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环境影响评价重点内容重点复习内容:第一章绪论1、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 放标准的概念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 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 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环境标准是为了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 群健康,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所做的规定。环境质量标准:指一定是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各种环EJ境介质(如大气、水、土壤等)中的有害物质和因素所 规定的容许容量和要求,是衡量环境是否收到污染的尺 度,以及有关部门进行环境管理,制定污染排放标准的 依据。污染物排放标准
2、:是根据环境质量要求,结合环境和社 会、经济、技术条件,对污染源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和 产生的有害因素所做的控制标准,或者说是排入环境的 污染物和产生有害因素的允许的限制或排放量(浓度)。2、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按照评价对象,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分为:规划环境影响 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按照环境要素,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分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按照时间顺序,环境影响评价可分为:环境质量现状评 价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价3、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1)建设项目的特点:包括工程性质、工程规模、能源 及原材料的用量及类型、污染物
3、排放特点(排放量、排 放方式、排放去向、主要污染物种类、性质、排放浓度) 等;(2)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特征:主要有自然环境特征、 环境敏感程度、环境质量现状和社会经济环境状况等;(3)国家和地方颁布的有关法规和标准:有关的环境标 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标准的作用(1)环境标准是国家环境保护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2) 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规划的体现环。(3)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的依据(4)环境标准是推动环境保护科技进步的一个动力(5) 环境标准是进行环境评价的准绳(6)环境标准具有投资 导向作用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国家环境标准与地方环境标准的关系:地方环境标准优先于国家环境标准执
4、行。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之间的关系:综合性排放标准 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即有行业性排放标准的 执行行业排放标准,没有行业排放标准的执行综合排放 标准。环境质量标准与环境功能区之间的关系环境质量一般分等级,与环境功能区类别相对应, 即高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严格,低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 宽松,4、环评法律法规中关于建设项目环评分类管理的规定(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管理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按照下列规定 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实行分类管理:a、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编制 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 响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价;b、建设项目对环境可
