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论无意史料与历史研究二素材_第1页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论无意史料与历史研究二素材_第2页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论无意史料与历史研究二素材_第3页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论无意史料与历史研究二素材_第4页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论无意史料与历史研究二素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6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论无意史料与历史研究二二无意史料的特殊价值史料价值,假设统而论之,无所谓上下。史料价值是相对于某一历史研究的问题或目标来评判的,即对于同一历史问题,不同的史料才会有上下之别。价值的上下要看其满足研究需求的程度,即对于解决这一问题其所能提供的信息的多少和质量的上下。就总体而言,所有的史料相对于全部的历史研究,地位是平等的,价值是一样的。对于有意史料和无意史料价值的判断,也遵循这一根本前提。古人对史料的有意和无意已有了明确的认识,代表性的表述是清代钱澄之所说:“其言之出于道路无心之口,足信也;言之出于亲戚、知交有意为表彰者,缺乏信也。其人生平直谅无所

2、假借者,其言足信也;轻听好夸,喜以私意是非人者,其言缺乏信也。8176这是非常典型的一那么从主体的角度分析史料价值的材料,表达了亲情利益和人格修养对历史记载真实度的影响。实际上,在古代社会,销毁删改档案、正史编撰中的隐讳与歪曲、私家墓志铭中的谀辞等等,都是有意为之的典型。梁启超认为,史料有不具和不确两种情况,而造成不确的原因来源于主体,所以他对无意涉笔的现象也给予了高度重视:“旧史之作列传,其本意固非欲以纪社会纪文化也。然人总不能不生活于社会环境之中,既叙人那么不能不涉笔以叙及其环境,而吾侪所最渴需之史料,求诸正笔而不得者,求诸其涉笔而往往得之。“假设作史读,惟患其不简严。简严乃能壹吾趋向,节

3、吾精力。假设作史料读,惟患其不杂博。杂博乃能扩吾范围,恣吾别择。149从逻辑上讲,只有从主体上解决史料的真伪问题,才最为彻底,故而人们特别重视无意史料是可以理解的。漆侠针对傅斯年所说的“不经意史料,认为其“不经意的记载对经意的记载,此条甚为有用,但傅先生论述太简单不经意的记载,或者更进一步说无意的记载,其史料之真实性实为值得重视932。布洛赫指出:“历史研究无疑认为第二类史料更为可靠,也就是那些目击者无意识记下的证据。249他接着说:“这并不是说第二种类型的史料不会出错或作伪。有许许多多伪造的训令,大使的报告和商务信件的内容也未必全部真实可信。就算有这种欺骗行为,至少它也不是要蓄意欺骗后人的。

4、而且过去无意中留下的遗迹还可以填补历史的空白,考辨史实的真伪,它可以帮助我们预防无知或失实这类绝症。假设不是借助这类史料,当历史学家将注意力转向过去之时,难免会成为当时的偏见、禁忌和短视的牺牲品。“即便急于要找到证据,我们首先注意的也不再是文献记载。一般来讲,如果允许偷听的话,我们总会竖起耳朵倾听那些人们不打算说出来的事情。250杜维运甚至明确提出:“有意史料的价值,是有限度的。无意史料的价值,那么未有其比。历史的真相,最需无意史料来表白。3141他们的判断都是基于有意史料只有一半存真的可能性,而无意史料那么完全没有作伪的可能性,因为它们的出现是主体不自觉的产物,没有预定的目的,没有周密的方案

5、,只是自然的流露。史学史上许多成功的历史考证或研究成果,似乎都得益于无意史料。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和?续考?,取得了重大学术成就。王氏自己将这一成就归功于其使用的“二重证据法,并将“二重证据解释成“纸上之材料和“地下之新材料102,陈寅恪进一步阐发为“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11247。“地下之新材料、“地下之实物何谓?显然是甲骨卜辞,但这是埋在地下的文字,并非近代考古学意义上地层中的实物。所以我们认为,王氏之成功不是因为使用了近代意义上的考古资料,而是因为使用了甲骨卜辞一种典型的无意史料。贞人或商王的有意之处在占卜,而殷先公先王的名字那么是在占卜时无意留下的。因为当时近代

6、考古学传入中国,成为时尚之学,故王、陈对“二重证据的解释有攀附新学之意,对其考证成功的评判又有成心赋值之嫌。否那么为什么王氏运用地下出土的青铜器铭文对大禹的考证却是失败的呢?显然金文与卜辞不同,金文多是撰述歌颂祖先的有意撰述,其可信性较之卜辞有很多差距。所以,如果讲“二重证据法的话,就王氏考证的真实情况,应是有意史料和无意史料二重,是这两类史料的对勘,而非地上地下的互相释证。又如梁启超和陈垣考证玄奘西行始年问题,陈氏之所以比梁氏高明,从史料的使用上看,梁氏使用的是?续高僧传?、?慈恩法师传?和新旧?唐书?,陈氏除使用了梁氏所用史料外,还使用了?贞观政要?全唐文?通典?太平寰宇记?册府元龟?,甚

