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T型引流管拔除后胆漏的讨论【摘要】目的分析拔管致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9952022年304例行胆总管探查术后常规拔除T形引流管出现胆漏的10例病例进展回忆性分析。结果拔T管后胆漏病人的平均拔管时间为(28.77.3)天,血浆白蛋白(33.42.5)g/L,血红蛋白(116.517.3)g/L;无胆漏病人T管拔除的平均天数是(24.36.5)天,血浆白蛋白(37.91.7)g/L,血红蛋白(143.412.7)g/L。结论型引流管拔除后胆漏的主要原因是病人的营养状态差。【关键词】管;胆漏;胆道DisussinfbileleakageafterrevelfT-tubefrthenbile
2、dut【Abstrat】bjetiveTheausesandtreatentfbileleakageafterrevedT-tube.ethds10patientsithbileleakageafterrevedT-tubeereretrspetivelyanalyzedduring19952022.ResultsTheeantiefrevedT-tubeinpatientsithbiliaryleakere(28.77.3)days,theeanserualbuinlevelere(33.42.5)g/L,theeanheglbinlevel(116.517.3)g/L;hiletheean
3、tiefrevedT-tubeinpatientsithutbiliaryleakere(24.36.5)days,theeanserualbuinlevelere(37.91.7)g/L,theeanheglbinlevel(143.412.7)g/L.nlusinDystrphiaisthereasnfstbiliaryleakafterrevedT-tube.【Keyrds】T-tube;bileleakage;biledut自Kehr1889年首次创用T管引流以来,在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放置T管就沿用至今,已成为一条常规,可以引流胆汁、消除胆道感染、预防胆道狭窄、防止胆道切口渗漏以及冲洗
4、胆道等,但拔除T管后引起的胆漏时有发生。现有观点认为拔管后胆漏的发病率近年有上升的趋势,原因不清楚1,2。我们对近10年形引流管拔除后发生胆漏的10例临床资料进展回忆性分析,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52022年行胆总管探查术后常规拔除T形引流管病人304例,10例出现胆漏。全部病人,男136例,女168例,年龄2387岁,平均53.6岁;10例胆漏病人男5例,女5例,年龄2987岁,平均60.3岁。原发病为胆总管结石、急性胆管炎。无死亡病例。1.2临床诊断标准根据胆道手术史,临床表现拔管后立即或延时出现持续性腹痛、腹胀及腹膜炎体征,腹腔穿刺有胆汁或超探及腹腔积液,且拔管后第1
5、天胆汁量在100l以上者3。1.3统计学方法采用两样本均数比拟的t检验,先做方差齐性分析,=0.05为检验水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10例拔T管后胆漏病人的拔管时间:19、20、25、26、26、27、33、34、34、43天,其平均拔管时间为(28.77.3)天,无胆漏者平均拔管时间(24.36.5)天,常规拔除T形引流管后胆漏的发生率为3.37%。表1拔T管后胆漏组和无胆漏组病人的平均拔管时间(d,xs)注:P0.05表2拔T管后胆漏组和无胆漏组病人的一般状况比照(g/L,xs)注:两组比拟,P0.05;血浆白蛋白和血红蛋白为病人出院前最后一次化验数值拔T管后胆漏的10例患者4
6、例合并糖尿病,2例围手术期有应用皮质醇激素的病史。3讨论行胆总管切开探查时放置T管对胆总管可获得良好的支撑引流的作用,故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多在术后2周且经T管逆行胆道造影证实胆道无狭窄、无剩余结石、胆总管下端通畅并见T管窦道形成完全即可拔除T管4。但常规拔除T管后,仍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胆漏。rbett5对英国医生的问卷调查后推定其发生率约为0.84%,国内报道发生率为0.45%10%6,我院的统计发生率约3.29%。3.1拔T形引流管后胆漏原因形成胆漏的原因有:1病人因素:病人因素是导致T管探查术后窦道形成不完全的主要原因。年龄:年龄越大,组织修复才能越差,即胶原纤维构架才能弱,术后围绕T管