5、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 环境影响报告表,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 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c、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 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2)有关分类管理的具体规定环境影响报告书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全面、详细评价的建设项目主要包括:a、原料、产品或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污染物种类多、 数量大或毒性大、难以在环境中降解的建设项目;b、可能造成生态系统结构重大变化、重要生态功能 改变,或生物多样性明显减少的建设项目;c、可能对脆弱生态系统产生较大影响或可能引发 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建设项目;d、容易引起跨行政区环境影响纠纷的建设项目
6、;e、所有流域开发、开发区建设、城市新区建设和旧 区改建等区域性开发活动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 表,对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的建设项目主要包括: 毒性较低的建设项目;a、污染因素单一,而且污染物种类少、产生量小或l=Jb、对地形、地貌、水文、土壤、生物多样性等有一 定影响,但不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建设项目;c、基本不对环境敏感区造成影响的小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属于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主要包括:a、基本不产生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恶臭、噪 声、振动、热污染、放射性
7、、电磁波等不利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b、基本不改变地形、地貌、水文、土壤、生物多样 性等,不改变生态孬统结构和功能的建设项目;c、不对环境敏感区造成影响的小型建设项目。环评法规中的环境敏感区需特殊保护地区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规划确定或经县级以上 人民政府批准的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如饮用水水源保 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基 本农田保护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森林公园、地质 公园、世界遗产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 保护地等。生态敏感与脆弱区沙尘暴源区、荒漠中的绿洲、严重缺水地区、珍稀动 植物栖息地或特殊生态系统、天然林、热带雨林、红树 林、珊瑚礁、鱼虾产卵场、重
8、要湿地和天然渔场等。社会关注区人口密集区、文教区、党政机关集中的办公地点、 疗养地、医院等,以及具有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 义的保护地等。环评资质管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证书管理办法规定对从事环 境影响评价的单位实行资格审查制度,要求承担环境影 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必须持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证书,并按照证书规定的范围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环境影响评价证书分为甲级证书和乙级证书两种。持甲级证书的单位可承接全国范围内各种规模的基 本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区域开发建设项目的环 境影响评价工作。持乙级证书的单位可承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各 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审批的基本建设项目、技 术改造
9、项目和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区域开发建设项目环 境影响评价工作。第二章工程分析的作用1、工程分析可以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决策提供依据2、 工程分析可以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基础数据3、工程分析可以为生产工艺和环保治理工程提供优化设计 建议4、工程分析为建设项目建成后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工程分析内容中关于污染影响因素分析1、污染源分布的调查分析污染源按时间分布分为新污染源和老污染源,按其 服务期又可分为施工期、服务期和服务后期。对大气污染源按点源、面源、线源列出其所在位置,并说明排放方式、高度、强度、数量。对污水说明污染 物的种类、成分、浓度、排放方式、去向等。对废渣说明其害成分、溶出物的浓度及数量、转
