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20】中国地理(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精选】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20】中国地理(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精选】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20】中国地理(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精选】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20】中国地理(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精选】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20】中国地理(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地理教学资料2019.5专题二十、中国地理(一)中国的自然地理与行政区划【考点1】民族、政区与地形下图为某年中国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读图,回答第1题。云责陕青冀川图21.(2011文综,2)该年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A横断山和秦岭B太行山和雪峰山C大巴山和巫山D祁连山和唐古拉山【答案】A【解析】以统计图为情境,考察自然灾害与区域地理知识,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难度中等。地质地貌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于多断层、坡度陡、地势起伏大、地表岩石破碎等地质基础差的山地,遇到地震、暴雨等外部诱因,再加上人类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就很容易发生。选

2、项中所列各山确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地区。此题解题关键在于在正确解读统计图表的基础上,把选项中山脉与中国政区图进行图层叠加,要结合图中所给出的云、贵、陕、青、冀、川等地质灾害最多省区的信息进行判断。2(2011文综,4)平均海拔由高到低的省区依次是A湘、辽、宁B台、鲁、苏C青、粤、晋D桂、甘、豫【答案】B【解析】A项中湘、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宁位于第二级阶梯,故A错;B选项三省都位于第三级阶梯,但台湾省有高大的台湾山脉,山东省有山东丘陵分布,江苏省地形平坦,符合题意;C选项三省分别位于我国第一、第三和第二级阶梯,不合题意;D选项桂位于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显然不符合题意。【考点2】气候图1

3、0为豫西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数分布图。一旬为10天,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数与降水密切相关。据此回答12题。2黄S16河菰外图例方城市*山峰一年干甲旬数等值践L图10山川耐旳心叩3.3心1.(2011地理,3)图示地区年干旱旬数的空间分布特点是C.自洛阳向南逐渐减小【答案】ADD.有高值和低值中心分布总体上自东南向西北增大B.总体上自西向东逐渐减小【解析】本题考查了等值线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具体总结等值线分布规律的能力。由图中等值线的分布可知,该地区年干旱旬数总体上自东南向西北增大;且部分地区存在闭合的等值线,说明这些地区有高值或低值中心分布。(2011地理,4)关于年干旱旬数分布特征成因,叙述

4、正确的是地区等值线向东北凸出主要是由于该地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多地区干旱程度高于地区的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地区等值线分布主要受河流影响图中等值线分布是季风和地形共同影响的结果【答案】AD【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不同地区干旱旬数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地区位于山地的东南坡,该地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故干旱旬数偏少,这说明地形对图中等值线分布的影响。图中越往西北,受夏季风的影响越小,降水越小,故干旱旬数越多,这说明季风对图中的等值线分布的影响。(2011文综,36)图8为北半球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36分)8050A40甲丙3010B0100-10图例;城市亠铁路勺门乩匚or门

5、上门弓山1320224710(月)A地气温年变化4710B地气温年变化气温(9)20气温CC)30H图(1)据图示有关地理要素,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图幅范围内: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是:冬季气温分布的总体特点是。(6分)(2)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丙地所在的大地形区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8分)【答案】(1)中部高,东南部、西北部低(2分);东南暖(高)、西北寒(低)(2分),南北温差大(2分)。(4)丙地形区(青藏高原)阻挡东南季风、西南季风深入内陆(2分),使西北内陆地区降水稀少(2分),在丙地形区东南缘形成丰富降水(2分),丙地形区西北部降水稀少(2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区域气候特

6、征分析,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等综合能力。第(1)题,根据图示地区的经纬度判断,图示地区地势中部高,东南低、西北部低。根据A、B两地气温分布图分析,冬季(1月)时西北部气温低,东南部气温高。第(2)题,根据经纬度可知,丙地形区为青藏高原。可运用季风环流原理、夏季风活动规律,并结合地形对大气运动影响的相关知识,分析青藏高原对我国夏季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考点3】河流与湖泊二)东部季风区考点1】北方地区2011)36.(36分)石窟艺术是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石窟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石窟,其表现的佛教文化由古印度扩散而来,该文化扩散方式

7、属于扩散。图6标出的旅游资源中属于自然景观的是。(6分)(2)图6中作为我国重要地形区分界线的山脉名称是。云冈石窟所在地属于气候区,气温年较差。(6分)该石窟开凿于北魏,建在岩层近于水平、较坚硬的砂岩石壁上,历经多次地震,至今仍保存完好。试从岩性、构造、降水量分析石窟保存完好的原因。(12分)(3)大同是我国传统的煤炭工业区,煤炭外运至秦皇岛的铁路干线是线。(限填图6中的一个铁路编号)(2分)该地大量使用煤炭产生的S02形成酸性物质可能会对石窟造成损害,试从减少SO2排放以保护石窟的角度提出该工业区的综合整治措施。(10分)【答案】(1)龙门迁移壶口瀑布。(2)太行山温带季风大原因:岩石较坚硬