7、形成窦道所需时间长,且不完全,窦道和腹壁粘连不结实,易出现拔T管时因窦道撕裂及形成不完全所致胆漏。本组中胆漏病人平均60.3岁,无胆漏者平均53.6岁。营养状态:营养不良者往往术前就合并低蛋白,而术后短期内又处于负氮平衡,加重了低蛋白血症。低蛋白影响细胞免疫功能,损害自身防御机制,而窦道形成的过程本身就是机体自我防护的表达。此外,血浆蛋白减少必将影响纤维蛋白的合成,导致窦道形成才能的下降。本组病人发生胆漏者血浆白蛋白程度(33.42.5)g/L较无胆漏者(37.91.7)g/L低。慢性疾病:常见影响组织愈合才能的慢性疾病有贫血、肝硬化、腹水、白血病及糖尿病等,本组中胆漏的10例患者4例合并糖尿
8、病,胆漏病人的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无胆漏者。放、化疗病人。2医源性因素:术中解剖胆总管过长、影响血供。胆总管切开部位非正前壁。选取T管过粗,留置T管横壁过长、修剪不平。缝合胆总管过密,缝线过粗,误缝T管,影响部分血供或形成胆瘘。T管腹腔内行径扭曲、过长。腹腔引流管和T管无间隔。T管出腹壁戳孔过校药物:文献报道皮质激素对窦道形成的炎症反响,血管与成纤维细胞增殖期,肉芽组织成熟与胶原形成期都有抑制作用。此外应用皮质激素可有5.514的患者发生糖尿病,影响窦道形成,阿司匹林各种抗炎剂和精神药物的某些作用与皮质激素相似,本组胆漏病人中2例围手术期有应用皮质醇激素的病史。所以术前长期服用上述药物或抢救AS时
9、应用大剂量皮质激素,拔管时间应推延。3胆总管下段梗阻:胆总管下段剩余结石或良性乳头狭窄致胆道梗阻,经T管造影可以诊断,此时拔T管易发生胆漏。4拔管原因:术中缝合胆总管切口固定T管时,假设缝合过紧,拔管时缝线可撕裂胆管;假设T管两臂过长或两臂之间末剪出缺口,拔管时阻力增加,或拔管时用力过大皆可致引流口撕裂扩大;术中误逢T管拔管时可发生胆瘘。有文章报道胆漏与T管横臂对窦道或胆总管壁的损伤有关,占73.7%7。3.2处理拔T管后假设出现腹痛病症及局限性腹膜炎体征可立即从原窦道置人橡胶引流管接负压吸引,禁食、补液和用抗生素。B型超声证实腹腔内局限性积液,可在超声定位下行穿刺抽液或腹腔置管引流。局限性胆
10、汁性腹膜炎如处理得当,保守治疗可获成功。假设胆漏较多,可适当配合生长抑素及生长激素的序贯治疗,前者可减少胆汁分泌,后者可促进瘘管愈合,也可经纤维内镜放置鼻胆管或留置肝胆管内支架管以促进瘘口愈合8。但仍需严密观察腹部体征变化,假设出现急性弥漫性腹膜炎那么需及时手术治疗,本组10例胆漏的病人中,1例再行开腹手术;9例于原T形管引流孔处置入引流管持续引流,历时320天后愈合。1例开腹手术者T形管周围无完好窦道形成术后26天拔除T形管,于胆总管开口处置入一橡胶引流管体外引流,又经历33天后拔除,病人恢复良好。3.3预防预防措施有:(1)管的安放:采用适宜口径的橡胶管,横臂长度适中,一般1.52.5为宜
11、,两端剪成斜面,横臂剪去小于周径的一半,长臂连接处对侧剪去的三角形小窗在短臂对合后外凸0.10.2为宜,缝合胆管不能过紧也不能稀疏,谨防缝到管,并用注射器沿管注入生理盐水以观察胆管壁是否渗漏及胆总管下端通畅情况。用游离带血管蒂大网膜固定于胆管壁,并将大网膜包绕管周围促使窦道形成;管的放置应遵循短而直的原那么,防止长臂在腹腔内留置过长造成扭曲,皮肤戳口应尽量偏外以降低垂直高度,使管内静水压下降,并将管牢靠的固定于腹壁,制止牵拉。(2)对愈合才能差有可能发生管周围漏的患者,应加强营养,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必要时行TPN治疗,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术后应用大剂量维生素A、及微量元素锌有助于组织的生长修复