10、运和贮存方式,l=J田井且需指明噪声、放射性、辐射等的位置、源强、剂量 等。污染源分布和排放量分析主要包括与产生污染物有 关的生产工艺过程、资源和能源的储运、交通运输、土 地开发利用、事故和废物处置及控制等生产环节。(l)工艺过程分析l=J这是工程分析最重要的部分,主要工作是利用工艺 流程图分析生产操作,原料、成品和废物的近似物料平 衡估算。标明正常(连续、间歇)单次生产或发生事故 时的操作条件,说明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和噪声的来 源,并在工艺流程图的有关部分注明这些污染物的排放 量。例如在开车、停车、事故、取样、出料以及生产装 置的清洗等间歇操作时产生的废物量。一般来说,几乎每一种生产方式都
11、会产生一定的气 体,液体或固体废物,所以应对原料、产品和废物作详 细的物料平衡分析,包括分析所有的原料、辅料、最终 产品、副产品以及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组成及投入和 产出。在工艺流程图上说明每一种生产方法中排出的各种 废物及其形式、发生次数(正常、一次性、间歇还是事 故)、每次生产持续时间:说明不同季节和物料变更时, 出现最高污染负荷的周期。(2)原材料和能源的储运在燃煤电厂、矿石选冶等工业建设项目中,其资源、 能源、废物的装卸、搬运、储存、预处理等环节都会产 生各种环境影响,应进行分析、识别。liiJ(3)交通运输liiJ一些建设项目如果会使当地或附近地区的交通运输 有明显的增量并且给环境带
12、来不可忽视的影响,应予以 分析。(4)场地的开发利用一些拟建项目可能涉及到大片土地的开发,改变原来 的土地利用方式,会影晌到原有的生态平衡和附近的环 境及居民生活,对之不可忽视。2、污染因子的筛选随“三废”排放的污染因子非常多,而评价时应选 其中主要的污染因子进行评价,因此需要对污染因子进 行筛选选其主要的进行影响评价。筛选的方法采用等标污染指数法和等标污染负荷比 来确定。一般筛选污染因子最多的不超过5个,钢铁工 业可以多选。在筛选时应以等标污染指数的大小依次列 出,而后取其前者作为下一步环评的重点。等标污染指数依下式进行计算:式中,P污染因子i的等标污染指数;C:某污染因子的浓度;iC :某
13、污染因子的排放标准或环境标准; i0Q:污染物的排放总量;M:某污染因子的排放总量。也结合环境容量进行计算,如河水:P =q -c/-2k公式中的分母为河流中某污染因子的环境容量。式中,C:河水中污染因子的现状量;iQ:河水的径流量,亿Wa;K:给某厂的污染因子的分担率。3、风险排污的源强统计事故和异常排污为非正常排污,它们的发生是不确定i=j的。在源强分析中,不但要确定污染物排放量,还要确 定与其对应的发生概率,属于风险评价的范畴。风险排污包括事故排污、异常排污。事故排污是指生产中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而发生的事故,它的发生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物排放。把发 源强,同时应调查可能发生的事故的种类
14、、频率和对人 群的危害,并提出应有的防范措施。生事故时污染物的最大排放量作为下步风险预测评价的|三异常排污是指在正常运行时,工艺装备和环保措施 达不到设计要求时的一种长期排放水平。如收尘器堵截而不得不短路运行,污水处理场受到雨水冲击而发生未 及处理等。异常排污分析应重点说明异常情况的原因和 处置方法。环保措施方案的分析对拟建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环境保护措施方案进行 分析,目的是确定该项目既定环保措施方案所选工艺及 设备的先进水平和可靠程度、确认处理工艺有关技术经 济参数的合理性,确定环保设施投资构成及其在总投资 中占有的比例。总图布置的合理性分析对拟建项目上工程总图方案分析的目的是确定厂区 与周
15、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防护距离的安全性;根据气 象、水文等自然条件确定工厂和车间布置的合理性,确 定居民搬迁的必要性。工程分析的方法之类比法的具体内容类比法是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料 或实测数据进行工程分析的常用方法。采用此法时,为提高类比数据的准确性,应充分注 意分析对象与类比对象之间的相似性和可比性。如:l=Jl=J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所谓一般特征包括建 设项目的性质、建设规模、车间组成、产品结构、工艺 路线、生产方法、原料、燃料成分与消耗量、用水量和 设备类型等。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包括污染物排放类型、浓度、强度与数量,排放方式与去向以及污染方式 与途径等。环境特征的
16、相似性。包括气象条件、地貌状况、 生态特点、环境功能以及区域污染情况等方面的相似性。类比法也常用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污系数去计算污染 物排放量。采用此法必须注意,一定要根据生产规模等 工程特征和生产管理以及外部因素等实际情况进行必要 的修正。经验排污系数法公式:A=ADXMAD=BD- +为D+出式中,A某污染物的排放总量;AD单位产品某污染物的排放定额;M产品总产量;BD单位产品投入或生成的某污染物量;aD单位产品中某污染物的量;bD 单位产品所生成的副产物、回收品 中某污染物的量;cD单位产品分解转化掉的污染物量;dD 单位产品被净化处理掉的污染物量。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的技术要点生态环境影