8、,抗风化、侵蚀能力较强;岩层稳定,抗地质灾害能力较强;降水量较少,流水侵蚀作用弱。(3)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搬迁污染企业,减少局地污染物排放;发展清洁能源,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发展新技术(清洁生产、清洁燃烧等技术);回收利用废弃物,提高煤炭综合利用率。【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山西省石窟文化、旅游资源、气候、工业、交通、生态环境问题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很容易回答出我国古代三大石窟的名称;从古印度到中国的距离较远,佛教文化的扩散属于文化扩散中的前已扩散;从图中可以看出,壶口瀑布属于自然景观。第(2)题,图示西部和

9、中部属于黄土高原,其东部的太行山是我国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云冈石窟位于秦岭淮河以北,气温年较差大。云冈石窟所在地区岩石坚硬、岩层稳定、地表水侵蚀能力弱使该石窟保存完整。第(3)题,据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铁路干线是大同煤炭外运至秦皇岛的铁路干线;整治措施可从调整产业结构,减少污染,发展清洁能源,发展新技术,提高煤炭利用率等方面分析。【考点2】南方地区与港澳台1.(2011地理,12)读环渤海地区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4分)石油环渤海五省市(部分)地理略图环渤海地区由濒临渤海的京、津、冀、辽和鲁五省市组成,该地区依托丰富的石油、煤炭、铁矿等资源以及人才、科学技术的优势,已经发展成为

10、我国工业相对集中的地区。在地理研究中,往往采用区位商指数反映某一行业的特定区域的相对集中程度。某行业区位商指数Lij的公式为:公式中Gij表示i省j行业的产值、Gi表示i省工业总产值、Gj表示j行业产值、G表示全国共有总产值。行业类型行业区位商指数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劳动密集型农副食品加工0.450.441.032,161.34食品制造0.970.671.411.580.70饮料制造1.030.750.820.970.70纺织0.160.170.741.600.27资源密集型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1.421.171.041.053.28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0.500.730.841.360

11、.79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0.762.023.700.681.84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交通运输设备制造1.641.550.470.711.19通讯、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2.852.030.060.400.34(1).由公式可见,Lij反映的是i省的比值与全国j行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值之比。LijI表明i省j行业在工业部门中的比重于j行业在全国工业部门中的比重。Lij越大表明i省j行业的。(2)环渤海地区工业基础雄厚,这里有我国两大重要工业区,分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各省市工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由;五省表中区位商指数可见,河北省集聚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行业是市集聚程度均高于全国平均

12、水平的行业是(3)根据表中资料,归纳环渤海地区三大类行业的地域集聚特征。劳动密集型行业主要集聚在、省(市)。资源密集型行业主要集聚在、省(市)。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主要集聚在、省(市)。(4)产业结构优化原料要求“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应该与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协调,体现出有别于其他区域的特点和优势”。根据这一原料,分别评价渤海地区北京、辽宁区位商之首Lj2的行业聚集的合理性。北京辽宁【答案】(l)j行业产值占该省工业总产值;高;集聚程度高(2)辽中南;京津唐;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食品制造,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农副食品加工;石油加工、炼焦急和燃料加工(3)

13、山东、河北;辽宁、河北;北京、天津(4)北京:经济发达,拥有人才和技术优势、因此发展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与该区的区位优势相协调辽宁:煤炭、石油、铁矿资源丰富,因此发展资源密集型行业与该区的资源优势条件相协调【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环渤海地区制造行业区位条件及工业分布,意在考查考生读图分析能力与提取信息的能力。第(1)题,根据题目公式及信息条件分析可得。第Q)题,环渤海地区的两大工业基地分别是辽中南工业区与京津唐工业区,再根据表格信息分析解答。第(3)题,结合表格内容解答。第(4)题,北京的区位条件主要从经济、技术、人才等方面分析,辽宁的区位条件主要从资源等方面分析。【考点3】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比

14、较1(2011文综,12)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7分)蓟blcjg.引门玄仇)伯一匚门丿护()甲省很多河流不利于发展河运。请你结合图中信息说明两条自然原因。(6分)(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乙省人口总数超过了甲省,居全国首位。请结合图表信息简述其原因。(6分)甲省乙省人口自然增长率(%0)2003年2009年2003年2009年5.644.998.357.262010年乙省城市化水平达到64%。2011年该省部分地区在我国“十二五”中被确定为农业基地(如图7所示)。(3)据文字材料,指出乙省农业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请从所提供的材料中,找出一条证明此矛盾产生的依据:。(6分)(4