12、,与皮质激素同时应用可部分逆转皮质激素的副作用。管可接负压引流以减少管周围漏的发生。(3)术中探查胆总管或取石动作应轻柔,不能施用暴力,必要时结合术中超或胆道镜以防止胆道损伤或遗留胆道疾病造成流出道不畅。(4)胆总管探查管引流术后,常规应在insli孔处放置腹腔引流管,根据腹腔引流管引流量的多少、性质、有无胆汁,决定拔管的早晚,对胆漏的预防非常重要。5年老体弱,需延迟拔管时间,延至周以上为宜,有时延至个半月,甚至个月后9,必要时带管出院嘱一定时间后再拔管。6注意T管的妥善固定防止误拔。7拔管前用注射器抽吸T管减压。8拔管时操作一定要轻柔,最好用食指和中指轻压T管两侧,轻轻旋转T管,缓慢拔出T管
13、。9拔出T管后,立即用细导尿管从原窦道轻轻置入,保存至无异常反响后再拔除。在我们的资料中,无胆漏病人T管拔出的平均天数是(24.36.5)天,10例拔T管后胆漏病人的平均拔管时间为(28.77.3)天,后者的时间更长。有人对30例置管的病人在管旁又另置一小管,定期经小管作窦道造影,以明确窦道是否完好形成,结果发现30例术后窦道造影完好形成时间分别为3天12例(40.0%),5天13例(43.3%),7天2例(6.7%),9天2例(6.7%),35天1例(3.3%)10。从病人的一般状况看,发生胆漏病人的血浆白蛋白程度和血红蛋白浓度均较无胆漏者低,且合并有糖尿病的较多,故此我们提出T形引流管拔除
14、后胆漏的主要原因是病人的营养状态差,合并症多,而不是单纯延长T形引流管的保存时间就能防止的,T形引流管保存的时间长除了增加护理工作外尚可以造成水电解质丧失过多、胆道感染、T管压迫致胆漏、肠瘘乃至并发急性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等11。我们的体会:1术中T管的放置遵守短而直的原那么;2T管手术完毕前可将大网膜覆盖T管周围,帮助窦道形成;3加强术后的支持治疗,进步病人的营养状态,对营养状态差的病人可适当延长拔管时间。【参考文献】1李可为,施维锦.拔管致胆漏腹膜炎发生的原因及防治.肝胆胰外科杂志,2002,14(3):182-184.2孙振纲,杨志奇,张善艳.拔管后胆漏35例治疗分析.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15、),2022,2(9):262-269.3黄晓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见:黄志强.黄志强胆道外科.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07-415.4刘俊,张维康,刘绍彬.常规拔除管后胆漏10例报道并综合文献116例分析.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2,10(11):745-746.5rbettR,FyfeN,NihllsRJ,etal.BileperitnitisaftertevalfT-tubefrthenbiledut.BrJSurg,1986,73:641-643.6李可为,施维锦.拔管后胆漏、腹膜炎.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22:423-425.7刘永安,徐少华,谢旭东,等.常规拔T管后胆漏的临床分析.肝胆外科杂志,2022,14(2):133-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公坐牢协议书
- 炒货机闲置转让协议书
- 租金分配协议书
- 财产质押协议书
- 英皇文化协议书
- 股权待持协议书
- 北京市劳动合同协议书
- 退伙退股协议书
- 学校招厨师合同协议书
- 均质机出售转让协议书
- 师带徒培训目标计划措施
- 人工智能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 派出所民警培训课件
- 期中词性转换专练 2023-2024学年牛津上海版(试用本)八年级英语下册
- 室外埋地聚乙烯(PE)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 医院培训课件:《ERAS在胃肠外科的应用》
- (新版)滑雪指导员技能理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脑动脉供血不足的护理查房
- 民法典介绍:解读中国民事法律体系的核心
- 解决多模穴流动不平衡问题之流道翻转技术
- 数据挖掘(第2版)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