17、响评价的工程分析一般要把握如下几点要求:1、工程组成完全即把所有工程活动都纳入分析中, 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配套工程、公用工程和环保 工程。2、重点工程明确主要造成环境影响的工程,应作 为重点的工程分析对象。3、全过程分析 对于生态环境影响,全过程分为选 址选线期、设计方案、建设期、运营期和运营后期。4、污染源分析明确主要产生污染源的源,污染物 类型、源强、排放方式和纳污环境等。5、其他分析 施工建设方式,运营期方式不同,都会 对环境产生不同影响,需要在工程分析时予以考虑。工程分析案例。第三章清洁生产的概念 清洁生产的定义: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 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设
18、备、改善管理、综 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 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 清洁生产分析过程的八个方面回用划进行的生产和服务实行预防污染的分析和评估,因此 应判明废物产生的部位,分析废物产生的原因,提出和 实施减少或消除废物的方案。清洁生产分析方法(1)通过现场调查和物料平衡找出废弃物的产生部位并确定产生量;(2)分析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找出产生废 弃物的原因;(3)针对每一种废弃物产生原因,设计相应的清洁 生产方案,通过实验这些清洁生产方案来消除这些废弃 物产生原因,从而达到减少废弃物产生的目的。清洁
19、生产评价指标中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以及污 染物产生指标的具体内容 资源能源利用指标在正常操作情况下,生产单位产品对资源的消耗程 度可以部分地反映一个企业的技术工艺和管理水平,同 时资源指标的高低也反映企业的生产过程在宏观上对生 态系统的影响程度,其可有下列方式表达:(1)单位产品新鲜水耗量:在正常操作下,生产单 位产品整个工艺使用的新鲜水量。(2)单位产品的能耗:在正常操作下,生产单位产 品消耗的电力、油耗和煤耗等。(3)单位产品的物耗:在正常的操作下,生产单位 产品消耗的构成产品的主要原料和对产品起决定性作用 的辅料的量。(4)原辅材料的选取:反映了在材料选取过程中和 构成其产品的材料报
20、废后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可从下 列五个方面建立指标:毒性:原材料所含毒性成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程 度。 生态影响:原料取得过程中的生态影响程度。 可再生性原材料可再生或可能再生的程度。能源 强度:原材料在采掘和生产过程中消耗能源的程度。可回收利用性原材料的可回收利用程度。产品指标(1)产品应是我国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产品;(2) 产品的过分包装和包装材料的选择;(3)运输过程和销售环节;(4)产品使用过程中的 安全性;(5)报废产品报废后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污染物产生指标(1)废水产生指标(2)废气产生指标(3)固体废物产生指标清洁生产评价方法中定性评价定量评价以及总体评价的 等级划分。定性评价等级
21、高:表示所使用的原材料和产品对环境的有害 影响比较小。中:表示所使用的原材料和产品对环境的有害 影响中等。低:表示所使用的原材料和产品对环境的有害 影响比较大。定量评价等级清洁:有关指标达到本行业国际先进水平。较清洁:有关指标达到本行业国内先进水平。一般:有关指标达到本行业国内平均水平。较差:有关指标达到本行业国内中下水平。(5 )很差:有关指标达到本行业国内较差水平。总体评价要求表4-4清洁生产指标总体评价结果的分值要求项目清洁生 产传统先 进一般落后淘汰指标分80708055704055QN10 000;10 000QN5 000;5 000QNl 000;l 000QN200。l=jwl
22、=Jl=J污水排放量中不包括间接冷却水、循环水以及其它 含污染物极少的清净下水的排放量,但包括含热量大的 冷却水的排放量。污染物分类根据污染物在水环境中输移、衰减特点以及它们的 预测模式,将污染物分为四类。持久性污染物指在地表水中很难由于物理、化学、生物作用而分解、沉淀或挥发的污染物(其中还包 括在水环境中难降解、毒性大、易长期积累的有毒物质);非持久性污染物指在地表水中由于生物作用而 逐渐减少的污染物;酸和碱指各类废酸、废碱(以pH表征);III热污染(以温度表征)。(3)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按污水中拟预测的污染物类型 以及某类污染物中水质参数的多少划分为复杂、中等和 简单三
23、类。复杂:污染物类型数N3,或者只含有两类污染 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N10;中等:污染物类型数=2,且需预测其浓度的水 质参数数目10 ;或者只含有一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 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N7;简单:污染物类型数=1,需预测浓度的水质参 数数目7。(4)地表水域的规模l=Jl=J河流与河口,按建设项目排污口附近河段的多年平 均流量或平水期平均流量划分为: 大河:N150m3/s;中河:15150 m3/s;小河:15 m3/s。湖泊和水库,按枯水期湖泊、_J网脩:N52Skm :中湖酒眼5T0W土心 E石土水库的平均水深以及水面面积划分为:(5)水质类别地面水质按GB 3838划