7、至法帖?圣教序?中的史料,其中不少属于无意史料。再如,杨志玖考证马可波罗是否来过中国,运用的关键史料是?永乐大典?之?经世大典站赤?中的记载,该史料并非为了记述马可波罗的事迹而留下的,亦属于典型的无意史料。科学史研究的进行,更多地依赖于无意史料,如竺可桢对于中国古气候的研究,使用的许多史料都是无意史料。据记载:“历史资料在地球科学研究工作中也很重要。竺可桢先生关于气候变迁的研究就是一例。从1925年开始,他不断地从经、史、子、集以及笔记、小说、日记、地方志中收集有关天气变化、动植物分布、冰川进退、雪线升降、河流湖泊冻结等资料,加以整理,临终前于1972年发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8、。126引文中所提及的相关史料,恐怕绝大多数属于无意史料。席泽宗对超新星的研究,也得益于古代留存下来的无意史料。“近几十年来,利用中国古代的天象纪录来研究超新星遗迹、地球自转的不均匀性、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哈雷彗星的轨道演变等许多问题,已成为热门课题,在英、美、日、韩等国都有人在研究126。中国古代的天象记录,其有意处是在宣扬天人感应,但今天却不经意成为了科学史研究的绝佳资料。长期以来,人们更习惯于、也更多地从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的角度谈论史料的价值,普遍认为直接史料的价值高于间接史料。傅斯年对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论述较为充分,他虽然将史料分成八对范畴,但“其实这八对范畴可以概略为一对,也就是直接

9、史料与间接史料,其余均由此衍伸13。他说:“但凡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省略或转写的,是直接的史料;但凡已经中间人手修改或省略或转写的,是间接的史料。?周书?是间接的材料,?毛公鼎?那么是直接的;?世本?是间接的材料(今已佚),卜辞那么是直接的;?明史?是间接的材料,明档案那么是直接的。53而就这两种史料的价值而言,傅斯年认为:“直接的材料是比较最可信的,间接材料因转手的缘故容易被人更改或加减;但不能一概论断,要随时随地的分别着看。54“直接材料虽然不比间接材料全得多,却比间接材料正确得多间接史料的错误,靠他更正;间接史料的缺乏,靠他弥补;间接史料的错乱,靠他整齐;间接史料因经中间人手而成之灰沉沉样

10、,靠他改给一个活泼泼的生气象。55傅斯年给我们的“要随时随地的分别着看的提醒非常重要。固然,直接史料因为其留存者距离历史发生的时空最近,留存者多为目击者或事件的亲自参与者,而使得其价值较高,间接史料因其转手再加上自然的流失,使得史料更容易走形,如同排队喊话,传至最后,甚至已经大相径庭。但是,也有后来史料胜过从前史料的情况,如司马光?资治通鉴?中的材料,是经过了缜密考证而选择写入的,其可信度有的远远超过此前的史料。此外,正因为直接史料距离历史发生的时空近,所以观察者留下的记载往往具有局部性、片面性、暂时性、不完整性,反而不如间接史料具有全局性、统合性和反映事件的全面性。特别是这些目击者或参与者,

11、因为距离历史发生时空最近,作为史料的第一留存者,其主体之“意也就发挥着更强的作用,反而不如后来的转存者,因为他们往往已经与当时的历史没有利益的瓜葛,能够更加客观地对待历史。梁启超曾举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证:“著书者无论假设何纯洁,终不免有主观的感情夹杂其间。例如王闿运之?湘军志?,在理宜认为第一等史料者也。试读郭嵩焘之?湘军志曾军篇书后?,那么知其不实之处甚多。又如吾二十年前所著?戊戌政变记?,后之作清史者记戊戌事,谁不认为可贵之史料?然谓所记悉为信史,吾不敢自承。何那么?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将真迹放大也。197因为情感的作用导致了其著史目的的发生,主体之“意对历史真实的干扰是很显然的。在史料产生

12、的初始点上,假设从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的角度考虑问题,是不可取甚至无效的。所以,与其纠结于“直接“间接或“一手“二手,倒不如用“有意“无意划分史料更为有效。从这一意义上说,地上的无意史料比地下的有意史料更珍贵,比方出土文献,实际上与传世文献是一样的,也是有意的,固然没有经过流传过程中的失真,但却无法抹去其有意造成的失真,所以,出土文献有时反不如无意的传世史料,况且,出土文献又多是残缺的、不系统的。总的说来,直接史料的价值高在其稀有性,而不高在其可信性。我们不妨举文字语言、小说、诗歌等为例,进一步说明无意史料的价值。这几类史料通常被人们认为是无意史料,实际上,严格地讲,它们也是有意史料,不但它们的

