不断发生着空间流 动。在此过程中,这种经济自组织机制的宏观表现就是区域与区域之间发展的空间依赖程度

21、不 断提高,也就是说,随着区际间在区域主体流动基础上的相互作用程度的加深,区域经济一体 化的范围和程度也将提升。这是跨区域合作形成的主要空间效应,也成为推动跨区域合作深入 展开的内在动力。区域经济发展在自组织机制作用下,一方面形成区内自组织发展系统,另一方面,在区际 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明显的空间依赖性。每个经济区域成为上一级大系统中的主要节点,其发 展变化也构成了对相邻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尤其是在一国内部,区 际相互作用的强度日益增强,区域间经济发展的相互依赖性特征也日益突出。区域经济发展过 程中形成的空间相互作用在空间取向、强度变化等方面都具有规律性。由于区域主体消费者

22、及 企业,其空间流动的规模往往受到一定约束条件的限制,如空间距离、转移成木、适应成木、 政策引力等等,在其空间选择的方向、转移规模上往往具有一定的空间特征,形成毗邻效应, 即空间位置靠近的区域之间更易于成为相互作用的方向,相互作用的强度往往随距离的增加而 衰减,这就是很多学者由实证研究得出的“距离衰减率”。跨区域合作中,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相互作用是通过创新扩散过程实现的。创新扩散的范 围与强度直接反映着跨区域合作的空间范围及合作成效,这对于我国广泛开展的跨区域合作具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创新合作作为跨区域合作的凝聚核,可以降低由于其他领域合作中出现 的利益“此消彼长”产生的合作难以持续的风险,

23、实现合作各方利益的共赢,也符合经济发展 的总体趋势。(三)城市群内部的空间聚集效应城市是组成城市群的基本单元,城市间的互动与关联也就构成城市群成长的内生动力。空 间经济学从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角度来解释区域经济体间的要素流动特征,并将这种机制归纳 为空间效应,这种思想同样适用于对城市的分析。从空间外部性的角度来解释城市群内部城市的空间集聚,关键是要考虑城市间要素的流动 方向。根据城市群形成与发展的特征,首先发展起来的是某些具有较强优势的核心城市,这些 城市或是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如港日城市、交通枢纽等,或是受到政策的大力扶植,如经济 特区等,或是区域内传统的政治经济中心,如省会、直辖市等。江三角

24、洲城市群中的上海、南 京、杭州、宁波,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广州深圳,京津唐城市群中的北京、天津,这些领先 型城市群的发展无一不受益于上述一线城市的经济扩张。总的来说,空间效应与城市群内部城 市的空间集聚形成循环祟积因果关系,一方面空间效应中外部性和局部地理溢出的作用强化了 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间的经济技术联系,使其交流更加密切,另一方面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强空 间集聚也促使空间效应高度显著。(四)地方政府行为的协调地方政府是我国推动跨区域合作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币要力量。区域主体在市场机制推动下 的行为及其空间选择,受到政府行为一外在因素的影响而不断调整。尤其是对于正处于市场经 济转型时一期的我国来说,改革过程中,资源配置权利的下放不是由中央政府直接下放给企 业,而是先下放给地方政府,使得地方政府具有相对独立的利益诉求和手段。地方政府间关系 错综复杂,一方面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相互竟争,另一方面又存在模仿与学习,并不断探索合作 路径,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在跨区域合作过程中,地方政府间的战略互动及其行为协调,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发展战 略的协调,重大基础设施规划的协调,共同区域污染问题的治理,推进市场一体化、减少资源 共享障碍等等,既为跨区域合作创造良好环境,加速要素在区间的流动,使得区域经济发展的 空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