24、分为五类:I、II、III、IV、 V。如受纳水域的实际功能与该标准的水质分类不一致 时,由当地环保部门对其水质提出具体要求。(6)工作等级的确定根据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 受纳水域的规模以及排污口所处的地表水的功能经查表 1-4、1-5即可确定建设项目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 级。2、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及调查时间的要求 环境现状调查范围(1)应能包括建设项目对周围地面水环境影响较显 著的区域。(2)在确定某项具体工程的地面水环境调查范围 时,应尽量按照将来污染物排放后可能的达标范围、污水排放量的大小、受纳水域的特点,以及评价等级的高 低后决定。(3)河流环境现状调查的范
25、围,需要考虑污水排放 量大小、河流规模来确定排放口下游应调查的河段长度。(4)湖泊、水库以及海湾环境现状调查范围,需要考虑污水排放量的大小确定调查半径或调查面积。环境现状调查时间 点源污染源的调查内容点污染源调查以收集现有资料为主,根据评价工作的需 要选择下述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调查:点源的排放:调查确定排放口的平面位置、排放方向、排放口在断面上的位置、排放形式(分散排放或 集中排放)。l=J排放数据:根据现有的实测数据、统计报表以及 各厂矿的工艺路线等选定的主要水质参数,并调查现有 的排放量、排放速度、排放浓度及其变化等数据。l=Jwl=Jw用排水状况:主要调查取水量、用水量、循环水 量及排水
26、总量等。厂矿企业、事业单位的废污水处理状况:主要调查废污水的处理设备、处理效率、处理水量及水质状况l=J污染源的简化要求污染源简化包括排放方式的简化和排放规律的简化。排放形式可简化为点源和面源,排放规律可简化为 连续恒定排放。对于点源位置(排放口)的处理,有如下的要求:排入河流的两排放口的间距较小时,可以简化为 一个排放口,其位置假设在两排放口之间,其排放量为 两者之和。排入小湖(库)的所有排放口可以简化为一个排 放口,其排放量为所有排放量之和。排入大湖(库)的两排放口间距较小时,可以简 化成一个排放口,其位置假设在两排放口之间,其排放 量为两者之和。一、二级评价且排入海湾的两排放口间距小于沿
27、岸 方向差分网格的步长时,可以简化为一个,其排放量为 两者之和。三级评价时,海湾污染源简化与大湖(库)相同。无组织排放可以简化成面源;从多个间距很近的排 放口排水时,也可以简化为面源。3、河流完全混合模式、河流一维稳态模式及S-P模式的 计算应用河流完全混合模式式中,C污染物浓度(垂向平均浓度,断面平均浓 度),mg/L;c污染物排放浓度,mg/L;pc-河流上游污染物浓度,mg/L;hQ废水排放量,ma/s; pQ 河流流量,ma/s。h河流一维 、稳态模式式中,c计算断面的污染物浓度,mg/L;c 一计算初始点污染物浓度,mg/L; 0K-耗氧系数,l/d; 1K一沉降系数,l/d;3u河
28、流流速,m/s;x一从计算初始点到下游计算断面的距离,m。Streeter-Phelps(S-P)模式侃=(耳劣号40 )10+0)式中,D一亏氧量,即饱和溶解氧浓度与溶解氧浓 度的差值,mg/LD计算初始断面亏氧量,mg/L;0K一大气复氧系数,l/d;2X最大氧亏点到计算初始点的距离,m;c其它水质预测模式的适用条件河流二维稳态混合模式与适用条件:(1)平直、断面形状规则河流混合过程段;(2)持久性污染物;(3)河(5)对于非持流为恒定流动;(4)连续稳定排放。久性污染物,需采用相应的衰减模式。河流二维稳态混合累积流量模式与适用条件:(1)弯 曲河流、断面形状不规则河流混合过程段;(2)持
29、久性 污染物;(3)河流为恒定流动;(4)连续稳定排放;1=对于非持久性污染物,需要采用相应的衰减模式。潮汐河口常用水质模式与适用条件:(1)潮汐河口充分混合段;(2)非持久性污染物;(3)污染物排放为连续稳定排放或非稳定排放:(4)需要预测任何时刻的水质。Oconnor河口模式(均匀河口)与适用条件:(1)均匀的潮汐河口充分混合段;(2)非持久性污染物;(3)污 染物连续稳定排放;(4)只要求预测潮周平均、高潮平 均和低潮平均水质常用湖泊(水库)水质模式与适用条件湖泊完全混合衰减模式与适用条件(3)污染(1)小湖(库);(2)非持久性污染物;物连续稳定排放;只需反(4)预测需反映随时间的变化
30、时采用动态模式, 映长期平均浓度时采用平衡模式。湖泊推流衰减模式与适用条件(1)大湖、无风条件;(2)非持久性污染物;污染物连续稳定排放 预测范围内的河段划分及具体界定 预测范围内的河段可以分为充分混合段、混合过程段和 上游河段。充分混合段:是指污染物浓度在断面上均匀分布的 河段。当断面上任意一点的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小 于平均浓度的5%时,可以认为达到均匀分布。混合过程段:是指排放口下游达到充分混合以前的河段。上游河段是排放口上游的河段。在利用数学模式预测河流水质时,充分混合段可以采 用一维模式或零维模式预测断面平均水质;在混合过程 段需采用二维模式进行预测。大、中河流一、二级评价,且排放
31、口下游35 km以内有集中取水点或其他特别重要的环保目标时,均应 采用二维模式预测混合过程段水质。单项水质参数评价的标准指数法标准指数法单项水质参数i在第j点的标准指数如=勺0DO的标准指数为:DO 了 - DO】DOy-DOTO DO,DO f =468/(31.6 十门pH的标准指数为:水质参数的标准指数1,表明该水质参数超过了规 定的水质标准,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4、案例分析第六章1、环境噪声污染、固定声源、移动声源、点声源、贡献值、背景值、预测值的概念 环境噪声污染: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 境噪声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固定声源:在声源发声时间内,声源
