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中览古 !!!_第1页
越中览古 !!!_第2页
越中览古 !!!_第3页
越中览古 !!!_第4页
越中览古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越中览古1怀古咏史诗 余秋雨说过,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 兴亡之叹,咏史诗就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或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实事的诗歌。怀古诗则是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的联想和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感抱负。这类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诗人们对历史的处理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使诗含蓄蕴藉令人回味无穷。2咏古怀史诗的思想内容1.抒发感慨,感伤兴衰 现实的不尽人意常常使诗人亲临旧地时感念物换星移,物是人非,昔盛今衰。咏古即为伤今,讽刺社会现实。2 怀古咏史,别有用意 这类诗大多是作者在怀古咏史的同时,融进自己现实的

2、生活感受,借古事和旧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具有强烈的个人意识。3 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 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注释1锦衣:华丽的衣服2鹧鸪:一种鸟。作为意象因其叫声悲惋凄切,常用来烘托离愁别绪。又因其常雌雄对啼,也用来描写男女情爱。4写作背景 诗人游览越中,有感于其地在古代历史上所发生过的历史事件而写下的。 在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争霸南方,成为世仇。越王勾践在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打败。回到国内,他卧薪尝胆,誓灭此仇,终于在公元前437年灭掉了吴国。诗写的就是这件事。5整体感知 春秋时期,吴越争霸。越国战败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后来终于打败吴国。 诗人就从胜利者班师凯

3、旋落笔,首说越王破吴,次说战士还家,两句写出了破吴后越国上下额手称庆的欢乐气氛。第三句从越王宫殿遗址想到当年满后宫的如花宫女。 整首诗前三句写昔,第四局写今,结构十分特殊。七绝若要前后对比,一般要在第三句转折,第四句总结,两两对比。而此诗却用三句写昔,一气直下,极力渲染越王昔日繁盛,句末突然转折,跌入今日之荒凉冷落,昔盛今衰之感极为强烈。 6讨论:作者选取了哪些镜头?渲染了怎样的气氛?镜头一:战士还家尽锦衣 战士凯旋,得到赏赐,不穿铠甲穿锦衣。只“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战士得胜归来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烘托出来。镜头二:宫女如花春满殿 越王回宫,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乐, 花朵一般的宫女簇拥着他

4、,渲染出繁盛 美 好 热闹的气氛 镜头三:只今惟有鹧鸪飞 眼前景,点出凄凉之意7讨论:前三句极写得胜之盛,与第四句是什么关系?从第四句中,你得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慨?前三句为作者想象之景极力渲染当时的热闹繁华,第四句为实景,写出此地的荒凉冷落。“鹧鸪飞”三字包含无限的惋惜和感慨,与前三句形成鲜明对比。这其中蕴含了诗人对勾践的讽刺和对盛衰无常的感慨。诗人认为,忘却昔日的屈辱和苦难,陶醉于暂时的胜利河和光荣,其结果只是使胜利化为乌有8苏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 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 曾照吴王宫里人。9比较阅读相同点:这两首诗都将昔日的繁华和今日的衰败加以对比,抒发了诗人对人事变化、盛衰无常的感慨,对功名富贵的否定。都用了昔盛今衰的对比手法。不同点:第一首以前三句的篇幅着重写“昔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