13、产生和留存有作者之“意贯穿其中,而且有的还有明确的存史的目的。关于如何区分二者,我们在下文再进行辨析。这里,我们先看它们的史料价值。文字语言是一种无意留存,只是人们撰述的工具,虽然人们所写内容是有意的,但使用文字语言时却并不着意,故而文字语言往往无意中带有作者时代的信息。梁启超说:“至如小学类之?尔雅?说文?等书,因其名物训诂,以推察古社会之情状,其史料乃益无尽藏也。152陈寅恪说:“依照今日训诂学之标准,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14172亦即一个字里面蕴含有丰富的历史信息,“盖一时代之名词,有一时代之界说。其涵义之广狭,随政治社会之变迁而不同,往往巨大之纠纷伪谬,即因兹细故而起,此尤为治

14、史学者所宜审慎也。11105此外,文体等与文字语言一样,都可作无意史料看待。小说更是许多史家公认的无意史料。梁启超说:“善为史者,偏能于非事实中觅出事实。他举?水浒传?中鲁智深以度牒入佛门逃身为元明间犯罪人逃身之事实,与?儒林外史?中范进一中举即为社会特别阶级之事实为例,指出:“此类事实,往往在他书中不能得,而于小说中得之。153胡适也认为杂记小说是无意的史料,其价值是远远胜于官书的。他以?醒世姻缘传?、?儒林外史?等为例,认为:“以上略举数例,略说教育制度史的性质与史料的来源。来源不拘一格,搜采要博,区分要精,大要以无意于伪造史料一语为标准。杂记与小说皆无意于造史料,故其言最有史料的价值,远

15、胜于官书。15541又认为:“?醒世姻缘传?真是一部最有价值的社会史料。他的最不近人情处,他的最没有方法处,他的最可笑处,也正是最可注意的社会史实,诸如信仙、信鬼、信孽报等,“这些都是那个时代最普遍的信仰,都是可信的历史,?醒世姻缘传?“是一部最丰富最详细的文化史料16310。他还预言,将来研究17世纪中国社会风俗史、教育史、经济史以及当时的政治腐败、民生苦痛、宗教生活的学者,“必定要研究这部书16310-311。对于小说的社会史料价值,杜维运的看法与胡适一致:“以小说来讲,小说虽属虚构,但背景颇多可取,如?红楼梦?的记繁华世家,?儒林外史?的记士子生活,?儿女英雄传?的记闱场情形,?彭公案?

16、的记秘密社会,都是绝好的社会史材料。3136漆侠那么指出了?红楼梦?作为研究中西交通史的价值:“由于18世纪中国和外国的交往,很多的外国物品传到中国,诸如大玻璃镜、俄罗斯绒大毡、自鸣钟、小蛮靴之类,应有尽有,因而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有人利用这当中的材料说明这一时期的中西交通。934诗歌证史也是20世纪中国史学的重要现象,陈寅恪的?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以?诗经?为史料来研究先秦史,早已是一种普通的做法。严耕望?治史三书?中有“以唐诗为史料的专论,他结合自己的研究实践谈了“我对于唐诗史料的利用,指出“?全唐诗?寓含的史料极其丰富,研究唐史,这部书无疑为史料宝库之一,认为号称“

17、诗史的杜甫诗价值更高,对于驿道、城市生活、地方民风、商业、教育等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杜诗之外,其他各家诗篇也大都有史料价值。尤其讲社会经济史,可利用诗篇之处极多,诸如食衣居行、民族风习、工商行业,无不有诗篇可证;或者为他类史料所绝无踪迹可寻者。此例极多,如论中国史上之国际贸易港口。17137-139即诗歌无意涉及的社会面更广,史料价值更大。小说诗歌这些文学作品为什么能够作为史料来使用而且价值还较高呢?梁启超、漆侠等作了分析。梁启超说:“须知作小说者无论骋其冥想至何程度,而一涉笔叙事,总不能脱离其所处之环境,不知不觉遂将当时社会背景写出一局部以供后世史家之取材。153意即文学作品固然是作者想象

18、的产物,但想象不是凭空而来的,作者所处的环境会无意之间流露于作品中。漆侠那么从唯物史观之上层建筑和经济根底关系的角度,指明了文学作品必然反映社会经济制度的事实,虽然这种反映是曲折的:“存在决定意识。文学艺术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一个组成局部,虽然不是径情直道地而是曲折地反映它借以树立起来的根底,即社会经济制度,但这种反映却往往是逼真的、确凿的,尤其是经过筛选、取舍后,就更加如此。933他还以?三言二拍?为例分析了文学作品作为无意史料的价值:“由于作者们不像史官那样有意识承担编辑史料、纂修史籍的任务,所以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各种记录,并没有抱着作为史料的目的。即使号称诗史的杜甫的诗作,也丝毫没有作为史料撰写的。正是由于不经意这一特点,作者们在政治上受到束缚和限制较小,信笔写来,不做作,不粉饰,较史官记录的东西更加真实可靠,这是第一。其次,?三言二拍?许多篇目来自宋人话本和宋人记载,唯其如此,宋代说书人和作者们生活在当时城市中,耳濡目染,亲所闻见,有关城市生活的多方面,各阶级阶层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