32、位置不发生移动的 声源。流动声源:在声源发声时间内,声源位置按一定轨迹移 动的声源。点声源:以球面波形式辐射声波的声源,在声环评中, 声源中心到预测点之间的距离超过声源最大几何尺寸2 倍时,该声源可近似为点声源。贡献值:由建设项目自身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声级。背景值:不含建设项目自身声源影响的环境声级。预测值:预测点的贡献值和背景值按能量叠加方法计算 得到的声级。声环评的基本任务、评价分类以及评价量 基本任务评价建设项目实施引起的声环境质量变化;评价外界噪声对需要安静建设项目的影响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治措施,把噪声污染降低到允许水平;从声环境影响角度评价建设项目实施的可行性;为建设项目优化选址
33、、选线、合理布局以及城镇规 划提供科学依据评价类别按评价对象分:建设项目声源对外环境的环境影响评价外环境声源对需要安静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按声源种类划分:固定声源环境影响评价指的是工矿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场、铁路、公路、 航运等交通运输部门所拥有的固定声源的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流动声源环境影响评价指在城市道路、公路、铁路、轨道交通上行驶的车 辆以及从事航空和水运等运输工具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评价量声环境质量评价量声环境功能区:昼间等效声级(Ld)夜间等效声级(Ln) 突发噪声为最大A声级(L )max机场周围区域: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L )WECPN声源源强表达量A声功率级
34、(Law)距离声源r处的A声级(La(r)等效感觉噪声级A(lepn)a厂界、场界、边界噪声评价量工业企业厂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昼间等效声级(Ld)间等效声级(L)n频发、偶发噪声为最大A声级(L )max铁路边界、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噪声:昼间等效声 级(L)夜间等效声级(L) dn社会生活噪声源边界噪声:昼间等效声级(Ld)间等效声级(L)n非稳态噪声为最大A声级(L)max2、如何进行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划分依据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的依据包括:(1)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声环境功能区类别:0类: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1类: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
35、科研设 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2类: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 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3类: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 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4类: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 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种。建设项目建设前后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变化 程度;受建设项目影响的人口数量。评价等级划分一级评价:评价范围内有0类声环境功能区域或对噪声有 特别限制要求的保护区等敏感目标;EJ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 增高量达5dB(A)以上;受影响人口数量显著增
36、多。二级评价:建设项目所处声环境功能区为1类、2类地区;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35 dB(A);l=J)受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多。三级评价:建设项目所处声环境功能区为3类、4类地区;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i=J=i增高量在3dB(A)以下;l=Jw受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固定声源建设项目一般项目边界向外200m的评价范围可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相应的二级、三级评价范围可根据建设项目 所在区域和相邻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及敏感目标等 实际情况适当缩小。若建设项目噪声源强高或周围较为 空旷而较远处有敏感区域,评价范围可延长到敏感区。流