15、)请概括图8所示旅游景区主要景点的分布特点。(3分)(5)图8所示旅游景区的服务设施受到旅客好评。请据图简述其原因。(6分)【答案】(1)甲省河流多为上游河段,水量较小(流速较快);甲省很多河流互不连通,未形成河运网络(甲省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2)近年来,乙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比甲省高;甲省的人口流动以迁出为主,乙省的人口流动以迁入为主。(3)矛盾:城镇用地(非农业用地)与农业用地之间的矛盾。依据:人口数量多,增长快(山区面积大,平原面积小,耕地有限;城市化水平高,非农业用地规模大)。(4)沿河谷(河流、谷地、交通线)分布。(5)服务设施沿交通线分布(服务设施距景点较近),为旅客浏览提供方

16、便;服务设施齐全,能满足旅客在游览中的多种需要。【解析】本题考查了影响河运发展的条件、人口迁移的原因、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旅游景点的分布及旅游设施的作用等问题,意在考查考生提取图标信息并进行归纳分析的能力。第(1)题,可结合甲省(河南)的气候条件,从河流的流量大小、流量的季节变化分析其河运的不利条件;也可根据图中各河道基本平行、互不连通分析其对运输的不利影响。第(2)题,人口的总数由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迁出、迁入)决定,乙省的人口总数多雨这两个因素有关。第(3)题,农业基地需要大量的农业用地,而乙省城市化水平高、山区面积比重大,对其农业发展不利。第(4)题,将图中的景点与交通线、河流之间

17、的关系用文字描述出即可。第(5)题,可从服务设施的类型及其分布给游客带来方便的角度考虑。2(2011地理,29)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材料一图19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图20为江苏省简图。E成口j浊叱猶%r蛙便気古rv-_illIff覆风期能密贯嫌罗斯址,工宇瑕J豐7旳护瓷出坦图19材料图21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三次产业比例统计图。图21(%)605040302010孑i江苏屜新疆第i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项目省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江苏省地形_以平原为主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河流河流少,水量小矿产资源丰富,以

18、为主较少:八;新疆和江苏两省区的自然特征。(4分)2)新疆和江苏都有丰富的风能资源,简述两省区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2分)3)比较两省区三次产业比例的差异。(2分)(4)简述江苏和新疆相互协作对两省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4分)对新疆的影响:。对江苏的影响:。5)2011年,新疆正式启动了霍尔果斯国家级特殊经济开发区的建设。试分析了霍尔果斯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3分)【答案】(1)省区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江苏省地形以盆地、山地为主气候类型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河网密集,水量大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2)新疆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天山及其以北地区和昆仑山区。江苏省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

19、东部沿海地区,。(3)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新疆大于江苏;第二、三产业比重江苏大于新疆。(4)对新疆的影响: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产业升级;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江苏的影响:缓解资源紧张局面;扩大市场。(5)是通向中亚的重要门户;交通便利;政策支持;自然资源丰富【解析】本题考查了江苏、新疆两省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差异、风能资源分布、三次产业差异、新疆霍尔果斯经济发展的条件,以及两省区协作的有利影响,意在考查考生提取图像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题,结合表中各自然要素和图中两省区的信息,可知新疆和江苏两省区的自然特征。第(2)题,新疆和江苏都有丰富的风能资源,新疆风能资源主要分

20、布在天山及其以北地区和昆仑山地区。江苏省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两省区风能资源空间分布,注意不要回答时间分布的差异。第(3)题,根据图21可知两省区三次产业的比例差异。第(4)题,江苏和新疆相互协作对两省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考虑两省区之间如何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实现双赢。第(5)题,霍尔果斯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主要包括地理位置(边境)、交通(铁路)、资源(矿产资源)、政策(新疆正式启动了霍尔果斯国家级特殊经济的建)等方面。(三)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考点1】西北地区1(2011文综,3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36分)二:(1)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

21、漠广布的主要原因。(6分)(2)简述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其季节特征。(8分)本区域充分利用油气资源,积极推进库尔勒-库车-阿克苏石油天然气化工带的形成,促进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3)指出将塔中油田的石油运往库车和轮台炼油厂的合理方式及其特点。(7分)(4)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说明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8分)(5)简述该区域城镇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判断喀什、和田与民丰3个城镇服务范围的差异。(7分)【答案】(1)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挡。(2)冰川、积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主要在夏季,其次在春季、秋季。(3)方式:管道运输;特点:运输成本较低,运量大,

22、连续性强,安全性能高,占地较少。(4)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本区域环境承载力低,主要制约因素为水资源。(5)有合适的水源条件,依托绿洲发展;服务范围依次减小。【解析】第(1)题,该题考察塔里木盆地气候、植被两要素,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特点,可以从地理位置、地形等方面找原因,思维方式属于发散思维。塔里木盆地气候的形成首先跟地理位置有关,“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其次是地形因素,三面环山,特别是西侧有高峻的帕米尔高原,阻挡了西风的进入,加剧了塔里木盆地的干旱。第(2)题,河流的补给类型有雨水、冰川、积雪、湖泊、地下水等,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区)有冰川、积雪融水和地下水,地表湖泊不发育。冰

23、川补给量最大,主要在夏季,气温高,融化量大;其次是积雪,主要在春季;再次是地下水,主要在秋季。其实,西北地区的河流,还会受到山地降水的补给。第(3)题,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及特点。第(4)题,该图中绿洲的分布属于点状地理事物的分布,其描述方式就是集中规律,事实上,我国西北干旱区绿洲集中分布于山麓冲积扇、发源于高山冰雪融水的河流沿岸,这种分布特点应该说近似于常识。根据36(1)问的分析,本地区环境承载力低,而且其制约因素主要就是水资源。第(5)题,第一问考察城镇形成与发展的自然区位因素,可从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方面考虑,不难发现,其优势因素主要集中在地形和水文两个要素。地形属于山前冲积扇,起

24、伏平缓,节省建筑成本,减小建筑难度;水文则主要是优水资源,提供城市用水。第二问考察城市地域结构、城市服务范围,读图可以判断城市规模,并得出服务范围的大小。2.(2011大纲全国卷,39)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20分)祖国西北,地域广阔。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农牧并存的人文特征,使这里成为各民族繁衍生息、交流融合的家园。陕、甘、宁等地区曾是周、秦、汉、唐立国之基。现代历史上,这里孕育了中国革命的圣地。西北的全面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it*nr一-界400尊木畑诵4r号刎湘諭日.汕打zn/g引122的纶材料一图10中甲区域作为军马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面积

25、达到2000多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00米,地势倾斜平缓,宛若平原。西廊图10妙也月血宀时儿汕/尹川1329勺M21)根据材料一分析甲区域成为优良牧场的自然条件(12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甲区域历史上一直作为军马场的区位条件(除其自然条件外)(8分)【答案】(1)地域较广且较平坦;(西、北)气流受山地抬升,在此多云雨;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气候较湿润;祁连山冰雪融水(河流)水量较丰,适宜牧草生长。(2)甲区域位于河西走廊(的中部),(地理位置适中)。河西走廊历史上一直是农耕民族与北部、西部游牧民族争夺的战略要地,军马的需求量大。河西走廊及往北、往西的大片区域,气候干旱;河西走廊中的绿

26、洲以及河西走廊以东地区则主要应农耕之需,皆不适宜大规模集中畜牧战马。【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和考生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判断能力。第(1)题,甲区域位于祁连山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处于南下气流迎风坡,降水多,有冰雪融水灌溉,利于牧草生长。第(2)题,甲区域位于农耕区和畜牧区的过渡地带,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必争之地,而其周围地区则由于自然、人为原因不适宜种植牧草,畜牧战马,因此甲区域在历史上一直作为军马场。3.(2011文综,41)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28分)材料一:石羊河流域示意图(图10)。/图10

27、材料二:石羊河流域某采样点垂直剖面图(图11)。深度(米)0-I地层距今年龄(年)沉积特征沙、灰白色*夬绒锈斑.j.-曲册晒TWP.UhlukI粉沙质淤泥、含褐黄色锈斑,夹黑色条帝冷460060L478090右450士8。黃土苑积,夬矍色条带湖沼沉积,黑色图12(1)石羊河的总体流向为。从内、外流河类型看,该河为河,判断理由是。(6分)(2)图12所示地层,埋藏越深,距今年代越;深度1.6米处是沉积,由此可推断该地的干湿状况,距今5000年前后比现在,理由是。(10分)该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4分)为了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8分)【答案】(1)自西南向东北内流该河流消失于沙漠中,最终不与海洋相通(每空2分,共6分)(2)久远湖沼湿润该地当时是湖泊沼泽,现在是沙漠(前三空每空2分;后一空每点2分,共4分;满分10分)(3)温带大陆性气候土地荒漠化(每空2分,共4分)(4)措施:提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全流域水资源协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