37、动声源建设项目EJEJ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公路等项目以道路中心线外 两侧200m评价范围一般可满足一级评价要求,二级、 三级评价范围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缩小,若建设项目周 边较空旷而较远处有敏感目标,可适当将评价范围延长 至敏感目标处。机场评价项目可根据飞行量计算到WECPNL为70dB的区域,一般 以主要航迹离跑道两端各6-12km,侧向各1-2km范围可 满足一级评价范围要求,二级、三级评价范围可适当缩 小。3、声环境现状调查内容影响声波传播的环境要素;调查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主要气象特征:年平均风速 和主导风向、年平均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等;评价范围内地理地形图,说明声源与敏感目标之间的 地
38、貌特征、地形高差及影响声波传播的环境要素。 声环境功能区划;评价范围内不同区域的声环境功 能区划情况以及声环境质量现状。敏感目标调查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的名称、规模、人口分布等情况,以图、表结合的方式说明敏感目标与 建设项目的关系(如方位、距离、高差等)(4)现状声源 包括主要声源的名称、数量、位置、 影响的噪声级等情况,改扩建项目,说明现有厂界(边 界、场界)噪声的超标、达标情况及超标原因。声环境现状评价的内容1.以图、表结合的方式给出评价范围内声环境功能区 及其划分情况,以及现有敏感目标的分布情况;2.分析评价范围内现有主要声源种类、数量及相 应的噪声级、噪声特性等,明确主要声源分布;分别评
39、价不同类别声环境功能区内各敏感目标的 超、达标情况,说明其受到现有主要声源的影响状况;给出不同类别声环境功能区噪声超标范围内的 人口数及分布情况。4、引起声级衰减的主要因素r=】室外声源声波在空气中传播引起声级衰减的主要因素 有:几何发散引起的衰减、地面效应引起的衰减、声屏 障(遮挡物)引起的衰减和大气引起的衰减。点声源及线声源传播随距离的衰减点声源的声音向外发散遵循着球面分布规律:ALi=Olg i/W)式中,L 距离增加产生衰减值,dB; lr一点声源至受声点的距离,m。11在距离.n点声源2处的衰减值:当 顼2气时,ALi=-6(dB),即点声源声传播距离增 加1倍,衰减值是6 dBo线声源的声音向外发散遵循着圆柱体分布规律: 式中,ALi距离增加产生衰减值,dB;r线声源至受声点的距离,m;l 一线声源的长度,mo当r/l702200耘70502102U02 500中度 T5030I10252 5005 00C301025505 OOOTAOO1050-1008 000-15 000剧烈.- 10015 000水体富营养化的两种评价方法营养物质负荷法预测富营养化一般认为湖泊营养状况与营养物质特别是与总磷浓 度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在稳定状况下,湖泊总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从公共服务的角度解读医保政策如何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 2025年中国总配线柜数据监测报告
- 区块链在公共资源分配中的角色与影响
- 云计算中虚拟化环境下的区块链安全性研究
- 2025年中国强力沙冰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张力变送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床头移动双摇床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平板磁化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1.4.1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
- 四年级数学上册 二 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第3课时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
- 辽宁协作校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2030汽车扬声器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行业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期中考试考后分析总结主题班会《全员出动寻找消失的分数》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广大附中等校联考中考语文模拟试卷(4月份)
- 成都树德中学2025年高三第四次联考物理试题文试卷
- 民法典课程大纲
- 2025-2030中国数据安全服务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医疗AI辅助康复管理
- 山东省天一大联考·齐鲁名校教研体2024-2025学年(下)高三年级第六次联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 房地产市场报告 -2025年第一季度青岛写字楼和零售物业市场概况报告
- 2025年03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所属单位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